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行业有哪些不为人知但非常厉害的技术?

  想多了解一些行业中非常厉害的技术。

  这个还真不好回答…

  日本的IT行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但很厉害的技术?整理文档吧…日本IT行业文档很多,一个项目大概有5%时间在开会,20%时间在开发,20%时间在测试,剩下的时间都是在写文档。从需要分析开始,一直写到上线完了。每个阶段否则详细的文档,设计文档有点详细到每行代码,乃至于一个毕业半年的技术者完全可以开发。测试文档详细到画面哪个项目输入什么内容,点击哪个按钮,得出什么…甚至一个毫无测试经验的外行人都可以做测试,只要能看懂日文文档。

  所以,文档管理先不先进…图文无关,就是像贴个图

  前贷款行业从业者来答一下,这个行业里的技术更多表现为话术,所以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话术套路。

  1.“x哥/姐,听了你的描述那你的情况能贷到的利息是在月息2.4厘到8.8厘之间,具体的以银行审批为准。”

  其实他已经知道了你的资质大概率是在8.8厘或者往上了,等你来了就再通过一些套话来圆场。

  例如你还有其他贷款就说你负债有问题,你没怎么贷过款又说你的良性征信不多,逾过期又说你征信差… 所以这个时候就告诉你一般审批下来的利息会在8.8厘甚至往上…

  2.“哥, 你虽然征信/资质差了点,但是贷还是一定能贷的,只要你配合”

  电话里有的贷款中介当时就知道你不好办、大概率下不到款,甚至有的就是知道你的款批不了但是就是哄你说能贷,目的之一就是增加上门客户。 其他地方我不知道,成都这边很多公司就有上门客户kpi或者奖励的。

  3.各种贷款软件的广告,夸大宣传。

  “日息最低xx,能批xx万,能贷x年”

  之前讲的wb贷款在你申请的时候告诉你利息是xx,申请完最后一步确认下款的时候就只写了每期要还多少,并没有单独标明实际利息是多少。之前亲子测试了一下,申请时标注的利息和申请成功后准备使用时利息差点翻了一倍。

  4.补充一个贷款中介经常会说,且听起来也像危言耸听,而实际上又是真的很对的一点。

  “你的资质本来是可以贷xx利息、xx额度,但是如果你最近再去乱申请一些贷款(哪怕你没用过)/你之前先去贷过了某产品,那可能你就会贷不了这个对你而言最优的产品,甚至贷不了款了”

  之前一个需要贷款的人,他征信打出来确实没什么负债,但是近期一大堆申请。

  告诉他现在的情况是信贷做不了了,本来他可以做几厘利息额度十几万。

  他一脸不信的说自己就是申请着玩玩,觉得一些软件的利息和额度不满意就没用,又去尝试其他的软件…

  有的银行产品他会要求你的网贷/x贷不超过多少个。那么你本来可以贷银行的某产品,但是因为你图方便或者不了解情况贷了其他产品所以就会错过最优的银行产品。

  申请/查询也是上征信的,征信上最重要的就是你的逾期情况、负债情况、资产情况还有申请/查询情况,当然也能看到其他杂七杂八的。

  所以普通人没必要就别去贷款,如果要用贷款那注意别被虚假宣传所迷惑,多去网上搜搜看它的风评。

  多bb一句,说唱和鬼片的有没有啥推荐啊

  异种器官移植技术。

  说到器官移植,大家都十分熟悉,毕竟这已经是非常常见的技术了,肾移植,肝移植等都是耳熟能详的器官移植手术。

  那么。异种器官移植呢?相信不少人还是觉得这个技术可能也就是科幻技术之类的吧,毕竟这个技术往往存在于各种未来预测中,或者说觉得可行但是应该很遥远吧。

  不过,这个技术,可能没那么远,甚至可能是近期就会实现的一个技术。

  ————心脏移植长达945天的存活————

  2016年,通过对猪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进行了三个基因修饰,分别是敲除了GGAT1基因(用于消除移植过程产生的应激性排斥),过表达hCD46(用于解决免疫问题),hTBM(血栓调节蛋白),然后将这颗上基因修饰的心脏移植到了狒狒身上[1]。

  结果,狒狒存活了945天,这基本上接近3年的时间了。

  这是迄今为止从猪移植到灵长类上移植后存活时间最长的一个记录了。

  不仅仅是心脏。

  ————肾脏移植长达499天的存活————

  2019年,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研究者同样使用了猪进行异种器官移植,这一次,他们使用的是猪的肾,移植到的是猕猴(Rhesus Macaque)[2]。

  同样是对基因进行修饰,分别敲除了GGAT1基因(用于消除移植过程产生的应激性排斥),并过表达了hCD55(人免疫基因CD55,用于降低免疫排斥),此外,还进行了合理的免疫抑制剂方案,比如αCD4和antiCD154联合。

  结果,该猕猴存活时间499天。

  ————已经有了人类的移植————

  不仅仅是普通灵长类,事实上已经有了直接移植到人类上了。国内做的比较强的湘雅医院已经进行了猪胰岛到人类的移植完成了对10名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猪胰岛移植临床研究。跟术前比较,患者总体胰岛素使用减少60%以上,最好效果减量90%。根据国际共认的胰岛移植综合评分,平均达到0.62分,最好达到0.88分(完全治愈糖尿病为1分)

