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心得体会范文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 道德讲堂 血站 素养 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1. 19 文献标识码:A

  一、“道德讲堂”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道德讲堂”的主要内容是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为重点,“四德”建设分别以“礼仪”、“诚信”、“和睦”、“友善”为核心,从社会和个人层面出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相互统一,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塑新时代下的公民道德壁垒奠定了理论基础。道德力量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更加多样化,诚信缺失、信仰缺乏、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也时时出现。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道德力量,积极主动开设“道德讲堂”,建立群众畅通交流沟通的平台,及时化解工作生活中的矛盾,为社会营造出向善向上的良好风气,不断提升市民文化素质。通过“道德讲堂”建设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把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一起带到我们身边,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统一,推动形成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扬好德的社会氛围。

  二、市中心血站开展“道德讲堂”采取的措施

  1、利用宣传阵地扩大宣传。利用单位内的橱窗、宣传栏等阵地,设置崇德修身、向善向上的道德宣传牌,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建立血站“道德讲堂”宣讲阵地,开辟固定宣讲场所。借助单位网站、论坛、微博等网络传播渠道,开展网络评论,传播宣传思想文化重点工作,展示单位精神文明创建成果及先进典型事迹。成立具备较好文字水平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通过新型媒体广泛宣传“友善互助、关爱感恩、诚实守信、文明礼仪”道德理念,提高“道德讲堂”活动的知晓率。

  2、积极拓展“道德讲堂”建设内容。?围绕“道德讲堂”主要内容,结合采供血行业特点,市中心血站职工自选“道德讲堂”主题,制作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每月定期在血站的“道德讲堂”进行宣讲,感受身边的好人好事,提升职工的道德修养。还通过播放各类道德纪录片,与职工一起分享道德的魅力,撰写道德修养心得体会,深刻体会其中的道理,使职工的思想逐步向“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境界靠拢;同时观看红色经典电影,使广大职工重温经典人物,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道德的精神,成为美好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3、创新“道德讲堂”建设方式。“道德讲堂”建设重点在于知理,如何更好地进行实践,使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道德讲堂”的深入发展是其归宿点。血站作为市级文明单位,以围绕三关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题,建立血站志愿者服务队,健全志愿者服务组织,加强志愿者培训,发动单位志愿者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服务活动,提升志愿者在献血服务工作中的能力。尤其在“雅安”地震、“菲特”强台风等救灾活动中,血站志愿者踊跃参加,在服务中受教育,在服务中强素质,使广大职工的道德思想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丰富了“道德讲堂”的内涵。

  4、拓展“道德讲堂”建设形式。为了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提高血站服务满意度,树立血站良好形象,紧密结合“道德讲堂”活动内容,血站开展了征集服务用语和服务禁语活动,以此完善服务、深化服务、提升服务,提高采供血机构服务水平。同时,为了查找单位隐患和管理中的不足,以“礼仪、“和睦”、“友善”、“诚实”为主题,针对血液质量安全、质量规范操作、科学规范管理等工作,在全站举行纠错竞赛活动,开展大家一起来找茬,通过主动寻找不足,查缺工作漏洞,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提升个人品德,弥补了管理中的不足。

  三、市中心血站深入推进“道德讲堂”的建议

  一是健全规范化发展的保障措施。“道德讲堂”建设不是走形式,做样子,它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为了保障活动长期开展,取得显著成效,要健全领导责任体系,建立道德讲堂宣讲制度,规范讲堂建设,定期研究、督促、检查“道德讲堂”建设工作,使“道德讲堂”开展有组织制度保障,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成为传播社会新风、职工自我教育的新平台。

  二是建立科学化的考核激励办法。将“道德讲堂”建设与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谐单位等活动结合起来;将科室职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到“道德讲堂”建设中,与血站年终考核管理结合起来,把职工参与“道德讲堂”的情况作为优先评选年终先进个人的重要条件,每年评选优秀道德讲堂课件、优秀宣讲员,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三是创新经常化的宣传推广机制。利用单位网站及时报道各科室开展“道德讲堂”建设的情况,大力宣传各类道德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营造“讲道德,做好人”的浓厚氛围。每年举办一到两次“道德讲堂”建设交流研讨或座谈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各类“道德讲堂”的实践者,深入讨论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新动向和新理论,总结交流全站开展“道德讲堂”建设的实践经验,为深入推进全站“道德讲堂”建设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四是丰富社会化的阵地建设模式。在“道德讲堂”的建设标准上,要形成一套规范有序、运作便捷的管理机制,打造特点突出、成效明显的示范讲堂。选取一些来自卫生系统的典型人物、感人事迹,营造一种神圣清正、融洽热烈的环境氛围。将“道德讲堂”的队伍延伸到社会,形式要多样化,时间要经常化,丰富阵地的社会化建设。“道德讲堂”建设须根植于民族精神和道德土壤中,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讲堂才能长办不衰,永葆生命力。

  (作者:护理专科毕业,已3篇,政工师,现任宁波市中心血站办公室主任)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2.

  [2]方新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04).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篇2

  汉画艺术具强悍生命活力

  汉画作为中华古文明的产物和载体,以无声的语言浓缩了汉代人的观念世界,倾诉着两千年前汉代人追求生命永恒的梦想。汉画所特有的古朴细腻、雄厚洒脱的文化审美,在中国古典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永恒的艺术观照意义。汉画深沉雄伟,粗犷豪放,是充满了力量感和运动感的艺术,其特有的古拙而质朴的美感是其他艺术形式中从未有过的。内涵汉画的神韵和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观念、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追求,而最终以充满力度的形式表现出来,体现出当时人们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至今看来仍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生活气息。鲁迅先生曾评价其为“唯汉代艺术,博大沉雄”,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

  汉画艺术是中国古老审美观念形象的史诗。汉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对汉代和汉民族的文化传承十分重要。汉画以其丰富的象征形式,表现了汉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轴心期出现的一种阳刚之美的艺术,表现了汉民族雄浑博大的精神气质,体现了汉民族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人生态度。汉画因其内容庞杂丰富,被视为一部汉代社会的图像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本源文化的活化石,有着无以取代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不但如此,汉画有绘画和雕刻两种特点,所绘图案刚健质朴,线条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传神,突出地显示了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风格。汉画的神韵和文化内涵,来源于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观念、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追求,而最终以充满力度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各地汉画中普遍出现的,无论车马出行、动物灵异,或是历史人物、仙人神o等,体态和运动中形成的动势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当时人们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至今看来仍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生活气息。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淘洗之后,汉画的艺术形式仍然呈现出强悍的生命活力,感动着我们现代人。汉画中大胆的夸张变形、线面快节奏的转换所形成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又充满了现代感。两千年前的汉画与现当代艺术,心有灵犀一点通。弘扬中华文化,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是今天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汉画则以它恢弘的气度、豪放的风格、健康的形式、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成为中国新文化的精彩组成部分。

  汉画拓片成高档艺术品

  汉画拓片,是指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拓片。这些拓片是一种汉画造像艺术品的再创作。好的拓片不仅能将雕镌塑作的三维作品忠实地转换成二维图形,而且还能通过传拓中特殊的方法在纸面上形成某些特殊的肌理或凹凸,使这种二维图像有浓浓的金石韵味。所以,汉画拓片成为一种高档的艺术品,也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收藏品,受到社会上层文化名流的青睐。由于汉画资源稀缺等因素,后人一般多从汉画拓片上欣赏画像的魅力。从原砖上拓制而成的拓片,是一门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于一体的艺术门类。汉画拓片收藏入门门槛较高,加上稀缺性,建国后的几十年间,一直处在小众收藏的领域。近年来,由于国内一些重要博物馆展览了一些民间汉画收藏家收藏的汉画拓片,使汉画这种文化品位高的收藏品渐渐引起收藏者的重视,收藏队伍不断扩大;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藏家、文博机构对汉画的认识也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很多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汉画拓片收藏越来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收藏者自身文化素养与鉴赏力的逐步提高,汉画拓片行情不断回升。近年来,汉画拓片拍卖成交率也是普遍高于其他古籍物品,价格更是节节攀升,尤其是朱拓拓片,拍卖成交率也是普遍高于其他古籍物品。

