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被冤枉的女司机:人性比想象的更复杂

  2018年10月28日上午10点,重庆市万州区万州长江二桥上,车水马龙,各种车辆都在有序行驶。

  10点08分,突然一辆公交车偏离了车道,冲过了中心线,进入对面的车道,而对面车道上正有一辆红色的小轿车正常行驶,公交车跟迎面而来的小轿车相撞,小轿车车头被撞碎,车子被撞得转了一个180度的大弯,停在了桥面上,而公交车却继续向桥边快速行驶,并瞬间冲破二桥的护栏,一头栽进了桥下的滚滚长江之中。

  小轿车虽然受损严重,但司机居然还能自己打开车门走出来,司机居然还是位女子!这位女司机因为受到惊吓,早已不知所措地蹲坐在人行道上,她甚至都不知道给家人打电话了。幸好有好心人,看她的车子撞得厉害,估计她受伤不轻,就叫来了救护车,把她送去了医院。

  而那辆公交车却惨了,车上有14名乘客和1名司机,15人全部掉到了江中。

  那辆公交车为何会突然冲到对面的车道?车辆坠江之后后续情况怎样?

  1、报道失实,女司机背锅

  因为有一辆公交车坠江,车上有一车人,这无疑是一次重大交通事故。事发之后,重庆市政府立即组织各部门人员进行救援。

  政府调来了5辆消防车、70多艘救援船只、2艘冲锋舟和50名消防战士,同时调来了水下机器人,相关部门还调来了专业打捞船和大型浮吊,所有参加救援的装备和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搜救。

  这么大的事情,又这么大的阵势,自然会吸引来一众媒体,这里边既包括各大传统媒体也包括互联网媒体,甚至还有自媒体和主播。很多记者来到现场,看到的只是被撞坏的护栏,和车头被撞得稀烂的小轿车,他们甚至都没有看到受到惊吓的女司机,而只是道听途说知道红色小轿车的司机是个女的,当然有人抢先拍下了女司机的脚上的高跟鞋。

  于是各大媒体开始了竞赛式的报道。当天的11点15分,北京青年报就抢先在微博上发布消息——重庆大巴车坠江,政府正组织救援;12时03分,平安万州的官方微博也发布消息,称万州长江二桥发生交通事故,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正组织人员积极搜救,应该说,这两个微博上发布的消息还是比较客观的,虽然不免有些简略。

  13点40分,《新京报》记者在微博上发布了更具体的消息:“公交车坠江前曾与一小轿车发生相撞,系一小轿车女车主驾车逆行导致。”这位记者言之凿凿,称这一消息是从万州区应急办获得的。既然是从政府部门获得的消息,那当然是最客观,最可靠的了。

  紧接着,中国日报、搜狐网、新浪网、环球网等各大媒体相继发布消息,有的说:“疑似女司机坐在路边,脚穿高跟鞋。”连“疑似”这样的字眼都出现在新闻中,这等于自己承认还没有弄清真相,就匆忙发布消息。真相那可是新闻的底线啊。

  有的媒体说,“重庆公交车坠江原因:女司机逆行!”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从何而来,是靠想象?

  还有的媒体甚至发布这样的消息:“私家车女车主邝某已被警方控制。”而这家媒体甚至还明确说明了消息来源——乃是万州区交警通报。

  传统媒体跟网络媒体相比,显然要慢半拍,但是很多报刊也不甘落后,很快,在一些重要的报刊上都报道了这一重大事故。

  最先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的《新京报》,率先在报纸上发文,题目是《重庆一公交与逆行轿车相撞后坠江,女司机被控制,动画示意路线图》。这个标题,除了认定女司机是肇事者外,还“参考”了别人的“女司机被控制”的内容,特别是又多出了动画示意图,这个示意图不知道是哪个权威部门弄的,还是记者自己想象出来的。

  《北京青年报》也发文称《重庆万州22路公交车坠江,疑因一女司机驾驶私家车导致》,这家报纸也把“疑”字放在了标题里,也就是说它发新闻已经不需要弄清真相,只须记者猜测一下,想象一下就行了。

