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影大片的意义和作用

  一、有助于促进电影艺术的丰富和发展

  艺术是电影的生命,中国电影大片也一样。中国电影大片若想真正地成其为“大”,赢得大市场,必须很好地践行这一亘古不变的艺术法则。从2002年的《英雄》,到2012年的《画皮2》,中国电影大片以自身的创作实践,积极促进了我国电影艺术的丰富和发展。

  (一)拓展和丰富了电影题材,并且赋予不同类型的题材

  以新的内涵。纵观中国电影大片的十年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电影大片已由最初的武侠题材,发展到现在的武侠、魔幻以及主旋律等多种题材。武侠题材在我国电影史上源远流长,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六七十年代曾出现过武侠题材电影的高峰。中国电影大片继承了这一传统,《英雄》之后的短短几年,中国电影大片发展演绎出武侠魔幻(如《无极》)、武侠战争(如《投名状》)、武侠喜剧(如《功夫》)、武侠科幻(如《功夫之王》)等亚类型,特别是武侠战争题材成为热点。可以说,中国电影大片在21世纪又一次恢复了武侠电影的昔日辉煌,并进一步发扬光大,谱写了新世纪世界电影上华语武侠电影的新篇章。随着《画皮》、《画皮2》等武侠魔幻大片的拍摄和播出,显示出中国电影大片意欲突破武侠一统天下、多元化发展的理念与努力,武侠魔幻大片不仅继承了武侠片的诸多特点,而且借助好莱坞式的特效,赋予了影片全新的文化内涵。新近几年,还出现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大片,《集结号》、《建国大业》即是成功的典型。

  (二)叙事手法、技巧的创新和丰富

  中国电影大片突破了国产影片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这一经典的叙事模式,采用复杂多样的叙事手法和技巧。《英雄》运用了“罗生门”式的叙事;《满城尽带黄金甲》采用全知叙事,将《雷雨》故事移置到五代十国时期;《集结号》则使用独特的平民叙事;《风声》采用双重因果叙事等。中国电影大片丰富多样、摇曳多姿的叙事策略,无疑促进了当代电影艺术的丰富和发展。

  (三)类型上的探索

  中国电影大片最主要的原初类型自然是武侠片、动作片,但武打相较于以前有很大的变奏。譬如,《英雄》中的武打段落、《夜宴》开场的水乡打斗场面似乎变成了一种风格唯美的“武之舞”;《无极》中的武打,则展示出动漫化的超现实的风格。在战争电影、英雄主义电影的《集结号》中,激烈的现代枪战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武侠电影中冷兵器决斗的现代转化。而《夜宴》即是武侠、爱情、伦理的混合;《唐山大地震》是灾难与伦理的杂糅;《让子弹飞》也综合了喜剧片与香港黑帮片的元素。中国电影大片在类型性上虽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混乱、类型杂糅等弊端,但重要的是其探索,可贵而勇敢的革新探索。

