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黄金时期三巨头,为何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被大量搬上荧幕,而埃勒里奎因及狄克森

  只能说阿加莎更有开创性,现代其实推理题材不容易卖,观众喜爱的是剧情和悬疑的故事,如果是菲尔和奎因那样调查、取证、假说、推翻、下套、结案的流程其实吸引不了一般观众。东野就是个极好的例子,他的推理不是很硬核,但由于故事清晰人物鲜明,对各个小故事和细节间的把控做到极致,所以他的书大卖,电影也有人拍。反之,占星术杀人魔法、京极堂的百鬼夜行、刺青杀人就没有人拍呢,因为观众不愿意跟上这些角色的节奏,更别提京极堂每本书的篇幅太长,不是每本都适合拍电影,似乎魍魉之匣是最好的,还有动画,14集才把上下两本书说完可以看出来做电影要砍多少,其实京极堂的书很适合拍电影,但是太晦涩了,是另一个角度的硬核,京极堂和榎木津的选角也很困难。分尸和斩首又太血腥要考虑分级;如果是嫌疑人x的献身、青之炎这种有犯罪要素但重心还在剧情上的畅销书观众则更愿意买账。

  但显然黄金时代的推理小说家不会往21世纪畅销书上靠齐,连名侦探柯南都在往超级英雄的方向靠拢的现在选择一本推理小说拍电影是很容易翻车的。

  于是,选题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知名度

  一定要选耳熟能详的大作家、就比如这三个巨头,包括我也是光连叫的上名字的小说家的作品都没看完,更别说普通观众了,横沟正史、江户川乱步、柯南道尔都可能不认识。

  创新性

  这就是我开头提到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和无人生还都是相当有创意的作品,不仅是犯罪和解谜讲义的方式,在整个故事上也开创了一种写法,而且剧本也能以侧面去写一个电影,既然有悬疑和反转就不必把它写的太硬核。前段时间的屏幕搜索也是一个例子,虽然推理的要素攒了不少。但终究是屏幕和手机上的电影,父亲没有什么证据真的会让观众去考虑什么密室、手法、不在场证明的破绽,他的卖点就是一个电脑上的电影,和反转(但是反转做的不是很足,因为出场角色太少了)

  而尼罗河上的惨案也准备拍新作我倒是挺意外的。因为他是个比较硬核的电影,搜集证据和侦探出场,让侦探寻找时间差的破绽就是一个纯正的推理小说,虽说也是写了爱情和人性,但老实说写杀人案的小说哪本都多少要在结尾处写这些东西。可能是一个连带效果吧,既然反响的不错,就试试她的其他名作也未尝不可。

  而三口棺材的密室讲义、y的悲剧意外的犯人,也是一种卓越的创新,但这种新意都是针对推理读者的,而不是针对一般读者更不是观影人群,东野也不是针对推理读者,而是针对所有人群,可以看推理也能看剧情,可以看温情也可以看恶意,甚至能在沉睡人鱼之家里讨论讨论哲学,所以他的书出现在畅销书架上,不看夏目漱石的人也会去看白夜行。如果要翻拍我也觉得阿加莎的电影更适合。

  影视作品最爱改编的推理作品是什么呢?

  回答出上面这个问题才能回答出题主的问题,我认为在本格派、社会派,硬汉派、变格派中,被改编成电影的首选一定是硬汉派。

  电影或是电视剧需要的是一个一个小高潮来刺激观众,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对话和满大街找人,相比而言,硬汉派在这方面格外突出,既有帅气能打的男主,又有冒险的旅程,还有解谜的快感。所以电影最爱改编的就是这种题材的推理作品。如《马其他之鹰》就是著名的硬汉派改编而来的电影,在当时轰动一时,还有“本格迷”希区柯克,他最后真正能称为本格的作品只有《电话谋杀案》,其他主要作品依然偏硬汉派,硬汉派作家雷德蒙钱德勒是当时著名的电影编剧,像比利怀尔德和希区柯克都找过他,让他来做自己作品的编剧。

  那么,这是推理小说派别上的偏向,如果除去派别的影响,电影最爱改编什么样的推理小说呢?

