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人生谚语十篇

  经典人生谚语篇1

  2、勤劳盈有财富,知识蕴含成功。

  3、嫉妒是人生进取中最大的敌人。

  4、认清自己往往比轻视别人更重要。

  5、奋斗是生活中一种永远向上的力量。

  6、一切的狡辩都源于我们内心的虚伪。

  7、摆脱浅薄和低俗的最好办法就是读书。

  8、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9、真爱如茶,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品出来的。

  10、真诚和理解是人与人交往中最珍贵的赠品。

  11、追求的脚步应该像时间一样,只能进不能退。

  12、人生只有一次,它提醒我要珍惜这易逝的时光。

  13、朋友是黑暗中的明月;书籍是心海里的航标灯。

  14、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之道也。

  15、重复别人走过的路,是因为忽视了自己的双脚。

  16、镜子只能照出你的外貌,而生活却能洞照你的心灵。

  17、爱情如诗,不奢求华丽的外表,只渴求纯真的内涵。

  18、读书的脸不仅仅是汲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人生懂得如何做人。

  19、在最悲伤的时候,不能失去信念;在最幸福的时候,不能忘记挫折。

  20、人们常常慨叹生活中缺少美,那是因为他们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21、生活的美,来源于你对生活的热爱;友情的纯真,来源于你对朋友真诚的相待。

  22、物质生活的贫困,精神生活的匮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为改变这种现状去吃苦。

  经典人生谚语篇2

  摘要:日语谚语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刻的吸收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很多的谚语都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本文针对于此,首先提出了日语谚语对中国文化的全方位吸收,进而分析了中国文化信息传播对日本谚语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文化;日语;谚语;吸收;影响

  日本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国一衣带水,所以自古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是深远,特别是中国文化对于日语谚语的影响更是可以追溯很长的历史时间。笔者在研究日语谚语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日语中很多流传下来的名言警句都具有中国文化的影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日语谚语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全面吸收了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深刻的丰富了日本语言的表达形式,成为了日本文化发展的助推剂。而日语谚语中存在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就是对于了中日文化共融的一种具体体现。

  一、日语谚语对中国文化的全方位吸收

  (一)结构形式上的吸收

  研究日语谚语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日语谚语在形式结构上显示了对于中国文化的全面的吸收。因为很多的汉语中的成语或者是谚语都讲究的是对偶,因此日语谚语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其这方面的影响,也有着很多的具有对偶形式的谚语出现。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谚语就是通过劳动人民的口口相授传承下来的。因此,往往为了大家的记忆或者是口头表达,很多的谚语都采取叠词和近义词的重复使用的形式,这样的使用形式在客观上也有利于谚语的历代传承。

  例如,日本谚语“Rにはってみよ、人には添うてみよ”对应的中国谚语就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单单从结构形式上就可以看出这个谚语就是模仿了中国的对偶的排列方式。这些日语谚语都很好的吸收和继承了中国谚语关于叠词和对偶的使用形式,与中国谚语在使用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内容上多出自于汉语的成语、典籍或是诗歌

  对于日语谚语进行研究后,不难发现很多的日语谚语都出自于中国的成语或者是一些诗歌典籍等。根据历史记载,白济人王仁携带了大量的《论语》、千字文来到了日本,至此汉字开始传入进了日本,由此中国的文化和文字开始大量的被日本的统治阶级所熟悉和学习。

  在日语谚语发展的最初阶段,日语谚语都是大量的照搬中国的谚语的结构和形式,对于中国的谚语进行全盘的模仿。例如,这个时期出现了诸如“一石二B”、“百k百中”等的日语谚语,这些都是对于中国谚语的直接照搬。

  后来,随着日本本国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日本在引进吸收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形式上的改动和兼容并包,这个时期出现的日语谚语就开始不再是对中国谚语的照搬全抄了,而是开始在语法、字数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以适合本国文化的发展。例如,“一をいて十を知る”对应的中国成语就是“闻一知十”的意思,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日语谚语已经开始在吸收继承的基础上开始做了结构上的改动了。

  此时,还出现的一类日语谚语是在受到中国谚语的影响下而自己创造出来的且适合日语表达形式的日语谚语,例如,“キジもQかずば膜沥郡欷蓼ぁ!钡囊馑嘉“不叫的鸟不会被击中”,这个日本谚语分显然和和汉语的“枪打出头鸟”这句谚语有着几乎相同的表达意思,这个就是日语谚语模仿中国谚语而进行自创的一种新的谚语的表达形式。

  隋唐时期,随着中日交流的不断加深与频繁,中国文化对于日本文化的影响变得更加的深远和巨大。在加之当时的日本统治阶层相当重视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在这个时期内派遣了很多的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吸收先进的文化知识。根据相关历史史料记载,从公元630年到公元894年,日本先后派遣了12次的遣唐使到中国进行学习。这些大量回国的遣唐使给日本国内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的诗歌和文化典籍等,再加之统治阶级的推波助澜,中国的文化、思想、语言、艺术等方方面面都深深的影响着日本的发展,并逐渐渗透到了日本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这个阶段出现了很多与中国出自于中国文学诗歌或者是典籍中的日语谚语。例如这个时期出现的日语谚语“鹿を指してうまとなす”指的是指鹿为马的意思。而“指鹿为马”一词正是出自于中国的文学典籍《史记》中。这个时期大量的中国典籍在日本的出现和使用,直接的使得这个时期的日语谚语包含了众多的关于中国元素,也使得日语谚语在内容形式和表达形式都得以丰富和完善,从而极大的推动了日语谚语的发展。

  (三)涵义上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论语》就已经传入了日本。因此,孔子的儒家思想自然对日语谚语有着深远的影响。再加之大量的遣唐使的回归也带来了大量的关于中国儒家的文学典籍与儒家思想。以此,很多的日语谚语都直接出自于《论语》的原文。例如,“温故知新”源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此后的江户时期更是儒学在日本大行其道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内,日本本国的文人将儒家思想与本国文化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为儒家文化在日本的发展带来了更新的前景。

  二、中国文化信息传播对日本谚语的影响

  中国文化信息的大量的在日本国内的传播对日语谚语有着深远的影响。日语谚语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和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了日本本国的文化内涵\、拓展了日本文化的外延,也使得中日文化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交融。日语谚语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中国古汉语的相关的语法使用规则、词汇表达习惯等,这也在间接的保留了与古汉语相关的文化意义。例如,如日本人在学习“断琴之交”这个成语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个成语进一步的了解与这个成语相关的出处与相应的故事,并且通过对于这个成语也将中国的“知音之交”的处世之道广泛的传播进入了日本。又比如“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句谚语也可以使得学习这些谚语的日本人加深对于中国儒家思想的理解,明白相应的中国的文化理念中传递的文化含义。

