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请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2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海量免费试题,请点击:1.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38道2022年2月1日-6月6日2.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38道2021年10月1日-2022年1月31日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696道2021年6月7日-9月30日4.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5.小学试题仓库

  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节最大的习俗是什么?是回家看看。看望父母、看望长辈。这中间蕴含着尊老敬长的文化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用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孝”来指代。

  孝为家风之本。甲骨文里的“孝”字,像一个孩子搀扶着老人的形状,《尔雅?释训》说:“善父母为孝。”中国人将“孝”作为家庭伦理的起点,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并在父母的养育之下成长起来,对这种生命和养育的报答,便是人伦道德的基础。儒家学说的入门读物《大学》中说:“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总结了孝的责任和义务:做孩子时,孝顺是第一美德;做父亲时,慈爱是第一美德。父母慈爱孩子,孩子才会孝顺。为什么中国人以及儒家文化圈把孝道看得如此重要?主要源于中国人的社会认知。在周秦时期的人看来,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天定的,而不是人定的。既然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那么人一切都源于父母。所以,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必须竭力报答父母。《诗经?小雅?蓼莪》中感慨父母的养育之恩:“父兮生我,母兮掬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说这德行比天都高,值得终生铭记。

  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家庭作为劳动的基本单元,不仅决定了生产的模式,也决定了社会道德的特点。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要想维持下去,必须树立一套伦理规范来维系家庭观念。家庭稳定了,社会才能稳定。元代陈天祥在《四书辩疑》中认为这是建立家风的基础:“古之明王,教民以孝弟为先。孝弟举,则三纲五常之道通,而国家天下之风正。故其治道相承至于累世数百年不坏,非后世能及也,此可见孝弟功用之大,有子之合,可谓得王道为治之本矣。”从正面阐释孝道在国家政治文化、社会观念、道德伦理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

  孝道成为道德自省的基础。《庄子?天地》中说:“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把孝看成一种社会责任,真正的孝子,应该劝善惩恶,长辈做了不好的事,要么就劝他,要么就想办法让他改正。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孝,不在于奉迎长辈;真正意义上的忠,不在于奉迎国君,而是要按照仁义道德的标准来判断。

  (摘编自曾胜高《文化的格调》)

  材料二:

  传统孝道体系本来是和农业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但即使从目前农村的情况来看,在人口流动已呈常态化发展局面时,农村老龄化更趋严重,在养老方面一些家庭仅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而丧失了实际功能,加之缺乏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一些农村老人的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城市地区,传统孝道也要面临许多新的现象和难题,在这种情形下,发展传统孝道成为一种必然。

  发展后的传统孝道体系从本质上说仍然没有超越传统孝道,而是将不合时宜的内容剔除掉,同时适度融入了新的内容或革新了其固有的存在和传播方式,无论如何发展,它的核心构成仍未超越传统孝道的边界,故从广义上来讲仍属于传统孝道的范畴。因此,准确来讲,在构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代际伦理体系的过程中,固然要以传统孝道为基础,但并不是要原原本本照搬传统孝道体系,必须要有发展。在发展传统孝道体系时确实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现代社会同样也提供了诸多前所未有的契机,此处可通过一个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例如,《论语?里仁》中讲道:“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要求当然很难与当前社会现状相适应,但它并未走向绝对主义,而是仍然预留了一定的灵活空间——“游必有方”。事实上,现代社会不断涌现出更多先进的交通设施以及通信设备使空间距离不断缩小,基于这种现实,可先从道德层面提出外出子女至少每周和父母通电话或视频一次等一些较为合理的要求,代际感情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维系。当然,在发展传统孝道时,要将相关伦理学理论和生活世界的普遍经验结合起来,使之既要有浓厚的生活基础,也要符合一般的道德要求,这样还可避免过多的泛政治化特征出现,有了发展,以传统孝道为基础的代际伦理体系的根基才能更为牢固。

  (摘编自郭德君《传统孝道是老龄化进程中代际伦理体系构建的核心构成》)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传统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社会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现代背景条件虽然发生了变化,文化传统的资源作用不可低估。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对道德生活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培育孝道的爱心来制衡物质化的利益趋动;面对家庭结构的变化,我们需要培育孝道的爱心来孰化家风家俗。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需要继承与弘扬孝道来营造一个使得老年人感到温馨的社会。

  (摘编自龚群、薛宝生《传统孝文化的当代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是建立在家的基础上的,孝为家风之本,因此孝成为这个社会的基础性文化因素。

  B.按照仁义道德的标准来判断如何尽忠和尽孝,体现了人的一种道德自省。

  C.中国传统孝道体系是和农业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因此它依然适合目前的农村社会。

  D.发展传统孝道需要与现实生活接轨,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将挑战变为机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论述了传统孝道在当今社会对家风建设、社会安定、个人自省这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B.材料二主要论述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统孝道文化体系需要融入新内容和革新固有方式的原因。

  C.以传统孝道为基础、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而建立的代际伦理体系,可以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D.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传承孝道文化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3)下列选项,与材料一中所阐述的关于“孝”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南怀瑾说:“父母好比两个朋友,照顾了你二十年,他们老了,你回过来照顾他,这就是孝。”

  B.《孟子》:“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C.《红楼梦》中,元春得以省亲,就是因为皇上“体贴万人之心,世上大莫如‘孝’字……”。

  D.《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一谈传统孝道面临哪些挑战?

  (5)如何理解“孝道是家风之本”?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生

  林斤澜

  这天晚上,诊所里接到一张条子,告诉他们难产的事。这位姑娘准备睡觉,可是掸掸床单,想着产妇躺在那里挣扎呢!拍拍枕头,仿佛看见了产妇一头大汗!猛地转身,拾起药箱,冲到街上。街上漆黑,道怎么走?河怎么过?山怎么爬?那手术独自又怎么拿得下?可是,难产一定要去抢救,这个念头压倒了一切。姑娘跌跌撞撞一直往前走,忽听见背后鞭子响,过来一辆黑糊糊的大车。打个招呼,爬上车子,原来满当当地装着沙子呢。姑娘在沙子上坐定,看见拉车的是两条驴,摆着细水长流的神气,一步一步地挪。

  车把式坐在车头,佝偻着腰身,看不清眉目,只见半脸乱蓬蓬的胡子。姑娘焦躁,跳下车来,自言自语地小声说:“还是自己走吧,这得什么时候走到山里去呀?去晚了耽误两条性命呀……”

  车把式听见,挺直了腰身,那半脸胡子仿佛都一根根立了起来。叫一声“等一下”,把车赶到道边,跳下来就卸驴。

  姑娘狠狠心往驴背上爬。还没有坐稳,听见背后飕地一鞭,那驴吃一下好打,直往前窜。姑娘觉出胡子手里的鞭子,管得前后两头驴服服帖帖,跑得快,走得好,直跑得两耳里塞满了哗哗的流水声。胡子一声吆喝,驴站住脚,姑娘定睛一看,已来到河边。两人下了驴,胡子说声找个会水的去。

  胡子引着一个人来了。那人好像走着上操的步子,径直走到姑娘面前。那是一个端端正正、干干净净的小伙子。小伙子打量了姑娘一眼,就顺下眼睛,去打量河水。然后向后转,蹲下,柔柔和和地说:“来吧,背你过去。”

