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论汇总十篇

  可持续发展理论篇(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4-0186-03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戈德史密斯、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等人开创了对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戈德史密斯最早尝试并倡导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他认为:“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成性质及其相对规模共同构成一国的金融结构,而金融发展就是一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金融相关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 Ratio),他的理论为后来的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Deregulation)提供了指导。然而,在此理论指导下的金融自由化实践却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自8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金融资产不论是总量还是与GDP的比率都有快速增长,但这并没反映各国金融发展的真实程度。事实上,当时拉美和东亚一些国家为了处理金融问题,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而严重的金融问题更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它充其量是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量性金融发展观。可见,戈氏金融结构论的缺陷在于:(1)对金融结构的界定存在偏差,有以偏概全之嫌,即用金融结构的特殊情况,也就是用金融资产的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的比值代替金融结构一般,而忽视了金融结构的其他表现。事实上,金融结构按商业性与政策性来划分,有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按融资方式来划分,有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按金融产品对象来划分,有银行、保险和证券,等等。(2)只重视数量的发展而忽视质量的发展,其结果是金融资产在总量上虽然迅速增加,而质量却存在着巨大隐患。

  爱德华?肖摒弃了新古典理论,提出了“金融抑制(financial depression)”和“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的思想。他认为一国的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刺激、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因此,要摒弃金融抑制而采取金融深化。同时,罗纳德?麦金农也对新古典理论进行修正,从另一角度阐述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他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的根源之一是实际利率的金融抑制,指出实际利率使货币与实物资产存有“互补”和“替代”关系,适度的实际利率有助于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不能过分地长期依赖外国资本,必须而且可以通过金融自由化求得资金上的“自助”。但是,作为对戈德史密斯“金融发展”观念的深化,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提出的这两个概念尽管突出了金融制度与金融政策在金融自身发展以及促进或抑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专注于制度和政策因素的作用,肖和麦金农关于“金融发展”的理解只是在内容上补充了戈德史密斯的观念,其自身同样是不完备的。另外,他们片面强调金融自由化的作用,而没有具体分析解除各种管制措施的环境、条件和顺序,而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经验教训也使他们的理论受到了实践的挑战。这一切都源于他们的金融发展或深化理论的内在缺陷,即事实上他们假设“制度”是可以脱离一国特定的社会背景而平移或简单输入。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意识到了金融抑制模型的诸多缺陷,同时深知基于这些模型提出的政策主张过于激进(如对发展中经济体或转型经济来说,金融自由化是不现实的)。他们直接利用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的最新成就,把内生增长和内生金融中介体(或金融市场)纳入金融发展模型中,摒弃了六七十年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从效用函数入手,建立了各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不确定性(uncertainty)(偏好冲击、流动性冲击)、不对称信息(information asymmetrical)(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督成本(auditing cost)(有成本的状态证实)等,对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形成做出了规范意义的解释。帕特里克提出“金融供给论”和“金融需求论”;斯蒂格利茨等从信息不完全出发提出“金融约束论”,以莱文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则从经济增长、资本市场和金融中介之间的作用等角度分析了金融因素的作用。但总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虽然构造了许多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数学模型并用来具体分析金融的作用机制,但它们过于集中地强调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对金融中介体研究集中于银行和股票市场,忽视对投资银行、基金、保险等其他金融中介体作用的研究。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也只是集中于银行和股票市场,未关注其他中介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没能很好地解释与预测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许多国家(地区)接连爆发的金融危机。

  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133个国家和地区――即大约3/4的IMF成员国都经历了程度不同的金融困难。90年代末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更是极大地破坏了危机发生国(地区)的经济运行秩序,使其经济增长的进程突然中断,一些国家经济和金融的波动还引发了剧烈的社会动荡。然而,上述金融发展理论在面对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时却显得有点捉襟见肘。当然,金融体系的种种缺陷并不一定是这次亚洲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或唯一原因,但由于危机的爆发首先从金融体系陷入困境开始,而且不加节制的金融扩张也确实在危机的累积过程中发挥了消极的作用,因而反思金融发展理论在发挥理论解说和预言功能时的“失常”,对于总结经验教训、摸索金融发展规律无疑非常必要。

