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观看喜剧的过程中人们共情 empathy 心理没有发生作用?

  我看很多喜剧时总有种怪怪的感觉,一方面笑,一方面心里又不好受。正如看《美人鱼》时,八爪鱼人的腿被煎、炸、送进绞肉机,满场笑声我却隐隐觉得惊悚,这太疼了这;再比如看《小黄人大眼萌》,小黄人们很萌,但是开头那段历史陈述中,说小黄人必须要认个大坏人为主人,这个设定细思极恐,虽然电影中留下的都是搞笑,但这样做历史背后将会有多少血腥;更别说有的喜剧嘲笑一些不得已的弱势人群。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很多笑点来源于优越感的体验,或是嘲笑。这点在如何理解陈佩斯所说的「喜剧都有一个悲的内核」? - 生活这个问题下有很多很好的解答。虽然喜剧会有很多表现手法不让观众直接看到笑点底下的满面创口,但我依然好奇,这种时候,人们为何会只感到好笑,共情(empathy)的能力为何没有被唤起?虽说剧情都是虚构,但虚构的悲剧依然会唤起眼泪和同情,而仅仅一个表现的侧重面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同样的悲剧为何就成为了笑料?还有个问题一直藏在我心里,看悲剧内核下的喜剧,我在发出本质实为嘲笑的笑声时总觉得心里很过意不去,喜剧本身道德吗?

  这个音乐起很大的作用。

  喜剧音乐就是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逗你玩,认真你就输了!

  恐怖片也是如此

  给经典恐怖片仅仅换个音乐,就变成搞笑的鬼畜片了

  谢邀!

  题主说的片子我没看过,但是从empathy来说,受众得有“这根弦”才能“共鸣”地起来...而视觉包括听觉的整体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受众群体的感受经验的限制。所以在一些地区,同样在其他地区可以引发某种情感的画面或者音效,就未必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谢邀,这个是要看情景是否能与你的感受到处境吻合。

  共情的产生一般有三种:过去类似的经验,当下正在发生,对以后的预测。很多喜剧都是以比较完整的生活阶段作为情境铺垫,你要有过或者现在就有着类似的经验,自然感同身受。如果你没有,因为给你比较完整的背景,你可以推测预估出来,共情就产生了。

  还有一种是纯粹为了喜剧而喜剧的喜剧片,就像你听个黄段子,你不需要过去现在未来的个人情感要素,段子式的笑话只需要关注内容和里面的梗就好,这时候就没什么共情可言。现在很多喜剧片就是这类的,用好多个不相关的段子粘接而成,自然塑造不出一个引发共情的连续情境。

  有关empathy的理论认为,empathy 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观点采择能力,这是认知上的;一个是情绪上的反应,所谓感受到别人所感受到的情绪(cf. sympathy)。

  所以题主,我想你有一个误解,就是人无时无刻都会自动对所有人和事物共情。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从进化的角度上说,empathy是会消耗人的认知资源,并且情绪反应对于人也是有(积极或消极)影响的。所以empathy,或者说任何情绪的触发都是有条件的。

  Appraisal theory的研究认为,empathy 这类对他人情绪状态反应的情绪,一个首要条件就是对他人所处状态的评估和认知。换句话说,只有当你觉得小黄人的状态需要你进行共情的时候,这种共情才会发生。这个评估的过程可以是有意识的,比如你看到一个可怜的人,努力地想要理解他的处境,然后发生了共情。也可以是无意识的,比如看小黄人电影的时候,观众已经无意识地认为没有共情的必要。为什么没必要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由于所处的社会情境/背景(social context),在喜剧的context下,对于主人公的夸张境遇,大家可能会认为是戏剧化的不真实处理而不去关注。这是导演和编剧对于作品焦点的处理导致的。

  而且,也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一些喜剧情境中,观众会犯“尴尬症”,忍不住把自己带如主角所在的尴尬情景中。这实际上也说明了empathy并不是没有发生在喜剧观赏中,当情节所发生的情景与自己高度相关,比如很可能发生在或者已经在自己生活中发生过的情节,观众也会不由自主地带入其中,从主角的角度感受他的情绪状态。

  最后关于喜剧本身的道不道德的问题。我想反问题主对于道德的定义是什么?道德最质朴的定义就是关于对错,什么事情我们认为是对的,就是道德。道德是主观而不是客观的衡量标准。所以题主你的问题其实是在问,看喜剧发笑对不对?