  姑娘伏在小伙子背上,才下水,岸就看不见了,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有那起伏的黑浪,没头没脑地拥挤过来;只有那哗哗的水响,塞满了天上地下。姑娘闭上眼睛,闭紧嘴,水淹了脚,淹了腿,只是不看不作声。不多会儿,心定下来,才在水响里,听见那小伙子呼哧呼哧的喘气声,睁开眼来,觉着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上了岸,小伙子领着姑娘左拐右弯,来到一间小屋门前,叫了声什么,推门进去,只见一位白发红颜的老爷子,在划火点灯。

  小伙子说明了来意,老爷子挥着手说:“去吧,你去吧,我送大夫上山。”

  姑娘这才看清楚,他那身上湿漉漉的,是一身草绿军装。心想:一个复员军人吧。不错,这个周到的小伙子军人那样跟老爷子点了个头,跟姑娘点了个头,向左转,开步走,端端正正走了出去。

  老人从门背后摸出一根棍子,自己拿住一头,把另一头塞在姑娘手里,说:“大夫,当一回瞎子吧。”

      老人在前,姑娘在后,牵着上了山。走不多远,老爷子站住脚,朗朗念道:

  “天上红彩霞。”

  姑娘抬头望天,只见那一片黑,比地上的黑要淡些,可是哪里有什么红霞呢?老爷子使棍子指指地,地上暗中透亮,那是一洼水。老人朗朗念道:

  “地下绿水洼。”

  念着,牵着姑娘绕过洼子。一边上坡,一边说这是抬轿子的报路的行话。遇见上坡下坎,过桥跨沟,抬前边的,就比划山川日月,编成一句话,暗指给抬后边的。后边的留神了脚下要注意的情况,也编一句来回答。

  “南山飞过九头鸟。”

  “北沟架着独木桥。”

  “明月蹲山头。”

  姑娘叫了声好,想想这蹲字有点意思,不觉忘了脚底下有一步高坎,“咕咚”,险些儿跌个嘴啃泥。老爷子叫道:

  “大夫,白给你报路了。”

  “忘了底下了。”

  “大夫,平地起高楼。”

  这九岭十八弯,这么走起来,第一岭平常,第二岭稀松。眼前仿佛全是青山绿水,花香鸟语。翻过一道小梁,看见了村坊。

  这时,姑娘一脚跨进门,奔到产妇床前。当断定必须使钳子钳时,心倒抽紧了,从来没有独自动过这个手术呀,那去取钳子的手颤颤的有些哆嗦了。忽听得背后好像有人笑了一声。这时候,还有谁发笑呀?刚一回头,姑娘的小手,叫一双大手握住了。不紧不松,握在厚敦敦的手心里,且不放开。姑娘抬头一看,却是一位中年妇女,嗓音厚重。可是她说些什么,姑娘心乱,都没有听真。只觉着那意思是:“别怕,别怕。你行,你行。”

  姑娘浑身平添了许多把握,把小人儿巧巧地钳了出来,母子平安。石头房子里,新生命吹号一般,亮亮地哭出声来。新媳妇的男人跳到鸡窝跟前,探手抓出一只母鸡,不容分说,连刀子也顾不得拿,拧断了鸡脖子,随手扔在姑娘大夫脚边,叫道:“你有一百条规矩,也吃了这只鸡走。”

  候到晌午时分,姑娘大夫勉强吃了一只鸡腿,眼见母子平安,就告辞下山。

  山下有一块溜光的青石头,姑娘坐了下来,就摸出纸和笔。空山人静,笔在纸上沙沙走着,小声说着体己话。说了些什么呢?

  说的不是自己过河上山,救下人家的性命。说的是,自己在工作上,遇见了困难,可是一路得到帮助:驮上她,背起她,牵了她,握住她,仿佛她的一堆困难,都叫不知姓名的人们抢着分走了。这不是谦虚一番,姑娘心里,确实是这样想的。她觉得这样充实的生活,这样幸福,是什么也比不了的。

  这比个人的无论什么“幸福”,要高得多,美得多。或者根本是两种东西。

  (1960年12月发表于《人民文学》,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伙子是复员军人,却无意坦露身份,把姑娘背过了河,务实而含蓄。

  B.老人行话报路生动有趣,缓和了姑娘上山时紧张的心理,调节了叙事节奏。

  C.故事以姑娘大夫的视角展开,其他次要人物闪进闪出,场景转换巧妙自然。

  D.作者通过新媳妇男人的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山里人的粗鲁和真诚。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用四个疑问句式,形成排比,凸显了夜间进山的困难,营造出紧张的气氛。

  B.“道”“河”“山”体现了文中人物生活的环境特点,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舞台。

  C.这四种困难,预示了后文的人物出场和事件,为相关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D.用一连串的问句描述了姑娘行医前纷乱的念头,表现出姑娘的青涩和害怕。

  (3)作者对车把式的面容和妇女的语言用“看不清眉目”“都没有听真”进行简化处理,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分析说明。

  (4)小说讲述的是救助产妇的故事,有人认为将题目“新生”改为“救助”比较好,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本阐明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夫不诫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

  魏安釐王十一年,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时韩、魏与秦孰强?”对曰:“不如秦强。”王曰:“今时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孰贤?”对曰:“不如孟尝、芒卯之贤。”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率强韩、魏以攻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如耳、魏齐,而率弱韩、魏以伐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然”。申旗伏瑟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当六晋之时,智氏最强,灭范、中行氏,又率韩、魏之兵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不满者三板。智伯行水,魏宣子御,韩康子为骖乘。智伯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宣子肘韩康子,康子履魏宣子之足,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虽强,不过智氏;韩、魏虽弱,尚贤其在晋阳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时,愿王之必勿易也!”于是秦王恐。

  齐顷公,桓公之子孙也。地广民众,兵强国富,又得霸者之余尊,骄蹇怠傲,未尝肯出会同诸侯,乃兴师伐鲁,反败卫师于新筑。轻小嫚大之行甚。俄而晋、鲁往聘,以使者戏。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逄丑父于是戄然大恐,赖丑父之欺,奔逃得归。吊死问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外金石丝竹之声,远妇女之色,出会与盟,卑下诸侯。国内得行义,声问震乎诸侯。

  晋文公出亡,修道不休,得至于飨国。文公于是悯中国之微,任咎犯、先轸、阳处父,畜爱百姓,厉养戎士。四年,政治内定,则举兵而伐卫,执曹伯,还败强楚,威震天下。明王法,率诸侯,而朝天子,莫敢不听,天下旷然平定,周室尊显。文公于是霸功立,期至意得,汤、武之心作而忘其众,一年三用师,且弗休息,遂进而围许,兵亟弊,不能服,罢诸侯而归。自此而怠政事,为狄泉之盟不亲至,信衰义缺,如罗不补。威武诎折不信,则诸侯不朝,郑遂叛,夷狄内侵,卫迁于帝丘。

  节选自《说苑?敬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逄丑父

  B.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逄丑父

  C.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逄丑父

  D.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逄丑父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以伐秦”的“伐”指讨伐,与《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的“伐”不同。

  B.骖乘,指古代乘车居右陪乘的人,又叫“车右”。古人乘车以左为尊,故尊者在左。

  C.“吊死问疾”中的“疾”指疾苦,与《劝学》中“声非加疾”的“疾”不同。

  D.中国,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区域,此处代东周王室;与《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的“中国”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昭王认为当时的韩、魏两国国力比不上秦国,辅佐者也无能,觉得两国即使有贤人辅佐,国力强大,也无法战胜秦国。申旗却并不赞同秦王对天下形势的预料。

  B.晋国六卿中智伯最强,他灭掉范氏、中行氏,又率领韩、魏两氏围困赵襄子,决开晋水淹没了晋阳城。韩、魏联合起来反叛智伯,后来智伯被灭,领地被瓜分。

  C.齐顷公被俘,依靠逄丑父侥幸从敌军中逃脱。回国后,他远离享受,关切民生,励精图治,仁义在国内得以推行;在外参与会盟,放下身段结交诸侯,声威震动诸侯。

  D.晋文公执国政,任用贤臣,养护百姓,精心训练战士。待国内政治稳定,他出兵讨卫伐曹败楚,彰明王法,率诸侯朝拜天子,使地位衰微的周王室尊崇显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方其用肘足之时,愿王之必勿易也!

