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作品范本十二篇

  当代文学作品(篇1)

  围棋,也称“弈”,既有博弈之意,也与“易”同源。在小小的黑白世界中,充斥着厮杀、争抢、搏斗等无形的战争,而在这一招一式的来往当中,则是对弈棋者棋艺乃至棋品的考验。棋盘虽小,但是弈棋过程却惊心动魄,再加上围棋本身所富有的深厚文化内涵,表现围棋或是表现它的“近邻”象棋的文学作品随时代的发展也逐渐增多,这些作品都可以称为“棋艺”小说。通过对棋艺小说的梳理与发掘,不仅能发现棋艺小说的写作规律,也对今后棋艺小说的进一步发展扩展了空间,是一举双得的事情。

  一、当代棋艺小说概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坛异常繁荣昌盛,表现棋艺的小说在各种思潮的引领下也慢慢出现,先后有阿城的《棋王》、钟道新的《国手》、旅法作家山飒的《围棋少女》、储福金的《黑白》、储福金的“棋语”系列小说以及胡廷楣的《名局》等棋艺小说出现。1984年,《棋王》发表在《上海文学》杂志上,作为“寻根派”的代表作家,阿城在文本中塑造的王一生,爱吃爱象棋,阿城用一系列的动词鲜活地表现了王一生的性格特点。在文章中,由象棋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也与围棋相似,文章通过一个拾破烂的老头之口,由象棋说开去,讲述了道教文化的玄妙以及阴阳调和之术。从另一个方面,也显示了作者对传统的回归以及对道教文化的肯定。阿城虽“不懂下围棋……绝的就是以写人生取胜[1]”。文章对棋艺小说的突出贡献在于将棋对主人公的影响上升到了一个哲理高度,突出了道家思想的“清静无为”,并且将主人公的精神依附归向传统。“棋”在这里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的作用,更是切入到了作品的核心。

  《围棋少女》是一位在北京出生而在法国学习成长的旅法作家山飒所写,在文本中,围棋作为一个中国元素渗透到了小说之中,且充当了文本的中心线索作用,衬托塑造了女主人公果断与勇敢的性格。虽然故事是传统的才子佳人模式,但“才子”是日本军人,而“佳人”则是涉世未深的中国姑娘,于是故事则深化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博弈,故事的内涵由此加深,而开拓的意义在于对中日两国不同文化传统及内涵的侧面展现。

  储福金的《黑白》以及“棋语”系列小说创作于2006年左右,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长篇小说《黑白》被认为是“中国首部表现棋文化的长篇杰作”的作品。作者讲述了陶羊子传奇跌宕的一生。如书名所喻,黑白不仅是主人公自身正与邪的较量,也是主人公在整个人生历程当中所不断遭遇的善与恶以及两者互相转化的过程。同时,储福金也创作了了“棋语”系列小说,每篇故事对应不同的棋语如“立”、“冲”、“引证”“点”“借用”等,由这一个个故事的讲述来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的思考。这些“棋语”小说大多展现了在那段特殊时期知青们的遭遇以及后来的生活轨迹,渗透着作者对于人生况味的思考。这些“棋语”或对应人物性格,或预示故事结局,或揭示人物命运,文本的丰富性不容小觑。

  2009年资深媒体人胡廷楣推出了一部以围棋界知名棋手为原型的展现棋人成长与参赛经历的棋艺小说《名局》,胡廷楣采访过世界最高等级的围棋棋赛达十年之久,曾是海内最好的围棋记者之一。独特的生活经历使他的小说在情节上具有曲折性、丰富性、传奇性,然而文学性还是有所欠缺。文本的独特贡献在于他对职业围棋手生活的全方位展现以及精确的心境描写,对比以往的棋艺小说,这不得不说是一次尝试与突破。

  除此之外,海外比较有名表现围棋的文学作品有川端康成的《名人》、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纳博科夫的《防守》等作品,其中以川端康成的《名人》影响比较大,《名人》表现了日本围棋名手本因坊秀哉对围棋的坚守与执着,茨威格《象棋的故事》则刻画了一名因受到西斯残害而对象棋有些类似偏执的精神分裂的人物,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做了细腻的描绘。纳博科夫的《防守》则讲述了象棋天才卢仁沉醉在象棋的世界中不能自拔,最终精神崩溃的故事。人物的性格与《象棋的故事》中的象棋博士有些相似,他们都是执着于对棋的坚守与热爱,最终舍弃了对正常生活的追求。这对中国棋艺小说情节的设置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当代棋艺小说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古代有许多大家都写过关于围棋的诗篇,如杜甫就有诗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现代诗人闻一多有一首爱情诗歌《国手》想将“灵与肉”都输给心仪的人,表现了对感情的真挚与执着。但是正如胡廷楣所言看这些围棋诗似乎有些“淡而无味”,也许就如严文井所说,即不一定要给“围棋文学”一个框架,只要涉及到围棋的作品都是好的,但如果涉及到拼搏者,奋斗者以及人生等概念与命题,则文本的内涵会丰富许多,涉及到这方面的文章以储福金的《黑白》为最全面。

  首先,储福金的《黑白》中有对文化内涵的阐释与表现。《黑白》在题目上就有一种对比,主人公陶羊子认为妈妈的灵魂陷在黑色的泥沼中而对黑色有一种恐惧和排斥,因此他喜执白棋,后因不会执黑而被迫转变,再从执黑的凶狠到执黑执白的相融相通,这是对题目的一种呼应。与陶羊子相对立,储福金塑造了方天勤这个人物形象,与陶羊子的善良真诚相对,方天勤则显得凶狠,心胸狭隘,最终他沉迷官场以及名利,陷入“原欲”当中无法自拔,两个人物也是一黑一白。就如陈思和所评价的“羊子是棋人,袁青是棋神……方天勤是您描写的棋魔。一神一人一魔,您写活了三种不同境界[2]”。

  其次,在储福金的《黑白》中,棋在陶羊子的身上不仅只是闲情逸致的工具,而是变成左右他命运的控手。他的人生命运的转机都是由围棋所引发,且由他对待围棋的态度可以洞察到他对待整个人生轨迹的态度。国难当头,陶羊子经历了妻、子、友人亡故的灾难,他最终卖掉了自己最为心爱的棋子,将所得来的钱捐给了军官,最后因走投无路而困守在大山之中,在大山之中他被当地的阿姗所解救,此时陶羊子终于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就如观一盘棋么?棋里本来有搏杀,有夺取,有杀伐,有劫争,观棋观心,心在意如何不在?人就在棋里,紧张,烦恼,盘算,焦心,种种痛苦,避无所避。将棋与人生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3]。棋最终融化在了人生当中,这也是棋艺小说应该所具备的特质之一。

  川端康成的《名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描写则展现为一种“忧伤”的美丽。名人最终没有赢得比赛,而且在他去世后也没有什么人为他送行,这种感伤的场面,折射出了名人人生经历中的悲哀孤寂,体现出了日本传统美学中把悲与美联系在一起的‘物哀精神[4]’”我们感受到了围棋所赋予名人精神的一种美的展现。

  在棋艺小说中,除了展现围棋本身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作者们还通常将围棋的比较置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进行描写,这种比较的视野与眼光就扩充了棋艺小说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三、当代棋艺小说的展望与反思

