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范文10篇
老子思想范文篇1
针对:“我也这么认为。”这一说法----还有网友认为“我倒是不这么认为!:))——中国自晋以后,还有真正的道家吗?我自己深表怀疑。所谓道家,恐怕大多数时候都是郁郁不得志的儒生吧!道家思想,恐怕很多时候是被儒家的在野党拿来做精神鸦片的!”。根本就不用怀疑,魏晋以来直至唐宋,诸子百家的名号慢慢地已被儒、道、释少数几家取代了,等到宋明之后,儒道释的分界已不太明显了。这里主要说的是思想学说界限,至于宗教的界限那就另当别论了,除了儒家没被宗教化外,道佛都有其教派组织和教义作支撑,但作为老子的思想,这里主要指其哲学思想,却已被大大地发扬光大了,由于她赋予了“道”滋生宇宙万物的“自然”属性,再加上自先秦以来留下来的重视人的作用的传统,使得神的作用在中国永远也起不了主导的地位了。她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最核心部位了,成了中华文化的内在主导,通过儒家这个为政和治世的政治集合中心,以及与民众水乳交融的那种密不可分,而深远地影响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思维理念。至于有人(管他是在野的儒生还是其他有闲阶层的迷信之徒都一样)拿来做精神鸦片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恕了。归根结底,不管是什么家会不会殁了,但老子的思想却会永存,最起码到现在确是如此,说到此,我不知网友是否还会不这么认为?
若然,:)),那就只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其实笔者的“老子思想的哲学法则与哲学系统架构”诸帖正是在这位网友的鼓励和鞭策下才得以完成的,不知此帖在网友看来有无阅读价值,在此还要先行表示诚挚的谢意。
但即使是这样,这位“不这么认为”的网友也不得不承认“当然从思想渊源的传承和和原初的思维高度,不可否认老庄已经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已充分地肯定了老子对诸子,以及对后来的几千年来中国文化融合的内在和主导地位。
当然网友他个人声明:更欣赏庄子——庄子的神韵和消遥,确是世人所向往的,没有一个人不喜欢或欣赏他的。但他总是觉得在道家思想,恐怕在中国历史和社会实践中,是最被扭曲的。最被扭曲倒不一定,但被扭曲过这倒是一点也不错。至于还认为“也许,真正的道家思想,在中国大多数历史时期上,是被当成理想主义看待的吧!”这种猜想式的“也许”,笔者该如何回答是好呢,幸好这位网友也是老朋友了,而且还在“养伤阶段,随便灌水。不是要挑起学术争论呀!:))”,笑眉笑眼地着实可爱,不忍说什么了,那么笔者也向网友学习,就此:))呵呵一笑,略过罢了,顺致问候:祝网友,尽早痊愈也好及时切磋。
有网友说:“说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于支拄,是一个新的有份量的观点,但是也要注意不能把问题绝对化,”这种说法倒是非常之中肯,所提醒的也是非常的令人感动,是啊,绝对化是很不可取的,且笔者也在提醒自己和网友“现在应防患于未然的是——不要从一个极端再走向另一个极端。”
网友接着说,“例如把儒家(孔与孟等先秦儒学)仅仅限于道德范围内,这是不对的。”如果把老子的“道”、“德”的范围和社会上人们所说的“道德”范围混同起来的话,或者说把老子的道德理解为社会上的“道德”这两个字的涵义的话,那当然就是对于儒家的不公道了。老子“道”和“德”的范围应到老子及其哲学思想里去找,那种理解才不会是辱没儒家——反而是对儒家的莫大褒奖。其实我们在弘扬道家或老子的思想时,并没有丝毫贬损儒家的意思在里面,儒家思想的实质内涵与功能和作用,我们在以前讨论其是否是宗教时就已给于了充分的肯定和评断,这里就不多谈了。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谈谈网友的疑问:“认为道家的思想才是中国深层的思想,扬柳也认为儒家只是表面,道家就是内在。”在这个问题上扬柳无疑是对的,这也说明了其认知的水准和学识是很值得称道的。在这个问题上,笔者的看法,与网友(gd-ldh(李杜韩)2002-12-2010:23:31)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当然不同点还是有的),其实这个问题,确实是是有一定的复杂性。就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中国思想的发展史上看,儒道释多有互通,出世与入世,逍遥与经世,本来就是很灵活地转化的,而往往不着痕迹,没有太多的思想转型上的痛苦。这样的例子的确很多。先秦诸子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若说儒与道都源于共同的宇宙观、生命观图景,孔子与弟子讨论自己的人生追求时,突显了个人的逍遥自由的内心境界;也是切合实际的。而《老子》一书,除了其宇宙观为诸子各家奠定了其哲学基础外,实则也有很大的部分是谈为政、治世与做人的,这两者本无绝然不同的根基,不同的是其主要着力的地方不尽相同,儒家对理想社会和怎样做人的具体模式上给于了足够的关注,并高举世界大同的理想和目标,将其思想学说作为了主导的政治集合中心。儒家虽也重对天地万物的领悟,也有其宇宙观,但其宇宙观是在老子宇宙观的影响下的思考,所以也没有象苏格拉底那样把宇宙万物的滋生直接了当地归结于神,而且其人生观、道德观就是建基于此上的,最重要就是儒家虽然有对“天命”,对“天”的认知和说法,但这个认知,大都不是真正的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因此没有具备哲学意义或理念上的思考,使得其道德并没有找到终极的或根本的保证,还是被老子或道家的“道”所笼照罩着,当然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了,老子的“道”讲究的是法“自然”。
笔者对于“两汉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关键时期,这是因为儒与道都成为了统治者视为合理、合法的精神指导,中国思想的整合就在此融化而运行,在此时期,儒家到底是带有神秘主义色彩,而道家也带有经世之意义,两者在融洽。”这样的观念,并不完全持反对意见,其实不光是道家一名在先秦时期本来没有的,那里老与庄也没有并称,儒家等各家都在那时没被称为家,而是称为“子”,那时的“子”是老师、是先生、是圣贤、是《书。奥陶谟》中的“知人则哲”的哲人。不错是到了汉代,才有道家一名的出现,才把老庄合起来论。而儒家在那时还没被正式称家,因此才有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之说。
这确实是一个重要揭示,其不同点就在于此,正如胡适之先生曾说过的那样,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及其哲学理念,这些“观念本不易得多数人了解,故直到战国晚期,才成为思想界一部分人的中心见解。而后来的庄子,就没有这种“强为之名”的假设了,而成了一个原则。”其后自然也就成了诸子(包括孔子及孟子)的原则了。那就是不管庄子思想还是儒家的思想,与老子的不同只在于,他们是受到了老子思想,特别是其哲学思想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地以老子的“哲学思想作为其底蕴和基础的,因此也为以后的融合打好先天性的底蕴。
是的,佛教的东来,对儒与道都是一个挑战,此后也没少竟争。佛教的理论及其思想理念,由于其与中国文化没有根本性的利害冲突,无疑弥补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对生命的深层认知上的某些不足,对生命的追问和要求,出现了新的启示或共鸣,也达到新的高度。没有佛教东来,中国文化的总体水平,可能会完全是另一个样子,而且在东汉后期,由于党锢的禁绝,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已经陷入僵局,佛教刚刚是为中国文化又注入了新的血液,说是一个新生运动也不为过,意义极为重大。因此笔者在“老子思想的哲学法则与哲学系统架构”最后一帖中,就有道家尚虚无,佛家尚空寂。佛学传入中国后,由于二者颇为接近,当时的谈玄之士,没觉出老庄与佛学的差异有太大,当时的人士(如慧远、道安等,)多用三玄解释佛经。足见其对佛学的影响之大。以外典讲解佛经,这在当时叫作“格义”。后来还出现了用佛学解释道家之言(而佛教高僧如:鸠摩罗什、僧肇、慧观等人都注过老子),可见当时中国文化的融合之一斑了。
宋学,在形而上的哲理方面受老子的影响很大。宋史本传说,“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始终。”宋明理学以周敦颐所作的太极图(宋史说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种放再传——穆修以太极图传周)作为基础,演义或推衍宇宙万物的发生,他们的太极图则是源自道教的太极先天图。而道教之与老子的渊源自不待言(据太极图传授考讲,太极图本叫无极图,陈抟居华山以太极图刊行于石壁之上,其最下圈名为玄牝之门,最上圈为炼神返虚,复归无极。)此时理学才使儒家思想更加发扬光大。
儒家理学的出现和道教在元之后的盛大,是对佛教中国化的结果,宋明理学是吸纳了大量的佛教思想理念,同时其形而上的基础这么也不能说是来自于佛学理念吧。而这一切正是由于儒道释的融合与合流后,形成的主体文化,重新在中国政治与社会中,树立起其万世风范。儒家的理学受道家的影响,当然也受佛家的影响,这样才更切实际,更有根据。
所以,从现在看,中国文化中儒道释是同为根基,同为支拄。两千年的变化蜕嬗,也不可能使其磨灭掉,他们最初的源头在中国先秦时期发轫,而发展壮大,则几经变化了后,仍然在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认为:
“认为老子的思想才是中国深层的思想,”的渊源或缘由了。----
老子思想范文篇2
叹息是可以的。笔者也深有同感,并著文《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失落》、《当代武术之批判》等等,至今为中国失落了的传统武术文化呜不平,而抗争。
但是,在如何继承国学上笔者倒有一言相进:问题是,回过头来看看,在文化还没有断层之前的一大段的封建专制主义社会中难道说就没有了“危急存亡之秋”?如果没有,中国就不会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如果没有,中国在五四时期就不会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因此,应该说,“遗老几去”尚不是大的问题,而导致危急存亡之秋的主要原因,乃是根深蒂固的在“抑老尊孔”、“唯孔独尊”基础上的以“孔孟之道”、“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教正统文化的统治。
笔者认为,以所谓孔子“半部论语治中国”的历史已成过去,它导致了中国历史的落败,这是不争的事实。故今天倡导“国学”,重新审视和继承中国优秀的先秦文明成果就成了当务之急。而其中,复苏并发扬老子的“道”、“德”思想就无疑的成了重中之重。
其根本原因何在?