  (一)理论范式

  上世纪末爆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实际上反映了金融学的危机,它表明当代金融学的发展滞后于实际金融活动的发展,因而表现出了理论对经验现实的不适应。换句话说,金融学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解释和预言的功能,是金融危机产生的理论根源。经济学、金融学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都充分表明解决经济、金融问题的迫切要求往往是其实现超越和进步的最主要动力与契机。这一方面是经济、金融实践科学的性质决定了经济、金融理论随实践改变而改变的特性,但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学、金融学在自成体系的同时,具有了自身的惯性发展轨道,其对传统范式的维护是经济学、金融学沿着此惯性轨道运行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当代金融发展理论要摆脱危机、继续前进并对经济金融的未来发展承担应有的理论解说和实践指导作用,突破、调整乃至超越既定范式就是其在新形势下自我更新的首要任务。

  (二)分析方法

  金融学的实证化趋势使其成为一门分析的科学,但是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的分裂也导致其逐渐演变出迄今越来越明显的工具性与技术性倾向,而这种倾向实际上是一种“建构理性”(construction ration)崇拜。建构理性满足于思想试验的结果去检验现实经济、金融,而没有觉察到最近几十年来金融的迅速发展和急剧演变:金融已不再简单地是过去人们所认为的资金运动的信用中介,将金融仅仅解释为货币、资金的融通或借贷关系不仅不再公允,而且具有相当的片面性;金融也不再单纯地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或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一种工具或杠杠,而应成为经济的核心,甚至成为经济本身。因此,当代金融发展理论一方面表现出在形式论证上的严谨和完美,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在实践解释上的苍白与无力。

  (三)政策涵义

  一定时期的经济、金融理论在其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现实政策涵义,反观传统金融发展理论不难发现:由于戈德史密斯将金融发展等同于金融结构的变化,并用金融相关率来评价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其现实意义上的金融发展就只是包含金融资产、金融结构等要素的特定金融结构的变化,其实质就是量性的增长;而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即放松对利率和金融机构的管制,其实质也就是金融自由化。20世纪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频繁发生的危机表明,量性增长并不能带来金融整体效率和功能的提高,金融自由化也存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问题,二者共同的缺陷就在于无法保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情况下,当代金融的实践发展迫切需要具有一定预言和解释力的理论来指导。

  三、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1998年5月,中国学者白钦先在“面向21世纪全球金融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郑重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施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2001年《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的出版标志着该理论框架的构建,而其之所以可视为金融发展理论的可能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

  (一)拓展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范围

  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部分,金融发展理论主要是关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则认为发展是要解决一个共同的世界性问题,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都需要发展,发展绝不仅意味着传统金融发展理论所界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机构等金融结构诸要素的增长,还包括随之出现的金融体制的变迁,以及金融活动与变化的社会、经济、金融环境相适应程度的提高。新的金融发展观把金融与经济的运行结合起来,特别是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金融体系的发展与深化问题,即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二)回答了世界各国金融难以持续发展的原因

  上世纪世界各国金融发展可持续性问题异常突出的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又紧密相关。主要是许多国家没有意识到金融是一国最基本的稀缺战略性资源,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可扩张性、高流动性等特征,如果合理配置,金融就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如果配置不当,就会产生金融动荡和危机,影响和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稳定。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表明,造成金融发展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是对金融资源的过度和放任开发,而六七十年代,许多政府对金融资源过度的干预和管制又成为金融发展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八九十年代金融自由化政策本是对之前政府过度干预和管制金融资源的一种纠正,但从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相对落后国家金融发展可持续受到严峻挑战来看,其原因又恰恰在于不适度和不适时的金融资源开发政策。

  (三)建立了一种现代、广义和动态的金融资源观

  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都将资本或资金简单地视为一种生产要素(production factor),实质上,这是一种较为原始与静态的金融资源观。它意味着将与资本或资金紧密相关的其他金融要素排除在外,而没有这些要素与资本或资金的有机结合,资本或资金就是悬空的、被动的、抽象的、甚至不可理解和难以捉摸的纯价值凝结或累积。在金融经济时代,这种观点已远远不能完整、科学地概括出当代金融的全部内涵和巨大功能。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历史与实践,特别是上世纪末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表明,现代金融活动不但保持和深化了传统的中介作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衍生成为一种不依赖于真实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独立行为或独立存在,金融已不局限于资本或资金的借贷功能,而是更广泛、更深刻地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引导、渗透、激发和扩散作用。因此,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态势下,尤有必要揭示金融的内在资源属性,突显它的战略性、脆弱性、中介性、社会性和层次性,透彻理解它既是资源配置的对象,同时又是配置其他资源的方式或手段。