  汉画拓片收藏需文化底蕴

  汉画拓片收藏需要较深的传统文化底蕴,需要一种发自心底的热爱,而不是仅仅把它视为一种投资手段,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涉及汉画拓片收藏时还需多读多看多辨析。汉画作为一种艺术品,历来翻刻便出现了。如:有的原石尚在即依照拓片另刻一石,拓出后冒充原石拓片,此为翻刻。被翻的原石有的是损泐模糊,或地处偏僻,善本难得,捶拓不便,有的是商人牟利,做出赝品,鱼目混珠。

  从目前情况来看,想从事汉画拓片的收藏爱好者,一定要摆正姿态,有多少能力就办多少事。平时注意积累汉文化基本常识,多看专业书籍,多听专家点评,多实践多学习,平衡心态,量力而行,不要跟风和炒作,不要想着一夜暴富,也不要专注于捡漏。尤其要注意其赝品较多,要提防以伪充真,以劣充优,以次充好。汉画拓片收藏不能盲目投资,必需本着一颗平常心,不要在乎其贵重与否,任何汉画拓片收藏品都有其自己的价值。

  汉画拓片收藏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为了保存历史的一项崇高事业。对于笔者来说,汉画拓片收藏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汉画拓片收藏也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点缀了我的生活。为了收集到更多的汉画,我还与全国各地的许多汉画收藏家结下深厚友谊,平日里常与他们鸿雁传书,一方面是交流收藏心得体会,一方面是互相交换汉画拓片,这样极大地丰富了我收藏汉画的知识和开拓了视野。

  汉画拓片收藏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它不仅是一个人精神文明的内在表现,也是文化底蕴的外在凸显。每一件汉画藏品都代表着一种文化,它不但有观赏价值,而且精神内涵和审美要素,以及历史、文化特征浑厚。通过人们的收集、整理、研究、发现和创作,使汉画本身更具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搞汉画收藏一定要懂历史,研究汉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把每件汉画藏品让真正喜欢它、懂它的人去收藏和玩味才是收藏的本意,也才能真正认识其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彰显力。汉画拓片收藏者也须有快乐的心情,带着游戏的心态,保持玩赏的兴致,得之能每日把玩摩挲、雅兴玩赏,养心之余亦获至宝,再通过领悟和沉淀后走出来,达到美的享受,任何一项艺术,也许“玩”才是最高的境界。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篇3

  在区教育局正确领导下,__实验学校紧扣工作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力争高质量完成本年度目标考核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个性目标

  1.立足教育创建,促进办学提升

  立足以创促建,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学校按序时高效推进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创建、教育现代化创建等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做到有领导小组、有制度保障、有实施方案、有序时进度、有奖惩措施、有督查反馈、有总结考评,保证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

  学校以教育现代化创建为统筹,全面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提升。当前,学校新校区建设进入紧张施工阶段;学校校园网建设、学校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使用正常,通过教师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学习空间、广大教师参与网络学习积极性高并高质量完成优质教学资源上传工作;通过“双语阅读”,借助网络平台,学校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中国梦、我的梦”网络读书活动,“老少共话中国梦”征文摄影活动,积极上传网络读书征文。

  2.落实“五严”规定,实现规范管理

  学校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认真落实省“五严”规定,严格执行“一课一辅”制度,不断提升办学规范化水平。通过认真落实招生工作要求,强化学生在校时间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加强考试管理、加强对禁令的学习、督查,学校素质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家长满意度不断提高。

  3.加强安全建设,确保师生安全

  本年度,学校将安全工作放在重之中重,认真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安全工作各项文件精神,重点加强学生课间管理、路队管理,实现紧急避险演练常态化、法制教育主题化、安全管理无缝化,师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无师生违法犯罪行为。本年度,学校创建成省级平安校园、校车管理先进单位。

  4.做好文化建设,丰富学校内涵

  立足学校地处化工园区的实际情况,学校积极打造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学校举办了高质量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绘画、书法、舞蹈异彩纷呈,展现了__实验学校全体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多位同学参与区教育局书法、绘画比赛。这些成绩的取得体现了学校加强文化建设,校园艺术教育常效开展的良好发展态势。

  5.强化管理,确保学生巩固率100%。

  当前,学校共有学生262人,通过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关注特异学生、做好扶贫资助等方式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实现学生巩固率100%。

  6.推进合作办学。

  按教育局工作计划,学校在2015年度与市外合作学校开展合作。当前,学校联系前期接洽工作已经完成,合作计划已经制定,各项事宜正有序开展。预计暑期将与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签订合作协议。

  7.积极推进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工程。

  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社会考试、函授、研究生考试,不断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幼儿园专任教师专科率达标、小学专任教师本科率达标。

  8.完成区级宣传报道25篇、市级8篇任务。

  9.完成市平安校园创建任务。

  学校全力构建安全工作网络,强化安全教育,确保师生犯罪率为零,事故率为零,完成平安校园创建任务。本年度,成功创建成省平安校园。

  10.认真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学校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学校组建了乒乓球队、象棋队两个体育运动队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组织训练,并积极报名参与市阳光体育联赛。2014年1月,学校举行了__实验学校庆 元旦教职工体育运动会,教师参与率达100%。2014年5月,学校联合侍岭中心学校举行了春季运动会,学校挑选8名同学参加运动会并取得优秀成绩。

  11.按序时进度完成自学考试4人次,超额完成书法等级考试人数。

  12.在教育局组织的教育质量调研测试中,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3.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立足学校地处化工园区实际,学校以环保教育为突破口,确立了《化工园区学校环保教育实施策略研究》的研究方向,完成区级课题申报立项任务。

  (二)共性目标。

  1.关工委工作常态化,资助政策有效落实

  通过重点关注孤儿、单亲儿童、贫困生、留守儿童,学校关工委认真做好关爱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档案,定期回访、疏导谈话实现关爱工作不留死角。通过认真调研、规范操作,确保各项资助政策落于实处。本年度,被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

  2.加强行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校园。

  学校认真整改了上一年行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家校联系制度、畅通了家校联系渠道,更好地提升了教育服务水平,社会满意度水平不断提升。学校被区教育局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德育为先,突出实效,努力探索德育管理模式。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我校牢固树立德育首要位置的理念,加强德育管理效能,完善管理体系,健全组织,完善网络,合理分工,责任到人,明确职责,层层签订责任状,充分发挥德育的效能,有效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施。

  1、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发展。

  学校提炼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师生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并将此理念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发展成为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景,通过理念引领,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2、用浓郁的校园文化浸润师生的心灵。

  针对校园实际,学校力求每一面墙体都成为“文化的代言人”,彰显学校的管理理念,引领师生的日常行为,通过文化的浸润,让师生耳濡目染,净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品质,涵养心性。

  3、用强有力的措施,保障德育工作的扎实开展。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长远规划,结合实际,选准德育工作切入点,扎实开展工作,德育成果十分丰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员管理”的理念,努力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学校章程,使学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3、认真落实好“四公开,一民主”工作制度。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在政策范围内,出台激励扶持政策鼓励在职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学校有1人参与研究生进修,2人参与自学考试本科段课程考试,并出台了《__实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三年发展规划》,有计划地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三)坚持“一个中心”,强化教学流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根据近三年的教学质量分析情况,认真制定了《__区__实验学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一年有提高,二年有飞跃,三年达一流”的提升总目标,并细化了学年目标,每一工作均有专人负责,学校提供了思想、组织、制度、队伍四大保障。确保各项目标如期达成。

  2、细化管理,规范流程,向教学管理要质量。

  3、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促进教师业务提升

  (四)稳步推进教育科研工作

  进一步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学校借助各种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素质:选派各科教师外出参加课堂教学改革培训、课堂观摩等活动15人次,要求教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并认真开展二次培训工作,重点做好教师写字水平培训提升工作;学校要求教师在制定个人成长规划中每人都要至少参与市、区级课题研究,每学期上1节专题研究课,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论文,参与各级各类评选竞赛活动。这一系列举措和要求,促进了教师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做好教育资助,巩固双基成果

  学校认真落实上级教育扶贫资助政策,通过调查研究、公开公示、建档归档确保让最需要资助的学生得到帮助,不断加强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实现了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入学率达100%。

