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瑞怎么死的 瑞奇结局

  丹瑞怎么死的 瑞奇结局?生活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一起来学习。

  北欧壮歌——丹麦与瑞典,北欧双雄,下面是话说大地七千年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写作本文所用的参考书籍:

  1、Scandinavia: A Political History of Denmark, Norway and Sweden, from 1513 to 1900

  作者:Robert Nisbet Bain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2、A History of Scandinavia: Norway, Sweden, Denmark, Finland, and Iceland

  作者:T.K. Derry

  出版日期:2000年1月

  ----------------------

  正文:

  一、维金海盗

  在古希腊,有两层王国,天上王国,地上王国;在古罗马,有两层王国,天上王国,地上王国;在古代北欧,有两层王国,天上王国,地上王国。

  北欧神话中的天上王国,国王是大神奥丁,地位如同希腊神话中的宙斯、罗马神话中的朱庇特。

  在北欧神话中,包括诸神、巨人、精灵、侏儒、凡人。

  诸神包括两大部族,以奥丁为首的阿萨神族,以尼奥尔德为首的瓦纳神族。两大神族时战时和,最终团结一致,共同对付巨人。有的巨人与神族关系不错,也能混入神族,如诡计之神洛基,但最终还是要翻脸的,总体上说,巨人与神族,势不两立。

  巨人有不同类型,包括山地巨人、冰雪巨人、火焰巨人,等等,实际上是指北欧严酷的大自然。

  精灵包括光明精灵与黑暗精灵。

  实际上,在北欧神话中,有九大世界,分为三层:天上、地上、地下。

  大神奥丁手下有一批瓦尔基里女神,她们按照奥丁的命令,插手人间的战争,决定战争的胜负,更重要的是,她们负责将在地面作战阵亡的英勇武士的英灵,引到天上王国的瓦尔哈拉殿堂,在那里,勇士们白天进行操练,晚上则与瓦尔基里女神们宴饮狂欢,最后,他们将参加诸神对巨人的终极决战,协助诸神,对巨人们进行最后的交战。

  因为地处极北苦寒之地,因此,北欧神话,与温暖地带的希腊、罗马乃至东方的神话相比,风格截然不同,远远没有那么乐观,北欧神话中的神不是万能的,世界也不是永恒的。

  由于严寒的环境,北欧神话中的神,大多严肃而善战。

  北欧神话富于哲理性和悲剧色彩,但又给人以希望,其一大特色就是,世界最终是会毁灭的,这就是诸神的黄昏。诸神与巨人之间不断的冲突、斗争,一定会引发两大势力的最后决战,这场决战无可避免,并且注定众神必定失败,但即使如此,北欧的众神依然坦然面对这最终的惨烈悲壮结局。而在世界灭亡之后,残存的神会再次建立起新的世界。

  关于北欧神话,著名作家茅盾在三十年代写有相关的小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看一看,内容劲爆,相当有料。

  在神话时期之后,北欧历史就来到了半传说时期。

  半传说时期,八世纪到十世纪,此时东方是唐及五代时期。

  这一时期,维金海盗席卷全欧,他们是八世纪到十一世纪、自北方、向西南东各个方向大举出击的北欧武士、海盗和商人,大肆进行军事扩张、商业扩张。

  维金人是北方日尔曼人,以丹麦人、挪威人为主,而落后的瑞典人也进行了一些少部分的活动。从790年开始扩张,直到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格兰,近三百年,称为“维金时代”,实际上是欧洲古典时代和中世纪之间的过渡时期。

  维金人所到之处,在欧洲各地乃至外围地区建立政权,包括英格兰的丹麦区、法国的诺曼底公国、意大利的西西里王国、还有基辅罗斯大公国等等。

  直到维金时代的末期,北欧才出现有史可考的国家和国王,同时也信仰了基督教,古老的多神教就此结束,北欧开始进入中世纪。奥丁大神的子民,从此成为基督的信徒。

  北欧人虔诚地信奉了基督教,北欧各国国旗皆为十字旗,多神教彻底结束,被视为异端邪说,洪水猛兽,不过,北欧的一部分天主教教士,作为当时的知识分子,出于人文思想,记录下了多神教的北欧神话。

  到了现代,北欧人的宗教观念日趋淡漠,北欧神话重新受到重视,被认为是与北欧起源有关的传说。

  且说维金人,纵横各地,但是,东罗马以及西亚穆斯林诸国等地中海东岸国家,因国势较强,挡住了他们的前进步伐,维金人的扩张,在这些强权面前止步。

  而西欧诸国,由于长期封建割据,致使维金人得以大肆扩张,直到中世纪中期,西欧各国因为强化王权或城市同盟实力增强,国势日盛,这才有能力抵抗维金海盗。在汉萨同盟、威尼斯等诸多新兴海军强国打击下,维金人靠抢掠而建立的霸业方才全面消亡。

  半神话传说时期,在丹麦,710到936,先后有十几位传说中的国王。

  在半神话传说时期,北欧的三大家族是:英格林家族、斯克尔丁家族、高穆家族。其中,斯克尔丁家族、高穆家族,先后统治丹麦;英格林家族,统治挪威,以及更为偏远的地区,现在俄国的波罗地海沿岸圣彼得堡一带,在古代称为英格利亚,即得名于英格林家族。

  自十世纪开始,半传说时期结束,北欧出现了有史可考的丹麦、挪威等王国,后来,经过长期斗争,丹麦一统天下,吞并了挪威;之后,又出现了新的竞争者,后起之秀瑞典。

  二、高穆王朝,936到1042

  有史可考的丹麦王国的首个王朝是高穆王朝。

  神圣罗马帝国,与东方的北宋帝国几乎同时建立,也几乎在同时,北方的丹麦王国建立。

  丹麦王国的开国之主,高穆老王,936到958,在位二十二年,他是半神话传说中的国王克努特一世的儿子,他生于900年,去世于958年,活了五十八岁。他立有耶灵石,纪念其妻赛拉。

  高穆老王去世后,其子继位,是为哈拉尔一世(蓝牙王),958到 986在位,在位三十余年,他喜欢把牙齿涂蓝,因而号称蓝牙王,现在手机的蓝牙,就是得名于他。

  960年代,哈拉尔一世因受南面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的影响,改信基督教,因此他改变了丹麦传统以坟冢安葬的形式,将父亲高穆老王改葬在教堂墓地,并树立耶灵石,纪念双亲,并庆祝他自己进攻挪威,庆祝他改信基督教。

  高穆老王和蓝牙哈拉尔一世的两块耶灵石,是丹麦著名文化遗产,被视为是丹麦民族国家形成的象征,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蓝牙哈拉尔一世,征战一生,他曾于945年及963年,十几年间,两次出兵援救法国的诺曼底公国,救援那里的诺曼人,也就是占据法国北部的维金人。而为了对付竞争对手挪威王国,961年,他出兵进攻处于英格林家族的后人金发家族统治下的挪威,扶持前任挪威国王“血斧王”埃里克一世的三个儿子攻打他们的叔父、当时的挪威国王“好人”哈康一世,哈康一世虽然在一系列战役中取得最终胜利,但也因受伤过重,在不久后去世。“血斧王”埃里克之子“灰袍”哈拉尔二世继位为挪威国王。

  970年,蓝牙哈拉尔一世诱骗哈拉尔二世来到丹麦,并将他杀害,转而支持哈康伯爵哈康·西古尔森为挪威国王。974年,蓝牙哈拉尔一世被入侵的德意志诸侯打败,从而无法再干扰挪威局势,他在983年才将德意志侵略军逐出丹麦,但是他的儿子、八字胡斯万却在此时发动叛乱,哈拉尔一世在与叛军激战中被杀,八字胡斯万继位为丹麦国王,是为斯万一世。

  斯万一世(八字胡王),987到1014在位,在位二十七年。1000年,他击败挪威,称挪威国王,1013年,攻入英格兰,称英格兰国王。

  1014年,斯万一世去世,长子哈拉尔继位为丹麦国王,是为哈拉尔二世,他在位四年,1014到1018。

  1016年,斯万一世的次子克努特,再次击败英格兰人,成为英格兰国王。

  1018年,克努特继位为丹麦国王,是为克努特二世。

  1028年,克努特二世击败挪威,成为挪威国王。至此,他建立了由丹麦、挪威、英格兰组成的北海联邦,因此在历史上被称为克努特大王。

  克努特二世主持编纂了《克努特法典》,明文规定了国王的权力。为了拉拢人心,克努特二世在英国设立了四个伯国,其中,威塞克斯伯国由丹麦人戈德万进行统治。四个伯爵,都是一方诸侯,都有很大权势,而威塞克斯伯爵戈德万,势力最强。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英国,已经统一,所以,此时威塞克斯伯国,是英国国王分封给大臣的,与以前的独立的西萨克森王国,截然不同。