  《郑州日报》也来凑热闹,它发的新闻标题是《轿车女司机被控制!重庆一公交车与逆行轿车相撞坠江,水上搜救正在进行中》,基本上就是抄袭的前面的新闻,但是跟《北京青年报》相比,把那个“疑”字也省略掉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消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矛头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女司机邝某。而且更有想象力丰富的网友,结合多家媒体的报道,再加上神奇的想象,非常详细地还原了整个事故“真相”:大巴车正在正常行驶,但是迎面开来一辆红色小轿车,小轿车的女司机脚穿高跟鞋,并逆向行驶,向大巴车迎面撞过去,大巴车被迫紧急避让,导致冲破护栏坠入长江,车:上15人凶多吉少。

  又是女司机,又是穿高跟鞋开车,又是逆行。女司机邝某立即招来亿万网友和读者的愤怒,人们的指责和谩骂充满了网络。有人指责邝某:“不会开车就别害人。”有人指责:“因为你一个逆行祸害多少家庭!”有人则直接称邝某为“杀人凶手”。

  从上午第一则消息上网,到下午,整整6个多小时,网上的各种指责谩骂铺天盖地,这还不算完,很多网友还对邝某的家人进行人肉,特别是她的丈夫熊某也遭到了网友的攻击。

  2、舆论走向,数次变化

  就在所有媒体众口一词对邝某进行口诛笔伐之际,时间走到了事发当日的下午5点46分,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分局突然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一则通报,内容如下:“经初步事故现场调查,系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人们都知道,警方的通报才是事件的真相,这则通报等于为女司机洗脱了责任,她由“肇事者”,变成了受害者。但是更无辜的是,她平白无故受到了无数网友的斥责和谩骂。

  这则简短的消息刚一发出,很多人纷纷转发,很多网友还在跟着假消息骂女司机,但是看到这则通报的人越来越多,转发的也越来越多,很快,舆论的走向发生了转变,对女司机的责骂声很快消失。

  各地媒体的画风随之突变,它们先是删除了刚刚吸引了无数眼球的错误消息,然后发布正确的报道。一阵忙乱之后,各大网站上就只剩下了正确的消息,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样的画风突变,这样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确实也太大了点,所以就有人开始指责媒体。有人义愤填膺的质问:“重庆的公交车坠江了,难道媒体的公信力也要一起坠江吗?”不过,谁能保证,说这话的人,不是当初最早参与了假消息报道,并且把对女司机的辱骂推到高潮的那一个呢?

  突然又有人良心发现,觉得对不住那个被骂得体无完肤的女司机,于是又有人站出来说:媒体欠女司机一个道歉。然而说不定,这个说欠女司机一个道歉的人就是当初辱骂女司机骂得最起劲的那位。

  对媒体的指责连带着对女司机的歉意,瞬间又像传染病一样传遍了整个网络。

  但是事情还没有完。31日晚上23点28分,那辆坠入长江的公交车被打捞出来,除了证明车上的15人无一生还外,对车内监控视频的调取,揭露了事件的更深层的真相:

  原来在公交车坠江前的5分钟的时间里,一名乘客刘某跟公交车司机发生了争执。这名乘客是一位50多岁的妇女,她因为坐车过站,要求司机在桥上停车,她要在桥上下车。在遭到司机的拒绝后,这位刘某开始了无休止的“车闹”,她先是谩骂,后来演变成殴打司机。司机一边躲避,还不时还手,终于造成车辆失控,冲破桥栏坠入长江。

  这一消息一经公布,舆论立马又把矛头又指向这位刘某,作为一个成年人,竟然如此缺乏公共安全意识,为了贪图一己方便,居然不顾一车人的安全,对司机进行骚扰,致使一车人包括她自己葬身江中。

  一时间,对肇事妇女刘某的指责和辱骂又如汹汹洪水充满了网络,一如当初指责辱骂女司机一样。

  随着公交车内监控视频的细节不断披露,细心人又有了新的发现,原来,在刘某不断对司机进行辱骂和殴打的过程中,同车的另外13名乘客竟然没有一人出来劝解或者制止,假如有一人出来哪怕是劝解一下,转移一下刘某的注意力,让她不至于如此嚣张,也许这场悲剧就可避免。

  随之,舆论的走向又发生变化,人们又指责起另外13名乘客来:你们以为公共安全与你们无关,你们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哲学,导致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有人甚至继续发扬无底线辱骂的传统,恶狠狠地对另外13名乘客骂道:活该!

