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军备已耗尽,德国官宣170亿军援:俄国和北约比谁先耗死谁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俄乌战争从开战至今已经有18个月,双方都没有实现各自最初定下的战略目标,一年半的拉锯战,就如同一台巨大的搅拌机,把双方乱七八糟搅在一起,打得难分彼此,进退两难,而且还消耗大量战争资源,印证了那一句老话“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而这个时候,对交战双方的忍耐力和韧性,则是最大的考验,无论是对国家经济、库存备用量、工业再造能力、人才储备输出……都是巨大的考验。而俄乌战争作为俄罗斯与北约支持的乌克兰,就是一场马拉松,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当有一方国家被耗尽榨干,再也无法继续支撑起战争的巨大消耗时,就是胜负结局的时候。

  俄罗斯与乌克兰,与北约西方国家之间,谁先耗死谁?这个问题,关系到战争最终的结局,以及战争结束后,未来许多年的世界格局走向。

  

  目前,就局势来看,这场战争更像是一场“军事主题博物展览”,三个月前有报道称,俄军在缴获乌军的装备中,居然还有一挺机枪,是二战德军当年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入侵苏联时用过的一挺“MG42”机枪,随后,就如同打开了时光隧道的大门,各种各样的老式武器则陆续出现在了交战双方士兵的手里,从冷战时期的,再到二战时期的,只要是曾经在战场上出现过的,能杀死对方的,几乎都没能逃脱再次冲锋陷阵的命运。

  俄罗斯更是离谱,把封存多年的国库全部打开,从当年苏联解体遗留下来的二战和冷战时期,留存下来的常规武器全部重新拿了出来,比如大名鼎鼎的波波沙冲锋枪、莫辛纳甘步枪、捷格加列夫机枪、西蒙诺夫半自动卡宾枪等,另外还有40-50年代生产的BTR-50装甲运输车、D20型152毫米榴弹炮、MT-12型100毫米反坦克炮和T-54、T-55型坦克。

  

  这些装备在其他稍微有点军事实力的国家,都早已摆放在了战争博物馆,由解说员带着一大群学生们参观浏览,而不是和现代武器混搭在一起,继续为国家战斗。

  至于乌克兰,由于国家工业基础被破坏,加上近些年来,对军工生产能力和技术的忽略,导致其生产力近乎为零,几乎全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援助,才能坚持到现在。目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在2023年将援助乌克兰53亿欧元的武器装备,到2027年援助的物资装备将达到170亿欧元。

  

  在7月初,德国曾经援助给乌克兰总价值约6亿欧元的装备,其中包括25辆豹1A5坦克、40辆黄鼠狼步兵战车、5辆装甲工程车、2套爱国者防空导弹、2万发155毫米炮弹和5千发烟幕炮弹。眼看这些装备确实不少,但德国人可不傻,援助的物资可谓年代跨越度非常大。

  比如豹1A5坦克,纯粹是进教科书的老装备了,对付缺乏反坦克装备的步兵还行,只要遇到稍微反坦克装备好一点的对手,立刻就被“开罐儿”;另外别看155毫米炮弹有2万发,就这样大规模的两国交战而言,2万发炮弹就算全部投放到战场,也就最多3-5天的弹药消耗量。

  

  不夸张地说,德国人援助的这些所谓“军用物资”,与其说是援助,还不如说是在“变相销毁过期武器弹药”,纯粹就是清仓挪地方。这些老旧装备存放和保管、日常维护都需要大笔费用,还占用许多军用仓储空间,正常销毁同样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其放在家里烂掉,还不如低价转卖给乌克兰,正常贴价签,变相合法地销售给乌克兰。

  如果是170亿欧元的援助,按照之前的物资比例来看,至少应该有700辆坦克、1120辆步兵战车、140辆装甲工程车、56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56万发炮弹和14万发烟幕炮弹。表面上看来,这些物资数量不少,而且也是乌克兰最紧缺的物资,但仔细想一下,不难发现,这一堆价值170亿欧的“过期破烂儿”,面对目前尚未使出全力的俄罗斯,正常情况下,4-5个月以内,也就是120-150天内,这些物资就会全面消耗殆尽。

  这一笔尚未开始分期偿还的巨额债务,足以把乌克兰继续拖向

  

  战争的深渊,这一笔巨额债务,就算乌克兰赢得战争,未来许多年,整个国家也必然会在巨额债务的压榨下,被北约西方国家持续压榨,直至永久贫穷。

  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为了满足乌克兰这个大市场,在今年会重新启动坦克装甲生产工厂、炮弹工厂和装甲车辆维修工厂,上一次这样大规模的军工生产,还是二战前期,希特勒大规模扩充军备的时候。德国这样做目的很简单;

  

  第一,利用俄乌战争大量放债,用这些库存多年准备销毁的老旧装备,去换取未来的国际债务,随后在2025年二战战败轴心国无条件投降限制逐渐解禁后,可以利用这一笔债务,为自己换取源源不断的矿产资源、大笔资金、低成本劳动力等,这些对于一个国家无论是扩充还是复苏,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基础。

  第二,任何一个国家的军工企业,必须要有战争,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订单和利润,对国家如此,对私营企业也是如此。如果单说战争消耗,对于乌克兰与俄罗斯来说,是在消耗国家的内力元气,但是对于德国这样的工业强国来说,消耗的则是需要被新陈代谢,需要被迅速替换掉的老旧垃圾。

  