  棋艺小说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和追捧,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欣赏到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又能了解到中国传统的棋艺文化,特别是对于不懂围棋却想有心去了解与接触的人来说,棋艺小说更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的窗口,让他们既了解到围棋手的生活经历,又能接触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随着一股“回归传统”的热潮的掀起,以展现传统棋艺文化内涵为主的棋艺小说一定会受到欢迎。

  但是综观来看,棋艺小说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还不是特别深厚,围棋与文学艺术的结合也不够紧密,如何更有效的创造出艺术价值高、文化内涵深厚的棋艺小说是解决棋艺小说发展瓶颈的关键问题。

  首先,棋艺小说要接触到人生,接触到人生的命运,也就是要以“表现人”为中心。反响较大的几部棋艺小说都以表现人,尊重人为前提和基础。比如迎合时代风潮的《棋王》就将那代的知青在特殊时期的艰难岁月展现了出来,把他们的隐痛“饿”赋予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展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次是要开拓精神境界,这也是大部分棋艺小说所缺乏的,或是当今棋艺小说所要努力的方向。仅仅将棋与人结合还不够,只是在文本中开启了第一个层次,还要继续去拓展、深化更高的层次,让读者感到一种更具有冲击性的力量;最后是可以涉及围棋文化的国际比较。围棋是一种竞技类的项目,棋类小说在描写的过程当中必然会涉及到竞争。通过对不同人物、不同阶层、不同国籍的竞赛的描写不仅可以增加小说的趣味性,也可以对写出各个人物、各个阶层、各个国家下棋的特色与特点。这也是棋艺小说吸引读者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质。笔者希望棋艺小说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产生更为深广的影响力。

  注释:

  [1]胡廷楣.围棋•文学•人生――访严文井.黑白之道――围棋名家访谈录,2006:138.

  [2]陈思和.人生境界之上,还有精神境界――写给储福金先生并谈的小说结构.西部华语文学,2007(3).

  [3]储福金.黑白,2007:323.

  [4]曲楠 何云波.《名人》与日本围棋文化,2007:283.

  [5]何云波.围棋与中国文化.2001:32.

  参考文献:

  [1]胡廷楣.黑白之道――围棋名家访谈录.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2]储福金.黑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当代文学作品(篇2)

      一、大众文化的形成和特征

      中华文明悠远博大。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我们取得了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造的巨大成就。至“工业革命”,一种传播技术革命的文化出现,并在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土壤的滋润下开始繁荣,这就是大众文化。

      她无明显阶级性,也无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的明显自发性。她仅仅是一种“众人喜好的文化”,在当代具有明显的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传媒性,是物质文化消费现象。

      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短短20年时间,便迅速壮大成与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社会主流文化形态。她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风貌,但也引发了多重争议。这促使人们不得不考虑她的价值和发展控制问题。

      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一)总体现状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街头文化、网络文化、快餐文化。涂鸦不再是损毁公共设施的反面教材,轮滑鞋成为日常的交通工具,麦当劳和动漫老少咸宜……

      “后现代消弭了高雅与通俗之间的差异”,代之而起的是崭新、前沿、活跃的,形式大于内容的文化时尚;网络文学流行元素的泛滥,无厘头文化的兴起,使文学的处境日益卑微;严肃文学在一片指责声中渐渐地为迎合消费需求苦苦挣扎;表现青春励志、人间真情的作品全面缺失。当代大众文化已在满足人们消费欲的同时,丢掉了文学的功能,造成了文化精神的极度失落。

      (二)精神流失与价值取向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精神文明价值正在流失,“SLFCA精神”极为缺乏。

      1、Self——自信、自立、自强

      《苔丝》中塑造了一位“失贞”后,仍对爱情自信、对生活自立、对命运自强的女性;幼年电击致残的何军权①,在残奥会上屡夺金牌;而整个中国也是一步步摘掉“东亚病夫”铁罩的鲜活史诗。他们用自尊的烈火消解了自卑的封冻,打破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迷信。我们不要打着反对“个人排他主义”的旗号,抹杀“三自”的强大能动性。要深刻反省,坚决抵制懒惰情绪,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2、Love——爱人、爱祖国、博爱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之前是政治扼杀了“爱”,那么90年代以后则是金钱扼杀了“爱”。但“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孔孟以“仁爱”为纲推行“仁政”主张;保尔·柯察金用钢铁般的意志告诉我们,“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马丁·路德金怀揣博爱的梦想呼吁种族平等。

      3、Fastidious——挑剔

      大众越来越挑剔,也越来越不挑剔了!人们会恼火煎饼上多出的一粒芝麻,也会光临隐私揭秘、情色凶杀的文艺,《荷马史诗》门前冷落、《流星花园》门庭若市……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扬弃了旗袍、黑发,宣传起了超短裙、彩发。“肥皂剧”占据收视率前列,选秀场成为大众文化坚实的阵地。我们不能让低能化娱乐继续妨害大众的审美能力,应该用纯粹的文学精神来净化心灵,读《威尼斯商人》,学习安东尼奥们生活的智慧;品《巴黎圣母院》感受敲钟人卡西莫多人性的真善美。品味无数升华人性之理。

      4、Cooperation——合作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不过,“80后一代”引领的时尚文化,更加讲求“西式”个性解放。RPG、DIY……从服饰到神情,都追求最cool、最in效果,“Freestyle”的生活方式对青春一族的影响无处不在。并且学校教育也开始留意培养学生的个性。但这很可能是在没有领会“尊重个性”的真谛前提下的盲目模仿。看看《三个火》,他们齐心打败红衣主教、舍命救友。莫逆之交并没有成为他们仗势凌人的资本,也没有妨碍他们侠肝义胆个性的彰显,相反,团队精神使其英雄形象更令人崇拜。我们不要把“尊重个人能力”的人文关怀当作脱离团队的借口,应当领悟合作精神与技巧的本质,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实现“和而不同”。

      5、Action——行动

      “Every man feels instinctively thatall the beautiful sentiments in the worldweigh less than a single lovely action,”“A man,1ike a watch,is tO be valued byhis manner of going,”不过,总有不少人在睡梦中收获幸福、在幻想中等待机遇。的确,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浏览、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这一点对15~25岁的城市青年一代最具针对性。试想,如果漂流孤岛的鲁滨逊成天只是“期望”早日回乡而不与自然抗争,如果八十四天一无所获的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放弃第八十五天的出航,而“期待”第八十六天的收获,那么“家乡”和“大鱼”又在哪里?人类坚毅、勇敢的光芒又要何以释放呢?无可厚非,生活需要幻想。但最终要把它变为现实。

      (三)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

      当然,大众文化之所以如此受宠,是因为她从本质上是以最广大人民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归宿和最高价值目标的。她始终体现着一种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蕴涵着人文目标,昭示着人文价值理性。

  当代文学作品(篇3)

  一、大众文化的形成和特征

  中华文明悠远博大。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我们取得了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造的巨大成就。至“ 工业 革命”,一种传播技术革命的文化出现,并在 现代 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 经济 土壤的滋润下开始繁荣,这就是大众文化。