  结束语

  自古以来,日本就受到中国文化深远的影响,很多日语的谚语也是与中国的文化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日语谚语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全面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丰富了日语的表达形式,对日本人的思想和言行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到了近现代随着日本本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其对于中国的文化的吸收已经越来越少了。(作者单位:山东省齐鲁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经典人生谚语篇3

  关键词:谚语 “狗”意象 英汉对比

  一、引言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现代汉语词典》将谚语定义为: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1]其中包含动物词语的谚语最多,这与动物,特别是家畜类动物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有关。

  意象(image)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即寓“意”于“象”。由于特定的民族心理,英汉两个民族往往对同一种动物赋予不同的感情,因而同一种动物在英汉语言中的意象也不完全相同(魏丽娟,2005)。本文考察最为常见的含“狗(dog)”的英汉谚语,以具有代表性的含“狗”的英汉谚语为例,对比分析“狗”意象的差异,并挖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本文语料主要来源于《朗文当代英语词典》[2]、《英语谚语大辞典》[3]、《中华谚语大辞典》[4]、《ABC汉英谚语词典》[5]、《中英谚语对照手册》[6]及网络。

  二、英汉谚语中不同的“狗”意象

  汉民族在肯定狗忠诚可靠等正面意象的同时,也指出其负面意象。然而在英国等西方国家,人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是家庭的一员,其意象多为褒扬或中性(王伟娜,2010)。

  (一)汉语谚语有的“狗”意象

  1.狗是富家旺家的

  (1)猫衰狗旺。

  (2)猪来穷家,狗来富家,猫来孝家。

  例(1)、(2)直接通过“狗旺”和“狗来富家”表达“富家旺家”的“狗”意象。汉语谚语中之所以说狗对家庭富裕兴旺有预示性,是因为狗习惯于去弃骨多的人家,而弃骨多也就意味着这户人家伙食丰盛,经济宽裕(丹,2012)。

  2.狗是忠主护家的

  (3)饿狗不离主。

  (4)护家之狗,盗贼所恶。

  例(3)中的狗是忠诚于主人的,例(4)中的狗是守护家庭的。中国农业社会中的狗主要用于看家守门,和主人属于从属关系,有守护主人、守护家庭之说;而英国等西方家庭更多的是把狗当成家人,因此“狗是忠主护家的”这一意象是汉语谚语有的。

  3.狗是感官灵敏的

  (5)猎狗的鼻子,药农的眼。

  (6)鸡犬认得家。

  例(5)拿猎狗的鼻子与药农的眼相提并论,强调狗鼻子的灵敏和药农眼睛的明亮。例(6)指出狗擅长认家,也是因为狗有着十分敏锐的嗅觉,习惯嗅取所到之处的气味并撒尿标记。

  4.狗是通人性、富有情感的

  (7)雪落狗喜。

  (8)猫儿狗儿识温存。

  例(7)中的狗在下雪时高兴,和主人一样期待丰收。例(8)中的狗懂得主人对它的抚慰与照顾。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狗是通人性的,有感情的。

  5.狗是多管闲事的

  (9)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抓耗子显然是猫的使命和本领,狗抓耗子是管了猫的“闲事”。例(9)通过这一点表现狗是多管闲事的,也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即对“干涉他人,甚至帮助他人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6.狗是势利的

  (10)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11)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由例(10)和(11)可见,狗是带有私心的,它善于依仗人势,恃强凌弱,它也懂得怎么做对自己有利,即狗是势利、仗势欺人的。

  7.狗是不明是非的

  (12)救了落水狗,反咬你一口。

  (13)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例(12)指出,救落水狗没有好下场,因为狗是恩将仇报的,它会反咬你一口。正如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狗作为低等动物是不知好歹的。例(13)出自历史典故,狗咬吕洞宾(道教仙人)显然是不明是非的表现。

  (二)英语谚语有的“狗”意象

  1.狗是动作迅速的

  (14)Come like a dog at a whistle.

  例(14)的句义为“像听到哨声的狗一样迅速到来”,这说明狗是动作迅速的,在听到口哨后能立即做出反应并快速行动。而狗的行动速度之快并没有在汉语谚语中得到体现,因为中国人用狗看家,不强调狗在行动速度上的天赋。而英国人将狗当作玩伴,会训练狗捡球等本领;同时英国人有带狗狩猎的习俗,会利用狗的速度帮助捕猎。

  2.狗是得人心的

  (15)Love me, love my dog.

  (16)When a dog is drowning everyone offers him drink.

  例(15)可译为“爱屋及乌”,是英国人视狗如家人的体现。例(16)的字面意思是“一旦狗遭淹,人人来喂水”,表面上看是指落井下石,但实际上是倡导人们要去救助落水狗,不要喂水加害。因而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异形):When a dog is drowned every one offers him help.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狗是得人心的。

  3.老狗是经验丰富的

  (17)An old dog barks not in vain.

  英语中常用狗指人,老狗(old dog)常用来指老人。例(17)句义为“老狗不会发出无缘无故的叫声”,常用来指有资历、经验丰富的老人说话有影响力。汉语谚语中只有“识途”的“老马”,却没有相应的老狗意象。

  经典人生谚语篇4

  谚语是指在民众中广泛使用的一些经典的固定语句。这些语句虽通俗易懂,却能在浅显的字里行间阐释出深刻的道理。谚语将人们在生活劳动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与智慧融入其中,使其富有较强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并且,谚语在长期使用中经过千锤百炼,表面形式上呈现出词语使用精炼、韵律和谐等特色。日语谚语被称为「(「その国の民の生活から生まれた教的な言新明解国辞典(第五版)),是日语中一个比较独特的语类族群。从总体上看,它类同于中国的谚语,只是其涵盖面更广。其中包括了中文中的成语、俚语、警句、歇后语等。例如:

  (1)して井を穿つ(临渴掘井)

  (2)瓜田に履をず(瓜田不纳履)

  (3)木に竹を接べ(驴唇不对马嘴)

  虽然如此,在日文中仍使用“”这一汉字来标记,因此本论为方便起见,仍采用日语谚语这种说法。

  日语的谚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来源于中国,是中国成语、谚语的复制品,堪称中国文化的舶来品。在过去的中日文化交流中,它们被传到了日本,作为至理名言,逐渐地为日本人所认同,并被记录保存了下来而流传至今。例如木にりてを求む(缘木求鱼)。