  (四)树立了一种全新的金融资源效率观

  金融资源效率观作为对传统金融效率视角的根本转换,主要体现在:(1)新金融效率观把金融作为主导因素,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来考察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对传统效率观(强调实物)视角的根本转换,为解决相关的经济问题找出了可能的主因――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2)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目标函数是金融效率的提高,由此带来金融稳定以及金融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借鉴金融约束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约束条件:金融资源的长期有效利用和金融资源的脆弱性;(3)金融效率是质和量的统一,强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金融效率高低的评价标准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适应与协调程度;(4)金融效率包含金融脆弱性的研究,从而通过提高金融效率和降低金融脆弱性来推动金融稳定,进而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金融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此框架下研究金融效率,可以借鉴更多跨学科的成果。

  (五)倡导了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从孤立分析到关联分析的研究方法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崇尚货币分析,但从金融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虚拟性、信息技术发展对金融脱离传统轨道运行的推动以及由此引发的新一轮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等现实情况来看,现代经济学的货币分析已不可能涵盖和有效地解释日益复杂的金融过程(货币及其作用只是其一部分)及其对真实经济的影响。由此,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分析视角――金融分析,即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与金融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它既是货币分析的逻辑延伸,更是对货币分析的拓展和超越。另外,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理论演变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个严重缺陷就是理论研究的预设背景过于狭窄和单一,研究者通常都是严格限定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愿拓展视角以联系领域之外的变化和发展。这种孤立主义的研究传统,不仅制约了经济学的进步,更使经济学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乏善可陈,经济学家们则被嘲笑为“迷惘的预言家”(lost prophets)。而金融可持续理论既涉及金融本身的发展,又对金融相关的经济过程加以关照。因此,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隐含在背后的金融分析是对关联主义的研究方法的鼓励和肯定。

  四、小结

  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诞生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质是一个宏观的、高度哲学概括的金融理论,它的研究基础是金融资源论,研究对象是金融资源配置,研究方法是金融分析,研究目的是促进金融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创新之处在于注重发展且强调可持续,而其全新的研究视角以及敢于冲破传统经济、金融学理论固有的范式和禁锢则是对金融发展理论的有益尝试。因为理论研究就是如此,当现有的理论陷入困境,就应改变观察角度,重新审视所考察的对象本身,最后,或者否定原来的错误认识,或者完善原来不完全的认识,直至重新定位基础概念,使得它更有助于理解问题本身。不过,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也正如其倡导者自己所言,其体系的严密性、理论深度等方面还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也远未实现精密地论证和深刻地阐发,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Goldsmith, R.W (1969),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 Gurley,J. and E. Shaw,(1960), 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3] King, Robert G. and Ross Levine(1993),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8, pp717-737.

  [4] Levine, Ross, and Sara Zervos (1998), Stock Markets, Banks, Economi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8,

  pp537-558.

  [5] Patrick,H,T.(1966),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4(2,January):174-189.

  [6] Stiglitz, J.E. (1994),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8.

  可持续发展理论篇(2)

  [ Abstract ] this paper fro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of both the relation between, analys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to the current concerns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omestic and abroad the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ecological mental aspects of architectural practice, reiterated th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heme of world attention and importance urgency, we want to " focus on global thinking, based on the region of action ", construction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he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 Key word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nature; ecological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科技四个方面来看,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现存的制约条件下,争取环境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在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寻找最佳的生态体系和土地利用形式来支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

  就整体性人居环境与建筑可持续而言,主要是处理建筑内部关系和外部环境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共生关系,如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绿化布置与周围绿化体系形成网络化、保全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古建筑和传统街区,保存和发展传统民居。

  (2)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是要创造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系,强调建筑的全寿命过程。在建筑使用过程的运行管理中,采用长寿命的建筑材料,内外装饰采用可更新的构造方式,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和重新利用。

  (3)通过对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合理运用,力求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益最大

