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在学校开展性教育吗?

  有人说在信息一体化社会中,性信息随处可见,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轻松获得信息,没有必要在学校开展性教育。你是怎么认为的?为什么?

  性教育

  我觉得除了性知识外

  更要教的是性观念

  我没用性道德

  我用的是性观念

  你有你烂性的自由

  我也有我保守的自由

  

  这是最近我们课题组在做性教育教师培训时与教师们的一段对话。

  听起来有些可笑,却真实地反映了学校性教育满足不了学生对性知识需求的现状。调查数据显示,近四分之三的青少年对于性知识存在着广泛而迫切的需求(卢国斌,2010;陈少芳,2016),但超过半数的学生性知识不是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的(李金娥,2011)。那么,什么才是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恰当途径?答案是学校!

  我们课题组从2007年开始做儿童性教育研究和实践时,就定位在基于课程的学校性教育。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学校一定是开展全面性教育的最重要阵地,尽管在我国学校推进性教育困难重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8年1月10日发布了《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其中特别指出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全面性教育开展中起着核心作用(UNESCO,2018),并对学校开展全面性教育的优势进行了详细阐述。

  学校能够提供全面性教育所需的软硬件设施。

  作为青少年学习和个人发展的主要场所,学校能够为开展全面性教育提供现有的且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包括接受过专业相关培训的教师团队、具有公信力的知识来源和长期、稳定的课时。专业的教师能够使用符合学生年龄及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并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相应的,学生也会将学校和教师认为是最可信的、权威的知识来源。师生之间良好的信赖关系,是学校作为开展全面性教育核心阵地的第一大优势。课题组实验学校教师集体备课

  从2007年开始,我们课题组就把学校作为开展性教育的最主要阵地,研发基于课程的性教育框架,并编写性教育读本,培训学校教师作为性教育课程的传授者。为了帮助学校和教师进一步强化师生之间的信任,课题组在使用《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以下简称《珍爱生命》)进行教学实验的过程中,设置了诸如课前培训、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期末总结等一系列支持教师发展的环节,帮助教师提升在性教育这一领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同时我们还针对这一套读本编写了相应的教师用书,帮助教师成为合格的性教育者。

  学校全面性教育易于大规模复制和持续开展。

  在全球大多数国家,5~13岁的儿童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UNESCO,2008),也因此学校得以有机会接触大量的成长背景不同的学生。学校通过统一的教材、标准化的授课,力求将传递给每位学生的信息保持一致;同时通过教师之间相互的交流和经验总结,彼此取长补短,最终将每次课程完善成一套可以复制并不断改进的模板,加之学校的授课模式使然,一名接受过培训的性教育教师一次性地就能够为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性教育,无形之中就实现了性教育的大规模复制。而考虑到学校教学和生源的稳定性,在学校开展全面性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生源流失,尽可能保证学生具有连续性地完成各个阶段的性知识学习。在课题组实验学校性教育课堂

  大量研究也证实,学校是开展艾滋病预防和确保学生接受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阵地(Kivela,2013;UNESCO,2011a;2016c)。投入最少的钱,使效益最大化,这是学校作为开展全面性教育核心阵地的第二大优势。

  学校能够安排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进度。

  研究表明,立足于学校开展全面性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教学进度符合学生各阶段的发展规律,而且在知识的传授上也能更好地做到循序渐进(Gordon,2008),这是在学校开展全面性教育的第三大优势。在诸如荷兰、瑞士、加拿大、新西兰、美国、南非共和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学校性教育课程体系中,都有着非常明确的按照年龄阶段进行划分的性教育教学计划与目标。我们课题组研发的《珍爱生命》在《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和国内外一些相关的纲要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阶段性目标和教学计划,有着较为完善的教学框架。在“家庭与朋友”“生活与技能”“性别与权利”“身体发育”“性与健康行为”和“性与生殖健康”6个单元下,我们按照年级分别划分了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珍爱生命》单元和主题框架

  例如“生活与技能”单元对于“决策”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我们五年级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做出负责任的决策,因此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将这一目标进行了阶段性分解:一年级上册-做出决定【图片来源:刘文利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一年级上册(第二版)P1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在一年级,我们帮助学生从选择自己的衣服、选择朋友和玩具等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学会做出决定。

  在二至四年级,我们逐渐培养学生进行交流、协商、寻求帮助、倾听、理解、表达等技能,这些在做出决策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打好基础后,我们在五年级系统地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做出负责任的决定,通过“登台阶”式的目标设置来达成实现教学目标。五年级上册-决策【图片来源:刘文利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五年级上册P2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在课时及教学进度方面,我们读本的6个单元分别都有2个主题:秋季学期讲授前3个单元的6个主题,春季学期讲授后3个单元的6个主题,每个主题的讲授时间是1课时(40分钟),每学期安排6个课时,一学年12个课时,一至六年级共72课时。我们的教学实验证明,通过这些课时的教学是能够达成教学目标的,而且72课时也是学校可以安排的课时量。