  第二类的日语谚语则不妨称之为高度本土化的日式谚语。这类谚语属于日本人自己的创作。它们原生并滋长于日本的文化土壤,有的传承于民间的口语,有的脱胎于文学作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反复提炼,最终定型。它们不仅比喻生动、富有哲理,而且朗朗上口、易于传诵,是日本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由于道德伦理规范和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和语言风格的差异,应该说,这一类日语谚语的汉译处理确有一定的难度。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广大日语学者研究的不断扩充和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关于日本谚语的中文翻译的工具用书出现。这些词典词条更加丰富,译案更趋成熟,有的还配有例句,对准确理解,正确使用日谚很有裨益。这些专门词典的问世,为全面了解、学习、研究日谚提供了方便。在阅读和使用这些工具书时我们不难发现,对日语谚语进行汉译时,译者应当适当地通过再创作,生动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形式,使内容与形式这对矛盾在译文中得到辩证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内容决定着形式,形式又影响着内容。

  二、原则

  由于日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惯用语和表达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日语谚语的时候求同存异。总结起来日谚汉译工作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应该是辩证的统一,不能一刀切。谚语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反复提炼而形成的定型语句,是高度艺术化了的语言,就我国的谚语而言,大都具有形象主动、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易于传诵等特点。因此,翻译日谚时,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应该发挥汉语的优势,使译文既在思想内容上与原文达到一致,又在语言形式上符合汉语谚语的规范,即注意对仗工整和押韵等问题。例如の曲りは金槌で直せ。这个句子在翻译时为了达到对仗、流畅的感觉,可以翻译成“欲直弯钉用锤敲,要除恶习需严教。”这种翻译方法固然有民族特点,语言风格鲜明,但是如果凡事都是一刀切地遵循这个原则,那么有时候也容易令人对译文产生不够简洁,精炼的感觉。例如:なき里の蝙蝠这句话我们可以译成“乡间无飞鸟,蝙蝠充珍禽”,也可以翻译成“矬子拔将军”,相比之下,后者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更简洁易懂。

  (二)不生搬套用字典的释义来代替翻译。所谓释义是对谚语含义的解释,其特点是抛弃原文的形象和比喻,只道出谚语的含义,且不注意语言格式,译文既不生动形象,又不凝练精辟,读起来如饮白开水,淡而无味,根本达不到日谚原有的表达效果。因此,释义只能作为帮助理解谚语的一种手段,不能等同于谚语翻译。但国内出版的某些日谚专门词典中,用释义代替翻译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の辞は水になる。这句话某词典译作:“客气也要分时候。”该译案属解释含义,无形象无比喻,读起来并不像谚语。此句谚语可在保留原有形象和比喻的基础上稍作变通,译为:“入浴谦让,热水变凉”就要形象得多。

  (三)尊重日本民族特色。任何一门语言都可以看做是其民族文化的载体,还是一面可以真实反映这一民族文化的镜子。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智慧结晶的日谚在日语语言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着大和民族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翻译日谚时,这种民族特色应予充分保留。但是,对于那些并不太了解日本的概况、国情、风土人情的读者来说,这一原则又不能过分矫枉过正,否则容易得到相反的效果。例如:河童に水を教える。这句话按照原意应译为“教河童游泳”,但是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河童是什么东西,这种情况下与其硬要使用“河童”这种日本人都知道的生物来翻译,不如译成含有相同寓意的成语“班门弄斧”更容易让中国人理解。

  二、常用方法

  以上是笔者在各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所总结的日谚汉译过程中的几点基本原则。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日谚汉译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直译法。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从古至今无论是文化、生态、人文,信仰等方面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两国人民语言中使用的比喻形象、赋予它们的感彩,以及由其而产生的联想也比较接近。这就为两国语言之间直接借助形象化语言交流思想提供了方便,谚语尤其如此。日谚中使用的形象和比喻,很大一部分都可以为我国读者理解和接受。对这种日谚,只要汉语语言条件许可,就应采用直译法,译出原文的形象和比喻,再现原文的神韵和风姿。例如:

  1.鹿とは使いよう。(笨人似剪刀,会用亦出活)

  2.妻は百年の不作。(娶个坏老婆,百年无收获)

  3.病上手に死に下手。(生病有术者,多病亦长生)

  4.借りるの地、返すの魔。

  (借时面如菩萨.还时脸似阎罗)

  (二)还原法。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而作为邻居的日本由于地理及历史的原因,其文化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日语中有大量的中国成语、谚语。这些中国成语、谚语在引进时或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为使其符合日语的表达习惯,便于日本人民传诵,大都对其进行了加工改造,有的已面目全非了。对这类日谚,翻译时应该使用还原法,还其本来面目。例如:

  (5)能ある者は多し。(能者多劳)

  (6)えて糟糠をばず。(饥不择食)

  (7)良はうしろの草を食わず。(好马不吃回头草)

  (8)を持って集ま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三)补义法。有些使用暗喻的日谚,仅用直译法译出形象和比喻,含义不太明显。为使读者免于费解,可以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对称的分句或译成歇后语的形式,既达到形式上的工整对仗,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这里所说的“补义”即是原文字面上虽无,但深层结构中却有的含义。补义法的优点在于可通过补义,挽留原文中的形象和比喻,使译文形神兼俱;缺点是补义不当反而有失含蓄。例如:

  (9)天に向かって唾きを吐く。

  (对天吐唾沫,弄脏自己的脸)

  (10)燃え杭には火が付き易い。

  (烧过的木桩易着火,了结的旧情易重温)

  (11)蟹は甲に似せて穴を掘る。

  (螃蟹尚知依壳打洞,做事须记量力而行)

  (12)秋の鹿は笛に寄る。

  (秋鹿易被笛声欺,男人易为女色迷)

  (四)借译法。针对那些来源于日本本土文化的谚语来说,由于日本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与中国的差异,其比喻的形象不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用直译法译出后,不能令我国读者产生预期的联想。而汉语中又正好可以找到含义相同的谚语。此时可使用借译法,即借用汉语中的成语、谚语等定型语句来翻译。借译的优点是读者易于接受,比较方便。缺点是无法保留原文的神韵和情趣。如果借译用得不好,反而影响翻译的效果。例如:

  (13)明日は明日のが吹け。(车到山前必有路)

  (14)命あっての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5)の尾よりの。(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16)思うにれ、思わぬに添う。

  (良缘不易结,冤家常聚头)