就在于老子的“道”、“德”思想充分体现出了创新的精神和民主的思想。
概括的说,老子的创新精神表现何在?
因为,老子的“道”,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揭示出了与“刚强胜柔弱”相反相成、针锋相对的“柔弱胜刚强”之道,其应用于“武打”,即表现为“武术”、“武学”之道。老子这个思想,重在揭示出了“刚强”与“柔弱”相互转化的内在条件,而且彻底打破了武打中的“不可知论”、“不可变论”、“不可为论”,从而表现出了积极进取的精神[1],即创新精神。
老子的民主思想表现何在?
老子的“民主”思想集中表现为“德治”政治的思想。
如果对此有人心存怀疑,那么不妨对老子的“德治”思想稍作如下分析,便可明白。
老子认为“道、德一统”、“道中有德”,即,在“得道”之中要讲“德”,同时,在“治道”之中也要讲“德”,从而体现出了老子的“以德治道”及其“德高道高”的思想。而正是在“治道”方面讲“以德治道”,则充分表现出了老子的“德治”政治思想,即“民主”思想。
具体说,老子的“治道”思想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忘我”观。在《道德经》中,老子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他认为,道{即“武术”、“武学”所蕴含的“武力”,这里抽象为“权力”、“统治”}生长养育出来,不把它据为已有,不为个人所依赖,不以个人的意志去主宰它,这就是极其高尚的品德。这就表现出了老子的“忘我”思想。正是因为“忘我”,方能无私无畏、克已奉公,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身先”、“身存”,才能成就大事,也才能成为圣人。因此,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二是“民心”观。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他认为,将个人的利害得失与天下苍生的命运连在一起的人,方才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以爱天下苍生为已念的人,百姓才会相信他,并靠他为百姓办事,百姓方才放心。故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老子看来,只有做到把百姓的心思作为自己的心思,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一心一意为百姓办事,这样才会得到民心,并治理好天下。
三是“契约”观。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他认为,靠“和解”、“调解”等办法,可以了结大怨,不能了结余怨、小怨。这是不好的办法。因此圣人要凭借“契约”来调解,这样一来,既不会责备于人,当事双方也不会互相指责,而“怨”也就会顺利的彻底的得到解决了。故老子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即认为,“德”是凭借契约办事表现出来的,高尚的品德总是属于按照契约办事的人,而“无德”才会凭借诸如法令等等这些东西。故“德”的根本,是在“契”和“法”之间做到“重契抑法”。只有这样,靠“契约”办事,方才能够做到“对等”和“公平”,做到“以德服人”,从而实现“以契彰德”,和“德善”、“德信”。
四是“正义”观。老子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中的“道”,从老子“道、德一统”的思想去看,就是指的“德”。故这句话也可以视为:以“德”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而老子“忘我”、“民心”、“契约”观正是“德”的本质内容和基础。由此,划分“正义”与否的标准,就是以“忘我”、“民心”、“契约”观来界定的。以此,并表现在对战争的态度上。故老子说:“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又说:“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同时,老子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即使发生了战争,出现了战祸,也要做到“杀人之众,以哀悲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由此,表现出了老子坚持正义战争和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正义”观。
五是“无畏”观。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在老子看来,只要有了“不怕死”的这种胆量和气魄,必然会无私无畏,“置于死地而后生”而表现出“道高”来,这就可以战胜困难并取得胜利。
其中,老子的“以百姓心为心”和“有德司契”思想,即“爱民”和“民心”、“契约”和“平等”的思想,无疑的,是老子“治道”思想的根本。
“治道”思想出发,可以勾画出来一幅“民主”政治兰图。
从“忘我”思想出发,要求社会的统治者不能把“道”据为已有,而必须要不唯名利,克已奉公,勤于职守,身先士卒;从“民心”思想出发,要求社会的统治者做到“绝圣弃智”,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以民心为是而为是,以民心为非而为非,并一心一意带领百姓去谋利益,同时,各级官员是受到百姓爱戴而被推选出来的人;从“契约”思想出发,要求社会的统治者必须“重契抑法”、“以契彰德”,按照“契约”原则去办事,以此来体现出社会的平等和公平;从“正义”思想出发,要求社会的统治者必须坚持正义战争,反对侵略战争及一切非正义战争;从“无畏”思想出发,要求社会的统治者和百姓要发扬不怕死的精神,这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能够争取到胜利。
千年前就会出现首开人类先河的老子民主思想?
究其原因,正是老子批判“霸道”所赖以的“刚强胜柔弱”的“统治思想基础”使然。由此,也正是老子揭示的“霸道”与“民主”这一相反相成、针锋相对的矛盾所表现出来的辨证法使然。故老子的民主思想是无可辨驳的强大的逻辑力量之题中应有之义[2]。
老子的民主思想绝非空想。它以“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曾出现于中国历史。汉初的“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的政治,就是老子“德治”政治的表现,这就是历史的证明。
可见,老子的道、德观,其所蕴含的“民主”思想,是与今天中国社会的“人民当家作主人”的政治是完全相统一的。故将老子的道、德思想做到古为今用,正逢其时。
但是,历史的看,老子的道、德思想已经被歪曲、篡改得面目全非了,故今天继承老子思想必须要划清三个界线。
第一、划清老子道、德观与孔子道德观的界线。
老子的道、德观,以其“柔弱胜刚强”的大哲学、大思想、大智慧,敢于直面阶级社会的“武”、“戈”问题,而且,理性的、逻辑的回答了如何才能“止武”、“止戈”的问题,故老子及其《道德经》思想的本质,在于揭示了社会“以武制武”的真缔,并缔造了中国“武学文化”。
然而,孔子的道德观是怎样的呢?