  1035年,克努特二世去世,年四十岁。

  其子哈德克努特,意为强壮的克努特,继位为丹麦国王,是为克努特三世。他于1040年又即位为英格兰国王。1042年,克努特三世去世,北海联邦瓦解,高穆家族绝嗣,高穆王朝结束。

  后世的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创作于1600年前后的名作《哈穆雷特》,就是以北海联邦这一段历史为背景的。

  挪威王国金发王朝的国王奥拉夫二世的儿子,1035年继位为挪威国王,此时则继位为丹麦国王,是为马格努斯一世(善良王)。他建立了丹麦的金发王朝,不过,此王朝只有他这一代。

  1047年,马格努斯一世去世。之后,其族叔哈拉尔,继位为挪威国王,是为哈拉尔三世(无情王)。

  三、埃斯特里德森王朝(又称瓦尔德马王朝),1047到1375

  而在丹麦王国,则建立了埃斯特里德森王朝,亦即瓦尔德马王朝,延续三百余年,丹麦贵族斯万,继位为丹麦国王,是为斯万二世,他的母亲埃斯特里德,是克努特大王的姐妹的女儿,他是克努特大王的孙辈,因此得以继位为丹麦国王,他也因此改了名字,改为埃斯特里德森,意为埃斯特里德之子,根据母亲的名字,而不是根据父亲的名字。

  斯万二世,1047到1076在位,在位三十年。

  他先后有三个妻子,以及一些情妇,共有二十余子女,以及一些私生子女,其中四个儿子后来陆续当了丹麦国王,包括哈拉尔三世、克努特四世、奥拉夫一世、埃里克一世,而且私生子尼尔斯后来也做了丹麦国王。

  在表舅克努特三世在位期间,斯万被封为贵族,并参加了丹麦对挪威的战争,但他们被挪威国王马格努斯一世的军队击败。1042年,克努特三世去世,马格努斯一世继位为丹麦国王,他封斯万为日德兰半岛的贵族。

  但是斯万并不甘心服从马格努斯的统治,自1043年到1045年,斯万反抗马格努斯,屡败屡战。1047年,马格努斯去世,其族叔哈拉尔,继位为挪威国王,是为哈拉尔三世;而斯万则继位为丹麦国王,开创了丹麦的埃斯特里德森王朝,亦即瓦尔德马王朝。

  挪威国王哈拉尔三世,对丹麦和英格兰,均有野心,企图恢复克努特大王的北海联邦。

  哈拉尔三世从1048年至1064年不断侵扰丹麦,不过,挪威军队虽然屡屡获胜,但是始终无法彻底征服丹麦。1062年8月,双方进行决战,虽然哈拉尔三世虽然赢了这场血战,但是也元气大伤,只好于1064年与丹麦斯万二世签订无条件的和约。

  1066年1月,英格兰国王忏悔者爱德华逝世,贵族哈罗德·戈德万森继位。当时,哈罗德的弟弟托斯提对他当上国王心存不满,于是怂恿哈拉尔三世去争夺英格兰王位。

  挪威王国和诺曼底公国,对英格兰王国展开南北夹击,都想夺取英格兰王位。

  哈拉尔和托斯提,率军在英格兰北部登陆。挪威军队在斯坦福桥遭到伏击,哈拉尔三世阵亡,但是他率领的挪威军队也使哈罗德的英格兰军队损失惨重,一时之间难以恢复。一个月后,诺曼人在英格兰南部登陆,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筋疲力尽的英格兰人,哈罗德阵亡,诺曼底公爵威廉即位为英格兰国王,是为大征服者威廉一世。法国的诺曼人,征服了英格兰的盎格鲁萨克森人与丹麦人,开创了诺曼底王朝,威廉一世的后代,统治英国,一直延续至今。

  之后,丹麦国王斯万二世也出兵进攻英格兰,但是,从威廉一世那里接受了报酬后,随即退兵。

  斯万二世通常被认为是丹麦的最后一位海盗国王,从他的骨骼上,显示出他身材高大,强壮有力。斯万二世与教会合作,建造了坚固的王家教堂;他完成了丹麦的主教管区的划分,并与教皇通讯;斯万二世已经能读和写。

  1076年,斯万二世去世,年五十八岁,在位三十年。

  之后,他的五个儿子,先后继位为丹麦国王,他们是:

  哈拉尔三世(磨石王),1076到1080;

  克努特四世(圣王),1080到1086;

  奥拉夫一世(饿王),1086到1095;

  埃里克一世,1095到1103;

  尼尔斯,1104到1134。

  尼尔斯在位三十年,他的儿子、强人马格努斯,去偏远落后的瑞典发展,想在那里开拓,但最终敌不过当地的野蛮人,败退回丹麦。尼尔斯的兄长埃里克一世的嫡子克努特,被强人马格努斯所杀,随后,埃里克一世的私生子埃里克,则与他们父子作战,争夺丹麦王位。

  1130年,挪威王国爆发内战,是为挪威历史上的的八十八年内战,一直延续到1217年。

  1134年,埃里克率领德意志雇佣兵部队,先后击杀马格努斯、尼尔斯,夺得丹麦王位,是为埃里克二世。

  埃里克二世,1134到1137在位,在位四年。他随后又击败了他同父异母的二哥哈拉尔及其子奥拉夫,稳定了统治。他于1137年去世,年四十七岁。

  他去世后,他的外甥继位,是为埃里克三世,同时,埃里克三世又是丹麦国王马格努斯一世的后代。

  埃里克三世软弱无能,身患疾病,1146年,因病重,退位,进入修道院,很快就去世了。

  此后,丹麦王国出现三位并立的国王,丹麦分为三部分。三王并立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157年。

  这三位并立的国王是:

  斯万三世,埃里克三世的弟弟,埃里克二世的私生子,埃里克一世的孙子,基兰岛和瑞典南部的贵族,推举他为丹麦国王,统治基兰岛和瑞典南部。

  瓦尔德马一世(大王),埃里克一世的嫡孙,年龄最小,十五岁,统治施勒斯维希、荷尔施泰因。

  克努特五世,强人马格努斯之子,尼尔斯的孙子,日德兰半岛的贵族推举他为丹麦国王,统治日德兰半岛。

  1157年,斯万三世设下鸿门宴,杀了克努特五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随后,瓦尔德马一世与斯万三世开战,又杀了斯万三世。

  瓦尔德马一世统一了丹麦,在历史上称为瓦尔德马大王。

  此后,瓦尔德马一世统治丹麦直到1182年去世,年五十一岁,在位三十六年。

  在瓦尔德马一世统治下,丹麦开始崛起,实力越来越强大。

  他去世后,其长子克努特继位,是为克努特六世,1182到1202在位,在位二十年。克努特六世还是王子时,1177年,十四岁,迎娶了一位二十二岁的寡妇,她是维夫家族的巴伐利亚公爵、萨克森公爵狮子海因里希的女儿葛簇特。

  神圣罗马皇帝红胡子弗里德里希一世,下令克努特六世向他宣誓效忠,克努特六世因为岳父、狮子海因里希的关系,予以拒绝,皇帝遂派波莫拉尼亚公爵博古斯瓦夫一世,率军出征丹麦。博古斯瓦夫一世的舰队,被丹麦舰队几乎全部消灭,舰队五百艘军舰,其中四百六十五艘被摧毁,三十五艘被俘。

  此后,克努特六世不断开疆拓土,他于1202年去世,年四十岁,其弟、施勒斯维希公爵瓦尔德马继位,是为瓦尔德马二世。

  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维夫朝皇帝海因里希四世在位,正与对抗他的霍亨施道夫家族进行作战,海因里希四世是狮子海因里希的儿子,而瓦尔德马二世的嫂子葛簇特则是狮子海因里希的女儿,因此,瓦尔德马二世支持皇帝,对霍亨施道夫家族作战。