  事实上具备了临床应用的意义。

  除此以外,目前已经进行的异种器官移植包括胰岛、皮肤、肝、肺、角膜等诸多器官。

  目前,猪是所有异种器官移植中,进展最快的一种,远远领先其他物种至少一到两个时代。

  —————生命之下,其他都是小事—————

  其实一直以来,异种器官移植,都面临很多障碍,比如医学上的障碍,免疫问题,操作问题,术后护理问题等,不过, 最让人头大的,是伦理问题。

  然而,这些问题,在生命面前,有那么重要吗?

  很多时候,我们做出评价或者所谓的选择,其实是在暂时无需做出选择的时候进行的,所以某种程度上,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然而, 真到了那一刻,可能这种问题,根本不是问题了。

  器官缺口是最大的问题。

  器官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尽管全世界都存在器官捐献,但事实上,能够实现的器官移植非常少。

  在我国,每年能够顺利完成器官移植的人也就是1万多例,而需要器官的人群缺口高达150万,这个数字,随着未来老龄化的推进,缺口会越来越大。

  囿于现实问题,以及医学伦理禁止克隆人的现状,可以预见的未来,克隆人是不可能被允许的。可以预见的未来,克隆人是不可能被允许的

  那么,这个时候,异种器官移植事实上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对于异种器官移植,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

  1, 生物大小要相对匹配

  这个其实直接排除了绝大多数生物。可能很多人没意识到,其实自然界中,和人类体型相接近的生物其实并不多,无论是猫狗还是常见实验动物小鼠,和人类体型相差太大(事实上,其他问题也存在,比如鼠的心跳400~500 次)。而大型哺乳动物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 器官要相对低廉

  这个问题事实上是个很明显的问题,如果一个异种器官极其昂贵,那么其意义就大打折扣,毕竟当今绝大多数人还达不到可以视金钱如粪土的无限使用医疗资源,因病返贫的问题早已是一个现实问题了。

  而这种情况下,猪就成为了一个重要来源

  1,猪和人类体型非常接近,猪的体重其实和成人大概差不多

  2,猪和人类食性一致,代谢相似。

  作为一种被人类圈养的生物,猪事实上完全适应了人类的生活,人类的食物猪都吃,且相比马牛羊,猪是杂食性的生物。

  3,猪相对低廉。

  所以,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异种器官移植,你会发现,top全是猪。

  相信一定有人会问,灵长类不是和人类很接近吗?为什么不用灵长类?

  灵长类是个好的选择,毕竟和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然而灵长类面临几个问题

  1, 价格及其昂贵

  以当前实验室为例,一只猴子的成本就已经非常昂贵了。

  2,体型相差较大

  可能和很多人想法不一样,其实大部分灵长类,和人类体型差异很大。实验室用的最多的猕猴,身高只有50多厘米,也就是大部分人膝盖那么高,体重5-7kg,相当于2个月大小的婴儿。这样的动物,是没法做人类移植的,器官大小匹配度太低。

  猩猩是个好选择,但是目前很少有用猩猩做这种研究的。

  3, 伦理问题更大

  伦理问题是制约灵长类研究的重要因素,甚至可能是主要因素。

  事实上, 这次疫情,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国内疫苗是研究最快最广泛的,除了因为我们科研实力充足,很重要的因素是,疫苗实验需要的猴子,基本上在中国。

  4,灵长类规模不容易扩大

  和人类一样,大部分情况下,灵长类不是多胎生物,这就意味着种群规模扩大其实很难。

  ————现实和未来——————

  有时候想想,“未来”这个词,真的很有意思,因为,字面上就是:尚未到来。

  其实,解决器官问题,有好几条思路,但是,大部分,是“思路”!属于尚未到来的未来。

  1,干细胞技术

  很有希望的明星技术,但是目前无法培养成器官。

  2,3D打印技术

  目前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让一个器官最大程度具备生物学活性。尽管目前已经实现了可以让肺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或者心脏能跳动,但是距离器官,非常遥远

  3,克隆

  其实克隆是最理想的办法,很多人希望用自己的细胞培养出器官,不过遗憾的是,目前我们不具备【单独】克隆某个器官的能力。

  一种策略就是让克隆到胚胎阶段发育到成型,然后取器官。然而,这是违法的。

  那么,面对“尚未到来”的未来,和活在当下的现在,只能做一个拖鞋。

  异种器官是一个现实可行的策略,本身是来源于动物的活器官,且可以临床实现移植并存活。

  那么,在未来到来之前,可能是“唯一策略”。

  至于排斥问题、器官寿命问题,这些当然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核心因素,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延长一天那也是值得的。

  1 MM Mohiuddin et.al,Chimeric 2C10R4 anti-CD40 antibody therapy is critical for long-term survival of GTKO.hCD46.hTBM pig-to-primate cardiac xenograft ,Nature Communication, 2016; 7: 11138.

