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二)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二)

  (按教师资格考试新大纲 )

  13.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综合现有的研究结 果,作出遗传对人格作用的简要归纳如下:

  1.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 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 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 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后天环境的因素 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 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 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 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三)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 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的 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 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 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 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自尊、蛮横胡闹 等。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 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

  (四)早期童年经验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依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 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

  (五)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比如气温 会提高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等。但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在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不同的行为特点。

  14.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一、生理特点

  青春期来临,使身体发生急剧而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体态骤变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状况很明显的反映在其体态变化上,这些变化常以身高、体重、宽度和围度 等指标来衡量。

  (二)机能增强

  人的各种组织器官,分别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因而中学生的身 体机能应正常发展,相互协调。

  1、脑和神经系统逐步完善

  人脑和神经系统在出生前就迅速发展。脑的发展由容积、重量转向功能的完善,即在青春期时, 神经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完善。

  2、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肺功能增强

  心率在青春期已接近成人,以后逐渐减慢,趋于稳定。

  (三)身体素质提高

  身体素质是在神经系统控制下人体活动时肌肉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速度、耐力、灵活性、神 经系统功能的完善、肌肉的增长等,使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快速提高。首先表现在耐力的提高;其次 是速度,速度的生理基础是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程度;最后是耐力,耐力是人体长时间 进行体力活动的能力,即对抗疲劳的能力。

  (四)性发育成熟

  性发育是一个起始于胎儿期的缓慢过程。初生婴儿形成的是第一性征。青春期后,性器官迅速 发育成熟,功能完善,形成第二性征。

  二、心理特点

  随着身体的发育,中学生在生理上也发生了变化: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和阶段性

  中学生的心理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顺序连续不断发展的,具有自己的规律性, 如思维方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记忆方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性表 现为在不同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如少年的逻辑思维主要属于经验型,在进行抽象概括、归纳 总结、推理论证时,仍需要用具体形象做支持;而到了青年中晚期,经验型逻辑思维逐渐被理论型 逻辑思维代替。

  2、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指心理发展的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系统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逾越某个发展阶段 或任意改变其发展顺序;可变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经历等 ),心理发展的 程度和速度会发生某些变化。

  3、共同性和差异性

  共同性是指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心理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普遍性或相似性;但由于各 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发展也存在着个别差异。

  (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1、认知能力:中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提高了,观察的时间更为持久,在概括性和精确 性上有所提高;中学生思维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过程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并且由经验型转 向理论型,表现在逻辑思维的组织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的发展上;在面临问题时 能够较快地从根本上抓住矛盾焦点,能够独立、批判地思考,对同学、老师、家长书本有自己的认 识和看法;喜欢争论和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迷信权威。

  2、情感:中学生的情感丰富、高亢而热烈,富有朝气、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情感体验 比小学生深刻;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幻想,具有活泼愉快的心境;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提高,情感有时带有矛盾性和两极性;好交往、重友情,友谊迅速发展;由于性发育和对未来的向往,在异性 交往中有时会遇到困惑。

  3、意志:中学生意志特点主要表现在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几个心理品质上,能够有目的、 自觉地做出意志决定和努力;在果断性上有了显著发展;自控能力不断增强。 4、人生观、价值观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及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使中学生开始对人生及世 界进行思考和探索。

  5、道德品质:学生的品德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即道德认知(知 )、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 (意)和道德行为(行),它们相对独立有彼此联系,密不可分。道德认知表现在道德思维的发展 和道德观念的建立上;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而引起的主观的内心体验,它伴随着 道德认知的发展而加深;道德意志表现为战胜非道德的动机、排除困难执行道德动机而引起的行为 决定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高低的标志,它要通过一些劣的模仿、多次强化、有意识的练习和与 不良行为习惯的斗争才能实现。

  (三)中学生的心理差异

  中学生的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

  1、气质

  气质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与人的遗传素质、性格、后天环境和教育有关。它主要表现在情绪 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

  2、性格

  中学生性格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类型差异和特征差异两个方面。从类型上说分为内倾型和外倾 型;特征差异表现在对现实所采取的态度,或在活动中的意志力上。

  3、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志,是人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首先表现 在意志的倾向性上,即对不同学科、不同活动内容的选择态度上;其次表现在兴趣发展水平,学生 兴趣各有特点,有的是从小就有,有的是后来出现,有的长期稳定,有的出现变化;最后是兴趣的 品质,即兴趣的深度、范围和持久性。

  4、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1)认知能力的差异。在注意、记忆、想象和观察等认知能力上,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如记忆,有的学生善于听觉记忆,有的善于视觉记忆或混合记忆,在记忆强弱上,有的记忆快而遗 忘满,有的识记慢但不易遗忘;在想象能力上有的鲜明生动,有的模糊混乱。

  (2)特殊能力的差异

  中学生特殊才能的差异明显,有的能富有情感的感受现实的影响而表现出文学才能;有的视觉敏感 性好,具有艺术的想象力而表现出绘画才能等等。研究表明,15 岁以前的中学生视听觉灵敏度超 过成人,最容易表现出音乐、绘画等才能。

  (3)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中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有的高,有的相对较低。

  (4)能力发展时间的差异

  (5)不同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在同一个学生身上,会同时具有多种能力,某些能力发展快,某些能力则发展迟缓,在衰退的 时间上也有先后之别。

