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社工行业,在学校老师不会教给你的大实话有哪些?

  在学校,我们受教育熏陶,把社会工作提供的专业服务美其名曰“助人自助”,并诠释社会工作者为“拿工资的活雷锋”。专业3年/4年后社工专业生拿着两三千的工资在圈子里靠着精神粮食活下来,久而久之,在机构文化下、在同工的潜移默化影响下,社工们甚至自己也能精神升华,不需顾及财迷油盐酱醋茶,也不接受甚至排除现实社会的变化,用着廉价的劳动力+饱满精神世界在社区中开展各类个案、小组、活动。

  说这段话,不是为了批判实打实干的社会工作者和社工机构,而是借这个话题,希望有相关经验的前辈们发表自己见解,为刚毕业在社工行业摸索的专业生们,为他们的徘徊指出一盏引路灯,也希望借助话题讨论,让同工们互相交流,甚至形成一个支持互助圈。

  在此诚邀亲人们回答本问题。

  昨天吐槽太狠了,今天再来添加点新东西,不展开了。

  1、目前,在国内,绝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社工是什么。所以作为一名社工,你最好准备一套说辞,简短明了地向服务对象解释你是做什么的,以及回答各种关于你身份的质疑,包括但不限于:社工和志愿者/义工的区别、社工和社区工作者的区别、社工和政府人员的区别、社工服务和慈善的区别,等等。

  2、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会拒绝社工的服务,我们尽力就好,不强求。不涉及人身安全的问题,请牢记“案主自决”原则;涉及人身安全问题,比如虐儿、家暴事件,请掌握链接公权力资源的正确方式,帮助案主求助公权力介入。提醒:这类问题的处理非常考验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如何把握这个度就看你的理解有多深了。

  3、社工很可能会不受欢迎,也可能被寄予超出我们工作范围和能力范围的厚望,取决于服务对象对社工的认识、理解和自身风格。建议:努力做实事,积攒口碑,建立专业界限。

  4、社工机构里会有大量不懂社工的社工、不懂社工的领导甚至不懂社工的督导。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傻乎乎地参照惯例或者听指示,要先想一下这么做是否有违伦理,是否有风险。举例:有些机构会把社工的联系方式公开,我建议你们不要留私人联系方式,可以开一个工作微信号、工作邮箱等,专门用于联系服务对象。我有同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机构公开了手机号,后来被迫换号。

  5、无论你今后做不做社工,都请好好锻炼你的社工思维,那是社工教育中最宝贵的东西。比如“人在环境中”、优势视角、链接资源、从需求出发、对人的尊重理解接纳、公平意识,等等。我认识的很多转了行的香港社工,实际的工作技术可能用不上了,但是明显看到社工思维在他们新的工作上的烙印,甚至让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和竞争优势。说到底,社会工作的重点是“人”,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别人,如何与人建立关系,放在哪一行都有用吧。

  ——————————————这是原答的分割线——————————————

  被邀了很久不知怎么回答,今天一时兴起来吐槽吧,很长慎入。因为深爱这个行业,所以恨不得把那些还在迷茫的社工学生们骂醒。玻璃心就不要进来了,真正热爱社工行业又想做事的孩子们,从我这篇里找有用的拿走,不认同就跟我争,欢迎有理有据的争论,最好争到我心服口服,我给你道歉。如果看得心塞,那就一笑置之,等你真的去做社工了,不知道需要多么强大的心脏才能坚持住你的初心,就当提前演练了。

  没错,在内地,社工老师不会告诉你很多有用的大实话,但那是因为内地的社工老师大部分没有社工实务经验,甚至相当部分根本不是社工专业出身,所以呢,除了书上写的,他们自己也什!么!都!不!会!!能说出“社工是拿工资的雷锋”的人,根本没有理解社工这个职业。

  如果是问我自己,老师教给我的都是大实话,至今我在工作中仍然经常回想起当初不以为意,再回首好感谢老师教过我的好多瞬间。所以我决定,写一下那些我的老师们教给我的有用的,而内地的社工学生们可能听不到的大实话。