孔子篡改了老子的道、德思想。一方面,孔子将老子的“道”和“德”这具有单个意义的概念合二为一,笼统为“道德”,即单单指的是人的思想、行为规范,故表现为“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孔子以“仁者爱人”和“克已复礼”,即“仁”、“爱”的思想,偷换了老子的“道”、“德”概念,即,孔子以“有教无类”、“爱人”取代了老子的“以百姓心为心”的“爱民”、“民心”思想,以“礼制”、“忠孝”取代了老子的“有德司契”的“契约”、“平等”思想,而讲“齐家、治国、平天下”,故又形成了“宗法伦理道德”[3]。
从中,孔子便彻底抹杀了老子“道”、“德”观的“武术”思想、“武学”思想,和“民主”思想。正是如此,孔子提出了“仁政”政治思想来与老子的“德治”政治思想相对,主张“教化”,由此,开创了中国“文学文化”之先河。
孔子及其“孔孟之道”的道德观成了“正统”思想后,便将老子思想湮灭了。
第二、要划清老子道学与庄子道学的界线。
老子系中国“修行道学”的开山鼻祖。其《道德经》本质上就是一部“兵书”[4]。故老子道学注重“主观能动性”及其“条件”,揭示出了“可知”、“可变”、“可为”的一系列的哲学范畴,即,诸如“无极太极”、“有无”、“动静”、“虚实”、“正奇”、“攻守”、“进退”等等,及其“变化”法则,缔造出了“武术”、“武学”,以之充分表现出了人对“社会”、人对“自然”的积极进取精神,充分表现出了老子的“入世”思想。
然而,庄子的道学是怎样的呢?
庄子将老子道学曲解了、玄化了。庄子也篡改了老子的“道”、“德”观,并无视老子“柔弱胜刚强”思想及其“条件”,而片面的对“道”作出了“任自然”、“任逍遥”的解释。即,庄子的“道”,是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基础上,揭示出了人要“顺其自然”,即“任自然”、“任逍遥”之道。这个“道”,认为做事顺应自然,“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认为做事顺应自然,对一切生死、荣辱、寿夭等等都会看成是无所谓的事了,表现出了对现实及在人生处世上的消极态度,充分反映出了庄子的“出世”思想[5]。
庄子的道学,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而使人们看不见老子这座“高山”,而看见的是老子这座“丘陵”。
第三、要划清老子思想与现代“法家”思想的界线。
所谓“现代法家思想”,就是指的“”期间在极左路线的高压政策之下的打着“法家”旗号的文化思想。
现代“法家”强加给老子种种不实之辞,并在老子头上扣上了几顶吓人的政治帽子:一是从老子说的“小国寡民”,就说老子是“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表”;二是从老子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就说老子思想是“唯心主义先验论”;三是从老子说的“法令滋张、盗贼多有”,就说老子希望的是“无政府主义”;四是从老子说的“绝圣弃智”,就说老子宣扬的是“愚民政策”等等。
这些政治帽子必须摘去。
关于老子“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表”问题。
老子说的“小国寡民”,乃是一个比喻。老子是在把它与“柔弱胜刚强”思想相类比,是说明“柔弱胜刚强”规律的一个例证。老子不是在于说“小国寡民”这种生活状况有多么的好,或者不好,而是在于说它只要安于“柔弱”而“不争”,就将会保持得更加长久一些,从而体现出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
关于老子“唯心主义先验论”问题。
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又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故在老子看来,对“道”的认识,一方面要历史的去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则要从现实中,即从身边的事中去了解和把握。这样,就会做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而能很好的了解、把握“道”。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今天我们的学生、学者仍然在做,这哪有一丝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影子?
关于老子“无政府主义”问题。
有人认为,老子反对“法令滋张”,这不就是在主张“无政府主义”吗?此说差矣。老子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在“契”和“法”的权衡上,老子更重于“契”,这充分表现出了老子“重契抑法”的思想。而社会以“契约”为基础来进行管理,这哪里又有半点无政府主义的影子?
在老子看来,“法”,毕竟是统治者,或者极少数人通过自上而下制定出来的,法的解释权在上而不在下,故“法”带来的利益只有解释者自己才知道。而它远远没有“契约”,即与老百姓直接见面的“约定”来得清楚和明白。而且,“契约”的制定是自下而上的,更易于老百姓监督。同时,从实际情况看,“法令滋张”的结果,必然“言出法随”,必然“政出多门”,必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必然就会造成给各级官绅贪污、勒索之可乘之机,而增加百姓的负担和压力,这时就会出现官逼民反、“盗贼多有”的状况。这正是老子反对“法令滋张”的深刻原因。
关于老子“愚民政策”问题。
老子基于“以百姓心为心”和“有德司契”这两大根本思想出发,逻辑的得出了“绝圣弃智”这一结论。这是老子“德治”政治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即认为,“圣”和“智”寓于百姓之中,只有百姓认同的“圣”和“智”,方才是“圣”和“智”,这才是老子思想的真缔。因此,“绝圣弃智”这不是表现为老子的“愚民政策”问题,而是深刻的反映为“民主”思想和“民主”潮流的问题。
现代“法家”思想,其流弊所及,至今束缚了人们的手足,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使得在老学研究上尚无建树。
通过比较,显而易见,老子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伟大武术家、伟大武术理论家,而且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伟大哲学家、伟大思想家、伟大政治理论家。老子的道、德思想无疑的是中华先秦文明的瑰宝,是中华“国学”的源泉。因此,唯有老子的思想和文化,方才真正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根基和脊梁,也才真正是中国“国学”的根基和脊梁。
所以,今天倡导的国学,不应该如某些人说的“是要使人‘内函’一些”,而应该是在古为今用基础上的一种“治世”之学。即今天的国学,应该是在摒弃“抑老尊孔”及儒教正统文化和“老庄之说”的前提下,而在“尊老抑孔”的基础上倡导的“国学”,无疑的,它应继承老子光辉的哲学、思想,及其“武学文化”,包括“国术”,即老子缔造的“武术”、“武学”;也应继承有益的,比如孔子的“文化”和“教育”思想、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等等。同时,也要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吸收世界先进思想和文化,以之形成荟集了各种有益文化精华的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以之形成具有创新精神的、民主精神的,和具有蓬勃朝气、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学。唯此,方可避免中华“危急存亡之秋”也。
注释:
[1]姚文俊、徐家明,《老子是中国武学及武术散打和文化的缔造者》,韦燕,《中国党政企干部优秀论文选》{卷四},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2004
[2]姚文俊,《破译“道德经”秘密的一把钥匙》,载于2005年“中评网”、“老子文化网”等等
[3]姚文俊,《中国压根就没有过真正的国学大师》,载于2006年“学术交流网”、“天益社区”、“中国报道周刊”等等
老子思想范文篇3
1、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出现的几个重要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三个问题的统称即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概念最早由经济管理学博士温铁军于1996年正式提出。“三农”问题的本质是民生问题。“三农”问题提出的初期,就曾有人指出,三农问题不过是国家整体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一个缩影。如果说确有必要把“三农”单独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那么以后还会有“三工”问题、“三学”问题、“三医”问题等等诸多问题。这种说法不是忽视“三农”问题的存在,也不是转移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心,而是要求国家从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从长远规划的视角来全面审视“三农”问题,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来谋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三农”问题的解决与“三工”问题密切相关。从一、二产业之间的关系来看,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方的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工业的发展基础和前进方向,反之,工业的发展进程又决定了农业的发展速度的整体水平。回顾历史,目前理论界有一种看法是:建国以来,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远目标,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始终支撑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而工业对于农业的反哺作用很小,在某些作法上甚至成为了抑制农业发展的阻力。实际上,农业与工业是一条流水线上的不同环节,哪一环出现梗阻都会影响到整条流水线的运转。所以,一个国家各个产业之间是一不是二的关系。另外,从建国至今,工人的生活水平整体上没有与农民有太大的差距,两者基本上平行发展,把城镇中少数富有人群扩大代表了城镇户口中的全体,进而得出城乡二元结构的结论,有失客观和全面。所以,究其实质,“三农”问题凸显的还是民生问题。
2、“三农”问题作为民生问题,探究其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
应当说,民生问题首先表现为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现在老百姓关注四大问题:教育、医疗、住房、就业。这四个问题基本都是社会层面、经济层面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中国目前的体制政策环境下,首先是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如果不从政治层面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是解决不好或者解决不了的。为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二方面的理由:第一,这些看起来属于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它后面直接关联的是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有关。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都与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有关,也与政府自身的行为有关。一个政府行为规范,公共服务意识、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强,围绕民生问题反映的社会问题也许并不突出。因为政府的行为和能力容易受到民众的认可。反之,则可能是另一种状况,所以,我们说民生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也是一个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行为问题,这实际就上升到了政治层面。第二,表现为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也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社会公平正义度比较高,即使这个社会的经济能力有限,社会利益分配得比较合理,那可能老百姓的怨声还不至于很高;如果说这个社会不能体现公平、正义,社会利益分配又明显不公,即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了,民众的呼声仍然会很高,甚至成为社会凸显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过去34年的改革开放,广大民众确实从改革中获得了实惠,但为什么到今天,民生问题如此凸显,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基于以上二个理由,我认为民生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政治问题。
3、用老子思想对民生问题进行解读有助于开拓我们的思维
老子思想范文篇4