  她无明显阶级性,也无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的明显自发性。她仅仅是一种“众人喜好的文化”,在当代具有明显的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传媒性,是物质文化消费现象。

  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短短20年时间,便迅速壮大成与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 英文 化并驾齐驱的社会主流文化形态。她的 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风貌,但也引发了多重争议。这促使人们不得不考虑她的价值和发展控制问题。

  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一)总体现状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街头文化、 网络 文化、快餐文化。涂鸦不再是损毁公共设施的反面教材,轮滑鞋成为日常的 交通 工具,麦当劳和动漫老少咸宜……

  “后现代消弭了高雅与通俗之间的差异”,代之而起的是崭新、前沿、活跃的,形式大于内容的文化时尚;网络文学流行元素的泛滥,无厘头文化的兴起,使文学的处境日益卑微;严肃文学在一片指责声中渐渐地为迎合消费需求苦苦挣扎;表现青春励志、人间真情的作品全面缺失。当代大众文化已在满足人们消费欲的同时,丢掉了文学的功能,造成了文化精神的极度失落。

  (二)精神流失与价值取向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精神文明价值正在流失,“slfca精神”极为缺乏。

  1、self——自信、自立、自强

  《苔丝》中塑造了一位“失贞”后,仍对爱情自信、对生活自立、对命运自强的女性;幼年电击致残的何军权①,在残奥会上屡夺金牌;而整个中国也是一步步摘掉“东亚病夫”铁罩的鲜活史诗。他们用自尊的烈火消解了自卑的封冻,打破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迷信。我们不要打着反对“个人排他主义”的旗号,抹杀“三自”的强大能动性。要深刻反省,坚决抵制懒惰情绪,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2、love——爱人、爱祖国、博爱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之前是 政治 扼杀了“爱”,那么90年代以后则是金钱扼杀了“爱”。但“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孔孟以“仁爱”为纲推行“仁政”主张;保尔·柯察金用钢铁般的意志告诉我们,“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马丁·路德金怀揣博爱的梦想呼吁种族平等。

  3、fastidious——挑剔

  大众越来越挑剔,也越来越不挑剔了!人们会恼火煎饼上多出的一粒芝麻,也会光临隐私揭秘、情色凶杀的文艺,《荷马史诗》门前冷落、《流星花园》门庭若市……当代

  当代文学作品(篇4)

  “娱乐”是一个同义复制的词语。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娱”字的解释是:“娱,乐也,从女吴声。”娱乐是人的天性,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与精神需求。人们需要娱乐,已形成对工作劳动的调剂与补偿,并在两者的良好协调中完成生存的整体需求,娱乐也因此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剂。报刊、广播等大众传媒出现之后,娱乐的外延和内涵都得以扩张,但首先满足的是受众的信息需求,在组织大众娱乐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所起的作用是间接的、分散的,社会化程度比较低。影视成为当今世界上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后,在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更为快捷、生动、准确、全面需求的同时,也为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载体。影视作为一种现代大众传媒,本身具有鲜明的通俗性、消费性等大众文化传播特征,观众期望通过收看自己喜欢的影视剧获取信息、放松身心,可以说是观众对影视有明显的消费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娱乐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读,甚至将娱乐看成庸俗浅薄、丧志的代名词。其实,娱乐也是有内涵、意义、品味之分的。李泽厚先生曾经分析了美感产生的阶段与层次:首先是悦耳悦目、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它包含无意识的本能满足;最高层次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悟境界,是整个生命与存在的全部投入。观众在看影视娱乐剧的过程中,娱乐实际上来自于身心两个方面的同时满足,任何一方面的缺陷都会造成某种遗憾,都会影响娱乐效果的充分获得。

  “娱乐化”与“娱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化”——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娱乐化正在成为当今一种引人注目的影视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核心就是以娱乐的精神、娱乐的视角、娱乐的方式来策划与制作影视剧,实现人们的视觉愉悦与情感诉求。

  需要指出的是,影视剧形态娱乐化,虽然存在某种合理性甚至必然性,但凡事过犹不及。现在有些影视剧已经模糊了趣味性与娱乐化的界限,其权威性与严肃性被解构,过度的娱乐化使得影视剧迷失了应有的本性,在娱乐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从而使影视剧发生了一系列偏差,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更是如此。

  二、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过程中出现娱乐化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一味迎合,格调低下

  市场经济下,“顾客就是上帝”,影视的最终顾客是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收视率、入座率,因而,在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过程中也不例外。一味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搞笑成分,一时间“枕头”“拳头”充斥着荧屏,或者以扭曲的心理变态行为,满足观众的猎奇欲、窥私欲,以寻求短暂的刺激,因而肆无忌惮的大量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任意解构,宣扬“追求感官享受,跟着感觉走”的人生哲学。

  当代文学作品(篇5)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新疆建设工作,于是在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施行了许多造福新疆民众的措施。这些,在新中国语文教科书新疆题材课文中得到了体现。中国语文教材中的新疆题材课文,在1979年之前,以人物描写为主。在1980年之后,有关支边和新疆建设的文章则占据了较大比重,《克拉玛依颂》、《新疆好》、《哈密瓜的故乡》都是聚焦新疆建设的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文质兼美”的语文选材特点。其中,《克拉玛依颂》是歌颂支边青年为建设克拉玛依大油田与天斗与地斗的拼搏精神;《新疆好》则是新疆民众修水渠、改造戈壁滩、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赞歌;《哈密瓜的故乡》则以来自五湖四海扎根新疆的兵团建设者们为主题,歌颂了新疆建设兵团响应祖国号召扎根新疆的英勇壮举。

  当这些文学作品进入教材之后,其文字其思想有了更加宽广的传播渠道,它们的功能也愈加多样。许多内地学生都是通过语文课本了解到新疆是一个瓜果飘香、牛羊遍地的地方,知道在遥远的北疆还有那么多可敬可爱的人为祖国而奋斗着。许多人都是通过教材加深了对新疆生活的了解,拓展了视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人远赴新疆参军的战士都说,自己对新疆的认识,最早就来源于《哈密瓜的故乡》这篇文章。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疆题材文学作品,起到了宣传边疆、号召支边的作用。

  2、歌颂祖国,展现边疆美丽风土人情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语文教科书中的新疆题材当代文学作品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展现新疆风物特产及各族民众生活场景,成为新疆题材文学作品的重点。小学语文课文《葡萄沟》、《小英雄努尔古丽》,初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葡萄的精灵》、《大树和我们的生活》、《天山景物记》,都详细记载了新疆的异域风情,赞美了新疆劳动人民的热情、勇敢。这些作品,许多都是内地作家用生花妙笔对新疆生活进行的真切而深刻的描画。这些优美的文字,既是对美丽边疆的赞美,也是对伟大祖国的歌颂。

  以《天山景物记》为例,这篇文章描述了天山的珍奇异品和新疆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人们从书中描述的野马、蘑菇、旱獭和雪莲等物产身上,可以感受西北边疆的富饶秀丽。此外,作者还用贴切的语言,描绘了“蓝天下的雪峰,草地上的云影,开遍峡谷的繁花,压满山腰的果实”,展现了新疆的美丽风光。透过“蒙古包中待人如亲兄弟一般的哈萨克牧民,盆装的马奶,美味的烤羊排,酸奶疙瘩,酥油饼”,人们可以感受到少数民族兄弟的热情好客和幸福生活。作品中所描绘的优美环境、美好生活,也激发了人们建设新疆、造福人民的热烈情感。