  最重要的两句大实话:

  这两条一起说。

  正因为社工是一个技术性专业,专业技能非常重要。当然人品什么的也重要,但是当client遇到困难,一个只会陪着抹眼泪的大好人,是帮不上忙的,真正能帮上忙的是那些专业的社工们。并且,一名合格的社工,必然是追求社会公平公义、对不同人群平等尊重、以社会和client的利益为优先考量、对他人的境况可以深深理解和共情的,因为这就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所以一个合格的社工,私德未必完美,但是工作中的“人品”是靠得住的,否则TA就不是合格的社工。

  在香港,社工专业是一个很强大的“洗脑”专业,进来读个几年,合格的都被成功洗脑了。用什么来洗脑呢?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伦理。虽然价值观和伦理只是一门一年的课,但是明显看到这些观念和原则早就渗透到社工专业训练的方方面面,每一门课都会频繁地触及到这两样东西。经过几年全方位立体的教导、深入的探讨以及大量的实践,社工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伦理早就融入我们的血液。没有把价值观和伦理吃透的人,是做不好社工的。因为工作中,大到为什么要成立一个新机构,小到个案辅导中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背后都有价值观和伦理作为依据。洗脑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变得足够专业,而不是撒鸡汤或者哄骗我们去做原先不想做的事情。

  总结起来,想在社工行业生存,你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在内地这种行业不成熟也没什么钱的环境里,机构要求(允许)你做的,你想做的,你能做的,三者交集处才是你工作的重心所在。行业里有很多无奈,但以我的经验,除开工资部分,越是专业的社工,越能以“想做”和“能做”为基础,并且技术性地扩大机构要求/允许的部分。我经常遇到向我抱怨一直在做无用功的社工,我每次都要努力忍住不去问:“如果机构允许你自由发挥,你觉得你能为机构、为client创造多少价值?”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没有产出的专业人员,谁会给你投入呢?

  别问你的岗位名头是什么,是社工也好,是主管也好,你的价值体现在你能做多高技术含量的活。如果你只能做和义工差不多的工作,那你就真的只是一个领工资的稳定的义工罢了,义工的工作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没有吧。那凭什么给你高工资?如果你只能做好行政类的工作,那你也就是一个不赚钱的行业里的行政文员,拿低工资好像也没什么不对呀。

  当然,在内地,社工行业普遍培训不给力,很多社工根本不知道怎么做社工。但是公平地说,在行业成熟地区,绝对不会允许没有经过严格注册体系认可的人做社工。考试拿证可不算严格注册体系啊,我所了解的有严格注册体系的地区,注册都是和专业学位挂钩的,挂上钩的专业学位里的课程设置、实习设置全部都要符合注册体系的要求,没有经过科班系统训练的人无法注册社工,也就无法担任社工岗位工作。所以,按理说机构聘请的社工,应该在进入机构之前,甚至在拿到注册资格之前就已经得到足够的专业训练。既然在入职前没有经过高标准的筛选,你自己没什么专业技能都这么轻松地入职了,就不要对别人提那么多不切实际的要求了好吗。

  以上这些话或许会让国内的社工们心寒,我并不是否认国内的社工,而是在陈述事实。进入这样一个低门槛的行业,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会遇到各种奇葩事,并且不能指望别人来伺候你们。如果是一个成熟的行业,工资是高,机构也规范,社会地位也高,这么好的工作,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香港的社工行业很成熟吧,现在香港的注册社工硕士学位,今年港大学费是12.2万/年,别的硕士一年毕业,社工是两年。学的过程多辛苦就不说了,反正我读书那年在留学生群里公认的除了医学生之外最苦的一群人,这么苦读出来,找工作竞争也很大,很多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最后也转行了。跟国内的社工比起来如何?

