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10)圣谕六:隆学校以端士习(尊师兴学)

  系列连载,目录: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1)圣谕一:敦孝悌以重人伦(孝道故事)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2)圣谕一:敦孝悌以重人伦(兄弟友悌故事)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3)圣谕一:敦孝悌以重人伦(君臣故事)【附:裴度还带图文】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4)圣谕一:敦孝悌以重人伦(夫妇恩义)【附:举案齐眉古画】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5)圣谕一:敦孝悌以重人伦(朋友义气)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6)圣谕二:笃宗族以昭雍睦(家风美德故事)【附:张公艺《百忍歌》】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7)圣谕三:和乡党以息争讼(以德化纠纷)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8)圣谕四:重农桑 以足衣食(悯农故事)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9)圣谕五:尚节俭以惜财用(古人简朴事迹)

  本文是第10篇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11)圣谕七:黜异端以崇正学(以正道对待神仙之事)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12)圣谕八:讲法律以儆愚顽+圣谕九:明礼让以厚风俗(化治民风)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13)圣谕十:务本业以定民意(重农桑的故事)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14)圣谕十一:训子弟以禁非为(古人教子故事)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15)圣谕十二:息诬告以全良善(古代官司)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16)圣谕十三:诫窝逃以免株连(义仆、恶仆故事)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17)圣谕十四:完钱粮以省催科(代偿义举、急人所难)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18)圣谕十五:联保甲以弭盗贼(以德化贼,古人仁风)

  《圣谕像解》清朝版画+古代故事(19)圣谕十六:解仇愤以重身命(宽容化解怨仇)【附:元自实奇遇】

  【提醒:文末有更多链接】

  康熙皇帝圣谕第六条:隆学校 以端士习

  (试解读:理学从来景大儒,濂溪岳麓是良模。敦师说礼崇名教,立志端方品自殊。)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62:圣谕第六条:隆学校以端士习【1147x1661像素】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61:圣谕第六条:隆学校以端士习【1147x1692像素】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62:圣谕第六条:隆学校以端士习【1157x1689像素】

  【阅前提醒:】

  以下皆为高清较大图(在图片名称末尾会标明像素)。点开图片可查看大图。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64【请立太学】(西汉大儒董仲舒)【1129x1667像素】

  上图:

  【请立太学】(西汉大儒董仲舒)

  建元元年,董仲舒对策,建议“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意思是:设立太学用来教育国民百姓,在地方上设置学校来教化百姓。

  后来武帝设立“太学”:规定博士弟子五十人;再由郡国选派旁听生,有利于民间积极向学风气的形成。

  “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这句话出自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窦氏驾崩,汉武帝乾纲独揽。元光元年,汉武帝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在内外政策上进行一系列变古创制、更化鼎新。针对汉武帝的各种征求意见,董仲舒连上三篇策论作答,称为“举贤良对策”,因首篇专谈“天人关系”,文中大多讲的也是天人感应问题,故史称为“天人三策”。当时受推荐的才子有数百人,只有董仲卿的对策被汉武帝推为举首。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庙堂秩序和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66【请补子弟】(汉武帝宰相公孙弘)【1145x1670像素】

  上图:

  【请补子弟】(汉武帝宰相公孙弘)

  公孙弘(前200-前121年),字季。齐地菑川人(今山东寿光南纪台乡人),出身寒素,曾任狱吏,因罪免,以放牧为生。40岁开始从胡毋子都学《公羊春秋》等儒家经典。60岁以贤良征为博士。出使匈奴。因复命之言不适当,免归乡里。元光五年(前130)复征贤良,当地再次推举公孙弘,被汉武帝擢为第一,拜为博士,一岁中至左内史。元朔三年(前126)为御史大夫,不久拜为丞相,封平津候。食邑650户。

  他认为尧舜以身作则,以礼义治国,以忠信待人而天下太平。他提出的治国方是“因分职治;去无用之言,则事情得;不作无用之器,即赋敛省;不夺民时,不防民力,则百姓富;有德者进,无德者退,则朝廷尊;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众逡;罪当罪,则奸邪止;赏当贤,则臣下勤”。

  为此皇帝施德政,而正官吏,百姓得以教化,上下不同协力,国乃得治;为了除邪吏,选正吏,必须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中央设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免除诸役。太常选择十八岁以上,仪状端正的人补博士子弟,郡国、县、道、邑各级官吏发现当地名副其实爱好文学、尊敬长上、遵守法纪、和顺乡里的人,应上报所属郡太守和王国相,经郡国考核合格者,可随上计吏一同进京到太常处报到,受业如博士弟子,一年后参加考试,精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名列前茅可任郎中者,由太常造册上奏朝廷;特别优秀者,单独列名上报。不认真学习,才能低于下及不能通晓一经者,开除。对推荐不合格人才的官吏要给以处罚。

  首先选拔研究礼制的人,其次选拔研究历史典籍的人才,任用有文化礼仪修养的人担任官吏。提拔有文化礼义修养而被压抑的人才。等等。从此,公卿大夫士更多为彬彬有礼又有学术修养的士人。

  他熟习文法吏治,以儒家学说解释法令。认为天人互相感应,“桀纣行恶,受天之罚;禹汤积德,以王天下,因此观之,天德无私,顺之和起,逆之害生,此天文地理人事之纪”。

  他结交天下名士,“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士,与参谋议”。

  他生活节俭,衣粗布食糙米,所入傣禄,皆给故人宾客,家无积蓄。事父母以孝闻,以礼赡养继母,继母卒,服丧三年。

  虽识多见广又善言谈,但迎合世俗,不肯犯颜强谏,为人似乎具有另一面,与他有分歧者,不论远近,表面与之友善,暗地害之,杀主父偃,徙董仲舒是其例。《汉书·艺文志》记录《公孙弘》10篇,已佚。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67【增广生员】(唐太宗)【1138x1674像素】

  上图:

  【增广生员】(唐太宗)

  朱熹《论语集注(卷七)·子路第十三》里面有一段提到唐太宗大召名儒、增广生员、鼓励文教的事迹: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故必立学校,明礼义以教之。○胡氏曰:“天生斯民,立之司牧①,而寄以三事。然自三代之后,能举此职者,百无一二。汉之文明,唐之太宗,亦云庶且富矣,西京之教无闻焉。明帝尊师重傅,临雍②拜老,宗戚子弟莫不受学;唐太宗大召名儒,增广生员,教亦至矣,然而未知所以教也。三代之教,天子公卿躬行于上,言行政事皆可师法,彼二君者其能然乎?”

  [注释]①司牧:君主,官吏;管理,统治。②雍:辟雍。

  据《旧唐书》记载:

  唐太宗大量征召全国名儒学者为学官,并多次亲临国子监,让他们讲论古代经典,学生中如有能够通晓《礼记》《春秋左氏传》中的一种或更多的均得补为官员。

  又扩建学舍一千二百间,增加学生满二千二百六十人,连屯营飞骑,也派去博士,给他们传受经典,有能通晓经义的,便可入贡举。

  从史书记载可以看出,仅在长安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达到了8000余人,当时设立的国子监博士,即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老师就有1000人左右。

  这样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费用自然不小。唐朝法令规定教育投入中包括教师的俸禄、职田、俸料及雇佣其他教辅人员的开支。法令还规定,所有官学学生都实行廪饲制度。唐朝在各衙门设立食堂,学生像其他官员一样享受庖厨。

  于是,全国各地学生云集长安,甚至高句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首领也派他们的子弟入国子监学习,一时间就读学生达8000多人。在大唐的长安,人们不分种族、国籍,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都可能在朝为官,有的还担任部长级高级官员,这不论在古今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很壮观的一个现象,即使在当下中国也很难想象公务员考试会允许外国留学生参加。

  日本多次派遣由大使、副使、录事、翻译、医师、画师、阴阳师、史生、工匠、新乐师等组成的学习考察团,少则200人,多则500到600人,乘船到唐朝赴长安学习唐文化。新罗不仅在唐朝的留学生最多,而且出口到唐朝的物产也最多。唐朝周边掀起的学习唐文化的高潮,为东亚地区华夏文化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对一切美好事物都有一种吸纳、呈示和保护的欢乐,不管他们来自何方。对于一时不能辨别的美好还是不美好的事物,也给予存在的权利。罗马的医术、拜占庭的建筑、阿拉伯的面食、西域各地的音乐舞蹈,都大受唐朝人欢迎。朝廷的鸿胪寺等机构,专门掌管对外事宜,为来唐的外国使节提供食物、翻译、医疗、丧葬、赐物、封官等优惠。外国的留学生、商人、外交官、宗教人士、学者、药师、画家、乐师、杂技魔术师随处可见,几乎不存在任何歧视。一些外国人在大唐建宅买田,娶唐女为妻,子孙相承,滞留于唐,多者数十年,有的甚至终老于唐。他们与唐人杂居,交往密切,和睦相处。