  (五)意译法。当上述几种方法都不能更好地达到翻译效果的时候,可以采用意译法。所谓意译,即抛弃原文的形象和比喻,只译出其含义。尤其需要提到的是,日谚中有一类谚语是运用谐音双关作比喻的,原文虽妙趣横生,但碍于两国语言发音、词汇上的巨大差异,根本无法复制,只能意译。例如:

  (17)余所の御走より内の茶け。(敝帚自珍)

  (18)に短しにし。(高不成低不就)

  (19)阿呆につけるはない。(朽木不可雕)

  (20)と味噌をいっしょにする。(眉毛胡子一把抓)

  当然,上述几种译法都不是绝对的,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既不能照抄照搬,生搬套用,又不能天马行空,漫无边际。事实上这些方法都需要辩证地相互结合运用。翻译时使用哪一种方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经典人生谚语篇5

  关键词:维吾尔族;谚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H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表达方式,作为语言的精华,沉淀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反映出一个民族独特的政治制度、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具有鲜明浓厚的文化特色,它是一个民族聪明才智和民族文化的结晶。维吾尔习语尤其如此,在维吾尔习语中就有这样一句谚语 “男人的壮观在于胡须,语言的精华在于谚语――”而习语一般包括成语、谚语和俚语。

  维吾尔习语是维吾尔语语言艺术的结晶,它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词语,短小有力、节奏鲜明的句式充分展示了维吾尔语的精华。维吾尔谚语又植根于本民族社会生活的土壤中。不同的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及性格特征,这些都在谚语中鲜明地反映出来,形成了维吾尔谚语独特的文化特征。

  维吾尔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混融的文化体系。公元9世纪中期,维吾尔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生活在漠北草原的维吾尔先民回鹘因天灾人祸举族西迁,由“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转向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与此同时,以信仰萨满教为主体的维吾尔民族草原游牧文化与西域的佛教、摩尼教等文化发生了强烈的碰撞,维吾尔先民以开放的文化心态吸纳了其他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养份,丰富和发展了本民族文化。公元10世纪末,伊斯兰教传人天山南路,至16世纪,伊斯兰教完全与维吾尔传统文化相融,并占据了主导地位.谚语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显著的文化差异和民族特色。

  下面我就维吾尔谚语与文化的关系,简要提出以下四种意见:

  一. 维吾尔族谚语所反映的人类生活哲学

  维吾尔族谚语往往突出反映出人类的生活哲学。维吾尔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人类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即人类所有生活实践和生活方法的总结。它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同时也包括了人类利用这些物质财富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内容方面将这些表达内容丰富的谚语分为表示物质生活的谚语和表示精神生活的谚语两大类。

  表现物质生活的谚语包含了人类生活中的劳动,饮食,行为举止等内容。在这类谚语中它指出物质财富和幸福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人们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它强调了生产劳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借助科学方法明确了人类生活的生存法则。如:

  表现精神生活的谚语包含了思想,文化艺术,道德品质方面的内容。在这类谚语中表现了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人们共同遵循的道德标准。这类谚语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精神方面的发展水平。如:

  维吾尔谚语中反映出的人类生活范畴,具体来说,可以分为表现职业生活的谚语,表现家庭生活的谚语和表现社会生活的谚语三大类。

  1.表现职业生活方面的谚语以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职业和所任职务为主要内容。如:

  从这些谚语中可以看出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们挑选不同生活方式的情况。

  2.反映家庭生活的谚语包括爱情,家庭生活等内容。如:

  3.表现社会生活的谚语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

  二. 维吾尔族谚语与维吾尔族人民的自然观

  维吾尔族谚语反映出维吾尔族对于自然的观点。一个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会对这个民族的文化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这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产生影响。因此,一个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会以这个民族的语言作为借鉴,在谚语中反映出来。

  维吾尔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观察气象的每一种变化,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经验,甚至于现在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仍在使用。这些经验按照既定规律和理论知识运转。维吾尔族人民获得的这些理论知识和经验在自己的谚语中反映出来。如:

  以上谚语我们可以看出维吾尔族计算天数的方法,把一个月分为两个阶段。

  还有一部分表现在谚语中的自然现象反映出维吾尔族的时间观并且反映出维吾尔族的农业观。如:

  三. 维吾尔族谚语与维吾尔族的关系

  每一种信仰都属于人类的精神世界,它的范围非常广,包含了宗教,习俗信仰,道德,妖术等等。精神信仰同经济的、文化的习惯不同,它是一种精神现象。

  宗教――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强大的民族特点。宗教文化指由民族的、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在人类的历史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政治、经济、科学、艺术、文学以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维吾尔族的内容在谚语中有各种迷信观点,这些迷信观点以的形式出现,在封建社会所形成的牢固思想。如:

  在维吾尔谚语中还能看到一部分自然信仰的内容。如:

  这些谚语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对水的信仰崇拜。

  四. 维吾尔族谚语与维吾尔族历史的关系

  维吾尔族谚语除了反映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每一方面,反映他们的生活观,自然观,宗教观之外,还会反映维吾尔族在每个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情况。

  历史文化指的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作为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谚语,它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维吾尔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封建统治时期。有的谚语就叙述了劳动人民对封建统治者的极大的仇恨,揭露了封建统治着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如:

  总之,维吾尔族谚语是维吾尔族人民口头文学宝贵的遗产。维吾尔族谚语同维吾尔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它是维吾尔族人民几千年来各个方面经验的总结概括。维吾尔族谚语就像是我们了解维吾尔族文化的一面镜子,通过谚语,我们可以看到维吾尔族人民的世界观,历史观,风俗习惯及等内容。

  参考文献:

  [1]海友尔?阿布都卡得尔 《谚语对照词典》[M]新疆: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99.6

  [2]李祥瑞等编 《常用俗语词典》[M]新疆大学出版社

  [3]艾力?扎依提等编著 《成语词典》[M]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4]史震天主编 《互译实用教程》[M]新疆教育出版社

  经典人生谚语篇6

  一、 谚语的界定

  翻开各类英语词典,不难发现人们对于英语谚语的解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Proverb, set phrase sayings, maximas等都有着相似之处,很多人对其常常搞不清楚区别。有的词典讲成语列为谚语,有的则说成俗话。 概念模糊不清。而在汉语谚语的解释中同样也有类似的情况。很多演讲文章都不不乏这样的言辞“俗话说”, “古人云”。谚语的范围似乎非常广泛,很难界定。既有寓意深刻,形式完整的谚语,又有一些形式较为特殊的歇后语、俗语等。笔者认为。我们要学好汉英谚语,就应该首先区别清楚,谚语、成语、俗语、歇后语。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几个不同的概念。本文旨在比较严格意义上的谚语,它主要是指那种广泛流传于英、汉两种语言世界的民众中,为老百姓所喜欢,脍炙人口。简练而生动。常常用于传授生活经验,有教训教诲劝导之功能。

  二、 内涵

  对于汉语中的谚语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法。风土谚, 事理谚,天气谚,常识谚,修辞谚等等,大概可分为八类。各国人名总结出的谚语基本上都是源于自己的社会和人生经验,所以在谚语的形式和内容上有相似和相近之处。对于汉语言语的分类也基本适用于对英语谚语的分类。例如:

  勤劳是财富的右手,节约是左手(Industry is fortune’s right hand, and frugality her left.)

