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钦良:读书人怎么读书 写作人怎么写作

  (主讲人:孙钦良 整理者:村姑)

  一

  12月13日,我市著名文史专家、河南科技大学及洛阳理工学院特聘教授、洛阳晚报《经典洛阳》栏目创始人孙钦良老师来到涧西区图书馆,就大家作为文学爱好者如何读书,如何写作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他说,一是要广泛读书,尤其是在三个领域,史书,地理,都城文化方面,书要读透!二是要端正写作初衷,不为展示才华,不为写作而写作!孙老师的讲授妙趣横生,浅显易懂,现将讲座全文完整推送,以飨广大读者。

  中国文化,比若江河,有源有流,有上游,有中游,有下游。刚起步时,它是泉水,它是溪流,它是清浅,它刚刚能浮起一只酒杯,是谓"滥觞",它是简单的,却是简约的,比如《诗经》,大多为四言句式。源头过后,便到了上游,进入高山大谷,汇入历代典籍,拓展为更加广阔的流域,加进更为复杂的社会形态与更为丰富的人文情感,这等丰富,四言诗已不能够表达,这就有了更高级的文化形制,比如七言诗,比如歌行体,比如汉代大赋等等。到了唐诗宋词,便到了中游,这不用我讲了吧,大家都是文人,不是市作协会员,就是省作协会员。

     再往下,便是下游,这时候更加丰富更加广大,呈现出汪洋恣肆的局面了,便出现了像明清小说这样调动所有文化元素来展示社会背景与人之情感的文学形制,浩浩湯湯,汇入大海。

  面对如此宏大、丰富的中国文化,如此多的文献典籍,我们该如何去读呢?那么一一我们当从源头读起。那么从源头读起读什么?上游读起读什么,中游读起读什么?

  我就在想,要思考这个问题。比如说中国文化的源头它不在北京,也不在南京,更不在现在最为发达的深圳。在什么地方?它的源头在洛阳,那就是河图洛书。我们要从河图洛书读起。

  有人说最初文明和国家的出现,最明显的有三大标识:第一个是文字;第二个是大的城邑的出现,就是城市;第三个就是大型的青铜器作坊的出现。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大型的青铜器作坊的出现,表明有国家机器,就是青铜器可以制造大量的兵器。国家是什么,国家的性质是什么?是它有国家机器,拥有军队,对敌的抵御和对民的保护与统治,都需要军队。文字是政府发布政命和传承文明的必要的载体,它必须有文字。

  河图洛书之后,我们很遗憾,在夏朝二里头遗址的这个夏中晚期都邑没有发现文字,只发现了国家文明的两大突出元素,就是大型的都邑和大型的青铜器作坊。有文字没有?没有。到商代才出现甲骨文。而洛阳被称为最早的中国,唉,有人抬杠了:你洛阳不行。为什么?作为国家的三要素缺一,就是文字。那我现在回答他,按照法国哲学家卢梭的观点:文字它的最初的发展阶段,就是点和数。这样一个元素出现,就可以称为文字。好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们知道河图和洛书就有点和数。所以现在作为洛阳的学者,这一颗心呀,是基本可以放下了,我的意思就是说在河洛地区,随着古文明遗址的不断地发掘与发现,我判断将来文字会出现,会被发现!你比如说去年巩义就发现了一个双槐树遗址。中国断代史专家李伯谦先生,就断定双槐树遗址为河洛古国,将时间节点定在了黄帝的时代,就是5300年。

  好了,我想在这个双槐树遗址的周围,不定在什么时候,可能就会出现黄帝之后夏代或者更早历史时期的文字,这是一个期待。

   二

  再就是在这条文化江河的上游,文化体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它是朦胧的,发源性的,它是不太明晰的,它的文学的样式和形制都是简单的,但却是简洁的。我们可以想像,河图洛书之后,按孔子的说法,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皇留三坟,五帝留五典,伏羲留八卦,夏禹留九丘。丘者,高也。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渺渺古籍,读不到了,须知道有。尚书在手,洪范九畴,重视源头,我们读经典就从这里读起。