论文摘要:“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始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等诸家均有论述,而尤以道家为代表尸‘无为而治”是众多思想家所推崇的管理伦理思想,也足历代统治者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在中国历史上,无为而治的管理伦理思想曾被一些明智的统治者所运用,发挥着安定社会与民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积极作用。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研究道家思想的热潮悄然兴起,人们开始从现代管理伦理的角度来诊释其管理伦理精义。这一思想开始走进企业,走进管理领域,走向世界。因此,将“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运用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中,我们可以得到诸多启示。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有许多智慧之源,足以启迪现代人的心灵,提高现代管理水平,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能为学校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智慧。但以往人们较侧重对儒家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而对于祟尚自然的道家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实际上,道家思想中蕴含着极其宝贵的管理思想,道家以其深邃的大智慧,以独特的言语和方式实施着它的巨大功能,潜移默不匕池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润着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范妞寸中华民族特别是对中国的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主练《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先生给它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徽”。不仅如此,老子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也日益增强。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刁鲜”。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系说“老子是国际性的”,美国学者蒲尧明肯定《老子>`.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纽约日水限》曾将老子列为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的发展仍有着重要的意叉。本文拟对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借鉴意义进行阐述。
一、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核心思想,李生龙先生:无为论》,对此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他将自无为”归纳为互相联系的两种含义:或是没做什么,表示一种存在状态;或是不要做什么,表示一种行为禁忌。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细细揣摩,“无为”所衍生的各种内涵都是以这两个最基本的意思为根据的。
《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默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嵘73章)对于管理者,老子主张“为君之道以虚无为本。”同时,道家认为,君道与臣道是截然不同的,君主遵循天道,无为而尊,臣下遵循人道,忠于职守,有为而累,二者不可混同。《庄子.天道》篇中说:“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而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君无为而臣有为,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君无为”,在管理伦理的实践中如何运用呢?道家虽说:“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一大宗师》,但还是作了可见可受的周密安排:一是以静制动,“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厂‘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赚36章)。作为人君的“我”,外表玄默,内蕴精明,臣下莫测高深,而只有竭其才智以效君王;二是知人善用,因材授职,用其所长.大者以为舟航柱梁,小者以为辑楔,修者以为搁粮,短者以为朱儒杆护。无大小修短,各得其宜;规矩方圆,各有所施。”群臣各得其宜,也就各展其才,各尽其能,为君王效劳:三是使群臣得分职守而治。“官得守其分”,各司其职,自然也就可以有条不紊,做到“无为而治”了.
二、以老子管理思想检视当代中国高教管理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前沿化等显著的特点,这种趋势使大学职能从单纯的教学育人,到教学与科学并重,再到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产推动器,,为社会直接服务,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越来越紧密和直接。如此复杂而发展迅速的现代高等教育,给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使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困惑与挑战。
1.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够
应该说,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经过了新一轮的国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调整才刀波了原来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行业不再主管高校,实行国家与地方两级管理体制,解除了高校原来许多行政束缚,高校获得了比以往更大的活力与自由。这也是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冷静地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与过去相比,在制度上并未有根本突破,以政府行政为主的纵向集中管理模式并未真正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仍然主要是一种上下级行政关系,而不是依据法律规范而建立的公共权力机构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政策而不是法律法规,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透明度不高,在经费分配、成果评定、学科申报等方面一些非学术、非市场的人为因素常常导致“暗箱操作”,损害了社会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高等学校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力学主体,一些改革与创新的措施常常举步绷陈严重地影响了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与能动性的发挥。
2.师生的办学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高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构成要素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管理内容上讲,既有行政管理,也有大量的学术管理;从管理对象上讲,广大教师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广大学生作为学校“产品”,本身参与生产过程、管理过程,还能自我加工、自我塑造;从管理手段上讲,习椒力性影响与权力性影响同样重要,甚至作用更为持久、广泛和深入。
这些特点,长期以来却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回避和忽视了。高校内部管理的现有组织机构与模式仍然沿袭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学校管理机构只是政府行政体系在高教系统的延伸,主要靠领会上级意图、吃透文件精神、贯彻执行各种行政规则来发挥和实现高等学校的各项职责与功能,对安全目标的追求成了管理者们的首选目标,而创新与发展则退居其次。同时,“行政化”,了的高等学校主要按行政组织的规则运行,强调行政权威,机关行政人员成为了学校的主角,教学科研人员在相当程度上成了行政系统的被支配者,其声音只能作为行政部门的咨询与参考,缺乏参与制度建立和决策管理的机会。这样,压抑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阻碍了高等教育发展所必需的交换、交往和互动,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行政权力需要限制
现在,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中权力结构失衡,行政权力强大,学术权力弱化教师作为学校办学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挥在学术活动中的领导决策作用,学术白主性被行政权力所压制,不可避贫梦也产生某些偏差,甚至造成决策失误。
由于人们长期的观念沉淀,“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学术权力的发挥不穿上行政系统的外衣就似乎没有应有的权威,这样导致学校决策与执行机构不分,机关行政人员队伍庞大,师生唯官是从。因此,需要又水行政权力进行限制。道家关于“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伦理思想是极有启迪意义的。所谓“君无为”,在高校内部就是要管理者放手让权,不要过多地用行政权力干预学术活动;而“臣有为”则是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险与积极性,加强学术权力。以教授专家为核心,以各种“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为表现的学术权力,构成学校权威的基石,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与利.研以及其它方面的发展都起着内在的支配作用。因此厂一所高校要真正提高质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就必须高度重视学术权力,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积极作用。
4.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管理人员是管理的执行者,其道德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管理的成效。正如《老子河上公章句》所言:“圣人以身率道,不言而化,万事修治,故能成其大。,要求管理者自觉按照“大道,,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民众作出表率。目前高校管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校级管理层成天忙于日常事务而无瑕考虑学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抓住机遇进行改革与发展的大事,或者虽有好的想法与举措汀团愚到阻力就担心或借口怕影响稳定而不能坚持改革;二是重行政管理而轻学术管理,或者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术管理;三是重过程管理而轻目标管理,忽视高校管理中自主管理的特征,过多地干预和直接控制管理过程,激起师生的反感;四是颠倒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管理人员高高在上,缺乏对教师应有的理解与尊重,只向上级负责,不从实际出发,只会照章力事,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州爪硬管,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私淞性,阻碍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三、老子管理思想在当代中国高教管理中的运用
研究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老子的“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发展到今天,我们将之归纳总结,从不同的需要角度出步织寸它进行现代意义的诊释,很准说准确地把握了它的真义,但同时也可以说是大大拓展丰富了它的夕涎和内涵。释氏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运用于现代高教管理,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层面上结合现代高教管理的实际加以灵活运用:在宏又则层面上,“因顺自然”一遵循客观条件和规律,“因物自性,,一尊重系统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忌违背客观规律的“妄为”和离开自身实际可能的“强为”,否则只能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产欲速则不达”。在操作层面上,一是将“无为而不为”的管理伦理思想应用于高教管理的组织建设,实现重}L下移,健全分层管理架构;二是应用“我无为而民自化”的管理伦理思想,以人为本,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三是以“行不言之教”为指导,强化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管理者的领导能力与水平。
1.重心下移,健全分层管理架构
老子的管理伦理思想启示我们:在处理各种类型的管理矛盾与关系时,要紧紧扣住“治”这个目标,做到在处理各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时,最重要的是“官得守其分匕各级组织、各个部门责权分明、各司其职,各行其是,领导机关”无为而治窍—充分发挥和调动基层的积极胜,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成效。
总结归纳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的成功实践,联系老子的管理伦理思想作为指导,我们认为处理上述关系的关键在于充分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专业设置自主权、教学管理自主权、文凭发放自主权、机构设置自主权界桂开自主权、干部人事自主权、职称评聘自主权、财务自主权和国际合作与交流自主权。政府应立足转变职能,主要运用立法、规划、拨款和法律规定内的行政手段来调控管理的目标、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教育的质量与效益,而不是人为地随机制定一些临时性措施。实践证明,国易尔寸高等教育的间接调控手段越有效,大学就越有更加宽松的办学环境和办学自主权。同时强化社会、市场的监督、调节力量,形成社会、政府、学校三者的良好关系,用以制约和检验政府的调控与学校自主力、学的水平和质量。