  (四)电影语言上的探索

  中国电影大片中的影像设计充溢着浓厚的东方韵味,讲究画面构图的均衡、完整和写意,突出独具东方魅力的诗意气质,如《英雄》中的清水凉亭对决,《夜宴》中的竹海伎馆打斗等。中国电影大片善于运用两极镜头,以远景、大全景镜头来展现宏大场面,又以小景别镜头来聚焦宏大场面中的细节局部,极力凸显画面的真实感和凝重感。此外,在数字特技盛行的今天,影像的特技化几乎已成为中国电影大片创作的重要标志。这一切都积极促进了电影视听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二、有助于促进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当前,中国电影大片在我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状况是:相关的产业支持和产业观念都跃进到靠拢美国大片的立场上,形成了少量巨资集中投向、产业收入依靠大片支撑、遵循商业运作规则、市场回报和创作类型集中、上映形成压倒性景观等。对此,我们有必要客观地从电影产业与我国经济发展两方面来进行阐析。一方面,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中国电影大片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促进作用。研究资料表明,中国电影大片的发端之作《英雄》的票房竟占到2002年总票房的近30%!2004年的《功夫》、《十面埋伏》、《天地英雄》,2005年的《无极》、《神话》、《七剑》,2006年的《霍元甲》、《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这三组武侠大片的票房之和分别占当年总票房的16.8%、19.5%、20.6%,而且,如果单算这些大片占当年度国产电影票房份额的话,上述数字还要增加近一倍。[2]2012年,全国票房突破170亿元大关,较2002年的票房增长了17倍,全年有21部国产影片超亿元票房,其中大片占显著优势,如《画皮2》票房超过7亿元,《十二生肖》票房超过5亿元,《一九四二》票房近4亿元等。试想,如果没有大片的迅猛发展和强劲支撑,中国电影的持续发展恐怕难以实现,近年来国内票房的不断增加也只能是梦想,已经实现的中外大片抗衡也无从谈起。所以,客观现实地说,中国大片促进了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主心骨,成为全球可以抗衡好莱坞大片的华语电影品牌。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大片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大片属于以文化资源为资本投资,以市场需求为产品导向,以文化产品服务社会,并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2004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当年GDP的21%,这一数据在日本为18.5%,在韩国为15%。[3]文化产品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这说明文化产业不仅仅创造精神文化成果,而且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强有力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迟,但是发展快,势头好,它正在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成为涵养税源、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的文化产业中,电影产业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中国电影大片又是电影产业的主力军。完全可以设想,中国电影大片在我国经济格局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根据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的理论“,软实力”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策和价值观念的吸引力。[4]而文化凝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基础和根本的精神理念、行为准则,负载着整个国家和民族认同的核心价值,对其他国家和民族能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文化可谓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它是国家软实力的内核。一个国家的文化只有不断地扩散和传播,这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才能不断地扩大和提高。当这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观在国际社会广为流行并得到普遍认同时,其文化软实力才算是真正得到提升。因此,超过26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冠军《阿凡达》并不仅仅只是3D技术电影的胜利,更是它所宣扬的正义、善良、平等、自由等价值观,以及融会其中的非常时髦的环保理念所产生的令人“难以拒绝”的“软实力”在全球势不可挡的胜利。仅占全球电影生产总量的8%左右的好莱坞电影却占据着世界电影放映时间的80%和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2/3。好莱坞电影以无与伦比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在无形之中改变着世界,用独一无二的文化软实力征服了包括中国观众在内的全球观众[5]。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其中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大片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电影的海外销售和对外传播不但能实现国内电影产品的增值,增加国家外汇收入,还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的国际塑造,增强国家软实力,扩大国际影响力[6]。目前,中国电影主要通过参加国际主流电影节和入围国际高水平电影奖与进入国际电影市场两大主要途径来走向世界,发挥影响。截止2010年前,中国大陆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在戛纳、柏林和威尼斯电影节获奖作品共有16部;在海外市场取得高票房(全球票房在1500万美元以上)的影片有11部,主要是以《英雄》、《无极》、《夜宴》等为代表的中国大片。中国电影大片体现出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意蕴,不仅有民族画卷式的江南竹林、大漠风光、高墙深院和民族服饰,更有蕴涵着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国功夫和侠客传奇。这些民族文化通过中国大片在全球范围内的上映而不断向外输出,从而不断被全世界的人们所了解,所以这对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事实上,我国如果想成为一个文化强国,就必须要制作优秀的国产大片,从而占领全球电影市场,向外输出我国优秀文化,可以说,中国电影大片已成为中国在世界语境中争取民族话语权的必经之路。在中国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和文化强国的崛起过程中,中国电影大片还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中国电影大片的出现与发展对深化对电影本性的认识,促进电影艺术的丰富和发展,推进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以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都彰显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既满足了广大观众文化消费的需求,也满足了中国电影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以进入国际电影市场为目标、持续扩大中国电影在全球的影响力、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电影大片在内容品质、市场营销、产业体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面对和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实现中国电影大片的良性运营和持续发展,中国电影大片任重道远。

  作者:田园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