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无更少】结论:伦理的政治悬置(02)

  编者前言

  本文为齐泽克的Less Than Nothing (以下简称LTN)结论章节Conclusion: The Political Suspension of the Ethical的翻译。

  以pdf从封面为第一页起算共804页的《比无更少》版本为基准,我在豆瓣上发现Walt老师已做了P693-696翻译[1],他将标题自拟为《精神分析的终结时刻及其政治内涵》

  对应英文从For the earlier Lacan, both the ethics of symbolic realization and the ethics of confronting the Real Thing call for the heroic stance of pushing things to the limit in order to leave behind our everyday Verfallenheit, our fallen existence (one must “subjectivize one’s own death” by casting off the wealth of imaginary identifications, thereby attaining the limit‐position of a pure subject without an ego; one must violently transgress the very limit of the symbolic order, heroically confronting the dangerous Beyond of the Real Thing). Renouncing this radicalism, the later Lacan re‐conceives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in a much more modest way: “one does not need to learn all of the truth. A little bit is sufficient.”

  到Ideology does not reside primarily in taking seriously the network of symbolic semblances which encircle the hard core of jouissance; at a more fundamental level, ideology is the cynical dismissal of these semblances as “mere semblances” with regard to the Real of jouissance.

  我选几段他的译文重点:通过认同症状,意义与享乐间的对立也便在它们的“综合”,即享受-意义(jouis-sens=enjoy-meant)中被克服了:主体并未被化约为其自身愚蠢自闭的享乐,主体继续说话,但其言谈如今则变成了与表相(semblance[2][3])间的游戏,只是制造享乐的空洞的吧啦吧啦吧啦。这便是拉康版本的“但它依然在动”(eppur si muove):甚至当我们已看穿想象界与符号界的表相后,游戏依然在享受-意义的循环的伪装下继续,主体并没有被消解入实在界的深渊中。

  享乐并不自在地实存,它只是持存(insist)为一个余数或符号进程的产物,符号进程的内在矛盾与对抗的产物;质言之,符号表相不是相对于某一作为实体的自在的实在界的表相,这一实在界实则只能在符号化时遭遇到的僵局中被识别出。......意识形态并不主要在于严肃对待围绕享乐的硬核旋转的符号表相网络;在更根本的层面上,意识形态是犬儒式地将这些表相仅视作相对于享乐之真实/实在界的“纯粹的表相”。

  本篇下文再多译两页,齐泽克开讲辩证法——

  我们应该在这里推到最后,也把这个逻辑应用到奠定每一种权力的原始罪行的话题上--约瑟夫-德-梅斯特是明确提出这个最高反启蒙公理的人之一:"有一些神秘的法则是不好揭示的,它们应该被一种宗教的沉默所覆盖,被尊为神秘。 "[4] 而且他明确指出了他特别想到的神秘:牺牲的神秘,牺牲的效力的神秘--为什么无限善好的上帝要求血祭,(这些牺牲也可以通过替代来实现,用动物代替人类罪犯的牺牲),而且最有效的牺牲是无辜者自愿为有罪者献血?

  难怪de Maistre的小册子对René Girard和他的 "从世界之初就隐藏的东西 "(things which are hidden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的主题有奇怪的预见。然而,在这里,我们应该抵制迷人的错误选项:法律最终隐藏的是啥都没有,没有可怕的神秘感支撑着它(即使这个神秘感是一个可怕的奠基罪行或其他形式的根本之恶),法律只是建立在它自己的同义反复上。

  对作为基本意识形态范畴的 "牺牲的神秘 "的最激进的批评分析,实际上是由让-皮埃尔-迪皮伊(Jean-Pierre Dupuy)提供的。尽管迪皮伊的《神圣的标记》的 "官方 "主题是牺牲与神圣之间的联系,但其真正的焦点是所谓的人文或社会科学的终极神秘,即拉康所说的 "大他者 "的起源,黑格尔所说的 "外化"(Ent?usserung),马克思所说的 "异化",以及--为什么不?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所说的 "自我超越":在个体交往中, "客观秩序"之涌现是如何可能的,并且这秩序最终不能被还原回个体交往,而是被相关的个人体验为一种决定个体生活的实体性代理(agent)?[5]