  反正我知道在内地稍微有那么一点能力的社工不知道多抢手。比如我经常遇到社工机构负责人问我推荐能做个案的社工,可惜我认识的本土社工里,有能力做个案的一只手数完了,人家在自己机构超级受重用,升职超级快的。当然内地社工专业老师也不会做个案,所以教不了学生做个案,这个我就不说什么了。那么小组呢?社区呢?项目呢?研究呢?你总得有一个擅长领域吧?什么都没有?那作为社工的不可替代性在哪?机构请你来干嘛,不如多招一些义工啊。

  在香港也是一样的啊,同一个班毕业的社工,有的擅长做个案,有的擅长带活动,有的擅长危机处理,有的擅长跟某个特定群体建立关系(比如边缘青少年、老人之类),有的擅长社会运动(当然这个特长在内地无法发挥),有的擅长做研究,更多的人是擅长多个领域,大部分人各项技能都合格,没有明显短板,少部分人“偏科”严重,但是某个长板特别突出,那就找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就好了。极个别人,短板多又无长板,那就找不到工作了。真正到工作中做得好不好,也是看专业能力的。我见到的香港社工大多是学习狂,工余时间都参加各种技能培训,自己找机会练习新技能。在香港,社工是可以独立执业的(主要是做个案),社工机构的服务也可以商业收费,有些服务收费不比外面商业机构低,因为在某些领域,社工机构的专业性比商业机构强多了。

  说了这么多,关键点只有一个:你的专业性是最重要的。至于为什么把专业价值观和伦理放在第一句,因为在内地大部分社工在追求专业性的路上走错道了啊,答应我,你先把价值观伦理吃透了再去追求专业好吗?把价值观和伦理基础打好了,你才知道你要往哪个方向追求专业,工作的时候才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领导让干嘛就干嘛,觉得不合理也不知道怎么改变,懂吗。

  具体怎么操作,我打算把很久之前的一个坑填了,填完再来给链接。

  另外一句重要的大实话:

  这句话,我估计内地的老师们都不太会说。在香港,老师可是经常跟我们强调的。记得之前在管理学(没错社工专业也要学管理学,社会组织的管理方法可和商业组织不一样)课上,有同学做presentation找了一堆论文,各国的数据都显示,社工是burn-out几率非常高的职业,在香港的数据貌似和医生差不多,比老师、警察都高。工作辛苦而琐碎、长年为弱势群体服务、各种危机事件冲在最前线、接触各种社会黑暗面的同时还要保持尊重理解同理,太多的高危因素,我想做这行的人都懂的。

  在内地,行业不够成熟的一大弊端是没有完善的支持体系,社工不停自我耗竭的同时缺少支持,所以很多社工做着做着把自己耗尽了就转行了。这是我一直觉得特别特别遗憾的事情,越是有热情想做事的社工耗竭得越快,看着这些人一个一个离开我特别难过。但是我深深理解,因为去年年底我也经历了一场burn-out,辞了职,现在专心做游戏治疗中,打算等休息好了再回来社工行业。我很庆幸我没有等到耗尽了才离开,因为我心里一直有这么一根弦,没有人支持,我只能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给自己喊停。希望社工学生们也要有这种意识,一个心力交瘁的社工是帮不了client的,当你感觉自己有耗竭的风险,要懂得给自己减负、甚至喊停。这种事不能指望机构和督导,因为不是每个机构和督导都有能力意识到你快要耗竭,也不一定能给你足够的支持。加油。

  先写这么多吧,虽然知道看的人不多,希望看到的人觉得有用。

  先亮招牌:MoSW GPA 6.6、澳大利亚社工协会AASW注册社工、主持过ADHD家庭支持小组、做过澳洲政府难民儿童安置个案、头批skillselect 189社工专业移民。

  这活儿,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穷人干不好,富人干不长,聪明人嫌烦,笨人添乱,爱哭的孩子有奶,没有funding啥也不灵,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思而后行。