  好事多磨,好景不长。(A good thing is soon snatched up.)

  慢工出细活(Soft fire makes sweat malt.)

  有多少国家就有多少风俗习惯。So many countries, so many customs.)

  竹篮打水一场空。(Draw water with a sieve)

  尽管两种语言的谚语在分类上基本相似,但只要我们进行认真细致的比较就不难发现这二种语言中的谚语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汉语的谚语通常反映农事活动,比如天气、生产,还有风土人情地方民俗等。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劳动人民祖祖辈辈与大自然作斗争,对自己的家乡山川河流高山峡谷有着深深的感情。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与自然界,天气、季节等密不可分。因此这类谚语层出不穷。地域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差异,自然地貌的构成反映在谚语的内容上。另外,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名族几十个,风俗习惯各异。而英国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岛国, 名族的成分比起中国来单一得多。风土人情差异不大,而且英国靠海洋,人民的生产活动与水运航海关系密切。因此,不难理解英汉两种谚语所反映的范畴不尽相同。

  三、 思想意识的想通与差异

  人类有很多共性和共同之处,我们可以从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表达的思想内涵看出。由于都共同总结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经验,与实践有关,所以反映了一些永恒的真理。两国人民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春雨贵如油。(Rain during spring time is precious as oil.)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s a pan sows, so shall he reap.)人勤地不懒。(If man is diligent, soil is not idle.) 瑞雪兆丰年。(A snow year, a rich year.) 一粒下地,万粒归仓。(From one grain sown into the earth, one thousand grains will spring.) 前人种树, 后人乘凉。(Ancestors plant trees while descendants enjoy the coo under the tree shade―enjoying the fruits of labor of one’s ancestors.)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都强调思想意识对物质、实践活动的反作用“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地域概貌。众多的不同必然导致谚语中表现出的观念不同。两种不同的谚语在对人生,生产、生活经验,社会现象,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总结,评判,都肯定要打上自己民族的烙印。表现为一些有趣的差别。指着从别人错误里学乖,愚者从自己错误里改正。(Wise men learn by other men’s mistakes fools, by their own.汉语翻译为:上一回当学一回乖。(Diligence is the mother of good luck) 汉语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按照英国人的观念勤奋是成功之母。从这样的理解中,可以看出因果人认为在失败面前不应当气馁妥协。这样理解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四、 来源的差异

  汉英两种谚语在修辞上都是采用比喻、(明喻,暗语,借喻等)还有拟人。拟物等各种手法大致相同。然而在取材方面,两种谚语却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也是因为生存空间,历史文化,经济的差别等造成,因果靠近大海,因此很多谚语与海洋联系密切。如:No fishing like fishing in the sea.捕鱼要到大海。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在平静的海面,人人都能当海员。The sea refuse no river. 大海也抱怨缺水。中国地理概貌多变,地形复杂。高山, 峡谷,多数人住在内陆。靠海的地方不多。人们以种耕种为主要活动。这些特点也在谚语中有着明显的反映。如:强扭的瓜不甜。姜还是老的辣。另外,英国人多数是基督教徒。在谚语中不难发现有诸多与有关的句子。如All are not saint that go to church. 上教堂的未必都是圣人Clergymen’s sons always turn on badly.牧师的儿子总是不成器。A runaway monk never praise his convent.逃出来的修道士,决不会称赞修道院。

  五、结束语

  经典人生谚语篇7

  【关键词】日语谚语误用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3-0071-02

  【Abstract】Japanese Proverbs are regularly used in daily life, but people often make mistakes for not understanding its real meaning. This article will simply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the misapplication of Japanese Proverbs, and the reason of the misapplication, to remind those pupils who learning Japanese to avoid make mistakes when using Japanese Proverbs.

  【Key words】JapaneseProverbMisapplication

  谚语,是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一针见血地表示出说话人要传达的意思,一种简洁性的短语。由于日本文化受到中国汉文化的广泛且深远的影响,日语中有许多常用的谚语与中国的谚语关系密切,可简单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把中国的谚语翻译成日文,如:

  1.“百闻不如一见”―「百は一に如かず

  (ひゃくぶんはいっけん にしかず)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は{より出でて{より青し

  (あおはあいよりいでてあいよりあおし)

  3.“光阴似箭”―「光矢の如し

  (こういんやのごとし)

  另一类是与中国谚语的含义相同,但用词有别,如:

  1.“火烧眉毛”―「足下に火がつく(あしもとにひがつく) “脚底下起火”

  2.“马后炮”―「後の祭り(あとのまつり)“事后搞庆祝活动”

  3.“八九不离十”―「当たらずといえどもhからず (あたらずともいえどもとおからず)

  注:「当たる是“说准了”,它的否定是「当たらず;「とも言えども是“虽然说是”;「hからず是“远”的否定,这是古语说法,和「hくない相同。整个意思是说“虽然没有说准,但也离得不太远。”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对某些谚语本意的理解往往会产生一些变化和偏差,久而久之,甚至连日本人也不能够正确理解某些谚语本来的真正意义,这样就发生了谚语的误用。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仅从字面理解而与本意发生偏差

  1.君子は豹浃

  这一谚语来自中国《易经》“益卦”中的“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意思是指“君子会非常迅速的改正自己的错误,朝好的方向发展”。这里所说的“豹浃埂笔恰俺好的方向发展”的意思,“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但现在由于对“豹浃埂钡睦斫庥形,往往被认为是指“君子因为某件事情人格突然发生了转变”。

  2.男女七rにして席を同じゅうせず

  现在常常被误认为是指“男孩和女孩七岁以后就不能坐同一张椅子上了”。其实对古代常识稍有了解就不会犯这个错误。谚语中的“席”,指的是古代用稻草、竹子编成的类似于“蒲团”一样的、用来坐的东西(古代中国就有“席地而坐”的说法),不是今天所说的椅子。这个谚语的真实意思是说“男孩和女孩到了七岁就要有男女之别了”,如同中国人常说的“男女授受不亲”的意思。有些地方也会把这句谚语说成“男女7rにして同衾(どうきん)せず”,这里的“同衾”也不是睡在同一个被窝里的意思。