  夏朝给了我们一些文化奠基,那就是大型都邑的出现。然后就是商了,青铜器制作和神鬼崇拜。下一个是西周,最主要的贡献就是礼乐制度出现,构建了等级制度和中华民族心理结构。然后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进入到两个重要的时期就是春秋和战国,这时候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灿烂的文化期,那就是诸子百家了。兵家、农家、法家、道家等等当然还包括当时的儒家。

  秦朝太短暂,给我们最大的贡献就是统一。确立大国观念,度量衡统一,文字也统一,当时都用小篆。西汉文景之治时期,崇尚的还是黄老、道家,但到了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以后确定了儒家文化为中国文化的主干,而其它学说,比如说农家法家道家,他们的学说就不再不怎么明显了,式微了。从西汉之后,我们要注意,就开始读经了,什么是经?清代纪晓岚带着大家写了一部丛书,就是《四库全书》一一经史子集。注意了:  经,排第一,经就主要指的是儒家经典。刚开始,没那么多,但是你要注意,从汉代开始出现了经学家群体,这些人不断归纳规整,到南宋儒学经典完善发展为十三经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三国分立,社会进入了大分裂的时期,加上魏晋南北朝,这个是中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另类文化 ,就是对于经学的否定,玄学的兴起。人们面对战乱,朝不保夕,今天还不知道明天怎样,战争、政治,等等,人随时会被杀。竹林七贤中的领袖人物嵇康40岁就被杀害于洛阳,还有大名士张华。在这个时期,文人不再与统治阶级进行合作,不再去研究经学了,而开辟了另类学术叫"玄学",宽袍大袖,大碗喝酒,不去当官,来竹林清谈。当时的阮籍、嵇康、向秀、刘伶等等,他们的政治活动区域在洛阳,山居活动区域在焦作修武一带。这个时期对于前边的经学以及儒家,进行了激烈的反抗。比如说嵇康就说过一句著名的话:“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当时的所谓名教就是以儒家孝道为核心的理念。这就等于说我嵇康背叛你儒家了。嵇康最后被杀害,绝对不是单单因为那一个案件,他的被杀和他与儒家精神的不合作、与统治阶级的不合作大有关系。

  魏晋南北朝之后,隋朝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制度,就是科举制度,系统选拔人才。科举制度诞生,直接为下层读书人提供了一个堂皇的出路,就是只要读书,取得科举功名,就可以当官,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现在我们还沿用这个科举,现在的高考实际上就是科举的延伸。

  隋阙唐宫,隋后是唐。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国祚比较长,有290年的很长的历史。大唐为我们奉献了数千诗人,数万首诗。

  唐朝之后是宋朝。一定要注意这个朝代,这个宋朝不得了,你需要读的东西太多了,宋朝是中国各个文化的集大成者。苏东坡,他不会出现在夏朝,也不会出现在商朝,他只能是出现在宋朝,为什么?中国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已为苏轼的出现进行了长期的彩排和铺垫。这样一个在镁光灯下走出来的光辉照人的可爱人物,他在这时走出来,一定是前边有无数的彩排和铺垫。你现在只知道他是文学家,不是的,他是有思想体系的,他还是哲学家、文论家、书画家等,只是因为苏东坡文学成就太突出了,淹没了他的哲学成就;他的文学成就太突出了,淹没了他的书法成就;他的文学成就太突出了,淹没了他的绘画成就。他其实是中国文化各领域的冠军!我说人呢,在世上,你学习,你读书,你写作,你这个口袋里得同时有三把刷子。给你一堵墙,你只会刷上灰,让你绘画题诗,你不会了,这不行。苏不是这样的,他在各个领域都站在山头。他一生写过将近3000首诗,词有300多吧,他的诗比唐人写得还好。比如他和李白都写庐山,《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就像一个照相机,咔,照了一下,就没了,一个摄影就过去了,不过是两句白描加上两句夸张,加了个美颜而已。但是苏东坡在诗后就点题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深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吧?他的诗,很好。他的文论,也特别棒。《超然台记》第一句:“凡物皆有可观......皆有可乐。”凡天下所有生物和植物,一切的众生都有可观、可欣赏的地方。什么意思?他这是直接从庄子的《齐物论》过来的。

