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B站上播放量还不错的《但是还有书籍》纪录片?

  公祭日R.I.P

  这问题B站预热1个月了居只有这么寥寥无几的人关注?原来B站爆火的视频在知乎不配拥有姓名。两年不见了,很感谢老胡在如此浮躁的娱乐年代,还有时间沉淀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我是看着胡歌去的,不过没想到深度还是挺好的,第一集讲了马华、台湾的华语作品、本土新生代作家、古籍保存及再版、西语拉美文学翻译,仅仅花了30分钟篇幅讲了这么个纪录片还是很棒的,期待续作~ 下面是第一集的详细内容。

  第一集:

  编辑:俞国林(中华书局)

  译者:范晔(北大西语)

  作家、出版业:朱岳(后浪出版社)

  配音:老胡

  书籍:袁哲生《寂寞的游戏》:台湾顶级作家,华语文学,39岁自杀,朱岳负责推广

  擅长以孩童般纯真的双眼,去捕捉人类的孤独,生存困境,与潜藏人们心底的沉郁情感

  2. 黄锦树《雨》:马来西亚华裔作家,马华文学,朱岳负责推广

  黄国峻《度外》、童伟格《无伤时代》《西北雨》《王考》

  朱岳认为,华语文学已经发生一场爆炸,却因为处于大陆以外相对边缘的地带,几近无声,而他们要做的,便是通过出版和推广这些作品,调整华语文学的经纬度,让华语文学的爆炸能波及更广,获得更多的读者。

  朱岳最重视的“野生作者”:本土原创文学的新生力量,这些在业余坚持纯文学写作,但无论在市场上还是体制内,都没有得到肯定的新人作家。

  朱岳谈“腰封”:引导读者,比较抽象比较不太好懂的小说,特别需要给读者一个提示;

  他们的作品另类边缘,或许尚不成熟,但已经显现出巨大潜力,朱岳希望通过挖掘和培养这些新人,为本土文学输送新鲜血液和更为多元的力量,但想让相对小众的纯文学作品,在浩瀚的书海中杀出一条血路,并非易事。

  3. 郑天挺《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古籍资料,中华书局的俞国林老师负责编辑

  郑天挺的日记从1938年1月1日,写到1946年7月14日,几乎贯穿整个西南联大时期,内容翔实,巨细靡遗,涵盖了治学、教书、交通、学校事物、学人交游、日常饮食等各方面,在俞看来,这本书不只是一部个人史,更是一部西南联大史,为研究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编辑来说,虽然做的一向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但当他们,以细小而绵密的针脚,连缀起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文献,为读者编织出一条条通往前人思想的小舟,便是作为编辑的高光时刻。然而,作为书籍的幕后工作者,他们的这种快乐,往往是隐秘而短暂的,但焦虑却会长久伴随,一本书出版后,编辑总是要率先面对读者的质疑,对所有问题负责。

  4. 科塔萨尔《万火归一》:拉美文学(西语)爆炸“四大主将”之一(加西亚马尔克斯、胡里奥科塔萨尔、巴尔加斯略萨、卡洛斯富恩特斯)

  范晔&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和编辑一样,文学翻译也是一种与孤独相处的工作,他们凭借对文学的热爱,独自泛舟与浩渺的词汇之海,以迟缓而审慎的态度,为读者扫除语言障碍,让人们得以领略到更多非凡的作品。

  仔细品读一下翻译:

  使无能者受振奋,

  腼腆者获激励,

  贪婪者得餍足,

  节制者生欲望,

  纵欲者遭惩戒,

  孤僻者变性情。

  答主注:其实和编辑、作家、翻译家一样还有很多书籍相关默默无闻的文学工作者,比如“校阅”,感兴趣的也可以看看《校阅女孩河野悦子》,看完应该也会对出版业和图书工作有更多了解。

  应该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看了许多外国文学的译注,有时候有一个好的翻译家翻译的作品读起来是享受,不过以我们大多数人也只能欣赏下英文的原著了,但是如果提到了这些名著,我还是愿意把这些很不错的翻译家和原著作者拿出来一起聊聊,

  路人中知名度高的像傅雷、杨绛、严复、朱生豪、鲁迅、巴金、周作人、梁实秋、许渊冲、萧乾、丰子恺、穆旦这些,不过也有我们可能经常看的译本,但是没有注意的名家,如周克希、范希衡、董乐山、孙法理、傅惟慈、柳鸣九、钱稻孙、王振孙、王道乾、荣如德、罗念生、王焕生、王永年,

  以上的作家、翻译家基本上是我书柜中译本的作家,平时看到有感兴趣的著作,如果是以上大师翻译的都是无脑买,范晔我是不太熟悉的,不过看年纪应该算是解放后的新生代翻译家,我碰巧也看了后来他翻译的再版(正版)《百年孤独》,确实功底深厚,本来如此难嚼的书,也能用张纸画画族谱读完。

  推荐这个回答也是差不多2年前就看到了:文学名著最好的中文译本有哪些? - 甘棠的回答 - 知乎 文学名著最好的中文译本有哪些?

