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为什么读书

  设立“读书日”是希望更多的人去阅读。

  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科技大师们。

  在我看来,“读书日”是为了警醒我们年轻人,读书很重要,不然也不会有纪念日。

  ——读书,给我力量!

  一、读书不一定眼下有用,至少有事可做。

  没什么事做的时候,读书是个不错的选择,不是因为书里能给我们什么答案,而是读书本身就是行动,一个走出迷茫的起点。

  疫情困住了很多人的脚步,改变了原定的工作生活计划。

  人就这么被动的空闲下来,心里一下空了,突然又涌入了各种信息,让原本有规律、有计划的工作生活一下子乱了......

  主动翻开一本书定定神吧。

  读书不一定眼下有用,至少有事可做。——读书,给我力量!

  读书不一定要记住书里的某些句子,或许它只是一种潜意识里的小小活动,让我们的大脑不至于僵化。

  对抗外界不确定的力量有很多,读书是最简单的。

  都说2022年会很难,越难越要修心。

  所谓开卷有益,当第一个字被读出来,心就有了方向。

  都说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只是在这个快节奏的职场,明显营养不良了。

  二、走进别人的生命中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

  我原来读书的目的性很强,读了很多与专业相关的工具类书。

  书中的观点、结论、理论、原理是我最关注的,会做很多标注。

  会把一些段落摘录下来,去跟另一本书的观点做比较。

  我一直认为“看书划重点”这一行为,会使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力,集中注意力去理解书中的含义。

  却忽略了去体会作者通过文字想要表达的情感。

  或者说我还是在用上学时学知识的心态读书。

  亦或者我读的都不算真正的书。——读书,给我力量!

  因为过去读书我几乎不看作者是谁,更不要说去了解作者的生平。

  后来有人告诉我:读书是走进别人的世界里,还原某个情境,从那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读书最重要的不是读,而是悟。

  同一本书,不同人解读,结果大相径庭。

  所谓经典著作就是不是在重读。

  比如《西游记》,可能是被解读、被改编最多的。

  西游如此受欢迎,一定有其能唤起大众情绪价值共鸣的地方。

  比如:从职场的角度解读师徒四人的职业发展;从领导力的角度剖析师徒四人的影响力;从社交关系的角度分析每个人的处世哲理;从经营的视角去分析师徒四人谁和谁是同盟。

  当代岂无前代事,坐中自有剧中人!

  如果我有机会也来解读书中的四人,或者我会选择当他们面对荒无人烟的沙漠时的空虚、困顿、恐惧,来分析一下他们是如何走出焦虑的。

  读书,读人生,读社会,最重要的是读出“自己”。

  关注公众号:「米恩教育」 第一时间收获职场干货!

  4月22日最新推文《成年人为什么读书》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