  迪皮伊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将 "大他者 "的出现与构成神圣维度的牺牲的复杂逻辑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与神圣和世俗之间的区别的兴起联系起来:通过牺牲,大他者,这个将我们的活动有限化的超越论代理得以维持。这个链条上的第三个环节是等级制:牺牲的最终功能是使等级秩序合法化和颁布(只有在得到超越论大他者的某种形象的支持时,这种秩序才能发挥作用)。

  正是在这里,迪皮伊的论证进路出现了第一个恰当的辩证扭曲(dialectical twist):他以路易-杜蒙的《阶序人》(Homo Hierarchicus)为依据,解释了等级制不仅仅是等级“秩序”,而且意味着它的内在回环或逆转(immanent loop or reversal):的确,社会空间被划分为较高和较低的等级层次,但在较低的层次中,低者比高者高。[6]

  基督教中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就是一个例子。原则上,教会当然高于国家;然而,从奥古斯丁到黑格尔的思想家们都明确指出,在国家的世俗秩序中,国家高于教会(换句话说,教会作为一个社会机构应该从属于国家)--如果不是这样,如果教会也想直接作为一个世俗权力进行统治,那么它就不可避免地从内部被腐蚀,使自己沦为另一个世俗权力,用其宗教教导作为意识形态来为其世俗统治辩护。

  迪皮伊的下一步,更关键的一步,是通过普遍与特殊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否定性自身关系来表述等级制逻辑中的这一扭曲,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普遍性在自己身下的种类以 "对立面的决定 "的名义遭遇自己。

  回到我们的例子:教会是所有涵盖人类生命的统一体,代表着它的最高权威,并赋予它的各部分在宇宙的伟大等级秩序中以合适的位置;然而,同时它却遭遇到作为人间国家权力之从属元素的自己,尽管人间国家权力在原则上从属于它:教会作为一个社会机构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并必须服从于法律。

  只要高阶和低阶(the higher and the lower)这种关系同善与恶关系相关联(神圣领域与权力斗争、利己主义利益、贪图享受等等),我们也可以说,通过这个回环/扭曲的等级制,"高阶 "的善支配、控制和使用 "低阶 "的恶,即使它可能是表面上的(对一个受人间视角限制的目光)。伪装成占据 "高阶 "位置的宗教只是 "低阶 "利益在意识形态上的合法化(例如,教会最终只是使社会等级关系合法化),宗教作为秘密地拉着弦的隐秘力量, 赋予能力并以善之名组织恶。人们几乎想在这里使用 "超定 "(over-determinate)一词:尽管是世俗权力立即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这一作用本身是由宗教/神圣之大全(All)超定的。[7]

  我们该如何解读这种 "高阶 "与 "低阶 "的复杂自相关纠缠?有两个主要的选择,它们完全符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的对立。

  (1) 传统的目的论(伪)黑格尔式的包含解药的矩阵:较高的包罗万象的一切允许低阶的邪恶,但包含它,使它为高阶的目标服务。这个矩阵有许多形象:(伪)黑格尔的 "理性的诡计"(理性是自身和特殊的利己主义激情的统一,调动后者来实现其普遍理性的秘密目标);马克思的历史发展,暴力服务于进步;市场的 "无形之手 "调动个人利己主义来实现共同利益,等等。

  (2) 一个更激进的(也是真正的黑格尔式的)恶的概念,它通过在善的超越形象中外化自身的方式来区别于自身。从这个角度来看,恶远不是作为一个从属的时刻被包含在内,善和恶之间的差异是恶所固有的,善在这个意义上就是“普遍化”的恶,根本之恶就是自身和善的统一。恶通过产生一个超越的善的幽灵来把握、容纳自己;然而,恶只是在无限/绝对化的恶取代了他的 "普通 "模式时,他才能做到这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恶的自我收容通过铺设某种超越性的力量来限制自己,总是会自爆;这也是为什么黑格尔不得不承认否定性的剩余(excess),这剩余总是威胁、扰乱理性秩序。

  而所有针对黑格尔的 "唯物主义逆转 "讨论,关于 "唯心主义 "和 "唯物主义 "黑格尔之间张力的讨论,如果不是准确地建立在上述对普遍性的否定性自身关系的两种对立、冲突的解读方式这一主题上,就是毫无意义的。

  齐泽克在这里提出了对有限哲学的批评,同时借助黑格尔,暗线论述了主人能指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