  最近只觉得知乎娱乐化,B站文学化、枯燥化;B站自主研发的做的越来越精致靠谱,知乎推荐的越来越鱼龙混杂,充斥着大量水军和营销号,起码在B站可以肆无忌惮的刷上恰饭、营销号警告,在知乎你不能反对任何疑似营销和洗的回答,因为你反对就会被扣帽子被喷,可能未来的某一天我的账号也该注销了,知乎不是那么适合耗费时间的地方,这里是广大群众吃瓜、展现自己永远不会出错的地方,如果我文中有不恰当的地方,请礼貌指出,我会尽力把回答改到尽可能正确地给其他人,但是不要黑谁谁谁和扣帽子。

  

  2019年12月11日,星期三,傍晚7点钟,一部以书为主题的人文类纪录片悄然上线。

  每年,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纪录片产出,其中不乏精品,但专门把书拎出来谈门道的,实在少之又少,上一部大概是92年的《编辑部的故事》吧,哦对,它还是一部情景喜剧。

  ▲ 《编辑部的故事》剧照

  作为一名图书行当的从业人员,看到这部片子,多少还是有些激动。

  “终于,有机会让书籍、让这个行业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

  这句话说出来,其实很奇怪。《但是还有书籍》宣传海报

  1

  2019年,你读了几本书?

  这算得上是灵魂拷问之一吗?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除了课本,我并不爱阅读其他图书。

  甚至可以说,我非常不爱读书。

  为什么呢?

  因为书本又厚又重,拿手里装包里,都很占位置;

  因为读书很容易犯困,每当睡不着觉,就随便拿一本书,躺床上翻一翻,不出五分钟,周公就准时出现;

  因为书的价格很贵,它不是我的生活必需品,我宁愿多买一袋小当家抽限量版水浒卡,也绝不给自己的钱包和大脑增加负担;

  因为读书很费时间,读一本书的时间,我可以和伙伴们在一起玩很久;

  ……

  

  其实成年人抗拒读书的逻辑也逃不过这几点:空间、时间、投入产出比……

  今年8月,有幸参加2019年最美书店周的闭幕式,现场公布了一份《新青年阅读文化风向标》。

  调查结果显示:76.8%的人,每日阅读时间不超过1小时;一月读书5本以上的,占9.2%。▲ 貌似是个不错的结果?

  说实话,这个数据比我想象得要好很多。

  我的通勤时间几乎占据了每日生活的六分之一,有时候,在地铁上会突然不知道要做什么,便将目光放在周围的乘客身上。

  使用电子设备必然是大家消耗时间的第一选择,但也总能看到手捧大大小小的图书,静默阅读的人。

  有一次,我注意到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穿着一件白色的羽绒服,手里的书封露出一抹鹅黄。

  他低头认真地读着那本书,到了换乘的车站,可能因为没带书签吧,他将右手食指放在刚才读过的书页上,“啪”地合起书本。

  一路上,左手都端握着书脊,仿佛双手捧着的,是一件珍宝。

  到了换乘点,我站在了与他相隔4个车厢的位置等着地铁,转头看他,又沉入了书中的故事。

  又一次,是一对母子。

  妈妈本在考验儿子的英语背诵,后来不知怎么就聊到了《简爱》,两人就书中的故事情节讨论了一段车程。

  还有一次,是一对伴侣。

  双双抓着某资质考试资料,一边吐槽考试地点遥远,一边互相提问知识要点,你来我往,虐死身边的单身狗。

  至于我,我也常在地铁上看书,之前收了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早期的几册口袋本,非常小巧便携,没事的时候在路上翻翻。

  虽然在这个系列中收录的一些故事,其中的逻辑关系在现在看来早已过时,甚至非常“不合逻辑”,但在荒诞剧情下的人性映射,真的值得反复品味。▲ 午夜文库口袋本系列,已绝版

  2

  你为什么要读书?

