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时间观

  在人类社会里,最公正、最平等、最无私的,莫过于“时间”。

  任何人,都要生活在历史时间的长河里,时间对任何人,绝无私顾,它总是不偏不倚,不掖不藏,一视同仁,普惠于人。它不因你年幼而宽容,不因为你年老而恩惠。如果我们把时间的长河,视为数不清的小数点的话,那么,任何人,包括伟人,都只能是其中的一个“点”,你死后,小数点仍然在继续延伸,延伸到永恒。

  时间没有再生性,它总是川流不息,一往无前;时间没有交易性,即使花天价,在市场上买不来,无论是分是秒,都是我们自己赚来的。进化论的鼻祖达尔文说,人生最大的悲剧是虚掷时间,浪费一分钟,就等于生命减少了60秒,这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生命一旦失去了时间感,就会在一瞬间变的卑贱起来,而无论物质上如何殷实和富足,地位如何高贵和显赫,你“杀”死了时间,那么人世间的一切都同你一刀两断了。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时间的概念是什么?

  中国人是知道时间最早的民族。早在远古时代,就将一昼夜的时间等分为12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沙漏、燃香等计时器,至少先于世界其他民族一千年以上。古代人们对于时间的表达的语数多不可计,如:晡辰晨畴初春旦更古晦昏顷纪季今久刻腊明暝暮年期秋稔日霎晌时始曙朔祀夙岁晚载望午夕昔夏现宵晓昕宿甸月早朝昼昨等等,仅《时间范畴词典》就多达一万多种表述。

  钟表出现后,准确地设定一昼夜为24小时;一小时60分;一分60秒。国际社会在19世纪初约定,以英国格林威治为标准时间,划分世界时区。在我国,以北京时间为全国标准时间。

  到了1983年,国际标准局利用原子钟定义时间,即:光在真空中是1/229·292·458秒。

  科学的时间概念,向《生命与时间共生死论》,提出了挑战,因为,在没有人类之前,时间早已存在。对于有理性的活着的个体来说,我们只是拥有过去时(昨天),现在时(今天)的有限部分的时间,到了明天,又是后人的今天,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后人作贡献。

  从大的方面来说,人的一生,有三个大的飞跃:一是创造世界;二是改造世界;三是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弗洛伊德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我”,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自我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超我,是童年、青年时期渐渐形成的东西,包括道德伦理、家长和师长的教育、社会影响、风俗习惯等。这些东西,童年、青年人做不到,历史地落到了老年人身上。他们有年资、有学历、有阅历、有经历、有能力,他们经历了历史、创造了历史,是自己的历史学家,是一部现代史;如果他们写出自己的高论胜解,又是一部教科书;如果把“三个我”写成相当高的水平,则是理论家,因为一切真理都是在历史中孕育的,没有几十年的人生实践,即使对理性的东西有所认知,但很难达到“超我”的程度,如果把“超我”同社会联系起来,推动社会进步的是“超我”,而不是“自我”。试问:那个十几岁的青少年创造了“相对论”呢!但是,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是未来的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必然的规律,他们在读书学习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一点上,老年人应当向自己的后人学习。有些古稀之年的老人,漫不经心地浪费了许多零碎时间,忽视了学习,不少老年同志在时间的账簿上出现了严重赤字。

  我们都知道瑞士是一个全民读书的国家,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老年人读书协会,头几年,曾向八十岁的老年人发出一封读书调查问卷,共100份,内容只有一项:你每天是否能坚持两个小时的读书?一位八十岁的绅士做了比较详细的回答:在他八十年的岁月中,睡觉占去了二十六年,工作花去了二十一年;吃饭花去了近六年;与人约会等待时间五年;叱责孩子花去了二十六天;刮胡子占去了二十八天:打领带用去了十八天;上厕所用去了十二天;点火吸烟十二天。一生只有四十六个小时在笑,而整整八十年没有读书,没有思考。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读书,不思考,你的心灵就会荒芜,就会长草,虽然你年轻时曾经播种,种的是龙种,但收获的是跳蚤,这无疑于白活或未活。想想看,如果你没有“三大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书籍教育,你就不会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没有完美健康的人格,就不会有高远的眼光与宽广的胸怀,也就不可能有清醒与睿智的头脑,更谈不上儒雅的气质与融洽的社会关系。与社会两隔还能为社会服务吗?

