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记者践思悟得】直面三大挑战,政法报道如何“立”起来

  编者按

  经过公开推荐、演讲PK、评委评审等环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021年度10位“年度记者”新鲜出炉了!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在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在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的当下,主流媒体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升传播力的奋斗和担当精神,展现了“南方新闻铁军”的风采。

  本期专题旨在通过南方报业年度记者的视角和他们的思考,解码在全媒体舆论场发出权威声音、占据主流舆论、创新融合发展的南方实践,以供交流探讨。

  祁雷:南方日报时政新闻部政法工作室主任

  从森严监狱到火热军营,从危险毒巢到边防海岛,从刑侦一线到军演现场……祁雷一直努力成为深耕政法和军事报道的“双栖记者”。做记者,不光要有星星,更要有月亮。2021年他策划多个融媒报道,获中央媒体转载;推出不少“既叫好又叫座”的高流量产品,南方+端内10万+流量稿件超20篇;面对传播格局深刻变化,他不断拓展“产品线”“业务线”,如策划发布广东政法矩阵南方号影响力排行榜、策划开展主流媒体走进广东革命老区主题采访等。

  【摘要】政法工作关系“平安”“法治”,既是新闻报道的“富矿”,也是舆论斗争的前沿。全媒体时代,政法舆论环境总体趋稳向好,但亦面临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群众对平安法治的追求日益强烈、舆论斗争形势复杂严峻等三大挑战。主流媒体开展政法新闻报道要做到四项坚持:坚持党报姓党、坚持内容为王、坚持融合创新、坚持同频共振;提升五大能力:法治思维能力、议程设置能力、道德自律能力、严守秘密能力、依法监督能力,在舆论斗争中始终牢牢掌握主动权。

  【关键词】全媒体 法治新闻 媒体融合 舆论斗争

  全媒体时代,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政法工作关系“平安”“法治”,既是新闻报道的“富矿”,也是舆论斗争的前沿。全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原有生产方式与传播格局,如何在新环境下做好政法新闻报道,提升主流媒体新闻舆论引导水平意义重大。本文以南方日报政法新闻报道实践为例,探讨主流媒体政法新闻报道转型升级创新策略。

  一、直面三大挑战,挺进喧嚣舆论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全媒体时代,政法舆论环境总体趋稳向好,但亦面临三大挑战。主流媒体要直面挑战,挺进喧嚣舆论场。

  (一)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传播技术变革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的转变,网民对公共事件的凝视和围观让舆情的产生和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政法新闻话题多元,“故事性”“贴近性”强、阅读门槛低,吸引力大。一些“意见领袖”甚至官方媒体片面追求流量,刻意挖掘负面案件、撰写耸人听闻的标题和故事,在网络上掀起“病毒式”“雪崩式”传播,破坏网络舆论生态,并对政法部门舆情应对带来挑战。

  (二)群众对平安法治的追求日益强烈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曾表示,当今时代,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执法司法活动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意识更加强烈,把政法工作及时有效宣传出去,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关心支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1]放眼舆论场,人民群众普遍“点赞”政法机关,但也有“意见领袖”、网民将个案扭曲、放大,导致舆论撕裂、加剧官民对立。此外,政法报道涉及法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性较强,部分媒体单位人员更新快,年轻记者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这些都导致了人民群众对法治报道的期待并未得到有效满足。

  (三)舆论斗争形势复杂严峻

  政法工作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点领域。当前,意识形态光谱渐趋复杂,意识形态边界逐渐泛化,特别是在互联网络空间,情绪化、非理性的意识形态群落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空前挑战。同时,标榜信息自由的西方国家以“普世价值”的名义进行意识形态营销,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加剧了新闻舆论斗争的复杂性。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和对敌斗争“两个前沿”,对外开放程度高、境内外媒体关注度高,做好政法领域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内外压力更甚。

  二、做到四项坚持,提高新闻舆论“四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政法新闻报道要始终坚持党报姓党、坚持内容为王、坚持融合创新、坚持同频共振,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四力”,在舆论斗争中始终牢牢掌握主动权。

  (一)坚持党报姓党,彰显新闻舆论公信力

  主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它的公信力,不仅是支撑自身长远发展的无形资源和软实力所在,也是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来源。[2]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渠道,虽然传播信息速度快、范围广,使受众享受强烈的接收信息“快感”,但也使得虚假信息、网络谣言滋生蔓延。主流媒体不能“唯流量论”,面对热点事件要保持审慎态度,避免为了抢首发、争流量,背离新闻规律,造成事实性差错。要发挥新闻专业精神,提供高质量新闻产品,引领正确舆论引导。