  你说"万物之灵",你说人是这世界上最聪明的生物,不是的。万物皆有可观,皆有可乐,你看下面小狗狗,毛茸茸,跑过来,看到别的小伙伴儿来了,迎上去,你亲亲我,我闻闻你,这个情状,是可观的,是可爱的,狗在这时是快乐的。就是一个小蚂蚁,它在地上爬着也有可观,也有可乐。它有它的快乐点。这就是哲学的观点。(在整理录音时对这几句与老师的理解有不同,我以为苏子说: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也都可使人有快乐。孙老师认可了我的解读并说"智仁异见,均可均可",注此),后人就把他算到唐宋八大家里了。唐宋八大家,八个人,我看了一下,唐朝就只有两个人,宋有六人。所以唐宋文化气质的比较这个题目,我想这是我给在座的学员出的题,大家以后比较一下,比较一下唐宋的不同。

  明清之后,中国文化汇入大海,出现了小说,出现了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元素反应人类情感、揭示社会背景的长篇形制,那这就会出现以《红楼梦》为首的四大名著这类长篇小说。你知道中国文化犹如江河,像红楼梦这样的中国文化海洋里的航空母舰为什么不会出现在夏商和中国早期?因为它必须是吸收了前代超多的文化元素,你看他把中国的文化元素都用尽了,叫我理解他就是要“吃着劲”把文化写完,把所有文学样式都用尽。它是中国文化海洋里的航空母舰,它是百科全书。

  有一次与一个学者聊起来《红楼梦》的《葬花辞》,我查了一下,总共有52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如果你读过唐诗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你就会明白《葬花辞》的出处了,“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好,源头与下游的化用,就找到了。你会明白,曹雪芹如果没有读过刘希夷,他写不出葬花辞,或者写不了这么好。刘希夷最后一句:“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真是深刻。

  三

  总之,作为一个文人,三句话:书要读够,意要立深,文要写活。如果学习苏东坡的话,再加一条:人要有趣。

  中国文化的大江大河,你理一下,要理出一二三:

  一是什么?就是一心向学。读书是终身马拉松。停下来,别人就会超越你。

  二是什么?二相比较。我们去读任何东西,比如说唐宋文学的比较,中国八大古都文化气质比较,李白杜甫比较,中西文化比较,都是要看我们的比较思维的能力的。生活中的人,你比较吧,都不一样的。这个时代非常丰富,非常复杂。有真文人,也有假文人。不是说一个人会写文章,就是文人。而是这个文人有独立思考,有独立人格,有自由思想,就是陈寅恪先生讲的。

  你今天去哪儿吃饭,走过来一个人,他递过来一张名片,头衔很长,什么局长什么县长什么会长,而且出现什么什么"国际""中华"什么什么很大气的字眼,哎呀!前面的头衔十几个,乖乖!真厉害!真吓人,但看到最后了,这个人一点名气都没有。这样的名片接过之后不想再看第二眼。过了几天,你就又见了一个人,研究国学的,穿着汉服,留着长发,打扮另类,奇装异服,意在夺人眼目。哎呀,装样子的,这都不是文人。

  什么是文人?文人是骨子里头有文明有风骨的,是不凑热闹的,是不结盟的,是坐在家里读书的,是不喜欢热闹的,是不在电视上经常招摇的,这是文人!真文人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人家说看不起文人,其实是看不起假文人。

  有一次有一个中年人请我喝茶,说如今咱这文坛太乱了,要请你和叶鹏老师出来讲讲话,写作是有伦理的啊。我一听这话,我说你提得很好,这最早是由张文欣先生(洛阳市原文联主席,整理者注)提出来的——写作是有伦理的啊。

  洛阳文人现在确有一种乱象:图热闹的多,能够沉下来心做学问的少。学术上研究南宋以前的多,研究南宋以后的少,研究近现代的更少,为什么?因为没有盖棺定论的不好弄,所以大家都挑容易的弄。

  我们看洛阳文化人“分圈儿”,这也很不好!非常不好!我直言不讳地说这是文化的乱象啊。

  我主张读书,不要成立那么多的读书会。读书和写作,纯粹是你的个人行为啊!同志!非得一群人挤在一起?你才能读书?我实在是不理解呀!热闹热闹,才能读书,这非常有意思,这是普遍现象,我不能埋怨。央视有个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也是根据时代和观众爱好去设置的吗?因为你在电视上大篇幅地去讲解一首诗,观众不愿意看。必须有明星周杰伦啊上去:“我是经典传唱人”,好了!人们为了看明星来学诗歌,然后火爆了。真是很有趣的现象啊!唉唉,我时常在家里叹气啊。