  再补充一条:你看自己是替天行道,政府看你胡花滥造,客户看你光开空头支票。工作越有成效,就越快木有工作,因为刚需不存在啦。

  所以呢,想干长,真的要能挺,有牺牲精神。

  但话说回来,挺不住了,都抑郁了,也千万别把自己当圣人。该退一定退,该放一定放。

  不能为善,至少不作恶。在实际社工操作中,这是最难的。

  为虎作伥的老社工油条才是大毒瘤。

  我知道我又政治不正确了,不过真的是大实话。

  社工在校老师分三种情况

  第一,本身就是被赶鸭子上架的,其他专业背景的人来教社工,这类老师可能自身对社工就是缺乏了解的。他们一般给不了什么意见,也许会告诉你社工就业钱途不乐观,劝你改行。

  第二,虽是跨专业来的老师,但是是既得利益者。通过某些社工类的课题或者项目快速获得了名利,那么,他们很可能更看重你能为他们付出的劳动价值,会一再强调实务工作的重要性,适当培养你项目执行的能力,不过很可能忽略根基地打造,让学生在实务上没办法很好地反思或提升。

  第三,纯粹的社工背景的老师,满腔热血,教育和推广社工更像他们的使命,他们可能会不自觉地让学生以情怀和价值为重,忽略技术的重要性,不停灌鸡汤,让部分学生误以为社工是高尚于其他职业的,是靠信念支撑的,甚至是无所不能的……

  所以,不要幻想现在内地的社工教育者能培养出多优秀的社工。因为社工教育就是存在问题的。

  学社工六年,老师经常会告诉我们的是:

  1、社工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工作,发达国家,珠三角地区社工很多,社会地位较高,受到广泛认可。作为社会问题的“修补工”,未来需要很多社工,所以我们的专业是很有意义,有前景的。

  但老师不会告诉我们即便是在发达国家,社工地位也很一般,工资待遇也只是基本水平。在我国珠三角地区,虽然社工普及率相对较高,但是要论工资待遇,一线社工仍然只能满足基本生活。有多少人怀着激情和热血投入社工工作,最后被现实打的不得已换工作,我不得而知。

  但我知道的是,我所有的同学,只有百分之3%的还坚守在社工岗位上。我很佩服他们。

  2,老师还会告诉我们,与社工相关的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学社会工作等很有前景,未来跟医院员工,学校老师一样有正式编制。

  读研期间,有一次去上海做就交流,去长征医院的社工部学习,在那一个华东理工大学的硕士学姐,在医院实习了很久,跟我们分享了她的经验。

  回到学校后马不停蹄的参加了北大某教授关于医学社会工作的讲座。

  他说国家政策,说社会对医务社工的需求多大,说正面例子,多少医务社工在医院发挥了自己的价值,有较好的待遇水平。

  我听完很不是滋味,明明学姐说的是自己在医院实习时,即便有部长的支持仍然举步维艰,角色不明晰、地位底下、受不到认可、工作难以开展等等。

  后来我傻乎乎的问导师,教授说的跟我们去交流的内容不一样啊!

  导师说:任何时候,作为领域专家 都想把最前沿,最积极,最正面的信息带给学生。

  我看着教室里坐的满满的学弟学妹们,他们充满希望听着教授的讲座,期待着未来能找一个在医院的有编制的社工工作。

  默默无言。

  3、老师还会告诉我们运用社工理论,优势视角,社会支持,增权理论,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个案, 小组,社区等可以有效的帮助脱离社会,亟待救助的个人或家庭。

  可是在一次一次实践中 我们无数次挫败,无数次失望。要改变一个人太难了!