  化,这是当前可持续规划与建筑研究的重点所在。

  (4)可更新、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系统,如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等清洁能源;有效利用水资源,如中水循环利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

  总的来说:可持续的建筑追求环境与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提高社会空间、

  经济空间的效率,追求居住环境与建筑运行系统全面生态化。在技术方面,则提

  倡依赖地方条件,以合适的技术解决问题。

  二、“人类聚居学”在生态学上的探索

  道萨迪亚斯晚年对于人类聚居与全球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问题表达了深切的关注,他觉得有必要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更明智地利用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对所有资源的浪费和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多地感觉到需要一场大的变革。”

  三、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学在处理人与环境方面主要表现在:一,尊重环境的自然属性。二,整体地考虑生态、社会、文化等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强调设计每一局部,每一层次同各级环境整体的不可分割性。三,强调设计过程的多学科性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共同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复杂关系。

  生态建筑学的任务是改善人类聚居环境,目标是创造自然、经济、社会的综

  合效益。生态建筑学是立足于生态学原理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建筑师所关心的不是生态学的全部内容,而是一部分。生态建筑学把建筑作为生态过程整体中的一部分来研究,并且以整体有序和循环再生为其基本原则。

  四、国外创新理想人居环境的自然生态精神

  可持续设计目标在于,“满足现在的需要而不用消耗自然的资源”。可持续设计必须包括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规则的关心,和关心建筑以及城市的能源使用以及环境影响一样,因此,可持续建筑的核心在于:低能耗、广适应性、资源效率。

  高技派的典型代表性人物理查德?罗杰斯,曾经在东京中心区某小山上设计过一栋利用风能的写字楼。建筑的主体部分面对高速公路,外墙为直线;南立面是比较平滑的曲线型,曲面的形状使空气流经主建筑和服务楼之间的缝隙,当风通过办公楼和服务楼时,被曲面压缩和加速,从而推动缝隙间的涡轮风扇而产生电力。 “服务大楼”在太阳和风的作用下也像通风烟囱一样,装饰有透明玻璃、漫射玻璃和不透明板的北立面允许日光进入到需要自然照明的空间,而其他受阳光直接照射的立面是热绝缘的。热绝缘立面和内部的混凝土结构吸收大部分的太阳热。地下室周围的水被用作热存储体。这些水在夏天被作为冷却剂,冬天作为加热剂来温暖冷空气。

  另一位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他认为:“可持续发展建筑并不仅仅是单座的建筑,其概念可以扩展到整个城市、区域乃至地球全体。”现在的城市发展己经吞噬了太多的土地。一个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可以减少土地消耗而提供舒适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社区。

  在福斯特看来,“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用最少的来做最多的。这句话可能是密斯那句著名的“少就是多”的生态解释。建筑应该有比较灵活的可变性,这样它就可以为人类提供更长久的服务。从而减少建设造成的环境问题。德国柏林的国会大厦改建可以看做是福斯特在这方面的实践。

  五、我国传统理想人居环境的自然生态精神

  中国传统理想人居环境的“自然生态”精神,在于它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顺应地域特征,巧妙地综合利用各种生态因子,达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l)对气候的应对

  自古以来,房屋就是让人避免受外界气候干扰而得以舒适生活的空间,建筑从其产生时就表现出一定的气候功能。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基础也就是以满足人类生理舒适为目的适应过程。

  (2)对地形地貌的应对

  营建活动的进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适应,充分利用基地的各种地理、环境因素,顺应地形地貌,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珍惜土地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3)对材料的应对

  充分利用乡土建筑材料,发挥构件材料的天然性能。

  (4)对资源的应对

  保护和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首先表现在村落、城镇的选址上,“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就从总体上利用了自然资源,使整个居住环境享受到充沛的日照,回避了寒风,减轻了潮湿,重视理水,节约水资源。

  (5)对植被的应对

  中国传统住居历来重视植树绿化,护林、绿化的思想已载入到许多传统村落

  的乡规民约里。从选址到建设整个过程,都力求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到最小。

  结语

  理想人居环境建设,作为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早己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重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行动,它涉及到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

  二十一世纪,环境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从生态到人文,原有的设计观念都不能适应人类生存的空间和审美心理的需求。环境是我们大量的日常现象组成的,每个人对于环境的感知都是独特的,但在深处又是一致的,否则对于环境认知就无法交流,无法定向和认同。

  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也认为:“尽管存在着推动世界相互接近的全球化力量,但各国都越来越努力的寻求自己的文化个性……我们将从一个单极世界走向多极世界”。因此,在探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居环境的道路上,要“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区的行动”,建设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理想人居环境。神州大地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衍生栖息的地方,我们的祖先建设了无数的城市、村镇和建筑,也留下了非凡的环境理念。

  【引文】

  C.A.Doxiadis. We Need a Great Revolution. Ekisties,1974.