  15.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这是一段短暂的、引发日后对异性兴趣与爱恋的前奏曲。这一阶段 大约出现在小学高年级及中学低年级。青春初期,由于对性别、性角色的心理认同的增强,以及对 第二性征发育的不安和烦恼,使得一些学生此时对异性有意疏远。

  2、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短暂的疏远与相斥之后,是渐浓的关注与接近。大约在初二三年级 逐渐明显,表现为刻意修饰打扮自己,并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

  3、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随着对异性关注的增多和接近的频繁,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感受到 异性吸引的情感撞击和性欲的冲动。当这种心理较为专一地指向某一异性时,便有了纯洁而幼稚的 初恋,并产生相应的追求行为。

  16.教师对中学生异性交往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

  1、抓好青春期教育。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青春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使青 春期教育成为这一阶段必不可少的课题。正确而适时的青春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主要包括三方 面的内容,即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和性道德教育,其核心是性道德教育。通过青春期教育,可 以消除学生的异性神秘感,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学生的性道德水平,使他们正确认识与 异性同学的关系,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掌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礼仪,严肃对待恋爱、婚姻 以及性等问题。

  2、提倡异性学生的正常交往。“异性效应”能使青少年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中积极进取,充分发 挥内驱力,树立超常的良好形象。教师应适当运用“异性效应”,提倡异性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发挥 “异性效应”的吸引力、激发力、约束力、净化力等作用,从而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改变学生的不良 行为。教师在座位编排、班级活动等方面,可有意识地进行男女搭配,以增加男女同学间接触了解 的机会,消除学生进入青春期后所产生的烦恼和对异性的神秘感,促进正常、健康的异性交往风气。

  3、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组织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实文化生 活,提供异性学生正常交往的渠道,既可以满足他们正常的交往需要,也可以使异性交往过密的学 生迁移兴奋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可以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引导学 生积极向上,激发异性同学间的相互竞争与共同进步,从而把异性同学之间的吸引力转化成班集体 团结向上的凝聚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个集体中健康成长。目前我国推行的校园交谊舞就是很 好的方法。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心理健康的含义:(补充)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 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 会功能。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 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2.心理健康的标准:(参考)

  (一) 认识正常

  这里的认识主要是人的认识过程,它集中表现为智力或智力活动。正常的智力活动是一个人的 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需的基本心理条件,是人与周围环境取得动态平衡最重要的心理保障。

  (二) 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稳定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 效地从事学习、工作,理智地适应环境;情绪悲观、动荡不安,则会使人失去心理平衡,降低活动 效率,甚至使人失去常态。

  (三) 意志坚强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独立地作出决定,行动有较明确的目的,既能尊重别人的意见,又不盲从; 能根据活动的要求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抑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能专注于某一学习与活 动,做事善始善终。心理健康的学生在挫折和焦虑面前也能采取较合理的反应手段,不轻易放弃努 力,勇于追求目标,能自强不息地排除生活、学习中的挫折,有效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表现出较 高的耐受力,并有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四) 行为适度

  心理健康的学生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 无常的,既表现为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处于和谐统一之中,也表现为在相同或类似情况下的行为的 一致性。反应适度,指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 关系,该冷静时冷静,该激动时激动,能对强弱不同的刺激作出适度的反应。

  (五) 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维护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也是心理健康的内在需要。一个心 理健康的学生,具有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和技能。

  (六) 社会适应良好

  社会适应良好与否,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所谓适应,就是能面对现实、把握 现实,并使自己的需要切合社会实际,能根据客观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 和态度,作出相应的适应性变化,始终与不断变化的生活取得协调一致。

  (七) 自我观正确

  自我观即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 待自己,既不高估自己的能力,追求力所不及的过高目标,也不低估自己,对力所能及的目标不逃 避、不推诿;既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和各方面的条件,又能正确地把握和对待自身的变化。对于 自己的潜能和长处能发扬光大,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也能努力改正和克服。具有正确自我观 的学生还能正确对待成败,既不因取得一点成绩目空一切,忘乎所以,也不因失败而轻视自己,沮 丧自卑。

  (八) 人格发展协调

  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而且个性动力系统即个性倾向性内部各要素协调发 展,处于动态平衡中;其各项心理机能健全并具有较高的整合水平。人格发展协调还指个性与行为 之间和谐统一,行为表现出一贯性和统一性。

  3.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参考)

  1、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的综合。中学生的年龄正 处于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智力与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是中学生就学阶段的重要心理条件,是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衡量中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能力,关键在于看其能否正常发挥出效能。 主要标准为: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对新问题,新事物有兴趣和探索精神,表现出能动性; 智力各因素在活动中能够有机结合,积极协调,正常地发挥作用。

  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愉快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中学生情绪健康的内容主要有:积 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使自身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情绪反应适度,有适当的引发原因, 反应强度与引发情境相符合;能有效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质,量,度,使其能在适当时间、场合恰如 其分地表达,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

  3、意志健全,有较强的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

  意志是人们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克服各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 主要表现为行动的知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即:在活动中有自觉目的,而不是缺乏主见 或盲目决定,一意孤行;执行决定中能及时决断,并根据变化的外界环境随时调整决定;能以坚韧 不拔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和挫折,实现既定的目标;同时能有效地控制,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使 之符合实现目标的要求。

