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新书 | 生命之光:神经科学家探索生死边界之旅

  将“书香上海”设为置顶星标

  让书香与您常伴

  

  《生命之光——神经科学家探索生死边界之旅》

  【英】艾德里安·欧文 著

  胡楠荼 狄海波 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书会带我们走进一个光怪陆离而又令人心生敬畏的脑科学前沿领域:全意识与脑死亡之间的“灰色地带”。处于这其间的人往往遭受了严重的脑损伤,或是中风或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等)的受害者。他们中很多人已觉察不到外部世界,他们的医生也认为他们已没有思维能力。然而,却有数量可观的这么一群患者,在他们破损的脑中存留着意识的痕迹。跟随欧文的讲解,我们会看到许多精彩的案例,同时也会和他一起思考伦理、法律甚至生与死的终极问题。

  目录

  第一章 纠缠我的幽灵

  第二章 首次联系

  第三章 应用心理学组

  第四章 半条命

  第五章 意识框架

  第六章 心理呓语

  第七章 随意的世界

  第八章 打网球,有人吗

  第九章 是和否

  第十章 你疼吗

  第十一章 活着还是放手

  第十二章 给你看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第十三章 死而复生

  第十四章 带我回家

  第十五章 读心术

  后记

  作者简介

  艾德里安·欧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及影像学教授,曾任剑桥大学医学研究理事会认知和脑科学部副主任、西安大略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影像领域的加拿大卓越研究主席。他的研究将神经影像学与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相结合,已在包括Science、Nature、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和Lancet等在内的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

  欧文教授最为人所知的,是他向大众展示了对一些看起来完全是植物人的患者,可以用功能神经影像的方法发现他们的意识,甚至可以让其中一些人向外界传达他们的想法和愿望。这些发现引起了电视、广播、纸质和网络媒体的广泛关注,并成为许多电视和广播纪录片的主题。由于他在科学研究上做出的贡献,欧文教授于2019年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OBE)。

  

  意外事故可能会造成的严重脑损伤、中风后遗症、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等)……很多人就此觉察不到外部世界,医生也认为他们已没有思维能力,即处于“植物人”状态。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个群体中,有数量可观的这么一部分患者,他们破损的脑中仍存留着意识的痕迹。

  作为“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生命之光:神经科学家探索生死边界之旅》这本书带我们走进的就是这样一个光怪陆离而又令人心生敬畏的脑科学前沿领域:全意识与脑死亡之间的“灰色地带”。

  通过神经心理学和神经影像技术的结合,本书试图探讨脑损伤患者和健康个体的认知功能和意识机制;跟随作者欧文的讲解,我们会看到许多精彩的案例,逐渐揭开“植物人”的神秘面纱,同时也会和他一起思考伦理、法律甚至生与死的终极问题。

  与很多枯燥深奥的学术著作不同,这本书读来十分引人入胜——好像一位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向你娓娓道来其几十年来的科学探索之旅,并在你眼前展开了一幅神经科学最前沿的奇妙画卷。

  本书近期入选2022年度“世纪好书”7月榜。

  推荐所有对“脑”和“意识”感兴趣的朋友,特别是“植物人”患者的家人、照护者、医生以及相关科研人员阅读此书。

  名家推荐

  本书让我们跟着一位有智慧又有情怀的科学家探索意识前沿的旅程,有惊心动魄,有风平浪静,有一筹莫展,有柳暗花明……让读者体会到科学原来如此有意思,有意义,有价值,在帮助患者的同时还能启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宜张

  相信本书能为身处灰色地带(即植物人)患者的家人带来希望,能为对脑与意识感兴趣的读者带来启示,能为我国意识神经科学的发展带来推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孝威

  人脑是一个“三磅宇宙”,神秘而复杂,令人着迷。本书作者欧文教授由于机缘巧合进入了脑研究领域的一个独特分支,在探索处于意识“灰色地带”的病人脑中真相的过程中,进一步揭开了人脑神秘面纱的一角。本书是神经科学家自传和神经科学科普的有机结合,读后让人爱不释手。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顾凡及

  前言选摘

  ……

  五天后,我又来到艾米的病房,比尔和艾格尼斯正陪在她床边。他们充满期待地看着我。我停了片刻,深吸了一口气,说出了他们不敢奢求的消息:

  “扫描结果显示艾米根本不是处于植物状态,事实上,她什么都知道。”

  经过五天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艾米不仅仅活着——她完全有意识。她能听到每次谈话,能认出每位访客,并专心倾听代表她做出的每个决定。然而,她无法挪动哪怕一块肌肉来告诉这个世界:“我还在这里,我还没有死!”

  本书讲述了我们是如何弄清楚怎样与像艾米那样的患者建立起沟通的,以及一个新兴的、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对科学、医学、哲学和法律产生的深远影响。也许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在那些被认为不比西兰花更有意识的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中,有15%—20%的人虽然无法对任何形式的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但完全清醒。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可能会睁眼,会呻吟,偶尔会冒出孤立的单词……他们似乎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思想或感情。他们中的许多人正如他们的医生所认为的那样,确实毫无觉知,不能思维。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却在经历着截然不同的事情:他们的心智完好无损,但只能在受损的身体和大脑深处“游荡”。

  植物状态是灰色地带阴影区的一块疆域,昏迷则是另一块。昏迷患者不会睁眼,看起来也完全没有意识。在迪士尼版的《睡美人》(很多父母都非常熟悉)中,欧若拉的情形就类似于昏迷,好像被施了魔法的睡眠。在现实生活中,情况远没有那么浪漫:严重损毁的头部,扭曲的四肢,折断的骨头,消耗性的疾病……这些都是常态。

  有些身陷灰色地带的人能给出一些信号,表明他们还有觉知,被称为具有最小意识。他们偶尔能遵照指令动动手指或用眼睛追踪物体。他们的意识似乎时有时无,间或能从无知觉的深潭中浮现,冲破水面,表明它们的存在,然后再次潜回黑暗深处。

  闭锁综合征,严格来说不是一种灰地状态,但它和这一状态十分接近,可以让我们洞察到我们扫描的一些人的生存状态。闭锁患者是完全清醒的,通常可以眨眼或动眼。法国Elle杂志主编让·多米尼克·鲍比(Jean-Dominique Bauby)就是一个闭锁患者的典型例子。一次严重的中风导致他永久性瘫痪,只能眨动他的左眼。在助理和书写板的帮助下,他撰写了书名为《潜水钟与蝴蝶》(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通过他二十万次眨眼才得以完成。

  鲍比生动地讲述了他的经历:“我的心灵像蝴蝶一样飞翔。有很多事可以做……你可以去看看你爱的女人,在她身边顺势蹲下,抚摸她熟睡的脸庞。你可以在西班牙建立城堡,偷走金羊毛,发现亚特兰蒂斯,实现你儿时的梦想和成年后的野心。”当然,这是鲍比的“蝴蝶”:无拘无束的心灵,不受身体或责任的约束,自由地飞来飞去。但是,鲍比被锁在了“潜水钟” 里,这是一间铁质的密室,无法逃脱,不断沉入越来越深的海底。

  资料:世纪阅读

  编辑: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