  这是《但是还有书籍》预告片中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也是自我们开始接触图书之日起,就出现的一个问题。

  我出生的地方并不繁华,某即将掉出五线之外的小城。

  从记事开始,就处在一种“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没出息”的教育环境中。

  好像也没多想过,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非要说,大概是考个好大学吧,往后的事情,一片空白。

  初中开始,有同学辍学,或者读完初中就不再继续自己的学业,这些孩子,也被老师和家长贴上“不争气”、“没出息”的标签。

  在那个时候,偏离既定轨道,就是错误。

  当时的我也很好奇,为什么他们不继续读书了?

  有一次,和其中一个同学一起吃饭,我发现其实他有自己的言不由衷。

  “我爸早和我妈离婚了,后妈对我倒是挺好的,其实我也很喜欢读书,而且觉得认真学一下,这些东西都不难。

  但是家里经济状况一直也不太好,我想了想读下去不如早点出来赚钱,能让我爸和阿姨负担少一点。”

  如果抛开生命中的不可抗力,那么,读书的意义又是什么?

  我们需要果腹的粮食,也需要为自己提供支持的精神食粮,这是我们不断进步的一种本能。

  不善于表达,并不一定会成为内向的孤独患者,笔下的故事,会成为展现有趣灵魂的不二法门。

  纵然我没有真的见证历史的变迁,没有真的游历过山川大河,但在书里,我就是世界的唯一主角,灵魂已经随着不同书中不同的主人公,感受了不同的人生。

  我们从小就被培根这句话洗脑:读史让人明智,读诗让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我们读过的书,会内化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让我们能以更加开阔的目光去接纳身边的问题,拥有更加多维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人生。

  3

  简单谈谈这部纪录片

  今年四月第一次看到宣传,当时预告会在夏天上映。

  然后,我们在冬天的末尾终于盼来了它。

  自从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大获好评后,哔哩哔哩的触手开始伸向各个题材,这次的《但是还有书籍》也是b站和小河传媒的一次尝试。▲ 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

  五集,周更,每集30分钟左右,每看一集都在死亡倒计时。

  碎片化时代下的沉静思考,多样化书籍背后的百样人生。出发点和立意都值得肯定。

  现在更新第一集,收获豆瓣9.4分、b站9.9分的高分。今天已经变成9.5分了

  编辑作为沟通读者和作者的重要纽带,背负着发掘优质内容的责任。

  “他们穿梭于字里行间,钻研着逗号句号的学问,他们以敏锐的眼光,探寻文学的矿脉,他们以细微琐碎的工作,搭建起跨越语言的桥梁,摆渡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编织着,航行于浩瀚文海中的思想之舟。”

  第一集《书海编舟记》讲的就是编辑译者,这群文字搬运工的事儿。

  说到这群人,我会忍不住想起某行业内前辈对做书行当的整体评价:

  出版业的人,什么都好,就是骨子里有种与世隔绝的清高劲儿,这股臭脾气,真的拒绝了,也斩断了太多机会。

  上个月4号,读库的搬迁求助信刷屏朋友圈,18号,腾讯大家发布一篇名为《今年书店关得特别多》的文章(现已被删除)。

  我仿佛看到明年即将会有“实体书店已消失”、“纸质书已被完全取代”的新闻要被发布。

  图书行业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夕阳产业,有一部分原因,确实是自己“作”的。▲ 后浪出版公司文学部主编,朱岳

  让好的作品被世人知晓,是每个编辑的夙愿。

  但受挫,也是编辑要面对的日常。

  常常因为书的事儿,和朋友断绝关系。

  但书的事儿,其实不单单只是书。

  还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因素。

  每个看起来简单的职业,都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压力与困境。

  当时,我坐在回家的地铁上,抱着手机边看这部纪录片,边和朱岳老师一起掉眼泪。

  好的内容不被认可,编辑比作者还要难受,这是真的。

  “从不遗余力地挖掘新作品,到不择手段地推销书”每位以做书为幸福的编辑,依旧愿意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主义。

  这里讲的,仅仅是第一集中的一个故事,剩下的,大家可以移步b站。

  最后,我想以诗歌《但是还有书籍》作为文章的结尾。

  

  但是还有书籍

  作者:米沃什 [波兰]

  译者:杨德友

  但是书籍将会站在书架上

  此乃真正的存在

  书籍一下子出现

  崭新,还有些湿润

  像秋天栗子树下闪闪发亮的落果

  受到触摸、爱抚

  开始长时生存

  尽管地平线上有大火

  城堡在空中爆破

  部落在远征途中

  行星在运行

  “我们永存,”书籍说

  即使书页被撕扯

  或者文字被呼啸的火焰舔光

  书籍比我们持久

  我们纤弱的体温

  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

  我常想象已经没有我的大地

  一如既往,没有损失

  依然是大戏台

  女人的时装

  挂露珠的丁香花

  山谷的歌声

  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

  有幸诞生

  来源于人

  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愿你,遇到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本书。