  众所周知,推理小说作为类型小说,最重要的始终有两点,一是诡计,二是文字性。回首整个推理小说史和电影史你就会发现,往往是那些文学性强的推理小说经常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如最著名的《福尔摩斯探案》

  回到主题,我们先对比黄金时期三大家的优劣。

  卡尔是主打密室的推理作家,他的作品特色除了密室之外还有诡异的氛围营造和怪诞的传说,在《犹大之窗》中,卡尔对法庭辩论的描写达到了文字表达能力的极限,整个法庭看下来如自己亲临现场般酣畅淋漓。但是这只是个别的作品,卡尔主打的依旧是密室,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围绕密室进行的。

  埃勒里奎因就不必多说了,纯本格派的作家,以逻辑解谜为主,在诡计上没有什么创新性,反而是他惊为天人的逻辑流解答吸引了许多读者。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文学性远超其他两人,可能是身为女作家的细腻,她的作品往往对人性描写极为贴切和丰富,并且诡计极富有创新性。

  对比三人我们可以轻易发现

  本格上:奎因>卡尔>阿婆

  诡计上:阿婆>卡尔>奎因

  文学性上:阿婆>卡尔>奎因

  所以如果改编奎因的作品,你会发现全程我们都跟着主角走这边去那边,来回的与嫌疑人对话,我相信很多人根本熬不到结尾的精彩解答就睡着了。

  如果改编卡尔的作品,那么我们就得全程跟着主角探寻密室的奥秘,虽然偶尔会有诡异的传说或者精彩的法庭辩论出现,但是想拍出精彩的法庭辩论也很考验导演功力,拍出来后也就是观众不会睡着的看到最后而已。

  但是改编阿婆的作品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先不说因为最后诡计的创新的震撼性,阿婆的情节安排非常非常的合理,也非常吸引人,如《无人生还》中众人踏足一个岛之后一个个离奇死去,再如《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波洛一次次的进行试验,又一次次推翻,和其中爱恨情仇的纠缠,就算《东方快车谋杀案》中前期平平无奇的节奏,中期才开始发力,也不会让人产生无聊的感觉,这就是文学性强作品的通性,那就是你的阅读体验很舒服,节奏感永远刚刚好,并且导演改编也方便。

  所以如果从以上三位作家选一个人的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我相信大部分导演会选择阿婆,少部分对自己有自信的导演会选择卡尔,几乎没有导演会选择奎因,除了极其牛逼的导演。

  在此基础上,阿婆的作品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的改编,如《控方证人》《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等等著名作品,阿婆的名气也越来越高,自然那些导演更喜欢选择这些已经有了名气的作品来影视化,最后就像滚雪球一样阿婆的作品越来越多的被影视化。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莎婆的作品翻拍比奎因卡尔多,不如可以直接说柯南道尔和莎婆的作品翻拍远超其他推理小说家。

  因为单纯以逻辑、诡计为核心的电影,不好拍也拍不好,受众还小。市面上的烧脑神剧很少有高票房的。悬疑惊悚电影还是有市场的,但是纯本格推理就不行了。

  我之前写过《福尔摩斯探案集》本身不能算是本格推理,甚至连推理小说都很难称得上,更符合侦探、冒险小说的范畴。但是福尔摩斯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却无人能及。

  福尔摩斯的推理严密吗?感觉事件的可能性很多,他的推理不是很充分?福尔摩斯为什么总是有人翻拍?因为好看啊。故事性强,剧情有反转,男主又帅又聪明,观众看的津津有味。那些真正烧脑的故事,受众群体反倒就小了。大家去影院是放松一下,不是全神贯注跟着侦探思考。