  如广州电动自行车上路问题。电动自行车使用者认为政府部门管理“一刀切”,而管理者则苦恼电动自行车肇事肇祸情况多发,在一些自媒体炒作下,双方的对立情绪不断扩大。我们采访公安交警、专家学者,以及电动自行车企业、商会、车主等,推出《2.5亿辆电动自行车考验治理大智慧》《广州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如何才能管好?难在哪?》《登记方可上路!这场立法听证会,透露广东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新进展》《广州将逐步完善非机动车道》等报道,为规范电动自行车上路提供有益思考,彰显了党报的公信力。

  (二)坚持内容为王,壮大新闻舆论影响力

  全媒体时代,以优质内容为核心,向广大受众提供深度、权威、专业、多元的内容,才能增强受众对主流媒体信息传播的黏合度。优质政法新闻报道需要考量哪些因素?从面向读者来看,作品既要有深度也要有温度。深度意味着要抵达现场、直面问题,深刻还原和剖析案件来龙去脉。温度意味着不能“为了流量而写作”“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要始终保持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多提供建设性思考。从面向跑线单位来说,作品既要有政策性也要有新闻性。政策性意味着要关注政法领域大政大事大案,从专家型记者的角度深入浅出解读,做好政策“传声筒”。新闻性意味着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不能只注重跑线单位的要求,特别是在热点新闻事件中要深入践行“四力”,做到一锤定音。近年来,南方日报时政新闻部政法工作室聚焦社会重点、热点问题,推出了一批兼顾深度和温度、政策性和新闻性的新闻作品。如在兼顾深度和温度方面,推出“弘正祛邪守护幸福”系列报道,与数十位邪教亲历者、志愿者深入对话,深刻揭批邪教危害,并关注邪教受害者回归社会后的变化;推出“八问电信诈骗”系列报道,深入采访公安民警、专家学者,为打击电诈建言献策,并关注误入歧途的诈骗犯、耗尽家财的受害者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在兼顾政策性和新闻性方面,推出“国际追逃:‘经济蛀虫’落网记”系列报道,既契合“追逃追赃”这一重要主题,又通过扎实采访外逃归案人员、相关办案人员,兼顾了报道的可读性、思考性;推出“扫出朗朗乾坤”系列报道,既扣住了“扫黑除恶”这一重大部署,又通过实地走访黑恶势力曾盘踞的村镇,生动展现各地“由乱到治”新变化。

  (三)坚持融合创新,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黄常开曾说,没有传播力,就没有一切。全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危中有机”:不断涌现的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为其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带来重大机遇。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以《南方日报》为龙头,南方报业构建了报、刊、网、端、微、屏等多元传播矩阵,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初见成效,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媒体”集团。[3]

  在集团转型融合大背景下,近年来,南方日报时政新闻部政法工作室根据新媒体平台特点做好内容,积极探索短视频、漫画、直播、VLOG等新闻产品,推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新闻产品,实现政法报道“扩界”“出圈”。如南方名记者赵杨工作室推出广东首个反腐脱口秀视频节目《武松来了》,4集点击量破1亿;祁雷工作室联合广东交警推出《路边摄》短视频栏目获广东新闻奖二等奖。此外,还孵化了《出警》《给个说法》等原创普法类产品,以短视频、音频小剧场等方式,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持续弘扬法治和社会正能量。

  我们始终坚持政法报道的守正创新。如2021年3月27日,广东召开“平安之星”座谈会,邀请全省政法英模代表分享在平安广东建设中的坚守和奉献。在省委政法委的指导下,我们在做好常规会议消息报道的同时,独家推出“平安之星”融媒报道。一方面,推出网文《阅政观|广东这场高规格座谈会,透露今年政法工作的重要任务》,解读到位、干货满满,南方+端内流量10万+。另一方面,还提前采访与会“全国公安楷模”戴维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杨晓蕾,推出2篇鲜活的人物报道,南方+端内流量均破10万。此外,还联动200余个广东政法南方号转发,形成立体传播。

  南方日报时政新闻部政法工作室在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中持续发声,获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四)坚持同频共振,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

  谁能够敏锐抓住话题、科学设置话题、巧妙运用话题,谁就能掌握网络舆论场主导权、话语权。在舆论斗争中,要牢牢把握时、度、效,及时捕捉群众关切、准确把握政策口径、有效传递权威信息。主流媒体要避免“单打独斗”,而应与政法各家新媒体平台“拧成一股绳”,形成同频共振传播格局,扩大传播声量。

  近年来,南方日报时政新闻部联合广东省委政法委,以自上而下方式“整建制”推动政法系统集体入驻南方号。该矩阵目前入驻700余家政法南方号,经常通过围绕某一热点话题开展“同题作文”,形成全省政法系统立体发声良好局面。如在2021年,我们联合省委政法委推出“南粤政法英模风采”“广东政法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等融媒报道,省委政法委同步发动广东政法南方号矩阵、“两微”等平台推转,持续营造政法队伍良好形象。近日,我们发动广东政法南方号矩阵开展“打击走私偷渡广东在行动”同题作文,在全社会营造打击走私偷渡高压严管态势。我们与省委政法委联合发布广东政法矩阵南方号季度影响力排行榜,提高矩阵集群作战意识和能力。