  ②且弗休息,遂进而围许,兵亟弊,不能服,罢诸侯而归。

  (5)齐顷公和晋文公在“重诫敬慎所忽”上都有不足,请简要概括他们的共同表现。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①

  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②,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勿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③,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④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注释:①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十月,苏轼在密州听说自己又将移任他调的消息,于是登上超然台写下这首词。②马耳、九仙:均山名,这两座山都在密州诸城县西南。③联拳:形容鸥鹭相依在一起的样子。④使君:这里指代的是作者自己。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实写了词人在月夜下所望之景,巍峨壮阔之景与超然洒脱之情相得益彰。

  B.“点轻烟”中的“点”字,精妙地刻画出鸥鹭飞翔时轻划水面,荡起缕缕烟波的细节。

  C.“回首便他年”一句,在冷静叙述中,让读者深味词人常年奔走、沧桑历尽的感慨。

  D.本词在描绘景物时,有动静变化,也有点面转换,还有色彩谊染,极其富有画面感。

  (2)本首词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在抒情方式上有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    ,     ”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2)“猿啼”,高急之声,似哭似号,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用其表现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如杜甫的“    ”。白居易的“    ”皆为千古名句。

  (3)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师说》里的话就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为了这一事业,无数先辈           、披荆斩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始终与人民           ,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百年栉风沐雨、淬火成钢。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和新考验,我们必须高度警省,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            、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在句式上有何特点?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7.(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文解字》云:“谶,验也。有徵验之书。河洛所出之书曰谶。”谶语就是一种秦汉间带有先验性质的隐语,            。在《红楼梦》中,对谶语的运用,往往就起着预示人物性格,揭露人物命运的作用。

  在脂砚斋评本红楼梦中,多处夹评直接点明:“怀金悼玉,大有深意”(第五回)、“这是隐语微词”(第八回)、“作签语以射后文”(第四十二回)……全然用以预告悲剧的“凶谶”,就是《红楼梦》这部繁华叙事中的命运讯号。

  谶“语”,名为“语”,其表现形式             ,物品、图案、曲子等等皆可具有“谶”的性质。这些事物在特定情节环境中安排出场,通过不同艺术手法揭露             ,处处设伏,从而遗留下命运的蛛丝马迹。

  红楼中诸名诸物,出现的都别有来历,或多或少都透露着折射命运走向的意味,逃不开“谶”的神秘色彩:如众人熟知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首字组合即为“原应叹息”,暗示四位贵族女性病死宫闱、受虐而亡、远嫁他乡、出家为尼的悲惨命运;开启全文情节的贾雨村、甄士隐二人,即假语存、真事隐;又如“群芳髓”落得众香“碎”满地;千红一窟(“哭”)又藏着多少女儿泪,万艳同杯(“悲”)又隐喻了多少凄凉、感伤与深思……

  诸如此类,以其名其物其曲衬行事做派,喻终局下场,均可从几个单字中窥见。

  (1)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结尾写到“以其名其物其曲衬行事做派,喻终局下场”。请从《红楼梦》中的人名或物象或曲子或诗句中任举两例(材料中已有的除外),探究其隐含之语。

  四、写作(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材料二:古之成大事者,必有过人之节。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所挟持者甚大,其志甚远。

  ——苏轼

  材料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

  当一代代仁人志士用自己的理想追求、青春热血、不懈奋斗照亮中国的时候,当中国攻坚的脚步、数字的驰掣、智造的力量、航天的速度等等令世界瞩目的时候,我们也迎来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挑战,在新的征程上,担当有为的你将以怎样的姿态加入时代赶考的大军?

  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节最大的习俗是什么?是回家看看。看望父母、看望长辈。这中间蕴含着尊老敬长的文化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用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孝”来指代。

  孝为家风之本。甲骨文里的“孝”字,像一个孩子搀扶着老人的形状,《尔雅?释训》说:“善父母为孝。”中国人将“孝”作为家庭伦理的起点,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并在父母的养育之下成长起来,对这种生命和养育的报答,便是人伦道德的基础。儒家学说的入门读物《大学》中说:“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总结了孝的责任和义务:做孩子时,孝顺是第一美德;做父亲时,慈爱是第一美德。父母慈爱孩子,孩子才会孝顺。为什么中国人以及儒家文化圈把孝道看得如此重要?主要源于中国人的社会认知。在周秦时期的人看来,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天定的,而不是人定的。既然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那么人一切都源于父母。所以,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必须竭力报答父母。《诗经?小雅?蓼莪》中感慨父母的养育之恩:“父兮生我,母兮掬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说这德行比天都高,值得终生铭记。

  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家庭作为劳动的基本单元,不仅决定了生产的模式,也决定了社会道德的特点。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要想维持下去,必须树立一套伦理规范来维系家庭观念。家庭稳定了,社会才能稳定。元代陈天祥在《四书辩疑》中认为这是建立家风的基础:“古之明王,教民以孝弟为先。孝弟举,则三纲五常之道通,而国家天下之风正。故其治道相承至于累世数百年不坏,非后世能及也,此可见孝弟功用之大,有子之合,可谓得王道为治之本矣。”从正面阐释孝道在国家政治文化、社会观念、道德伦理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

  孝道成为道德自省的基础。《庄子?天地》中说:“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把孝看成一种社会责任,真正的孝子,应该劝善惩恶,长辈做了不好的事,要么就劝他,要么就想办法让他改正。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孝,不在于奉迎长辈;真正意义上的忠,不在于奉迎国君,而是要按照仁义道德的标准来判断。

  (摘编自曾胜高《文化的格调》)

  材料二:

  传统孝道体系本来是和农业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但即使从目前农村的情况来看,在人口流动已呈常态化发展局面时,农村老龄化更趋严重,在养老方面一些家庭仅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而丧失了实际功能,加之缺乏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一些农村老人的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城市地区,传统孝道也要面临许多新的现象和难题,在这种情形下,发展传统孝道成为一种必然。

  发展后的传统孝道体系从本质上说仍然没有超越传统孝道,而是将不合时宜的内容剔除掉,同时适度融入了新的内容或革新了其固有的存在和传播方式,无论如何发展,它的核心构成仍未超越传统孝道的边界,故从广义上来讲仍属于传统孝道的范畴。因此,准确来讲,在构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代际伦理体系的过程中,固然要以传统孝道为基础,但并不是要原原本本照搬传统孝道体系,必须要有发展。在发展传统孝道体系时确实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现代社会同样也提供了诸多前所未有的契机,此处可通过一个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例如,《论语?里仁》中讲道:“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要求当然很难与当前社会现状相适应,但它并未走向绝对主义,而是仍然预留了一定的灵活空间——“游必有方”。事实上,现代社会不断涌现出更多先进的交通设施以及通信设备使空间距离不断缩小,基于这种现实,可先从道德层面提出外出子女至少每周和父母通电话或视频一次等一些较为合理的要求,代际感情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维系。当然,在发展传统孝道时,要将相关伦理学理论和生活世界的普遍经验结合起来,使之既要有浓厚的生活基础,也要符合一般的道德要求,这样还可避免过多的泛政治化特征出现,有了发展,以传统孝道为基础的代际伦理体系的根基才能更为牢固。