  4、自我观念正确,具有健全统一的个性

  自我观念是人对自身环境以及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个人总是在与现实环境,与他人的相相 关系中,在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自己的。只有树立正确的自我观点,才能形成健全统一的个性。其 一致的标准为: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能愉快地接受自己,对自己 的生活,学习,现状和未来有一定程度的满足感和发展感;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个性的核心, 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5、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在互相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体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 系。人际关系离不开群体背景,受认识倾向调节,并且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表 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广泛的一般朋友,又有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在与人交往中不卑不 亢,保持自己的个性;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积极的 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护和发展自己。

  6、较强的适应能力

  这里的适应能力包括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等。人生活在世界中,要具有一种积极的 适应机制,积极适应自身、环境及社会的各种变化。当环境发生变化,个人就要作出行为上的变化, 以调整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这种适应能力的标准是:能和集体保持良好的接触和同步关系, 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的要求、集体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能迅速自我调节,谋求与社会协调一致, 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的认识,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学会调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掌握排 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与策略,能够优化和调节自己的学 习过程,能够调控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开发潜能,达到良好的学习适应。

  4.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焦虑症的特征是:当事人在心理体验方面感到紧张不安,担心害怕,极度过敏,难于做决定; 在躯体症状方面,心跳加快,过度出汗,手足发抖,肌肉持续紧张,尿频尿急,有睡眠障碍。中学 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 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时刻担心失败,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学生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是:学校统考、升学的压力,使学生缺乏内在的自尊心;学业上多次失 败的创伤经验;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过分争强好胜;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这一症 状可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对于缓解焦虑反应有较好效果。

  二、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这两种症状往往共同存在人身上。

  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物。强迫动作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想做的 事情,如果不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是否上锁、生活中执行繁琐的固定 程序等,都是典型的强迫症状。大多数人都有过强迫观念,但只有当它干扰了人们正常的适应时, 才是神经症的表现。

  对强迫症的一种解释是:强迫观念与强迫动作是人们无意识地免除不安全感、焦虑痛苦的一种 替代方式。例如,当一个人对某种场景产生极度的焦虑时,强迫观念使他的头脑中填满无意义的琐 碎观念,他就可以借此免除焦虑反应的袭击。强迫症可能还与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关。有些强迫症 患者在思维和行为上也是刻板、少变通。一般认为,治疗强迫症比较困难。一个有益的建议是:对 于强迫观念不要作无用的控制,要顺其自然。

  三、恐惧症(恐怖症)

  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或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

  恐惧症可分为单纯恐惧症(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物或情境的恐惧)、广场恐惧症(害怕大片 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和社交恐惧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惧症多见。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害怕在 社交场合讲话(如在会场上讲演) ,担心自己会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 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治疗恐惧症可用系统脱敏法。

  四、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主要表现为: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二是消极的认知倾向(自卑感、无能感);三是低 水平动机(被动、缺少热情) ;四是躯体上的疲劳、失眠、食欲不振。

  造成抑郁症的因素是长期存在精神压力,生活中缺少强化,多次不愉快经历以及当事人性格上 的脆弱性。大多数抑郁患者能够经过治疗或不经治疗而逐渐恢复正常,但有复发的可能。心理治疗 要注意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鼓励;认知行为疗法对矫治抑郁性神经症有较好效果;抗抑郁药物可 用以缓解症状。

  五、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 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5.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强化法: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即奖励)而造 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地逐步适应某种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源的方 法。“系统脱敏法”是由交互抑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 帕创立和发展的。当患者面前出现焦虑和恐惧刺激的同时,施加与焦虑和恐惧相对立的刺激,从而 使患者逐渐消除焦虑与恐惧,不再对有害的刺激发生敏感而产生病理性反应。实质上,“系统脱敏 法”就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忍耐力,增 强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持身心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

  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 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认知疗法四过程:①建立求助的动机 。在此过程中,要认识适应不良的认知—情感—行为类 型。病人和治疗医师对其问题达成认知解释上意见的统一;对不良表现给予解释并且估计矫正所能 达到的预期结果。比如,可让病人自我监测思维、情感和行为,治疗医师给予指导、说明和认知示 范等。②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此过程中,要使病人发展新的认知和行为来替代适应不良的认 知和行为。比如,治疗医师指导病人广泛应用新的认知和行为。③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观念的竞争,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于此过程中,要让病人练习将新的认知模式用到社 会情境之中,取代原有的认知模式。比如,可使病人先用想象方式来练习处理问题或模拟一定的情 境或在一定条件下让病人以实际经历进行训练。④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在此过程中,作为新认 知和训练的结果,要求病人重新评价自我效能以及自我在处理认识和情境中的作用。比如,在练习 过程中,让病人自我监察行为和认知。

  来访者中心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于1940年代创立,强调调动患者(来 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不主张给予疾病诊断,治疗则更多地是采取倾听、接纳与理解, 即以患者为中心或围绕患者的心理治疗。1974年,罗杰斯又提出将此疗法进一步延伸,改称为人本 疗法,更强调以人为本,而非患者或来访者,进一步突出被治者为正常人、为心理发展过程中潜能 未尽发挥或暴露的阶段性逆遇或问题,治疗本身就是指导被治者认识和了解自我、发挥潜能。以人 为中心疗法被称为是心里治疗理论的“第三种势力”(第一种势力——经典精神分析;第二种势力 ——行为主义)。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