  “消耗”这个词,在这里就是一个双面定义,对战争使用方来说,是提前透支国家的未来,而对于援助提供方来说,则是为自己的国家,提前和未来发展签约。

  再来看俄罗斯这边,为了赢得这场战争,俄罗斯几乎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再次全面启动国家机器,大开库房,把从二战结束后,苏联在冷战时期大规模生产的装备存货都拿了出来。

  比如阿尔扎马斯机械制造厂将BTR-82A型装甲运输车产量增加了4倍,乌拉尔车辆厂将 T-72 和 T-90 坦克产量增加3.6倍。库尔干机械制造厂将BMP-3型步兵战车增产2.1倍,海雕30型无人机和海雕10型无人机增产53倍。卡玛斯多用途车辆增产17.6倍。米28浩劫武装直升机和卡52短嘴鳄武装直升机产量也增加了2-3倍。

  

  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俄罗斯为了拿下乌克兰,在战略上采用了新旧结合,同造共用,“旧货激活老军工,新品带动新科技”的思路。对于战争初期,使用本国现有的现役装备,抢先进入战场,取得重要地段、港口、机场和要塞的掌控权,如果战争进入拉锯战,这时候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与数量就成正比,等战争进入消耗期的时候,任何一个军事大国都必须考虑战争费效比和战争收益得失方面的问题。

  表面上看,俄罗斯正在消耗殆尽,甚至拿出博物馆的压箱老本,但从战争的可持续性来看,俄罗斯这一招也不失为一种策略调整。在战争的中段部分,减少大量高价值武器的损耗投入,用价格低廉的老旧武器或即将销毁的武器装备,在对战争走向没有太大影响的情况下,作为持续性物资投入战场。

  

  这一阶段,也就是俗称的“缓冲期”,这一时期很重要,对于俄罗斯来说,可以趁此机会,征兆新兵,集合预备役,动员全国的工厂、企业和所有能参与生产的人群,相应国家号召,迅速行动起来,这样在短期内,能大量集合原始资源,全面开动国家工业生产,在这短暂而宝贵的时间里,重新组织更为强有力的反攻。这样的战略部署,才是一个世界级军事强国应该有的思考和姿态。

  通过各媒体新闻信息对比,我们其实也不难发现,北约集团这边也是在利用这段缓冲期,拼命开动工业生产和军事部署,据说为了减少物流运输带来的各类损耗,北约集团中的许多国家,甚至计划在2024年在乌克兰本土利用其军工设备和技术人员,直接生产武器装备。

  

  明年,莱茵金属公司会在乌克兰修建战车工厂;爱国者飞弹和F-16战机也将部署到位;目前155毫米炮弹整个北约只有30万发,正常战场消耗只够使用60-100天。

  这样一来,既可以协助乌克兰拿下战争,拖垮俄罗斯,二来,可以在战后在乌克兰持续生产,让乌克兰为了偿还战争欠款,用最低廉价劳动力,为北约集团持续生产,继续被压榨剥削。不难看出,北约这一招够狠的。

  美国后勤专家亚历克斯·维希宁表示,俄乌战争就是工业化战争的回归,在一场两个力量对等的大国之间长期战争最终的赢家,主要看哪一方有最强的的工业基础。

  

  这个说法一点也没错,美国在二战时期,之所以能在珍珠港被偷袭后,整个太平洋舰队遭到重挫,但又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元气,并在随后的欧洲登陆作战与太平洋海战和两栖登陆作战中,不断取得优秀战绩,并最终赢得二战胜利,并在二战结束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军事强国,除了良好的教育基础、农业生产、科技发展外,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美国拥有媲美德国,一套庞大而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让美国能在全球范围内,长时间进行可持续性的世界范围战争,并处于绝对优势。

  而现在的俄罗斯,因为这场战争,整个国家就如同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主动也好,被迫也好,这一针剂打下去,让整个国家自从苏联解体以来,军事领域和工业领域出现的起伏不定,瞬间将工业化生产与发展,重新开启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有足够的实力和信心,和北约集团来一场硬碰硬的消耗拉锯战。

  

  要知道,俄罗斯的军事底子,没有哪个国家清楚盘点过,也没有任何国家能对俄罗斯的工业产能、战略资源做精确评估,甚至俄罗斯的战略导弹部队、核武部队目前只是按兵不动,隔山观火而已,真正的致命大招还没出来;目前的俄罗斯,只是在利用一些老旧装备在常规战场上的正常消耗,为随后的大反攻,为最后的致命一击,抓紧时间悄悄准备而已。

  

  还记得在二战时期,纳粹德军围攻斯大林格勒的时候,全国动员广播里,就有这样一段演讲,大概意思说,让斯大林格勒的官兵誓死坚守,一定要坚持住,只需要坚持一个月,一个月之后,胜利的曙光一定会升起,苏联人民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其实在这一时期,苏联发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紧急动员令,一个月内在全国征集一千万预备役,在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后,最后在当年冬季,向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发动猛烈反击,最终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随后是目标柏林,一举完成二战后半阶段的战略大反攻。

  

  最后,我们不难看出,俄乌战争的双方对峙,谁先熬到最后,谁的工业持续产能,有足够的内力耗到最后,谁就是最大的赢家。这样的消耗是双向的,俄罗斯为了应对北约西方的搅局,必须动用前苏联遗留下来的所有家当,来应对这场战争,这样的历史走向,这样的国家透支,其实比战争更可怕。

  当然,这里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任何战争都是一台深不见底的搅拌机,如果未来我们遇到这样的战况,以我国的工业持续生产能力,和战略物资储备能力,能否比俄罗斯更轻松呢?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