  一时间,舆论的汹汹洪水,又涌向了另外的13名乘客。当然这13名乘客已经作古,他们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舆论的压力了。

  其间,还有网友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内幕消息,称公交车司机通宵唱歌,导致疲劳驾驶,这才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这个消息一出,又有无数的网友跟进,舆论的汹汹洪水又涌向了公交车司机。

  总之这一个事件,前后舆论走向居然出现多次画风的转变,而且每一次转变都像新冠病毒变异一样来势汹汹,不可阻挡。

  3、谁之过?

  这次公交车坠江事故,无疑是一场灾难,并且是一场人为的灾难,特别是一场可以避免的灾难。这次事故留给人很多思考,但是谩骂不等于思考,有时可能会扰乱正常的思考。这是被无数次证明的一个真理。

  这次事故本来应该得到正常的报道,也应该从中思考总结出很多教训,但不料却毫无道理地引发了另一场灾难,一场网络灾难:这场灾难直接指向了事故的被害者邝某,给邝某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更没有道理的是还伤害了她的丈夫熊某。

  面对这场网络灾难,人们不禁要问:是谁之过?

  当然有人会说是媒体之过?因为正是媒体的错误报道,媒体的误导才造成了对邝某和家人的伤害。所以很多人才转而去谩骂媒体。但是一场新的谩骂就能抵消以前对邝某的指责和谩骂吗?用唾沫代替头脑除了造成新的伤害,根本于事无补。

  现在是时候冷静审视整个网络灾难的时候了。我们认为至少这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大众认真思考:

  第一,媒体是有责任的。媒体追求时效性,是没毛病的。什么是新闻?新闻确实关键在于一个“新”字,要用最快的速度把信息发布出去。但是新闻不要忘了自己的底线,那就是真实。没有真实就没有新闻。就像前面新闻标题中甚至出现“疑似”之类的字眼,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伦理问题。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连真相都没有搞清楚,就匆忙发布消息,你的职业操守哪去了?我们这么说决不是辱骂,而是一个简单的道德判断。

  作为一线媒体工作者,首先要弄清事故真相,这才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准则。作为一起交通事故,新闻工作者有很多途径获取事故真相,比如可以察看现场车辆的行车记录仪,采访现场人员,等待权威部门发布消息等。但是很多一线工作者却选择了想当然和人云亦云。这是造成报道内容跟真相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

  当然媒体追求流量也没毛病,但是唯流量是求,就要出问题。事实上在各大媒体报道的过程中,有很多不良媒体是单纯奔着流量去的,它们为了博人眼球,才不管报道的真假。

  更有甚者,为了流量,不惜编造情节,那就更加恶劣了。

  第二,大众的刻板思维也是造成这次网络灾难的重要原因。很多人喜欢贴标签,一看见女司机,就要想当然,认为驾驶技术不行;特别是一看到高跟鞋,就联想到违规操作。

  事实上,这次事故的双重受害人邝某,是一个有着6年驾龄的老司机,她开车一向非常谨慎,而且在桥上整个行车过程中都属于正常行驶。媒体和网友却毫无道理地认为她是违规操作,并且是逆行。

  诚然,报刊媒体曾经有过不少关于女司机由于驾驶经验不足造成交通事故的报道,但是这样的报道却在很多人的头脑里产生了一种固化思维,甚至有人把女司机视为马路杀手。这样的刻板思维和对女司机的“污名化”无疑成了网络推手,一步步把事故报道推向跟真相大相径庭的地步。

  第三,大众的从众心理也是造成这次网络灾难的重要原因。看一看整个的舆论变化过程,简直就是一场笑话,一开始,人们一边倒地指责辱骂邝某,甚至连邝某的家人也捎带上;后来又指责辱骂媒体;后来又指责辱骂刘某;后来又指责辱骂车上的乘客;后来又指责辱骂公交车司机。

  这些人最善于运用的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武器就是指责和辱骂,他们唯一不肯运用的就是脑袋。

  这些人还自以为占领了道德制高点,正义得无人可比,实际上他们不过是一群没有脑子的庸众。

  这次网络事故或者说网络灾难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它留给人们的教训不应该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