  参考来自

  深度 | 在新青年阅读「+」中,寻找对世界的发声方式

  https://mp.weixin.qq.com/s/A3E89k4_sw8dVTuC9XavOQ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media/md28220315/?from=search&seid=1945174949415161876

  奉献一篇影评作为回答

  ——————————————————————最近在B站,暖男胡歌配音的一部高品质国产纪录片,创下了9.5的豆瓣高分。

  ——《但是还有书籍》。

  没有多平台宣传,没有明星镜头前演绎,全部内容的主角,只有“书”。

  文字没有视频直观,本身就是不容易吸引眼球的事物,却有很多人成为了这部纪录片的自来水。

  刚播出第一集豆瓣评分就达到了9.5,在B站上更是收获了316.4万的播放和27.9万的追剧。

  国产纪录片能得此成绩实属不易。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以外,还拥有无数个平行世界。

  爱书之人不在少数,但也许是读书人都有些心理洁癖,能捕获爱书人芳心的好节目却很少。

  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一千零一夜》,央视的《子午书简》几乎定义了当前读书节目的全部形式,主持人介绍、讨论,个人魅力担保节目质量。

  自媒体上的书籍快读,个人up主的书类脱口秀。这类节目已经在市场上趋于饱和,甚至一度出现审美疲劳。

  《但是还有书籍》却开创了一种全新模式,以书为主线,围绕与书有关的普通人讲述一个个故事。

  开头的第一集,讲述了隐身到书籍背后的做书人,怎样在读者与文字之间,摆渡一叶穿越于浩瀚文海的扁舟。

  我们在商店买到书之前它是怎么来的?

  后浪、中华书局……这些出版社如何坚持自己的特色文化?这些出版社的编辑每天都在干什么?

  那些优秀的好书是怎么被发掘的?外文书籍在翻译过程中有哪些趣事?

  后浪编辑社主编朱岳,自带丧气质,豆瓣秃顶会会长,real像年轻苏大强。

  中华书局的俞国林,老学究气质十足,对于古籍的整理犹如考古现场的发掘。对自己最大的评价就是:

  将冷板凳坐穿。

  北大的西语老师,范晔,同样也是百年孤独第一次被正式引进中国的翻译,年轻有为的翻译天才。

  书籍的故事不只有书籍,背后更多的是人倾注其中的感情。

  第二集便讲了二手书的奇幻漂流。

  书籍在众多媒体中,储存性更强。它便更多的发挥了一种传承的作用,而也正是这种传承,人们往往能通过文字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台北旧香居的吴小姐,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几十年的二手书店,就像一个在历史岁月里的符号,一辈辈流淌。

  北京古书收集爱好者,在茶吧的书友聚会上相互调侃,交流着只有“内行人”才能听懂的兴趣点,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小众玩家。

  上海年轻夫妻载满一车四处淘来的二手书,开着一辆书车走遍中国,从南到北,从城市工业园区到乡村青葱田野。

  车开到哪儿他们的书摊就摆到哪儿,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奇妙旅程。

  仅仅两集,其中的故事已经触动了很多观众,也让不少人看到了自己圈子以外,还有如此不一样的生活。

  我们中国一直对自己的文字很有自信,文字的传承是链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而文字的载体便是书籍。

  这种文化的魅力是靠着无数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来缔造的,当然不需要任何明星,这部片子就能自带光芒。

  这部片子的两名导演都是女性,所以整部片子温柔而细腻,色彩基调简单纯净,画面干净,十分治愈。

  导演挪挪在自己的豆瓣里说:

  我们希望以这个片子,记录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人,捕捉和书有关的那些精彩故事,向编舟者致敬,为爱书人点赞。

  片长有限,展示的也许只是这个时代阅读图景的冰山一角,也无法道尽这些爱书人、做书人的有趣可爱,但希望我们的片子成为一枚火石,点燃更多人对于书的兴趣。

  相信喜欢杰瑞姐姐的很多小伙伴也非常喜欢看书。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每周三《但是还有书籍》播放后,整理片子里提到的书,并附带豆瓣评分,给书荒的你一个最好的选择。

  【第1集 书海编舟记】

  

  《寂寞的游戏》袁哲生 8.4分

  《送行》袁哲生 9.1分

PC端 手机端

Copyright © 2014-2024 265学校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