2.以人为本,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政治上,是要让人民有更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该吮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老庄新论》第九页)。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因其性则天下从”,说的就是领导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群众,而是要激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集中群众智慧,使决策符合于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这样看起来似乎是‘无为’,其实,由于万众一心,完全能够达到“无不为”。这种人本主义的管理伦理思想和民主管理的原则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建立以激励为核心,以满足师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目标,使师生在“无为”和“不觉”中产生积极的心理活动和精神力量,主动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仓J造才能。其次,建立良性激励机制,首先应该表现出对教师的尊重,并且这种尊重是诚挚的、深切的、发自内心的,能让教师感到自身的价值,进而发现自己新的价值。表扬与批评则是激励人们情感的两大工具。领导的肯定会使教师感到莫大的欣慰和鼓舞,获得承认与赞赏是教师普遍强烈的需要。最后,.实行民主管理,为道家管理伦理思想所特别强调。其‘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思想,说的就是要尊重民众的个险和创造性,使之行使主人翁的权利。高校实施民主管理,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3.强化素质,提高领导管理水平
老子自行不言之教”的管理伦理思想在高教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所批评的管理者“自视、自是、自伐、自矜”,倡导的“去甚、去奢、去泰,和“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也是我们进行高教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良方。它启示我}i7}加强管理者的思想品德修养,重视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在学校管理中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的作用。
首先,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的管理干部队伍。品德修养,是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着重强调的。老子说‘行不言之教”,其中一洲尺重要的意思就是指管理者的“身教”。教人易,自行难,高尚的道德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高校管理人员最重要的人格力量。借鉴老子的‘氏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结合高校实际,我们认为高校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加强自知、无私、宽容、诚信等方面的品德修养。管理者还应该具备诚信的品德。老子说“信不足,有不信”。意即管理者不讲诚信,老百姓也不会相信他。高等学校与其它单位和部门相比,特别崇尚伦理,这是因为它做的是人的工作,而且是面向人的未来的,所以对伦理的思考比较多,对管理者“诚信”品格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管理者要从思想上树立‘碱信”的意识,认识到诚信是管理者的无形资产,也是学校的信誉;要秉着“若烹小鲜”的态度,慎重决策,减少决策的随意性;要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制校,在学校树立诚信之风。
老子思想范文篇5
关键词:中外历史纲要;老子哲学思想;教学目标思路;中学历史
2019年秋季,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海南、山东等六省市在新高一年级试用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中历史教学处于新旧教材使用的过渡阶段。新编教材与原用教材除了在编写体系、体例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之外,在一些具体内容的表述与呈现方面也有诸多变化。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变化的内容,设计目标、创设情境、实施教学,并据此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能力,是值得思考和实践的问题。现以新教材中有关老子思想内容的变化为例,尝试探讨备课研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方法、策略。
一、《中外历史纲要》(上)中老子哲学思想内容的变化
在新编《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孔子与老子”这一子目的内容,与此前使用十余年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中“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中有关道家内容相比,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中,关于老子本人及老子的思想主张,《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叙述如下:“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他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老子的思想还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对立的矛盾;物极必反,柔能克刚。老子在政治上也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这些观点见于《老子》一书。”[1]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中“思想文化史”对老子生平及思想主张的叙述如下:“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2]可见教材内容表述的变化,对我们如何理解和认识老子思想,并依据课程标准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针对有关老子思想内容的这种变化,要求我们在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对老子思想要求的基础之上,对教材中所涉及的老子思想进行必要的梳理剖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老子及其思想的要求为“了解老子、孔子学说”[3]。显然,课程标准的表述略显单薄,故徐蓝教授和朱汉国教授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中强调:“学习老子、孔子思想,重在掌握其中与时代变革有关的内容,了解他们的思想是如何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有的放矢’的。”[4]很显然,这样的解读为高一年级进行有关老子思想的教学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与老子思想有关的内容,其重点在于分析思考老子思想是如何影响时代,并针对当时的时代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老子这样的主张又有怎样的意义。依据这样的思路,通过史料研习、合作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有关老子思想的内容,了解老子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意义及其影响。
二、老子思想内容变化的学术背景和依据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老子思想的变化是由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一方面,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最新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历史教科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其内容(叙事)和观点(阐释)须遵循历史学科原理,渗透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力图对历史进行全面阐释,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5]。即意在通过教科书相关内容,凸显历史课程的唯物史观理念。在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层面,《中国思想史》(第二版)中是这样阐述老子思想的:“‘道’论指的是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但哲学意义上的‘道’是老子首创的,通行本《老子》中‘道’出现74次。老子以‘道’为世界本原,其道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道是世界的根本。……第二,道生天地生万物。老子从万物本源、过程、模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万物生成原理,奠定了中国最早的宇宙论。……第三,道法自然。道的实质内容是自然。……理解老子的道要防止两种误解:一是将自然等同于今天所说的自然事物,老子的‘自然’是指自然对象的本质自然而然,而非自然对象;二是以为道仅是客观规律。道是终极原因,有本体性、辩证性,和具体规律不一样。”[6]由此可见,老子所认为的“道”并非今天我们所说的哲学上的“物质”,并非客观存在,而是一种抽象的事物。因此,老子的思想主张,并非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老子在《道德经》中,对“道”进行了这样的阐释:“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老子》第六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老子》第三十四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张岂之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根据《老子》,将“道”与万事万物进行比较。将“道”阐述为世界的、万事万物的根源与根据,也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归宿。即“道”是抽象的、恍惚的、混成的,但同时又是实在而真实的;因为“道”虽然抽象,但作用和依托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在现实中无处不在。即“道”中包含的“无”和“有”,它们只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道”作用于现实的人、天、地、自然这几个不同层面上,其中“道”对于万事万物来说是基本内核,叫作“玄德”。作者将“玄德”在生物界的表现陈述为生命元气,好似生生不已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那么此时的“道”,更接近实体性的物质。由此可见,在老子本人看来,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并且道可生万物,而这又是中国古人关于何为世界第一性的最朴素的看法。根据何为世界第一性的问题,我们将哲学流派分为两大类,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其划分的具体标准为直接的本源,具体是物质还是意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而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本源是意识。老子的“道”,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在这样的阐述中,“道”是一种连接人、地、天和自然的纽带。张岂之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也曾经提出“理解老子的道要防止两种误解:一是将自然等同于今天所说的自然事物,二是以为道仅是客观规律”。从这个范畴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道”包含客观规律,而“自然”则是世间的一切事物,人掌握了“道”的内涵,并学会对于“道”的利用和改造,便可以获得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世界万物的本源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出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的统一。因此,站在当时的时空角度来看待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主张,认为这一主张是一种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三、老子思想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及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新教科书中对于老子思想的叙述,归根到底,是要形成学生对于老子思想的正确理解和完整认知,并达到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意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可以提出类似“关于老子思想,你怎么看”的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与教科书中内容不尽一致,甚至相左的观点,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与教科书的观点相左不一定是错误的,关键是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够运用相关的论据来论证、阐述自己的观点,形成完整的历史证据链,以体现完整的历史逻辑思维。