  3.かわいい子には旅をさせよ。

  本来的意思是“为了孩子好要舍得让孩子到处跑”,这样说是因为以前人们认为出门旅行是一件艰苦的事情,而现在常常作为孩子们向父母伸手要旅行费用时的一句台词。“旅”这个词在人们的观念中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导致这句谚语古今用法不一致的原因。

  4.下手の考え、休みに似たり

  人们常认为这句谚语是说“愚蠢的人想出来的东西也是没用的”,但根据字典,它的准确意思是指“愚蠢的人用来思考的时间都是浪费,等于休息”。

  5.R子にも衣装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人要衣裳马要鞍”。其中“R子”,也就是汉语的“马夫”,这一职业和身份在现代日本已经消失,所以常被人们误认为是它的同音词“O”,也就是“孙子”的意思,因此整句谚语也就被误认为是“小辈伸手向长辈要衣服要钱”的意思。

  二、不能正确理解而与本意完全相反

  1.沈aは金、雄弁はy

  现在人们认为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沉默胜于雄辩”,但实际上这句话本来的真正含意是“雄辩胜于沉默”。这句谚语来源于古罗马,那时候银子要比金子贵,人们认为金子虽然绚丽夺目但却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2.情けは人の椁胜椁

  这句谚语是谚语意思误用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了。直译过来就是“同情别人不仅是为了别人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助人者得人助”或“好人有好报”,在以前是用来教育要常帮助别人的话,而现在常被理解为“不要关心别人”,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意思。

  3.蛙の子は蛙――青蛙的孩子是青蛙

  在夸奖体育很好的父母亲的孩子,运动神经也很出色时,做为赞扬的话语,日本人经常会说“青蛙的孩子是青蛙(蛙の子は蛙)”。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用法。青蛙的孩子是青蛙的意思是:“平凡家庭的孩子果然平凡”,并不是夸奖用的。

  4.起鸡皮疙瘩(B肌が立つ)

  最近日本的电视节目里,在出现感人场面或深受教育的时候,主持人往往会说,“让我起鸡皮疙瘩(B肌が立つ)”。中国人对这一错误可以说是一目了然。“起鸡皮疙瘩”本来是用在表示寒冷和恐怖,使得身体紧缩或颤抖时用的。还可以用来表示厌恶,用来说感动,简直是乱弹琴。

  5.寄らば大浃侮

  正确的解释是“大树底下好乘凉”、“要找有势力的人做靠山”,现在却常被误用为“应该不依赖别人而应自立”的意思。

  三、时代变迁引发谚语含义自然变异

  1.枕を高くして寝る

  本来是“安心睡眠,全无心事”的意思,现在常被误认为是“垫高枕头睡,时刻留意”的意思。

  2.~心あれば水心

  正确的解释是“如果鱼有爱水之心的话,那么水也有爱鱼之心”、“根据对方的态度来决定自己的态度”,现在常被误认为“如果你有爱鱼之心的话,那也应该有爱水之心”,“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意思。

  3.住めば都

  「都(みやこ)是都城、京城的意思,古时就是一个国家里最好的地方。“住めば都”的本意是说人在一个地方住长了,有了感情,再差的地方也当成了京城,即“久居为安”的意思。但现在由于人们都向往大城市生活,所以常常把它理解为“还是生活在大城市里好”。

  4.流れに掉(さお)さす――顺流撑篙

  经典人生谚语篇8

  【关键词】阿拉伯谚语 宗教 生活环境 历史文化

  每个民族因其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传统民俗等因素的差异产生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民族特殊性,进而形成本民族独具的文化特殊性,这种文化特殊性对该民族的语言具有无法抗拒的渗透力,使之呈现出具有该民族风格的语言形式。

  在阿拉伯语中,言语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阿拉伯民族日常生活中千锤百炼,汇历史文化,社会风情与一炉,折射出该民族的历史发展轨迹和社会文化风貌,因而具有极强的历史文化探究价值。

  阿拉伯谚语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内容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思想性强,富有哲理。从阿拉伯谚语涉及的领域看,可以将它划分为以下几类:反映阿拉伯人生产活动的谚语,通常这类谚语给人以忠告和经验;反映阿拉伯民族提倡的优秀品质和道德观念的谚语,通常这类谚语指引人们塑造自身,完善人格;反映民族历史事件,典故寓言的谚语,通常这类谚语为人们讲述了历史,总结了经验;反映宗教和法度规定民众履行的义务的谚语,通常这类谚语明确人民承担的责任并鼓励他们实施善举。

  “‘活时要一颗(椰枣),死后供一串’这句阿拉伯谚语的意思是一个过路人饿的快要死了,他向果园主人要一颗椰枣充饥,好心的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拿来一大串椰枣,但回来后发现那人已经饿死了。”意即说明饿时给一口强似饱时给一斗。众所周知,阿拉伯半岛是沙漠型半岛,气候异常炎热干燥,所以植物以抗干旱性较强的居多,最典型的便是椰枣树。此外,古时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大多以游牧为生,长期跋涉于广袤的沙漠中,旅途中因食物短缺而向人求助的现象非常普遍,因而阿拉伯人在表达予人及时所需时借用的场景和事件都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先哄驼,后挤奶’”是以贝都因人挤奶的经验为例,说明“’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阿拉伯人沙漠生活最离不开骆驼,“骆驼是贝都因人忠实的朋友。驼乳可以解渴,驼肉可以充饥,驼皮可以做衣服,驼毛可以织帐篷,驼尿可以生发油,还可以做药”。因此,贝都因人的生产经验来源于他们的游牧生活,由此体现了谚语来源于生活,同时对生活又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宁要土耳其人的暴政,不要游牧人的公正”许多阿拉伯国家曾经臣服于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数世纪之久。其统治者横征暴敛,各阿拉伯地区人民生活贫困,社会动荡。在阿拉伯语惯用语中,有用“蓝敌”(土耳其人的眼睛是蓝色)形容奥斯曼帝国的士兵,后借此比喻阿拉伯国家的所有敌人的,用“奥斯曼人的血衣”比喻战争的借口,这些足以说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给阿拉伯国家一度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沙漠中有些强悍的游牧人的所作所为并不逊色与奥斯曼帝国的暴政。谚语借用这一历史事件揭示两害相较取其轻的道理。由此体现了谚语是历史的缩影,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前人经验的总结。