  以人为中心疗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治疗关系,罗杰斯认为,良好的治疗关系是心里治疗的基 本条件。(追求平等、重视来访者主观经验、相信来访者自我实现的潜力、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条件:

  ⑴ 真诚。真诚是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真诚是指治疗者在治疗关系中 是一个表里一致、真诚统合的人。

  ⑵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条件的尊重是心理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态度,也是心理治疗的前提。无 条件的尊重是指治疗对来访者丝毫不抱任何企图和要求,对来访者表示温暖和接纳。

  尊重有以下内涵:1.尊重来访者是独特的个体。 2.尊重来访者的个体价值。 3.尊重来访者是为了帮助他们改变那些不适应的行为,一切为了来访者的利益。 4.开启来访者的内部资源。 5. 尊重来访者的自我决定。

  ⑶ 共情。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 般,可是却永远不能失掉“有如”这个特质就是共情。

  共情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关键点。共情对于治疗关系的建立,对于促进来访者的自我探讨都起 着核心性的影响作用。

  共情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治疗者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参照标准,进行有效的聆听,设身处地的从来访者的角度去感 受他。

  ②共情的重点在于感受来访者的情绪感受,而不是来访者的认识。

  ③共情并不是完全认同来访者的认知和感受。如同罗杰斯在“共情”的定义中所讲的,不能失 去“有如”的本质。

  ④共情还包括治疗者能够通过语言把自己对来访者的感受有效地传达给对方。

  理性情绪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建的。艾利斯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产生的中介, 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不是客观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物的解释、评价和看法。 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 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 ABC 理论。

  (七)中学德育:

  1.品德的涵义(补充)

  品德是个人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或特征。

  品德与道德是有区别的: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道德的形成发展受社会规律 制约,品德形成发展还受心理规律的制约;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 对象。二者是又是有联系的: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千万人的品德构成了社会风尚。

  2.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道德认识 是品德的基础,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对人的道德行为起调控作用,道德行为 是一个人道德面貌的主要标志。

  3.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②自我意识增强 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

  4.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道德:某一社会的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套行为准则。

  道德发展: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来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 化过程。根据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 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 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 岁)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 称为服从的阶段。又可分两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 岁):这一阶段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 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2)权威阶 段(5-8 岁)思维正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 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 他们了解规则对行为的作用,但不了解其意义。他们常以表面的、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认为服从成人就是最好的道德观念,服从成人的意志就是公正。如果违背成人的法则,不管动机如 何都应该受抵罪的惩罚,而且惩罚越厉害越公平。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 岁):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有 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逐渐代替了 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意识到准则是一种保证共同利益、契约性的、自愿接受的行为 准则,并表现出合作互惠的精神。开始以动机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认为公平的行为都是好的。关 于惩罚,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 岁以后):这时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 飞跃,此时才真正到了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他们基于公正感作出的判 断已经不再是平等基础上的法定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将规则同整个社会和人类利益 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人类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将品德发展划分成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前习俗水平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服从 与惩罚的定向。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符合别人的期待和保持传统的秩序。它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 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走向。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社会秩序的定向。 后习俗水平,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这也有两个阶 段:第五阶段:遵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 柯尔伯格断言,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进这些阶段的发展。

  5.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参考)

  ①有效的说服②树立良好的榜样③利用群体约定④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⑤价值观辨析

  6.德育的概念及意义(注:对大纲内容作了适当的补充)

  概念: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 ,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 、有计划的影响,培 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的意义: 德育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②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③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7.德育的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使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的观点和情感,保卫祖国和维护祖国尊严的坚强意志。 国际主义教育是教育学生坚持和维护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以及一切爱好 和平、主持正义的组织和人士的团结,积极支持和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

  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是紧密相关的。这是中国公民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学校德育 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把个人和祖 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是维护民族独立、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高尚品德。但是一切剥削阶级所提 倡的爱国主义存在很大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都是为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服务的。而社会主义 的爱国主义,则是一种新型的爱国主义,它摆脱了剥削阶级的局限性,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历 史唯物主义来观察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处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与劳动人民反对剥削压迫,争取 解放的斗争相联系的;是以尊重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反对民族偏见为基础的。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 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热爱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 度,积极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反对一切颠覆人民政权的阴谋及外国的侵略而斗争;热爱祖国的人 民、疆土、资源、文化、语言和民族优良的历史传统;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鄙视崇洋媚外的 自卑心理。 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是和国际主义相统一的,这是区别于剥削阶级的、狭隘民族主义 和大国沙文主义的重要标志。一个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者同时也是国际主义者。共产主义事业是伟 大的国际性的革命事业,各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反对剥削和压迫的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 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斗争是相互联系的,需要互相支持和援助。在进行社会 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必须进行国际主义教育。

  (2)理想和传统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就是使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点,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 情感和善于在集体中生活的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引导人们坚持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引导人们在维护国家、 集体利益的同时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

  (4)劳动教育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

  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①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②培养学 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 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③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教育学生从小勤 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