基于《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对于老子的思想主张新的阐释,尤其是有关“唯物史观”表述、提法的变化,须重新考量教学思路、设计教学目标,并据之设计教学过程便成为必然。在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中,要凸显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地位,以了解单元中“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百家争鸣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的内容梗概为基准,以课时要求为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关于老子思想的教学实施思路,首先,应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本课内容的分析和解读,确定在课堂教学目标中应如何把握老子思想,确定教学目标中对于老子思想的阐述;接着,选用适当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以获得学生对于老子思想的解释,形成学生自己对于老子思想的看法和认识;最后,教师加以指导,通过阅读教科书中有关老子思想的主张,并与学生之前所认识到的老子思想及其内涵进行比较,以体现历史学习中的对比思维的训练与意义。在这一过程中,突出史料教学的作用尤为重要。基于历史课程标准以及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老子思想内容的编写,可设置如下教学目标:能够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认识老子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概括老子思想的主要主张;能够运用有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论述老子有关思想对当时社会发展的意义;探讨老子思想提出的原因,并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老子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依据教学目标可按照如下思路设计课堂教学情境:首先,为学生介绍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提出诸侯争霸时代诸子百家的施政主张;其次,在设计问题时,牢牢把握高中历史教科书所涉及的老子思想主张,选取《道德经》中的部分内容,以及世界其他思想家关于老子思想的认识与评价,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老子“道”的思想从属于古代朴素唯物史观的结论。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则要在把握住老子思想主张的同时,通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关于世界本原的对比介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突出强调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主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史观,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老子思想的所属流派,形成对老子思想的完整认识。基于教学目标,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或课后思考题中为学生设置如下材料和思考题目,以引导学生认识老子思想,并通过对材料的解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同志在谈到中国哲学时曾说,有关老子讲的这个“道”,是宇宙间的普遍真理,写的《道德经》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刘庭华《马克思与老子:千年第一思想家不谋而合的心灵交汇》材料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道德经》第四章1.阅读材料二,试分析老子“道”的内涵,并结合材料一中同志的观点,分析老子“道”的思想所属的哲学流派。材料三:“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道生万物也是万物自身运转、循环不已的过程,所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张岂之《中国思想史》,2018年材料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材料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2.通过阅读材料三、四、五,你认为老子的“道”分别有怎样的内涵。在上述材料中,你觉得老子所认为的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什么?材料六:除了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恩格斯3.通过材料六中恩格斯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老子的“道”属于哪种哲学流派,并说出你的依据。(要求:逻辑严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这样的材料讨论解读,一方面能够系统提高学生阅读与解读史料的能力,锻炼培养学生的史证能力和历史解释素养;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了解老子的其他思想,对比了解世界其他思想家观点,体会老子思想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并能够在体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老子的政治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和谐社会建设、绿色协调发展的意义,从而在小组讨论中使学生形成自己对于老子思想的理解,从整个单元学习的宏观角度思考老子思想的内涵,能够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3.
[4]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4.
[5]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54.
老子思想范文篇6
关键词:网络老子大学生德育
随着大学生网络知识的普及以及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文化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积极参与,让网络对高校德育发生了诸多有利的影响,同时也流露出令人担忧的负面效应。这些都是对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挑战,也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和新要求。
1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1.1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生理方面已完全成熟,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社会认知、情感和自我意识也正处在向成熟过渡的时期。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等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1.1.1政治方面
网络具有开放性,一个开放的空间,没有国界和疆域。通过网络,各种文化形态、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渗透,不同文化间的交叉传达使大学生德育面临着一个价值体系多元化的时代,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通过网络而加剧渗透,导致大学生主导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观念模糊,民族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弱化。
1.1.2思想方面
西方的消极文化在网络环境的高度开放下无孔不入,多元思想文化汇流导致价值观念抵触和多元化,激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舆论导向控制力受到极大削弱,因此难以保证社会倡议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发生有效引导,从而导致局部大学生的思想混乱,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网络上大量“垃圾”信息也极易腐蚀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使他失去其他兴趣喜好,沉溺于网络色情,人性发展扭曲,迷失理想信念。
1.1.3法纪方面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过度异化和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大学生在上网时出现了一些极不道德的行为,从而派生到现实生活中而犯法。目前,大多高校就存在着种类繁多的校园网络犯罪。如网络侵权、网络作弊、非法侵入网络进行恶意破坏、盗窃他人电子银行账户、网络,通过网络传达色情、暴力等违法信息,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
1.1.4道德方面
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在一定水平上弱化了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缺乏有效监督与约束的环境下,人性的弱点便会得到极大的纵容和暴露,借助网络的高度虚拟性,人们敢于说出在现实社会中不敢说的话,敢于做出在现实社会中不敢做的事,甚至于网络犯罪。与此同时,网络环境污染严重,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黄色、暴力信息,由于大学生的非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而很难抵挡一些带有新奇、抚慰性的有害信息。这就使得网上不文明行为泛滥,大学生道德约束力弱化,大学生激进美德弱化,道德失范严重等现象。
1.2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给大学生德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借助网络进行大学生德育,其作用显而易见。
1.2.1德育内容
网络为大学生德育提供了全新的传输平台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得德育内容更具有了现实性与开放性。网络的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拥有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包罗了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成果,也拥有多种信息传达功能。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最新信息对教育的内容进行相应补充;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交流和共享等多种渠道,自主的网上搜索相关的政治、思想、法纪、道德教育等资料,这使得网络德育信息的内容和价值得到扩展和增值。
1.2.2德育手段
网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媒介手段和快捷的交流沟通方式,这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网络互动交流和多元的文化是提高大学生德育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网络的呈现,使得大学生德育方法由传统训斥、封闭、代替、单一、激进逐渐向疏导、开放、自治、综合、创新转化。保守的高校德育教育普遍采取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进行单向灌输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主体性缺失,其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师生得以利用聊天工具、博客、论坛等新平台进行有效地双向沟通,一方面教师可以更全面、快速地了解受教育者的道德困惑和思想动向,及时进行引导和疏导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与教育者或其他受教育者相互沟通探讨,通过这些方式使其判断是非标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更强了
1.2.3德育效果
与传统的德育模式相比,网络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特点,利用网络可发明一种比较活跃、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受教育者身临其境、寓教于乐,感染力强,大学生通过接受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升华了思想,加深了认识,使德育理论的影响更为深入、广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极大发挥,德育效果明显。而网络的自主互动也为大学生德育提供了有力保证,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培养德育的自主学习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1.2.4受教育者主体地位