  (六)借力教育共同体促进学校工作提升

  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学校充分依托教育共同体这一平台,积极与领衔学校、共同体内兄弟学校开展学习、交流。本学期,通过开展青蓝工程、共同体内顶岗式支学教活动,我校3位教师与__实小3位区内名师组成教学帮扶对子,通过公开课观摩、交流课研讨、教育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消化吸收共同体优质教育资源、先进管理经验,促进教学管理水平提升。

  三、存在问题

  1.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亟需提升

  因学校建设工程刚起步,现有办学硬件设施较为简陋、校园相关功能室缺少,

  2.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升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水平在全区滞后、学生学业素质整体不高,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等方面有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系统工程,当前学校办学正围绕以质量提升为中心,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快提升。

  3.教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学校现有教职工23人,新分配教师存在工作经验欠缺、业务素质亟待提升;老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不熟练;支教教师归属感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要求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四、改进措施

  1.认真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在新学年,学校将按照《__实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认真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加强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生习惯养成,加强教学流程管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将依托《__实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计划》,通过加强师资培训、吸收优秀师资、优化教学流程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促 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3加快校安工程建设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高职;学习型;辅导员团队

  1.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意义

  1.1 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打造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培育高素质辅导员队伍是适应全面推进管理创新不断增强高职的综合实力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注重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建设,实施学习型辅导员团队战略,以优秀学习型辅导员团队作引领,依靠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作支撑,实现高职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打造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培育高素质辅导员队伍是推动高职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辅导员是推动高职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实施全体辅导员提高素质,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打造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培育高素质辅导员队伍。打造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培育高素质辅导员队伍,是推动高职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1.2 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

  党的十八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承担者,是相关政策、相关制度的执行者。所以辅导员更要以学习为手段,提升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动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1.3 有利于提升辅导员素质

  高校是人类文化的集散地,拥有古今中外的灿烂文化,被誉为“读书人的天堂”,辅导员在高校工作,坐拥书城,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品味万卷书香。手不释卷,以书为友,通过学习触摸大千世界,洞悉世事,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在博览群书中升华思想,提高辅导员素养。

  辅导员通过读书学习俯瞰天地,博览古今,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通过读书学习净化心灵,见贤思齐,远离喧嚣,拒绝功利,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通过读书学习察时知变,洞晓人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在修身养心的同时,收获生活的从容与自信、大学生的尊敬与拥戴。虽然读书并未给辅导员直接带来功名利禄,只有不断加强读书修养才能有独特思想,才能吸收各种知识营养,在大学生中提升自我价值和自身形象。辅导员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打造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路径

  2.1 坚持学以致用原则

  以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为引领,制定学习制度和推进计划,每月至少组织两次学习,加强对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撰写心得体会。下发课题攻关任务,每名班子成员都要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课题研讨。班子成员联系高职发展实际,深入各个部门积极开展创新发展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论文。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研究确定高职未来发展规划,明确长远发展目标。

  高职领导带头示范,作为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创建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示范者。尽力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通过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学习新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注重原则把握和方式创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开展每月一次全体辅导员集中学习,及时传达工作部署,组织业务知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题学习,为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日常学习教育为手段,实行高职管理方面的内容网上自学,并不断更新网站内容,为辅导员日常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岗位知识提供了便利条件。营造快乐学习、快乐工作、爱岗敬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当成一种境界、一种时尚、一种觉悟、一种责任、一种追求。树立“学用结合”的理念,把学习引入工作,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实现工作、学习“两促进、两提高”。

  2.2 注重培训机制的建立

  每年初根据实际需要,针对法律法规、大学生管理理论、业务拓展、新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按月制订培训计划,定期举办培训班,进行高层讲座,集中全员进行专题学习,互动交流,让辅导员充分了解专业知识,丰富知识点,拓展知识面,促进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专题知识讲座多场和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学习培训,使全体辅导员的岗位履职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此外,通过各种培训方式,加强对辅导员进行学历教育,充实他们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鼓励具有培养潜质的辅导员进行硕士学历教育,为辅导员的成长搭建平台。

  2.3 完善激励机制

  制定高职辅导员量化考核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每月一次量化考核排名,对成绩优秀的辅导员进行表彰奖励并增加绩效工资。坚持“重人品、比才干、重能力、看实践”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加大辅导员引进机制,积极与校领导协调,吸引更多的研究生到高职辅导员队伍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高职的发展贡献力量。加强跟踪考核,完善用人机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建立辅导员信息库,合理配置辅导员、优化辅导员结构。同时大力宣传、发掘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坚持典型引路,倡导岗位成才。广泛宣传各类优秀辅导员典型事迹,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逐步建立健全科研奖励、学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具体保障措施。高职拿出部分资金作为科研和创新奖励基金,充分激发辅导员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的工作热情,鼓励每一位辅导员树立岗位品牌,共同打造高职的品牌形象。

  2.4 坚持长效机制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努力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形成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人才队伍。”这一精辟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认真落实好打造学习型团队、培育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具体工作的目标,着眼高职大发展的长远战略,制定长期性辅导员队伍培育任用规划,始终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高职的一项重(下转第77页)(上接第74页)要任务来抓,形成长效机制。引导和培养辅导员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使学习成为辅导员的自觉行动。在全校营造一种崇尚学习、尊重知识的文化氛围,人人热爱学习,个个沉醉于科学研究和业务创新,任何一个辅导员都会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为学习型校园的创建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学习十八大精神,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履行职责所需的一切知识,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规律、高职院校工作的基本技能及读者服务的基本方法,学好本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学习计算机知识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秉持学无止境的态度,在不断的学习中追求日常工作的精益求精。

  2.5 引导辅导员将学习内化为生命的需要

  辅导员要做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学者,根据辅导员的专业特长和爱好,推荐符合辅导员口味的有价值的图书,引导辅导员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辅导员们不仅要读书学习,而且要实践;不仅要学知识,而且要学技术。引导辅导员“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即不仅要学会动脑,而且要学会动手;不仅要懂得道理,而且要学会生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引导辅导员深阅读与浅阅读、理性阅读与感性阅读要相得益彰,以深阅读获取知识、提升自己,以浅阅读了解信息、休闲消遣;深阅读讲究的是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思考,浅阅读追求的是快速浏览,一目十行的快感;以深阅读求专,以浅阅读求广,达到学习内化为生命的需要这种程度。

  综上所述,打造学习型辅导员团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激活辅导员学习动力,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不断激发每个辅导员的热情,挖掘每个辅导员的潜能,将分散在每个辅导员头脑中的知识、信息和经验整合成高职共同的财富,并使之转化为大学生成才成长、推动高职开拓创新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篇5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近40多年,发展迅速,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类植物的良种快繁与无病毒种苗的生产,因此成为“种子种苗创新工程”的主体内容。中国政府在组培技术研究领域经费投入达2亿元人民币,近年来仍在不断增加,为我国组织培养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报道,全球有1000多家组培公司。目前辽宁省拥有大、小组培室的种苗繁育企业有100多家,组培范围由林木、花卉、农作物扩展到山野菜、药用植物;不仅需要植物组织培养的接种工、培养基制备工,对能够研发建立新植物组培体系的高素质专业研发人员的需求更大。

  2植物组织培养的课程性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我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总计194学时,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设,因其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因此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职业能力培养中达到以下目标:具备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组培苗驯化移栽等组培的基本操作能力;具备设计与实施组培试验方案、正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够科学制订与实施生产计划的能力;具备准确观察组培苗长势、长相,科学分析、解决组培的异常问题,科学判定和有效控制组培苗质量的能力;具备按照培养方案或生产计划,熟练进行园艺种苗的快繁与脱毒操作,生产出合格组培苗的能力;具备自学能力,能自主学习组培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市场调研与开拓创新能力、创业精神。

  2.1课程开发过程

  通过对组培相关企业与岗位调研,进而对组培岗位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及任职要求,以及典型工作任务,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再遵循高职规律、认知规律和行动导向理论,设计学习情境和子情境。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明确培养目标。