  3、彰显民族品味,抒发人文情怀

  人格教育是语文教育目标之一。在青少年人格培养过程中,用优秀人物楷模来激励学生,用经典作品引导学生,远比道德说教和概念灌输更有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新疆题材当代文学作品,因为态度积极、情感丰富,在学生人格培养中起了积极作用。以《葡萄的精灵》为例,文章描述的是穆敏老爹酿造葡萄酒的过程,葡萄经过风雨轮回、脱胎换骨的变化,直至成为沁人心脾的葡萄酒的过程,何尝不是新疆民众历经时间沉淀和风雨洗礼不改豁达初心的写照?以平凡的事物为着眼点,勾勒民族形象,抒发人文情怀,才是这些新疆题材文学作品的本心。

  同样,在《巩乃斯的马》中,我是一个在农场接受再教育的落魄者,当冬夜骑马在旷野雪地上狂奔时,马背上的颠簸并没有使我变得消沉,相反,我压抑的心情却因为马的跳跃和奔腾而得到了释放。马的尊严、隐忍和奋进,都给了作者进取的勇气,使作者更加渴望不受羁绊的生命。这篇文章用诗一样的语言,揭示了马的品格,歌颂了崇高的感情和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这些都赋予了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内在活力,势必会给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带来了积极影响。此外,在吴刚的《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一文中,作者既回顾的罗布泊美丽富饶的往昔,又描述了其荒凉孤寂的现状,提醒人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这种浓郁的人文情怀,也是此后的新疆题材文学作品中所常有的。

  综上所述,新疆题材当代文学作品是社会主义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因鲜明的时代性和教育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这些作品,人们也进一步认识了新疆,增强了维护民族统一、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相信,今后必将有更多优秀的新疆题材的作品出现,新疆题材文学作品精神也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当代文学作品(篇6)

  美国的20世纪20年代史称“喧嚣年代”,是一个短暂而特殊的时期。这个时代的特殊性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其从农业文明转变为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同时,在一战后的美国,不但没有受到惨烈战争的重创反而大发战争财,由债务国成为了战后债权国。经济自由运作且效率提高。国内经济形势一片明朗,不少科技产品带给美国人方便与舒适。财富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人们追求金钱的动力有增无减,此外,享乐主义的盛行,对传统勤俭节约造成不少冲击。《了不起的的盖茨比》就在此背景下产生。

  文中以盖茨比的起伏为线索,他对财富的渴望和对黛茜爱情的追求,是其生存的无限动力,然而残酷的现实,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盖茨比的死亡标志着美国梦的破灭。作品的深刻性让读者印象难忘。下面将从作品的人物角色、象征意义、思想内容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分析,来加深对美国当代文学作品特色的理解。

  一、人物角色分析

  作为主人公的盖茨比,他真诚、善良,对爱情充满幻想,他真诚又浪漫。为了魂牵梦绕的恋人,他努力营造着享乐与喧闹的氛围,虽然他不感兴趣。他的笑容给人温暖与放心,让人无法抗拒,有人评价盖茨比英俊潇洒,是个地道的绅士,盖茨比的出身历史在作品中一直被当作悬念,不断被被揭露与否定,自称他是富家子弟的后代,后被发现是个谎言,而且是个弥天大谎。盖茨比的致富是以不正当手段获得的,但他致富的目的是单纯又浪漫,都是为了能够与梦中的女神相匹配,希望能给她带来快乐。在自私自利的社交圈子里,盖茨比的痴情、浪漫更显得脱俗。

  女主角黛茜在刚刚出场时,就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了所有的读者,让人难以忘怀她。靓丽照人的外表,聚会交谈中,举止优雅迷人。然而,随着对黛茜的深入了解,读者渐渐认识到她世故复杂的另一面。在与黛茜的交谈中,尼克一步步认识到黛茜的本质,不真诚,看中地位和金钱。黛茜迷人的外表下,隐藏着不太美好的心灵。

  二、象征意义

  主人公盖茨比的死亡看作“美国梦”的破灭。作品“爵士乐时代”,人们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社会面貌颓废不堪,对人们的思想有侵蚀作用。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来把握全文,用不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来描写人物,突出主题。其中“绿灯”“宴会”是文章的中心象征。

  “绿灯”象征着盖茨比心目中的女神黛茜。他从底层一步步往上爬,不是贪图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而是为了浪漫美好的爱情,黛茜是盖茨比的期待,她象征着美国上层社会一切美好的东西,她是他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他愿意一生为之奋斗。“绿灯”微弱的灯光,指引着他从贫穷走向富裕,走向生命尽头。

  歌舞升平的“宴会”,大家尽情作乐,无所顾忌。盛大的晚会、豪华的别墅、气派的轿车是盖茨比敢于追求黛茜的砝码。在宴会繁华背后,精神颓废、道德沦丧,更凸显出“美国梦”的虚无缥缈。宴会象征着上层社会对金钱的无限贪婪。

  三、作品思想特色分析

  盖茨比的梦想是把爱情与金钱挂钩,他不是单纯追求金钱的俗人,认为只有拥有财富才能有上层社会的人物平起平坐,与梦中情人重温旧梦。但是上层人与底层人确实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暗示着他追求美好爱情必然遭遇破灭。黛茜的自私与无情最终导致了盖茨比的悲剧,光鲜亮丽的富家小姐其实是个拜金主义,美丽的外表与不美好的内在形成鲜明的对比。盖茨比有过欺骗与谎言,以求得黛茜的关注与爱,他欺瞒了自己的过去与出身,希望能与之相配,她是他的无限希望与梦想,带来光明,照亮他前行的路。

  盖茨比的悲剧是美国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被毁灭的青年人的代表,也是精神文明破灭的悲剧。

  四、结语

  《了不起的盖茨比》紧扣时代主题,作者菲茨杰拉德作槊糟一代的代言人,具有鲜明时代印记,披露了美国黑暗的现实,具体分析迷惘的一代青年人的心路历程,对后世的人们具有警醒作用。对于探究现实生活,并对把握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这是该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一个原因,也是成为美国当代文学作品中佼佼者的原因之一。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特色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林颖颖.透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J].宁德师专学报版,2009,(02).