得益于网络的平等性、互动性,大学生德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已发生改变,师生关系由依赖转向平等,而教育过程由单方面灌输转向相互影响,强调学习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和突出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形成了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双主体关系。网络的互动性,可以促进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受教育者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道德判断、分析、选择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充分表达。
2从老子思想看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下文《老子》皆只注章节道”发生原始混沌的气体,原始混沌的气体又发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发生中和之气,这三种气就产生万物,万物俱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摇荡就成为了和气。老子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辩证思想相符:矛盾是普遍存在对立统一的网络作为一种事物和其他事物一样,自身并没有好坏之分,给人们带来便当的同时也就肯定带来相应的一些不利影响,这种矛盾会一直存在并且这些有利影响也是由于网络的便利而产生的并不能因为网络带来的有利影响而害怕和抵制这一事物的发展,因噎废食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网络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要“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要顺应这个规律,不能强制妄为。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该以乐观的态度看待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尽量减轻网络的消极影响,并且以网络的积极影响来中和消极影响,达到大学生德育的最佳效果。
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相适宜的老子思想及其启示
3.1德育观念
德育主体观上,激进德育过分地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许多教育者的意识中德育对象仅仅被视为消极主动地接受“灌输”教育客体,这样就使教育过程中失去了本应倡导的民主性、平等性、沟通性,导致德育过程中的强制压服、一味灌输,使得受教育者在德育中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地挫伤,极有利于德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然也有利于德育效果的取得。所以,必需转变这种德育观念,教育者和德育对象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中,要使大学生德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树立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的观念。行不言之教”二章通过发挥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能动性,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引导、启发、点拨等,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实际动身,适应他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德育对象的自知”三十三章即独立思考、选择与应用,内化为他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达到明”目的完成相应德育的正确判断选择及内化与外化,使得德育取得效果。
3.2德育目标
完善德育目标,培育和发展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实现从他律品德向自律品德的转化,律道德判断是自愿的依靠外在力量和外在价值的制约,律品德行为不是出于个人自愿,而是外在规范的约束。自律品德基于个人的品德需要,品德行为身手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老子强调自知者明”三十三章》也就是强调德育要以培育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为重要目的而激进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到自知者明”三十三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就要发展人的主体能力、塑造人的主体人格、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要做到圣人被褐而怀玉”七十章》即是指怀抱着自己的尊严、价值和品格以及高尚理想、蔑视世俗荣利,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品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客观、清醒的自我认识从而做到对自身发展的自知、自控、自主。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可以充分发挥他能动性、自主性、发明性等,德育内容和信息才干更易为德育对象接受、内化。
3.3德育过程
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为基础形成的太极图,来描述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过程,这个过程是受教育者在网络消极信息的环境下,以自身道德、法制、政治和思想各方面的修养为基础,对消极环境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并通过自身品德践行努力去改善这种消极环境;网络的积极信息的环境下,通过内化来弥补和巩固自身的道德、法制、政治和思想各方面的德育知识。德育知识更多的靠品德实践中的感悟与内省,更多的来自于社会生活和个人践行,这个过程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在受教育者内心世界的斗争中真、善、美战胜假、丑、恶的过程,教育者在网络环境的推动和科学价值取向的引导下自主建构品德价值理念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3.4德育方法
当今大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特征和网络环境的影响,不再习惯于主动接受德育,变得反感和排斥“填鸭式”硬灌式激进德育方法,不再喜欢简单地接受某种现成的观点和结论,要求能主动独立自主地做出判断和取舍。针对以上问题,老子的思想中有一些符合网络环境下大学德育特点的积极的合理的方法:如疏导法、内省法、典范示范法、情感法、践行法等
老子思想范文篇7
关键词:网络老子大学生德育
随着大学生网络知识的普及以及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文化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积极参与,让网络对高校德育产生了诸多有利的影响,同时也暴露出令人担忧的负面效应。这些都是对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挑战,也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和新要求。
一、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1.1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他们在生理方面已完全成熟,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社会认知、情感和自我意识也正处在向成熟过渡的时期。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等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1.1.1政治方面
网络具有开放性,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没有国界和疆域。通过网络,各种文化形态、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渗透,不同文化间的交叉传播使大学生德育面临着一个价值体系多元化的时代,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通过网络而加剧渗透,导致大学生主导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观念模糊,民族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弱化。
1.1.2思想方面
西方的消极文化在网络环境的高度开放下无孔不入,多元思想文化汇流导致价值观念冲突和多元化,传统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舆论导向控制力受到了极大削弱,因此难以保证社会倡导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产生有效引导,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混乱,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网络上大量“垃圾”信息也极易腐蚀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使他们失去其他的兴趣爱好,沉迷于网络色情,人性发展扭曲,迷失理想信念。
1.1.3法纪方面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过度异化和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大学生在上网时出现了一些极不道德的行为,从而派生到现实生活中而犯法。目前,大多高校就存在着种类繁多的校园网络犯罪。如网络侵权、网络作弊、非法侵入网络进行恶意破坏、盗窃他人电子银行账户、网络,通过网络传播色情、暴力等违法信息,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
1.1.4道德方面
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在缺乏有效监督与约束的环境下,人性的弱点便会得到极大的纵容和暴露,借助网络的高度虚拟性,人们敢于说出在现实社会中不敢说的话,敢于做出在现实社会中不敢做的事,甚至于网络犯罪。与此同时,网络环境污染严重,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黄色、暴力信息,由于大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而很难抵挡一些带有新奇、刺激性的有害信息。这就使得网上不文明行为泛滥,大学生道德约束力弱化,大学生传统美德弱化,道德失范严重等现象。
1.2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给大学生德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借助网络进行大学生德育,其作用不言而喻。
1.2.1德育内容
网络为大学生德育提供了全新的传输平台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得德育内容更具有了现实性与开放性。网络的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拥有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包罗了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成果,也拥有多种信息传播功能。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最新信息对教育的内容进行相应补充;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交流和共享等多种渠道,自主的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政治、思想、法纪、道德教育等资料,这使得网络德育信息的内容和价值得到扩展和增值。
1.2.2德育手段
网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媒介手段和快捷的交流沟通方式,这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网络互动交流和多元的文化是提高大学生德育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网络的出现,使得大学生德育方法由传统训斥、封闭、包办、单一、保守逐渐向疏导、开放、自治、综合、创新转化。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普遍采取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进行单向灌输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主体性缺失,其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师生得以利用聊天工具、博客、论坛等新平台进行有效地双向沟通,一方面教师可以更全面、快速地了解受教育者的道德困惑和思想动向,及时进行引导和疏导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与教育者或其他受教育者相互沟通探讨,通过这些方式使其判断是非标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更强了。
1.2.3德育效果
与传统的德育模式相比,网络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特点,利用网络可创造一种比较活跃、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受教育者身临其境、寓教于乐,感染力强,大学生通过接受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升华了思想,加深了认识,使德育理论的影响更为深入、广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极大发挥,德育效果明显。而网络的自主互动也为大学生德育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培养德育的自主学习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1.2.4受教育者主体地位