  2.2课程设计思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总体设计思路:坚持“贯穿一条主线即以组培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促进二个融合即理论与实践融合、职业素质培养与理论实践活动融合,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实施三个循环即技能单元训练、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坚持四个结合即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在校培养和毕业后跟踪培养结合,保证四个不断线即生产性实训、协会式实践活动、综合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式课程体系,打破传统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变为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能力培养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培养,打破传统知识传授的授课方式,以学习情境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2.3课程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基于组培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及国家职业技能认证资格考核大纲、行业企业标准统筹分析之后确定的。教学内容体现先进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及时吸纳组培新技术、新工艺、新手段、新方法、新材料,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行业发展和实际需要,并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规律、个性和可持续发展需求,以及季节农时变化,序化教学内容。课程按照组培工作程序,设计学习果树、蔬菜、花卉、及组培苗工厂化生产4个主学习情境,在主学习情境下设若干子情景,相应教学内容细化为各知识要点和技能要点。主要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以能力训练和培养为主,以相关理论知识为辅,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在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同时,还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3考核与评价体系的设计

  3.1树立现代高职考试观

  更新考试观念是考试改革的前提。树立科学的现代高职考试观,指导课程考试改革。要做好两个改变,两个兼顾,一个保证。两个改变:第一要改变过去从知识本身出发的传统考核观为以“人”本身出发的现代考试观,由注重知识的掌握转变为注重掌握知识的能力,同时兼顾非智力因素考查;第二改变过去知识本位的普通高等教育考试观为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考试观,由知识考核为中心转变为能力考核为中心,同时兼顾职业素质测评,以充分发挥考试效能,最后保证教学质量,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3.2科学制定考核方案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持卡实训,以赛促练,以考促训等方式,使实训与考核紧密结合,使考核与教学过程同步成为一种特殊的实训过程和手段。从考核方案中,不难看出过程考核占40%,终结考核占60%,加大了过程考核的力度。1.素质考评由检查笔记、实训表现(课堂提问、讲课、组长评价等),占10%;2.理论考评+实操考评由提问、扎瓶比赛、母液移取比赛、接种训练、组培室设计、实训报告等得分构成占20%;3.效果考评,由初代或继代接种后,污染率的多少测算,例如每人接种5瓶,污染率为零,则该生效果考评分值为100分,效果考评权重为10%。加大过程考核力度的目的提高学生对操作及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3.3多样化的考核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便于采取多种多样的考核方式,以便发挥更好的“导、学、促、教”的作用。

  3.4考核与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以考促训,以赛促练,改变以往先教后考的模式化、固定化的教学程序,而将考核与实训同步或交叉进行,使考试成为一种特殊的实训过程,并贯穿教学的始终,以此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采取的主要考试举措有:①提高过程考核成绩在学期成绩总评中的比重;②结合教学实施,加大课前和课中的诊断性、形成性考核次数;③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现场操作、口试等多样化考核形式(培养基制备、外植体采集与处理部分可采取技能考核或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④小组考核与学生个体考核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公开、全面、全程、动态考核,而且过程考核记录必须齐全,以备学生检查。如果真正做到过程考核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必然能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学促教作用。

  4教学组织与实施

  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按照植物组织培养的工作程序,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实训前应全方位考虑课程教学的时、空间等相关因素,加强与实验室、实训基地管理人员的沟通协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科学设计教学全过程;在学习情境的大框架下,以生产项目为导向,分组、分任务实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4.1真正做到五化

  即教学场景真实化,教学过程工作化,教师师傅化,学生员工化,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同步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课堂与企业环境一体化,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负责工单的开发,检查预习效果,指明知识难点与要点,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与评价;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主要任务协助教师下发工单,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咨询,研讨并制定计划,决策与具体实施,对本组学生进行评价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小组成员完成咨询协助组长完成本组的任务,对教师及组长给予评价。教师与学生双向评价有助于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同时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过程的得与失,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4.2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植物组织培养协会)相结合

  成立植物组织培养协会(简称组培协会)。该协会以学生自愿加入为原则,专业教师任协会会长,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组织协会活动,其活动内容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相衔接,是课内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课内课外相结合,有助于发掘教学的时、空间,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培养。正常实践教学实施普遍培养,而课下由组培协会组织,以“二级培养式”开展产学研结合式的研究性、生产性活动,实施分层次培养,做到因材施教。所谓“二级培养式”即实践中实施个性培养,对学生优化组合,分层次训练。先培养出小先生,而小先生可优先作为授课时小组组长;然后由小先生传、帮、带其他同学。学生通过参加协会,既学到专业技能,又提升了职业素养,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4.3持单(卡)实训与分组实训相结合

  在理实一体化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是以组培工作程序为主线,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以小组为单位,以工单为依据进行实训。持单实训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及时反馈与加强。除此以外,学生在实训时还需携带《组织培养技能考核卡》卡主要包括,实训项目、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考核标准及历次考核成绩,从考核卡的记录情况可以看到学生的成长历程。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小组积分制,通过分数的差异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会学习,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强化了团队合作精神,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4.4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校内以生产项目为载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全程参与其中,根据所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和质量,给一定的报酬以资鼓励。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完成主体项目的同时,辅助其它项目的教学,如:樱桃、蓝莓、百合、竹芋、养心菜、蕨菜等园艺植物组培体系的建立。校外安排体验性实习和顶岗实习。体验性实习安排在第2、3学期,采用参观或短期顶岗实习(1~2周)的形式开展体验性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能力要求、工作环境、企业文化,从而明确个人努力方向和职业目标。顶岗实习由学院统一组织安排学生到组培行业企业进行集中顶岗实训(3~4个月),在真实的环境中来锻炼学生的适应性,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在此过程中实现校、企、生三赢。学校赢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利用企业资源与技术优势,弥补了教学资源不足,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利于拓展和深化校企深度融合,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社会美誉度,促进学生就业和创业。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加了教师行业企业工作经历。企业赢在利用学校的人力和智力资源,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完成生产任务,降低生产成本;选拔出企业满意的优秀学生。学生赢在: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了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获得了工作经验,增强了责任感和学习意识,培养了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增强了就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5心得体会

  5.1建设企业化学习环境

  理实一体化教室应打破传统的整齐排列模式,实训室及实训设备按照企业的车间模式设计,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5.2以项目为载体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以项目生产为载体,在项目生产前下发工单,将每个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一一归纳总结,同时在项目生产过程中解决一些突发情况,与企业的真实生产情景对接。

  5.3编写一体化教材

  理实一体化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因此应跟上配套教材。理实一体化教材应打破传统教材模式,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主线将相关理论知识融入其中,满足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5.4师资队伍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应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并能根据不同学习情境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要求教师经常去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的第一手资料,不断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具备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解决所遇到的一些突发问题的能力。为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缩短教学与企业生产之间的差距,应将企业中的技术人员请到学校来作为兼职教师,弥补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等方面的不足,专兼结合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缩短企业再培训时间,为企业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过硬的新员工。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篇6

  文化的功能不仅是教化,还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实现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基础、最关键,有“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力效,让文化及建设凸显、贯穿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与让我们举止文雅,淡然放松、平和安详是文化大繁荣的中心思想。人是文化的存在,助我们增见闻、长见识,注重培育青年元气,使人性收敛、张扬达到平衡;让我们的生命美丽以及增加人民的自豪感、幸福感乃文化大发展之道。文化大繁荣非弄点充满华丽言辞的文章或仅增加点文化产业的GDP,增大文化的亲民度、慧民度与惠民度,注重矫正扭曲的文化观念,摈弃无文化、非文化、反文化的“文化作品”;荡涤旧思想、旧风气,尤其是封建迷信,使我们知书达理,礼人、修德、敬业是文化大发展第一义与成效。著名画家靳尚谊受访时说:现在,“我们不少人的思想都还在19世纪农耕阶段,包括文化人,小农意识严重,自我膨胀得厉害”。他指出:“我们已经到了都需要改变的时候,改变……是每个人的事。眼下最紧要的就是实干。”推进科学发展,建小康社会,“涵养人之神思”、“转移性情,改造社会”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鲁迅),从而建完善的国家乃文化大发展之职、之用。给力打造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与构造执礼、守礼、讲礼的社会,使大家共度好时光是文化大繁荣的指针与“志向”。美丽的中国,要让人民过上殷实的物质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并促社会全面现代化。因此,文化大发展不能超现实主义,文化大繁荣要有健心智和“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朱光潜)和全面提升人民素能与助推绿色发展的功效;文化大繁荣当顺着人民的心,少点“脂粉气”,养心性、使我们的性灵寄托于美;强壮民心、民力,让大家“站”起来,并助实现人民的高期待是文化大发展的内涵与品质。