  当代文学作品(篇7)

  巫文化是人类古老神秘的文化现象之一,因“巫觋”为核心展开宗教活动而得名。巫是人与神对话的媒介,负责人与神之间的沟通,以歌舞为手段来祈求神灵降临到人间。中国巫文化源远流长,“不但以其原生或次生形态大量存在于许多少数民族中,而且以其各种升华、变态形式保留在汉文化中,广泛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及文化活动”对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产生广泛影响。中国在五千年的文明中,有着数不清的革命运动,而这些运动很多是借助巫来展开的。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乃行卜。卜者知其旨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行卜是巫术的一种形式。农民起义的领导者首先找巫师进行占卜,采取手段使百姓认为起义是上天的安排,从而获得他们的拥护。人们可以利用巫文化为革命做理论准备,以巫或神的名义发动群众,达到自己的目的。既然巫文化在革命战争中有如此的作用,是不是巫文化从古至今一直都是革命利用支持的对象呢?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风雨飘摇,战火连绵,有志之士纷纷揭竿而起,参加革命,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中。巫在这时的革命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这些革命也是依靠巫术发动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建国初期,巫文化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的糟粕,受到简单粗暴的对待。”这个时期的巫师成了反革命的代名词,革命者鼓吹“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口号,他们捣毁巫师的“巢穴”,烧掉他们进行巫术活动的器具,把巫师抓起来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劳动中进行改造。在古代的革命运动中,巫以神的身份出现从而获得群众的拥护。但是20世纪革命者不再依靠迷信的神来发动群众,他们树立新的神———“民主与科学”,使科学获得人民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革命者必须把旧神———巫狠狠的踩在脚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描写革命的作品中,巫成了丑陋、落后、愚昧的对象,是革命者领导人民群众打倒的对象。

  王鲁彦的《菊英的出嫁》讲了中国农村在巫文化影响下农民的奇怪的举动。作品中主人公菊英妈对冥婚制度深信不疑,当菊英“长到”十八岁时,她决定要给她“成婚”。于是就有了作品中的闹剧。菊英的棺材被送到男方家里,当然她要嫁的男子也是已经死去的人。跟着棺材被送过去的还有菊英妈倾尽家产为菊英置办嫁妆。冥婚制在当时农村非常得普遍,农民认为在这个世界已经死去的人,在另外一个世界却还活着,作为家长或监护人,亲人在这个世界没有过上好日子,理应让他(她)在另外一个世界好好活。显然这种思想是愚昧的,他们信仰鬼神之说,对来世抱有幻想,把来世的美好作为今生生活的寄托。这是巫文化在中国农村的表现形式之一。作者带着浓浓的批判色彩来描写菊英出嫁时阴暗可怖又极具铺排搞笑的画面,让人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山东作家冯德英的《迎春花》是一部以革命斗争为题材的经典作品。作品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反革命女巫形象———冯寡妇。她与人通奸,在地主的挑唆下以替丈夫治病唱神的名义把丈夫蒋会运活活折磨死;四十多岁的人了依旧“穿红挂绿、搽脂抹粉”;不让儿子参军,拖儿子后腿;给老东山“治病”,差点把人治死……种种劣迹,被作家细致生动的描写出来。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已经给冯寡妇带上落后、愚昧、无耻的帽子,所以她的种种劣迹显得真实可信。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塑造了三仙姑和二诸葛两个巫师形象。革命作品中描写的这些巫成了落后、愚昧、欺骗人民的典型。和平年代作家不再从意识形态方面对巫文化进行书写,而是把重点转向巫在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来探讨和书写。中国当代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喜欢利用传统文化作为素材,将作家的创造性思维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既神秘又深刻的文学作品,其中巫文化元素是深受作家青睐的文学元素。

  莫言、韩少功、阿来、迟子建等作家是描写区域性文化的圣手,他们在作品中表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且分别描写了魔幻现实主义下的巫文化、楚湘地区神秘的巫文化、藏地巫文化以及东北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萨满文化。这些作品展现古老神秘的巫文化对他们创作的影响……莫言在《丰乳肥臀》中成功塑造了三姐“鸟仙”形象。随着三姐“成仙”,她的面貌、行为、表情、思想都越来越像一只鸟,甚至能够完全进入鸟的境界:“她侧低下头,像鸟儿梳理羽毛一样咬咬自己的肩膀。她的脑袋转动幅度很大,脖子像转轴一样灵活。”楚湘地区的文化是一种神秘文化,巫文化在楚湘地区极为盛行。韩少功的《爸爸爸》就是体现了楚湘地区“打冤”的习俗以及“卜筮”的传统。在神秘文化的影响下,当地居民不相信自己械斗的实力,反而相信占卜的结果;阿来的《尘埃落定》中,土司家族中两种重要的人物,一种是巫师,另一种则是祭祀性质的喇嘛。作者在这两种人物身上用笔墨较多,但是分析作品可以看出,喇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未来的占卜和祈福上,而更受土司青睐的是巫师。当时麦其土司与汪波土司两个部落之间爆发的罂粟战争,最后却变成了神巫们的斗法。交战时,双方巫师各显神通,为对方制造各种灾难。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巫师的法力表现到了极致。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可以说是一部巫风氤氲的优秀作品。作品中的萨满具有神性又具有人性。“额格都阿玛”是个有丰富感情的萨满,他在作法时是个巫师,能够通神,在平时他是“我”的伯父,并且深深地爱着我的母亲。当别人有困难时,他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救别人。这样的萨满是《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萨满的共性。由此可见,当代作家在描写巫师的时候与革命年代已然大不相同,他们更加注重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去描写巫师形象,而不是去想是否迷信,也不存在政治上的教化作用。从革命小说中的巫形象与巫文化的书写到改革开放后直到今天巫形象与巫文化书写的转变显而易见。而这种转变体现了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也体现出开放的文化和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下,政治对文学的影响越来越小,作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对巫文化进行正面描写不再受到政治上的处罚。当代社会,作家有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自由度大大提高,这使得作家在创作中将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力图展现丰富的社会文化画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文化更多的传入国内,作家充分的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华部分,在写作手法和写作题材上也多有借鉴。例如,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传入中国之后,影响了大批国内的作家,梅尔吉亚德斯的巫师先知形象让许多读者难以忘怀。作家在创作中大量使用巫文化元素,这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接触到的文化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许多作家生活在巫文化浓郁的地方,巫文化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他们对巫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

  出生于漠河附近的女作家迟子建,对生活在大山中的鄂温克族有着很深的情感,对萨满文化也充满好奇,她曾多次进山与鄂温克族人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宗教。莫言曾说过,他的文学素养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小时候奶奶给他讲过的妖魔鬼怪的故事。同样,其他的作家能够将巫师的形象描写的如此栩栩如生,自然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亲身经历密不可分。巫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产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维护和传承。在学习研究、维护和传承巫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有一种辩证的态度。我们是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无神论是我们的世界观。在研究过程中要认识到巫文化具有迷信的成分,但是不能用迷信来抹杀巫文化在文学、社会学、民俗学上的巨大价值。巫文化就像一座无尽的宝库,等待着我们用正确的态度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出版,2013.

  [2]史继忠.巫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贵州民族研究,1997.

  [3]宋兆麟.巫觋-人与鬼神之间[M].学苑出版社,2001.

  [4]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出版,1982.

  [5]王鲁彦.新文学碑林:柚子[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6]冯德英.迎春花[M].解放文艺出版社,1995.

