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

  来源| 个人公众号: 爸妈频道

  今天这篇文,给大家分享一本心理自助的书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希望在这个特殊时期,能带给大家一些帮助。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这本书采用童话的形式,套用了《柳林风声》的故事情节,以蛤蟆先生和咨询师苍鹭的大量对话为主线,生动有趣地展示了一个人从抑郁到治愈的过程。

  

  

  蛤蟆先生本来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可却突然深陷抑郁,不能自拔。

  朋友精心照料他,鼓励他,严正告知他要振作起来,甚至苦口婆心地给他描绘未来的惨景,

  可都没让蛤蟆振作起来。 蛤蟆依旧悲伤忧郁,甚至朋友们越是细致的劝说他,他越悲伤。

  对于患心理疾病的人们来说,他们不是不想努力,而是没法帮自己。

  

  最后,在朋友鼹鼠和河鼠的劝说和帮助下,他去找心理咨询师苍鹭做咨询。

  蛤蟆初次和心理师见面时,并没有聊病情,心理医生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来这里?

  第一节咨询,苍鹭希望蛤蟆先明白一个前提:

  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者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处于自愿。

  自己必须是咨询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陪你来的父母/朋友。

  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自己,而不是他人。 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自己才能完成。

  

  在第二次咨询时, 咨询师苍鹭用了一个情绪温度计的方法,帮助蛤蟆感知和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

  

  假设我们有一种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你现在的感受。

  温度计有10个刻度,最低为1, 代表你感觉非常糟糕,可能还有自杀的想法。

  中间是5,代表你感觉还不算太糟, 最高为10, 表示你非常愉悦。

  你觉得你自己处于1-10的哪个位置?

  

  这个测量方法,我们也可以在家里实操,自制一个情绪温度计,时不时拿出来跟孩子一起量一量,你今天的情绪温度是多少呢?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和我们来了解和表达情绪。

  在本书的故事里,青蛙给自己打的分数几乎接近最高值,并且承认自己时不时有自杀的念头。

  奇妙的是,在承认自己的情绪特别糟糕之后,青蛙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他开始平静的讲述自己的感受。

  

  在和苍鹭的咨询中,最打动蛤蟆的一点是:他能得到苍鹭全身心的关注。

  只要蛤蟆找到了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所思所想,苍鹭就会倾听并理解他。 苍鹭没能理解时会如实相告,蛤蟆就必须搜寻其他的词句来更准确地表达意思。

  不知怎的,苍鹭倾听并不断向蛤蟆发问的方式,使得蛤蟆觉察到了自己的种种想法和感受。

  蛤蟆开启了学习模式。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苍鹭给蛤蟆引入了心理学的另一个概念: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着三种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

  这三种状态对于了解和剖析自我很有帮助,我详细给大家写写。

  01

  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我们在刚出生的时候,会有几种最基本的情感:

  快乐和深情

  愤怒

  悲伤

  恐惧

  到了幼年,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为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

  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作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就像蛤蟆自己,童年时严厉且挑剔的父母和家庭,让他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多宠爱,反而总是会被父母指责,让他很难堪。

  童年时期的蛤蟆没有反抗父母的能力,只能对他们依赖和顺从,而成年后的蛤蟆,即使父母已经离开,他仍然会保留这种依赖的情绪,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02

  父母自我状态

  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价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

  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

  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在讲解完父母自我状态之后,苍鹭对蛤蟆说了一句话,对我也特别受用:

  蛤蟆,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很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者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蛤蟆想了很多,他想到每一个处在“父母状态”的人身上,总是会让他想起自己的父亲,那个常常看上去很严肃,很不高兴的样子,同时说话带着怒气的父亲。

  而在学习了父母自我状态后,蛤蟆明白了为什么獾每次去他家时说的话几乎都是在对他挑剔,评头论足,总是让他想起父亲。

  獾的父母可能是严厉的道德主题者,而獾处于“父母自我状态”之中。

  那么,蛤蟆的“父母自我状态”又是什么呢?

  苍鹭的答案也让我感到了惊讶。

  他说,

  蛤蟆的“父母自我状态”,是通过对自己的挑剔和批评表现出来的。每当蛤蟆受到了像父母那样的人的批评教育时,他都会在内心谴责自己,判定自己有罪。

  

  正如苍鹭所说:“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像蛤蟆这样的人,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中时,会选择严厉地惩罚自己,甚至折磨自己,有时候这种自我审判和惩罚甚至会伴随自己一生,变成无期徒刑。

  03

  成人自我状态

  在了解了他人的行为,剖析了自身的行为之后,蛤蟆的状态好了很多,他比过去快乐了一些,也精力充沛了一些。

  他感觉自己更有力量了,虽然过去那种抑郁悲伤的情绪还是回来,但是却不会占据他的整个心房,蛤蟆似乎可以把它赶到角落里,不再被它牵着鼻子走。

  它的洞察力和情商都在提高。

  接着,苍鹭又提出了第三个状态:成人自我状态

  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是能够计划,考虑,决定,行动,能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

  这个状态里,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 反而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蛤蟆一听,马上说:

  是不是这个“成人状态”比其他两个状态更重要?

