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学生范文

  孔子和学生篇1

  关键词:孔子;师生关系;平等;关爱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18-01

  两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进程,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与文明,其文化的本源是儒家文化。受传统文化的多项影响,在中国师生交往史上,专制性的师生关系一直存在着,教育中民主、平等、自由鲜有市场,师生关系的尊卑贵贱现象至今在一些教师身上仍有影响。其实在师生关系上,圣人孔子和他的弟子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典范。从《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师生交往的材料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

  一、尊重学生,师生平等

  在教育层面上,孔子及弟子堪称平等师生关系的典范。孔子跟弟子相处,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教育平等。“有教无类”,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根本,不论贫富、贵贱、老幼、国籍,对所有的人都施行教育。孔子弟子三千,多出于贫寒之家。颜回、原宪、曾参等人,生活饥寒交迫。据载,颜回身处陋巷,原宪住在只有一丈见方的茅屋里,曾参常常衣不蔽体,捉襟见肘。孔子照样收他们为徒,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的先河。孔子招弟子不要学费,送上几条干肉当薄礼,他都统统收下给以教导。且不管品行善恶、习性优劣,对所有的人都平等的加以教育,子路比孔子小九岁,生性粗鄙好勇,曾当面羞辱孔子,可孔子还是设法诱导。“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孔子针对子路鲁莽的品行,建议他不要勇猛过头而有生命危险,应该考虑还有年老的父兄在,非常具体,通情达理,改变其操守,最终成为最亲密的弟子之一。孔子对学生的教育秉承“一视同仁”的思想,对弟子毫无保留,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从来不对弟子隐瞒什么,“我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让你们知道的,这就是孔丘啊。”对待学生和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没有厚此薄彼。

  尊重是平等的基石,互相尊重,才会有互相平等。子曰:“当仁,不让于师。”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孔子和他的弟子把“仁”当作最高的目标,在“仁”面前,学生也无需受到老师的压力,人人平等。

  二、关爱学生,亦师亦友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孔子和他的学生感情深厚,情同父子。另外我们从颜回和子路等学生与孔子的言行来了解。

  颜回,字子渊,一作颜渊,又称颜子,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孔子曾经这样评价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操行卓越,可生活艰苦,饮食不周,居住条件差,而孜孜不倦地在追求“仁”。颜回死后,孔子伤心欲绝,反复念叨:老天爷要了我的命!跟在身边的人说:你哀痛过度了!他却反问:我不为这样的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颜回死后,鲁哀公曾经问孔子:弟子当中谁好学?孔子回答:颜回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则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孔子对颜回有很高的评价,在孔子看来,颜回是努力践行自己理想人格的学生,好学而安贫乐道。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鲁国人,比孔子小九岁,子路直率鲁莽,在言语和行动上经常和孔子发生分歧,表面上似乎两人师生关系不好,子路当从指责孔子“子之迀也!”甚至“凌暴孔子”,必是动手了,然而,孔子表现出超然的大将风度,“君子和而不同”,当着子路的面对天发誓,真诚接受子路的建议,有效缓和师生矛盾,又以柔克刚,“设礼,稍诱子路”,以礼仪感化了子路。在卫国统治集团的内讧中,率直忠厚的子路被剁成肉酱,噩耗传来,孔子失声痛哭,也是呼天抢地,这使得七十多岁的孔子更快地走向了生命的终结,在子路死后四个月,孔子就与世长辞了。

  颜回和子路,两个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颜回对孔子毕恭毕敬,子路率直,不盲从,孔子与他们的关系亦师亦友,互相称赞。足见其师生关系和谐。《论语》记载,伯牛德行很好,却身患重病,据说是麻风病,孔子前去探望,从窗口伸进手去握住伯牛的手,哀叹道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孔子对弟子的爱如此深厚,显示了孔子在道德方面的伟大。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师体罚学生、学生恶搞老师的事件时有发生,师生关系紧张,其结果导致师生关系对立,严重伤害了师生之间的感情,难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的师生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模式。

  三、相互切磋,对话教学

  在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基础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孔子特别重视跟弟子相互切磋,使教和学形成良性的互动,主张教学相长和对话式教学,学生可以坦白地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批评,孔子也常常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充分展示孔子的对话式教学,他和学生谈论问题时曾明确表示:不要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你们就不发表意见了,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们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依次谈了自己的看法,显示了对学生的尊重。对每个学生的看法,孔子并没有肯定或批评,只是说“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来打消学生的顾虑。这种对话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

  从孔子与学生的关系上,我们看到了孔子终其一生为其奋斗的“仁”“礼”二字,师生之间的交往侧重于德行、政事、思想传播。与当前我们的师生关系有不同之处,当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存在以教学为前提,在教学内容不同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像孔子那样以无限的仁慈和宽爱对待学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尝试着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不分年龄、不分个性、不分等级,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用热情去鼓舞学生。在教学过程上,采用“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方式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那么孔子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会历久弥新,传承下去,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云多.论孔子师生关系观及其现代意义[J].教学评论.

