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误杀2》提档至12月17日上映,你会和当初陪你看《误杀》的人一起去看吗?

  

  期待第二部很久,竟然提档了,有些小欣喜嘿嘿。肖央饰演的父亲肯定不是那个看过1000部以上电影保护女儿的父亲李维杰了。

  在《误杀2》里肖央饰演的林日朗,看起来就是那种平日非常隐忍的小人物,包括在医院时候的穿着打扮,戴个帽子帽檐压得很深,大热天穿件红色T恤,纽扣要扣到最上面一颗,走路的动作姿态,都非常的谨小慎微,是我们所说的“社恐患者”。

  包括他很多情绪都是压抑着的,也不是说他故意忍着压底声音说话,而是他就是那样一个人,如果你不惹他,这样的老实人,就能老老实实去组建家庭,挣钱养家,然后安安稳稳走过一辈子。但是你惹了他,你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举动来。

  作为社会人,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可以忍,可以和平解决。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孩子已经病危,死神就在床边,偏偏孩子的病看不了,进行不下去了,他忍不了了。所以他要主动把这个事情推进下去,把儿子的命救回来,既然随遇而安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能走相反的路。男人都是很现实的,他们擅长的不是卖惨,而是解决问题。

  但是这次肖央演的林日朗就悲惨很多。林日朗只能用一种最极端、也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乍一看还是很奏效的,特警出动了,还有新闻记者直击现场报道,镜头怼着脑门拍,把他的遭遇的现实,全部现场直播出去。

  如果从初衷出发,我觉得误杀1饰演的父亲李维杰是想瞒住所有人,希望自己和全家人最后都能打通关,相安无事地活下去;误杀2的林日朗的初衷却是把自己暴露出来,他很显然是为了救儿子的命,把自己交待出去了。退一万步说,就算儿子得救了,人质得救了,法律会放过他吗?不会,他一出场,就把自己往牢门里送。现在这片子还没上映,我就已经开始同情林日朗了。

  感觉《误杀2》的调性还是蛮“误杀”的,都是弱者对强者力量悬殊的反抗,都是一个父亲在绝境中还是义无反顾站出来保护家人,也都有很浓的情感元素在里面,可能这就是《误杀》系列电影想表达的一些东西,而在《误杀2》有了新的表达,这也是我们作为普通观众期待这部电影的原因。

  想起来我是19年12月13日看的误杀,今年《误杀2》是12月17日上映,整好过去两年,好像经历了很多,又好像回到了疫情前的平静,可能会带有更多的情怀去看这部电影吧。

  当时看误杀1还挺巧的,就是和暧昧对象一起去的。

  未成年女儿遭到暴行,防卫过当误杀了对方。

  为了保护女儿,父亲帮忙掩盖证据,并与警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较量。

  以前我们可能会觉得杀了人,理所应当是坏人,因为不管怎么说,毕竟他杀人了。

  但在看了这部电影后,才更清晰的明白:有时候,界定好人与坏人的标准并没有那么简单。

  然后我和他讨论了很久,是好人还是坏人。

  最后得出个结论,不算坏人。

  但也不是说他是好人。

  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不算好人。

  现在来看,当初讨论的点也真是简单。

  就是一起讨论的人不见了。

  《误杀2》在延续父爱主题、传递守护家庭的爱与感动的同时,直指不同阶层的强弱碰撞,展现绝境之下的深层人性,引发大家的思考。

  身陷困局的林日朗,一边是危机四伏的枪林弹雨步步紧逼,一边是一家三口往昔的幸福回忆和如今孩子重病卧床陷入昏迷的现实难题。面对儿子的呼唤“爸爸我不要礼物了,你快回来”,林日朗泣不成声,几乎崩溃,但在最后依然放出狠话,“我必须让你们所有人都害怕,我才能赢”。

  时间真快,误杀二都快要上映了。我居然不记得自己在哪里看的误杀一,只记得看完结局以后的那种有些绝望的心情。一边是普通家庭的平平,一边是督察长的儿子素察。

  在这个电影里,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正义和法律,到底应该怎么选。

  电影有两个细节很惊悚,一个是小女儿拿着刀叉来来回回的划桌面,第二个细节是当小女儿开始撒谎改试卷分数的时候。大人做到事情,孩子真的在模仿,甚至她看到更多。肖央的演技真的很让我意外,故事一直在反转,看到人心揪揪。

  

  看不了了,都误杀了该怎么一起去看(狗头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