  (摘编自郭德君《传统孝道是老龄化进程中代际伦理体系构建的核心构成》)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传统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社会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现代背景条件虽然发生了变化,文化传统的资源作用不可低估。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对道德生活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培育孝道的爱心来制衡物质化的利益趋动;面对家庭结构的变化,我们需要培育孝道的爱心来孰化家风家俗。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需要继承与弘扬孝道来营造一个使得老年人感到温馨的社会。

  (摘编自龚群、薛宝生《传统孝文化的当代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社会是建立在家的基础上的,孝为家风之本,因此孝成为这个社会的基础性文化因素。

  B.按照仁义道德的标准来判断如何尽忠和尽孝,体现了人的一种道德自省。

  C.中国传统孝道体系是和农业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因此它依然适合目前的农村社会。

  D.发展传统孝道需要与现实生活接轨,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将挑战变为机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材料一主要论述了传统孝道在当今社会对家风建设、社会安定、个人自省这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B.材料二主要论述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统孝道文化体系需要融入新内容和革新固有方式的原因。

  C.以传统孝道为基础、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而建立的代际伦理体系,可以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D.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传承孝道文化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3)下列选项,与材料一中所阐述的关于“孝”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D

  A.南怀瑾说:“父母好比两个朋友,照顾了你二十年,他们老了,你回过来照顾他,这就是孝。”

  B.《孟子》:“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C.《红楼梦》中,元春得以省亲,就是因为皇上“体贴万人之心,世上大莫如‘孝’字……”。

  D.《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一谈传统孝道面临哪些挑战?

  (5)如何理解“孝道是家风之本”?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观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中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内容,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C.“因此它依然适合目前的农村社会”有误。由材料二原文“在这种情形下,发展传统孝道成为一种必然”“发展后的传统孝道体系从本质上说仍然没有超越传统孝道,而是将不合时宜的内容剔除掉,同时适度融入了新的内容或革新了其固有的存在和传播方式”可知,农村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需要发展传统孝道。

  故选:C。

  (2)B.说法片面。由原文“基于这种现实,可先从道德层面提出外出子女至少每周和父母通电话或视频一次等一些较为合理的要求”可知,不仅“论述了在当下社会背景下对传统孝道文化体系需要融入新内容和革新固有方式的原因”,还结合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发展传统孝道体系的途径。

  故选:B。

  (3)材料一强调的是孝道在当今社会对家风建设、社会安定、个人自省这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A.“回过头来照顾他,这就是孝”强调了“孝”。

  B.“亲其亲,长其长”表现的是孝道精神。

  C.“世上大莫如‘孝’字”强调了“孝”的重要性。

  D.强调的是个人修养,范围扩大。

  故选:D。

  (4)由材料二“但即使从目前农村的情况来看,在人口流动已呈常态化发展局面时”可得出:在农村,人口流动成为常态。

  由材料三“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对道德生活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培育孝道的爱心来制衡物质化的利益趋动”可得出:市场经济对道德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由材料三“面对家庭结构的变化,我们需要培育孝道的爱心来孰化家风家俗”可得出: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由材料二“农村老龄化更趋严重”,材料三“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需要继承与弘扬孝道来营造一个使得老年人感到温馨的社会”可得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养老问题更加严峻。

  由材料二“加之缺乏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可得出:缺乏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5)“孝道是家风之本”的同义语句为材料一第二段开头的“孝为家风之本”。因此相关信息可从后文去寻找。

  由材料一“中国人将‘孝’作为家庭伦理的起点,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并在父母的养育之下成长起来,对这种生命和养育的报答,便是人伦道德的基础”“既然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那么人一切都源于父母。所以,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必须竭力报答父母”可知,因为人类生命的源起在于父母,所以“孝”应是儿女的义务。故可从伦理结构方面得出:人的生命源于父母,孝顺父母是家庭成员天经地义的事情。

  由材料一原文“儒家学说的入门读物《大学》中说:‘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总结了孝的责任和义务:做孩子时,孝顺是第一美德;做父亲时,慈爱是第一美德”“孝道成为道德自省的基础”可知,“孝”是一个人修身的基础。故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得出:孝道是人的第一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础。

  由材料一原文“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家庭作为劳动的基本单元,不仅决定了生产的模式,也决定了社会道德的特点。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要想维持下去,必须树立一套伦理规范来维系家庭观念”可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得出: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要想维持社会稳定,必须树立一套伦理规范来维系家庭观念。

  由材料一原文“家庭稳定了,社会才能稳定”“孝弟举,则三纲五常之道通,而国家天下之风正”可从社会秩序方面得出:家庭稳定了,社会才能稳定。

  答案:

  (1)C

  (2)B

  (3)D

  (4)①在农村,人口流动成为常态;②市场经济对道德生活带来负面影响;③家庭结构发生变化;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养老问题更加严峻;⑤缺乏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5)①人的生命源于父母,孝顺父母是家庭成员天经地义的事情;②孝道是人的第一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础;③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要想维持社会稳定,必须树立一套伦理规范来维系家庭观念;④家庭稳定了,社会才能稳定。

  【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生

  林斤澜

  这天晚上,诊所里接到一张条子,告诉他们难产的事。这位姑娘准备睡觉,可是掸掸床单,想着产妇躺在那里挣扎呢!拍拍枕头,仿佛看见了产妇一头大汗!猛地转身,拾起药箱,冲到街上。街上漆黑,道怎么走?河怎么过?山怎么爬?那手术独自又怎么拿得下?可是,难产一定要去抢救,这个念头压倒了一切。姑娘跌跌撞撞一直往前走,忽听见背后鞭子响,过来一辆黑糊糊的大车。打个招呼,爬上车子,原来满当当地装着沙子呢。姑娘在沙子上坐定,看见拉车的是两条驴,摆着细水长流的神气,一步一步地挪。

  车把式坐在车头,佝偻着腰身,看不清眉目,只见半脸乱蓬蓬的胡子。姑娘焦躁,跳下车来,自言自语地小声说:“还是自己走吧,这得什么时候走到山里去呀?去晚了耽误两条性命呀……”

  车把式听见,挺直了腰身,那半脸胡子仿佛都一根根立了起来。叫一声“等一下”,把车赶到道边,跳下来就卸驴。

  姑娘狠狠心往驴背上爬。还没有坐稳,听见背后飕地一鞭,那驴吃一下好打,直往前窜。姑娘觉出胡子手里的鞭子,管得前后两头驴服服帖帖,跑得快,走得好,直跑得两耳里塞满了哗哗的流水声。胡子一声吆喝,驴站住脚,姑娘定睛一看,已来到河边。两人下了驴,胡子说声找个会水的去。

  胡子引着一个人来了。那人好像走着上操的步子,径直走到姑娘面前。那是一个端端正正、干干净净的小伙子。小伙子打量了姑娘一眼,就顺下眼睛,去打量河水。然后向后转,蹲下,柔柔和和地说:“来吧,背你过去。”

    姑娘伏在小伙子背上,才下水,岸就看不见了,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有那起伏的黑浪,没头没脑地拥挤过来;只有那哗哗的水响,塞满了天上地下。姑娘闭上眼睛,闭紧嘴,水淹了脚,淹了腿,只是不看不作声。不多会儿,心定下来,才在水响里,听见那小伙子呼哧呼哧的喘气声,睁开眼来,觉着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上了岸,小伙子领着姑娘左拐右弯,来到一间小屋门前,叫了声什么,推门进去,只见一位白发红颜的老爷子,在划火点灯。