  孔子和学生篇2

  关键词:教师标准 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 自我完善

  孔子和学生的关系十分融洽,孔子灵活的教育方法历经千年不朽,至今我们仍能从中学到很多宝贵的知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吸取孔子的教育精髓,变通地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教好自己的学生。

  一、学习灵活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自如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作为他的学生无疑是十分受益的。相反,如果教师机械地只用一种教学方法,那么一定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会该掌握的知识。可见,教师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之?”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闻斯行诸”意思是听到一件事,是不是应该立刻去做呢?子路和冉有问了孔子同样的问题,但是得到的回答却是因人而异,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他勇于行动;子路勇于作为,所以要他慎重。孔子面对自己学生的不同性格,用了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就是因材施教。另外,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孔子对任何来求学的弟子都一视同仁,采取不同的方式教育学生。我们应该学习孔子,对具有不同基础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去指导和培养。比如备课时,考虑学生的不同程度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努力做到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有机结合;在课堂上采取分组教学法,针对学生的情况,和每组学生完成有效的互动;布置作业时可划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从而符合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避免学生“吃不饱”和“消化不良”现象的发生;考试命题时,题目的难易比例要恰当,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总之使学生都能在自身的水平上有所提升,从而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学校里人际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关系。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有很多方面今天仍值得我们效仿和继承。在《论语·先进》中有一段关于孔子和学生的对话: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孔子作为老师,并没有以长者自尊,而是显得十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尤其是孔子说的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孔子创造了一个平等、友好的谈话氛围。孔子是在和他的学生做朋友,这正是爱生的体现啊!这种教育思想难道不正是当代教师所应学习的吗?教育家李式旺说:“学生眼中的老师……有民主意识,给人平等自由的氛围……有朋友情谊,给人兄弟姐妹的关爱……”师生关系如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师生关系融洽,教师才会乐教,学生才会乐学,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如果师生关系紧张乃至对立,教书育人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或者说不能实现。我们应该主动和学生做朋友,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把教育植根于爱。

  三、关注学生思想变化,健全学生人格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形成自己的个性。我们要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就应该从关爱和尊重学生做起。孔子在教育自己学生的同时,总是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正面完善学生的人格。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叫《孔子和学生》,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有一次,学生子夏问孔子:“颜回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颜回的信用好极了,我不及他。”子夏又问:“那么,子贡这个人又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子贡嘛,挺聪明的,我不及他。”子夏接着问:“那么子路又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路的勇敢,远近驰名,我不及他。”子夏再问:“那么子张又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张严谨庄重,我不及他。”子夏越听越糊涂,忍不住问:“老师说的话真叫人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孔子和颜悦色地告诉子夏:“颜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但谦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我这四个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啊!”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十分重视健全学生的人格。在信息高速发达,变化快速的现代社会里,学生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并且随着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作为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变化,适时的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健全学生的人格。比如说和学生谈心、鼓励学生、疏导学生思想等。

  四、教师要不断学习,充实自我

  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教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俗话说:“人无完人”,有时,教师在自己学生面前是一个小学生,当学生指出自己的错误或不足时,应虚心接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的 一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孔子也讲了许多关于学习的至理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那么作为当代老师应学些什么知识呢?我认为首先应学习职业道德,即师德。一个教师不具有良好的师德,是不会把工作做好的,具有良好的师德,师生之间就会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一种说法: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我想我们不能满足于这一桶水,我们要不断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并且丰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通过孔子教学生的点点滴滴,我们看到了孔子如何教育学生,如何与学生相处。其实孔子所做的一切就像孔子所说的一样:“爱之,能勿劳乎?”是呀,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这也正是我们如何做教师的标准:要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参考文献

  《论语》原著.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 李镇西.

  孔子和学生篇3

  关键词:教育;教学;论语;师道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教师”与“学生”这一组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如果把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社会要求的教师职业规范称为“师道”,显然是孔子首开华夏“师道”探索之先河的。分析《论语》中记述的孔子及其学生这方面的言论和行为可以从宏观上认识孔子关于“师道”的思想体系,其中许多科学的成分对今天提高教师素质、密切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和谐校园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一、视生如子,关爱有加

  教师确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子罕篇》中记述孔子的话“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集中体现了孔子看待教育对象的基本心态。这样看待受教育者,既显充分信任,又显热情期盼,有尊重、敬畏之心,无居高临下之势。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能有如此见地,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孔子践行了这样的理念,对学生满腔热忱、关怀备至,为助其成才不遗余力。《论语》中多处记述了孔子对其弟子的赞誉,例如:“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公冶长篇》)“君子哉若人。” (《宪问篇》)

  与现在的师生关系相似,孔子面对众多学生也会对其中若干“佼佼者”厚爱一层。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比较欣赏的弟子有颜回、子贡、子路、曾参等,而最得意的门生当数颜回。“贤哉,回也!”《论语》中数处记载孔子对颜回的此类褒奖。透过散见于《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可隐约揣度出当时孔子心目中“好学生”的标准。《先进篇》中评价学生的德性,孔子首推颜回;《雍也篇》中记载“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充分肯定了颜回的道德品质。同在《雍也篇》中,孔子称颜回在贫困的境况下“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叹他的处世胸襟。“有回也好学”(《雍也篇》)“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篇》),夸赞的是颜回谦虚勤勉的学习精神。“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篇》)“不迁怒,不贰过”(《雍也篇》),推崇的是学生强烈的进取意识与不凡的人格修养。颜回不幸先孔子而亡,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先进篇》)师生之谊,可见一斑。

  颇值得玩味的是,《季氏篇》中有一段孔子学生陈亢与孔子儿子伯鱼的对话。陈亢想向伯鱼了解孔子对儿子的教育有无特殊方法。伯鱼告知他,孔子只问过他“学诗乎”“不学诗,无以言”“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副“严父”的形象。相比之下,应当说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更随和,指导更尽心。孔子的“师道”与“父道”在这里得到了无声的诠释。