  这其实牵涉到另一个情绪——喜悦——的触发条件。人们在看到不合常理的,对现实荒诞、夸张的演绎的时候就是会发笑。这个过程在影视剧作品中也是被操纵的,人们大多数时候并不会在第一时间对其背后的悲剧内核有意识上的认知。但是可能在之后的回想与分析中,会体会出荒诞后的矛盾,以至于题主所说的共情。这两个过程本身可以在不同时序下发生,甚至在对比中产生出整个作品的艺术美感。既然是喜剧,大多数人都会发笑,说明它的内容确实能引起人们的愉悦体验。而这种愉悦体验确实可能来源于优越感。但是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反应,是human nature。这就好像在问,粪便这么肮脏,我们每天排便是不是道德呢?

  这本不应该涉及道德的判断。

  要想知道为什么大多数观众没有产生共情体验(如果只关心这一点,可以从第二段开始看起),必须先明确什么是共情。共情翻译自英文empathy一词,它又译作同理心、移情、神入等等。它是一个社会性现象,至少需要两个情感主体(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或虚拟形象,比如题主说的电影中的小黄人)。在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领域,通常把产生共情的主体叫做observer,把被共情的对象称作target。在题主的例子中,题主就是observer,人鱼或者小黄人就是target。从广义上来说,共情泛指一系列相近但又有明确区分的现象(如,Batson区分过8种现象。这里不赘述,感兴趣的可以去看引用1)。狭义来讲,当一个人产生的情绪体验满足如下五个条件,那么就可以认为他对别人产生了共情(2,3):个体(observer)产生了一种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由观察到的或想象到的他人(target)的情绪状态引起的;与他人(target)的情绪状态相似; 是指向他人(target)的;个体(observer)清楚地知道他人(target)是这种情绪状态的来源;这需要对他人(target)情绪状态的认知评价能力,包括:观点采择、人己区隔以及对于自我和他人情绪状态的因果分析能力。

  那么,影响共情的因素又包括什么呢?主要包括五点:熟悉度(familiarity)、相似度(similarity)、学习(learning)、过往经验(past experience)和突显性(salience)(4)。共情随着这五个方面的增强而提高。熟悉度,就是observer与target的熟悉程度。越熟悉就越容易产共情。比如,我们很容易对熟悉人(比如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等)的悲喜感同身受,但对陌生人的情绪则不太关心。要不然,怎么会有路人这个词呢。相似度,是指observer和target在性别、年龄、种族、兴趣爱好、人格特质等等方面重合的程度。二者越相似就越容易产生共情。与之相关的有个很有意思的内群体现象(ingroup effect),比如说我们看到内群体(比如同一种族)的痛苦自己也会感受到痛苦,而看到外群体的痛苦则反应很淡漠(5,6)。看到敌对群体的痛苦甚至会产生幸灾乐祸的感受,比如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还有人做了研究(7)。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哈哈!学习,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通过外显地或内隐地对于社会规范的学习来提高共情。在成长的过程中,儿童都会被直接教导,或者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强化其亲社会行为。这种学习,会促进人们的共情能力。当然,学习并不是单向的,经过几轮老太太摔倒讹人事件,中国人对街头老太太的共情应该是显著下降了。过往经验,就是observer自己也有过相同或类似的情感经历,当他看到target的境遇时,很容易就产生共情。比如说,看到他人打针时,我们也会产生痛苦的表情(8)。突显性,就是刺激的强度,是target情绪的激烈程度。一般而言,observer感受到的情绪越强,越容易产生共情(此点尚有争议,但涉及到未发表成果的学术保密,不多做讨论)。