  小伙子说明了来意,老爷子挥着手说:“去吧,你去吧,我送大夫上山。”

  姑娘这才看清楚,他那身上湿漉漉的,是一身草绿军装。心想:一个复员军人吧。不错,这个周到的小伙子军人那样跟老爷子点了个头,跟姑娘点了个头,向左转,开步走,端端正正走了出去。

  老人从门背后摸出一根棍子,自己拿住一头,把另一头塞在姑娘手里,说:“大夫,当一回瞎子吧。”

  老人在前,姑娘在后,牵着上了山。走不多远,老爷子站住脚,朗朗念道:

  “天上红彩霞。”

  姑娘抬头望天,只见那一片黑,比地上的黑要淡些,可是哪里有什么红霞呢?老爷子使棍子指指地,地上暗中透亮,那是一洼水。老人朗朗念道:

  “地下绿水洼。”

  念着,牵着姑娘绕过洼子。一边上坡,一边说这是抬轿子的报路的行话。遇见上坡下坎,过桥跨沟,抬前边的,就比划山川日月,编成一句话,暗指给抬后边的。后边的留神了脚下要注意的情况,也编一句来回答。

  “南山飞过九头鸟。”

  “北沟架着独木桥。”

  “明月蹲山头。”

  姑娘叫了声好,想想这蹲字有点意思,不觉忘了脚底下有一步高坎,“咕咚”,险些儿跌个嘴啃泥。老爷子叫道:

  “大夫,白给你报路了。”

  “忘了底下了。”

  “大夫,平地起高楼。”

  这九岭十八弯,这么走起来,第一岭平常,第二岭稀松。眼前仿佛全是青山绿水,花香鸟语。翻过一道小梁,看见了村坊。

  这时,姑娘一脚跨进门,奔到产妇床前。当断定必须使钳子钳时,心倒抽紧了,从来没有独自动过这个手术呀,那去取钳子的手颤颤的有些哆嗦了。忽听得背后好像有人笑了一声。这时候,还有谁发笑呀?刚一回头,姑娘的小手,叫一双大手握住了。不紧不松,握在厚敦敦的手心里,且不放开。姑娘抬头一看,却是一位中年妇女,嗓音厚重。可是她说些什么,姑娘心乱,都没有听真。只觉着那意思是:“别怕,别怕。你行,你行。”

        姑娘浑身平添了许多把握,把小人儿巧巧地钳了出来,母子平安。石头房子里,新生命吹号一般,亮亮地哭出声来。新媳妇的男人跳到鸡窝跟前,探手抓出一只母鸡,不容分说,连刀子也顾不得拿,拧断了鸡脖子,随手扔在姑娘大夫脚边,叫道:“你有一百条规矩,也吃了这只鸡走。”

  候到晌午时分,姑娘大夫勉强吃了一只鸡腿,眼见母子平安,就告辞下山。

  山下有一块溜光的青石头,姑娘坐了下来,就摸出纸和笔。空山人静,笔在纸上沙沙走着,小声说着体己话。说了些什么呢?

  说的不是自己过河上山,救下人家的性命。说的是,自己在工作上,遇见了困难,可是一路得到帮助:驮上她,背起她,牵了她,握住她,仿佛她的一堆困难,都叫不知姓名的人们抢着分走了。这不是谦虚一番,姑娘心里,确实是这样想的。她觉得这样充实的生活,这样幸福,是什么也比不了的。

  这比个人的无论什么“幸福”,要高得多,美得多。或者根本是两种东西。

  (1960年12月发表于《人民文学》,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小伙子是复员军人,却无意坦露身份,把姑娘背过了河,务实而含蓄。

  B.老人行话报路生动有趣,缓和了姑娘上山时紧张的心理,调节了叙事节奏。

  C.故事以姑娘大夫的视角展开,其他次要人物闪进闪出,场景转换巧妙自然。

  D.作者通过新媳妇男人的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山里人的粗鲁和真诚。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连用四个疑问句式,形成排比,凸显了夜间进山的困难,营造出紧张的气氛。

  B.“道”“河”“山”体现了文中人物生活的环境特点,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舞台。

  C.这四种困难,预示了后文的人物出场和事件,为相关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D.用一连串的问句描述了姑娘行医前纷乱的念头,表现出姑娘的青涩和害怕。

  (3)作者对车把式的面容和妇女的语言用“看不清眉目”“都没有听真”进行简化处理,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分析说明。

  (4)小说讲述的是救助产妇的故事,有人认为将题目“新生”改为“救助”比较好,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本阐明理由。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小说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正确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对相关内容处理用意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内容,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小说,明确观点,从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答】(1)D.“表现了山里人的粗鲁和真诚”中“粗鲁”错误。根据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男人的行为不是粗鲁,是直率。

  故选:D。

  (2)C.“为相关情节的展开做铺垫”错误。这里提到这些困难只是预示了后文的人物出场和事件,并没有为后面情节展开作铺垫。

  故选:C。

  (3)对于作者将车把式的面容和妇女的语言用“看不清眉目”“都没有听真”进行简化处理,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①“看不清”车把式面容反映了小说中设置环境的现实,从文中“这天晚上,诊所里接到一张条子,告诉他们难产的事”可知,故事发生的时间在晚上,同时,从“街上漆黑”可知,当时光线暗淡;而从“车把式坐在车头,佝偻着腰身”可知,姑娘坐在车把式后面视野小等情况和急于救助产妇的心理,造成了她没有看清车把式的面容。而从“当断定必须使钳子钳时,心倒抽紧了,从来没有独自动过这个手术呀,那去取钳子的手颤颤的有些哆嗦了”可知,当时姑娘因为是第一次做产钳手术,对做手术感到紧张、焦虑、担忧而无法专注听人说话的状态。这样处理意在增强故事和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②对于将这些次要人物作模糊处理,是作者为了突出中心人物与中心事件而故意为之。小说的主人公为姑娘医生,主要事件是救治难产的孕妇,作者将次要人物进行简化处理,重点突出他们急人所难的行为,意在使情节发展紧扣救助产妇这一中心事件,使情节安排不枝不蔓,详略得当。

  ③作者对次要人物作模糊处理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作者没有精细描写车把式和妇女的肖像和语言,是在将个体行为表现为群体行为,这些面目模糊和语言不清的人物正是代表了平凡普通的群体形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的代表,他们虽不起眼却能无私助人,从而彰显普通人身上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所以,这两个人的行为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成了群体行为。

  (4)这是一道开放性较强的题目,对于小说题目到底是那个好,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无论选择哪个题目,只要说出其中的道理即可。

  如果认为“新生”为题目比较好可以从“新生”这一标题意蕴丰富,一语双关方面来分析。姑娘医生是处理难产孕妇的病情,所以“新生”这一标题恰恰表现了新生命的诞生。同时,在更深层的意义上,以姑娘医生为代表的各种人群拥有了新风貌,同时也创造了新生活。

  其次,“新生”统摄了“救助”这一事件,大家不怕困难,相互协作,就是为了那个新生儿,所以,“新生”既是“救助”得以展开的原因,也是众人救助的结果。

  这一标题代表了小说主人公姑娘医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在完成对难产孕妇的救助任务后,“姑娘心里,确实是这样想的。她觉得这样充实的生活,这样幸福,是什么也比不了的”,这代表了姑娘认识到,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也是一种幸福,最终实现个人成长。