  读书是什么?读书是你这个人的个人行为。那次喝茶那个中年人说你大旗一挥,振臂一呼,成立一个清流会,邀请几个真正的读书人成立一个洛阳清流会啊。

  北宋的时候,一群老龄读书人(13人)在洛阳成立了一个耆英会,司马光啊,文彦博啊,富弼呀,人家都退休回到了洛阳,十几个人能说得来,就说,就聊,说我们定期集中活动啊,司马光年纪最小当年63岁,富弼,文彦博都七八十岁了。他们制定了一个会约,司马光起草,第一个规定就是“不序官职序年龄”,大家吃饭的时候,谁年龄大谁坐主位,堂堂司马光,就坐在现在的门边,司机坐的那个位儿。我说这很好,我很欣赏。但我不建清流会,清流不是建出来的,是自成的。

  那个朋友说,现在有一个顺口溜:三个混混,三大骗,还有三个硌腻蛋。我可以给你说说都是谁。我说你不要说,这是一个现象,不独洛阳有,别的地方也有,现在就是一个浮躁嘛,不奇怪,哪哪儿都有。但是这给我了一个启发,一个提醒:所有人不要浮躁,尤其是我们读书人。

  古代啊有四民社会,士农工商。士就是读书人,他做官之后,变成了社会管理者。为什么把士排在第一呢,士到任何时候他就是一个社会的主体和精神的核心。士是用来干啥的呢?我告诉你: 士是来校正世风的。中国历朝历代,无论你怎么杀,读书的种子永远没有断绝。从秦焚书坑儒到明朝方孝孺被诛夷十族,但无论怎么杀戮,读书的种子都没有断绝。所以才有了今天啊,一听说要讲课啊,很多人都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你看后排那谁是从伊川赶过来的,这就是一心向学。

  读书,必须读三个领域,一个领域太窄了。你比如说余秋雨,他写大散文。什么叫大散文,就是用小散文写大历史。笔法与格调就是大江大河,纵横捭阖,汪洋恣肆。余秋雨在上海戏剧学院当院长,他是研究戏剧艺术的,但是他读了历史——注意了,他读了历史。他早年写的一本书叫《舞台艺术》。他的书我全读过,一本不落。但很多人不喜欢他的,他出名以后,很多人攻击他,这中间有嫉妒。当年中央电视台举行青歌赛,余秋雨参加,当点评嘉宾,其中有个文化问答环节,每一个问题他都做了详细的解读,新颖、深刻,我每次必早早地拿着小本子坐在电视前。我一边看,一边记,下去还再查一查,看他说得对不对。后来我写了一篇言论,标题是《为看余秋雨,才看青歌赛》。写完就交给一个编辑看,编辑说:  "哎,你写的人我不喜欢,发是会发,但不想立即发。″我问为什么?你说说。她说我不喜欢余秋雨!我一看他那个样子吧,那样那样的...再就是照的相片,就像个女的!其中一张照片手支着脸,作深刻思考状。(观众笑。鼓掌)我说,这个文章,我觉得有价值应该发,我们看人,不是看他的长相,是看人家的学识啊。

  读书,起码要读三个领域。余如果不读历史,根本不会有《文化苦旅》。你是写散文的作家啊,你研究河洛文化中的都城文化,你得知道历史、建筑吧?你到故宫去,看那些大殿的顶,你若不知道什么是歇山顶,什么悬 山顶、攢尖頂,你看的啥啊?你不读地理也不行,根本不行啊。你看中国古代早期历代都城,都是沿着黄河,在黄河的南岸,先在长安、洛阳,然后等到后来的江南等地开发之后,才迁到了南京,杭州和北京,对吧?你看当秦岭林木用尽,人口激增,农业、用粮不能后继,长安的后勤不能再供时,君臣们就必须来到洛阳"就食"。待洛阳这个地方周围的山林又被砍伐殆尽的时候,都城又得挪地方。不懂地理环境研究而去研究都城文化,也不行。所以读书一定要读够。