  二、让干部成为人民学习的榜样是文化大繁荣的要务及效力

  干部是人民、社会的标杆与旗帜,风成于上、俗形于下,我们的干部当有尊,“做”功强、而非只是说;干部“美丽”是“美丽中国”的前提与要因。官佳、民优、社会好,这有很强的内在、线性的关联性,拉高发展质效与社会品质,让干部文化修养高、综合素质优是源头、是要件。促干部端正价值观、事业观、发展观与政绩观,不辱使命、不渎职守,让他(她)们去官气,视人民是大地、是母亲,讲诚信(如因腐败下台的沈副省长,师专中文科毕业,做官期间获理学博士学位;干部中此类假博士怪象要坚决制止、查处),多为民服务以及发力遏制干部群体利益最优化、最大化是文化大发展的本能及作为。为权力定边界、让一切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使干部用好掌控的大量公共资源,并构造现代政府、现代社会是科学发展的内需与急务。文化大发展非出台、传播文件或开开会,要在用文化之手、文化之力促干部正己安民、知行合一,重在依法行政、秉公用权,并引领社会进步。如是,文化繁荣、发展当用力地在干部群体培树、强化权力服从法律、法规的思想,引导干部充分体认:法律是神圣的,干部只有依法办事的义务,没有高于法律的权力;法律是严肃的,干部的思想、行为均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尤其是现行《宪法》。

  弘扬法治文化,助力从严管吏、治吏,让干部注重修身、勤勉与舍小我、为大义,;确保为官应作为和权为民所有、民所赋、民所谋、民所用,并达成用法律、制度强力、永续地反腐败乃文化建设、繁荣的要务。使干部不践踏民意、不装腔作势、不以己私损大公;制止、消灭公权力异化、公权力不公之况与干部多做、善做惠及人民之事,文化大发展当发力、有成绩。张扬、落实实事求是之精神,不断提拉各级干部的素能,使之用心、用力观实情、干实事、思实效,说到做到、兑现承诺;促干部清廉、勤政,使其听民声、善民生、莫负民;助干部成为人民学习、效仿的好榜样是文化大繁荣的应有之意及其绩效。不懈地将“24字核心价值观”融入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全社会,让它体现在所有的文化产品里;让我们不欺人、不欺己,不以物惑,并给力遏制权力的“溢出效应”,同时筑牢公平、正义的底线是文化大发展的新意与中心。有利于干部敬民、爱民,践行、落实“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章》)之宗旨,助益各级政府公布权力清单;让群众“再不好听的话我们也要听”(李克强;2014,3)成为各级干部的本能、气度是文化大发展路向与力效。文化大发展不能格式化、公式化或搞运动,提升文化水平和人民的综合素质最实在、最需要,培育、强化干部的重民、亲民思想及行为,培养大批高素质干部;使所有权力回归本意,让生态、政治、社会均清明,人民真正是主人乃文化大发展之魂。

  三、助知识分子有思想、讲文化,为社会进步鼓与呼是文化大发展的意涵和本位

  优秀的文化、文明带来光明,发展、繁荣文化要多关照人民,增加文化关怀力、亲和力与渗透力,多用、勤用人类精神之光和理性、自由的阳光(德国·黑格尔)普照我们。让大家精神富满、是灵慧者;改进文化生态,完善制度、机制,培树求善、向上、务实的社会风气是文化大繁荣的基本内容。使知识分子有“文化”、有思想,善省思、可自主,多做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事;让知识分子不假、不伪,说自己相信的话,并是知识的创新者乃文化大发展的“志业”与效用。文化育人、智人,有积学、酌理、出新和润身、淑世之效,可改善社会心态,增大社会凝聚力是文化大繁荣之“华彩乐章”。促进以庞大的教授群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并用心地传道、弘道和为社会进步发力,以及铸就“绿色中国”乃文化大发展的内旨与真意。使知识分子或文人,朝气、耿直,求真理、关心社会和不浮躁、有定力,坚守、执着地做真学问;让知识分子不趋利忘义、少点功利,无媚态、有深度、讲文化是文化大繁荣的意涵与实绩。使知识分子心灵不荒芜、不被役使,有忧患意识;强大民本位观念,助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与建构理性、知性的社会,完善中国形态是文化大发展的本色与品位。

  知识分子是繁荣文化、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推手,献力我们由“乡人”成为“中国人”再是“世界人”(梁启超);关注、清除依稀存在的文化左派、理论左派和政治左派的言论,用历史、历史记忆照亮未来乃文化大繁荣的本质和正解。助知识分子兼容并包、思想解放,其具现代特征的“精、气、神”旺盛;化消学界、知识界学术失范、腐败之象,使知识界不矮化、不浊化,少些表演者是文化大发展的本义与“己任”。让知识分子自尊、自重、自爱,脑清心明、上下求索,推开放、助改革是文化大繁荣的实务之一。使我们更多地了解现代文化、现代文明,美化我们的欲望与追求,让大家素朴;强化知识分子忧思家国、济世担当的情怀,而非仅为“稻粱谋”,并有铲除流行的假大空现象和去伪存真之功力乃文化大发展的要义和应有的高度。给力我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拥有良好理性、人性与感性的现代人,助社会治理及状况合理、公道,合乎人性、人道,并使大家在工作、生活中有高表现是文化大繁荣的力点与成效。推动文化繁荣、科学发展,知识分子是主力,也是受益者。思想走多远,人才能走多远,方有多大的贡献;弱化知识分子机会主义心态,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之精进、安静、脱俗,多些学气、讲常识,做助益社会进步的纯粹学者是文化大繁荣的指向与意韵。

  四、影视作品是重要的文化产品,保证它的文化品质是文化大繁荣的需求与重大项目

  文化领域属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文化繁荣乃科学发展的充分条件与保证。文化建设、进步拟“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振文化生产力、传播力,让大家习用、共享先进文化并受益之是当下与未来文化发展的本质与首选。“文化系统的表层要素,是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包括物质性产品和精神性产品……文化产品是最具体、最现实的文化”。发展是硬道理,文化发展是其一,公共文化及发展属繁荣文化的基础性建设,测度、评估文化发展质量,公共文化产品是必须的标本。传送先进文化和当代文明是文化建设、进步的基本任务,它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当具体、实在;繁荣文化当目标紧扣民、内容突出实,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助社会全面成长乃文化大发展的使命。去浮夸,去浮名、虚誉,可益智怡情、匡正社会风气,使我们是思想者,且有激活、放大社会动力之效是文化发达的经略和成果。影视作品属深度走进千家万户的公共文化产品,力保亲合力大的影视作品文化内涵、品质是文化大发展的需求与基础项目;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并提拉其文化品质是文化大发展的主打与靶心。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公布的“2013年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显示: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中,最偏好的文化产品包括电视、电影;电视剧等是居民主要偏好的文化产品。弘扬、强化主流社会价值观念,彰显公众利益;发力打压、遏制社会上的流氓习气,并揭露社会的不公、不正义,警醒社会;对人民负责,批评、去除伪文化,关注、拉高公共文化产品品质和激发、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是文化大繁荣的正统与特质。电视作品是受众多、覆盖面宽、文化力较强的大众文化产品,电视频道等是优秀文化、现代思想的传播高地与要道。