  二、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学而篇》记述了孔子的一段话:“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可见孔子是把这几方面作为信条来要求自己的。对孔子“诲人不倦”的教育行为,其学生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子罕篇》中颜回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孔子的道德、学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夫子循循然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在《论语》中,孔子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内容占了很大篇幅,“循循然善诱”的场景几乎随处可见。子贡问怎样才可以称为“士”,且一再“敢问其次”,孔子由偏而全,一一作答(《子路篇》);子路问如何才能算得上“君子”,也是连问“如斯而己乎”,孔子不厌其烦,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解层次(《宪问篇》)。《论语》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也引发了我们的另一种思考,就是孔子的学生时常就自己不解的问题向老师咨询、求教,问“仁”,问“义”,问“事君”,问“稼圃”,随时随地,无拘无束,海阔天空,有疑即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孔子大都给予耐心的解答。这当然与当时“包教包学”的教育方式有关,同时也映照出当今学生质疑意识的淡薄。正如一些国外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课堂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质疑既是求知的利器,又是创新的先导。孔子对学生的质疑是积极鼓励的,他明确表示如果学生不思考、不探究、不质疑的话,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老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认真解答也是一种内在的倡导,而且孔子教学既重传授,也重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是孔子总结的一种教学策略,就是要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他们遇到难题不能解决时,再去点拨、诱导,而不能一味硬性灌输。

  《子路篇》记述了孔子的一段话,大意是:《诗经》读得很熟,却不能应对内政外交,那么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看得出,孔子是明确主张学以致用的。教师的责任是育人,是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而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学生的个体素质也有差异,每个人都有适合自我特长发挥的职业领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孔子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方向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识“材”。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得非常透彻,把握得也相当准确。比如,他认为:颜回、闵子骞德行出众,宰我、子贡长于言辞,冉求、子路善理政务,而子游、子夏则在研究典籍文献方面胜出一筹(《先进篇》)。对学生的天赋、性格和弱点,孔子也有分析比较,他感觉:子羔不太聪明,曾参不够敏捷,颛孙师有些偏激,而子路则有些鲁莽(《先进篇》)。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孔子感觉子路适合负责兵役和军政,冉求可以做地方官吏,公西赤则更宜于处理外事(《公冶长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孔子施以不同的教法。《先进篇》中记述一则典型的案例:当子路和冉求先后问到同一个问题,即当听到一件事是否可以马上就去做时,孔子对两个人的回答截然相反,否定子路,肯定冉求。别的学生不理解,孔子解释说:因为冉求内向、谨慎,所以鼓励他大胆行动;而子路性急、鲁莽,则要有意给予抑制。这真是一堂生动精彩的因材施教示范课。

  三、和谐相处,教学相长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受到世俗观念的浸染,师生之间的地位因特定的“教”“学”关系而显出主从高下。但是在《论语》中,这样的痕迹并不明显。总体上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平等融洽,十分和谐。《述而篇》中记述了这样一段话:“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对学生无所隐瞒,说明在他的潜意识中,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这就为平常的和谐相处奠定了思想基础。《论语》中多处记述孔子与弟子坐在一起交流探讨的情景,其乐融融。《先进篇》中记述了孔子与四个学生“聊天”的一幕,非常真实地展现了师生之间的宽松与和睦:孔子鼓励大家“各言其志”,子路“率尔而对”,丝毫不显拘谨;孔子虽不赞同他的观点,却只微微一笑;那边曾点正在弹瑟,见老师喊自己“发言”,放下乐器站起来,飘逸洒脱,侃侃而谈,孔子听后感叹“我同意曾点的观点啊”。师生关系融洽到如此境界,我们当今的许多教育场景也会相形见绌。

  师生和谐相处,并非没有争执。孔子去见当时名声不太好的南子,子路不高兴了,孔子一急之下对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简直天真得有些可爱,哪有一点老师的“架子”!子路显然是一个直率不羁、喜怒皆形于色的直性人,他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告诉他“必也,正名乎”。他竟脱口而出:“子之迂也!”孔子也马上接了一句:“野哉!”师生两人似乎要吵起来了(《子路篇》)。但这种不愉快并不影响孔子对子路的肯定和信赖。孔子谈到如果政见得不到采纳将漂洋远去时,“其随我者,由也乎”(《公冶长篇》)。老师胸怀博大,不存成见,难怪子路“闻之喜”了。孔子从善如流的品质也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不仅尊重关爱自己的学生,孜孜不倦地教导他们,而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使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公冶长篇》记述孔子评价子路,“由也,好勇过我”。在此篇中,孔子赞同子贡自认为不如颜回的看法,并补充说“吾与女弗如也”。《八佾篇》中记载当孔子听完子夏的观点时,由衷赞叹:“起予者商也!”孔子为师的谦逊和坦诚,令人感动。

  四、习道修身,学而不厌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其思想影响之大,罕有比及。在当时学生的眼里,孔子的形象已经是崇高而伟大了。子贡的评价很具代表性,他说:“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子张篇》)孔子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获得如此尊崇,显然与他勤勉善学、注重修养、锐意进取、自我完善分不开。“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一“好”,一“敏”,道出了孔子求知经验之真谛。

  要想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对知识抱有强烈的追求欲,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篇》),足见求知求道在孔子心中的地位。《论语》的开篇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也十分鲜明地展现了孔子对学习活动的心理感受。对孔子而言,学习不再是外加的负担和枯燥的劳动,完全成了一件乐事。

