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赵本山,范伟活得更精彩,用“影帝”来证明自己

  赵本山作为国内的知名喜剧人,曾经也是有着“小品王”的称号,而帮他促成小品帝国的离不开身边的搭档。而范伟就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曾经合作的《卖车》《卖拐》等系列小品,也是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而让大家记住了来自东北的“搞笑天王”。而小品中“脑袋大、脖子组,不是大款就伙夫”,正是对于他的评价。

  

  其实范伟的不仅仅只是喜剧上有天赋。而他在退出舞台后,转战到影视圈里,也是把别人杀的片甲不留。因为他有才华,到哪里都不怕。

  

  尤其是他在冯小刚电影《天下无贼》的表现,短短的几句台词足以说明,范伟在的影视上造诣也是非常高的,犹如10层楼那么高。

  

  赵本山能取得如此的成功,在我认为。范伟的功劳最大,甚至超过他自己。

  你也知道“红花也需绿叶配”的道理,就算赵本山的舞台能力再强,也需要身边衬托他的人,所以范伟的功劳也是不可磨灭的。不仅仅只有范伟,有着铁三角组合之称的还有高秀敏,还有编剧何庆魁。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们四个人的组合才配合的天衣无缝。

  

  但后来在春哇舞台上,范伟表演的时候,刚一登台就说错了台词,虽然表演完成了,但他知道“自己已经到极限了。”

  所以后来就宣布退出了舞台。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这句话就用到了范伟身上。

  

  当初选择离开赵本山,并没有继续待在舞台的想法。而是换了赛道,转战到了影视圈。

  其实影视圈里你也知道,近些年里已经没有太出色的影片,还有就是基本小鲜肉的比拼,并没有真正比拼演技。所以当当范伟这个大手子进入这个行业,就好比是高中生进了幼儿园,那可谓是“拳打又脚踢”,这些人打的遍体鳞伤。

  

  范伟其实在早期赵本山的影视剧中,表演就是十分炸裂。

  譬如药匣子,刘大脑袋,等等都是些经典角色。虽然过去20多年,但依旧记着他的形象。所以在塑造人物这方面,范伟有自己的独特之道。他也用“影帝”来证明了自己。

  

  说起来,小品也是范伟的第二职业。

  而他以前却是说相声。当初在剧场的时候,也是小有名气。后来在别人介绍下,引起了赵本山的注意。但他看过表演以后,就觉得范伟是个人才。并且邀请他来自己的团队,而范伟也是首次担当了赵本山的搭档。

  

  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的范伟,《牛大叔提干》小品,虽然作为一个绿叶衬托,但你可以发现,他的优秀之处。也就是赵本山的光环太强了,把他掩盖了,但他把经理那种为人处世,圆滑的表现出来。所以也是让大家记住了这个男人。

  

  再到后来的经典作品,《卖车》《卖拐》等作品,直接让范伟的影响力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

  但后来因为利益分配的问题,42万的演出费,只给他7000元,心中就产生了隔阂。而多年的合作,依然捂不热赵本山的心,范伟觉得累了。而赵本山的话更伤了他的心,

  “他是靠我出名的,还想在我这里挣钱,想挣钱到别的地方去。”

  

  要说“钱”的魔力是非常大的。每个人都喜欢它,但痴迷进去就不好了。

  后来因范伟说错台词,也正是到了他的压力极限,借坡下驴就退出了舞台。而当时也有网友说,范伟离开赵本山就是“找死”的行为,他自己单独出来,根本啥也不会干。

  恰恰相反,范伟打脸了这些质疑他的人。

  

  影视行业中,虽然和小品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还是有区别的。毕竟他的表现渲染力更强一点。范伟之所以能成功,离不开他的虚心好学的心理,明知自己的缺点,他就一直磨练演技,直到能拿得出手,就这样的演员,你能不喜欢吗?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