  2013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调查表明:现在, 22全国受众对不同媒体可信度的评价从高到低是: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和杂志;电视在媒体信任排行榜上是冠军。可见,电视的地位与影响力不能低估。拉提人民文化素养,促社会进化、文明,我们需有文化含量大、现代文明成分多的各种影视好作品;事实表明,重视、提高影视作品文化品质、品位应然且时不我待。基于责任、良心,影视工作者应创作富含优秀文化的影视产品,从而为受众服务,为让“24字核心价值观”成为信仰、风尚,使大家践行之而服务。目下,我国电影、电视剧、动漫的产量居世界之首,但它们还差“一口气”,质量大多不理想;关注、提高公共历史、大众文化及产品的文化质量是繁荣文化的急务与实事;影视作品要重人文、有“文化”、应靠谱,须多宣示、灌输当代文明。提高文化创新力、感应力,壮大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文化大发展当为之、必须有贡献。“尽情地歌颂真、善、美,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假、恶、丑,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悟人生,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此乃文化繁荣和一切公共文化产品的主干与重点。增大文化张力、感染力,促中华文化昌盛;助益提升影视人的综合文化素养与能力,进而增加文艺片、商业片与电视剧等的文化浓度以及现代性、科学性是文化大繁荣的功课。促雅文化、俗文化提高质量,多生产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化消与21世纪的文明及需求和社会进步现实诉求扦格不入的文化现象是文化大发展的原则与正道。文化繁荣、科学发展之势下,影视作品等文化产品要有诗意、意境和磁性,须多些写实性、当下性与厚重的文化,当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文明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影视作品必须根除反科学、反民主的东西,理应去雷剧、神剧等烂剧或“垃圾”类东西。

  五、形塑美丽的现代中国是文化大发展的路线及其产物

  文化、文化变革与文化昌明的本义是引领、提升,丰富、改善大众文化与强势文化,不断拉高人民与社会是文化大发展的要旨与刚性任务。推进文化现代化,助力环保教育,弱化人的贪婪行为,促经济发展与环保平衡是文化大繁荣的“作业”;可拉高社会文明品质,并助推营造民主、富强的国家乃文化大发展的本能与永恒。文以化心、文化益民是文化的特性,继续传播科学知识、强化科学意识,使人民具有“科学气质”;让我们精神自足,法律素养较高,使大家生命灵动,力避“灵魂上生病”(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是文化大繁荣的属性与本分。文化大发展非只是文化产业的生长,传播新知、移风易俗、除旧布新,有“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清,王昱《东庄论画》)之效;能消解情感荒漠化现象,有心灵扶贫、使人生美化之力,可使我们幸福像花儿一样乃文化大繁荣的指针。借助各种渠道、平台,有效推展、扩散先进文化、现代文明,让科学思想、精神和民主意识、法治精神扎根中国,进而形成阳光、纯真的社会是文化大繁荣的定位与主体。

  文化非表面的东西,着力拉高文化产品的文化容量、文化品质,助社会发展行稳致远;让我们的行为、结果无罪于历史、无罪于后人;使我们获得更多、更好的开放红利、改革红利是文化大发展的通义与紧要。进步、科学的文化可启发我们思考,能助力提高人民的素养与社会的文明度;优秀文化可增加人民的认知、启迪心灵与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可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在格物致知中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在天工开物中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2014);给力提高我们的识别力、思维力、审美力与执行力、创造力,让大家向往伟大,“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容闳)乃文化大发展的大事与厚度。文化大繁荣要完善中华文化,并发挥优质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圆“中国梦”提供动力和文化支撑[7];丰富、优化中华文化,凝聚、增大民族的向心力,促健全发展与形塑健康的社会、建现代中国是文化大发展的真谛与产物。

  六、尾语

  提拉文化质量、富足文化内涵和文化立人、发展人民,建造透明、光明、正派社会是文化繁荣、科学发展的首务。文化建设、繁荣不是让专家做辅导报告,或说点心得体会,致力于改进、优化高度行政化或干部管理一切的社会,实现良法善治;让“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爱的奉献》歌词),使万物、万事皆净洁是文化大繁荣的理念与发力点。不断提高人民品质,使大家都不要“装”,让我们成为言行规范的公民以及给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百年愿景”是文化大发展的长、短线思考及其内力、绩效所在。提升文化水平,达成凝心聚力助发展和人民安好、高兴是文化大繁荣最佳的实效及标示,人民的发展度、社会现代化度是文化大发展及成果最基本的内容与观衡标本。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篇7

  我校是北塘区政府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过程中,投入上亿元资金,合并原无锡市社桥中学、梨庄中学、高长岸小学而成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校虽地处城区,但历史与现实等诸多因素使得学区优秀生源大部分流入民办学校,学校新市民子女超半,家长缺乏正确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环境欠佳,生源整体素质不高。教师队伍参差不齐,面对新课程改革显然观念落后,教育教学不良习惯颇多。如何让我们这样一所非资源型、普通型、甚至拥有许多薄弱因素的新学校从开始就瞄准“品质学校”的目标前行。

  我们认为,学校应当有一种成长自觉,这种学校自觉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即确立自己的发展自信,追求学校发展自觉。于是我们确立了促进内涵性均衡发展,不断探索平民教育优质化新路。这种自觉的价值取向应该渗透到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价值追求。

  一、课程领导的自觉

  所谓课程领导,就是改变学校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之后才开始围绕学校的课程展开活动和运作的认识:改变行政和管理是从学校的上级和外部提供驱动力的观念,从“经营”或是“领导”的功能出发,强调诉诸自身的创意与创造力,自律、自主地驱动组织本身的含义与韵味。学校要把日常的课程实践活动作为自身的东西加以自主地、创造性地实践。

  新课程实施以后,国家赋予学校很大的课程空间,学校完全有可能探索实践和架构学校为本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模式;从学生的成长需求的角度看,传统的课程样态对学生的成长也十分不利。它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忽视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一刀切,齐步走。尤其是学生身处应试教育浓烈的氛围中,在分数排名的重压之下,非常容易陷入非理智的泥沼,对已经不合理的课程进一步缩水,学生只能在应试科目中索然无味地备受煎熬,无法享受本有的学校生活的乐趣,不能彰显青少年青春勃发的力量。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充分发挥教师及学校资源的特点与优势,全面而又重点地有选择性地建设丰富多样性的课程,开发学校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生活更富有情态,更充满活力。即严格贯彻江苏省关于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五严”规定,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实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我们在认真实施学校核心课程的同时,积极创建特色发展的校本模式。尤其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面,我们呈现鲜明的特色:

  1、机器人教育“人无我有”

  凤翔实验学校将机器人教育列入学校八年级课程表常态实施,采用自主研发的简易机器人作品和教材,使机器人启蒙教育做到价格平民化、活动普及化。学校开发出迎奥运火炬接力、嫦娥奔月、爬雪山过草地等紧扣时代主题的机器人形象,真正实现机器人“人人动手做”。我校机器人的项目已经成为江苏省中小学机器人比赛等三家省市比赛的指定项目,国家杂志《无线电》、中国教育报等八家国家、省、市级媒体进行过宣传报道。

  2、电子技师教育“人有我新”

  青少年电子技师教育主要包括电子制作、电子百拼二个板块,均列入学校七年级课程常态开设。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设计出电路,充分体验到创新带来的乐趣,很受学生欢迎。目前,我们凤翔实验学校已经成为“江苏省青少年电子技师教师培训基”“江苏省青少年电子技师认定单位”、先进单位、市科普教育基地等。

  3、研究性学习“人有我优”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调动学生探究能力的学科,学校通过项目研究推进,联系自然、社会和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自主确立了“追寻北塘变迁的文化印迹”等特色研究主题,生成了寻访无锡码头、重建惠山古祠堂群等十五个研究课题。拓展了无锡古运河、无锡孤儿院等多个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课题研究活动过程中,团结合作、实践创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丰富人文底蕴、提高综合素质。九年一贯的科学教育为全面实施课程计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兴趣和热爱的情感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4、“少年女子军校”享誉全国

  阳光课间是另一种课程。学校继承多年来学校的传统教育项目“少年女子军校”,不断放大军校教育功能,每年5―9年级全员军训,通过示范、达标班级的评选等多种方式,推进阳光课间的实施,军体拳等一系列项目实施,丰富了校园生活,激发了学生的青春与活力。

  二、教学优质的自觉

  人们历来把课堂看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这对我校来说更具有意义,因为新校成立以后,中小学在一个不大的校园中,统一作息时间,初中的课堂也由原来的每节课45分值改为40分钟,这相当于每天少上一节课,这是一种挑战。我们通过引领教师学习、研讨,形成“抓质量就得从课堂抓起!”“问题在哪里,质量及在哪里”的新教学管理观,形成“工夫花在备课上,精力用在选题上,时间砸在课堂上,智慧用在讲评上”