  孔子的学习热情源于一种强烈的进取心和潜在的危机感。《宪问篇》里孔子的话表露了这样的心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即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自然会助长学习的动力。当今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很多方面都可能超过老师,为人师者更应该在学习上自加压力:“学不如生,何以为师?”“敏以求之”说明孔子很注意学习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是他关于学习和思考关系的经验之谈,“学”和“思”两者相辅相成,尤其是“思”的功能不可忽略。同时,他主张既“学”又“习”,而且是反复练习,经常实践,才能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子张篇》里有一段卫国的公孙朝与子贡的对话,对孔子的求知之道作了概括。公孙朝问:“仲尼焉学?”子贡答道:“斌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斌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意思是孔子从哪里都能学习,不一定要有专门的老师。“夫子焉不学”一语中的,概括了孔子求学的一大特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篇》)是孔子关于求知修身的一句名言,说明他从理念上认定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取之处,博采众长,故能出类拔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里仁篇》)“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篇》),这些经典的话语,历经千年,魅力不减,至今仍闪耀着智慧之光。而且,孔子不耻下问。《八佾篇》记述:“子入太庙,每事问。”别人感到不理解,孔子却认为这很正常,正是这种“每事问”的精神,造就了孔子的博学多艺、才识超群。

  孔子虽然说过自己“述而不作”,但他的行动确为后人树立了创新的典范。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完整的思想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为政篇》中孔子的一句话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即研究已有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善于创新,方可为师。在日常生活中,孔子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子路向他请教君子之道,子张询问行为规范,孔子都告知“修己以敬”(《宪问篇》)“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篇》)。当樊迟问“仁”的时候,孔子也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对己、对事、对人都提出了明确的规范,他的这些规范不是也可以用来作为当今教育者的座右铭吗?

  孔子和学生篇4

  一、围绕文本,让课堂多一些诵读

  “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啄功夫兴味长”。语言大师吕叔湘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而诵读便是培养语感的一种绝好方法。翻开《论语》选读这本教材,我们可以读出孔子的声音与容貌,可以读出孔子对弟子教诲与熏陶,可以读出弟子对孔子的敬重与爱戴,可以读出幽默或温馨或轻斥的教学场景,可以读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品质……再加上《〈论语〉选读》的15篇课文都有文白对应的翻译和解释,课堂是非常适合诵读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就有意识地抓住文本,共同探讨诵读的语调与技巧,采用师范读、生范读、感知读、入情读、举荐读等多种形式开展诵读教学,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知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与志趣。如“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学生都有意识地突出了“郁郁乎”“文”“从”等词语,并且在诵读时声情并茂;像“甚矣事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学生对文句的停顿把握得特别好,不自觉懂得主谓倒装的妙用;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学生通过加强语气,加快语速的朗读,自然体会到了孔子那严守秩序,不可僭越的思想;如“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物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学生通过如滔滔江水的大声朗读,自然就读懂了孔子批评子路“野哉”的原因以及孔子的思想内核……

  二、围绕文句,让课堂多一些类比

  《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总体来说情节性不强、趣味性不足,并且孔子的思想是散落在不同的章节或文章当中的。如何让学生对孔子的思想有相对完整的把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都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因此,笔者认为,把孔子相同话题或类似的言论进行归类,让学生进行对比和归纳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如在执教《为政以德》这一内容时,学生通过诵读初步了解孔子的为政思想后,我就启发学生运用归类的方法思考孔子的为政思想,学生很快就找出了直接表达为政观的两句――

  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并提出了“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为何不同?”的问题,我就趁机拓展了相关资料。

  3.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4.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5.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6.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用这6句话,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最起码有三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一是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孔子的为政观,二是培养了学生会归类学习的意识,三是掌握了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在学习孔子其他思想时,我都会与学生一起通过归纳类比,抓住相关文句,来探究孔子的“论礼”“论孝”“论仁”“论修身”“论学习”“论教育”“论天地鬼神”等,学生收获很大。

  三、围绕文化,让课堂多一些质疑

  孔子重视伦理道德的建设,重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和完美人格的追求。“为政以德”“知其不可而为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思想,是对学生进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宝贵资源。

  但孔子毕竟生活在二千多年前的时代,有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甚至应该摈弃的。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说明孔子虽然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他所说的“人人”并不包括占人类一半的妇女;樊迟请学稼,孔子评价樊迟为“小人哉!”,说明孔子不重视科学,鄙视生产劳动知识;“恢复周礼”的理想其实也是逆历史潮流而行的。因此,我们要抓住孔子的文化思想,结合高考考纲“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努力让课堂多一些判断和质疑。

  比如,笔者在执教《中庸之道》时,学生对“中庸”与“折中”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在诵读与理解的基础上,我先归类了课文中的四个章节,让学生进行分析: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②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③子曰:“乡原,德之贼也。”④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通过类比以及师生的分析交流,很多学生认为,“中庸”很难做到,能做到“中庸”的人“鲜久矣”,做不到“中庸”或结交不到“中庸”时,可以退而成为或结交“狂者”或“狷者”,绝不能成为或结交“乡原”。这样,就很自然地理解了“中庸”的核心是“仁”与“义”,而“折中”是没有任何标准与核心的。