  回到题主的问题来。题主对八爪鱼人的遭遇感到同情,可能更多与突显性相关,它遭遇了煎、炸、绞等经历,这种遭遇太过强烈,以至于引起题主自身的不适感。而对于其他观众而言,他们与八爪鱼人既不熟悉,也不相似,而且从未经历过这么痛苦的遭遇,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知道这是电影——喜剧电影,所以他们不会产生负性情绪体验。可能会有人问,题主也与其他观众类似,与八爪鱼人既不熟悉,也不相似,没有相似经历,知道这是一部喜剧电影,他怎么就产生痛苦体验了呢?这是跟题主的人格特质有关的。从题主的描述来看,你是一个共情特质(trait empathy)很强的人。通俗点说,就是你是一个容易共情的人。

  在共情研究领域,共情特质通常用问卷来测量,比较常用的有 IRI(the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9),BEES(the balanced emotional empathy scale,10)等。其中IRI把共情分为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共情关心(empathic concern)、fantasy(幻想)和个人烦恼(personal distress)四个成分。其中fantasy就是专门指对书籍、影视作品等塑造的角色的同情。看题主的描述应该是这个维度上的得分较高。另外题主很容易就产生不适感,应该是personal distress这一维度上比较强。

  另外,性别也是影响共情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女性的共情能力比男性强。这可能与其催产素(oxytocin)水平高于男性有关。催产素是促社会性的激素,当然也能显著提升人们的共情水平(11)。而男性的睾酮(testosterone)水平明显高于女性,这种激素和暴力、攻击性行为有关(12)。所以说,我们说一个人爱心泛滥是圣母,而非圣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猜题主是位姑娘。

  综上,影响共情的因素中与题主最相关的就是共情特质和性别。可以初步判断,题主是个共情能力很高的女士。共情能力是情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共情能力高有助于题主快速准确地识别和理解别人的情绪,并进而作出适当的反应。但是,如果因他人情绪引起很强的个人烦恼的话则反而不是一件美事。这跟上文提及的共情的第五个方面有关。所以题主应该在以后与别人交往时,应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区分,不要过多地将自我卷入其中。Batson, C.D. (2009) These things called empathy. J. Decety, W. Ickes (Eds.), The Social Neuroscience of Empathy, MIT Press, Cambridge, MA.Singer,

  T., & Lamm, C. (2009). The social neuroscience of empathy. Ann N Y Acad Sci, 1156(1), 81-96.

  Walter, H. (2012).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Empathy:

  Concepts, Circuits, and Genes. Emotion

  Review, 4(1), 9-17.

  Preston,

  S. D., & de Waal, F. B. M. (2002). Empathy: Its ultimate and proximate

  base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5(1),

  1-+.

  Avenanti A, Sirigu A, Aglioti S M. Racial bias reduces empathic sensorimotor resonance with other-race pain[J]. Current Biology, 2010, 20(11): 1018-1022.

  Xu, X., Zuo, X., Wang, X., & Han, S. (2009). Do you feel my pain? Racial group membership modulates empathic neural response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9(26), 8525-8529.

  Bruneau, E. G., Dufour, N., & Saxe, R. (2012). Social cognition in members of conflict groups: behavioural and neural responses in Arabs, Israelis and South Americans to each other's misfortunes. Phil. Trans. R. Soc. B,367(1589), 717-730.

  Sun, Y. B., Wang, Y. Z., Wang, J. Y., & Luo, F. (2015). Emotional mimicry signals pain empathy as evidenced by facial electromyography. Scientific reports, 5.

  Davis, M. H.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 evidence for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J. Pers. Soc. Psychol. 44, 113–126

  (1983)

  Mehrabian A. Manual for the Balanced Emotional Empathy Scale (BEES) Monterey, CA: Author; 1996.

  Ma, Y., Shamay-Tsoory, S., Han, S., & Zink, C. F. (2016). Oxytocin and Social Adaptation: Insights from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Healthy and Clinical Population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2), 133-145.

  Crespi, B. J. (2015). Oxytocin, testosterone, and human social cognition.Biological Reviews,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