  后来老师才说,其实只要让案主有一点点小小的改变也行,积小成大最后会促成他们越来越好。

  老师总是想着法子“骗”我们,总是告诉我们社工的价值和意义,一次又一次没有实质兑现的政策,却从不谈残酷的现实。

  但他们何其用心良苦呢,一点小小的改变也是好的,让这群孩子认可自己的专业,认真去学习一些专业知识。

  一点小小的改变也是好的,让一些真正有情怀,有能力的人前往一线社工岗位上,保护那些处在边缘的弱势群体,让更多人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让世界更美好。

  只有强者才能帮助强者,因为我还不是强者,所以无法坚定的站在社工岗位上。我相信大多数社工学子都深感做社工需要多么有爱心有信心,胸怀大爱。所以在自己没有成为强者前,还是不要做社工。

  但我相信每一个学社工的孩子心中都有自己一片热血和温柔,我们期待这个世界更好, 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散发着光亮,默默用正能量影响他人。

  现在是2022年。疫情的当下,基层的维稳任务日益加重,尤其是在上海疫情发生之后,基层治理的薄弱被暴露出来,提升已有的基层治理能力或者招募一批懂得如何开展一线信息化工作的人员,对于社工人才的需求可以说摆在了明面上。

  稳民生、保就业、促发展,如今诡谲多变的世界形式需要更多扎实的基层工作,就绕不开社会工作以及社工行业。社工的未来是光明的,这样的话已经被老师说烂了,但真正的从业者却感觉春天迟迟未到。我也是坚持社工行业正走在向上的行业之路上的,但在行业发展初期,没有成体系的社工行业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行业对于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几乎是苛刻的。春天在哪里?

  从实际出发,更小的赛道让社工行业相比较其他行业的竞争不至于特别的激烈,但蓝海的市场,不大的圈子,是留给有能力者、有资源者的。该阶段对于普通从业者不是风口,没有些底蕴背景的人依旧无法插足进场。那些实际行业中的情况,由我多说几句自己的感想。

  学校老师会说社会工作/社工行业有着极大的人才缺口,以后工作好找。但是他们没有说社会上真正符合社工职业标准的工作岗位有多少以及工资薪酬、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怎样。根据我浅薄的认识,行业中能让人将社工作为事业进行发展且能拿到勉强满意的工资薪酬,基本都要到项目主管这一层。

  而这一层工资相匹配的人才,基本上很吃学历背景及技术能力。那么能上到主管层的社工需要有什么要求,我给大家列一下我做这些年工作下来能上到主管层的潜在要求。

  1,最高学历硕士 社工专业 初级社工证 从业1年+(非业务岗)

  2,最高学历硕士 社工专业 中级社工证 从业1年+

  3,最高学历硕士 非社工专业 中级社工证 从业2年+

  4,最高学历硕士 非社工专业 初级社工证 从业2年+(非业务岗)

  5,最高学历本科 非社工专业 中级社工证 从业3年+

  6,最高学历本科 社工专业 中级社工证 从业2年+

  7,最高学历本科 社工专业 初级社工证 从业4年+

  8,最高学历专科 社工专业 中级社工证 从业3年+

  9,最高学历专科 非社工专业 中级社工证 从业4年+

  以上仅是我个人内心排的标准,纯个人观点。总的来说,有专业背景的人在行业的发展会更好,他们能更快地通过一线的磨练时期,而不是困顿在基层。而中级证也是一个很明显的标准。考出来,其实哪怕学历不高,非科班也真正拥有了脱离一线的话语权。

  而综上我个人的观点是,从个人职业规划而言,从事社工行业想要升得快一些,顺利一些,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最好研究生起步。其他的,主要看你的中级证能不能考出来。非名牌大学的本科及以下学历,科班的影响其实降了许多。中级证是外在能够衡量你是否有资质、有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而只有达到了这样的标准,你才算是真正以“可自我支配的角色”进入社工行业。

  学校老师会说社工行业未来是光明的,春天终会来到。但他们没有说具体是什么时候,具体在什么地方,具体又在哪些领域。根据我浅薄的认识,行业的发展在未来将会长期存在地域上不平等,领域上不平等的状态。春天的到来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从业者来说还远着。地域上的不平等