得益于网络的平等性、互动性,大学生德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已发生改变,师生关系由依赖转向平等,而教育过程由单方面灌输转向相互影响,强调学习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和突出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形成了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双主体关系。网络的互动性,可以促进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受教育者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道德判断、分析、选择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充分表达。
二、从老子思想看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下文《老子》皆只注章节),“道”产生原始混沌的气体,原始混沌的气体又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产生中和之气,这三种气就产生万物,万物俱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摇荡就成为了和气。老子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辩证思想相符: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对立统一的。网络作为一种事物和其他事物一样,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在它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就必然带来相应的一些不利影响,这种矛盾会一直存在,并且这些不利影响也是由于网络的便利而产生的,并不能因为网络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害怕和抵制这一事物的发展,因噎废食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网络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要“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要顺应这个规律,不能强制妄为。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该以乐观的态度看待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尽量减轻网络的消极影响,并且以网络的积极影响来中和消极影响,达到大学生德育的最佳效果。
三、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相适宜的老子思想及其启示
3.1德育观念
在德育主体观上,传统德育过分地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在许多教育者的意识中德育对象仅仅被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灌输”的教育客体,这样就使教育过程中失去了本应倡导的民主性、平等性、沟通性,导致德育过程中的强制压服、一味灌输,使得受教育者在德育中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地挫伤,极不利于德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然也不利于德育效果的取得。所以,必须转变这种德育观念,在教育者和德育对象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中,要使大学生德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树立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的观念。“行不言之教”(《二章》),通过发挥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能动性,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引导、启发、点拨等,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德育对象的“自知”(《三十三章》)即独立思考、选择与应用,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达到“明”的目的,完成相应德育的正确判断选择及内化与外化,使得德育取得成效。
3.2德育目标
完善德育目标,培育和发展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实现从他律品德向自律品德的转化,他律道德判断是被迫的,依靠外在力量和外在价值的制约,他律品德行为不是出于个人自愿,而是外在规范的约束。自律品德基于个人的品德需要,品德行为本事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老子强调“自知者明”(《三十三章》),也就是强调德育要以培育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为重要目的,而传统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到“自知者明”(《三十三章》)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就要发展人的主体能力、塑造人的主体人格、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要做到“圣人被褐而怀玉”(《七十章》),即是指怀抱着自己的尊严、价值和品格以及崇高理想、蔑视世俗荣利,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品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客观、清醒的自我认识从而做到对自身发展的自知、自控、自主。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德育内容和信息才能更易为德育对象接受、内化。
3.3德育过程
以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为基础形成的太极图,来描述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过程,这个过程是受教育者在网络消极信息的环境下,以自身道德、法制、政治和思想各方面的修养为基础,对消极环境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并通过自身品德践行努力去改善这种消极环境;在网络的积极信息的环境下,通过内化来弥补和巩固自身的道德、法制、政治和思想各方面的德育知识。德育知识更多的是靠品德实践中的感悟与内省,更多的来自于社会生活和个人践行,这个过程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是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在受教育者内心世界的斗争中真、善、美战胜假、丑、恶的过程,是教育者在网络环境的推动和科学价值取向的引导下自主建构品德价值理念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3.4德育方法
当今大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特征和网络环境的影响,他们不再习惯于被动接受德育,变得反感和排斥“填鸭式”的硬灌式传统德育方法,他们不再喜欢简单地接受某种现成的观点和结论,要求能主动独立自主地做出判断和取舍。针对以上问题,老子的思想中有一些符合网络环境下大学德育特点的积极的、合理的方法:如疏导法、内省法、榜样示范法、情感法、践行法等。公务员之家
四、结语
网络作为一种环境和工具,对于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一次挑战也是一个机遇,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乐观的看待网络,借鉴老子合理的德育思想,转变德育观念,充分的利用网络,综合运用多种有效地德育方法去渗透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其形成自律道德,强化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品德践行,以达到大学生德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冯文全.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3]崔华前.老子思想中蕴涵的德育方法及其现代价值[J].怀化学院学报,2004,23(4):103-105.
[4]张春梅.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教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9):48-49.
[5]郑寒芳.老子“行不言之教"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J].福建高教研究,2003,(5):57-60.
[6]李全文.老子的德育方法对加强师生德育实践的借鉴意义[J].宿州学院学报,2008,23(3):8-9.
[7]秦翠兰.关于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64-67.
[8]李嗣丞.网络互动与高校德育理念创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5):110-111.
[9]刘庆东.论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冲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27(2):137-139.
[10]赵纪宁,胡启镔,王德宠.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57-60.
老子思想范文篇8
关键词:章太炎;援佛入老;近代化;比较研究;现实关怀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的“有学问的革命家”,这种特殊的身份使他在近代环境下阐述先秦诸子的思想理论价值,具有其独到之处。就老子而论,章氏的研究在近代老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学界对此也有研究[1]。但对章氏研究老子所显现的学术特点则似着墨不多。以下试简论之。
一、援佛入老
章氏早年虽对宗教作过批判,但对佛教情有独衷。在他思想中,佛教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认为,先秦诸子“惟以师说为宗,小有异同,便不相附,非如后人之忌狭隘、喜宽容、恶门户、矜旷观也”。佛教与之不同。又引用《成唯识论》中的话说:“佛家有言,何等名为所熏,若法平等,无所违逆,能容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势力强盛,无所容纳,故非所熏。若法自在性,非坚密能受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心所。及无为法,依他坚密,故非所熏。此可见古学之独立者,由其持论强盛,义证坚密,故不受外熏也。”[2]这里以佛教标准评论中国先秦诸子。佛教思想已经渗入到他学术思想的各个方面。在很多著作中将先秦诸子学说和佛学互相比附解析。
有人评价章氏“先是由儒入佛,次则以佛反儒、以佛解庄,最后是儒释道互补”[3]。他不但以佛解庄,而且还援佛解老。他说:“《大乘入楞伽经》唤作菩萨一阐提,经中明说:‘菩萨一阐提,知一切法本来涅盘,毕竟不入。’像印度的文殊、普贤、维摩诘,中国的老聃、庄周,无一不是菩萨一阐提。”[4]因此把老子思想、佛学互融。他表示:“所以老子的话,一方是治天下,一方是无政府,只看当时人情所好,无论是专制,是立宪,是无政府,无不可为。仿佛佛法中有三乘的话,应机说法。老子在政治上也是三乘的话,并不执着一定的方针,强去配合。……这是老庄的第一高见。就使维摩诘生在今日,必定也主张这种议论,发起这种志愿,断不是只说几句慈善事业的话,就以为够用了。”[5]
章氏佛老互解使老子学说呈现出一番新气象。他认为老子中最重要的概念“道”,按照韩非《解老》中的解释,“道”就“犹浮屠之言如耶”[6]。将老子眼中的世界本源等同于佛教“如耶”的概念。又如《老子》“宠辱若惊”章,章氏解释说:“人我之谓身,烦恼之谓患。夫‘灵台不可持’者,断法我见也。不少留人我见者,其志则一往趣寂,无利万物之情;‘涤除玄览’者,断所知障也。不少留烦恼障者,其志则厌苦人世,不能悲恫以应群生之求也。若是者,宁足以托寄天下者邪!夫吾无身者,吾无患矣。斯乃桑门小乘尫劣之行,怖生恶死,而期于远离五阴。彼大乘者,适贵其身与患俱,未遽避患也,”[7]在这里,章氏认为老子“宠辱若惊”思想与佛理相似。因为有人我之身,所以有烦恼之患,也因此才能“悲恫以应群生之求”,这就是大乘精神,才能为天下所寄托。
此外,章氏在《国学略说》、“菿汉三言”中多有佛老互解的论述。限于篇幅,不再列举。我们知道,以佛解老自佛教东传时即已产生。僧侣“格义”就大量借鉴老庄的术语来解释佛经,通过中国化的语言使佛教能在中土生存发展。因此以佛解老的实质乃以老证佛。[8]而章氏则与此不同。他是要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西方冲击下重新整合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章氏晚年,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佛、孔、老、庄所讲的,虽都是心,但是孔子、老、庄所讲的,究竟不如佛教的不切人事,孔子、老、庄自己相较,也有这样情形,老、庄虽然高妙,究竟不如孔子的有法度可寻,有一定的做法。”[9]目的还是要融通儒释道,重构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谱系。
二、诠释的近代化
20世纪初,西方各种学术思想、方法纷至沓来,对中国近代学术的影响不言而喻。作为一位开拓型学者兼革命家,章氏积极研究和传播西学。藉西学论老子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注意发掘老子学说的哲学思想。胡适评价章太炎诸子学研究贡献时说:“到章太炎方才于校勘训诂的诸子学外,别有一种有条理系统的诸子学。”[10]这就是说章氏诸子学研究主要是从学术思想上阐释,而非简单的校勘训诂。章氏自称:“盖学问以语言为本质,故音韵训诂其管钥也;以真理为归宿,故周秦诸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