  2 Steven C. Kim David V. Mathews Cynthia P. Breeden Laura B. Higginbotham Joseph Ladowski ,Long‐term survival of pig‐to‐rhesus macaque renal xenografts is dependent on CD4 T cell depletion.Am J Transplant. 2019 Aug;19(8):2174-2185.

  人工耳蜗是人类最伟大的仿生科学成果之一,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用于重建听觉的植入式电子装置,全世界已有超过30万重度听障人群因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而重返有声世界。

  耳蜗可以说是人体最精妙的器官之一,他是耳朵将机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关键。我们的听毛细胞排列于耳蜗基底膜上,是声音感受细胞,每个毛细胞均与神经相连,毛细胞上还有盖膜。基底膜感受的声波频率为每秒20~20000赫兹。声波经过外耳道振动鼓膜,然后通过听小骨的活动传到前庭窗,引起前庭阶内的外淋巴振动,进而使前庭膜与内淋巴振动,基底膜上的毛细胞同盖膜冲击,引起毛细胞兴奋,冲动经耳蜗神经上行,再经中脑下丘到内侧膝状体,最后到大脑皮质的颞叶形成听觉。

  人工耳蜗的原理就是模仿耳蜗,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脉冲信号,通过植入耳蜗内的电极序列兴奋耳蜗内残余的螺旋神经节细胞,重建耳蜗的听觉功能。对于先天性遗传性耳聋以及听神经病的患者来说,人工耳蜗可以帮助他们重新回到有声世界,而在这项技术问世之前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工耳蜗的发现,是一位医生,将电极片植入一位耳聋患者的耳蜗,发现患者会获得听感,注意这时候仅仅是获得听感,而不是声音。人工耳蜗植入术本身会有很多风险,感染、面瘫等,在他问世到造福患者的路上,经历了诸多坎坷。现在受益于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耳蜗电极阵列的横截面在逐步减小,材质更加柔软,对声音预处理和言语编码策略也日新月异。人工耳蜗植入术也不断创新,手术禁忌症也不断被打破,由早期的单耳到现在的双耳植入。国产人工耳蜗目前也日益成熟,对于语言的编码处理更适合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的人工耳蜗植入术也是十分成熟。

  先天性失聪的儿童,出生即活在无声的世界里,而由于没有声音刺激,大脑语言中枢也无法发育,无法学习语言,人工耳蜗补全了他们残缺的世界,也补全了很多家庭,给予了他们希望与快乐,而这也是医学最大的追求,最完美的追求。现在受益于基因检测技术发展,我们可以早期发现先天性耳聋基因,通过优生优育,避免悲剧的传递,

  说个近期大家都关注的核酸检测吧。

  从6月11日至15日,北京累计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6例,全市社区防控进入“战时”状态。北京市要求5月30日以来与新发地批发市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主动向单位和社区报告,并到医疗卫生或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北京最近持续高温,在现场的工作人员真的很不容易)

  大家都知道目前核酸检测是确认,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那么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原理是什么?

  核酸检测是怎么做的?据了解,核酸检测标本可以采集深部痰液、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其中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统称为咽拭子,经口的为口咽拭子,经鼻的就是鼻咽拭子。仅需5个步骤,取样、留样、保存、核算提取、上机检测,就能完成一次核酸检测。

  通过相关行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核酸检测能力一再提升,不但检测效率更高,范围上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北京有98家机构能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每天最大检测能力已达9万多人。还有多家电商平台也具备了相关检测资质的机构合作,并且开放了线上预约。

  (在某东App上搜索“核酸检测”即可进入相关页面)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现在已有首个“自驾不下车”核酸检测点,全程仅需2分钟。进入检测点的市民需要向安保出示预约的二维码,工作人员叫号进入检测区域,相关医护人员随即进行信息核对、体温检测及咽拭子采集工作。

  24小时内出结果,人员也不需要再去现场取,在手机端就能查询,既安全又快捷。

  

  各大平台的线上预约订单也在增加,说明大家都挺重视这事的。作为在疫情期间全国首家开放线上核酸检测预约服务的平台,6月13日全天,在JD健康平台上关注、浏览核酸检测预约服务的用户数,增幅达385%;当天下单购买核酸检测服务的成交量,环比前一日增幅达460%。

  在平台下单预约核酸检测的个人用户,合作机构支持采样点采集、上门采集、不下车采集三种方式;针对20人以上团体预约,支持提前预约上门采集或者采样点集中采集。平台合作的检测机构还可提供不同力度的价格优惠,部分检测能力相对充足的机构,还能为平台预约的团队用户酌情安排优先排队。

  目前通过线上平台,可以在线预约全国37个城市共计110个网点的核酸检测服务;其中,北京共有14个线下采样点,覆盖朝阳、海淀、大兴、顺义等多个区域,还是非常方便的。

  最后说一句,希望大家做到防控不放松,重视不恐慌。非常时期,更需要市民们的共同努力。现在做核酸检测已经非常便捷,准确性和安全性兼备。需要做检测的市民不用排斥,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身边人负责。

  最后,希望大家都平安健康。炸酱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