  [7]赵树理.小二黑结婚[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莫言.丰乳肥臀[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9]韩少功.爸爸爸[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当代文学作品(篇8)

  军旅作品无论是从历史传承还是文体特性上看,都具有强大的对现实军旅生活的认知和反映功能,以鲜活灵动而又不失厚重的方式,反映火热的军旅生活。像徐怀中的《西线轶事》、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等小说,对军旅生活的认知之深刻、把握之精准、思想之高洁,令人印象深刻,鼓舞教育了很多人。然而,现在有的军旅作品,包括影视作品,夹杂着许多不合情、不合理的因素,缺乏对军旅生活的深刻了解和感悟,有的甚至完全脱离部队生活的实际。特别是有的网络作品,出于个人私利,完全颠覆军旅文学的本质。从这些作品之中,看不到新军事变革浪潮和信息化建设的图景,看不到我军战略战术、武器装备、训练方式和兵员成分的新变化,基于这些新变化所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都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反映,甚至于新型高素质军人形象在当下的军旅作品中都是缺席的。

  在感悟和把握“大”字上需要进一步提高

  “”时期的一些军旅作品过分夸大军人的形象,讲究“高、大、全”,从一定程度影响了作品的质量。而现在有的作品,却一味沉溺于“底层叙事”,难以摆脱“自我意识”的阴影,塑造的人物、反映的生活和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都过于低矮、狭小。特别是有的痴迷于对个人的小挫折、小苦难、小悲剧、小事故的书写,与部队军事变革的火热生活拉开了距离。军旅作品在审美品格上,既有低沉悲壮的,也要有昂扬向上的;既要聚焦基层官兵的生存境遇,也要关注中级军官甚至是高级将领们的生存图景,需要有大视野、大气象、大境界,需要作家跳出个人的小圈子,写出军旅生活的新气象、整体观和大境界。

  当代文学作品(篇9)

  一、 存在主义哲学概述

  存在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想萌芽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丹麦神学家、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1813—1855)。存在主义哲学一出世就把探讨人的问题放在了首要地位。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先驱者的克尔凯郭尔在其哲学著作《恐惧的概念》年中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他以宗教为前提,以个人生活的主观体验为基点来论证个性原则和,强调个体的极端重要性和个体的选择。“孤独个体”是克尔凯郭尔哲学的核心范畴,对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影响很大。

  两次世界大战给西方世界带来巨大的物质损失,同时也给西方社会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于是,一种反映资产阶级在危机时期心态的危机哲学存在主义便应运而生了。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败国,战后国内各种矛盾、冲突层出迭起。生活在痛苦和绝望之中的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于是,德国成为了存在主义的发源地。[1] 94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他把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1859~1938)的现象学说与克尔凯郭尔、尼采(1844—1900)的孤独个体的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以个体存在为核心的“此在现象学”,这种本体论的存在学说是海德格尔对存在主义的开创性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取代德国成为存在主义的中心。法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萨特(1905-1980)。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无论是对社会影响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萨特的哲学思想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1943年萨特发表的《存在与虚无》以及后来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946)和《辩证理性批判》(1960)等哲学著作,系统完整地阐述了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1)“存在先于本质”。 尼采宣布“上帝死了!”而萨特认为存在主义是解决“上帝之死”给世界带来后果的手段。在有上帝的世界里,上帝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了人类,上帝头脑中这些概念就是人的本质。[1] 94因此,人存在之前就有本质,即:本质先于存在。而萨特认为,既然上帝是不存在的,人就没有先于存在的本质,即:存在先于本质。因此,人的本质是人自己创造的,存在先于本质首先使人完全对自己负责,人可以选择和造就自己的本质。(2)“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理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在这茫茫的世界里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感到恶心、呕吐。(3)“自由选择”。上帝死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动选择是自由的,人是自己行动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的责任包括选择自己的本质、决定自己的存在,还包括对整个人类负责[2]。

  存在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有人说,世上有多少个存在主义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存在主义。[3] 但从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到萨特等哲学家的理论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悲观主义的情绪,并具有很强的非理性的特点,但是这只是整个存在主义思想体系的一个方面。我们也看到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同时也强调了个人生活的自我选择性,强调了人是自由的,应超越荒诞的现实,通过行动来创造自己的本质。这种与现实相抗争、不断进取的精神,悲观中透着乐观,绝望中存在着希望的思想都直接影响着存在主义文学。

  二、当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风靡了欧洲大陆,对哲学寓言小说、荒诞派文学等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战后的英国社会到处弥漫着消沉萎靡的情绪,陷于苦闷和彷徨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作家们,在存在主义理论中找到了寄托和归宿。被人称为“哲学小说家”的福尔斯就是其中之一。福尔斯于1947年至1950年就读于牛津大学时,深受当时弥漫于大学校园的存在主义的气息的影响。他尤为关注存在主义关于积极行动以及在行动中发现现实的理论。因此,福尔斯的小说时常关注人们做重大决定和随之采取行动的时刻,这些思想明显地反映在《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小说当中。萨特认为“每个人是作为一种神秘而孤立的实

  转贴于论文联盟

  在”,而福尔斯笔下的萨拉便是这样一个“神秘而孤立”的人物形象。“我一直过着孤寂的生活,…… 命运似乎注定我永远不能和同等的人建立友谊,永远不能住在自己的家里,永远觉得自己被排除在主体世界之外”。[4]关于个体与他人及外物的关系,存在主义哲学家们都有着相似的看法。克尔凯郭尔认为,自我“不仅是个人一己的自论文联盟我,而是社会的、公民的自我”。海德格尔认为,作为此在的人的存在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独的存在,他总是处于不断地与外物、他人发生各种关系的过程中。查尔斯与萨拉的邂逅,更是存在主义个体和他者关系的直接写照。另外,小说中其他相对次要的人物关系,比如,查尔斯与他的仆人萨姆、查尔斯与他的伯父,等等,无不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对个体与他者的悲观而深刻的思索。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首先在法国舞台初露头角,继而逐渐扩展到欧美,并成为统治整个西方现代剧坛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荒诞派戏剧和小说的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所讲的“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在描写人的困境这一主题上,许多荒诞派作家深受萨特的影响。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便是其中之一。戈尔丁的小说《蝇王》创作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这也是存在主义最盛行的时期。它讲述的是在一场未来核战争中,一架飞机被击落,飞机上的一群孩子被迫降落在一个荒岛上,在这个远离人类社会的荒岛上,孩子们处处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有的甚至丧失了宝贵的生命,小说渗透着存在主义的荒诞感。[5]小说中的孩子们在荒岛上的存在关系是荒诞的,他们互相敌视,摧残,仇杀,每个人的生存自由都受到他人的限制,“我”的存在对于“他人”而言是多余的,“他人”的存在对于“我”而言就像是地狱。戈尔丁正是用孩子在荒岛小世界生话的荒谬来折射人类生存世界的荒诞:人与人的存在是一种荒诞的存在,智慧、善良、理性带给人们的不再是幸福,而是生存的荒谬。

  美国存在主义产生的直接诱导因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美国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战后存在主义几乎渗透到了美国文学的各个角落。

  当代文学作品(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2-0005-03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作者简介:沈杏培(1980―),江苏泰州人,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是文科院校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甚至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或艺术院校经常性开设的一门课程。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承古代和近代文学,下续当下文学,这样一个中间时段的文学作品既有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复杂性、深邃性组成的时代混响和多元文化况味,又有鲜活的当代感和现场感蕴涵其中。可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交织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审美与功利等多重维度和内在张力,对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历史认知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那么,如何优质推进这门课程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趣味性、参与性和启发性三个维度的和谐交融。本文以鲁迅的《伤逝》为例,来具体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教学的这几个维度。