  “你们求学,从摇篮到坟墓”、“谁教我一个字母,我就是他的奴隶”、“信仰之首便是学识”。从这些阿拉伯谚语中我们不难看出阿拉伯人非常重视求知,并且把学者放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上。“高尚莫过于知识”、“真正的荣誉属于有知识的人”、“学者的墨水比烈士的鲜血更珍贵”。尊师崇知在阿拉伯蒙昧时代并不广泛推行,因其处于还未确立信奉真主判决的时代,也就是尚未有《古兰经》作为准绳来衡量是非曲直的时代。公元610年,圣人接到的启示,向世人宣传伊斯兰教。之后,伊斯兰教便对阿拉伯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渗透作用。它打破了阿拉伯人在蒙昧时期多神的人生追求,建立新的价值观念。其中,求知是伊斯兰教极力倡导的教义之一。《古兰经》首次降世的那一章《血块章》的第一节至第六节主要就是关于劝学的内容“你应当奉你的造物主的名义而诵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诵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经典人生谚语篇9

  关键词: 谚语 异同 历史 文化

  (Sprichwort)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维基百科给出的解释是:“Ein Sprichwort ist ein allgemein bekannter,festgepr?gter Satz,der eine Lebensregel oder Weisheit in pr?gnanter,kurzer Form ausdrückt.”谚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根据历史、传说或者生活经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本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通过对一些德国谚语和中国谚语的比较,我们发现,某些德语谚语是德国所独有的,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其表达的方式和思维深深烙上了德意志民族自己的烙印;而在另外一些谚语中,我们却发现由于人类思维的同一性,两个民族的思维往往存在惊人的一致,很多德国谚语中所使用的句式,甚至词语都和某些中国谚语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对德国谚语的翻译时,某些非常相似的我们甚至可以照搬中国谚语来解释。

  一、中德表达相对应的谚语

  1.表达和意义相同的谚语。

  (1)Aller Anfang ist schwer.

  所有的开始是困难的。(万事开头难)

  (2)Einmal Sehen ist besser als hundertmal H?ren.

  看见一次胜过听说一百次。(百闻不如一见)

  (3)Ein Unglück kommt selten allein.

  不幸的事情很少单独来。(祸不单行)

  从这几个谚语的形式上来看都属于议论性质,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智慧,从翻译角度来说也很容易就找到了在中文中和其对应的谚语,无论是意义、结构或是表达方式,都可以说是如出一辙。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社会制度和语言文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是一些德国谚语却和中文谚语存在惊人的相似,人类思维的相通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论证。

  2.意义相同、表达相似的谚语。

  还有一些德国谚语,由于和中文相比表达和修辞的方式不同,这些德国谚语如果直接翻译出来对我们来说比较陌生,但是从意义上来说我们还是很容易找到和其相通的中国谚语,两个国家的谚语体现的思想异曲同工。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几个例子:

  (1)Der Glaube kann Berge versetzen.

  信念能移山。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国人最熟悉不过。在《列子?汤问》(战国 列御寇)中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巧合的是德语中也有如此相似的谚语,这可以看作是对愚公移山故事的一个德语版注解了。

  (2) Ein r? udiges Schaf steckt die ganze Herde an.

  一只病羊害死全群。

  这个谚语是用羊来比喻个体对于群体的损害,非常形象和生动。同是用动物作为比喻,如果要找一个合适的中文谚语来解释的话,无疑“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较为合适。

  (3)Durch/Aus Schaden wird man klug.

  字面直译为“通过吃亏使人聪明”,中文中也有与之相对应的“吃一堑,长一智”。

  (4)Ein Haar in der Suppe finden.

  字面意思为“在汤里面找头发”,表达的是吹毛求疵的意思,用来形容某人过于挑剔。同是使用食物作比喻,中文里的“鸡蛋里面挑骨头”作为对等的谚语也非常贴切。

  Z.B.Frau Mayer war mit meiner Arbeit nicht zufrieden.Sie m? chte nur das Haar in der Suppe finden.

  例如:迈耶尔女士对我的工作不太满意。她只是想鸡蛋里面挑骨头罢了。

  二、中德表达不同的谚语

  马国凡(1985)曾经在广义上说明成语的来源:一是新创造的,如奋发图强;二是寓言故事,如愚公移山;三是

  神话传说类,如夸父追日;四是历史事件类,如草木皆兵;五是名句摘引,如星火燎原。我想这个说法对于谚语来说也是适用的。同时,谚语是具有民族性的,那么德国谚语的意义就和本民族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神话、风俗习惯紧密相关,这样的谚语并不一定就具有和其完全对应的中文谚语。有很多这样的德语谚语:

  (1)nach Kanossa gehen

  1075年,教皇与德皇亨利四世为争夺米兰大主教的控制权互相争斗。教皇要废黜亨利四世,亨利四世则要废黜教皇。由于教皇得到德国贵族、修道士的支持,所以亨利四世陷于孤立,不得不向教皇屈服。1077年初,亨利四世到罗马向教皇请罪,但教皇不在罗马,又赶到教皇驻地卡诺沙(Kanossa),时值严冬,他在城堡外赤足披毡等候了三天,请教皇宽恕。

  后来,nach Kanossa gehen(到卡诺沙去)就被看作了屈服和妥协的象征,引申为被迫屈服。这个谚语就是来自于德国君权和神权斗争过程的一项重要历史事件,中文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谚语。

  Z.B. Niemand kann von mir verlangen,dass ich nach Canossa gehe.

  例如:谁也别想让我屈服。

  (2)再比如这个谚语:Oberwasser bekommen

  要理解这个谚语,必须知道Oberwasser的含义。这个词和德国的磨坊业有关。Oberwasser 是指蓄积在磨坊上部的水流,它对磨盘的冲力当然比下部水流冲击的力量大。因此,哪个磨坊主拥有上水,就占了光。类似的说法还有Oberwasser kriegen 。虽然中文没有完全对应的说法,但是我们经常说的“占上风”也大概表达了这个含义。

  Z. B.Nachrundeinerhalbenstundebekamdiedeutsche Mannschaft langsam Oberwasser.

  例如:在半个小时后德国队慢慢占据了上风。

  (3)schwein haben

  这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谚语,单从字面上来理解这是一个和猪有关的谚语。猪(schwein)在德国被看作幸运的象征,就像沥青(Pech)被看作倒霉一样。这也和德国中世纪一项风俗有关。中世纪德国射箭比赛的习惯是把一只小猪送给比赛的最后一名作为安慰奖,后来Schweinhaben 就被引申为走运的意思。汉语中也没有相对应的表达方式。

  Z. B. Beim B?rsenhandelhatHerrSchimdt3000 Euro gewonnen. So ein Schwein!

  例如:在这次股票交易中施密特先生获得了3000欧元,他真是走运啊。

  此外,还有一些德国谚语和我们的中文思维习惯甚至是相反的。如Ende gut,Alles gut.(结尾好,一切都好。)我们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则与这个说法正好相反。

  三、谚语之间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发现,随着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发展,很多谚语都具有了外来语的特点,国家之间的谚语也在互相影响和融合。我们在生活中常说“以牙还牙”,这是一个典型的来自圣经的西方谚语,出处《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英语为“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德国也有这个谚语:“Auge um Auge,Zahn um Zahn.”