  可惜的是,唐朝后人并没有沿着唐太宗开创的大道很好地走下去。《旧唐书》载:“高宗嗣位,政教渐衰……(武)则天称制,以权道临天下,不吝官爵,取悦当时,生徒不复以经学为意,二十年间,学校顿时隳废。”也就是说,等武则天称帝之后,她不再像唐太宗时期以德教化天下,而以权势统治天下,用官位来笼络读书人,原本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良好学习氛围与学术尊严由此变坏。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69【祖孙兴学】(唐朝韦机、韦景骏)【1140x1696像素】

  上图:

  【祖孙兴学】(唐朝韦机、韦景骏)

  《旧唐书·韦机传》记载:

  【白话译文:】

  韦机,雍州万年人。祖父韦元礼,隋朝浙州刺史。父亲韦恪,洛州别驾。韦机,贞观年间为左千牛胄曹,充任大使前往西突厥,以册封同俄设为其最高统治者可汗。碰到石国反叛,道路阻绝,三年不能返回。韦机把衣裳撕成片,记录出使沿途经过的各国风俗物产,起名为《西征记》。回国后,太宗问到蕃邦的事情,韦机便把他撰写的书奏呈皇上,太宗十分高兴,提拔他为朝散大夫,后升任殿中监。

  显庆年间韦机任檀州刺史。边塞州郡向来没有学校,韦机勤勉门徒,创立了孔子庙,画出孔子七十二贤人以及自古以来贤达士人的像,为画像一一写了赞文。适逢契絆何力向东讨伐高丽国,军队到达檀州后,滦河泛滥,军队不能前进,檀州供给军队资金粮食,数日不匮乏。何力全军返回时,将以上情况禀告皇上。高宗认为他很有才干,破格提拔为司农少卿,兼任东都营田使。很受重用礼遇。有个宦官在畜养禽兽的苑囿中犯了法,韦机将他杖打后奏明皇上,高宗十分叹赏,赐给他几十匹绢,并对他说:“再有犯法的,你就只管鞭打,不必麻烦禀报。”

  上元年间,升任司农卿,检校园苑,建造了上阳宫,并把中桥从立德坊曲巷迁移到长夏门街,当时人都赞许这样省功便利。有个道士朱钦遂被武则天派遣,乘驿站车马赶到都城,恣意横行。韦机把他囚禁起来,秘密地禀告皇上:“这道士假称是中宫派遣来的,倚仗权力地位横行无忌,我恐怕会有损于皇上圣明,成为祸患的端倪。”高宗特地派遣宫中使者好言慰解韦机,而钦遂被流放边远州郡。武后因此不高兴。仪凤年间,韦机因家人犯盗窃罪受到牵累,为御史弹劾,被免去官职。永淳年间,高宗巡幸东都,到芳桂宫驿站,召见韦机,让他以平民身份检校园林苑囿。准备恢复韦机的官职,因被武则天所排挤而终止。不久让他检校司农少卿事,正遇韦机去世。儿子名为余庆。

  韦余庆任官至右骁卫兵曹,过早去世。余庆的儿子名叫韦岳。

  韦岳也以做官才干著名,武则天时,任汝州司马。正遇武则天巡幸长安县,召韦岳前来授官尚舍奉御,随后跟从武则天车驾回京城,被召见。武则天对韦岳说:“你是韦机的孙子,勤谨能干有韦氏家风。你家的事,我全都知道。”随后问他家人的名字,称赞抚慰很长时间。不久授官太原尹,韦岳平素不练习武功,坚决推辞边防要职。他因此忤逆了圣上旨意,被贬为宋州长史。后历任海州、虢州二州刺史,所到之处都有显赫的声威。睿宗时,入京城做殿中少监,很得皇帝顾遇之恩。到窦怀贞、李晋等人被处死刑时,韦岳因曾与两人有过交往,被姜皎所陷害,贬为渠州别驾。不久升为陕州刺史。开元年间,逝世于颍州别驾任上。韦岳的儿子名叫韦景骏。

  韦景骏以明经科中举。神龙年间,任肥乡县令。县的北界是漳水,连年泛滥。旧的河堤接近于河流湍急之处,虽然不停地修筑,而水流溃堤不断。景骏察看水流地势,把河堤向南岸拓展了几里,把河堤筑得高高的。洪水到来,堤南便无水患,水去以后堤北也可称为丰腴的田地。漳水上过去有用木柱支撑的长桥,每年洪水过后都要加以修葺,景骏又改造为浮桥,从此再无水患,至今依靠此桥往来。当时黄河以北地区发生饥荒,景骏亲自安抚全境百姓,村庄里巷间必尽互通赡养抚恤的责任,贫困弱小的人都能免除流离之苦。到韦景骏离任时,百姓官吏为他立碑颂德。

  开元年间,韦景骏为贵乡县令。县里有家人母子互相告状,景骏对他们说:“我年轻时失去双亲,每每看到别人赡养父母时,自恨终身再无侍奉双亲的缘份。你如今有幸处在冬温夏凊侍奉母亲的境地,怎么能这样呢?以善施及众人的事不能推行,这是我县令的罪过。”说完垂泪呜咽,随即取出本《孝经》交给他们,让他们学习诵读。从此母子二人被感动觉悟,各自请求改悔,于是可称母慈子孝。

  韦景骏后来转任赵州长史,赴任途中路过肥乡,百姓官吏非常欣喜,竞相犒劳宴请他,留连整日不能离去。有几个小孩子,年龄刚刚十多岁,也挤在人群中,景骏对他们说:“算起来我在这儿做县令时,你们还没有出生呢,既没有昔日的恩情,怎么这样热情殷切?”小孩子们都回答说:“我们这儿的长辈们传说,县里的官舍、学堂、客馆、堤桥,都是明公您的遗迹。我们还以为您是一位古人,没料到能够亲眼瞻仰,不觉感到有比平常加倍的欣喜与爱慕。”景骏就是这样被百姓们思念爱戴的。

  开元十七年(729年),韦景骏升任房州刺史。房州四面山谷环绕,参杂有少数民族不开化的风俗习惯,喜欢滥设祠庙进行祭祀而不修建学校。韦景骏到任才开设贡举制度,把不合礼制的祭祀全部去掉。他又将狭窄的道路开辟拓展通畅,并建造旅馆,来往的旅客都感到很方便。开元二十年(732年),转授奉先县令,还未赴任就去世了。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72【劝学务农】(唐朝田仁会)【1144x1689像素】

  上图:

  【劝学务农】(唐朝田仁会)

  田仁会的生平事迹,见于《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摘录如下:

  【白话译文:】

  田仁会(601-679年),唐初著名良吏。雍州长安(今西安市)人。唐高祖武德初年,应制举授左卫兵曹。贞观后期为左武侯中郎将。他为武将,荣立战功,担任地方行政官员,体恤民情,多有政绩,一生廉洁奉公,受人爱戴。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统兵东征高丽(在今朝鲜半岛)。这时,居于大漠以北的突厥薛延陀部酋长夷男死亡,其子拔灼杀兄自立,乘唐军东征之机,发数万骑兵向黄河以南侵扰。太宗闻报,诏令大将执失思力(一说为李勣)与田仁会领兵迎击。田仁会奉令,先率一些老弱残兵接战,佯装败退,诱薛延陀深入夏州(今内蒙古与陕西毗邻的地带)境内,然后出其不意,发精兵突然进攻,将薛延陀打败。这一战摧毁了薛延陀部主力,为唐廷解除后顾之忧。战后,田仁会受到太宗玺书慰劳和褒奖。

  高宗永徽二年(651年),田仁会出任平州(故治在今河北卢龙)刺史。他到任后,大力提倡发展农桑,兴办学校,发展文化,史称其政绩显著。任满,转任郢州(故治在今湖北京山)刺史。他到郢州时,正遇当地发生旱灾,禾稼枯萎,百姓愁肠。田仁会急民之急,便曝身于烈日之下祈祷苍天,希望天降甘霖。结果,降雨,郢州当年庄稼丰收。百姓们为感激他的爱民精神,用歌谣颂扬他:“父母育我田使君,精诚为人上天闻。田中致雨山出云,仓廪既实礼义申。但愿常在不患贫。”