  1204到1208,瓦尔德马二世率领丹麦军队击败了竞争对手挪威。

  1219年,瓦尔德马二世率庞大舰队,征服了爱沙尼亚。

  在瓦尔德马二世统治期间,丹麦王国称霸北欧,他称为胜利王。

  不过,在瓦尔德马二世统治末期,1227年,丹麦于荷尔施泰因被德意志联军击败,他一只眼睛被射,而他的长子瓦尔德马,也在狩猎中,中箭去世。

  1241年,瓦尔德马二世去世,年七十一岁,在位四十年。

  次子埃里克四世继位。

  埃里克四世,1242到1250在位,他先是继承兄长,成为丹麦的共治国王,父亲去世后,他就是丹麦唯一的国王了。他在位期间,主要是镇压兄弟们的叛乱,他的三个弟弟,施勒斯维希公爵阿贝尔、布来金厄公爵克努特、洛兰岛总督兼法尔斯特岛总督克里斯托弗,入侵日德兰半岛与费因岛,埃里克四世出兵迎战,最后,在他们的姐妹、勃兰登堡边区伯爵约翰一世的夫人苏菲娅的调停下,兄弟之间才达成和议。

  1250年,埃里克四世前往荷尔施泰因,巡视那里防守德意志的据点,途径施勒斯维希公国的戈托普,其弟阿贝尔,作为诸侯,为国王提供住宿。其间,施勒斯维希的首相,因为埃里克四世曾经率军残破、蹂躏戈托普,遂带着一帮人绑架了埃里克四世,将他带到海边杀害了。

  埃里克四世有女儿,无子,其弟阿贝尔继位为丹麦国王。

  阿贝尔在位不到两年,1250到1252,不过,他的子孙统治施勒斯维希公国一直到1375年。

  阿贝尔去世后,其弟克里斯托弗继位,是为克里斯托弗一世。

  在阿贝尔家族的唆使下,挪威国王哈康四世,率军入侵瑞典南部的哈兰,那里是丹麦领土。克里斯托弗一世于是出手干涉施勒斯维希的事务,阿贝尔家族不甘示弱,找来德意志北部的一些诸侯,击败了克里斯托弗一世。

  1259年,克里斯托弗一世去世,其长子继位为埃里克五世。同一年,蒙古帝国的大汗蒙哥去世。

  埃里克五世(削减王),1259到1286在位,在位二十七年。他初即位时,由太后玛格丽特摄政。阿贝尔系的施勒斯维希公爵埃里克一世,起兵造反,引来德意志北部诸侯的援军,大破丹麦王家军队,生擒太后玛格丽特与国王埃里克五世。太后与国王,宣布同意施勒斯维希独立,这才被释放。

  1264年,埃里克五世亲政。1272年,施勒斯维希公爵埃里克一世去世,其子年幼,主少国疑,埃里克五世趁机出兵,夺取了施勒斯维希公国的很多城市。

  大贵族们不断扩大权力,1282年,迫使埃里克五世签订王室宪章,限制王权,规定,国王不得任意囚禁贵族,还有,必须每年召开一次贵族、主教会议,讨论国事。

  此后,施勒斯维希公国重新加盟丹麦王国。

  1286年11月,埃里克五世在狩猎期间遇袭,被人刺杀,身中五十余刀。

  之后,他两个儿子,埃里克六世、克里斯托弗二世,先后继位为丹麦国王。

  埃里克六世,1286到1319。

  克里斯托弗二世,1320到1326。

  克里斯托弗二世从兄长埃里克六世手上继承了已经破产的丹麦王国,很多土地已经抵押给了德意志和丹麦的贵族,国王征税、惩罚及任免主教和贵族、征集军队的权力被大大削减。

  因为克里斯托弗二世不能向丹麦本土的人民及贵族征税,于是他就向施勒斯维希、荷尔施泰因的人民征收重税以弥补,结果这两国的人民引来德意志北部的诸侯,进行反抗,克里斯托弗二世于是与德意志北部的诸侯交战,结果带来新的抵押及税收,还是得在丹麦本土征税,最后弄得天怒人怨,教会及贵族与他决裂。1326年,在教会的授意下,丹麦贵族联合荷尔斯泰因-伦茨堡伯爵格哈德三世,推翻了克里斯托弗二世的统治。

  克里斯托弗二世被迫出逃,叛乱的贵族推举前任国王阿贝尔的后代、年仅十二岁的施勒斯维希公爵瓦尔德马五世为丹麦国王,是为瓦尔德马三世,由身为舅父的格哈德三世摄政。瓦尔德马三世签署了宪章,宣布施勒斯维希脱离丹麦而独立,并将将施勒斯维希交给格哈德三世进行统治,从此丹麦国王不再统治施勒斯维希公国。

  1329年,因为施勒斯维希公爵格哈德三世,与他的盟友荷尔斯泰因-基尔伯爵约翰一世,因争权夺利发生矛盾,于是,前任国王克里斯托弗二世被约翰一世拥立为丹麦国王,复辟,推翻了瓦尔德马三世。

  格哈德三世将施勒斯维希交还给瓦尔德马三世,他自己则统治了日德兰半岛,而约翰一世则统治基兰岛、费因岛,还有荷尔施泰因。

  大致来说,丹麦王国包括:基兰岛(哥本哈根所在地)、费因岛、日德兰半岛、石勒斯维希与荷尔施泰因,以及其它一些岛。

  1331年,丹麦国王克里斯托弗二世,追随权臣、荷尔施泰因的约翰一世,对格哈德三世开战,但是被击败,之后他被囚禁在洛兰岛的一个城堡中,直至在翌年去世。

  在克里斯托弗二世去世后的八年间,丹麦王国出现空位期,没有国王统治,以格哈德三世及约翰一世为首的贵族们,分别统治丹麦各地,直至1340年,国家英雄尼尔斯·埃博森杀了格哈德三世,此后,克里斯托弗二世的幼子瓦尔德马·阿道戴才回到丹麦,即位为国王,是为瓦尔德马四世。

  瓦尔德马四世,1340到1375。

  他青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在神圣罗马帝国威登巴赫朝皇帝路德维希四世的巴伐利亚宫廷度过。回国即位后,瓦尔德马四世与施勒斯维希公爵埃里克二世的女儿赫尔维希结婚。

  他继承了他父亲留给他的领土,统治了日德兰半岛的四分之一。

  此后,丹麦的国家英雄尼尔斯·埃博森,于1340年11月,发动攻势,企图从割据的丹麦贵族手中收复日德兰半岛中部,结果战败被杀。

  在父亲克里斯托弗二世在位期间,丹麦已经破产,并被分成不同部分抵押出去,瓦尔德马四世即位后,慢慢地偿还债务和收回抵押出去的土地。他的办法就是不断加重对农民征收税款,尽管这使得农民难以承担。

  瓦尔德马四世到爱沙尼亚,与条顿骑士团进行谈判,以一万九千银币,将遥远东部的行省爱沙尼亚公国,卖给条顿骑士团,因为丹麦人从来没有大批迁移到那里,而更重要的是这些钱让他得以还清丹麦的很大一部分抵押贷款。

  因为收入的增加,瓦尔德马四世能够拥有一支更强大的军队,可以不断地收复领土。

  瓦尔德马四世在位期间,1347年到1353年,爆发了漫延全部欧洲的鼠疫,夺走了二千五百万人的生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起因是,1347年,当时还处于兴盛期的蒙古金帐汗国,在札尼别汗的率领下,进攻位于克里米亚的热那亚领土卡法,但是久攻不下。卡法是港口城市,可以从海上得到源源不断从意大利本土而来的各项援助,卡法本身城防又很坚固,配备有火炮,而金帐汗国的蒙古人,一直没有进步,还在使用一百年前老祖宗使用的投石机,这在蒙古西征时,的确是先进武器,但是一百年过去了,欧洲已经开始使用火炮,蒙古人却一直停步不前,已经落后了,当然就不是热那亚人的对手了,后来的各蒙古汗国更加落后,因此被俄国翻盘,俄国将其彻底征服。

  却说蒙古人顿兵坚城之下,久攻不下,又没有海军,无法切断卡法的外援,更要命的是,蒙古军中爆发了鼠疫,数千人丧命,札尼别汗只得撤军,在撤退前,蒙古军将大量因鼠疫而死的尸体用投石机投入卡法城,因此,虽然蒙古人最终未能攻克卡法,但是很快,城中也爆发了瘟疫,人们成群死去。热那亚商船队把鼠疫带回了意大利。虽然因为船上的商人有瘟疫,热那亚本土当局禁止他们上岸,但是,这却挡不住老鼠,老鼠沿着绳索上了岸,把病毒带上了岸,随即,老鼠和跳蚤,引发了欧洲黑死病大瘟疫,席卷全欧。当时人们的卫生条件不好,因而跳蚤和老鼠得以肆虐猖獗。1349年,鼠疫蔓延到了北欧,当时被称为“黑死病”,人们发现死去的人肿胀和面黑,那些带有瘟疫病毒的跳蚤传到丹麦的人民中,人们开始成千上万死去。在随后的两年内,瘟疫尤如森林火灾般横扫丹麦,一些教区彻底消失,一些城镇彻底没有剩下活人。虽然鼠疫使得农民减少及耕种土地少了,但瓦尔德马四世拒绝减少税收,于是,起义爆发了。