  (5)纪律和法制教育

  使受教育者提高执行纪律的自觉性,养成遵守纪律习惯的教育。

  主要内容是:正确认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自觉抵制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坚持个人服从集 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严格遵守学生守则规定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社会秩 序和国家的宪法、法律。

  (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辩证唯物略)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看法和态度。它主要解决“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 等问题。人生观对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生发展道路和方向的指针,决定着人 生道路的选择,是指导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巨大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它是学生道德品质修养 的思想基础,决定着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倾向。制约着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因此,进 行人生观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生观教育主要包括人生 理想教育,人生目的教育,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教育等内容。

  一、人生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激励学生胸怀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地为实 现共同理想而奋斗,把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为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的 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

  二、人生目的教育。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目的,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具体来说,就 是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三、人生价值教育。进行人生价值教育,最关键的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观,鼓励和启发学生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怎样生活才有意义。 四、人生态度教育。人生态度与人生理想,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什么样的 人生理想,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进行人生态度教育,就是要教育引 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8.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②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不脱离教师和同学; 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 过程;

  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①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 的过程;

  ②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 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9.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

  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 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 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 要求: 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10.常用德育方法及其运用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我爱我活动方式的 总和。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这是一种 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 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 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 习惯。

  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 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11.德育的途径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 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 工作。

  12.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 (统称为三生教育)的概念、意义、基本途径

  生命教育概念及其意义: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 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通过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 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 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 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生存教育概念及其意义: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 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 通过生存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 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 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 命的问题。

  生活教育概念及其意义: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 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 通过生活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 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 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 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的基本途径:

  实施“三生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必须坚持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

  13.安全教育的意义、途径:

  意义:①有利于培养学生做合格、守法的公民;②教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 ③学习更多的安全防范知识,学会自我救助。

  途径:

  (一)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内容。

  (二)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 助学生系统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 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安全教育。

  (三)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 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 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 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四)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 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 疏散演习活动。

  14.升学就业指导概述及意义:

  升学和就业指导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需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职 业,进而引导他们按照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特点为将来升学选择专业与就业选择职业,在思想上、学 习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

  升学和就业指导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初中毕业生还是高中毕业生,都面临着多 条升学途径。他们考入什么学校,学习什么专业,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就决定了他们将来的职业范 围和生活出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升学就是间接的职业选择。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①初建松散阶段。刚成立的新班级均属初级阶段,此时班级成员多数彼此之间还部熟悉,缺乏 认同,行动缺乏组织协调。因此,班级活动的目标靠教师拟定,干部靠教师指定和培养。总之,组 织管理工作主要靠班主任来抓。

  ②基本形成阶段。班级通过一些活动与交往,成员的地位作用产生分化,从集体活动中涌现出 一批积极分子,形成集体骨干,成为集体的核心,集体舆论也逐渐形成。通过这一阶段,集体有了 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③巩固发展阶段。这时的集体成员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能自觉维护集体利益与荣誉。同 时,集体也不断为每个成员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创造条件。

  班集体成熟的主要标志:(1)班委会逐渐成熟。班委会的干部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 积极地开展各种活动,已成为坚强有力、团结和谐、能独立开展工作的领导核心。( 2)班级组织 坚强有力。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班集体目标与每个学生的奋斗目标逐步整合 一致,集体观念基本树立,班集体的正确舆论与集体荣誉感已基本形成,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3) 班级活动丰富多彩。学生愿意积极承担集体工作,认真参加班级各项活动,争当积极分子的人越来越多,优良班风已逐步形成。

  2.课堂管理概念:(补充)

  课堂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 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3.课堂管理的原则:

  (一)了解学生的需要;(二)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四)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规范

  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参考 )

  ①学校管理水平。班级是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管理水平,管理质量直接决定着课堂管理。

  ②教师管理能力。教师是课堂管理的核心,教师的专业水平、个人素质、工作能力、教学态度、 组织管理经验都直接决定着课堂管理水平。

  ③学生学习行为。学生既是课堂管理的对象,又是课堂管理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态 度端正,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行为习惯规范,主体自律管理强,课堂管理自然就规范。反之,则会产生课堂管理混乱。

  5.课堂气氛的类型:

  课堂气氛可以用一定的心理和行为指标来衡量。如果我们以秩序、参与、交流三个指标为依据, 就会把课堂气氛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和消极的课堂气氛。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校风、班风、学风。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师。

  6.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参考)

  一、认真备好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只有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在传授知识时得心应手,以百倍的 信心去上好课,创设出积极热烈的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除了要好好地学习,钻研 教材,收集资料外,更要考虑好如何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具体步骤和措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身 心状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训练、每一个问题,估计学生可能出 现的种种反应和可能投入的热情,寻求最佳的表达语言和最能使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课前准 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只有认真 备课,教师才能教的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顺利形成。

  二、语言要幽默。 幽默、风趣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三、多鼓励和表扬 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激励性。多表扬、多鼓励会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无论优生,还是后进生, 通过教师的激励,都使他们有机会体面地表现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产生自豪感,自信心,进而努 力学习提高课堂气氛。

  7.课堂纪律的类型: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

  一是教师促成的纪律。教师的指导、惩罚、奖励、组织、安排日程以及同情、理解、协助、支 持、征求采纳学生的意见等等都可以促成一定的课堂纪律,这对儿童、青少年纪律的形成是不可缺 少的。