  一、趣味性与知识野史的植入

  鲁迅的作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必选的篇目,《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伤逝》是各种选本收入频率较高的几篇小说。由于《伤逝》是鲁迅作品中唯一一部青年知识分子爱情题材作品,很合青年人的口味,加上鲁迅在这部作品中以爱情和婚姻作为框架深入探讨五四后知识分子道路问题,所以小说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与典型的鲁迅气质。鉴于此,《伤逝》成为一部既具可读性又有思想性的文学作品,被各种选本所青睐。从阅读的角度看,《伤逝》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小说,很能激发当代青年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从讲授的角度看,如何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讲得“活色活香”则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对于这样丰富、深邃的文本,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的解读,还应该注重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与媒介,让解读的过程充满趣味。在教学中,笔者先从知识层面入手,在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为其引入一些与《伤逝》有关的野史知识。笔者所抓住的问题是鲁迅创作《伤逝》时的处境及心理。《伤逝》写于1925年10月21日。1925年前后的鲁迅处于怎样一种现实与精神状态之中呢? 1923年夏天,周氏兄弟失和,鲁迅和朱安女士守着无爱的婚姻。1925年,从许广平第一次给鲁迅写信之后,鲁迅与许广平开始越走越近。1925年9月,鲁迅肺病复发,在病中写了《伤逝》《孤独者》。“兄弟失和”看似跟《伤逝》没有多大关系,但作为一桩公案对鲁迅的身体尤其是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打击。钱理群就指出“兄弟失和”让鲁迅产生了深深的被利用感和被放逐感。这种绝望感一直绵延到1925年。周作人当年读过《伤逝》后甚至坚持认为《伤逝》是影射兄弟失和的作品――可见,兄弟失和对鲁迅精神及其创作的影响何其深远!鲁迅与原配朱安女士的婚姻对于理解《伤逝》也有很大的关系。这种不幸的婚姻限制了他对爱的追求,正因为鲁迅不幸的婚姻,他才将《伤逝》里的爱情写得如此绝望和晦暗。

  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知识,肯定会限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因而,教师有必要将这些野史知识植入学生的阅读过程。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鲁迅的婚姻以及兄弟失和事件有很高的热情,这些野史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趣味还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层面,同时也体现在教学手段上。影音资源或教学影像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习充满趣味。纪录片《鲁迅之路》及《先生鲁迅》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关于鲁迅与朱安的无爱婚姻,笔者从《先生鲁迅(五)?黑暗闸门》中剪辑出8分钟左右的影像,关于兄弟失和,《先生鲁迅(五)?黑暗闸门》中有6分钟的介绍,《伤逝》前后的鲁迅与许广平的恋爱,也有8分钟左右的视频呈现。这样,学生专注于文本阅读,教师对文本进行必要的知识背景或野史知识的介绍,再加上影像资料的播放,原本枯燥的教学会变得亲切可感、生动有趣。

  二、参与性与互动教学的运用

  良好的教学应该是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共同作用的结果。作品选是一种导读性质的课程,因而作品选的教学应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只有在一种教与学的互动中才能让这门课更有价值。

  从课程的特点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应该区别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思潮史、批评史。如果说后者的教学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讲授为主,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宏观脉络,理解文学发展规律,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则更多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和解读文本的方式。因而作品选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应是学生和教师共同进入文本,教师引导学生去读,带着学生赏鉴,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各抒己见、切磋想法和砥砺观点的过程。

  在《伤逝》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这样几个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一是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伤逝》的教学一般离不开对这样几个问题的追问和思考:《伤逝》中主人公悲剧的根源;对于主人公形象的价值评判,即如何评价子君和涓生这两个人物形象;这篇小说寄予了鲁迅对于婚恋怎样的独特思考?围绕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阅读和思考,并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甚或与他人形成争鸣。可以说,如果学生在阅读和交流中对以上这几个问题都能有充分的理解,至少说明他们已经把握住了这个文本最为重要的内容。二是分角色讨论人物的行为。在讨论中,笔者让学生分别将自己视作子君、涓生等人物,站在这些人物的立场上,让学生说出在那样的语境或状态中自己的选择。这种互动式或情境式教学的最大好处是让学生有了一种身份感以及情境感。这种身份迫使他们以“同情之了解”的历史态度进入特定人物的内心,理解他们行为的逻辑或因果。这样就避免了一种误区的出现,即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常常脱离特定历史语境,以当代人的价值观或审美感受评价历史情境中人的行为和选择。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对于这种互动式教学,尽管学生开始觉得不太适应,但一旦他们进入文本,抓住了问题,找到了身份,他们会迸发出很多鲜活而大胆的观点,比如有的学生就认为,涓生的忏悔是虚伪而的,他放弃子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的倦怠。其实,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阅读和思考的过程,通过这种困惑、思考、互动、交流、豁然的过程增长自己的见解,提升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事实说明,在作品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下身段,暂搁人师的身份,做一个倾听者,听学生阅读文本的感悟,看学生进入文本的方式。作品选的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释放学生的才情和思想,让他们在阅读经典中提升自己,因而,教师说得再多,不如学生多说,教师讲得再好,不如学生自己动脑。只有在这种参与性与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提升教学的效果。

  三、启发性与阅读能力的形成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还应该注重启发性。教师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作品选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通过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找到分析文本的方式并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

  当代文学作品(篇11)

  儿童阶段是人类成长的初级时期,在这一时期就开始注重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引导及启蒙教育有助于为儿童后期成长奠定基础。儿童文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对儿童教育的需求,通过儿童文学的阅读有利于培养儿童早期阅读的良好习惯,还有利于熏陶和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促进儿童真诚品质的形成,同时还能锻炼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中西方儿童文学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但由于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不同,中西方儿童文学作品创作风格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从而构成了中西方儿童文学不同的艺术魅力。

  一、群体和个体

  中国儿童文学以教化和树人为主要发展目标,为了使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完成传递本民族文化传统、培养儿童健全社会人格的重大使命,我国儿童文学需要以社会群体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现政治伦理思想的传播,进而树立儿童健康的精神意识。我国儿童文学具有群体意识与规范意识的创作规范,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作家需要以凸显时代意义与社会群体精神为创作目标,其作品的主题性质、题材范围、情节构思、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方面要符合政治与伦理的需求。以《大林和小林》为例,这部儿童作品就是以群体生活为创作背景,注重对群体生活及体验的描述与揭示,这种创作模式就是为了满足理论信念与政治需求而形成的。

  而西方儿童文学则注重突显作品的审美性与趣味性,注重培养儿童的人文精神。因此,西方儿童文学以个体性原则为主,作者在创作时更加注重挖掘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注重对自我情感、主观思考、生活体验的传递,其作品的个性色彩浓厚。以安徒生的童话创作为例,其作品以人道情感为主线、个体为主要对象,从自身的梦想追求、生活体验、自我实现等获取创作灵感,流露出的情感体验常常触动读者的心灵。西方儿童文学注重个体意识,纵使20世纪中期生存命题要求儿童个体与种族群体相结合,哲学化的群体意识也影响着儿童文学哲学内涵的构成,但是西方儿童文学依旧从儿童个体的生存状态出发,帮助儿童个体从生存困境中走出来,让其树立坚强的生存意志。中西方儿童文学分别以群体、个体为表现对象,因而形成了创作风格的差异。