  此外像我们说话和文章中经常引用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也是一个典型的西谚,英文原话:All roads lead to Rome.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据史料记载,罗马人共筑硬面公路8万公里。这些大道促进了帝国内部和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公元8世纪起,罗马成为西欧天主教的中心,各地教徒前往朝圣者络绎不绝。据说,当时从意大利半岛乃至欧洲的任何一条大道开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终都能抵达罗马。这就是这条西谚的来源,德语谚语为Alle Wege führen nach Rom.

  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谚语逐渐打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中西谚语正在互相渗透与融合,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苏.浅谈德语谚语的文化内涵.德语学习,2007年第5期.

  [2]王振亚.语言与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典人生谚语篇10

  “艺术”魅力和“水分”问题

  医学谚语,大都具有诗意芬芳的特点,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生动的比喻,是谚语中运用得最典型的手法之一:“刀越磨越快,脑越用越灵”,以磨刀的运动喻用脑的学问,“打铁还要亲兄弟,知冷知热是夫妻”,以打铁需要的密切配合,喻夫妻问的和谐关系。艺术的夸张,是谚语中运用得最亮眼的手法之一:“一天一口酒,能活九十九”,把酒对益寿的作用上升到九极之数:“唾沫一口,价值千斗”,把人们不在意的唾液夸大到千斗之价。其他如形象的借代、亲切的拟人、逼真的摹状、鲜明的对比、巧妙的对偶、趣味的回环等手法,都在谚语中被普遍运用。一些本来枯涩难解的问题,立时就被谚语的无限魅力软化了。

  事物的两面性规律是无法逾越的,伴随着谚语特殊表达效果而来的,是它的“水分”问题和如何处理好这些水分与医学学术的关系问题。“四季不离蒜,不用去医院”“十月萝卜小人参,家家药铺关大门”等,强调的都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不能把大蒜、萝卜当成包治百病的良药;“石榴止肚痛,简单又易行”“生姜拌蜜,咳嗽可医”,说的是石榴、生姜、蜂蜜作用的一个侧面和与它们功能相对应的那些腹痛、咳嗽,既不是腹痛,咳嗽治疗的唯一方法,也不是这些药食兼用之物功能的全部。

  养生谚语的局限性

  谚语的泛指性,与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治疗思想,是颇有距离的,不能用纯医学的观点去看待它、理解它、应用它。换句话说,医学谚语不能与医学科学划等号。

  一、地域局限

  谚语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大量古代谚语的指向,都是以黄河流域的时序和节令为基点的。譬如“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割了当柴烧”“正月二月三月间,荠菜可以当灵丹”的说法,如放在湖广地区,时段上可能要提早一个月左右;要放在华北地区,可能就得推迟一个月左右;如放在东北地区,可能就更要向后推迟了。

  二、认识局限

  谚语属于俗文化的范畴,部分谚语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随意流俗、言之失当的现象,有些甚至是在传达完全错误的信息,出现与医学理论无法接通的鸿沟。“饭后一支烟,胜似活神仙”“妈妈嘴馋吃兔肉,孩子患病长兔唇”“脚踏一星,能管千兵”等,显然都是受到古代历史、科学条件的限制,认识论局限的产物。

  对于这样的谚语,一般不要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应采用扶正纠偏的原则,取其合理内核,纠正其不科学的因素,运用科学知识,对其加以改造或重塑,使其获得新的生命而被继续使用。既要讲清其谬误所在,引人走出误区,又要拨谬反正,就地改造,‘借题’创出科学的新谣谚来(张中义《谣谚新解见卓识》)。于是,就有了“饭后一支烟,难做活神仙”“孩子兔唇不兔唇。无关妈妈吃兔肉”“脚踏一星,难管千兵”等这类由旧谚语脱胎、改造而来的新谚语的诞生。当然,对于那些反映封建没落思想、与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完全相左的谚语,是要毫不吝惜地剔除的。

  今天的意义

  作为我国世代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过程中的经验结晶,医学谚语中的大部分内容曾经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过莫大的贡献。尽管科学发展到了今天,大量谚语中所包含的经验之谈对防病治病仍不失为有效的方法,继续被人民大众所广泛采用,充分证明了谚语所特有的人民性、实用性、科学性、延续性和生命力。

  养生谚语赏析

  “四季不离蒜 不用去医院”

  坚持经常食用大蒜,对人体确有很多好处:生病少了,去医院的次数就少了:不生病了,就不用去医院了。谚语说的道理是对的,表述的语言是夸大的。

  大蒜在我国的种植史至少在2000年以上。大蒜的营养作用,从大蒜所含的成分可以看出:每100克新鲜大蒜中含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糖类23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硫胺素0.24毫克、维生素B20.03毫克,烟酸0.9毫克、维生素c3毫克,这些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基本物质。

  大蒜的药用价值,据《中药大辞典》对历代30多种典籍的综合,概括为“行滞气、暖脾胃、消疳积、解毒、杀虫,以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白秃疮癣、蛇虫咬伤”。

  生活中应用大蒜的偏方也很多:

  用糖醋腌制的大蒜,可治心腹冷痛。

  用大蒜在脚心摩擦起热,可治脚转筋。

  用大蒜烧食或煮食,可治腹泻、痢疾。

  用大蒜切片放肚脐上再用艾灸,可治小儿脐风。

  用大蒜取汁对鼻呼吸,可治肺结核。

  用大蒜捣泥涂足心,可治鼻出血不止。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蒜和洋葱的抗菌效力在同类高等植物中最强。它所含的挥发性葱蒜杀菌素、蒜辣素对多种细菌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对真菌、原虫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也相当明显。

  大蒜在防癌抗癌方面也不有俗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