  金帐汗国由于地处草原,气候干燥,没有爆发瘟疫。1355年,札尼别汗率领金帐汗国的军队,攻灭了宿敌、统治伊朗和阿塞拜疆的亦烈汗国,疆土得以大为扩张。

  不过,札尼别汗是金帐汗国兴盛期的最后一位可汗,他的结局是,被儿子杀害,儿子篡位,因此,金帐汗国的兴盛期就此结束,蒙古王公贵族自相残杀,金帐汗国从此陷于混乱。

  在欧洲,爆发于十四世纪中期的黑死病,成为欧洲文明发展的重大转折点,原本看起来非常艰难的社会转型,因为黑死病而突然变得顺畅了,转变的关键是,它造成了天主教会的专制垄断权威被打破,因而人们突破了神权的桎梏,开始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的一系列进程,从而改变了欧洲文明发展的方向,欧洲走上了更加光明的发展道路。

  鼠疫渐渐平息之后,1354年,瓦尔德马四世和贵族们一起见面,成立国会,并制定了解决起义问题的和平方案。

  为了缓解国内矛盾,瓦尔德马四世出兵偏远而落后的瑞典。此时,瑞典王子埃里克十二,起兵作乱。

  瑞典国王马格努斯四世,向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四世求援,请求帮助平息埃里克十二的叛乱。

  埃里克十二去世后,瓦尔德马四世仍然出兵,收复了原属于丹麦领土的瑞典南部,瓦尔德马四世随即宣布自己是哈兰、斯科讷、布来金厄等地的领主,这些地区都位于瑞典南部。

  尽管瓦尔德马四世有很多子女,但大多去世得早,1375年他五十五岁去世时,只有女儿玛格丽特仍然在世。

  玛格丽特一世,出生于1353年。

  1363年4月,十岁的玛格丽特与福尔孔家族亦即毕耶博家族的二十三岁的挪威国王哈康六世兼瑞典国王哈康·马格努森成婚。哈康六世是挪威国王马格努斯七世亦即瑞典国王马格努斯四世的儿子。

  也就是说,当时丹麦的强大竞争对手挪威,带着偏远落后的瑞典一起前行。

  1370年,玛格丽特十七岁时,她的儿子奥拉夫出生。

  1375年,玛格丽特的父亲、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四世去世,玛格丽特得以让她五岁的儿子奥拉夫继位为丹麦国王,是为奥拉夫三世,她与丹麦议会共同摄政。

  1380年,玛格丽特的丈夫哈康六世逝世,儿子奥拉夫继承挪威王位,玛格丽特又在挪威为儿子摄政。1380年,丹麦-挪威联邦开始,也就是从那时起,挪威不再是丹麦的强大竞争对手,而沦为丹麦的附属国。

  联邦一直维持到1814年拿破仑战争结束、欧洲重新洗牌时才结束。后来挪威作家亨利克·易卜生回顾这段时间,将它称为是挪威历史上的“四百年黑夜”。

  1386年,在丹麦的指挥下,挪威吞并格伦兰岛,即大地之岛。

  1387年,十七岁的奥拉夫三世早逝,母后玛格丽特于1387年,经丹麦议会推选,继位为丹麦女王,1388年,经挪威议会推选,继位为挪威女王。

  当时的瑞典国王是神圣罗马帝国三十大家族之一的摩克伦堡家族的摩克伦堡-施维林公爵阿尔布雷希特出任,1389年,玛格丽特出兵击败阿尔布雷希特,经瑞典议会推选,继位为瑞典女王。

  之后,玛格丽特一世指定她的姐妹英姬宝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三十大家族之一的波莫拉尼亚家族的埃里克,为三国王位的王储。

  1397年,十五岁的埃里克,在属于丹麦领土的瑞典南部卡尔马,继位加冕为丹麦国王、挪威国王、瑞典国王,从此,囊括北欧各国的卡尔马联盟成立。卡联一直持续到1523年,延续一百二十余年。

  在丹麦王国,持续三百余年的埃斯特里森德王朝、亦即瓦尔德马王朝,结束,波莫拉尼亚王朝建立,国王为埃里克七世。

  1412年,玛格丽特一世出巡时,染病身亡,年六十岁。

  三十岁的埃里克七世,独掌卡尔马联盟。

  埃里克七世,生于1382年,去世于1459年,活了七十八岁。

  他的功绩是,将基兰岛的城市哥本哈根,作为王室直辖领地,加以建设,使得哥本哈根以后成为丹麦首都。

  埃里克七世得到了当时神圣罗马帝国卢森堡朝的罗马人国王西吉斯孟德的认可与支持,但仍然得出兵平息荷尔施泰因的伯爵们的反抗。

  1434年,由于不堪丹麦官员的欺压与剥削,瑞典的农民和矿工发生暴动,各地贵族遂利用这些事件,削弱国王的权力,埃里克七世焦头烂额,索性来到瑞典的哥德兰岛的城堡隐居,从此当鸵鸟,不理政务。

  此后,三国议会相继宣布废黜埃里克七世。

  瑞典议会,先后推选发动起义的矿工恩厄尔布雷克特森、邦代家族的贵族卡尔·克努特森·邦代为执政官。

  矿工执政官恩厄尔布雷克特森的意义在于,他领导了瑞典对丹麦的反抗,使得瑞典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使得瑞典开始确立主权,为以后瑞典的崛起、后来居上、成为丹麦的新的竞争对手,开了一个好头。

  在丹麦和挪威,1440年,埃里克七世的外甥、威登巴赫家族的克里斯托弗三世,继承了两国王位,但是,他于1448年去世了,无后,于是,两国议会推选了长期与埃里克七世为敌的奥登堡家族的奥登堡公爵迪特里希的长子克里斯提安为两国的国王,是为克里斯提安一世,丹麦王国建立奥登堡王朝,其统治一直延续至今。

  埃里克七世回到老家、德意志的波莫拉尼亚,成为波莫拉尼亚-斯托尔普公国的公爵,直到1459年去世。他活了七十几岁,先后两任妻子,却无儿女,在他之后,波莫拉尼亚主系继续统治波莫拉尼亚各国。

  奥登堡王朝,定都于基兰岛的哥本哈根。1478年,开办哥本哈根大学。

  发展到现在,哥本哈根是丹麦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全国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军港和商港(自由港)。哥本哈根也是北欧最重要的海陆空交通枢纽,有火车轮渡通瑞典港口马尔默。全国工业的三分之一集中于此,有造船、机器制造、冶金、化工、纺织、食品等工业,输出大量的肉类和奶制品。设有科学院、大学等。旧城以中心广场为核心呈辐射状排列,新建的西北郊区以湖泊与旧城分开。

  丹麦的介绍这一大段,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要说说后来居上的瑞典了。

  四、加盟卡联的瑞典王国

  北欧所面对的方向,是面向西、面向南,因此,丹麦、挪威,面向西欧,离西欧比较近,因此比较先进,而它们背后的瑞典,一直偏远落后,但是,瑞典是后起之秀,后发制人,自十六世纪开始,迅猛崛起。

  瑞典王国,建立于970年——

  乌普萨拉王朝,970到1060;

  斯滕克尔王朝,1060到1130;

  三朝交替时期,斯滕克尔,斯渥克尔、埃里克,1130到1250;

  毕耶博王朝,1248到1362;

  摩克伦堡王朝,1364到1389;

  卡联,1397到1523。

  卡尔马联盟,包括北欧各国,各国交出其主权,但仍然有各自的利益,但是,实际上,联盟是以丹麦为首,从1430年代开始,瑞典贵族对于丹麦官员的压迫与剥削大为不满,开始反对联盟,并引起纠纷。

  执政官卡尔·克努特森·邦代,被称为卡尔八世,他领导瑞典进行抗击丹麦的斗争,由于丹麦势力强大,他三起三落。

  卡尔八世生于1408年,于1470年去世,年六十二岁。

  邦代家族的卡尔三起三落之后的执政官分别是,本格特·扬森(奥克森谢纳家族)、尼尔斯·扬森(奥克森谢纳家族)、延斯·本格特森(奥克森谢纳家族)、埃里克·阿克塞尔森(托特家族)、克提·卡尔森(瓦萨家族)、斯滕·斯特尔(斯特尔家族)。