  依据学生阶段性需求提供学生需要的学习内容。

  几乎所有的青少年在校期间都会经历他们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青春期,而他们的第一段人际关系也往往是产生于学校,这段关系可能是友谊,可能是师生情谊,但也有可能是一段与性有关的关系(UNESCO,2018)。这就更加凸显出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到正规的与权利、关系和性与生殖健康有关的教育,并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的重要性。学生迫切且明确的需求,就是学校性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第四大优势。

  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通过全面性教育解决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我们的《珍爱生命》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可能或即将面临的困惑进行了科学而详尽地解答:考虑到从十岁左右学生们会逐渐步入青春期(Shaffer & Kipp,2009),继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我们在三年级就为学生讲解青春期以及青春期可能发生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改变,帮助学生正确、平和而喜悦地迎接青春期的到来。五年级下册-月经【图片来源:刘文利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五年级下册P10,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到了五年级,我们会为学生讲解月经和遗精,引导学生将其视为成长的重要标志,能够坦然地接受并且通过正确的处理方式保持生殖器官的清洁和健康。这些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学生阶段性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学习,也能够在将来的生活中很好地应用。当然,课程中对性的积极美好态度的培养和尊重、平等、包容、多元、接纳等价值观的传递也帮助学生欣喜于自己的变化和成长,从中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奇妙,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立足于学校推动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教育。

  在全面性教育中,学校作为连接学生、父母、家庭和社区的纽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恳谈会、学校开放日等很多机会把父母召集在一起,听取父母的意见,对父母进行培训,理解学校开展性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得到父母的支持会使得学校开展性教育事半功倍,这成为学校开展性教育的第五大优势。课题组实验学校的亲子课堂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课题组最初在实验学校进行性教育教学实验时,也有父母对于性教育存在一定的疑问,但在课题组和学校校长及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开展了亲子课堂、父母讲座、父母培训、父母访谈、亲子园等一系列活动,帮助父母了解性教育,也了解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赢得了父母的大力支持。甚至有很多父母表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多是价值观上的改变,对孩子更尊重了,更愿意和孩子交流了,更关心孩子的成长了,更大胆和孩子谈性了。

  营造安全、受保护的全面性教育教学环境。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于其成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性教育的时候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就显得至关重要。性教育需要的是一个开放、坦诚、安全的氛围,应当以性为美而不是羞于启齿,把性知识像语文、数学知识一样,毫不避讳地传授给学生,才是性教育该有的形式。

  学校包括整个社会对待性和性教育的态度,除了让孩子们感受到性的常态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全而受到保护的环境中,这样他们才能敞开心扉与他人交流有关性的话题。营造一个安全而受保护的环境,正是学校每天都在努力的方向,也是责任所在,因此对于开展性教育来讲,这也是学校的一大优势。

  在了解过了学校开展性教育的六大优势后,我们又该如何顺利打开学校性教育的大门呢?这自然需要我们与“守门人”的沟通了,而这个守门人,就是校长。曾有人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他能够在体质允许的范围内找到学校个性发展的路径,把最有利于学生的教育提供给学生(刘铁芳,2007)。的确,无论是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配备、教师培训还是家校合作,校长都掌握着很大的决定权。

  尽管在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在学校开展性教育;有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规定把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有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里面包含性教育内容,尽管非常有限),但具体落实情况还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校长,是否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规定,是否能真正落实国务院、教育部文件规定,是否愿意让本校学生接受全面性教育就成为学校是否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关键。校长的态度决定了学生是否有机会在学校接受性教育,也决定了教师将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开展性教育,更决定了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性教育。

  我们相信,未来中国会有越来越多开明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校长把学校的大门向性教育敞开。

  不让学校做性教育,让谁来?

  家庭?不是我说,家长能别阻止性教育就谢天谢地了。

  社会?让孩子进入社会接受性教育,怎么听怎么怪。

  网络也是社会一部分,而且直白显露的恶意更多……

  从逻辑上讲,根本就不应该有“性教育”这个概念。因为人类的性不仅仅是动物的繁殖本能,而是包含在生命活动中的一个有机部分。性教育应该自然融入生命教育之中,而不应剥离出来。那些将性教育等同于生理教育的做法,是片面而偏执的做法。

  从动物的角度看,性行为是无师自通的。人类虽是高级动物,但毕竟不同于动物界,人类有思维、想象、情绪和情感、动机、人格等低级动物所没有的心理活动,人类的活动同需要遵守各种规则,需要考虑不同社会文化传统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两性关系,也有明确的准则,即“发乎情,止乎礼”,意思是性情所致有感而发,又能合乎人之礼仪,在古代也被用来形容恰当的男女关系。(注:出自《毛诗大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把性和爱分离,把性行为和人格、社会交往割裂,将本应基于生命教育的性教育等同于性生理知识讲解和安全性行为技术传授,是荒谬的!