  同样莎婆翻拍次数比较多的作品,如《东方快车谋杀案》本身的诡计并不是很难,而且电影大篇幅都在讲述人物之间的关系。观众只需要通过波罗的眼睛去听去看就行了。最后结尾真相大白,皆大欢喜。

  《尼罗河上的惨案》侧重人性的黑暗。

  《无人生还》干脆就不是一个侦探小说,更像是犯罪小说。

  诡计不错的如《ABC杀人案》翻拍就没那么频繁了。前一阵子看BBC圣诞特辑《ABC杀人案》我都没看下去。

  《罗杰谜案》因为其诡计的原因,属于翻拍难度非常大,而且观众很容易看不懂的情况。

  1957年的《控方证人》改编自同名短片,原本就是个简单的法庭辩论。但编剧加了很多细节,让整个故事和人物饱满了很多。结尾还加入了反转给故事增色不少。

  推理剧情实在是不好把握节奏。尤其还是这种连续杀人事件,就包括柯南都很少有大长篇的推理剧情,每年的电影基本已经不再侧重推理内容了。

  而另一个方面是如何合理的向观众传递信息。要知道影视化作品中想要对观众公平是很难的,所以大多的推理电影都藏线索。

  而奎因的作品以公平著称,还有个挑战读者的结尾。这怎么拍,有些细节给个镜头立马观众就能明白了。我读《X的悲剧》和《Y的悲剧》都昏昏欲睡,《希腊棺材之谜》是不错但是太长了,都不太好改编。

  卡尔的密室要求对于细节的把控必须很精准,否则很难还原密室的精髓。这样的电影拍出来也会太过烧脑。我其实挺想看《犹大之窗》和《耳语之人》的电影版,这两部在情节上是比较出色的。《犹大之窗》是铁证如山的情况下一步步被HM推出真相。《耳语之人》极具悬疑惊悚气氛。

  我之前说过《利刃出鞘》我看的挺没劲的。因为你很轻松就可以从目击者的证词中看出老爷子是有意掩护某个人,也就进而能猜到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但是你又不能提及目击者的信息。

  在这方面处理比较好的反而是《看不见的客人》,加了一些罗生门和反转在内,即证人作证的部分并不一定是真的。

  单纯以诡计为核心是拍不出好看的电影,刻画人物形象是影视作品成功的关键。

  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充满魅力,与华生相比较,格外显眼。莎婆笔下的大侦探波罗很优雅,而配角往往比侦探要更出彩。奎恩笔下的雷恩太过臭屁,有想法支支吾吾,老是把案子拖到覆水难收的地步。而埃勒里又很招摇,年轻人妄下定论。卡尔笔下的基甸菲尔博士又秃头又胖,HM则很像丘吉尔。

  包括国内的经典影视剧《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杰》都是塑造人物要比案件诡计更为成功的,《少年包青天》唯一记住的诡计还是直接抄了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魔法》,其他的我都记不清了,但周杰、陆毅的包青天,释小龙的展昭,任泉的公孙策却依旧记忆尤甚。狄胖胖和元芳组合自然不用多说。

  所以在人物刻画上,人们心目中的侦探是福尔摩斯,在众多侦探中,福尔摩斯是塑造最成功的一位。柯南道尔打造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侦探。莎婆则是在故事情节的反转和人物心理上做的更好,例如《三只小猪》中结局揭露凶手的杀人动机能让观众感同身受。这也是为何两人的作品不断搬上银幕,大家喜欢比较每个版本的人物塑造的优缺点。

  总的来说,本格作品如果不是那种情节特别刺激的,就会陷入前中段过于无聊的情况。现在改编比较多的东野圭吾的《伽利略系列》反而是偏社会派的作品。硬核推理对电影观众来说还是太小众了。