  二是集体促成的纪律。儿童,少年进入中小学,开始了真正的集体生活。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 便开始参照群体准则、行为规范来规定自己的言行。

  三是任务促成的纪律。某些学习任务会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每个人对 学习目的、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条件的。学生对任务的理解越深刻,越能把眼前的行动与任务联 系起来,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任务的需要。

  四是自我促成的纪律。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自治能力的增进,学生逐步将社会要求、班级 和教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会独立思考,自觉地遵守正确的班级社会规范,养成良好 的守纪习惯。

  8.如何形成一个有效的课堂管理:

  首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反映教师课堂管理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平等、和谐的 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和睦相处,有效地进行沟通有助于减少和防止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有助于营造 使学生感到愉悦快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持久发展创造条件。

  其次,师生共同制定并实施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是班级全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认知、态度、行为的持续的参照标准。 最后,妥当安排教室的学习环境。

  教学活动大多数在教室里进行,教室环境可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也可能通过对教师行为的影 响而间接作用于学生。良好的教室管理对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学生在一个管理完善的教室里学 习,更能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接收能力,同样也有助于教师建立教学的信心。

  9.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类型:

  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法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概念)

  学生的问题行为一般分为两类:品行方面的问题行为和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品行方面的行为 之那些直接指向环境和他人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不服从行为等;人格方面的 问题行为是与学生的个性关联在一起的不良行为,如孤僻、焦虑、抑郁等。

  10.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内在因素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内在因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是课堂问题行为产 生的重要因素。中学生正处在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程中,而发展中尚未成熟正是导致课堂问题行 为的一个内在因素。具体说来,以下从中学生的性格类型、认知水平、基本需要、情绪情感四个方 面进行分析:

  1、性格类型不同

  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往往喜欢人际交往活动繁多的环境,能够忍受强烈的噪音和捣乱行为,而且 绝对不会因为这些干扰而影响学习。如果身在一堂秩序井然、结构清晰的课上,教师坚持要求教学 时保持绝对安静,他们在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必然会感到厌倦无聊。

  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则与之截然相反,干扰不断、充满全新体验的课堂学习环境虽然显得十分 有生气,但性格内向的学生认为这样的环境会扰乱思维,损害学习效果,他们往往倾心于能够保证 个人学习,以及能够让他们全神贯注地思考自己事情的课堂。

  2、认知能力发展失衡

  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总是和学生的学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学生学习状况的优劣与其认知发 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认知能力发展问题成为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 另外,班级当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参差不齐,往往会让教师在教学中顾此失彼,而处在两个极端 水平的学生则最容易成为问题行为的源头。

  3、情绪情感不平衡

  青少年情绪情感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两极性的表现,中学生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而他们对自己 情感的情感调节和控制能力相对要差些,波动性更为明显,往往还不善于使自己的情感受时间、地 点场合等条件的支配,难以克制自己的情感表现,以至于理智降低,容易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二)外在因素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内在因素——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有外在因素 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主要来自教师授课、师生关系、课堂环境、课堂规则和父母的教养方式等。 1、教师授课不能引起学生兴趣

  有的教师不认真备课只顾讲解教学内容,而不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不善于激发学生的积 极性对学生缺乏了解,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讲课速度过快或过慢表达能力较差,语言和要求含糊 不清教师缺乏活力,枯燥无味,容易引起课堂问题行为。

  2、师生关系紧张

  绝大多数学生总是把对教师的情感反映在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中。因此,如果师生关系不良, 学生会对教师的言行举止反感,不听其教导,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学习的 动机和学习的重要性就会淡化或忘记,就会缺乏学习上的积极和主动性,在课堂上表现出难以投入 学习,课堂问题行为随之产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一旦学习成绩下降,学生就会对教师更加反感, 对课堂充满厌恶感。长期下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成绩越差,对学习和老师的教育就越反感,课 堂问题行为难以消除。

  3、课堂规则缺乏合理性

  教师往往是课堂规则的制定者。仅仅让教师来制定课堂规则,常常使得规则制定的随意性很大, 甚至有时自相矛盾。再说,作为课堂活动的成员之一,教师也应该有些规则来约束自己,最好能向 学生承诺遵守哪些规则,这样可以为学生做个好榜样。

  4、不良家庭教养方式

  在诸多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是最重要的一个。正是通过父母对子 女的教养行为,才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儿童。 5、不良课堂环境影响

  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氛围、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 堂问题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课堂中温度适宜、色彩明亮、气氛融洽,学生就可能产生一种愉 悦的感受和积极的情绪,从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相反,如果课堂环境恶劣、气氛紧张,学生就可 能会感受到昏昏沉沉懒懒散散的消极情绪,从而增加问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此外,课堂座位的编 排方式也与学生的问题行为有关。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坐在前排座位的学生,其座位距离教师较近, 通常能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活动但坐在后排座位的学生,其座位距离教师较远,通常 有捣乱、睡觉、看课外书等问题行为。

  11.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课堂问题行为的形成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能否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恰当的处理,取 决于教师对引导和矫治策略的有效运用。 1、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