  郢州任后,他五次升迁。龙朔年间(661~663年),担任胜州(故治在今黄河南岸,与内蒙古托克托隔河相望)都督。该州地形险恶,深山丛岭之中,游勇散卒和亡命之徒相聚为盗,危害百姓,成为该地主要祸害。仁会到任后,立即派出骑兵入山搜剿,为当地人民除却了一害。

  他在胜州任满,被调入朝中任太府少卿,掌管国库钱谷的保管出纳事务。麟德二年(665年)转任右金吾将军,所得禄俸,有余的就捐到官中,当时有些讥讽他这样做是为了邀名。担任京师的卫戍巡警任务。他派部卒昼夜巡逻,维护京城治安,查禁坏人坏事,每天都有许多人因为违法越禁受到责罚,权贵们也畏惧他执法严正,不徇私情。史载“京师无贵贱举惮之”。

  当时,长安闹市有一女巫以鬼道来迷惑百姓,自称能令死者复生,人们将女巫奉为神明。田仁会经过一番侦察,识破其虚妄,上奏皇帝,唐高宗说:“若死者不活,便是妖妄;若死者得生,更是罪过。”就按照田仁会的建议把女巫流放到边疆。

  总章二年(669年),升任太常正卿,咸亨初(670年)又转为右卫将军。三年(672年),告老致仕。仪凤四年(679年)卒,终年79岁。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74【身为教诲】(唐朝倪若水)【1157x1702像素】

  上图:

  【身为教诲】(唐朝倪若水)

  倪若水,字子泉,恒州槀城人。开元初年,先后任中书舍人、尚书右丞,出京任汴州(现河南开封)刺史。他的治政理念崇尚清静,所以百姓和官员都很安乐。又增修了孔子庙堂及州县学堂,劝勉书生努力读书,汴州因此儒教非常盛行,黄河汴州一带对倪若水称赞不已。

  倪若水喜收藏图书。私人藏书具有一定的规模,史籍记载其“列架不足,叠窗安置,不见天日”。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记述其“……藏书甚多,子弟值日看书,有借书者先束修投贽,然后与之”。

  开元三年,蝗灾泛滥,民不聊生。汴州刺史倪若水反对捕杀蝗虫,进入田间地头,焚香祈祷。坚信蝗虫的出现是因为天灾,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事情,应该修德来禳灾。

  《旧唐书·倪若水传》记载:

  开元四年,唐玄宗令太监前往江南搜集池鹭等鸟,路经汴州。倪若水知道此事,上奏章劝谏说:“如今正是夏天农忙的时候,农民劳作辛苦,田夫在扶犁耕作,农妇在采桑养蚕。而在此时搜集捕捉奇禽异鸟,养在园林池塘以供欣赏,从遥远的江南岭南一带,运到京城,走水路要准备舟船,走陆路百姓被沉重的负担搞得疲倦不堪,要用鱼肉喂养这些禽鸟不算,还要用稻谷喂养。沿途观看的人,难道不认为陛下把人看的很贱,把鸟看的很重吗!陛下应当把凤凰看作普通的鸟,把麒麟看作普通的兽,这样,即便是池鹭、鸳鸯,也有什么值得看重的呢?陛下昔日像潜龙一样居于藩王府邸,历尽艰难。如今叛乱得以肃清,陛下高居帝位,玉帛女子,充斥了后庭,官员贡献的珍奇异宝,堆满了内府,除此之外,陛下还要求什么呢?我蒙受国家优厚的恩典,超出我的能力担负起重任。我的性命就像草芥一样低贱,一直想以死来献出自己的忠心;我的小小的心意就像向日葵一样,一直希望肝脑涂地以报答国君。(原话是“草芥贱命,常欲杀身以效忠;葵藿微心,常愿隳肝以报主。”)我遥望朝廷,大胆公开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我如此直接的进言违背了陛下的旨意,甘愿接受鼎镬烹煮的处罚。”

  皇上亲手下诏回答说:“我先前派人搜集少许各种不同的鸟,那些使者不理会我的旨意,搜集的鸟稍微多了一些。你详细地奏明了这件事,言辞和内心都很诚恳,很符合我的想法。你是见识丰富的济世之才,行事遵守规范,处事慎重不偏私,所以要你放弃朝廷中枢总要之职(指中书舍人之职),交给你独当一面的大权(指任汴州刺史)。你果真能防止邪恶,心怀坦诚,忠于职守,更加坚定,刚直忠烈,遇事不隐瞒自己的看法。你说的想的都忠诚正直,我深感欣慰。所派的人我已经估量其处事的情况施加了杖刑,禽鸟一并下令放飞,处理完毕。今赐你四十匹绸缎,用以答谢你的直言劝谏。”

  不久,倪若水又回到朝廷,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开元七年,又授予户部右丞之职,同年去世。

  也有资料说:倪若水,名叫倪泉,字若水。《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开元028号》载:○大唐故尚书右丞倪公墓志铭并序。“公讳泉,字若水,中山藁城人也。”(出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九册)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76【告归省亲】(唐朝阳城)【1151x1711像素】

  上图:

  【告归省亲】(唐朝阳城)

  省[xǐng]亲,是归家探望父母或其他尊亲的礼俗。出自《新唐书·卓行传·阳城传》“凡学者,所以学为忠与孝也。诸生有久不省亲者乎?”大意是说:读书人学的就是忠与孝,你们有多久没探望父母了呢?

  《新唐书·卓行传·阳城传》节选:

  【白话译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 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 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

  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与弟弟一起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

  荒年,阳城把榆钱磨碎了煮粥为食,依然坚持讲学。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是有德义的人,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送给了他。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做右谏议大夫,特地派长安尉杨宁到他家送给他成捆的丝织品。

  李泌担任宰相,向德宗举荐阳城,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为右谏议大夫。

  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等到他出任官职,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锁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却与他的两个弟弟招请宾客,日夜畅饮。有朋友想劝他不要整天宴饮,阳城揣出了他的心理,竭力让这个朋友喝酒,朋友拒绝,阳城就先举起满满一杯酒敬他,朋友不得已,只好回敬他,与他推杯换盏,有时喝醉了仆倒在酒桌上,阳城有时先喝醉躺在朋友的怀中,朋友们说什么他全没听见。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抵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阳城常对他的两个弟弟说:“我俸禄的收入,可以先估计一个月吃米及薪菜盐的花费,先准备好,剩余的都拿去喝酒,不要有积余。”

  等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约拾遗王仲舒一起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顺宗当时是皇太子,为阳城展开营救,结果阳城得以免罪。可是皇帝的怒气还没消,要让裴延龄做宰相。阳城扬言:“如果让裴延龄做宰相,我一定身着白麻在朝廷上哭来破坏这件事。皇帝最终没有任用裴延龄为相,正是阳城的功劳。

  但阳城因此罪名被贬官为国子司业。阳城把学生们找来说:“凡是求学的人,学习的原因是为了懂得忠和孝,你们有长期没有回去探望亲人的吗?”第二天到阳城那申请回家奉养老人的有二十多人,有三年没有回家侍奉老人的,阳城就斥责他。阳城亲自教授经典,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们都能严守法度。

  薛约性格不羁又正直,因为进谏政事而获罪,被贬谪去连州。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阳城让刑吏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皇帝不满阳城结党的罪过,将他贬出京城,出任道州刺史。

  到了道州,阳城就象治家一样治理民众,适合处置的就予以处罚,适合奖赏的就予以奖赏。每月的俸禄只取够用,余下的就上交官府了。

  阳城出京做道州刺史。道州出产侏儒,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侏儒。阳城同情他们生离死别,不进贡。皇帝派人去要,阳城呈上奏章,写道:“道州这地方的百姓个头都矮小,如果要进贡,不知道哪些可以进贡。”从此就不再进贡了。

  州里赋税没有按时缴纳,观察使多次指责。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赋税,到了道州,对阳城没有出来迎接感到奇怪,拿这事问当地官吏,官吏说:“阳城认为自己有罪,把自己囚禁在牢狱里了。”判官非常震惊,奔入牢狱,拜见阳城说:“您有什么罪啊?我只是奉命前来给你请安罢了。”判官在道州停留了几天,阳城不敢回去,住在馆外待命。判官见状勿忙告辞离去。

  顺宗即位,想召回阳城,可是阳城已死了,死时七十岁。

  【解读:】

  24岁的韩愈年轻气盛,在贞元七年(791年)写了一篇《争臣论》,讥刺当时的右谏议大夫阳城不履行谏官的职责。阳城对韩愈的话不屑一顾。当时阳城似乎是借着整天醉酒的夸张行径,以此韬光养晦,在位八年,别人摸不透他这么做真实的意图是什么。