  也有同学认为“中庸之道”应该是孔子追求的理想目标,但为什么会退而结交“狂狷”呢?课文注解“狂者”志向远大但不切实际,“狷者”不肯做坏事但孤介自守,应该都不很符合孔子的中庸思想,所以,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的理解是,孔子在强调“中行”,强调“中庸”,如果做不到“中行”,则担心结交“狂狷”,而非退而结交“狂狷”。

  此言得到了同学们的附和,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我马上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大胆质疑,并安排学生课下继续开展探究性学习……

  四、围绕思想,让课堂多一些提炼

  《论语选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从选文的内容来看,它涉及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修身思想,学习思想,教育思想,哲学思想等诸多方面,如果说“多些诵读”“多一些类比”“多一些质疑”能够培养理解能力和批判能力的话,那么“多一些提炼”就应该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继承能力这一目标。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紧紧结合孔子的思想,多一些有选择性的提炼应用,再多一些应用后的反思。

  比如,我执教的《君子之风》,在学生诵读与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归类相关文句,师生归纳出了孔子眼中君子的特征――文质兼美。

  “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质”就是内在的修养。

  “质”的具体要求:一坚守道义,讲求诚信;二见利思义,安贫乐道;三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文”的具体要求:行为有礼,态度谦逊。

  之后,我启发学生,“结合社会生活,我们能不能有选择性地提炼应用?”让学生随意发言,以期引起争论。

  果然,在“义利”“诚信”等方面,学生有了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有学生认为“小人喻于利”太绝对化了,利应该有公私之分。有学生认为孔子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反对求利的是后世的儒家,孔子认为在义和利相冲突时,主张重义轻利。有学生认为,当代社会“诚信”缺失,并以“13亿中国人扶不起一个老太太”为例进行说明。也有学生认为,我们必须学习孔子的思想,并且必须践行孔子的思想,来改变社会的不诚信现象……学生的回答在探讨和争论中一步步得到升华,就对孔子”君子之风“理解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孔子和学生篇5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语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33-02

  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从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教育理论体系,对当代的我国教育改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指导思想

  1.有教无类

  在以严格等级制为社会基本政治结构的封建社会里,提出并实行这样一种教育原则具有革命性意义。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学费低廉、开门招生的教育家。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因为贫富地位等差异而在教育上就有什么差别。孔子提出并忠实地实践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他以私人身份在民间创办了学校,孔子弟子的出身,五花八门,其国籍也不限于鲁国。

  2.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

  孔子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他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既育人又育才。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还有“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述而篇)。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先学会一些基本的道德礼仪,之后有余力再去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孔子同样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与特点,子路冲动,颜回沉稳好学,子贡善于言辞等等,所以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很了解自己弟子的特点和差异,进行因人而异的教育。例如,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同样一个问题,孔子对两个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这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对其进行指导。孔子认为,教学中要看学生的智力条件因人而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意思是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对他讲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人,就不可以了。

  3.“乐学”的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对学习充满兴趣,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之者是被动接受知识,好之者才是主动追求知识,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痴迷于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

  4.“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孔子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往往能够相互提高。

  (二)教育内容

  1.德育的培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品德人格培养放在首位。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孔子特别注重对学生君子性格的培养,认为君子要有坦荡的胸怀,即“君子坦荡荡。” 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言必信行必果”。总之,君子的标准就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技艺的培养

  德育居教育的首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孔子安排的教育内容是文武兼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 六艺”,在德育的基础上发展智育也是很重要的。

  (三)教学方法

  1.学思行相结合

  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孔子很好地概括了学与思的关系,提出在学习中要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只学不思就不能深刻理解,只能认识到知识的表面现象,就会对深层的内容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而不学的人思路会变得狭窄,以至钻牛角尖,思无所成。而学、思最终的目的是行,即付诸实践。这种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其先进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

  2.启发式诱导、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法的创始人,他早于苏格拉底几十年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有问题时,孔子是先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而且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灵活的来运用学到的知识。由此可见,孔子在当时就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3.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因材施教的第一人。正因为孔子深知自己的每个弟子个性不同,才能不同,所以他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正是孔子有着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的理念,所以因材施教是实践这种教育理念的必要的教育方法。例如在《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作出了四种不同回答。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中有数,他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对相同的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是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做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

  4.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老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们树立了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温故知新”等典范。孔子曾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与学生共患难,师生结成了亲密的关系。他对学生真诚相待,把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他给学生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性作用,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5.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学生乐学的保证。孔子善于利用情感教学的手段,给学生上课时经常是“弦歌之声不绝于耳”,使学生陶醉于愉悦的情境里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仪道德和文化知识的陶冶,这就是现在提倡的情境教学。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保障。孔子与学生在一起时, 从不摆老师的架子, 而是平等待人、教学相长。他与学生的交流是非常自由的,学生经常向他提问请教,他都认真给予回答,《论语》主要就是孔子与其弟子就仁、政、礼、义、孝、道、德、学、中庸、言行、耻、信、志、直、勇、修养、君子、富贵、生死、鬼神、天命、苦乐等问题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展开讨论。整个的学习探讨的氛围是非常和谐的,有助于思想的交流与开拓。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有着许多启示。

  (一)因材施教,注重个性教育

  现代的社会是个性化的社会,鼓励个性也是鼓励创新,这种个性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做一个特别的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上,就比如作文,想法不同,个性不同,写出的文章内容和风格等方面就有所不同,老师也要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启发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孔子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问答式,讨论式,通常是学生提问孔子才回答,这样就使得学生要自己去学习去思考,没有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也没有办法进行指导。而且必须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对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看法。在现代的语文素质教育中也是同样道理,学生是主体,要用启发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这样才是有效的教育。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实际上也是一门隐性课程,虽然不在正规的课程计划之内,但是实际上却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身要有比较高的语文素养,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才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并用自己的风格影响学生。还有就是必须有良好的治学精神,孔子就是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精神品质,用实际行动使自己的学生受到感染,起到了模范作用。学生在这样一个隐形的环境中也会不知不觉地去追求知识,去积累,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