  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是进行有效矫治的前提条件,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矫 正。教师要明确问题行为对课堂秩序和教学活动的消极影响,但又不要过分夸大问题行为的严重性, 不宜把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与品德败坏的学生等同起来。实际上,课堂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即使 是优秀学生也仍然会产生问题行为。

  因此,作为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不宜持消极态度,更不能对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的未来做出草率 的结论和悲观的预言。教师的正确态度是对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要热爱、尊重、信任、宽容、体 谅和帮助,而不是忙于责难、批评和歧视。

  2、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同一班级的学生整体发展水平虽然大致相同,但他们的性格类型、气质、能力和知识基础都存 在明显的差异,这要求教室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如,在学习 目标确定上,不必整齐划一,要“因人定量”,在教学管理方式上,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动作迟缓的 要经常给予帮助,不要挫伤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内向的学生,不要使他们处于压力之下,给 他们以安静和独处的机会,逐步帮助他们摆脱孤独、融于集体,对于过分激动、难以自控的学生, 要注意意志力的培养训练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适当调整班级原有结构,多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使 感到学习太难或太容易的学生都不会觉得被排斥在外,从而减少乃至避免产生厌烦、不安、急躁、 发怒等课堂问题行为。

  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 的反映。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友好、融洽、和谐的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 学效率,减少课堂问题行为,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和良好性格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出一代具有创造 性的、人格健全的学生。

  当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时,正是影响师生关系好坏的关键时刻,教师如果注意运用恰当的批 评艺术,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 合理愿望,维护他们的自我尊严。或迁回地指出学生的错误,或批评前先赞扬学生,鼓励学生,使 学生产生改正自己错误的信心等。相信在运用恰当的批评方式之后,会使学生接纳教师,建立融洽 的师生关系。

  4、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主要是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外部行为的一种 方法。不少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学生自我发展受到阻碍和压抑,个人对自我缺乏正确认识所 导致的。而心理辅导可以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排除和转移阻碍个人发挥自我潜能的种种障碍,帮 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实现自我认同和接纳,从而真正转变课堂问题行为。尤其是比较复杂 的课堂问题行为,更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良好的心理辅导取决于师生间的认知距离和情感距离的缩 短,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信任和鼓励学生改正课堂问题行为。

  5、学生参与制定有效课堂规则

  明确的课堂规则,是一种有效的先入为主法,可以事先确定起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期望,让 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明确是非标准,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哪些行为是大家认同 的,哪些行为是大家不认同的。教师通常在学期或学年初期阶段,通过与学生讨论的方式,对课堂 行为提出明确的而具体的要求和规范,并以此作为共同遵守的准绳。

  6、创建良好课堂环境

  良好课堂环境的建设主要涉及良好班风、学风的培养和教室环境的布置与管理。

  班风是通过班集体而形成的,是班级中各个成员的精神风貌、学习态度及人际关系的总和。它 的重要内容是学风。学风是指每个学生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与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良好的班风一旦 形成,其作用表现为它会对班级的每一个成员具有教育作用,它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它 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使个别行为偏差的学生在良好班风的感染下向着好的方面转化,遵 守由集体促成的纪律它还对学生具有约束作用,一旦有人想破坏,会受到集体其他成员的谴责。班 风的重要内容是学风,良好的学风会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外,教室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校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实践和心理学 证明,整齐、清洁、幽雅、宁静的教室,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而肮脏、呆板、杂乱的教室使人 倦怠、厌烦富于变化和切合学生特点的教室布置和座位安排,有助于陶冶性情,更好开展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或调整学生的座次,必须打破按高矮次序或学习成绩排位 的简单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个性特长、学习习惯、行为特征、同伴关系等多种因素, 做到优劣搭配、合理组织,以取长补短、以优补劣,互相促进,根据学生和学习目标的不同而选择 适当的座位排列形式。

  1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培养班集体

  (一)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对应方法: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行。班级目标的提出必须符合学 生的年龄特点、思想觉悟、生活经验和集体发展水平,即考虑本班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愿望。目标 要有针对性。即根据班级学生的关键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要有阶段性和层次性。(二) 健全班级组织机构。班级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对应 方法:班级建立之初,通过查阅学生的档案材料或开学表现来了解学生,指定班干部,并进行考察。 然后,组织一些班级活动,让全班学生都有发挥特长、为班级服务、互相了解的机会。四五周后, 全班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彼此互相了解,心目中也有了自己满意的干部人选,这时可以采取 民主选举的方式进行班干部的选拔。在班委会职务和职责设置上,要坚持明确,独特,具体,全面 和恰当的原则。明确即避免设空置,独特即避免职责重复设置,具体即防止职责过于笼统。这三点 保证了每一个班干部都明确的知道自己做什么。全面即覆盖整个班级事物,恰当即防止职责过宽或 过窄。(三)完善班级组织制度。对应方法:班级规范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 从正面告诉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有:政治学习制度;考 勤制度;卫生制度;文体活动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值日生制度;班级财务制度等;制定班级规章 制度应注意:合理可行;正面教育为主,强化人文关怀。防止体罚;条文尽量简明,便于学生理解 和记忆;要经过全班学生的民主讨论。(四)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对应方法:争取学校教育者、 家长和社会教育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形成三者统一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成长。①协调班主任与任 课教师的关系。定期组织班级教师进行教育会诊,帮助任科教师认识班级和学生,分析班级学生的 知识程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等具体实际,寻找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了解各科 学习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且要沟通班级学生和任科教师的关系,增 进师生的感情。②协调学生与学生的关系。班级例会、榜样学习、小组互助、友谊竞赛、情境教育、 座谈对话等,③协调家校教育工作。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一起 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方式:家长会、家访、家校联合主题活动、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④协调社 会教育工作。