  斯滕·斯特尔,生于1440年,去世于1503年,活了六十三岁,两次任执政官,共三十年。他继承各位先辈,继续领导瑞典抗击强大丹麦、争取独立的战争,他去世后,其遗产由外甥、瓦萨家族的埃里克·约翰森所继承,埃里克就是日后领导瑞典实现独立的瓦萨王朝开国之主古斯塔夫一世的父亲。

  之后,议会推选了斯图尔家族的外甥斯万·尼尔森为新任执政官。

  斯万·尼尔森生于1460年,去世于1512年,1504年到1512年任执政官。

  斯万去世后,特罗勒家族的埃里克·阿维德森·特罗勒为执政官。

  埃里克,1460到1530,活了七十岁,他于1512年当选为执政官,因为他致力于维护卡尔马联盟,忠实地执行丹麦的命令,因此,斯万·尼尔森·斯图尔的儿子斯滕·斯图尔二世,带领闹独立的分裂主义者反对他,并于1512年7月23日接任执政官。

  斯滕·斯图尔二世,1493到1520,于1512到1520担任执政官。

  埃里克·特罗勒进行反扑,企图夺回执政官之位,结果被斯滕·斯图尔围困在他自己的城堡里。丹麦国王克里斯提安二世发兵救援,被斯滕·斯图尔率领瑞典农民军击败。

  1518年,克里斯提安二世再次出兵瑞典,但又被斯滕·斯图尔击退。

  1520年,克里斯提安二世率领法籍、德籍和苏格兰籍雇佣兵大军再次入侵,这一次,斯滕·斯图尔重伤败退,并在撤退往斯德哥尔摩的途中伤重而亡。

  斯滕·斯图尔的寡妇蒂娜·尤莲色娜接过指挥权,继续率军抗击克里斯提安二世的丹麦军队,结果先胜后败,她于乌普萨拉被优势的丹麦军队打败,加上瑞典政府发生分裂,蒂娜被迫于9月7日投降,丹麦军队进入斯德哥尔摩,瑞典政务会议被迫承认克里斯提安二世为瑞典国王。

  11月5日,克里斯提安二世在斯德哥尔摩加冕。本来,大局已定,但是,克里斯提安二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大开杀戒,结果断送了大好形势,加冕三天后,他下令处决了近百名追随斯滕·斯图尔反抗丹麦的瑞典贵族,史称“斯德哥尔摩大屠杀”,斯滕·斯图尔及其幼子的遗体亦在惨案中被起出并焚毁,这些过激行动,大大激怒了瑞典人民,激起了瑞典人民的反抗情绪,于是,瑞典解放战争爆发。

  克里斯提安二世,丹麦,挪威国王,1513到1523;瑞典国王,1520到1521。

  瑞典解放战争于1521至1523年之间发生,最终导致卡尔马联盟瓦解。

  在斯德哥尔摩惨案中,二十四岁的瑞典贵族古斯塔夫·埃里克森·瓦萨逃出,但他的父亲埃里克则被杀害。1521年1月,古斯塔夫·瓦萨在外地被民众推举为瑞典执政官。他当时的十六名卫士,后来发展为瑞典的斯威阿近卫军。

  古斯塔夫·瓦萨率领的起义军连续收复了一些城市,有更多人加入军队,人数增至一千人。

  丹麦国王克里斯提安二世,派出一贯效忠于丹麦的特罗勒家族的古斯塔夫·特罗勒大主教率兵前往镇压,但是特罗勒的两千骑兵刚遇上农民军便望风而逃,古斯塔夫·瓦萨的起义军越来越壮大,渐渐势不可挡。

  1523年6月6日,议会推举选举古斯塔夫·瓦萨为瑞典国王(1528年于乌普萨拉加冕),这天后来成为瑞典国庆日。之后,古斯塔夫·瓦萨率起义军连续占领斯德哥尔摩、卡尔马、芬兰。

  丹麦侵略军被驱逐出境,卡尔马联盟瓦解。1524年9月,瑞典和丹麦在马尔默签订和约,丹麦正式放弃对瑞典的统治。

  卡尔马联盟,延续一百二十余年,从玛格丽特一世开始,共五位国王与十二位执政官。

  五、瓦萨王朝,1523到1654,瑞典崛起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瓦萨,在获取权力之后,立刻放逐了效忠于丹麦的瑞典天主教大主教古斯塔夫·特罗勒。古斯塔夫一世写信给教皇克来门七世,要求教皇接受他提名的新的大主教人选约翰内斯·马格努斯,这位大主教是完全听命于国王的,因此,教皇克来门七世当然拒绝了古斯塔夫一世的要求,要求他立刻恢复特罗勒的大主教职位。古斯塔夫一世干脆在1531年自行决定了大主教的人选,使得教皇完全失去了对瑞典教会的影响力。

  1520年代,瑞典的路德教教士佩特里兄弟将新教信仰引进瑞典。1526年,被翻译成瑞典语的圣经新约全书在瑞典出版,得到了古斯塔夫一世的大力支持,他正在进行中央集权的政治改革,希望将一切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不想让教皇有任何机会干预瑞典政治。

  1527年,古斯塔夫一世没收天主教会的财产,摧毁了教会的经济势力,这标志着瑞典正式皈依新教。

  为巩固统治和度过财政困难,古斯塔夫一世大刀阔斧推行集权措施:镇压大贵族反抗,废除他们的封地,向地方派出官员,直接听命于王室;任用路德派教士进行宗教改革,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城堡,解散教会军队;宣布废除君王选举制,代之以世袭制。

  古斯塔夫一世的集权政策引起一部分瑞典人的激烈反抗,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人民起义,古斯塔夫一世残酷地镇压了这些起义,领导1542年起义的尼尔斯·戴克被枪决,他的家庭被古斯塔夫一世下令灭门,其中,他的儿子在监狱中被活活饿毙。

  1541年,古斯塔夫一世对抗德意志商业城市集团汉萨同盟,同时,他积极推进自己国家的商业发展,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君主之一。

  古斯塔夫一世的书信集是研究十六世纪瑞典历史的重要资料。

  古斯塔夫一世,1496到1560,活了六十四岁,在位三十七年。到他去世前,全国三分之二的的土地归王室所有,这为瑞典君主专制的发展和不久后称霸波罗地海地区打下了强大基础。

  古斯塔夫一世,先后三任妻子,共有十一名子女,其中,埃里克十四、约翰三世、卡尔九世,先后为瑞典国王。

  约翰三世之子西吉斯孟德,先后为瑞典国王、波兰国王,并统治俄国。

  卡尔九世之子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为瑞典国王,是三十年战争中的新教盟主,不世出的欧洲名将。

  古斯塔夫一世去世后,长子埃里克十四继位,1533到1577,活了四十四岁,1560年继位,1568年退位,在位八年。他原为卡尔马公爵。

  六、北方的两场战争

  埃里克十四为了争夺波罗地海霸权,参加了立斡尼亚战争和北方战争。

  立斡尼亚战争,爆发于古斯塔夫一世晚期,1558到1583,打了二十五年,俄国单挑丹麦-挪威联邦、波兰-立陶宛联邦、瑞典、汉萨同盟盟主吕贝克。

  其间,丹麦与瑞典还打了北方战争,又称北方七年战争,1563到1570。

  也就是说,那一时期,在北方,同时进行着两场战争。

  先说立斡尼亚战争。这场战争,是由沙俄王国入侵立斡尼亚而引起,立斡尼亚,包括现在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

  立斡尼亚位于波罗地海东岸,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以来居住着爱沙人、拉特人、立斡人、库尔人等波罗地人各民族。1237年,日尔曼人来到这里,建立了持剑骑士团,又称立斡尼亚骑士团。后来,立斡尼亚的一些主教区和一些独立城市,再加上骑士团,组成立斡尼亚联邦,各派政治势力,各据城堡自立。

  1552年、1556年,俄国伊万四世,出动军队,携带大炮,先后征服鞑靼人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等国,国土大为扩张,气势嚣张。

  十六世纪中期,立斡尼亚联邦,各派势力互相斗争,里加大主教威翰·冯·勃兰登堡,倾向波兰,立斡尼亚骑士团团长海因里希·冯·盖伦,倾向俄国。1556年,骑士团新团长威翰·冯·符尔斯腾堡将大主教威翰囚禁。