  的教学管理思路。学校把打造“优质课堂”作为切入点,将每周的办公会议直接开到了课堂上,为教师诊断把脉。走出传统的制度化集体备课的误区,强化新集体备课制度,力求让集体备课的流程为“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学校以“立足课堂,关注效益”为主题,要求每个学科组每周开设一节公开课,由学科组长组织当堂考核、反馈,以赛促练,为教师提供观摩、展示的平台。学校还组织了“同题异构”课活动,分析每位教师在面对同一教学内容时对于教材处理、问题设计方面的独到之处,取长补短。活动历时一个学年,经历了筹划、启动、运行、反思、研讨和总结六个阶段,开设了近百节公开课,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四十分钟的实效。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初中每节课40分钟,完全可以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是充满问题的专业领域,解决一个个自己的教学困惑就是不断占领了课堂的制高点。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最大困惑,就是面对大面积的学困生,教师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相信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于是较多采用灌输的办法,多年如此,形成惯习,很难摆脱。为此,学校首先,提出了“20+20”的课堂教学要求,即教师课上讲授、点评、知识梳理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展示、研讨交流、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在新课堂中,老师必须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认真落实“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漏易混合知识点)、“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学不会的不讲)。为了减少决策风险,学校还特地推行了实验班先行试点,以期更好地为全校性推广提供科学的经验及可操作的范式。“20+20”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了“学为主体、教为帮助、练为主线、当堂达标”的教学原则,努力实现“以教代学”走向“以学立教”,体现“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

  在深入推进“20+20”课堂教学变革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课堂的低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良莠不分、“一锅煮”。必须着力研究解决“优生陪读”和“差生白读”的现状。学校加强学科组长的培训,培养学科骨干。分层次开展达标课、研究课、示范课评比,通过听课、评课、引领示范,为教师们支招鼓劲,切实提高了教师在新要求下的课堂的驾驭能力。

  我们自去年以来,构建了以学为核心的“自学-互学-帮学-测学”的“本色课堂”模式。始终围绕“还权于学”,在课堂上,牢固地确立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学业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能够进入自我学习的状态,能够在课堂上发生真正的学习,唤醒学生生命的自觉。我们的实验班通过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可喜地看到,我们的课堂上开始荡漾着学生自主学习的生命的涟漪。

  三、教师发展的自觉

  师资问题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根本问题,学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即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伦理。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自觉无知和不断进取是自己以及学生持续发展的根本,对于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真正关爱应当体现在自己专业的进步和方法的不断改善,否则就是一种不道德。自觉把求知进取作为教师成长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学校的价值观。我们学校领导响亮地提出了“优秀的学校一定是具有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的学校”的口号,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实施“全体教师的必要发展和部分教师的充分发展”的教师发展战略,和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所合作,并成为基地学校,并成立了“教师发展研修中心”。点面结合,立体推进。

  点的突破。“教师项目研修中心”以考试的形式严格选拔学员,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切入点,以“任务驱动”为主要途径,以学科和项目为载体,每年围绕一个重点,通过深入系统的研修,来激发一批中青年教师主动发展意识和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品牌教师的成长。学校计划通过三年一个周期,滚动培养,形成一支数量可观、结构合理、梯次明显、质量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从而以点带面,影响、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进而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内涵发展水平。中心的第一批36名研修学员按照学科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人文、科学、艺术六组。一年来学员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十余次活动,全体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人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三年内,学员将依托学校《学校主动发展实践中教师教学惯习转变的实践研究》主课题,结合学科教学实际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面上推进。教师的培养方面,学校除了通过课堂积极锻造教师以外,还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学校开展“凤翔名师大讲堂”,和“教师项目研修中心”活动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请专家到校开展“每月一课”活动,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开拓教师视野。教师拥有阅读的生活,形成阅读的习惯,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为此,学校进一步打造“悦读凤翔、书香凤翔、文化凤翔、品质凤翔”,努力营造读书氛围,使读书、教学、写作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学校对校级领导、中层干部、骨干教师、一线教师、后勤管理人员分别推荐了不同的读书目录并提出了不同的读书要求,让每位教职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做到读思结合、读议结合。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开出不同的书单,提出不同的要求。一年来,教师们先后有计划地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爱弥儿》、《爱的教育》、《细节决定成败》、《做最好的中层》、《致加西亚的信>、傲育是没有用的》、《中国最佳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教育碎思》、《守望教育》等书籍,并高质量的撰写了读书心得体会三百余篇。

  此外,学校还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众多平台,如分期分批有针对性地让老师走出去,借石攻玉,广开眼界:通过国家、省、市级课题引领,在研究中发展教师。在教研组和备课组之外,我们设立了各种非行政的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如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思想研学会、未名教育家沙龙、无庸读书会等一系列的形式,让老师在各种平台获得锻炼。我们积极创设条件,通过舆论引导、专家帮助,学校提供物质支持,让老师参加省内外各种大赛,如承办全国中语会的本色课堂研讨,组织教师参加“志公杯”、“杏坛杯”、“菁华杯”、“师陶杯”等各种奖项、赛课活动,近三年来,我校有二十余名教师获得全国、省一等奖,让老师不断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提高教师的科研成本知觉。通过这样大密度、大力度、多层次、有选择的方式,促进了老师的发展自觉。

  教师自觉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教师领导。即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学校自觉创造条件,如年级管理委员会、校务执勤管理、学校名师治校咨询会等,培养教师有效班级管理、改善学生学习的能力,积极参与学习管理,促进学校发展变革的

  能力,搭建学习平台,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能力,引导教师参与学校发展及专业领导的能力。

  四、学校德性的自觉

  当下,学校有分数而无理想、无道德、无文化、无品位现象比比皆是。许多学校建得很漂亮,似乎很有文化气息,但是,建筑追求功能的科技化和形式化,制度追求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化,精神文化强调思想政治的僵化覆教或肤浅的口号,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学校文化。学校自觉就是在优质均衡教育理念下,走出包装的狭隘,从伦理的视角建设校园,提升学校的伦理品性,要追问,在制度伦理上学校是否认真履行了它应有的责任与义务,是否完成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在关系伦理上校园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协调融洽,是否体现了尊重和关怀。

  成长是学生首要的道德义务和权利。师生都是道德的学习者,人的一生是终身道德学习的过程,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功已在半路上。我们今天甚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无法回避分数,但是要分数,更要思考和懂得应当如何获取分数。获取分数的同时,要看分数后面的成本有多少。所以,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以“先懂事,后考试”为价值目标的新时期的养成教育。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养成学习生活好习惯不能再失去的重要的阶段,应当倍加珍惜。养成教育有基本的规律,养成教育是一项慢工细活,我们在“把一件事做到精致”的操作理念指导下,通过抓精确管理,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从小事扎扎实实地推进。我们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和自我激励的习惯四个方面推进养成教育。每一个层面、阶段都有具体的操作目标,按照操作目标,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比方说在建校之初抓学生的文明行为,我们提出“把自行车摆成一道风景”,“排自行车我们要排出无锡第一!”,我们根据学校军校特点,每年都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军训,训出我们的精气神。我们抓晨读,每天早晨到学校,就能够呈现出一种生活良好的状态,通过晨读,读出一天生活的情趣。通过不断的激发,努力追求“让孩子能够激情燃烧每一天!”通过养成教育向学生传递一种精神的能量。我们从去年开始尝试诚信考试,从点到面全面推开,全校1600多名孩子只出现一例作弊,其他孩子的表现比有老师在监考还要自觉,场面非常感人。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向老师们传递这样一种观念:不仅是考试要相信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所有教育过程,我们都应该相信学生、还权于学生。老师通过对孩子们的信任,然后让孩子们信任身边,信任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通过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精神能量的传递,让他们对未来、对自己的家人、对社会也传递他们的精神能量。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到被信任、被尊重和被解放。我们每年都会通过精心设计毕业典礼,让我们的毕业典礼能够成为孩子一生当中美好的记忆。在“一个美好的回忆、一个体面的再见、一个富有尊严的告别”的理念设计下的毕业典礼,场面是那样的热烈、那样的动人、那样的难忘。如果我们的教育都能够做到难忘,就是春风化雨。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我们的德育就是这样让孩子们懂事。