  你看在全国实现脱贫摘帽进入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当下,还需要浙江这样的发达地区作为示范区先行推进共同富裕的课题,就别说我们社工行业了。我还记得上年末江苏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政府购买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项目人才投入不少于项目经费的80%。其他省社工同仁们酸得牙痒痒,不少于80%?正常项目上明面上能有70%人力投入就谢天谢地了。另外类似广东这样发展时间长的、四川发生过重大灾害的区块,民众、政府对于社工的认识度以及接纳度完全是内地很多地方完全没法比的。而除此之外,缩小到省内,中心城市与普通的城镇乃至更基层的村社,地域上的差距可谓是差得更大。有在基层挣扎过的人都应该有所感受。领域上的不平等

  社工能够介入的领域非常广,青少年、老人、妇女、医务、司法、社区治理等等。而这些领域之间的发展差别也是非常的大。

  这个从近些年民政发文以及日常开会的内容就能多少有点感受。“五社联动聚合力 社工服务暖基层”,“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凝聚社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从我目前的感受来看,在全国范围内搭建基层的治理体系,充实专业的基层治理队伍,让服务更加精细地传导下去,打通“最后一公里”可以说是当前工作的重点方向。社工站的建设,人员的配置、培训以及服务的开展是现在上层着手搭建的一个抓手,一个深入基层的途径。广州的双百,湖南的“禾计划”都是搭基层框架中比较有魄力的省份典型。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严重依赖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工行业,其他的领域本就配比不多的资金就更加要看相关政策以及配套份额。

  学校老师会说社会工作/社工行业专业能力很重要,是我们未来发展的立身之本,但他们没有放到社会外在的语境中告诉你达到怎么样才算被外界所认可的“专业能力强”。根据我浅薄的认识,在基层实务领域,要体现“专业能力强”不是你发现了怎样的问题,你提出了如何的解决措施,而是你实际上解决了、完成了什么。专业能力强是你能做别人无法做的事。要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要想让别人认可你的专业能力。首先要解决能够被他人明确感知并且能意识到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例如个案走访,你接触到一户困难家庭。你发现案主居住的房屋非常破旧,通过多次的沟通交流,根据案主的反馈,你提出窗户更换、灯泡安装以及楼梯扶手加装的需求。做到这一层面,你可以把需求调查以及走访流程做得非常专业,但如果停下来,你并不能让外行感知到你的专业能力。

  而接着往下,你链接相应资源,根据相关政策和舆论引导,让社区、街道、民政、住建、乡贤、慈善总会等这些主体掏钱出来给案主的家里面进行了切实的改造,并且监督工程真正落地。在已经修缮过的房屋前,在实际的变化面前,他们会感知到你的专业。(其实这块体现的社工专业的是“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在社会上工作过的人就知道行业、部门之间是有极高的壁垒的,平时真的老死不相往来。协调多方力量一起来做事是非常困难的事,能作为桥梁纽带搭建多方关系就很能体现专业能力)

  例如社区工作,你可能很多时候开始做的是很普惠的社区活动。端午、中秋、重阳,通常小区里要是能出些经费,聚些热心参与的老大妈,包粽子、吃月饼或者一起出去登个山。这些内容严格意义上并不是社工专业的事,也正是因为这种东西做多了让外行人觉得社工就是做这个的。

  那么社工就应该摈弃,不去做这些内容吗?我的答案是并不是。社区工作的复杂在于人群的多样以及服务需求的冗杂。普惠的社区活动不是我们活动的目的和终点,它应该是我们了解社区、融入社区,搭建社区连结的渠道。(当然要是购买方在你进入社区时很明确提出所需要解决的需求,居民也有很强烈的需求意愿。那就不会涉及普惠活动会产生的价值困境)

  我们在社区里实际要解决什么问题?可能是公共空间的打造,可能是居民公约的搭建,可能是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这些长线的、需要规划并且实时因地制宜要动态调整的工作,是大部分人无法完成的,也是能够提现社工专业性和价值的地方。