  阳城为什么要这样“佯狂”呢?有当代学者分析:也许是因为进谏要看对象、要讲效果,如商纣王时期的忠臣比干那样当谏官而死职,并不能有益于世,就是说谏诤也得看对象和讲究时机。而当时的进谏对象唐德宗是什么样的君主呢?《新唐书》写道:“德宗猜忌刻薄,以强明自任,耻见屈于正论,而忘受欺于奸谀。”

  学者分析:对于唐德宗这样的君主,苛细之事的谏诤很难打动他的意志,言而无功,还会引起反效果。可以说,韩愈的《争臣论》是从谏官的职责上论事,不是从谏诤的实际效果上思考,韩愈不如在位的阳城能够更切实地权衡当时谏诤的得与失,只图一时之痛快。作为右谏议大夫的阳城,在平时只能保持沉默,在关键的时刻,才能挺身而出、拼死相争。

  阳城绝不是贪恋禄位之人,从以后的事实上也能看到:他能在论裴延龄的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地拼死相争。难怪当年李泌(这可是个“神仙宰相”级的大人物)推荐他。

  阳城被贬谪到道州,当了五年刺史,死于道州。道州在今湖南的南端,与广西省相邻。《新唐书·阳城传》记载阳城:“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日炊米二斛,鱼一大鬵,置瓯杓道上,人共食之。”

  作为道州刺史的阳城,把百姓当作家里亲人那样对待。不按过去簿书公文记录的标准征收田租,不把那些当回事儿。除了供给官员俸禄以外,其余部分,就作为公益慈善事业,在路边以米、鱼等供应给百姓,大家一起吃。

  此外,他还以人道主义关怀,阻止了道州向朝廷进贡侏儒的做法。元和四年(809年),白居易写下一首新乐府诗歌《道州民》,讽喻朝廷,赞颂了阳城拒绝进贡侏儒、被百姓感念之事。

  《道州民》(作者:白居易)

  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余。

  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道州任土贡。

  任土贡,宁若斯?不闻使人生别离!

  老翁哭孙母哭儿,一自阳城来守郡,

  不进矮奴频诏问。

  城云:‘臣按《六典》书,任土贡有不贡无。

  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注:“城云”即田城向朝廷所说的话】

  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

  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

  父兄子弟始相保,从此得作良人身。

  道州民,民到于今受其赐,

  欲说使君先下泪。仍恐儿孙忘使君,

  生男多以阳为字。

  阳城为官的原则,不为自己的仕途,不考虑政绩,更多的是为百姓的切身利益负责。

  有一年,阳城在道州的税收工作没有完成,朝廷派的考核官责问他。唐代的官员考核标准为“四善”和“二十七最”,四善指的是德行,二十七最指的是具体才能与功绩。

  对于年终考评,他给自己打分为“下下”,自我评语是“抚字心劳,征科政拙”,前半句是讲德行,后半句是讲政绩。

  《新唐书·阳城传》记载:“(判官)留一二日未去,城因不复归馆。门外有故门扇横地,城昼夜坐卧其上。判官不自安,辞去。”考核官不走,他就不入衙门,考核官又不能越职催科,只能回去了;这段描述里似乎也能看出:阳城在道州的官邸很是简陋。

  阳城在官场上是属于一个特异独行的“另类”;纵观他的一生,无论在那一个职务上,他都是对人负责的、称职的。对于阳城的人格,人人心中有一杆称。曾将阳城贬谪的唐德宗驾崩后,顺宗即位,下旨征召他,然而阳城已去世了。士君子们怜惜他,百姓感怀他。史载:“诏征之,而城已卒,士君子惜之,是岁四月,赐其家钱二百贯文,仍令所在州县给递,以丧归葬焉。”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77【取法著令】(北宋初期名儒胡瑗)【1158x1720像素】

  上图:

  【取法著令】(北宋初期名儒胡瑗)

  胡瑗(993-1059年),北宋学者。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因居安定,世称安定先生。庆历二年至嘉祐元年(1042~1056年)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后以太常博士致仕,归老于家。

  胡瑗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是宋代理学酝酿时期的重要人物 。胡瑗精通儒家经术,讲学分经义、治事二斋,治事包括讲武、水利、算术、历法等,表现了重视经世治用的特点。宋仁宗庆历中,朝廷兴太学,“诏下苏、湖取其法,著为令于太学”。著有《周易口义》、《洪范口义》,均入《四库全书》;另有《论语说》、《春秋口义》。

  胡瑗小时候学习很刻苦,并且自负不凡,天资过人,七岁时便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时能通读五经。虽然家庭生活及学习条件差,但他求学之志不减寸分,常以圣人、贤人要求自己。当时,就有人对他的父亲说:“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

  年轻时,胡瑗为避世事干扰,专心就学,便同他的好友孙明复、石守道一道隐居泰山,专心读书,经常废寝忘食,十年没有回家。每逢家书捎来,只要看到上面有“平安”二字,连拆都不拆,便抛向山涧,唯恐家事干扰了他的学习。如今泰山上还留有此遗迹,名为“投书涧”。就这样,胡瑗在泰山度过了十个春秋,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研究学问上,对儒家经典及百家之言全部认真研读过,并且细心体会,打下了坚实的学问基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沉潜、笃实、醇厚、和易的学风。

  胡缓自泰山下山后,就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苏州地区开办私学,用儒家经典教授于苏州。不几年便成为本地区远近闻名的学者,很得当时苏州知州范仲淹的垂爱和敬重。

  公元1035年,范仲淹设立了苏州郡学,聘请胡瑗为郡学教授,从此开始了官学教学的生涯。胡缓主持郡学,学规严密,许多学生不能完全遵守。为此,范仲淹就把自己的儿子送入郡学,带头奉行胡瑗所订的学规,使得没有完全遵守学规的学生也不敢犯规。苏州郡学也就这样成为各地郡学的榜样。

  公元1036年,胡瑗因为通晓古乐,长于音律,被范仲淹推荐到京城研究钟律,制作了钟磐等古代乐器,得到朝廷的嘉奖。后来因为父亲病死,胡瑗辞官曰家,继续在苏州郡学任教,直到公元1039年。

  公元1042年,湖州知事滕宗谅设立湖州州学,胡缓又以保宁节度推官的身份被聘为州学教授,“四方之士,云集受业”。

  胡瑗在苏湖设教二十多年,他创立了著名的“分斋教学”制度,在学校设置经义和治事两斋。一反宋代以诗赋为重的科举教育,培养了许多人才,当时“东南公卿、伟人,大多出于胡瑗门下”。这种分斋教育,独“湖学”所有,“故天下谓之湖学多优异”。

  公元1044年,在范仲淹的主持下,朝廷开天章阁,在京城创立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当时胡瑗正设教苏湖,由于他教绩显著,于是宋仁宗皇帝派人“下湖学取瑗之法以为太学法”,在大学中推行“分斋教学”制度。并将胡瑗教学经验编为《学政条约》一卷,供各地教育参考。

  公元1052年,朝廷调胡瑗到京城主持太学。他讲学时音韵高朗,意思清晰明白,很得学生信服,全国学者远道而来,人数多到太学容纳不下,附近的官署教被扩充为学舍。后来胡瑗升任太子中允,专门掌管太学。

  在太学执教期间,胡瑗培养了不少人才,“礼部贡举,岁所得士,先生弟子十常居四五。”他教的学生,言行举止,“人遇之,虽不识,皆知为瑗弟子。”

  胡缓曾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他严立学规,以身示范。“解经至有要义,恳恳为诸生言”。采用分班教育与讨论、质疑答辩、联系实际等多种方法和重绘失传的古代祭天地人的“三礼”仪物挂图教授。率领学生以亲历山川情势,“从其游者常数百人”。他告诫学生食后不可伏案久坐,以免妨碍气血流通。要学生开展习射、投壶等游艺活动。注重礼教,学生“信爱如其父兄”,师生关系很密切。

  【提醒:】射箭、投壶、琴棋书画等古代文艺活动,其中大有文化,详见文末链接。

  胡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诲人不倦,教学有方,培养了一大批通今博古的有用人才。对此,王安石称赞他是“天下豪杰魁”。