  人生苦短,老年人在时间上没有优势,要比青年人更珍惜所剩不多的时间,抓住时间,把该做的事做一做,把必看的书看一看。大哲学家舒勒斯说:“一个人,如果每天阅读十五分钟,每周平均可读半本书,一年可读二十四本书,一生至少可读一千本书。”

  对于一位老年人来说,一天读几十分钟的书,该不是什么问题。毛泽东最后读书是1976年9月8日5时50分,他读了约30分钟的《容斋随笔》,此时距他次日凌晨0时10分去世只有六个小时。毛泽东抱书而去的最后时刻,亦悲亦壮,他创造了历史,他是终生读书的人。长征路上在担架上读书;在延安时期曾说过:“如果我还能活十年,我一定要读书九年零365天。”

  毛泽东博览群书,绝不是“翡翠兰苕上”的文人自赏,他是为国而学,书剑双修、学用兼擅。我们上了年纪,可能没有伟人那种读书境界,但仍然可以通过阅读,激励意志,激荡思想,激动感情,激发灵魂。与时代共荣共进。

  老年人读书由于有长期学习的积淀,有“老底”,能考征,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可以这样说,读书,使老年人的思想发生新的飞跃,这种飞跃,就是老年人活着的“本钱”,至少可以预防提前老化和老年痴呆。

  老年人读书,最大的问题是转变时间观念,树立新的“时间观”。

  现在,世界已经开始进入了读“秒”的时刻。我国的“云计算机”在正负三秒之内,可以计算数十亿(次),难道我们的读书,止步于几秒钟之前!

  听一听考古学家对时间延续的思辨吧:

  “假定人类的出生,有二十四万年,我们把一日设譬,则每小时要代表两万年,每分钟要代表三百三十三年,最古的文化,在十一点四十分时候才出现;希腊文化,离现在只有七分钟;蒸汽机的发明,则只有半分钟而已。所以通常所谓古人,觉得他和我们相离很远的,其实只是同时代的人。”

  这不是一般的论述,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的引证。

  这句话,我翻来覆去读了多遍,他说的希腊文化就是我们同时代的人。其实恰恰是国际准标局确定的时间,即一秒等于二亿二千标时。

  我感到上边的说法不是现实概念,因此,我又找出我13年前读过的一本书,其中的一个标题就是“人生数秒”,书中说:“以‘秒’来演算人生,一天有八万六千四百秒,若以活到七十岁计,共有二万五千五百多天,二十二亿零七百五十二万秒。”

  这个数字,你觉得是多是少呢?

  读此书时,我刚好长于孔子十岁。孔子一生教书读书,每每感叹时间不够,一发“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感喟!可谓“天地有万古,此生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

  这部书的书名叫《水远山长》。作者杨振良先生,广东平远人,1956年生,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博士,花莲师院教授、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著作等身。这部书1987年写成,至今已在台湾地区印行20多次。

  老年人,别无奢望,唯求健康长寿。我认为,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延长自己的年寿。

  一是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尔雅·释亲》说:“儿子之子叫重孙,重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景孙,景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在子子孙孙的血统里,都有其祖先的遗传基因。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孙子孔德成说,他的血管里流着孔子的血。

  二是著书立说,把自己的“精神”留传于世。古希腊最负盛名的三大哲学家之一亚里斯多德,他的生命很短暂,只活了62岁,但他的智慧却占领了古希腊精神世界的高地。他从25岁时开始写作,共写出1000多种著作,涉及逻辑学、形而上学、神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修辞学、教育学、诗学、雅典法律等,成为西方诸多思想领域的学术之源。被恩格斯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政治学》《伦理学》等,统治世界思想界至今,被广泛征引。其人早已作古,但是他的书没有死!

  人当然会老的,人必然会死的,但是他们的精神是长存的。伽利略、哥白尼、牛顿;屈原、孔子、司马迁等,就是遗万年而不老的人!他们的名字将同他们的精神一起流芳千古。

  “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到了这把年龄,是否还要玩命地去追赶“下山少年的小哥哥”呢?不是的。我力唱“老年人的时间观”,是有其前提条件的:一是老年人读书要悠着点,别累着;二是心情要平静一点,别气着;三是有一种乐天精神。如果能把握住自己,乐乐呵呵地读点好书,肯定会“五福临门”: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

  有力量济人,谓之福;

  有学问著述,谓之福;

  无是非到耳,谓之福;

  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歌德的座右铭:“慢慢来,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