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 小学生品德心理.ppt

  班杜拉的攻击性行为实验 一、实验过程 班杜拉让一群儿童观看一个成年男子对一个成人大小的充气娃娃做出大声吼叫、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然后,将这些儿童分成三组,让他们看到该男子做此行为的不同后果: (1)让第一组儿童看到男子受到了表扬或奖励(如得到了糖果)。 (2)让第二组儿童看到男子受到了训斥或惩罚(如罚站、剥夺某项权利等)。 (3)第三组为控制组,只让他们看到男子的攻击性行为,不做任何奖励或惩罚。 待三组儿童都观察完毕后,实验者将这些儿童单独领到一个放着洋娃娃的房间里去,让他们与洋娃娃在一起玩10分钟,并观察和记录他们的行为。 班杜拉的攻击性行为实验 二、实验结果 在玩洋娃娃时,第一组的大部分儿童都对洋娃娃进行了攻击性行为;第三组有部分 儿童对洋娃娃有攻击性行为;第二组儿童比第一组和第三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显著减少。 班杜拉由此得出结论:学习者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时,就会间接引起自身相应行为的增强;学习者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惩罚时,则会产生替代性惩罚作用,抑制自身相应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艾森伯格在科尔伯格道德推理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亲社会道德理论。 艾森伯格认为,一个人做出道德判断的实质就是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之间做出选择。 (四)亲社会道德理论 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的五个阶段: (四)亲社会道德理论 (4)移情推理。 (5)深度内化推理。 (3)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 (1)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 (2)需要取向的推理。 (一)小学生道德认识发展的特点 在道德知识的理解方面 小学生从比较直观的、具体的、肤浅的认识逐步发展到比较抽象、本质的认识。 在道德评价方面 小学生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发展到全面地考虑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低年级小学生在评价道德行为时,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影响,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高年级小学生则能够从主观动机上评价他人的行为,开始将行为的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在道德原则的掌握方面 小学生开始逐步树立道德原则,并初步形成道德信念。 在一、二年级时,小学生还没有产生道德信念,他们只是形成了某些道德信念的因素。 从五年级开始,小学生的道德信念已经开始表现出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坚定性。 (2)由不稳定逐步发展到稳定。 (1)由狭隘的、模糊的态度发展到初步深刻和比较稳定的态度。 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是随着其道德认识的发展逐渐发展起来的,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二)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 低年级小学生的自觉性和坚持性比较差,他们不能主动地完成任务,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能坚持到底,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不断督促和帮助下才能完成。 高年级小学生的自觉性逐渐发展起来,他们能够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分配给他们的任务;在遇到困难时,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小学生的自制力也不断增强。 (三)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道德意志的主要特点是自觉性和坚持性不断增强。 (四)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由外部调节向内在调节发展。 在低、中年级时,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在成人的要求下实现的。 到了高年级,小学生逐渐将成人的要求内化,其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日益明显。 由言行一致向言行脱节转变。 小学生的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行一致与不一致的分化越大。 年龄越小的学生,其行为越简单、外露,他们还不善于掩饰自己的行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常会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 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 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小学生道德意志的增强 小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 (一)引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观念 (1)运用实例分析,澄清或消除某些模糊认识或错误观念,帮助小学生辨清是非。教师借助事例或实例,让小学生发现错误,以及由此引发的后果。 (3)注意社会道德对小学生的影响。 引导小学生分辨是非、美丑和善恶,提高其道德认识水平。 (2)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遵循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在具体目标设计上分层次,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 意义障碍是指小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会阻碍其对道德要求及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使小学生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的障碍。在教育过程中,不是所有的道德要求都能转化成小学生的道德认识。 在某些情况下,小学生虽然领会了某些道德要求,但是却不能接受这些要求,甚至会产生对立情绪,出现意义障碍。 (二)努力避免“意义障碍”的消极影响 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小学生的人格,做事要客观、公正,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要适当。 (2)教师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只有教师言传身教,小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教师所要求的道德知识,并逐渐形成道德认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