  大主教威翰·勃兰登堡的后台是波兰国王、立陶宛大公西吉斯孟德二世,他于1557年9月,施加压力,压制了亲俄势力,释放了大主教,立斡尼亚倒向波兰一方。俄国刚刚结束与瑞典的一场不分胜负的战争,正好腾出手来,因此不肯坐视利沃尼亚倒向波兰,伊万四世遂于1558年1月,以四万大军侵入立斡尼亚,挑起了立斡尼亚战争。

  立斡尼亚联邦向各国求援,包括波兰-立陶宛、丹麦、瑞典。

  最积极出兵救援的当然是波兰,波兰国王西吉斯孟德二世,出兵立斡尼亚,解散了倾向俄国的立斡尼亚骑士团,在立斡尼亚南部建立了库尔兰公国,并使之成为波兰的附属国。

  伊万四世发起进攻,但是,俄军被立陶宛军击败,只得暂时休兵,重新积蓄力量。

  丹麦的荷尔施泰因公国也积极出兵,对俄国形成阻击之势。

  1560年瑞典国王埃里克十四即位后,其弟、芬兰公爵约翰与波兰勾结,企图分裂,1563年,埃里克十四出兵万人,进攻芬兰,生擒约翰,将其囚禁。

  趁瑞典内乱,丹麦趁机出兵,挑起了北方战争,又称北方七年战争。

  由于瓦萨王朝的建立,瑞典逐渐崛起为新兴强国,视以前的宗主国丹麦为最大对手和最大障碍。埃里克十四即位后,认为应该由瑞典担任宗主国,丹麦和挪威为附属国。

  老牌强国丹麦哪里肯就范?于是趁瑞典内乱,出击瑞典,战争的过程,双方互有胜负。

  北方七年战争期间,1568年9月,古斯塔夫·瓦萨的另一个儿子卡尔公爵和约翰合作,推翻了埃里克。约翰成为新国王,是为约翰三世,埃里克十四被囚。1570年,丹瑞战事结束。最终,双方讲和,丹麦占据优势,但是,再也无法恢复在波罗地海的霸权了。

  约翰三世上台后,配合波兰,积极干预立斡尼亚事务,很快遭到俄国的反扑,1570年8月,二万五千俄军进攻瑞典在波罗地海东岸的领地,由于约翰三世的海上补给,俄国的围城行动于1571年3月失败。

  同时,俄国遭到鞑靼人的强大的克里米亚汗国的入侵,俄国遭到沉重打击。1571年5月,克里米亚汗德夫勒特一世,率十二万鞑靼大军,攻破并焚烧莫斯科,造成八万俄国人死亡,十五万人俄国人被掳为奴隶,俄国遭到重创。

  克里米亚汗国是非常强大的汗国,是奥斯曼帝国的盟邦,在奥斯曼帝国的援助下,已经有了强大的火器,与东方的那些落后的鞑靼汗国完全不同,因此俄国可以征服东方的鞑靼汗国,但是却不是南方的克里米亚汗国的对手。

  逃出莫斯科的伊万四世,逃过一劫,克里米亚汗国抢得盆满钵满,一把火把莫斯科烧掉,心满意足地回师,伊万四世这才敢卷土重来,他以他的特辖军,对剩余的俄国人进行疯狂残暴的横征暴敛,大肆搜刮,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恢复了力量。1572年9月,俄军重新挺进爱沙尼亚,与瑞典军队作战。

  1573年下半年,瑞典国王约翰三世以德意志雇佣兵、法国雇佣兵、苏格兰雇佣兵组成的部队,与俄军交战。但因为欠饷,导致战事不利,1577年,一直被拖欠工资的德意志雇佣兵,干脆将其占据的三座城堡,献与俄国,向俄国投降。

  瑞典军队溃散后,8月,俄国军队进军立斡尼亚重镇瓦登,这里曾是骑士团的总部,是立斡尼亚的心脏。在俄军包围下,瓦登城堡里的三百男女引爆四吨火药集体自杀。

  一时之间,俄国占了上风,此后,一直宣布对俄作战但相距遥远的丹麦,退出了立斡尼亚战争。

  瑞典、丹麦,都完了,但是,还有波兰。

  1576年,战局迎来了转机。特兰西瓦尼亚王公巴托里·斯特凡,当选波兰国王,他娶了西吉斯孟德二世的妹妹安娜。斯特凡是政治军事强人,他全力投入立斡尼亚战争,伊万四世的克星来了。

  波兰全力参战,使得瑞典也重新振作起来,两国结盟,共同打击俄国。1578年初,波瑞两国联军,在瓦登给予俄军以沉重打击,这是立斡尼亚战争的重大转折点。

  9月,伊万四世卷土重来,派出一万八千人的军队进攻瓦登,一支五千五百人的波瑞联军前往迎战。10月21日,双方会战,联军虽然人数不如俄军多,但是,强大的波兰骑兵先在战场上击溃了俄军骑兵,因此,正在战壕里围城的俄军步兵完全暴露在联军的屠刀之下,此战,俄军伤亡惨重,很多俄国大贵族被俘,数十门大炮和数千战马被缴获,以至于瑞典步兵纷纷得以骑马行军。

  1578年至1581年的反攻,波兰、瑞典军队连连获胜。

  此后,巴托里·斯特凡率军,一举攻入俄国境内。他计划夺取俄国西部的普斯科夫和诺夫哥罗德。

  于是一场长期战役在俄国腹地展开,包括严峻而漫长的普斯科夫围城战。1582年,俄国在战事失利的情况下,被迫向波兰求和,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俄国将立斡尼亚、库尔兰和波洛茨克,割让给波兰-立陶宛。1583年,俄国再与瑞典签订停战协定,确认英格利亚(即后来圣彼得堡所在的波罗地海沿岸地区)以及爱沙尼亚归于瑞典,因此,位于爱沙尼亚的波罗地海门户纳尔瓦,为瑞典占据,这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立斡尼亚战争以俄国彻底失败而告终。随着1584年伊万四世去世,俄国更加远离欧洲,独处一隅。

  俄国人只得向蛮荒之地去发展,去欺负比他们更落后的民族,于1598年征服了鞑靼人的西伯利亚汗国。此时已是留里克王朝末期,这是留里克王朝最后的挣扎。

  这样的历史一再重演,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不敌英法联军,遭到惨败,于是向突厥斯坦用兵,征服了布哈拉汗国等突厥人各汗国。

  在近代,欧洲国家一流,俄国二流,游牧民族三流四流,俄国与欧洲打仗打不过,但收拾东方已经落后的游牧民族则凶相毕露,砍瓜切菜,得心应手。

  游牧民族在古代颇为厉害,但是到了近代,已经非常落后了。

  欧亚大陆的中间地带,是突厥蒙古俄罗斯,他们是属同一类的,俄国在同温层,可以横行,但是,对阵西欧和东亚,俄国是打不过的,比如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和1904年的日俄战争,因为,西欧与东亚,都是文明高度发达地区。

  七、约翰三世与西吉斯孟德

  埃里克十四是一个有学问的人,热衷于研究天文学、历史、数学、音乐和军事理论。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残忍多疑的人。

  埃里克十四的异母弟、芬兰公爵约翰,一直企图夺取王位。在多年斗争之后,埃里克十四终于失败,遭议会废黜并被终身监禁。1577年,埃里克十四在囚禁的城堡中去世,被约翰三世下令毒杀。

  他有一个妻子,还有情妇,有四个子女,还有几个私生子女。

  约翰三世,1537到1592,活了五十五岁,在位十五年。

  在担任芬兰公爵期间,约翰反抗同父异母兄瑞典国王埃里克十四,结果于1563年被埃里克镇压,并关到了监狱中。从监狱释放出来后,因为埃里克十四患上了精神病,约翰再度反抗埃里克十四,废黜了埃里克,自己成为瑞典国王。不久,约翰就处决了埃里克十四最信任的顾问约翰·佩森,佩森曾在约翰入狱期间,使约翰受尽折磨。