  The concept that the three great writers of the classical detective novel are Christie, Carr and Queen is not new. The linking of the three names was seemingly first used by Anthony Boucher. He casually listed them once together in passing as the "greatest names" in detective fiction. More centrally and emphatically, Jon L. Breen described them as the big three of the classical novel. He also expressed his disappointment that there weren't more writers like these three lurking in detective tradition. Since Breen, this grouping, has been fairly casually referred to, in many other writers. It is beginning to take on the status of a cliché or a truism, as if it were a well recognized fact. People often cite the three merely to invoke a tradition, that of the well done puzzle plot novel, rather to launch a complex argument about detective history. For example, a reviewer might write (accurately) that Bill Pronzini's Case File excellent puzzle plot stories contains in the tradition of Christie, Carr and Queen. A basic excellence seems to be recognized here. Ultimately, one might say reality is source of this idea. The Big Three are the only detective writers I yet know of, who wrote a large number of brilliantly puzzle plotted novels. Much of his technique that would later dominate Ngaio Marsh's novels. There is the floor plan, and the wanderings of the characters through it. They are well defined and varied types, each with its own active interest in the outcome. The chapter titles are all schematic. One may have wondered if Marsh is a Van Dinean; perhaps it would be more accurate to wonder if she were directly influenced by Ellery Queen. (Michael E.Grost)?因为三巨头的说法有限定,是classical detective,是puzzle,不是best-selling,不是best well-known。

  要论和钱相关的东西,阿加莎毫无疑问了不起,所有黄金时代作家里就是独一档,而影视化恰好也是和钱非常相关的一样东西。

  阿加莎和东野有点类似,同时走了两条赛道,一条畅销,一条推理,又总有一批人喜欢把两条赛道当一条赛道处理,然后就简单粗暴地总体性评价他们比其他人更强。

  所以理由很简单,推理赛道上的裁判们会适当降低其他评分的权重,抬高推理分的权重,得出一个三巨头。畅销赛道上的裁判们会降低推理分的权重,抬高大众分的权重,决定影视化。恰巧阿加莎两条赛道都很强,而另外两(三)位只在一条赛道很强。

  三巨头是布彻首先提出,后世承认的一个说法,看人是什么段位什么水平,不能仅凭搜索量和知名度来确定,这种说法异常荒谬,那样的话福尔摩斯就是独一档的推理小说家,后来人全都不值一提了。

  楼上觉得三巨头是子虚乌有,出版社吹出来骗钱的话,你也可以找一个比布彻咖位大的说阿加莎是黄金一大家。

  我原以为大家基本上都认同黄金三大家约等于大半部推理小说黄金时代。

  这个段子正合适:

  你说得对,但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是由英国自主产生的一位全新推理世界小说作家。故事发生在一个被称作黄金时代的幻想世界,在这里,被侦探选中的作家将被授予「巨头」称号,导引推理纪元。你将扮演一位推理迷,在自由的旅行中邂逅性格各异、能力独特的侦探们,和他们一起寻获真相,找出真正的凶手——同时,逐步发掘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神性。

  你的素养很差,我现在每天说阿加莎是最强独一档的推理作家,都能赚1500元,每个月差不多5000元的收入, 也就是现实生活中每个月5000美元的收入水平,换算过来最少也30000元,虽然我只有14岁,但是已经超越了中国绝大多数推理迷(包括你)的水平,这便是阿加莎给我的骄傲的资本。毫不夸张地说,阿加莎是黄金时代迄今为止作品规模最为宏大,也是最具野心的一位作家。即便在经历了8700个小时的艰苦阅读后,小说还有许多尚未发现的秘密,错过的诡计与推理,以及从未使用过的伏笔和线索。尽管小说中的阅读体验和我们之前在各种推理小说家的小说中所见到的没有多大差别,但故事中各类精心设计的凶手以及推理已然将黄金时代抬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就和黄金时代诞生几年前的福尔摩斯一样,阿加莎也是一位能够推动同类小说向前发展的优秀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