  苍鹭接着说:

  并不是这样。 在成功的人生里,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须的。

  他们已经演化了千百年,每一个状态都很重要,都对生存有价值,

  但是,“成人状态”有它特殊的重要性。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在儿童状态里,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 你会再现过去的情形,再次体验过去的情绪,可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而在父母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不管是哪种,你都是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

  

  在上面一部分苍鹭给蛤蟆讲每个人的三种状态时,儿童自我状态里的一部分我特别想单独拿出来写一写,即自然型儿童和适应性儿童。

  自然型儿童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儿童的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加在一起,组成了自然型儿童。

  而适应型儿童,苍鹭则讲了很多:

  大多数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

  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的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产生的后果。

  这里苍鹭给蛤蟆讲了一个小故事来帮助他理解:

  想象一下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只住着三个人:你和其他两个人。

  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

  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

  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是那么地高大有力,所以你感到很无助。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

  是的,你是没有办法逃离的,你只能忍受这个状况,学着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这个特定的情形。

  

  这个故事里星球上的三个人,就是父母和婴幼儿。

  从呱呱坠地起,婴幼儿的生命里只有两个人陪伴,有时候甚至只有一个人。

  对于婴幼儿来说,父母是那么强大,而孩子则全然依赖着他们,因为他们无处可逃,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父母每一次的喜怒哀乐。

  我想把这部分单独写出来,是想给自己,也给我们父母提个醒:

  父母的行为,是真真切切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如果我们的孩子被一个比自己强大许多倍还无法逃离的人欺凌和伤害(即时我们自己是无意的),为了适应现状,孩子就必须学习如何应付他们,没有力量的孩子,则必须学习顺从压迫者,不然可能无法生活下去。

  除了顺从,孩子还会学习取悦我们,以及依赖我们。

  当这种童年的情绪和感受过于强烈,会对孩子们变成成年人后的感受产生非常浓烈的影响。甚至进入上面第一种状态:儿童自我状态

  

  在讲述了三种状态之后,蛤蟆迫切的想让苍鹭直接带他进入成人状态,

  而苍鹭却这样回答:

  咨询的主要目标是让你自己找到答案,我会在这个过程中协助你,但只有你自己能做决定。

  在蛤蟆和苍鹭接下来的对话中,苍鹭的一段话给了蛤蟆,还有我自己特别大的思考:

  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

  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

  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蛤蟆听完完全不能接受和同意,他喋喋不休的用各种童年例子来佐证和责怪他人的错误以及对他造成的伤害。

  而苍鹭只冷静地说了两句话:

  相比责怪,负起责任听着如何?

  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

  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最后一部分,苍鹭讲解了人生坐标以及游戏来引导蛤蟆完全接纳自己痛苦的过去,原谅父母,完全理解自己的情感世界,并且学着掌握它。

  而蛤蟆也从儿童自我状态里的依赖,变成了对抗依赖,最终走入了独立的状态。

  他对自己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他的“情绪温度计”的打分,也从最初的1到2分升到了9分。

  他耐心地去观察路边的小草,感受自然界的奇妙;

  他重新把废弃的赛艇修好,划了一次船,感受久违的生活乐趣。

  他也勇敢地捍卫自己的权利,从好友手中夺回了校董的职位,还竞聘上了河岸板球俱乐部的主席。

  他始终记得苍鹭说的一句话:“要不要与生活和解,你自己说了算。”

  他最终卖掉了蛤蟆庄园,另建了一处河岸新居,走出了这座承载他悲伤,见证他抑郁的豪宅。

  

  这本书到这里就写完了,蛤蟆通过10节课完成了自我救赎。

  但请大家注意到是,真实的心理疾病,是不太有可能像蛤蟆这样如此快速度地被治愈的。

  我们也绝对不可能仅仅通过一本书,就能解决自身的所有的问题。

  这并不现实!

  这本书也只是基础的心理咨询入门书。

  但我们能借鉴的,是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

  我们能做的,是从现在开始有意识的察觉自己的情绪,并开始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能避免的,是不要自怜,把自己放在受害者身份上;是不要因为不幸运的事,而忽略掉生活中的美好;是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要求别人理解自己。

  你我共勉,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