  学校的德性自觉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学校有一种精神的自觉,即对学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把这种热爱转化成为我们师生的一种精神面貌,能够建立起一种沉浮与共的普遍感情。校长文化、行政文化等多种事域实现融合,形成一种共享的价值观念,主动建构集体的价值信念,把师生作为一个精神共同体,加以培养和塑造,将促成全体师生的生命价值、目标转化为全校成员的共享价值观,团结和引导全体成员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和进步的动力。从而不断地建构师生新的更加丰实的内心世界,最终成为学校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所以,不管条件和环境是否一流,也不管学生是否三流,学校的物质待遇是否高水平。学校成员都会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激发下,产生学校发展的自信。这就是学校的伦理品性,也是优质均衡与特色发展背景下学校应有的品质。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篇8

  2016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本学期是新一轮聘任的第一学期。我校在上任任期目标完善硬件设施、精构教师团队、规范学校管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精细学校管理,锻造精英团队,打造幸福师生作为本届任期的办学目标,本学期着重从精细内部管理、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做精做细学校各项工作。

  一、 精细各部口工作,让各项工作常态化开展

  借迎国检契机,将学校各项工作分布于各部口管理,做到各口工作有专人负责、跟踪落实。

  (一)精细落实一日校长制

  要求每日的值日行政认真履行一日校长职责,带好值日导师团队。对当天的工作进行细化分工,从早上的门口值岗、当天的早会主持、课间巡视到日常事务处理,甚至迎检、参观等工作都由值日行政主抓。值日导师成员具体分工,做到人人有岗值,岗岗有人值,真正落实一日管理精细化,确保每天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行。岗位的落实情况则采取当天的值日行政及时反馈与值日行政交叉检查相结合,保证每个岗位的有效落实。

  回放镜头一:9月21-31;10月23-25日;11月914日,校长三次外出培训、参观考察期间,一日校长均能顺利完成一日校长职责,真正做到校长在与不在一个样。

  (二)精细各口管理制

  教务组:重点落实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学生每天健康锻炼一小时、兴趣小组活动的有效开设、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学生作息时间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措施:建立巡课制,采取值日行政定期巡课与教务组不定期查课相结合,并做好巡课记录,确保开齐开足各类课程;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做到30分钟大课间活动(广播操、国学韵律操、冬季长跑)、体育课、20分钟体锻,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组建三大教研组, 每周以三位教研组长主持常态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依托理论学习、公开课研讨、外出学习、观看视频案例等开展夯实教科研工作。

  成效:顺利迎接学区、镇下校期初工作检查与期末工作巡查、接受镇级多次迎国检督查;外派听课学习近百人次;省级数学课题结题接受验收;技能组课题纳入镇级课题。杨斯虹老师获安海镇科学课比赛二等奖;陈端华老师获安海镇信息技术说课二等奖。

  德育团队:重点抓师德教育和少先队工作。

  措施:以每周的政治学习、开设班主任德育论坛、参加安海镇第六届德育论坛、评优评先等方面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打造一支仁爱旷达、有学识,有修养的教师团队。具体工作:9月份以点燃激情?放飞梦想为主题开展师德活动:9月9日举行庆祝第二十九个教师节奖教颁奖仪式暨联欢活动;9月10日举行《教师师德承诺书》签订仪式。10月份以做文明教师为主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 《关于出台教师文明用语和禁忌用语的通知》。11月份以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为主题开展活动:11月11日17日,研究制定西隅小学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实施方案,建立学校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活动领导工作小组,健全相关管理和落实制度。通过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利用校园网、宣传栏等途径,广泛宣传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有关文件精神,使每一位教师明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的各项要求。11月18日-21日,各教研组分别组织各组教师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并把学习情况上传到教委办信息网,每位教师撰写一篇学习专业标准的心得体会,并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逐条对照检查,认真填写《西隅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自查自纠表》。11月22日-27日,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检查整改效果,并积极探索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巩固成果。12月份以评先进,促发展为主题,推荐本学期来班级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张丽华、张美芳、许桂花、倪露雯、蔡乌伴五位班主任参加20xx年安海镇优秀班主任的评选。选送论文参加镇教委办第六届学校德育论坛征文活动。

  成效:张丽华老师获安海镇德育论坛三等奖;张美芳、许桂花、倪露雯、蔡乌伴、张丽华等五位老师被评为安海镇优秀班主任颜秀贵、朱阿娜老师被评为安海镇20xx年度信息投稿先进个人。

  少先队工作:以一日常规评比促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线,以月主题活动与特色活动促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为主旋律,培养阳光自信、文明儒雅的西隅好少年。

  措施:以校长、值日护导团队、劝导队组成一日常规评比检查组对学生每天的仪容仪表进行规范作为每周流动红旗主要评比内容,做到日检查,周反馈及总结表彰,并将评比结果纳入优秀班集体评比范畴;有序开展9月尊师感恩月、10月爱国教育月、11月科技创新月、12月唱响红歌月;元月迎新才艺展示月等主题月活动;开展每日经典国学诵读、每周主题读书日、每两周小记者采风等特色活动。

  成效:六年一班被评为泉州市优秀班集体;安海镇小记者站工作推进会在我校召开;主题月活动、小记者活动被多次报道到《晋江经济报》小记者专栏。在安海镇文明礼仪活动评比中,我校被评为文明礼仪先进校。

  安全工作:以安全工作制度化,安全活动常态化、安全排查定期化、安全机制保障化方面精细安全各项工作,做到安全工作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成效:安海片区安全互检,受到检查组高度肯定。在安海镇综治安全工作目标考评中,我校以955分的高分获得安海镇第二名。

  总务工作:以规范、节俭为原则,借迎国检契机,做到该买则买,该省则省,积极配合各部口,做好办公用品采购、校园修缮等工作,以良好的校园面貌迎接国检组的到来。

  成效:暑期进行教学楼四层学生厕所的重新改造,10月份教学楼、专用室墙壁重新粉刷以及校园老化电路维修等。

  二、精心打造教师团队

  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内涵的根本保证。我校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西隅讲堂

  创新每周一工作例会,本学期重点开展《人民教育》读书心得交流会。每位老师做到人手一本,每周根据阅读收获结合工作实践畅谈心得,要求每位教师发言要有针对性,发言时间控制在3分钟。一学期下来,教师在《人民教育》阅读中教育观念在改变,对教育的诠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理论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在校内开展《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读书成果交流会,张美芳老师在教学区读书会上作读书心得交流。

  (二)专家引领

  本学期邀请晋江教师进修学校办公室主任陈淑端老师为青年教师作教师专业成长讲座;邀请福建教育学院于文安教授莅校指导学校文化建设,学校行政班子面对面与于教授进行交流;邀请福建教育学院于文安教授、晋江教育局初幼教科蔡金禄科长、晋江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黄集体主任、杨源育老师莅校指导中层干部管理主题论坛活动。

  (三)巧搭平台

  为刚毕业的新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规划,举行见习期的师徒结对、做好见习期的考核工作。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为教师创设专业提升的平台。尽量为新教师多安排外出学习、听课的机会。对于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则要求做好回校的二次代训,既内化学习又达到资源共享。本学期组织外出学习近百人次。9月21-28日颜秀贵校长往北京师范大学参加晋江市小学校长第四期高级研修班培训,10月18日为全镇校长、教导主任及各级名师作学习培训心得汇报。元月10日颜秀贵校长参加晋江市第二期小学校长提高班培训结业典礼。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在比赛活动中,充分发挥各教研团队的集体智慧,其中姚萍萍、杨斯虹参加安海镇科学说课、课堂教学比赛,杨斯虹老师获二等奖;叶健星、陈端华老师参加安海镇信息技术说课比赛,陈端华获二等奖。本学期我镇举行多场较高级别的专家讲座、名师观摩活动,学校都尽可能地安排更多的教师参加,借家长开放周系列活动,多位教师为家长提供音乐、英语、语文、数学、体育等学科公开课。成功承办十五校联动校中层干部管理践行精细化管理,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主题论坛,朱阿娜、黄小阳、陈端华分别上台作少先队工作、安全工作、专用室管理专题发言,得到专家、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作精辟点评。

  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一)经典滋润正品行

  全校全面推广学习践行《弟子规》,坚持做到诵读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教师:每周一教师会前必诵《弟子规》章节,教师轮流坐庄解读意思;学生:晨读《弟子规》,低年级以诵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