  最后,“新生”也意味着新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在这种新的氛围中,新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成为习惯。小说这里正是对人们间互助的这一美好品质(或社会风尚)的赞美以及对人情美、人性美的歌颂,同时也能引发读者思考奉献对于幸福的意义。使主题丰富而深刻。

  如果认为“救助”这一标题更好,这可以从点明了小说的主要事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小说的主要事件就是姑娘医生在夜里救助难产孕妇的故事,“救助”既点明了小说的主要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本文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救助”这一行为展开的,所以,以“救助”为标题,就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故事的主要事件。

  其次,正是通过“救助”难产孕妇,凸显了姑娘医生以及车把式、退伍小伙以及其他一系列的人们急人所难、淳朴友善的行为、品质。以此为题,就突出了小说中的人物品质。

  最后,“救助”是一种急人所难的行为,作者无疑对这一行为是持赞扬态度的。所以以“救助”为题,言简意赅,非常直接的表达出作者对小说中人物的高尚品格的肯定和赞颂。

  答案:

  (1)D

  (2)C

  (3)①“看不清”车把式面容,真实反映了姑娘搭车时夜里光线暗、坐在车把式后面视野小等情况和急于救助产妇的心理;“没有听真”妇女的话,真实表现出姑娘因从没独自动过手术,对做手术感到紧张、焦虑、担忧而无法专注听人说话的状态。这样处理意在增强故事和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②作者模糊人物的眉眼和语言,重点突出他们急人所难的行为,意在使情节发展紧扣救助产妇这一中心事件,使情节安排不枝不蔓,详略得当。

  ③作者没有精细描写车把式和妇女的肖像和语言,塑造了平凡普通的群体形象,意在表现他们虽不起眼却能无私助人,从而彰显普通人身上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4)不同意(以“新生”为题目比较好)。

  ①“新生”意蕴丰富(一语双关)。表层含义为新生命的诞生,深层含义为拥有新风貌,创造新生活。

  ②“新生”统摄“救助”这一事件,既是“救助”得以展开的原因,也是众人救助的结果。

  ③以“新生”为题,突出姑娘思想境界的提升。姑娘通过救助产妇,认识到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也是一种幸福,最终实现个人成长。

  ④更能突出作者对新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这一美好品质(或社会风尚)的赞美以及对人情美、人性美的歌颂,同时也能引发读者思考奉献对于幸福的意义。使主题丰富而深刻。

  同意(以“救助”为题目较好)。

  ①“救助”点明了小说的主要事件,是本文的线索,串联起姑娘大夫决意救助、救助路上被助、成功救助产妇、抒发救助感受的情节。

  ②以“救助”为题,可以凸显人们急人所难、淳朴友善的行为、品质。

  ③以“救助”为题,言简意赅,直接显豁,可以突出作者对这种热情助人的行为和品质的赞扬。

  【点评】小说标题有如下作用:

  1.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

  2.点明文章中心思想。

  3.交代文章写作情感。

  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5.作为文章的线索。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夫不诫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

  魏安釐王十一年,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时韩、魏与秦孰强?”对曰:“不如秦强。”王曰:“今时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孰贤?”对曰:“不如孟尝、芒卯之贤。”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率强韩、魏以攻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如耳、魏齐,而率弱韩、魏以伐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然”。申旗伏瑟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当六晋之时,智氏最强,灭范、中行氏,又率韩、魏之兵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不满者三板。智伯行水,魏宣子御,韩康子为骖乘。智伯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宣子肘韩康子,康子履魏宣子之足,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虽强,不过智氏;韩、魏虽弱,尚贤其在晋阳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时,愿王之必勿易也!”于是秦王恐。

  齐顷公,桓公之子孙也。地广民众,兵强国富,又得霸者之余尊,骄蹇怠傲,未尝肯出会同诸侯,乃兴师伐鲁,反败卫师于新筑。轻小嫚大之行甚。俄而晋、鲁往聘,以使者戏。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逄丑父于是戄然大恐,赖丑父之欺,奔逃得归。吊死问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外金石丝竹之声,远妇女之色,出会与盟,卑下诸侯。国内得行义,声问震乎诸侯。

  晋文公出亡,修道不休,得至于飨国。文公于是悯中国之微,任咎犯、先轸、阳处父,畜爱百姓,厉养戎士。四年,政治内定,则举兵而伐卫,执曹伯,还败强楚,威震天下。明王法,率诸侯,而朝天子,莫敢不听,天下旷然平定,周室尊显。文公于是霸功立,期至意得,汤、武之心作而忘其众,一年三用师,且弗休息,遂进而围许,兵亟弊,不能服,罢诸侯而归。自此而怠政事,为狄泉之盟不亲至,信衰义缺,如罗不补。威武诎折不信,则诸侯不朝,郑遂叛,夷狄内侵,卫迁于帝丘。

  节选自《说苑?敬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逄丑父

  B.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逄丑父

  C.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逄丑父

  D.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逄丑父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魏以伐秦”的“伐”指讨伐,与《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的“伐”不同。

  B.骖乘,指古代乘车居右陪乘的人,又叫“车右”。古人乘车以左为尊,故尊者在左。

  C.“吊死问疾”中的“疾”指疾苦,与《劝学》中“声非加疾”的“疾”不同。

  D.中国,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区域,此处代东周王室;与《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的“中国”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秦昭王认为当时的韩、魏两国国力比不上秦国,辅佐者也无能,觉得两国即使有贤人辅佐,国力强大,也无法战胜秦国。申旗却并不赞同秦王对天下形势的预料。

  B.晋国六卿中智伯最强,他灭掉范氏、中行氏,又率领韩、魏两氏围困赵襄子,决开晋水淹没了晋阳城。韩、魏联合起来反叛智伯,后来智伯被灭,领地被瓜分。

  C.齐顷公被俘,依靠逄丑父侥幸从敌军中逃脱。回国后,他远离享受,关切民生,励精图治,仁义在国内得以推行;在外参与会盟,放下身段结交诸侯,声威震动诸侯。

  D.晋文公执国政,任用贤臣,养护百姓,精心训练战士。待国内政治稳定,他出兵讨卫伐曹败楚,彰明王法,率诸侯朝拜天子,使地位衰微的周王室尊崇显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方其用肘足之时,愿王之必勿易也!

  ②且弗休息,遂进而围许,兵亟弊,不能服,罢诸侯而归。

  (5)齐顷公和晋文公在“重诫敬慎所忽”上都有不足,请简要概括他们的共同表现。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

  【解答】(1)句意:晋、鲁两国使者大怒,回国后寻求同党帮助,找到了卫国与曹国。四国结成联盟,与齐国在鞍地会战,大败齐师,擒获齐顷公,砍伤逢丑父。

  “归求党与助”中“党与”意为“党人”,“求”为使令性动词,此句为兼语句,不可断开,排除AD;

  “期”意为“会、会合”,“期战”意为“会战”,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

  故选:C。

  (2)D.“与《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的‘中国’相同”错误,《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中国”指中原地区,与本文中的“中国”意义不同。

  故选:D。

  (3)B.“决开晋水淹没了晋阳城”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当六晋之时,智氏最强,灭范、中行氏,又率韩、魏之兵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不满者三板”可知,决开晋水来淹晋阳城,水离城墙上沿不到六尺,没有淹没晋阳城。