  二、伦理和哲理

  伦理意识在我国神话时代就已初步形成,经过数千年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伦理意识更加深入的根植在我国文化与民众的思想中,至今仍影响着我国文化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程。因此,伦理意识也深深影响着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要求儿童文学作品应引导儿童树立理想的人格,使儿童继承先人的道德模范,成为一个遵循伦理道德的良好公民。在我国,一直流传着许多歌颂先人伦理道德的故事,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谦虚谨慎、甘于奉献等,受其影响儿童文学在创作中也延续了这一文风,在构思故事与塑造人物时也尽可能的突显伦理道德精神。这种儿童文学创作风格能够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儿童尽早树立道德规范意识,以抵制各种有违伦理道德的思想、欲望和行为,进而净化儿童的心灵。

  而西方儿童文学更加注重个体及个体命运的关注与探索,道德评价与伦理启蒙相对弱化。基督教主义及中世纪玄思哲学对西方人思想意识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启蒙主义者及浪漫主义学派作家将这种哲学思想融入的西方儿童文学创作中,进而赋予西方儿童文学作品深厚的人文韵味、极具哲理性的精神意识。到了20世纪中后期,西方儿童文学又进一步将哲学思想渗透到作品创作中,开始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生活。这一时代的西方儿童文学作品主要以生存为主题,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类别,一种是关注儿童的心理困惑,揭示儿童生存的孤独、忧郁,对儿童生存状况进行思考;一种是描写少年儿童在社会与家庭的影响下,其个性与精神的形成过程;一种是借助儿童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进行引导与关怀。而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第一类作品中表现的最为鲜明,成为西方儿童文学创作文风的主流。

  三、中庸和个性

  造成中西儿童文学作品创作风格的差异性原因有许多,如传统导向、内在动机、创作目标、创作心理等都是造成差异性的因素,但其中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审美标准的不同造成中西儿童文学美学审美的差异化,进而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色。和谐、平衡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审美标准,要求儿童文学创作要将教育与审美相结合,在遵循一般规范的同时突出个性创作,使现实生活与想象和谐平衡,注重平易与怪诞的协调平衡。实质上,这种审美标准主要是由“中庸”思想所决定的,注重适宜美,我国在神话时代就逐渐形成了中庸审美尺度,经过我国民族文化的世代相传与弘扬,这种审美标准早已深入人心,构成了我国儿童文学的审美准则与创作风格。

  而西方儿童文学则注重突显个性美,推崇个性解放、发挥无限畅想。因此在西方儿童文学作品中常常讲述那些神秘而怪异的故事,荒诞、离奇色彩浓厚。这种审美准则的形成也是由西方传统文化与思想所决定的,个体至上、民主、开放、浪漫、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对冒险的向往等影响着西方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思想,于是他们所创作的儿童作品都充满了多姿多彩的美学风貌,充斥着奇异怪诞、热闹活泼的想象,且情感丰富,激情洋溢、忧郁感伤等都能够感受得到,就如《敏豪森男爵》、《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等。在这里,审美个性得到了自由发挥,天马行空的幻想可以实现,而这种个性化的创作风格是我国儿童文学作品需要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当代文学作品(篇12)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101-02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欣赏影视作品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一种享受。而伴着迎合需求的各种影视作品的涌现,其带给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带给教育的冲击也日渐显著。作为语文老师,笔者深切感受到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兴趣远高于对语文的学习,从影视作品中获取信息的效率也远高于课堂等。许多学者认为老师应重视并有效应对该影响。笔者以为接受知识的主体是学生,从学生角度分析或许才能真正做出对学生语文学习有益的选择,找到破解改变语文教学尴尬局面的捷径。

  一、中学生迷恋影视作品的原因

  1.教育观念和教学设施落后。与时俱进和现代教学设施对多数农村中学只是奢想,电视、电脑等进教室很难落实,粉笔和教本仍是开展教学的主要工具,学校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落后让学校在与传媒的竞争中被动失机。

  2.发达的大众传媒及影视强烈的观赏性。电脑、智能手机帮学生连通了外部世界;低廉的资费、便捷的功能更开启了望世界的窗户;丰富多彩的节目,直观形象有趣,使学生感受到有别于学校教育的新奇,更愿花时间观赏喜欢的影视节目。

  3.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①对一直生活在家乡的中学生来说,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同龄人的生活,是他们最迫切的愿望。②对现实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兴趣,影视作品是他们获取知识、感受现代生活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影视作品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影响

  1.影视作品的传播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化。大量中外名著被拍成影视作品,生动的画面、直观的感受,远比阅读文字有趣得多,且观剧比读名著更省时省力,现在学生熟知的武松、孙悟空、哈姆雷特、卡西莫多、冉阿让、赤壁大战、哪吒闹海等中外作品、神话中的人物、故事,多是借助影视了解、熟悉的。

  2.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中获取的知识印象深、效果好。过去我们认识世界都是通过书籍,今天各类影视作品通过鲜活生动的画面拉近了学生和世界的距离,让学生获得比语文课本多得多的见识。影视作品寓教于乐,改变了学生因传统教学而产生的疲倦心理;克服教学条件的限制,声情并茂的画面活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综艺节目《婚姻与迷信》,利用区分男人和女人在中国的地位差异,在娱乐中把“大”和“小”字的不同用法揭示出来,生动有趣。

  3.利于学生借鉴模仿。经典影视作品中的台词使人物形象丰满、有个性,加之语气方言特点,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方面极富借鉴意义。如《地道战》鬼子山田被打伤后和伪军司令的一段对话,鬼子恼羞成怒,汉奸的奴颜婢膝,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播出后被广为模仿。另外经典影视作品对学生写作、鉴赏的影响作用更是不可低估。

  4.培养高尚情操,传承文化,教育感化效果显著。对比欣赏中外影视作品,可了解东西方文化异同,“开拓视野、培养健康的审美观”(见中学语文大纲)。如美国影片《地火熔城》中,消防员为救被困司机不顾烈火焚身,似曾相识的镜头让人感动,可见尽职守责正义善良等美德不只为我国所推崇,影片能帮助学生改变夜郎自大的偏见,在潜移默化中取长补短。

  三、影视作品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消极影响

  1.影响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认为教本内容少而重教化,时代感弱,课堂容量也有限,多看影视能更快地熟悉现代社会,跟上时代的节奏,故有轻视语文课的心理。

  2.改变了一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弱化了中学生应培养的学习能力。纸质书阅读减少或不看,以看影视作品代替;抹杀了中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降低了阅读、写作借鉴能力和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现在影视作品几乎都配有字幕,虽方便观众,却易分散其注意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听的能力较差,而依赖字幕会影响学生听讲时注意力的集中、思维的连贯,甚至书写能力。影视作品心理描写和想象等大量缺失,直观的画面只能给学生提供一些感性知识,缺乏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编导个性化解读导致原作的人文性、真实性等缺失,误导学生,不利于文化传承,会遗祸无穷。如《新白娘子传奇》、《新版红楼梦》等在文化传承方面负面作用太大;更有甚者,歪曲历史,模仿演绎,手法拙劣,毫无个性,语言粗糙,商味浓烈,如今泛滥的抗战剧多属此类。

  四、如何帮助中学生在学语文时利用好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