  (四)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语文素质教育,环境很重要。在孔子的课堂上时常有音乐伴奏,学生可以弹琴赋诗,这也是一种情景教学,非常具有诗情画意的一种氛围。在这样诗意的氛围下,学生也会不自觉地受到熏陶,毕竟想要教会学生一种感受或是某种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会,然后得到的感受才是最深刻的,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才最好。

  (五)注重实践,回归生活

  孔子重视社会实践。孔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风尘仆仆,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社会成了他们的讲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各种能力。现代的语文教育也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把所学的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一些作品的内容,更易于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质。

  在教师因材施教和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自身还必须长期努力和积累语文知识,注重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才能慢慢提高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张玉霞.从《论语》探析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论价值[J].管子学刊,2007,(1).

  [4]秦玉洁.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新课程理念[J].教育革新,2009,(7).

  孔子和学生篇6

  对于《沂水春风》这篇文言篇章,在字词疏通和基本文意理解方面,本班学生感觉难度不是很大,难以理解和把握的是孔子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出来的礼乐治国的思想。因此,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我打算花一节课时间帮助学生疏通字词、了解文意,再花一节课时间来深入讲解孔子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出来的礼乐治国思想,总共用两课时来完成这篇文章的教学。这节课,是教授这篇文章的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重点文言词汇,了解各种文言句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析孔子对学生志向的评价中,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以及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四、教学方法:

  1、美读法

  2、设疑法

  3、分析法

  4、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疏通课文字词,熟悉课文内容。

  (二)导入:古代对人的称呼往往有多种方法,有称人名的,有称人字的,有称人号的……接下来,我们对《沂水春风》这篇文章中出现的人物的称呼做一个概括,从而对这些人物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

  孔子,名丘,字仲尼;子路,名仲由,字子路;曾皙,名点,字皙;冉有,名求,字有;公西华,名赤,字子华。

  (三)这篇文章描写了孔子师徒几人在一起聊天的情景。那么,他们聊什么话题呢?

  明确:各言其志。

  请同学们分别把孔子四个弟子有关自己志向描述的原句找出来。

  同学们齐读相关志向描述的原句。

  (四)四个弟子分别谈了各自的志向之后,孔子有没有一一做出评价?

  明确:有。

  那么,具体做出了怎样的评价?(学生讨论,并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字加以概括。)

  明确:哂子路叹冉有惜公西华与曾皙

  (五)孔子为何“哂子路”?

  学生齐读“子路言志”片段。

  分析预设:

  a、子路个性:自负、不够谦让、好胜、勇敢、率直、刚烈、胸怀大志。在谈论自己的志向时,子路毫不谦让,语气夸张。这和孔子主张的以礼治国、注重修身相违背。所以,孔子笑子路,有笑他太率直、性格浮夸、不谦让之意。

  b、子路的志向,孔子也曾经有过,孔子早年胸怀大志,周游列国而不得志。现在看到子路描述志向时流露出来的神态,孔子对子路进行嘲笑的同时,也让孔子对自己的经历和遭遇感到可笑。所以,这里的笑,也包含孔子自嘲之意。

  指名学生朗读“子路言志”片段。(指导朗读,应读出直率、勇武、夸张的神态来,语音宜高,语调宜快。)

  (六)孔子为何“叹冉有”?

  学生齐读“冉有言志”片段。

  分析预设:

  冉有和孔子一样,都主张为国以礼。但,治理国家,大兴礼乐教化,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该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不能仅求助于君子。

  指名学生朗读“冉有言志”片段。(指导朗读,应读出谦虚的态度来。)

  (七)孔子为何“惜公西华”?

  学生齐读“公西华言志”片段。

  分析预设:

  宗庙会同之事,皆为治国大事,理应积极为之,不应只为小相。

  指名学生朗读“公西华言志”片段。(指导朗读,应读出谦虚、敬畏之情。)

  (八)听了四个弟子的志向之后,孔子赞同谁的观点?

  明确:曾皙。

  学生齐读“曾皙言志”片段。

  那么,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观点?

  分析预设:

  a、春秋乱世背景:兵荒马乱、礼崩乐坏

  b、孔子治国之道:礼、乐、仁、道、义

  c、孔子政治理想:盛世太平、天下大同、人民康乐

  d、沂水春风图:景美、人美、情美

  指名学生朗读“曾皙言志”片段。(指导朗读,应读出欢快、愉悦的情感来,语调要轻松、缓慢。)

  讨论:曾皙描绘的沂水春风场景,呈现出来的是一幅闲适、淡泊的景象,和道家所主张的消极避世、无为而治相吻合。而孔子作为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代表人物,却非常赞同曾皙的志向。这样,是否存在矛盾?