  公元1059年,胡瑗因为生病不能掌管太学,以太学博士身份退休并回杭州他的儿子胡志康处。离开京城时,学生夹道送行,“东归之日,太学之诸生与贤士大夫送之东门执弟子礼,路人嗟叹以为荣”。同年农历6月病故于杭州,终年67岁。1218年,南宋宁宗皇帝追谥他为“文昭”。

  胡瑗的著作有《武学规矩》一卷和阮逸合著的《皇佑新乐图记》三卷等。他的学生为他编录的著作有《周易口义》十二卷、 《洪范口义》二卷等,多数已佚。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80【推访德业】(北宋大儒 程颢、程颐、周敦颐等论教育)【1157x1702像素】

  上图:

  宋·朱熹《近思录》卷九 制度,摘录:

  【白话译文:】

  周敦颐先生说:古代圣王制订礼法,修明教化,三纲正,人伦关系各得其位,百姓无不合和,万物全都和顺,于是制作了音乐来宣导八方之气,来顺天下人之性情。所以那乐声淡而不至忧伤,和而不至随物变迁,入于人耳,感化人心,人心莫不淡泊而和顺。淡泊则私欲之心就平静了,和顺则躁动之心就消释了。优容柔顺平和得中,这是盛大的德性了;天下化于中正,治平就到终点了;这就称作道配天地,是古代圣明的极限了。后世不修礼法,刑政苛烦而混乱,在上的放纵私欲破坏法度,使得下民困苦。他们说古乐不足一听,一代一代都更换新声,而这新声妖婬愁怨,触发人的私欲,增强人的哀怨,使欲盛悲浓达到不能自我节制的地步。所以就出现了残害君上抛弃生父,轻生败伦,无法禁止的情形。唉!音乐这东西古人用以平静人心,今人用来助长私欲;古人用来宣布教化,今人用来助长怨忿。不恢复古礼,不改变今乐,而想走向太平,相差太远了!——周敦颐《通书·乐上》

  程颢先生在朝廷上说:治理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怎样得贤才?应先给近侍、贤儒及执事百官以礼命,要他们尽心推访,凡有德业充分完备,足可为人师表的,其次有笃志好学、品才兼优的,朝廷要厚礼聘请,州县诚意遣送,把他们集中在京师,让他们从早到晚彼此研究发明正学。他们的学问必定是本于人伦,明于事理。他们教人从小学的“洒扫应对”开始,修明“孝悌忠信”,人事应酬中的礼乐等等,其用以诱导、激励、浸润、砥砺后学直到成就其德业的方法,都有一个秩序,其关键在于教人择善修身,推而广之至于化成天下,如此从一个普通的人可以迈上成为圣人之道。其中那些学业品行都符合以上要求的就叫做成德。挑选那些材识明达,能够达到善性的人,让他们每天在这里学习;而挑选那些学业大明、德义可尊的大儒,作为太学的师长;学问德义次于这些人的,让他们分别去教授天下的各级学校。选择好的士人入学学习,从县学升到州学,州学再荐举到太学,太学集中起这些人来教育,每年都在朝廷上讨论太学中谁贤谁能。凡选士,都须选取品性行为端正,在家孝悌,有廉耻知礼让,通明学业,晓达治国之道的人。——《二程文集》卷一《请修学校尊师儒取士札子》

  程颢先生谈论十事:一师傅,二六官,三经界,四乡党,五贡士,六兵役,七民食,八四民,九山泽,十分数。他说:无论古今,无论治世乱世,凡是治国之道在生养教育人民上行不通时,那么这圣王之法也就应变革了。后世能极尽这因时变易的圣道就可大治,或者仅能用其一偏则小安。这是被历代治国实践检验过而彰明有效的。如果有人只知道局限于古法而不能因时之宜而施行于今天,如果只追求虚名而放弃了精神实质,这是陋儒的见解,不足以去和他讨论治国之道。但如果说今天的人情,已经与古时不同,如果说先王的治迹,已经不可能出现于今世,只追求眼前的便利,而不追求高远的目标,那只怕也不是大有作为的论调,也不能够挽救当今之世的大弊端。——《工程文集》卷一《论十事札子》

  程颐先生上书说:远古三代之时,国君必有师、傅、保等官在身旁。“师,是开导教训君主的;傅,是辅佐君主之德义的;保,是保护君主身体的。”后世作事不作根本之计,明白追求治平却不知规正君心,懂得规劝君主之过而不知培养其德性,辅佐君主德义的作法,固然已经荒疏不用了;保护国君身体的方法,也没有听人说起过。我认为傅佐君主德义的方法,就在于防止君主耳闻目见非礼之事,约制君主的嗜好不使过度;保护身体的方法,则在于日常生活都要适宜而不过分贪欲,存有畏惧戒慎之心。今天既然不设保、傅之官,则这一职责都落在经筵官身上了,我想要求皇帝在宫中的一言一行,衣服饮食,都让经筵官了解。凡政事方面有不当之言行,就随事箴规;生活方面有违反持身养生之方的,则及时劝阻。——《二程文集》卷六《论经筵第二札子》

  程颐先生在《看详三学条制》中说:根据按现行的旧制度,太学生员参加公试和私试以升补,每个月都要考试。学校是以礼义相推让之地,而每一月都让他们去竞争,大大违反教养之道。请改考试为检验考查,发现学得不好的地方,学官召集生员教一教,并且不再排定名次高低。设置尊贤堂,延请天下有道德可作生员榜样的人居之,以及设置待宾斋、吏师斋,建立检查太学中士人品行操守的制度。又说:从元丰年间以来,太学设立了以利益引诱生员的方法,各地解送太学生员的名额由原来的一百人增加到五百人,来的人都奔赴凑集于太学,放弃父母之养,忘记骨肉之爱,在路途上奔波,旅居于他乡,以追名求利,使得人心日益苟且,士风日益衰微。现在打算留一百人。其余四百个名额,分配在解送名额少的州郡,如此士人自然各安居于乡里,培养他们孝爱之心,平静他们奔趋流浪之心,风俗也能渐渐淳厚。又说:三舍升补之法,都是仅依文卷人的实绩。这是官府办事的方法,不符合学校育人选士之道,朝廷授予法令,必然落实到下层。长官守养法令条文而不能有所作为,所以事情在下边做成了,下边的人都能控制上边的人。这就是后世之所以不能治平的原因呀。所以太学生员升补之权,应由太学长官及副职专管。有人说:“这样作,长官副职任用得恰当自然是好了。或许长官副职用了不恰当的人,品行或才识不高,那就不如防范得严密些,还是由下而上推选的办法有规可依。”但不知先王立法,必有恰当的人才能实行,没有听说过为不恰当执法的人立的法制。如果长官及其副职不是恰当的人,不理解教育之道,只是空守着法令条文,真的就能够培育出人才吗?——《二程文集》卷八

  程颐先生在《明道先生行状》【注】中说:程颢作泽州晋城令时,百姓因事到城中去的,程颢见到他们,一定要用孝悌忠信劝诫他们,让他们知道在家应该怎样对待父亲兄长,出外应该怎样对待上级长辈。估计乡村之间的距离分别组成伍保,让他们有出力服役的事就互相鼓励,有患难就互相援助,奸诈的人就无处藏身。凡是孤独和残废的,要他的亲族和乡里负责,不能让他们流离失所。行路的人从其境内经过,凡有大病小痛都能有所照料。各乡都建有义学,他在闲暇的时候亲自到这些学校去,召来学童的父母来交谈。儿童所读的书,亲自为他们订正断句。老师不称职,就为他们另行配备。挑选择子弟中的优秀者,集合起来加以教育。乡民们组织社团,程颢给他们订立约规制度,以分别善恶,使他们都具备努力上进之心。——《二程文集》卷十一

  【注:明道先生,一般指程颢。】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83【感恩寄咏】(南宋朱熹)【1151x1683像素】

  上图:

  【感恩寄咏】(南宋朱熹)

  陈子昂是初唐开一代诗风的文学家,曾作《感遇诗三十八首》,影响深远。朱熹受其启示,曾作感兴诗二十首。元皇庆二年赵孟頫书写朱熹《感兴诗二十首》赠给友人。

  朱熹重视诗文,早年尤为喜好,受其师李延平之教而专意研究理学后,才改变用心诗文的初衷。

  朱熹诗作以《春日》、《观书有感》最为传颂,然其总数约有1000多首,大多以理贯文,文理交融,其稳实中正、条理分明,自然平淡中透着精神。

  朱熹的诗,我们称之为“哲理诗”,已经超越了一般写景抒情的诗,时时闪现出哲理的光芒。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观书有感》中的句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