  13.课外活动的含义及特点(对大纲作补充)

  1、课外活动的含义: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 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这里的课堂教学包括课程计划中计入总课时的必修课和选 修课。所以,课外活动不包括选修课。自习课也不属于课外活动之列。

  2、课外活动的特点: ①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它能比较充分地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 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符合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使学生具有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②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是以参 加者的愿望、爱好、特长和接受水平来确定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也不受班级教学这种组织形式 的限制。它的形式十分活泼,讲究实效。 ③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富有成效的课外活动,大多是学生在 教师和有关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下独立自主开展的。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动手。

  14.课外活动的意义与任务:

  1、课外活动的意义: ①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 ②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③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④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2、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它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 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15.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1、课外活动的内容:①科技活动;②学科活动;③文学艺术活动;④体育活动;⑤社会活动; ⑥传统的节假日活动;⑦课外阅读活动。

  2、课外活动的形式:①群众性活动;②小组活动;③个人活动。

  16.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要求:

  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③充分发挥形式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17.教师角色及其特征

  教师角色,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 为模式。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 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种角色。学生把教师看成是知识传授者,他们希望教师具有 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 护人,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等特征;如果他们把教师看成是模范 公民,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家长的代理人,他 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如果学生将教师看成是朋友、心 理辅导者,则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特征。总之,学生喜欢的 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一般公民需要的良好品质,而且需要具备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特殊品质。

  18.教师的角色形成:

  教师的角色形成,是指个体逐步认识到教师的职业角色及相应要求,通过实践将社会对教师的 角色期待予以内化,形成相应的心理特征和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 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

  19.教师心理特征:

  教师的认知特征:

  (1)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学习者发展的程度如何最根本地决定于教师 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能力。本书重点就是为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和运用能力,相信学习了 本书以后,你的教学设计能力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2)良好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其中最重要的是言语表达能力。 言语表达又可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英国教育心理学家恰尔德认为良好的教师口头言语表达应 做到以下几点:①运用简洁而规范的描述,要点指示明确 ;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知识水平,运用 易于接受的语言;③不用含混不清或拼凑的语言;④多用简练、富有吸引力的新闻报道式语言;⑤ 恰当地运用比喻与隐喻;⑥保持语言的流畅性和不间断性;⑦讲授应尽早进入主题;⑧讲授重点应 要言不烦;⑨增强语言效果,发音应注意抑扬顿挫;⑩利用辅助性语言,辅以动作表情。

  (3)教学管理能力。这包括对教材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组织及对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激 发、维持、评价和对自己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的反思。这一部分,我们将设专章详细论述。

  (4)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指教师对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敏感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特别是 意外情况下,快速反应,随机应变,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综合能力。它表现为:克制;对孩子的体 验的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润物细无声”;对情境的自信;临场的天赋。

  教师的人格特征:

  自身知识的丰富,高水平教育教学能力,这些都是外在的、可见的。除此之外,在许多时候, 教师是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习者产生影响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习 者的影响是终生的。同时,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习者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定,一个有效教 师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的热爱,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 所教学科的热爱。(2)良好的性格。良好的性格乃是有效教师最重要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公正无 私、谦虚诚实、活泼开朗、独立的性格。(3)良好的自我意识。表现为在自我认知方面,能进行有 效的自我分析、合理的自我评价;在自我体验方面,能做到自立、自信、自尊、自强、自爱;在自 我控制方面,能做到自我反省,自我调节。

  20.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的基础。 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生活 质量。

  21.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途径):

  1、注重引导,提高教师心理承受能力。

  学校领导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其中包括教师觉悟的提高,帮助教师确立合适的个 人目标,同时在教师成功和失败时加以引导,使之正确归因。

  ①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心理调查,开展教师心理辅导活动,对教师进行心理卫生知识 的相关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②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教师的集体主义观念、事业心和责任感, 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③建立与教师定期谈话制度。做到经常与教师谈话,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体贴教师 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特别是在精神上尽量满足教师多方面、多层次的合理需要,及时做好思想政治 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教师缓解过度的紧张、焦虑和困惑情绪,使他们安心工作。

  2、营造环境,给教师带来温馨与和谐。

  ①建立民主环境。要真诚地面对教师,让教师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和你的管理思想融 为一体。

  ②创造物质环境。校园是教师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在重视学生学习环境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教育教学环境的营造,通过营造环境,给教师带来一份温馨。 ③优化精神环境。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引导得好教师就会心情舒畅。要重视优化教师的精 神环境,促进教师集体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

  3、提供舞台,激励教师充分发挥才能。

  学校领导要多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发挥才能的舞台,鼓励教师大胆工作、开拓探新、积极 创造。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针对教师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满 意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以诚相待,为教师多办好事与实事。

  学校要当好教师的坚强后盾。对于教师的困难多给予关心,想办法解决;做好教师的职称评定 工作;为教师提供稳定的待遇;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行人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