  我本不是学历史的,我本来是河南大学中文系77级的。我分配到洛阳,知道这是古都,好多朝代的国都啊。我当时来到洛阳的第一印象就是看到洛阳人盖大楼,我从街道上走过,走到八一路,看有一群民工拿着洛阳铲,我就新奇:哎呀,师傅,这是干啥呀?我问路边一老头。他说我们洛阳啊,过去是个古都,这是怕下面有东西有古董啊,地下十有八九会有东西,有没有,铲一挖,就知道了。我敏感地意识到,作为洛阳人,不能不读历史,1982年我就悟到这个道理了,所以补史学。在洛阳这个地方,不读历史,你永远不理解洛阳,也不懂它。

  这就是我所讲的一二三。一心读书,两相比较,三个领域,而三个领城中,有一个重点,就是你的研究领域与方向,你得明白你是干啥的,要拿这三个领域涵养你的那个重点。

  四

   现在我们就讲写作。

  首先就是这几个字:“士先器识而后才艺。”孔子有一句话叫“君子不器”。这个君子呀亦可理解为读书人,就是说,你不能作为一个单一的器皿存在,你若仅是个嚣皿,就受局限了,你看这个茶杯,只能喝茶,不能炒菜。读书人或说文人的写作得有器识,器就是你的器量格局,识就是你的见识,就是你的思想高度。唐代有个人叫裴行俭,这个人曾任吏部侍郎,相当于组织部长,考察干部,善于识人。有一次有人向他推荐唐初四杰。他说,这四个人都不行,前途一般。人问为什么?他说“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王勃等4人都很浮躁,不沉稳,爱显露,怎会高官厚禄呢?而且也不是长寿的人啊!他还点题说"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才艺",人要先有前瞻沉稳大格局,才能涵养你的才艺。唉,王勃20多岁就被淹死在大海了。

  我说,作为一个作家,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有大格局。写作的初衷,不是为写作而写作,不为展示才华而写作。不是为了刷存在感。什么时候写?就是你觉得非得写了,才写。你觉得你病了(意思是极想写作时坐卧不安状态,非身体之病症,整理者注)!你痛苦!你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有100度的激情,有一秒钟的灵感,这时候才写(这是老师的个人体验与观点,是达到一定境界才这样,不敢苟同,注者仍提倡一般作者时时练笔)

  你写的时候是什么状态呀?你写作的状态,既是一种苦,又是一种乐,是一种痛苦的甜蜜折磨人的幸福。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为什么能写出红楼梦?因为他痛苦。那么写作后的状态是什么呢?文章写完,这时候的状态就像自己刚生了儿女,每一篇新作都是自己的儿女嘛,就是你心心念念要回去看一下自己的儿女,看一次多一次激动,激动后,是改动。看一眼一次喜悦,喜悦后,又改动。摸一下他的脸又是一次高兴与改动。你看一次,修改一次,修改最少要有三遍,我就是这样,修改很重要,

  这是写作的状态。至于说写作的十五种方法,以后有机会,下一次我们再说。

  上次去周山,我们读了我的《周山赋》。最近我又写了一篇《春山赋》。村姑的评价是"《周山赋》大气,《春山赋》细腻",现在我想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写作是读书的运用",就让人朗诵一下《春山赋》。这篇赋融入了很多古诗句,能说明这运用。其中的春山,是一座山,也是一个文友的名字,春山溪谷是洛宁一个景点的名字。现在我请曹培育上台来读一读...

  孙钦良老师论写作(节选)

   (一)

  “然若细细区分,则陶渊明悠然面貌,淡远而隐居;孟浩然壮逸姿态,旷远而诗居;王维则静美自适,简远而禅居。”——出自孙钦良散文《春山静美》

   (二)

  文章之道,在于开头。一般写作初级阶段,文章的开头都是代入式,而写到后来,开头要有思想。就是以自己思想得出来的一段精华,放在最前头。

   (三)

  作家的语言必须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不同内容有不同风格,比如说这类写山水风光的,还有写隐逸风格的,语言一定要清新端丽。再一个,当代人都比较浮躁,不喜欢看长文章,写短些,才有读者。

  (四)