  三、提升五大能力,注重报道社会效果

  古人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全媒体时代做好政法报道,需要提升法治思维能力、议程设置能力、道德自律能力、严守秘密能力、依法监督能力,通过提供优质政法新闻报道,让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观念深入人心,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一)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变“情理法”为“法理情”

  政法领域案件,很多涉及人情、理性、法律。面对这类复杂案件,政法单位在执法过程中的细节,有时被舆论上纲上线。主流媒体政法记者必须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变“情理法”为“法理情”,推动形成崇尚法治、践行法治的良好社会风气。如在暴力伤人事件中,过分聚焦施暴者的家庭不幸,放大被害人过去的恶,字里行间充斥对施暴者的同情,就明显违背了司法正义。所以,要避免带入预设立场,进行选择性报道。

  (二)提升议程设置能力,引导舆论厘清事实

  全媒体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类公共事件,针对瞬息万变的民间舆论场,主流媒体必须始终站在舆论斗争第一线。党报喉舌功能的体现,就要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旗帜鲜明,面对热点话题引导舆论,面对敏感问题厘清事实。[4]在议程设置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要直面各种复杂舆情,及时准确、生动权威、旗帜鲜明地对杂音进行批判。要善用新媒体手段,如通过全程直播、网民联署、政媒联动等形式形成引导合力。这要求主流媒体及相关从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及时捕捉网络舆论热点,并找准杂音背后的事实漏洞和问题症结,有理有据、有力有节发声,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该说的说到位。

  (三)提升道德自律能力,恪守新闻伦理

  “隐私权”,最早是由美国法学家路易斯·布兰蒂奇和萨默尔·华伦在1890年发表的一篇著名的论文《隐私权》中提出的,如今它已成为一项为人所共认的独立人格权。[5]在政法新闻报道中,要加强道德自律,恪守新闻伦理,不能为了博眼球,炒作案件当事人特殊职业、身份。特别是在报道涉未成年人、性犯罪等方面题材时,对姓名、肖像、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应严格保护。此外,还应关照受害者及其家属情绪,避免二次伤害。如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不应过分关注孕妇、产妇等特殊群体“争上前线”等缺乏人文关怀的案例。在疫情报道中,对于造成疫情传播的确诊人员,不能泄露其身份信息、社交账号信息等,滋生网络暴力。

  (四)提升严守秘密能力,以免干扰正常办案

  记者的天职是采集和传播新闻信息。法治新闻采访要面对公安、法院、检察院等政法单位,法治记者经常会接触和获知当事人个人信息、案件进度、办案手段等。这要求新闻从业人员严守秘密,不随意在社交媒体和其他场合透露相关敏感信息。特别是在具体刑事案件报道中,一方面,要注意不渲染违法犯罪细节,并严禁使用未经处理的暴力、血腥、色情、恐怖等违法视频及图片,以免带来媒体传播的模仿效应。另一方面,要注意把握侦查手段、侦查计划的公开尺度,以免犯罪行为人及预备犯罪人员利用上述信息开展反侦查,干扰正常办案。

  (五)提升依法监督能力,将舆论监督纳入法治轨道

  司法部门作为行使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理应受到包括媒体在内的社会监督。近年来,在政法新闻报道领域,不时见到媒介与司法博弈的情况。特别是互联网传播技术加持下,舆论传播速度快、传播效果强,极易在案件办理、审理阶段形成巨大舆论压力,影响司法公正。公众积极参与舆论监督,是法治进步的表现。但背离法律准绳的“舆论审判”,实则是对法律权威的伤害。主流媒体既不能对舆情无动于衷,也不能被舆情所左右。新闻舆论监督应纳入法治轨道。

  参考文献

  [1]陈一新.政法新媒体“三四五六”创新举措[EB/OL].中国反邪网,2018-5-25:http://www.chinafxj.cn/n44/c77144/content.html.

  [2]李习文.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N].解放军报,2019-2-11(7).

  [3]黄常开.传播力——南方报业媒体融合实践[M].南方日报出版社,2021:1—2.

  [4]张旗、李浩然.新时代党报如何充分发挥喉舌功能——《解放军报》要闻版编辑实践引发的思考.[J]军事记者,2021(3).

  [5]姚广宜、巢立明.法制新闻采访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11-312.

  南方+ 祁雷 制图

  本文刊发于《南方传媒研究》2022年第1期

  欢迎订阅《南方传媒研究》

  本刊邮发代号:46-582

  本刊唯一投稿、合作邮箱:

  nfcmy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