  学校老师会站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价值、实务操作层面教你如何做好专业的服务,但他们很少站在行业的角度,去告诉你行业里面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个人应该如何根据自身情况来做职业规划。根据我浅薄的认识,从事社工行业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接手个案,一定要负责项目,一定会用上自己大学具体学的内容。行业和专业其实可能会是脱钩的,可能完全是两个维度的事物。

  怎么说呢,专业学习是根基,核心的社工价值理念、实务的通用流程是入行的底层思维逻辑,是辨别自身对于社工理念是否接纳并且愿以“助人自助”为价值追求的根本。我从大学出来进入工作,听过太多这样的话:“我是很认同社工价值的,但是我不想做社工。”如果咱们不谈钱的事情,我觉得很多人排斥社工工作其实排斥的是通过老师口口相传神圣化的社工工作,那种很伟大,要有奉献精神,要处理很多极为困难的问题,会产生极强烈无力感及精神内耗的社会工作。但工作后,我发现行业现行的发展,真的不要求社工全都是冲在一线的人,更不需要圣人。其实我国的国体、政体,宣传的意识形态就导致不需要社工承担这样的角色。而实际上行业的发展需要更细致、更精准的分工,其实追求更复合型的人才。

  它需要项目宣传员,在当今这个时代以社工的视角记录、拍摄、传播、推广社工价值、社工理念。

  它需要财务监管员,需要有人能够明白民办非企业项目资金的审计工作,财务台账应该如何梳理。

  它需要服务研发员,需要有人能抓取到时代的声音,整合、开发符合社会需求、政府需求的精品服务内容。

  它其实真的很需要有着社工思维、社工价值、社工伦理的人,同时拥有着各行各业的技能。而我们总被别人说“社工就像超人,好像什么都可以”的根因就在于此。

  这种说法的来源就在于社工这样的工作,会接触到五花八门的行业,有些时候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有五花八门的手艺。所以我们会被认为是老师,会被认为是物业,会被认为是医师,会被人为是政府单位的干部。

  提到这,我还想到工作中,很多人常会苦恼自己角色明明是社工,他们却把我当成XXX,还觉得气馁。我觉着这样的苦恼是没必要的,社工的核心在于价值伦理层面上的东西,你是马就不会因为人家觉得你是骡子,你就不是马了。万法归身,变化万千而本源不改。

  学校老师肯定没说社工行业的职业生涯曲线的事情。就我的感受

  社工行业的职业曲线是逐渐向上的。黄金期从30岁开始,能稳定到退休为止

  就我接触,在这个行业没有那种你岁数大了,就遭人嫌弃,干不过年轻人的说法。这个行业吃的不是青春饭,反而是经过时间积累,年纪大的,社会关系网络拓开了,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更吃香。真做到五六十岁,没有工作,只要你真的在自己的服务领域做出点名堂来,靠着丰富的服务领域经验和人脉资源,光是做培训、做督导就能过得很好。

  而我进入社工行业满打满算4年,进入管理岗的1年,这样的感受非常深。现在基层的领导大部分都在换了血,但在主要岗位上担任重要职务的还是要比我大个10岁多。相处过程中,因为年龄、阅历没到,说实在话,说话、做事还是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我从大学出来进入社会,最早悟到的一个道理就是 正确的话谁都有可能会说,但要看是什么身份的人说的。 在社工行业,除了学历背景之外,他人对于你话语的接纳度还是会受到刻板的从业时间=工作阅历、能力的影响。毕竟做人的工作就类似与我们对于“老中医”的信任一样,总觉得年龄越大,你接触的情况更多,也就更有经验,更能处理棘手的问题。

  另外我也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社会规律,政府重要岗位上的干部提拔是有一定要求的,到了一定的年龄没有提拔就会丧失提拔机会。而现在和我同龄的人,也许是在体制内刚展露些头角的人,还没有完全提拔起来。而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尚未提拔,彼此之间要是关系不错就没有其他太多的色彩,较为纯粹。而5、6年过去了,要是我仍在社工领域工作,而他岗位升迁,成为工作协调的相关领导,那么工作开展就会通畅非常多,而这也就是人脉的实际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