  古语有云:“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生命教育中性教育的“道”,在于爱和 尊重;在于健全的人格教育;在于掌握和遵守社会规则的社会教育。同理,性对于人类,已经不是单纯的交配!它是两个生命的交流与沟通、是人格的碰撞、是社会性的实验。

  生命的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一次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决定人生命全过程的质量;重视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就是重视生命全过程的质量。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让儿童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做好生命教育,就不会出现随意怀孕、在厕所中生出孩子,把胎儿随意扔进垃圾桶这样的事情发生;也不会出现“无知少年同居,生孩子卖钱”这样耸人听闻的事情。 只有对自己生命认识轻贱的人才会不顾后果地追求身体的欢愉!如同吸毒、贩毒者一般。轻视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把自己的欢愉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或为了追求身体的欢愉和短暂的刺激,而将伦理道德甚至法律置之度外。

  人格就是一种财富,是人的良好意愿和尊严的财富。人可以从赢得的尊敬和荣誉中得到回报。无论是东方的圣人,还是西方的哲人,都十分重视人格,苏格拉底说:“人有了人格的尊严,必不甘堕落为禽兽,而品德也必自然提高。”因此,“良将不怯死以苟且,烈士不毁节以求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人格的力量,就可以战胜困难,也可以抵御邪恶,如古人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留下一串光辉的足迹。从小进行人格教育,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就不会出现二奶、小三、妓女这样的现象。

  社会交往、控制自我、掌握和遵守社会准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重要标志。社会教育以发展人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人的社会认知,激发人的社会情感,引导人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社会教育的目的是: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情感和积极生活的态度,具体包括对家庭、学校、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对周围社会生活事件的关注,对他人尊敬、友好、关心、同情以及自尊、自信等良好的情感和自立、自主精神等等;丰富人的社会经验,增进人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和对社会中各种身份的人所应有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了解,培养他们了解他人情感和需要的能力,道德判断能力(辨别美丑善恶、是非对错的能力),移情能力(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体验其感受的能力)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如人际之间的纠纷)的能力。发展人的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和品德,包括文明礼貌、合作友好、守纪自律、诚实勤俭等等。 接受良好的社会教育的人,应该不会出现在性行为和婚姻中善恶不分、是非不明的现象。

  让孩子从小明白不同的社会角色的涵义和责任;懂得尊重别人、悦纳自己;懂得任何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同时又为选择结果负责的义务――即明确任何行为都会产生结果,自己要对这个结果负责……

  这些都比单纯的性知识传授和技术讲解要重要的多! 没有健全的人格、没有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没有基本的社会规则,人就是禽兽!性知识越丰富性技巧越多,只会让禽兽的行为更多!如同毛主席当年说的:“知识越多越反动”。 这个和高科技犯罪的道理是一样的,没有是非、善恶的界限,没有尊重和爱,没有基本的规则约束,是不是技术知识越多,就越“反动”?

  在很多大学的“性教育”课堂,那些性教育砖家、叫兽给女生发香蕉和安全套,让大学女生学会戴安全套!十分好笑!很弱智,不是吗? 爱应该是性的基础。没有爱就不应该有性!

  诚然,我认同有些人”勇于承认和接纳自己的性欲望和性欢愉,不压抑、不作为交换条件、也不放纵轻贱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选择的结果”等观点。但这只能从“接纳自己、客观应对结果”的角度,而不能作为自己放纵的借口!

  另外,在感染生殖系统疾病方面,女性的患病风险要比男性高很多!女性因为生理功能的原因,一旦怀孕或感染病毒,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而作为男性,则至少不存在怀孕一说。从这个意义上讲,男女根本不存在平等的性。

  爱,应该是关怀、接纳和尊重。没有这三个基本要素,即便发生了性关系,也只是禽兽而已。

  我们不是反对性教育,而是反对利用性教育作为切入点潜移默化的输入价值观。

  对性的隐晦就是最好的性教育!你要反驳那好

  请问保守国家的人是不是都快灭绝了?是不是性疾病泛滥?妇女儿童是不是时刻生活在被性侵的恐惧中?性道德性伦理是不是搞的乱七八糟??相对的!请列出普及了性教育知识的国家和地区的涉及儿童的性犯罪率、儿童早熟度。初夜年纪。社会伦理和道德现状!未成人性犯罪几率!情列出数据和现象证明你的观点。这些大力鼓吹所谓的西方标准的性教育的人,是忽略事实谈理论么?

  说白了性教育每个国家都在搞,不同点在于保守地区没有向儿童普及过多的性知识!不向儿童传播过多的性知识我认为才是对儿童最大的保护。因为没有那个国家和地区靠向儿童普及性知识而降低了儿童收到侵害的几率,很多时候反而促成了儿童成为受害者..不信?情看下那些接受了所谓先进性性教育的国家和地区的现实情况,百度一下数据会让你瞠目结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