  《斋居感兴二十首》是朱熹最著名的哲理诗。该组诗是他对陈子昂《感遇诗》偏于道佛而不精于理学的回应和拟作,暗示其主旨是要表达理学思想。

  《斋居感兴二十首》写于朱熹寒泉精舍生活时期的前半段(1170-1173年——。此时朱熹已由道佛返归儒,弃“主静”返归“主敬”,是朱熹理学形成最重要时期。这段时期,他不仅完成了《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以建构自己的宇宙本体论;草成了《资治通鉴纲目》,刊行了《八朝名臣言行录》以建构自己的理学史观;而且还编成了《二程遗书》和《伊洛渊源录》,并与吴楫、李宗思辩论儒佛之异以挺立自己的道统论;同时还刊行了《论孟精义》,草成《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作《观心说》、《尽心说》、《仁说》,编订“中和说”而成自己的心性工夫。

  《斋居感兴二十首》写成于乾道壬辰年间(1172年,时朱熹43岁),其内容正与这段时间的理学创作直接相关。

  朱熹在诗中,探究宇宙奥秘、描写自然规律、谈儒论道、解易说佛、咏史论今……诗的内容丰富,涵盖天地、日月、古今、人神、花草等等各方面。所以,在诗中有一股雄浑的“洪荒之力”,能振奋人心,启迪智慧。试解读其中几组:

  一、探究宇宙变化之理,赞颂人文始祖。

  “昆仑大无外,旁薄下深广。阴阳无停机,寒暑互来往。羲皇古神圣,妙契一俯仰。不待窥马图,人文已宣朗。浑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珍重无极翁,为我重指掌。”——《感兴诗·一》

  朱熹在这首诗把昆仑山比作浩瀚无垠的宇宙,自然界阴阳交替、寒来暑往,从未停歇。在远古时代,人类没有得到人文的教化。这时华夏大地出现羲皇这个古神圣,他就是伏羲。传说他住在昆仑山中,与女娲结为夫妻,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伏羲结绳为网,教会人们渔猎,发明卦象与文字,发明瑟,创作出优美的乐曲。自此华夏大地出现了文明的曙光,伏羲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所以,朱熹在诗中说:“不待窥马图,人文已宣朗”。马图又称“河图”,是指在伏羲氏的时候,黄河中出现一匹龙马,背负圈点图案,伏羲得到它,并演为八卦。“浑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八卦象征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万物同出一理。“太极”是宇宙的本原,它分为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五行生生不息。朱熹在诗中的末尾发出了“为我重指掌”的声音,赞扬圣人的智慧,时时启迪着他去探究宇宙的发展规律。

  二、论述阴阳变化之道,尊重客观规律。

  “吾观阴阳化,升降八紘中。前瞻既无始,后际那有终?至理谅斯存,万世与今同。谁言混沌死,幻语惊盲聋。”——《感兴诗·二》

  在朱熹的眼中,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在八方极远的时空中,无始无终,往前看不到源头,往后找不到终点。但世界不管如何变化,历经千秋万代,真理却永恒不灭。朱熹在诗末写道:“谁言混沌死,幻语惊盲聋”,“混沌死”的典故出自《庄子·应帝王》。

  故事讲的是南海帝王倏,与北海帝王忽,遇到中央帝王混沌。混沌对倏和忽二神很好。混沌没有七窍,不能看事物、听声音、吃东西、呼吸空气。倏和忽为了报答混沌之恩,每天帮混沌凿开一窍,可是到第七天的时候,混沌就死了。庄子借这事,来阐明他自然无为的观点,每个事物都有它不同的规律,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它,并任意去改变它。“倏”和“忽”这两个帝王的名字,就隐含了一个快速转变的意思。而混沌的本意是自然淳朴之意,它有着自己的身体特征,倏和忽做事莽撞,不加考虑,一片好心,反而害了混沌之命。

  朱熹在诗中想表达的是,尊重自然变化的规律,为人处世应合乎自然之道。

  三、注重人生修养,增加涵养。

  “人心妙不测,出入乘气机。凝冰亦焦火,渊沦复天飞。至人秉元化,动静体无违。珠藏泽自媚,玉蕴山含晖。神光烛九垓,玄思彻万微。尘编今寥落,叹息将安归。”——《感兴诗·三》

  朱熹在诗中认为人的喜怒哀乐是变化无常,很多人做事都凭一时意气,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庄子·在宥》中言:“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尖酸刻薄之人,其心焦躁如火,出口容易伤人。如果不注重自身修养,那么即使是寒冷的凝冰也如焦火一般炙热,水潭中的微波也会掀起漫天的波澜。而思想道德高尚的人,则能驾驭住自己的情绪,动静有序。他们有着丰富的内涵,就像是湖泊中藏有珍珠,自然妩媚,山峰藏有美玉,自然生辉。静下心来,头脑中的一点灵光闪现,可以洞察世间万物变化的兆迹。“尘编”在这里指古旧之书,朱熹在结尾中说:“尘编今寥落,叹息将安归”,他感叹如今圣贤之书越来越少,心灵将归于何处安息呢?

  四、控制贪婪欲望,不要让心为形役。

  “静观灵台妙,万化从此出。云胡自芜秽,反受众形役。厚味纷朵颐,妍姿坐倾国。崩奔不自悟,驰骛靡终毕。君看穆天子,万里穷辙迹。不有《祈招》诗,徐方御宸极。”——《感兴诗·四》

  朱熹在诗中说,人应该时常静下来细细地叩问自己的心灵,人的很多欲望都是由心而生的。为什么自己会受到功名利禄的诱惑,成为形体的奴役。所谓“食色性也”,人们看到美味,就大快朵颐,看到美色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直到激流冲垮大堤,水患频生,还是没有醒悟。人们终日忙忙碌碌,追名逐利,欲壑难填。

  朱熹在诗中借用了周穆王的典故:“君看周天子,万里穷辙迹。不有《祈招》诗,徐方御宸极”。从前,周穆王喜欢出游,不理朝政。他想周游天下,让天下都留有他车辙的痕迹。祭公谋父写了一篇《祈招》诗来劝谏,周穆公收住了贪心,安心地在宫中生活。如果不是谋父的忠言直谏,又或是周穆公不纳谏,任由其欲望膨胀,那么周穆公就会继续出游,不止劳民伤财,自己可能还会客死异乡。

  五、咏史明理,感叹王朝兴亡。

  “东京失其御,刑臣弄天纲;西园植姦秽,五族沉忠良。青青千里草,乘时起陆梁。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桓桓左将军,仗钺西南疆;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祀汉配彼天,出师惊四方。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晋史自帝魏,后贤盍更张,世无鲁连子,千载徒悲伤!”——《感兴诗·六》

  朱熹在这首诗描写的是东汉末年的时势风云,东京这里指东汉首都洛阳。东汉末年,奸佞之徒掌控着朝中大权,他们残害忠良,朝纲沦落。后来,朝廷引狼入室,征召董卓入宫诛灭宦官集团。诗中的“青青千里草”指的就是董卓。汉献帝时,有童谣说,“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千里草”实为“董”,“十日卜”为“卓”,这首童谣是预示董卓会以下犯上,败坏朝纲。于是,“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炎精”指火德,应火运而生的王朝,这里指东汉王朝国运渐衰。一些忠于汉室江山的义士,纷纷为复兴汉业而兴兵讨伐逆贼,“桓桓左将军,仗钺西南疆;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这里“左将军”指刘备,他被皇帝封为左将军,后来刘备在西南建立蜀汉政权。伏龙(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两位军师都尽心辅佐刘备。虽然他们战功卓越,震惊神州,但无奈汉朝气数已尽,“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蜀汉被魏国吞并。而强大的魏国,又被司马氏篡夺,最终三家归晋。可惜,和平的生活总是那么短暂。晋国统一不久,国家战端又起,出现“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朱熹发出了“世无鲁连子,千载徒悲伤”之语,他感叹这个世上少有鲁仲连这样高风亮节、清心寡欲之人,大家都为了权利而争,这是千百年来人类的悲哀。

  六、提倡儒家的慎独思想。

  “颜生躬四勿,曾子日三省;《中庸》首谨独,衣锦思尚絅。伟哉邹孟氏,雄辨极驰骋;操存一言要,为尔挈裘领。丹青著明法,今古垂焕炳。何事千载馀,无人践斯境?”——《感兴诗·十三》