  分析预设:

  不矛盾。

  沂水春风图描述的正是一幅诗意化的美妙场景:春回大地,舒适宜人,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风华正茂的青年,领着一群欢快的少年逍遥自在地到郊外游玩。好山好水,美不胜收;临风浩歌,其乐无穷。寥寥数笔,情景交融,诱人生发屡屡情思。整个画面散发着欢乐的气息,我们仿佛可以窥见曾点那与天地相吐纳的胸次。

  这幅闲适、淡泊的沂水春风场景,也正是孔子政治理想中所出现的宜人场景,孔子毕生的努力,都是为了有朝一日天下能够实现这样的美好生活。因此,孔子赞同曾皙的观点,理所当然。孔子积极入世的主张和曾皙描绘的闲适淡泊的沂水春风场景,是实践与目标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

  (九)课堂总结。

  (十)同学们齐读整篇文章。

  六、教后反思: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文本特征,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分别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掌握重点文言词汇,了解各种文言句式;在分析孔子对学生志向的评价中,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以及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并结合课堂实际,运用了美读、设疑、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弟子言志――孔子评志――我们复评”的思路为教学主线、以师生不同方式的朗读为教学副线、以理解孔子礼乐治国政治理想为教学中心实践教学。

  这节课以介绍孔子师徒五人名、字的称呼开头,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快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到课堂,也使学生对文章当中出现的人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接着,用“师徒五人在聊什么话题”提问,提纲挈领,切入言志的正题。然后,让学生找出四徒言志的相关语句,并让学生进行朗读,再让学生找出孔子对徒弟志向评价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概括,从而理清整篇文章的写作思路。然后,分别分析“孔子为何哂子路”、“孔子为何叹冉有”、“孔子为何惜公西华”等问题,为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奠定基础。在前面讲解的基础之上,再结合春秋乱世背景、孔子治国之道、孔子政治理想、美妙沂水春风图等方面来分析“孔子为何与曾点”,从而解决了理解孔子礼乐治国政治理想的教学重、难点。为了使学生对孔子礼乐治国政治理想理解得更加深刻,接着,我设置了一个有关儒、道思想的讨论环节。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了,曾点所描绘的闲适、淡泊的沂水春风场景,正是孔子积极入世、努力实现的政治理想的具体表现,孔子赞同曾点的志向,也正说明了孔子积极入世是为了天下百姓能过上“沂水春风场景式”的美好生活。上课至此,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已经完成。之后,对课堂进行总结。最后,以全班同学齐读文章来结束课堂。

  孔子和学生篇7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其教育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拟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回顾其对教育事业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影响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办私学,杏坛讲解,广招弟子,诲人不倦,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是我国古代社会教育的前无古人的集大成者和承上启下的奠基者;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不仅是宝贵的精神遗产,而且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1孔子的教育思想

  1.1有教无类的办学观。

  孔子的教育思想首先体现在他“有教无类”的办学观上。即不分贵贱,不分老幼,不分地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献十条干肉作见面礼,就可以做孔子的学生。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不分贵贱,二不分贫穷,三不分愚智,四不分勤惰,五不分恩怨,六不分老少,七不分国籍,八不分美丑。孔子的学生,从地域看,有鲁国的颜渊、冉球,齐国的公冶长,陈国的颍孙师,卫国的子贡、子夏,宋国的司马耕,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秦国的容祖秦祖。从出身看,有贵族孟懿子和南宫适,有“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有一贫如洗的原宪,有“无置锥之地”的冉雍,有“卞之野人”的子路,有絮衣破烂的曾参,有以芦花当棉絮的闵子骞,有“家累千斤”的大商人子贡,还有梁父大盗梁涿聚。从年龄看,有小孔子四岁的秦商,至少小孔子五十三岁的公孙龙,有兄弟同时受业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父子先后同学的颜繇与颜渊、曾占与曾参。孔子的“有教无类”为广大人民群众打开了学校的大门,提供了上学的机会,是“泛爱众,而亲仁”的具体化。

  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没有也不可能把教育普及到奴隶,但“无类”二字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框框,放宽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提高了私人讲学的社会地位。“有教无类”的教育观,提高了百姓素质,为庶民议政提供了文化条件,并为后来的“百家争鸣”在人才培养上准备了条件。这一光辉论点,是由“学在官府”到“学移民间”的标志,是我国历史上思想解放和政治解放的第一声号角,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1.2因材施教的方法论。

  南宋朱熹说过“孔子教人,各因其才”。

  孔子的因材施教具有两个层面:一是在具体教导中各因其材而措施不同。如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智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正是针对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施教各异。二是对学生随其材情造就。如“问仁”、“问政”、“问孝”、“问君子”,孔子根据发问者的性格、动机需要,给予不同的解答。另外,孔子对每个学生都十分了解,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1.3学而思的辩证统一论。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学而时习之”,才能实现“温故知新”。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仅仅这样,还是不能掌握知识的实质,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到学与思的辩证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与思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学是主导,只有通过学习才可以避免许多可能发生的偏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贱;好道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惘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认为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如果思不以学为根据,只能陷入空思冥想;如果所学的知识不够扎实、广博,会限制智能的发展。同时,孔子也强调学离不开思,是否善于思索是他衡量学生是否好学善学的标志。因此,孔子提倡“君子有九思”,还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一以贯之”、“能近取璧”、“扣其两端”等思维方法的指导,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其善于思考从而促进学习。

  1.4启发式的言说方式。

  孔子首创的启发式言说方式,是把人放在言说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人为本;重视言说过程的反复辩诘,启发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爱生的模范。