  在立斡尼亚战争中,瑞典屡屡获胜,最终瑞典夺回了纳尔瓦。这些胜利和盟邦波兰有关。

  更可喜的是,约翰三世的儿子西吉斯孟德于1587年,继位为波兰国王。

  在国内统治方面,约翰三世遇到些麻烦,他信仰基督教新教,导致和国内天主教势力发生摩擦,而他和他的弟弟卡尔之间也是经常有矛盾。

  约翰三世喜欢艺术和建筑。他先后两任妻子,一个情妇,共有四个子女、四个私生子女。

  他的首任妻子,是波兰国王西吉斯孟德二世之妹卡塔姬娜·雅盖斡,他们的儿子西吉斯孟德,因此得以继承波兰王位,是为西吉斯孟德三世。

  约翰三世去世后,西吉斯孟德又继承了瑞典王位。

  西吉斯孟德,1566到1632,活了六十五岁,

  波兰国王,1587到1632。

  瑞典国王,1592到1599。

  1566年6月,在约翰三世被埃里克十四关押期间,西吉斯孟德在监狱中出生。他是波兰国王西吉斯孟德二世的外甥。因此,他于1587年被波兰贵族议会的多数派推选为波兰国王,并在时任波兰首相盖特曼的大贵族扬·扎莫厄斯基的支持下,出兵阻击另一位王位竞选人、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大公马克希木利昂三世。1588年,马克希木利昂三世,与支持他的波兰权贵,一起进攻波兰首都克拉科夫,扬·扎莫厄斯基领军在贝奇纳战役中,大破马克希木利昂三世,并将其俘虏,迫使其放弃了波兰王位。

  1592年11月,父亲约翰三世去世,西吉斯孟德三世获得瑞典议会支持,继承了瑞典的王位,波兰-立陶宛联邦,扩大为瑞典-波兰-立陶宛联邦。

  虽然信仰天主教的西吉斯孟德三世,已发誓会保持瑞典的新教信仰,但他的叔叔卡尔,悄悄地巩固自己的新教领导地位。1593年,在西吉斯孟德三世回到瑞典加冕之前,于乌普萨拉教堂召集会议,确认只有路德派信徒才能担任瑞典公职,因此,会议任命卡尔为瑞典摄政,作为西吉斯孟德三世在瑞典正式加冕的交换条件。

  西吉斯孟德三世于9月回到瑞典,经过五个月的协调妥协,终于答应上述条件,在1594年2月,于乌普萨拉大教堂加冕为瑞典国王。

  他在瑞典呆了一段时间,但他回到波兰后,立即宣布自己是在胁迫情况下接受条件,所作承诺不能算数,双方撕破脸皮,卡尔于是处决了大批支持西吉斯孟德的天主教徒,天主教聚会被禁止。

  1598年,波兰组建了一支舰队,由西吉斯孟德三世率领,登陆瑞典,远征斯德哥尔摩和卡尔马,这一年9月,西吉斯孟德三世被卡尔率领的瑞典军队击败,从此永远离开了瑞典。

  1599年7月,西吉斯孟德三世被瑞典议会废黜,卡尔以摄政的头衔成为瑞典实际统治者,1604年加冕为国王,是为卡尔九世。

  瑞典退出了联邦,联邦又变为波兰-立陶宛联邦。

  在西吉斯孟德三世败退回波兰之后,许多支持他的瑞典贵族被卡尔九世下令斩首。

  西吉斯孟德三世发誓要报仇,当即宣布瑞典领土爱沙尼亚是波立联邦领土,出兵争夺爱沙尼亚,与瑞典爆发大战,一直持续到1611年,波兰在陆、海战场上屡屡获胜,卡尔九世虽然凶狠,但是贫弱无力,军费严重缺乏,最终波兰大胜,夺得爱沙尼亚大部分地区。

  八、北方雄狮、现代战争之父: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

  卡尔九世,1550到1611,活了六十一岁,实际在位十二年。

  卡尔九世在位时间不算很长,一直处于和波兰、丹麦、俄国的战争之中,卡尔九世在瑞典历史上的主要功绩,是维持了新教在瑞典的地位,为他的儿子古斯塔夫二世的伟业开辟了很好的环境。

  在传说中,瑞典国王有卡尔一世到卡尔六世,而在有史可考的瑞典历史中,则有卡尔七世、卡尔八世,按照此排列,卡尔·瓦萨,排为卡尔九世。

  卡尔九世去世后,其子继位,是为不世出的欧洲名将,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1594到1632,活了三十八岁,1611年继位,在位二十二年。

  古斯塔夫二世化名戈尔斯上尉,微服游历欧洲各地,目的是游学,在潜在的盟国和敌国,进行旅行,了解各种情况。戈尔斯,是拉丁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的各单词的首个字母的缩写合在一起而成。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回国后,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将瑞典军队从原先的农民民兵,改造为最有效率的战争利器,是当时欧洲最好的一支军队。

  古斯塔夫二世游学西欧期间,目睹雇佣兵制度的严重问题,最终他首创普遍征兵制,组建纪律严明的常备军,此举大大提升了瑞典军事实力,为往后的三十年战争胜利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古斯塔夫二世游历各国时,他还发现,当时诸国军队的军服五颜六色、以至诸国军队在作战时,不能做到有系统地接受指挥,甚至在混战时难分敌友、自相残杀的局面时有发生,因此,他又首创了统一的军装,瑞典军队中出现了黄色旅、蓝色旅等等。

  关于军队的补给,以前都是靠着在占领区横征暴敛,烧杀抢掠,而古斯塔夫二世的军队则首创兵站制度,依靠固定的补给线。他在沿途修建仓库,派驻专门的管理人员,仓库中的粮食与其它物资,有些是从瑞典运来,有些是由盟邦筹集供应,这一方面减少了军中的辎重车辆,另一方面又不必侵扰民众,保证了军队的严明纪律,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

  古斯塔夫二世被称为“近现代军事之父”,他的军事改革,在战术上:以火枪兵取代长矛兵;开创了炮兵兵种;步兵、炮兵、骑兵,协同作战,等等。

  古斯塔夫二世继位后,先是继承了父亲的三场战争,首先是1613年对阵丹麦,他刚即位,败于老牌强国丹麦,支付了重金赔款;其次是1617年对阵俄国,此时他的军队已经训练有成,击败了刚摆脱波兰统治、建立罗曼诺夫朝的俄国,夺取了卡累利阿,使得俄国远离波罗地海;最后,1628年对阵波兰,毫无疑问获胜,夺取了波兰立陶宛占领的立斡尼亚。

  然后,瑞典军队参加了三十年战争,大显身手。

  全欧混战的三十年战争,天主教阵营,新教阵营,双方为了各自的信仰,大打出手,从1618一直打到1648,整整两代人。

  大战共分为四个阶段:1、波希米亚阶段:新教国家波希米亚,发动起义,被哈布斯堡家族的天主教皇帝镇压;2、丹麦阶段:老牌强国丹麦,为新教阵营出战,被神圣罗马帝国名将华伦施泰因击败,丹麦从此一蹶不振,沦为二流国家;3、瑞典阶段:丹麦战败后,新兴强国瑞典,就此成为新教阵营的盟主,出战帝国,击败了华伦施泰因,但古斯塔夫二世也阵亡了,此后,哈布斯堡家族强大的西班牙军队出战,击败瑞典军队;4、新教阵营的后台老板、信奉天主教但是反哈布斯堡的法国,亲自出马,后起之秀的法国名将大孔代和杜伦尼,击败西班牙军,瑞典军击败帝国军。最终,三十年战争以神圣罗马帝国战败而告终,新教阵营大获全胜,哈布斯堡家族企图统一欧洲的计划,就此破灭,帝国遭到重创,几乎瓦解,而法国、瑞典、荷兰,就此崛起。

  古斯塔夫二世率领瑞典军队参加了第三阶段的战争,他以灵活运用野战炮兵著称;还有,他注重主动进攻,比一般军队更强调机动性;他指挥和训练的装备滑膛枪的火枪手,射击准确,装弹速度是当时其他国家的士兵的三倍,现代军校称之为优势火力。因此,克劳塞维茨和拿破仑都把古斯塔夫二世尊为自古以来最伟大的统帅之一。

  在三十年战争中,古斯塔夫二世与帝国名将华伦施泰因,棋逢对手,在最后的吕岑会战中,古斯塔夫二世取胜,但是阵亡了。

  古斯塔夫二世喜欢冒险,一生中无数次在前线冲锋陷阵,并且多次重伤,甚至被俘,富于骑士精神。

  古斯塔夫二世身先士卒,与手下官兵极为密切,为此他获得巨大的威望。

  古斯塔夫二世亲临前线带队冲锋,颈、喉、腹部都受过枪伤,有一发子弹留在他颈部靠近脊椎的地方。因此他不能穿常见的金属胸甲,因为胸甲压迫枪伤导致剧痛。古斯塔夫二世在最后的吕岑会战中,穿戴着轻便的生皮盔甲,这副皮甲现在陈列在斯德哥尔摩王宫的军械展览厅。