  朱熹在这首诗里讲述了一个儒者需要具备的修养。“颜生躬四勿”出自《论语·颜渊》,有一次孔子的得意弟子颜渊向孔子问仁,孔子提出了“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虚心好学的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会照着老师所说的去做”,这里讲的“四勿”是儒家的戒律,对于不符合仁义道德的事,不看、不听、不说、不做;“曾子日三省”的典故出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说的是曾参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发现错误的地方,及时改正;“《中庸》首谨独”,这句诗讲的是儒家经典《中庸》中首要提倡的——慎独,就是一个人不仅在公共场合要端正言行,即使在一个人独处时,也要谨慎不苟;越是在独处时表现出的行为,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

  古代圣贤给后人树立一个做人榜样,但现在世风日下,很多人疏于自身修养。朱熹在结尾处反问:“何事千载馀,无人践斯境”,这一千年来为什么没有人能达到颜渊、曾参、孟子等人的境界呢?这是因为儒家思想的衰退呢,还是因为人们道德情操的沦丧?诗中有着警醒世人之意。

  七、讲述易理,赞颂天地生成之德。

  “元亨播群品,利贞固灵根;非诚谅无有,五性实斯存。世人逞私见,凿智道弥昏。岂若林居子,幽探万化原?”——《感兴诗·十四》

  元亨利贞,语出《周易·乾》,代表乾卦的四种基本性质。宋代程颐在《易传》中说:“元者万物之始,亨者生物之通,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所以元亨能养育万事万物,利贞能成其生长。“灵根”是人们道德修养的根基,“五性”指仁、义、礼、智、信,人只有诚心修持才能达到这种修养境界。而世人都持有私人偏见,利令智昏,只会耍小聪明,使得诚信之道昏聩不明。“林居子”指超然世外的人,修心养性的人却能静心看待事物,洞悉万物变化之理,知道天地生成之德,故能养德克己,造福于人。

  八、讲述教育应该深培善根。

  “圣人司教化,黉序育群材;因心有明训,善端得深培。天叙既昭陈,人文亦褰开。云何百代下,学绝教养乖?群居竞葩藻,争先冠伦魁。淳风反沦丧,扰扰胡为哉?”——《感兴诗·十七》

  在这首诗中,朱熹讲述自己的教育理念。他提到孔子等先圣,兴办学校,培养英才。用心去训诫学生,培养学生的善根,让他们善言善行。这样子,天地之间的秩序才会正常,人文才会兴盛。圣人育人的本意是好的,可是“云何百代下,学绝教养乖?”。朱熹联系现实境况,感叹为什么学绝道丧,人的伦理道德修养会一代不如一代。朱熹觉得这是人们的虚荣心在作祟,“群居竞葩藻,争先冠伦魁”,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互相炫耀自己衣裳的华丽,身份的显贵,事事都想争为人先,不肯谦让。虚荣心的膨胀,使得社会风气腐化,尔虞我诈,互相争斗。

  朱熹作为一代教育家,他想通过自己的学说去教导学生,引人为善,改善社会的不良风气。

  九、重视儿童的蒙学。

  “童蒙贵养正,逊弟乃其方。鸡鸣咸盥栉,问讯谨暄凉;奉水勤播洒,拥篲周室堂;进趋极虔恭,退息常端庄;劬书剧嗜炙,见恶逾探汤;庸言戒麁诞,时行必安详。圣途虽云远,发轫且勿忙。十五志于学,及时起高翔。”——《感兴诗·十八》

  朱熹比较重视儿童的教育,一个人的很多品性是从儿童时候养成的。他说:“童蒙贵养正”,在学生小的时候,就要引导他们涵养正道,孝敬兄长。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鸡鸣咸盥栉,问讯谨暄凉。奉水勤播洒,拥篲周室堂。”在鸡鸣时分,孩子们就要早起梳洗,问候父母,嘘寒问暖。孩子们要帮父母洒扫庭院,帮忙做家务;在言行举止方面要“进趋极虔恭,退息常端庄,庸言戒麁诞,时行必安详”,做事的时候要懂得谦恭退让,休息的时候要保持端正的姿态;在讲话的时候不能粗鄙放诞,举止方面要安详得体。儿童要勤于读书,保持善心,看到凶恶之事,要勇于去制止。

  在诗的末尾,朱熹鼓励儿童们要树立崇高的目标,以圣人为榜样。“圣途虽云远,发轫且勿忙。十五志于学,及时起高翔。”圣人的大道虽然极其遥远,但如果从现在开始勤学也不会晚。就像孔圣人十五才立志苦学,依旧能成就一番伟业!

  十、以自然生态之理,劝谏当权者要勤政爱民。

  “哀哉牛山木,斤斧日相寻。岂无萌蘖在?牛羊复来侵!恭惟皇上帝,降此仁义心。物欲互攻夺,孤根孰能任!反躬艮其背,肃容正冠襟。保养方自此,何年秀穹林?”——《感兴诗·十九》

  牛山木,代指遭摧残的美物。典故出自《孟子 · 告子上》:“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牛山之木,虽然美好,但时常遭到斧头柴刀的摧残。而树木被砍后刚长出的新芽,又被牛羊吃掉。如果对大自然任意索取,不加节制,必然会造成生态失衡。万物之间互相争斗不休,如果不保护弱者,小小的根脉岂能繁衍下去?在这里朱熹把百姓比作牛山木,他希望皇帝能抱有仁义之心,施行仁政。他提出“反躬艮其背,肃容正冠襟”,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的过失,不动妄念,端正品性。

  牛山的木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才能生机勃勃,木秀于林;而百姓在仁政的治理下,也会安居乐业。在诗中朱熹表达了他仁者爱人的思想,对一草一木尚且有一份博爱之心,对百姓的疾苦自然更加关心了!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84【请征斋长】(元朝许衡,志元八年任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设十二斋长为伴读,教育蒙古子弟)【1131x1709像素】

  上图:

  【请征斋长】(元朝许衡,志元八年任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设十二斋长为伴读,教育蒙古子弟)

  《元史·许衡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早就想要开设太学,正巧许衡一再尽力请辞,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至元八年,命许衡担任集贤大学士,兼任国子祭酒,亲自为许衡选择蒙古弟子让他进行教育。许衡高兴的说:“这才是我应当做的事啊。国人子弟原始质朴的素质还没有丧失,对所看到与听到的都很专心学习,如果把他们放在善良有德人士中培养几年,一定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于是许衡便把他过去曾教过的十二个优秀学生招来京城作为伴读,把他们分在十二个斋里,并命为“斋长”(类似班长或室长),就是让他们以身作则辅导蒙古子弟认真学习华夏文化。这十二个“斋长”在《宋元学案·鲁斋学案》书中均有记载。

  当时所选的蒙古子弟都还幼小,许衡对待他们如同成人,爱护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进退的礼节,严格得就如同君臣关系。课余吟诵的空余时间,就让他们学习礼仪,有时练习书法算术。这些学生尊师敬业,均知三纲五常为人之道。

  【许衡简介】

  许衡(1209-1281年),字仲平,号鲁斋,宋末元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与刘因、吴澄并称“元朝三大理学家”。

  许衡师从大儒姚枢及窦默,学习“程朱理学”,所讨论学问,内容涉及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等众多话题。许衡曾赴河北大名府讲学,由于恭谨执教,求学的人很多,并匾其斋为“鲁斋”,从此号称“鲁斋先生”。著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

  元宪宗四年(1254年),应忽必烈征召,出任京兆府提学、国子祭酒。至元六年(1269年),授中书左丞,联合徐世隆、刘秉忠制定仪官制度,为元代统治者策划“立国规模”。至元八年(1271年),拜集贤殿大学士、太史令,配合郭守敬修成《授时历》。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病回乡休养。至元十八年(1281年),许衡去世,谥号“文正”。皇庆二年(1313年),从祭孔庙。

  许衡的生平,见于《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许衡》:

  【白话译文:】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举!”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叫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

  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经》的解说。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

  曾经在酷暑天路过河阳,渴得很厉害,道旁边有棵梨树,大家都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在树下正身独坐,神情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而拿来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说:“世道混乱,这棵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回答:“梨树无主,我的内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后来迁移到山东,留在了魏州,人们见他道德高尚,逐渐的开始追随他。许衡在魏州呆了三年,听说战乱将要平息,于是又回到了怀州。凡是婚丧娶嫁,他必定要根据礼法,并以此倡导同乡的人如此做,学习的人逐渐多起来。

  因为家境贫穷,许衡亲自下田耕作,谷物熟了就吃谷物,谷物不熟就吃糠咽菜,处之泰然自若,朗读诗书的声音传到屋子外就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如果家里财产有余,许衡就把他分给同族人以及贫困的学生。人们如果有所馈赠,只要有一丝一毫不符合礼义,他就不会接受。