  怎样能使自己的文章既优美又有思想呢?就是像上面的这一段的句式。都采用的就是骈体文的句式,形成系列,整齐划一,连每句的字数都一样,有节奏感。比如你仔细看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是句与句之间对仗,句与句中间相应对应的那个字也对着,那是不得了的。杜甫这首诗和崔颢的黄鹤楼这两首诗,是历史上超好的两首律诗,是两座丰碑,对仗特别好,特别好!一个字都动不得啊,写得太好了。

  (五)

  写文章还要注意,首先是准确,其次才是形象与生动。你不准确,形象生动,那是花胡哨。你既准确又形象,那才是高级。

   (六)

  现在报纸上有的文章,就是你看了它的第一段,你完全可以想到第二段会写啥。最后结局是什么,都成套路了。写了几十年,第一没有突破别人,第二也没有突破自己。自己无病呻吟,读者看着似曾相识,味同嚼蜡。这些东西写哩多,还不如写得少。写十篇,还不如写一篇。要写拿得出手的东西。

   (七)

  该读的历史,必须读到,才不被单一知识来源、信息蒙了双眼。其实,文学与写作,只是庞大文史哲整套服装的小小花边,很审美但也很小的一部分,作家必须成为学者型,不但要关注荷塘月色,也要关注双槐树遗址与良渚文化。

   (八)

  35岁前知识欠缺阶段读经不如读史,读史不如读诗。35岁后已有丰富积累了,则读诗不如读史,读史不如读经。

  整理后记:

  《洛阳日报》副刊作者有一个洛浦群,不定期举行交流活动:或评稿,或采风,或讲座。上个月到周山采风,见周山上刻有孙钦良老师写的《周山赋》,活动组织者庄学(市作协前副主席)就约孙老师来讲一讲《周山赋》的构思与写作。孙老师现场讲解,采风活动效果非常好。有个朋友听了讲解,非常喜欢,回去后,把《周山赋》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了。

  这个月采风作业出来,又想请孙老师给大家做个公益讲座。孙老师很忙,但他还是应邀前来。

  孙老师是洛阳著名文史学者,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聘用专家。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专聘教授。洛阳晚报精品栏目《经典洛阳》版面创始人、主笔。治学涉及中国通史、河洛文化、河洛民俗、诗词联语、欣赏与写作等文史领域,出版有《经典洛阳》四卷丛书以及论文、散文、诗赋联语等500多万字。

  我和孙老师有过几面之交。2015年,市文联作协主席张文欣老师约了十个人,写河洛水韵,当时和孙老师等人一起沿河从陕西考察到洛阳。在每一个文化地点,他都能对其历史娓娓道来。在行驶途中,孙老师一直书不离手,不浪费一点时间。有人夸他捷才,他说,哪里有捷才,不过是平时多积累罢了。有个朋友吃鸡蛋,鸡蛋心没煮硬,一握,炸了,孙老师的白衬衫上全是星星点点的蛋黄。别人哈哈笑,他也哈哈笑,解了朋友的尴尬。朋友帮他洗了衬衫,他还一个劲地道谢。

  对于小事,我觉得他过于认真。如果他开车,泊车后一定要下车看看停得正不正。别人奇怪,他说:不能妨碍别人停车啊。他在洛阳日报副刊开了一个《洛阳楹联评析》专栏,写了一年多,专门谈洛阳名胜古迹对联,引经据典,一一赏析,我给他提了一些看法,他还专门在文中提到某点是我的建议。这次讲座,他没有稿,属于即兴,我录音并做了整理,给他看,他还加了注,说明我提出了一些异议与补充。他尊重每一个认真读书的人。

  再好的东西只听一遍,就如风过耳,很难留下深刻记忆。整理录音,一遍又一遍地听,最有收获的是自己。因为录音时间长,还请庄版、李双伟老师帮了些忙。

  仅仅听了,懂了,赞同了,还远远不不够,最重要的是实践。以后还要多提醒自己,时时读书,认真读书。

  (整理者:村姑 摄影:景明)

  

  上一篇:转发扩散!疫情防控,《人民日报》发出倡议~

  下一篇:涧西区图书馆近期活动回顾

  我来说两句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人参与评论 查看详情

  验证码:

  单击更换验证码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