  故选:B。

  (4)①“方”,正,正是;“用肘足”,用手肘和脚(接触暗示);“愿”,希望;“易”,轻视,掉以轻心。译文:这正是他们用手肘和脚(接触暗示)的时候,希望大王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②“休息”,休养生息;“弊”,疲惫;“服”,降服;“罢”,使……罢兵。译文:而且没有休养生息,就进军围攻许国,军队疲惫到极点,不能降服许国,只好让诸侯罢兵回去。

  (5)由原文第三段“地广民众,兵强国富,又得霸者之余尊,骄蹇怠傲”和第四段“文公于是霸功立,期至意得”可知,齐顷公和晋文公都心生骄矜。

  由原文第三段“乃兴师伐鲁,反败卫师于新筑”和第四段“期至意得,汤、武之心作而忘其众,一年三用师,且弗休息,遂进而围许,兵亟弊,不能服,罢诸侯而归”可知,齐顷公和晋文公都滥兵征伐。

  由原文第三段“未尝肯出会同诸侯”和第四段“自此而怠政事,为狄泉之盟不亲至”可知,齐顷公和晋文公都不亲自参加诸侯会盟。

  答案:

  (1)C

  (2)D

  (3)B

  (4)①这正是他们用手肘和脚(接触暗示)的时候,希望大王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②而且没有休养生息,就进军围攻许国,军队疲惫到极点,不能降服许国,只好让诸侯罢兵回去。

  (5)①心生骄矜  ②滥兵征伐  ③不亲自参加诸侯会盟

  参考译文:

  人的生死存亡灾祸幸福,关键全在于自己。圣人特别注重警诚自己在恭敬谨慎方面忽略的事情。不警诚、不思考,能保存自身、保全国家,也是很难的啊。

  魏安釐王十一年时,秦昭王对身边的人说:“现在韩、魏两国与秦国相比,哪一个更强大?”身边的人回答说:“他们都不如秦国强大。”秦昭王说:“现在的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相比,哪两人更贤能?”身边的人回答说:“如耳、魏齐当然不如孟尝、芒卯贤能。”秦昭王说:“凭着孟尝、芒卯两个人的贤能,率领韩、魏两国的军队攻打秦国,也不能把我怎么样;现在靠如耳、魏齐这样无能的人,率领弱小的韩、魏两国军队攻打秦国,他们不能把我怎么样也就更清楚了。”身边的人说:“那是当然的!”申旗伏在琴上回答说:“大王这样推测天下形势,那就错了!当晋国六卿先后掌权时,智氏最强,他灭掉了范氏、中行氏,又率领韩、魏两氏的军队在晋阳城围困了赵襄子,决开晋水来淹晋阳城,水离城墙上沿不到六尺高。智伯巡察水势,魏宣子驾车,韩康子为车右。智伯说:‘我当初不知道水可以使别人的国家灭亡,现在知道了。看来汾水也能用来淹没安邑,绛水能用来淹平阳。’魏宣子用手肘顶碰韩康子,韩康子用脚踩魏宣子的脚,手肘和脚在车上交接暗示,就使智氏的领地被瓜分,身死国亡,被天下的人耻笑。现在秦国虽然强大,但也不如智氏;韩、魏两国虽然弱小,但他们情况比在晋阳城下时还要好。这正是他们用手肘和脚来接触暗示之时,希望大王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于是秦王这才感到害怕。

  齐顷公是齐桓公的孙子,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国家富有,又继承了霸主的余威,骄横乖戾怠惰傲慢,从不肯外出与诸侯会盟,发动军队攻打鲁国,回师时又在新筑打败卫国军队。他看不起小国,欺侮大国的行为非常过分。不久,晋、鲁两国派人前来通问修好,齐顷公又戏弄这两国的使者。晋、鲁两国使者非常愤怒,回国后寻求同党帮助,找到了卫国与曹国。四国结成联盟国,与齐国在鞍地交战,大败齐军,擒获齐顷公,砍伤逄丑父。这时齐顷公才大为震惊和恐慌。他依靠丑父欺骗了敌军,才能够逃脱回国。齐顷公回国后吊唁死者,慰问百姓疾苦,七年不喝酒不吃肉,除去声乐,远离女色;外出参与会盟,自甘卑下与诸候结交。国家内部能够推行仁义。他的声望震动了诸侯。

  晋文公逃亡在外时,从不停止修养品德,所以能享有晋国。他主持国政时,对周王室的衰微很愤懑,任用咎犯、先轸、阳处父,养育爱护百姓,精心训练战士。过了四年,国内政治稳定,就出兵攻打卫国,捉住了曹共公,随即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声威震动天下。晋文公使王法彰明,率领诸侯朝拜天子,没有人敢不听从,广大辽阔的天下处处安定,周王室的地位尊崇而显荣。晋文公在这时建立了霸主的功业,愿望实现便得意起来,兴起了要像商汤、周武王一样统一天下的心思,就忘记了他的民众,一年内多次用兵,而且没有休养生息,就进军围攻许国,军队疲备到极点,不能降服许国,只好让诸侯罢兵回去。晋文公从此就懈怒政事,召集诸侯在狄泉会盟也不亲自到会,信誉衰落道义亏损,犹如网破不补。威武屈折不守信用,诸侯不再朝拜周王,郑国终于叛晋,夷狄入侵中原,卫国迁都到帝丘。

  【点评】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①

  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②,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勿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③,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④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注释:①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十月,苏轼在密州听说自己又将移任他调的消息,于是登上超然台写下这首词。②马耳、九仙:均山名,这两座山都在密州诸城县西南。③联拳:形容鸥鹭相依在一起的样子。④使君:这里指代的是作者自己。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上片实写了词人在月夜下所望之景,巍峨壮阔之景与超然洒脱之情相得益彰。

  B.“点轻烟”中的“点”字,精妙地刻画出鸥鹭飞翔时轻划水面,荡起缕缕烟波的细节。

  C.“回首便他年”一句,在冷静叙述中,让读者深味词人常年奔走、沧桑历尽的感慨。

  D.本词在描绘景物时,有动静变化,也有点面转换,还有色彩谊染,极其富有画面感。

  (2)本首词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在抒情方式上有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诗,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本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抒情方式的比较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两首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

  【解答】(1)A.“在月夜下所望之景”错,上片词人所望之景并非在月夜下,“莫使勿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作者此时想象夜晚月色会十分美丽,充满期待。

  故选:A。

  (2)①都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本词“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只见碧山与天相连,矗立在晚云间。站在城上高高的超然台,真的有超然之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人间世事凄凉沧桑,一回头就成为过去。直接表达看到山水美景之后的超然心态,也有面对宦海沉浮、物是人非的凄凉之叹。

  《十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直接表达满腹心酸无处诉说的悲凉以及因对亡妻的无比思念而肝肠寸断的感情。

  ②都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本首词“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最后劝大家不要忘记留下词人欢声笑语的垂柳下、矮槐前。末尾三句是虚拟之景,以景结情,诗人想要留住这一番美景,表现出了对密州的山水的留恋之情。

  《十年》一词“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那明月照耀着的长着小松树的坟山,是你年复一年地思念我而痛欲断肠的地方。在最后料想今后伤心处,便是明月照耀下的长满矮松树的山岗。以景结情,韵味悠长,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答案:

  (1)A

  (2)①都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本词直接表达看到山水美景之后的超然心态,也有面对宦海沉浮、物是人非的凄凉之叹。《十年》则直接表达满腹心酸无处诉说的悲凉以及因对亡妻的无比思念而肝肠寸断的感情。②都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本首词最后劝大家不要忘记留下词人欢声笑语的垂柳下、矮槐前;《十年》一词则在最后料想今后伤心处,便是明月照耀下的长满矮松树的山岗。韵味悠长,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译文:

  远眺马耳山跟九仙山,只见碧山与天相连,晚云悠闲地飘荡。站在城上高高的超然台,顿觉心旷神怡,有超然之感。不要让云彩匆匆地消散,今夜里会有美好的月光。

  小溪中的鸥鹭安静的聚在一起,离去时身姿翩翩,扬起点点轻烟。仕途多坎坷磨难,一回头就成为过去。不要忘了使君唱歌取乐的地方,就在垂柳下矮槐前。

  赏析:

  此词抒发了作者对密州的一片深情。上片开头三句是实有之景,中间二句是由景所生之情,最后三句是虚拟之景;下片换头三句是实有之景,中间二句是作者感慨的直接表白,末尾三句是虚拟之景。全词情景交融,虚实交替,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功力。

  上片开头“前瞻”三句是实有之景;中间“城上”二句是由景所生之情,亦起点题作用;最后“莫使”三句是虚拟之景,借写超然台昼夜美景和登临之际的超然之感,以表达对密州的留恋之情。

  下片为词作主体。换头“小溪”三句同样是实有之景,惟鸥鹭翩然而去又暗喻自己之离去;末尾“莫忘”三句同样是虚拟之景,惟虚拟之景中添入嘱托之语,希望故友不忘旧人;中间“人事”二句则是作者感慨的直接表白。寓居密州的时光,以至于既往半生的时光,尽于此二句中囊括之,尽于吟诵此二句时浮现之。同时又自然寓有今日登台,追忆往昔,今日亦将转瞬成为往昔之意,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岂不痛哉!”(王羲之《兰亭集序》)

  清黄子云《野鸿诗的》说:“诗不外乎情事景物,情事景物要不离乎真实无伪。一日有一日之情,有一日之景,作诗者若能随境兴怀,因题著句,则固景无不真,情无不诚矣。”“景无不真,情无不诚”八字,似为此词而发。

  【点评】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方法:

  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本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道中迷雾冰滑 , 磴几不可登 ”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2)“猿啼”,高急之声,似哭似号,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用其表现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如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 ”。白居易的“ 杜鹃啼血猿哀鸣 ”皆为千古名句。

  (3)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师说》里的话就是“小学而大遗 , 吾未见其明也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重点字:磴)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啼血猿哀鸣(重点字:啸)

  (3)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重点字:遗)

  【点评】《登高》名句辑录: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为了这一事业,无数先辈           、披荆斩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始终与人民           ,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百年栉风沐雨、淬火成钢。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和新考验,我们必须高度警省,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            、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在句式上有何特点?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结合语境填入恰当的成语。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中划线句子句式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划线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第一空,由后文“披荆斩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可知,此处是说无数先辈创业艰难,可以用“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夙兴夜寐)”。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

  第二空,由前文“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可知,此处是说我们要始终与人民团结一心,战胜困难险阻,可以用“风雨同舟(休戚与共、荣辱与共)”。风雨同舟:在大风雨里同坐一条船;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战胜困难。

  第三空,由前后文“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可知,此处是说我们要勇于斗志昂扬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可以用“踔厉奋发(继往开来)”。踔厉奋发:形容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2)由句子的结构“一个……的党,才能……;一个……的党,才能……”可知,划线句子由一对结构相同的句子构成,采用了整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

  其中,“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和“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相对,“才能基业常青”和“才能无坚不摧”相对,长短句型交错,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让人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前后两句形成递进关系,强调了语义,使得语势表达的更为强烈。

  从内容表达来看,这样长短句型交错的整句,句式错落有致,突出了“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对党的事业的重要性,能给读者留下更为深刻、鲜明的印象。

  答案:

  (1)①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夙兴夜寐)  ②风雨同舟(休戚与共、荣辱与共)  ③踔厉奋发(继往开来)

  (2)①长短交错,使整个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来朗朗上口;

  ②运用整句(句式整齐),不仅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易于上口,而且形成递进关系,使得语势更为强烈;

  ③两种句式的综合运用,突出了“初心不改与勇于自我革命”对党的事业的重要性。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成语),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7.(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文解字》云:“谶,验也。有徵验之书。河洛所出之书曰谶。”谶语就是一种秦汉间带有先验性质的隐语,            。在《红楼梦》中,对谶语的运用,往往就起着预示人物性格,揭露人物命运的作用。

  在脂砚斋评本红楼梦中,多处夹评直接点明:“怀金悼玉,大有深意”(第五回)、“这是隐语微词”(第八回)、“作签语以射后文”(第四十二回)……全然用以预告悲剧的“凶谶”,就是《红楼梦》这部繁华叙事中的命运讯号。

  谶“语”,名为“语”,其表现形式             ,物品、图案、曲子等等皆可具有“谶”的性质。这些事物在特定情节环境中安排出场,通过不同艺术手法揭露             ,处处设伏,从而遗留下命运的蛛丝马迹。

  红楼中诸名诸物,出现的都别有来历,或多或少都透露着折射命运走向的意味,逃不开“谶”的神秘色彩:如众人熟知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首字组合即为“原应叹息”,暗示四位贵族女性病死宫闱、受虐而亡、远嫁他乡、出家为尼的悲惨命运;开启全文情节的贾雨村、甄士隐二人,即假语存、真事隐;又如“群芳髓”落得众香“碎”满地;千红一窟(“哭”)又藏着多少女儿泪,万艳同杯(“悲”)又隐喻了多少凄凉、感伤与深思……

  诸如此类,以其名其物其曲衬行事做派,喻终局下场,均可从几个单字中窥见。

  (1)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结尾写到“以其名其物其曲衬行事做派,喻终局下场”。请从《红楼梦》中的人名或物象或曲子或诗句中任举两例(材料中已有的除外),探究其隐含之语。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给文段补写恰当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通读语段,结合语境进行补写,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并注意字数限制。

  (2)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判断有语病的地方,并作出正确的修改。

  (3)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答题时要熟悉题干涉及的名著内容,根据题干的提示和要求进行合理的探究。

  【解答】(1)第一处,由“带有先验性质的隐语”可知,谶语能够预示吉凶,可填:可预示吉凶。

  第二处,前文“谶语”“隐语”主要是说语言层面的表现,而下文“物品、图案、曲子等等皆可具有‘谶’的性质”说明其表现形式多样,可填:不只局限在语言层面。

  第三处,前文说这些事物通过不同艺术手法揭露,“处处设伏,从而遗留下命运的蛛丝马迹”指的是揭露其预言性,可填:其具预言性的一面。

  (2)画线句语病有三处:

  一是成分残缺,“在《红楼梦》中,对谶语的运用”介词开头淹没主语,删掉“对”;

  二是搭配不当,“预示人物性格”“揭露人物命运”动宾不搭配,改为“揭露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

  三是重复赘余,“往往就”删掉“就”。

  故修改为:在《红楼梦》中,谶语的运用,往往起着揭露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的作用。

  (3)《红楼梦》隐含玄机,处处设谜,是中国文学隐语艺术的集大成之作。考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人物名字、判词、诗句等作解读,指出其中的隐语含义即可。

  如《红楼梦》中王熙凤判词前面有一幅画,画的是“一片冰山,上面一只雌凤”。喻指王熙凤的靠山只不过是一座冰山,一旦冰山融化她也就失势了。王熙凤的判词为:“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香菱:原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预示了她的悲惨命运。作为《红楼梦》中第一个出场的女儿,她的身世命运不仅让人可悲可叹,同时亦是红楼女儿们“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一个缩影。

  花袭人:花的姿色俱佳且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