  姚枢曾经被召入京师,就把自己的雪斋让许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许衡坚辞不受。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许衡的小孩由此经过,不用睁眼看一下就离开,许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甲寅年,世祖出京在秦中为王(受封秦中为王),想用来感化教育秦人的方法,于是征召衡担任京兆提学。秦地百姓刚刚脱离战乱,想要学习没有老师,听说许衡前来主管教育,所有人没有不高高兴兴前来学习的。所属郡县都建起了学校,百姓大受教育感化。世祖率军南征,许衡于是返回怀州,学生们纷纷挽留而没有成功,就跟着送他到临潼才回来。

  中统元年,世祖登上皇帝大位,召请许衡回到京师。过了不久,许衡称病辞职还乡。

  至元二年,皇帝任命安童担任右丞相,要许衡辅佐他,就又将许衡召至京师,让他在中书省参与议事。

  阿合马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兼管尚书省六部事情,于是揽政专权,权势远超朝野其他人,一时之间大臣多对他阿谀奉承,许衡每次与他讨论,必定直言不讳,一点也不让步。不久调任左丞,许衡屡次请求辞职。

  元世祖忽必烈早就想要开设太学,正巧许衡一再尽力请辞,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至元八年,命许衡担任集贤大学士,兼任国子祭酒,亲自为许衡选择蒙古弟子让他进行教育。许衡接到任命,高兴的说:“这才是我应当做的事啊。国人子弟原始质朴的素质还没有丧失,对所看到与听到的都很专心学习,如果把他们放在善良有德人士中培养几年,一定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于是许衡请求征调其弟子王梓、刘季伟、韩思永、耶律有尚、吕端善、姚燧、高凝、白栋、苏郁、姚火敦、孙安、刘安中等十二人为伴读,把他们分在十二个斋里,命为“斋长”。

  当时所选的蒙古子弟都还幼小,许衡对待他们如同成人,爱护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进退的礼节,严格得就如同君臣关系。课余吟诵的空余时间,就让他们学习礼仪,有时练习书法算术。这些学生尊师敬业,均知三纲五常为人之道。

  至元十年(1273年),因权臣屡次破坏汉法,致使学生缺粮,许衡便请求辞职返回怀庆故里,翰林学士王磐对忽必烈说:“许衡教人有方,诸生学后可以从政,这是国家大体,不要让他辞去。”但由于窦默为许衡恳求,忽必烈还是让许衡还乡,以赞善王恂代管太学事务。刘秉忠等奏请以耶律有尚、苏郁、白栋等为助教,保持原许衡所制定的教学规矩,忽必烈同意。

  元朝自取得中原后,采行金朝的《大明历》,但该历法不精确,世祖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令王恂制定新历。王恂认为一般历家只知历数不知历理,奏请许衡回京以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来主持太史院事。许衡与太史令郭守敬、杨恭懿等合作,研制新观象仪,经细密观测,参照旧有历法,剔除其中错误,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制成新历,忽必烈赐名为《授时历》,颁行天下。

  后来许衡因疾病请求返回家乡怀州。至元十八年,许衡病重。不久去世,年七十三。怀州人无论富贵贫贱年轻年长,都哭拜于许衡灵前。四方学者听到许衡去世的消息,都聚在一起失声痛哭。有的人不远数千里前来许衡墓前祭痛哭祭拜。

  《圣谕像解》清 梁延年编.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p387【圜桥观听】(汉明帝)【1166x1685像素】

  上图:

  【圜桥观听】(汉明帝)

  汉明帝尊师重教,奉行养老礼,设三老五更

  东平王刘苍,认为东汉中兴三十多年,四方安乐,应该修礼设乐。他与公卿商议、制定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时使用的冠冕、车马、服饰等制度,还有祭祀光武帝刘秀时所使用的歌舞、音乐制度,探讨八佾舞的形式;呈报汉明帝。

  【提醒:】古代八佾舞图文,详见文末链接。

  公元59年,永平二年春正月辛未日,在明堂为光武皇帝举行祭祀大典。汉明帝以及公卿、列侯,首次戴上特制的冠冕、玉佩参加仪式。典礼结束后,登上灵台,察看天象。颁布大赦令。

  三月,汉明帝临幸辟雍(本为周天子所设太学,东汉后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第一次举行大射礼。

  【提醒:】古代儒生的“射礼”等,详见文末链接。

  冬十月壬子日,汉明帝再次临幸辟雍,第一次举行养老礼;任命李躬(早年追随刘秀,诸位皇子的启蒙老师)为三老、桓荣(汉明帝老师)为五更。(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三老身穿麻布大袍,头戴进贤冠,手扶镶玉拐杖;五更装束与三老相同,不扶拐杖。汉明帝来到辟雍礼殿,坐在东侧的厢房,派遣使者用安车(古车立乘,此为坐乘)迎取三老、五更到太学讲堂。天子于屏风前亲迎;互致礼仪完毕,天子走东阶(主人行)在前面引路,三老走西阶(宾客行)随行;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后,天子依礼给三老作揖,请三老入座。三老面向东(东为上方、尊位)而坐;三公上前为三老摆放几案,九卿上前摆正三老脱下的鞋。天子卷起袖子亲自操刀切割祭肉,蘸好酱汁后请三老食用;然后执爵向三老敬酒。天子一边进献酒肉,一边还要祝福,词云:慢慢吃,别噎着;慢慢喝,别呛着【注】。五更面南而坐,由三公进献酒肉;所受的礼仪和三老一样。

  (【注:】这一段加黑字体,原文是“三公设几,九卿正履,天子亲袒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鲠在前,祝饐在后。”)

  仪式结束后,汉明帝领着桓荣和他的弟子登上讲堂。汉明帝亲自讲论经书,儒生们则手执经书向汉明帝请教、质疑。不计其数的官吏、士绅、儒生围绕在辟雍门外桥头上看热闹、说故事。【注:即图中所绘情景】

  汉明帝赐爵桓荣关内侯,下令三老、五更终身享受二千石俸禄;同时赏赐全国的三老(郡、县、乡每级都有,掌教化)每人一石酒、四十斤肉。

  还是在当太子的时候,汉明帝就跟着桓荣学习《尚书》;继位之后仍然按照师生的礼节尊崇桓荣。汉明帝曾临幸太常府,让桓荣面朝东坐,为他设置几案、手杖,召集百官以及桓荣的弟子门生几百人与自己一起听老师讲课。有儒生避席(离席而伏地)向皇上质询疑难,汉明帝谦虚的说:“有太师在,我怎么敢班门弄斧?”这堂特殊的课上完后,汉明帝把太官供应饮食所使用的成套餐具全部赏赐给了桓荣。

  桓荣生病,汉明帝不忘派使者慰问,送食物的太官、看病的太医前脚跟着后脚,络绎不绝。桓荣病重的时候,他给汉明帝上疏谢恩,请求把爵位和封地归还朝廷。汉明帝接到奏疏后亲自到他家中嘘寒问暖。御辇刚一到桓荣家所在的街口,汉明帝就下车步行,捧着一摞经书来到桓荣病榻前。随行人员奉上汉明帝赏赐的床茵、帷帐、刀剑、衣被。汉明帝手抚桓荣流了半天的眼泪,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去。打这以后,前来探视病情的诸侯、将军、大夫谁也不敢乘车、骑马直达桓荣门前了;进门之后也赶紧来到病榻前倒身下拜。桓荣去世之后,汉明帝身穿丧服,亲自吊唁送葬,在首山南麓赐给桓荣一块坟地。

  桓荣的儿子桓郁应当继承桓荣的爵位,可是桓郁要让给过世哥哥的儿子桓泛。汉明帝不准许,桓郁这才受封;但是桓郁把封地上的田赋收入全部送给侄子。汉明帝任命桓郁为侍中。

  【明清两朝北京国子监的“圜桥教泽”】

  以下资料整理摘选自:圜桥教泽与雅涵於乐——北京明清国子监浅谈(转载自:大芽芽)

  北京国子监,是明清两朝监学统一的中央官学最高管理机构和国家最高学府,位于北京城东北,从安内大街和雍和宫大街分别东转、西转进入成贤街(现在叫国子监街),都能看到设立于街道东西两端的成贤街牌坊。穿过牌坊,则是分立在国子监大门两侧的国子监牌坊。集贤门是国子监的大门。进入集贤门,东边是持敬门。持敬门虽然是集贤门东边的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