  非常重要的是,在古斯塔夫军事理念影响下,新的世界战争模式正在形成,全面火器战争时代即将到来。古斯塔夫二世作为开创者,受到后世的推崇。拿破仑对古斯塔夫二世有高度评价,认为他可以和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等人相提并论。欧洲的历代军人,因为他开启时代的理念,先进的战术,尊称他为“现代战争之父”。

  就世界近现代军事战术的发展而言,十六世纪的荷兰执政官莫里斯、十七世纪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十八世纪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十九世纪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是开创近现代军事战术发展的四大名将,承前启后,将军事战术不断推进。

  在处理国事方面,古斯塔夫二世具有先进的启蒙思想,他严格控制瑞典贵族,迫使他们给农民以更多的权利;扶持工商阶级对抗贵族阶级;他还大力兴办教育。

  他表示,他认真地学会了理解,他理解到,必须为国民,付出极大的努力。

  古斯塔夫在位期间,修建了哥德堡,当时瑞典王国的三大城市是斯德哥尔摩、里加(今拉脱维亚首都)、和塔林(今爱沙尼亚首都),哥德堡成为第四大城市。

  今日的斯德哥尔摩和哥德堡,为瑞典最大和第二大的城市,皆有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以纪念这位伟大君主。

  古斯塔夫二世阵亡于11月6日,每年的11月6日,瑞典都会纪念古斯塔夫·阿道夫日,当天也是瑞典官方国旗日。

  他的王后是勃兰登堡公主玛丽娅·埃丽诺拉,在他去世之后,瑞典议会为他加大王尊号,他唯一的女儿克里斯蒂娜,继位为国王。

  克里斯蒂娜,1626到1689,活了七十三岁。瑞典女王,1632到1654。

  1933年美国米高梅公司出品的电影《琼宫恨史》,由著名的瑞典裔美国女星、高大俊美、身高1 米71的葛丽泰·嘉宝主演,讲述了克里斯蒂娜女王的事迹。

  在国王于三十年战争吕岑会战中阵亡后,当时六岁的克里斯蒂娜继承了王位,十八岁时她开始亲政。

  克里斯蒂娜被认为是十七世纪最博学多闻的女性,她喜爱书籍、手稿、绘画、以及雕塑,对宗教、哲学、数学、与炼金术,极有兴趣,因此,她打算使斯德哥尔摩成为“北方雅典”,因而请来了许多科学家、艺术家。

  她才思敏捷而喜怒无常;她不愿意担任女性角色,当她做出了不婚的决定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她于1654年退位后,改信天主教。

  在二十八岁时,这位“北方的智慧女神”移居教皇国首都罗马,赞助了了许多巴洛克艺术家、作曲家、与音乐家。

  她是前后五代教皇所招待的贵宾,也是反宗教改革派的重要人物,她是少数几位去世后葬于梵蒂冈的圣伯多禄大殿的女性。

  1654年,瓦萨王朝结束,瑞典改朝换代,换为威登巴赫家族的莱茵法尔茨王朝。

  九、莱茵法尔茨王朝,1654到1720

  克里斯蒂娜的表哥卡尔十世·古斯塔夫,是卡尔九世的外孙,1622到1660,活了三十八岁。

  卡尔于1622年生于瑞典,当时他的父母为逃避三十年战争战火而逃离德意志,回到瑞典。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去世后,他一家搬到王宫里居住。他和表妹克里斯蒂娜女王一同在宫廷长大,因此受到很好的教育。他在乌普萨拉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1638年至1640年到法国游历。

  后来,卡尔参与了三十年战争后期的战役,跟瑞典名将伦纳特·托尔斯滕森学习军事。1645年回到瑞典后,他经常进出宫廷,致力博取女王欢心,可是,由于女王抗拒婚姻,二人始终没有结婚。为了对表哥作出补偿,克里斯蒂娜女王于1648年任命卡尔·古斯塔夫为驻德瑞军大元帅。

  三十年战争随着《西伐利亚和约》的签订而终结,此后,卡尔获任瑞典全权大使,学习了外交技巧。和会期间,女王不顾以阿克塞尔·奥克森谢纳为首的枢密院反对,于1649年立卡尔为储君。

  1654年6月,克里斯蒂娜女王为了改信天主教而禅位于卡尔,卡尔继位为瑞典国王,是为卡尔十世·古斯塔夫。

  卡尔十世继位之初,首要工作是协调国内不和,把国家的军队收编到自己麾下,然后,他与戈托普公国的公主海德薇格·埃丽奥诺拉结成政治联姻,以此与戈托普公国结盟,对抗丹麦。

  在这一年,俄国进攻波兰,俄波战争爆发,一直延续到1667年。

  1655年,卡尔十世趁机对瑞典的劲敌、瓦萨家族另一支统治下的波兰宣战,第二次北方战争爆发,一直延续到1660年。

  波兰遭到两面夹击,同时进行了两场战争。

  卡尔十世率军自瑞典出发,攻打波兰,他统率着五万大军,还有五十艘军舰的舰队。强大的瑞典军队,赶走了波兰国王扬二世,取得初步胜利。

  但不久之后,因不愿意看到劲敌瑞典得利,俄国、丹麦相继对瑞典宣战。瑞军在波兰遇到强烈抵抗,战事转为不利,而瑞典在波罗地海沿岸的领地里加,则遭到俄军猛攻,丹麦更是直取瑞典本土。

  瑞典军不得不撤出波兰,回师进攻丹麦。瑞典军两次侵略丹麦,大败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三世。荷兰由于商业需要,出动舰队援助丹麦,丹麦才没有被瑞典吞并。

  第二次北方战争结束时,波兰王室放弃对瑞典王位的要求,瑞典两系并立国王的局面结束,而瑞典则从丹麦获得了现在的瑞典南部。

  大获全胜的卡尔十世回到瑞典后,乐极生悲,染上肺炎而去世。

  他有一个妻子,一个儿子,一些情妇,一些私生子女。

  五岁的儿子卡尔,继位为瑞典国王,是为卡尔十一,1655到1697,活了四十二岁,在位三十七年。

  卡尔十一在父王去世后,一直由其家庭教师教导,直至十五岁加冕为止。加冕后不久,他在斯科讷战争中抗击丹麦军队,成功捍卫了瑞典新夺取的领土。

  在击败丹麦人后,卡尔十一回到了斯德哥尔摩,他致力于纠正国家弊政,改善国家财政经济状况,这使得瑞典在他统治的后二十年里,维持着安定和谐的局面。卡尔十一统治期间,瑞典的财政、商业、海事,军备、司法、教育,都得到了改善。

  1697年,卡尔十一去世,其长子继位,是为卡尔十二。卡尔十二在后来以训练有素的军队对俄国进行作战。

  卡尔十一,一个妻子,七个子女,其中,儿子卡尔十二,女儿乌尔丽卡,先后为瑞典国王和女王。

  卡尔十二,1682到1718,活了三十六岁,在位二十一年。

  此时,俄国是彼得一世在位,他积极向欧洲靠拢,大力推行欧化改革,派遣使团前往欧洲学习先进技术,本人则化名随团出访,先后在荷兰、英国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欧洲军事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到俄国工作。回国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推进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欧式陆海军,并加强专制集权。

  彼得一世的欧化改革,将俄国从蒙古式国家改为准欧式国家,俄国实力暴涨,成为欧洲外围的强国,因此,彼得一世信心满满,打算挑战瑞典在三十年战争后所树立的霸权,于是俄国与丹麦、波兰、萨克森结盟,于1700年,向瑞典宣战,挑起了第三次北方战争,一直延续到1721年。

  当北方进行第三次北方战争之际,欧洲中心地区,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战事初期,卡尔十二率领瑞典军队,成功阻截侵略军,四处获胜,连败俄国、丹麦、波兰。卡尔十二拥有十二万大军,而俄国的十万军队,无论从战斗力上、还是从数量上来说,均非对手。

  1706年后,卡尔十二反攻至波兰境内,逼迫波兰国王兼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二世在瑞军兵临城下时退位。

  不久之后,卡尔十二亲率大军进攻俄国,深入俄国境内,但结果如他的后辈拿破仑、希特勒一样,在1709年遇到极冷的寒冬,大败给练兵有成的俄军。

  瑞典军溃散。俄国趁机夺占了瑞典在波罗地海东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