  1.4.1以人为本——中心理念。

  孔子认为教育者对于民众应该怀着尊敬的心情去引导,而不能迫使他们就范。尊重学生及其人格,是启发式言说方式实施的理论前提。

  1.4.2反复辩诘,激发思维——实质。

  孔子认为教师必须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孔子在实践中常常运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独立思考,以便进行启发,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反问教师。通过辩诘,既开阔学生视野,启发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见,启发式言说方式是教师必须在学生积极主动要求学习的心态下进行;教师必须鼓励、引导学生产生这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这是启发式言说方式的实质。

  1.4.3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前提。

  孔子堪称爱生模范。他对学生的表扬、慰问、批评、鼓励,《论语》多有记载。正是由于孔子与学生的关系相当民主融洽,他对学生才观察得比较仔细,对他们的个性、特长、优点、缺点才了如指掌,他常能用一句话准确说出学生的个性,这又成为他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

  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2.1 完备的学校教育模式。

  孔子在招收学生时是有一定章程的:第一,学生入学先要寻觅介绍人向孔子推荐,即使是孔子自己想招收的,也要“因门人请为弟子”;第二,学生入学前要经过一定的考察,且孔子一定要先看学生本人。

  入学时要郑重地举行拜师礼:穿一定式样的服装(儒服)举行一定格局的仪式(委质)。

  孔子的学生,年龄可以相差很大,入学时间又不受限制,因而程度上参差不齐。孔子第一个实行了分班制教学,解决了这一矛盾。著名的孔门四科,即按照学生的才能分别施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专门教育,程度较高的少数学生方可跻身并列。

  孔子和学生篇8

  【关键词】孔子 思想 高校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029-02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私人开坛讲学的第一人,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影响至深,堪称“大圣人”。孔子在世,提出有教无类,广收学生,把教育对象扩大到社会每一阶层,把文化知识传播到社会每个角落,这在世界教育史上是一个创举。纵观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学作风对当今的高校教育有很大的启示,其很多教育理念值得高校教育借鉴。

  一 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与当前普及大学教育的思想一致

  孔子办学,提倡有教无类,每个人不论身份和社会地位高低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这在当时还处于奴隶社会的时代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相传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此外,孔子还有众多的编外学生,而在这些学生当中有些社会地位是极其卑微的。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与我国普及高校教育、推行大学大众化教育无疑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有时代的局限性,比如孔子是不收女学生的,孔子歧视女性的思想是要批判的。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时至今日,在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让女儿读书的情况依然存在。但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对后世影响至深,让更多的平民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对传承中华文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为当代教育思想提供了指导方针。

  二 孔子“文,行,忠,信”的教育内容值得当今高校继承和发扬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育属于人文学科,他并不是什么都教。孔子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教育学生,学问、行为、忠恕、信义。以诗、书、礼、乐作为教材教授学生,并严格要求学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要求学生不要揣测,不要武断,不要固执,不要自以为是。孔子教学,反对学商、学农,这是孔子教学的局限性。有一次,孔子的学生樊迟对孔子说自己想学农,孔子大怒道:小人哉,樊须也。但孔子仁、义、礼、智、信的教育思想是应当受到我们当今高校教育的重视的。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社会出现了道德危机,人们的道德理念正在被悄然侵蚀,新时代的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冷漠、自私、自负。拯救人类的灵魂已是迫在眉睫,重塑国人的道德观念任重而道远。有人说,未来能拯救人类的思想武器唯有儒家思想,这虽有危言耸听之嫌,但也有一定的道理。首先,孔子的道德理念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教学教材中,从小学抓起,在潜移默化中重塑国人的道德观。正所谓,观其行,听其言,信其道,这种道德规范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孔子对学生的要求,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今天依然是不变的真理,是为人处世之本。作为今天的教育部门也应该重视和发展孔子重德育德的教育理念,儒家精华不可抛弃而要继承和大力发展。

  孔子教育之“文”,作为大学教育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的国学教育,掌握必要的国学精华,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美德是当今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一个大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孔子教育之“行”,当今高校教育应该推行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和基本道德素质的教育。而“忠”、“信”不仅是道德素质的教育,更是职业道德教育,是当今大学生急需培养的优良品质,对于社会和学生的终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高校教育者要积极倡导国学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优秀的中国传统美德。

  三 孔子“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应该在高校推广

  孔子教学并不照本宣科,而是采用谈话式的启发教育,循循善诱,在谈话中敲打启发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不到他弄不懂的时候就不要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去引导他;告诉他一,他不能想到三(也就是举一反三),也就没必要重复告诉他了。孔子在教学中就是这样举一反三,启发学生学习的。例如,一次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人们说的孝,是指赡养父母。其实就连狗马也能得到人们的饲养。如果没有孝敬之心,赡养父母和饲养畜生是没有区别的。什么是孝,在孔子这里没有定义,只能自己去领悟。而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则曰:色难,有事弟子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最难能可贵,有事情晚辈出力,有酒菜长辈先享用,这难道就是孝了吗?对同一问题,孔子给出的回答并不一致。如果现在的老师来教授这一问题,必然是先给出定义,然后再举例说明,学生做笔记、背诵、做练习做作业,最后再来个期末考试。前后两种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关注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脊梁,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孔子弟子三千,贤者就七十二人,试问当今大学生百万,贤者

  总之,孔子办学以公平、平等受教育为宗旨;以道德修养为教学内容,使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一体;以启发、引导为教育手段;以好学、乐学、勤问、博闻、善思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为中国教育做出巨大贡献,其教育理念值得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深思。作为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理应充分研究和认识目前的形式,审时度势,把孔子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当代教育中,修身治学和谐建设新中华,作为高等教育应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