  C.A.Doxiadis. Eeology andE kisties. ElekBooks Ltd.,1974

  C.A.Doxiadis. Eeology and Ekisties. ElekBooks Ltd.,1974.

  【参考文献】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2月出版

  《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美〕/著 华夏出版社 2001年4月第一版

  可持续发展理论篇(3)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1-0049-0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经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痛苦中,人类积极反思和总结传统经济发展观不可克服的矛盾,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1987年4月27,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并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对我国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相关领域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做出了总体部署。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的发展观出现重大转折,将给人类的发展进程和社会文明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工程活动范围的扩大、对社会和环境影响的加深,工程伦理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工程伦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最先兴起的。上世纪70年代,美国最早在工程院校进行工程伦理教育。80年代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工程伦理教育及其相关研究获得了政府、大公司和社会团体的广泛支持。从世界范围来看,工程伦理教育作为工程教育中一门不可或缺的、独立的课程的地位已经确立。许多国家已经把工程伦理课程纳入工程教育的计划中普遍实施。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思潮,但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是两者都是后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都是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 

  二是两者都倡导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强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人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强化人们的环境意识;而工程伦理的发展也已从人际伦理扩展到生态伦理,因此工程伦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伦理关系问题,使工程师形成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和原则来对待工程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从这点看,两者有一致性。 

  三是两者都以人类的伦理道德为最终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符合人类伦理道德的需要的,有着深厚的伦理背景,它继承了人类历史上所有伦理文化的精华。工程伦理教育本质是一种伦理教育,以伦理为依托,其要旨就在于让受教育者懂得如何在工程活动中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复杂伦理关系,具有深刻的伦理判断力。因此,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在理论基础上有着共通性。 

  由于,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在关联,这就使得影响广泛的可持续发展观或多或少会对工程伦理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工程伦理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可持续发展视阈中值得关照的一个领域。 

  二、可持续发展视阈中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社会变迁角度而言,工程伦理教育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意味着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应考虑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工程活动作为重要的人类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广泛而直接,但在当前我国的许多工程活动中,工程活动的负效应问题日益突出。笔者以为人们在考察、反思工程问题的时候,应多视角、全方位的认识和理解工程,不仅仅只局限于技术的角度,还要从伦理层面来认识,处理好工程活动的开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以对他人、社会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实施工程,这才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就对现代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培养能从伦理视角审视工程的、有责任感的工程师,这才能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才有利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从工程教育发展角度而论,工程伦理教育可促进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工程教育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直接导致培养的工程师极具功利性和工具性,认为“工程学方法的特点是,只关心最基本的逻辑问题,而不关心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种没有价值、伦理、人文精神的工程教育忽略人、社会、环境的三位一体,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在工程教育中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改变技术至上,工具理性的教育现状,促进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三)从育人的角度来说,工程伦理教育可促进工程技术人员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自然的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不全面、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只有当人的自身获得解放与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毫无疑问,工程伦理教育能够完成使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全面的自由的发展的人的使命,以契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表现在:第一、工程伦理教育为工程技术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打下理论基础;第二、工程伦理教育为工程技术人员提高环境意识提供思想源泉;第三、工程伦理教育为工程技术人员培养以伦理道德视角和原则来对待工程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提供精神支撑。总之,只有通过工程伦理教育才能使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工具性人才”,这样才能适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工程伦理教育的有益借鉴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整体观、协调观、持续观和平等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改变了传统发展观人与物颠倒的错误认识,恢复了人的主体地位、价值与尊严。这对于整个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工程伦理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要求工程伦理教育应面向可持续发展来定位。

  (一)工程伦理教育不仅要注重人际伦理教育,更要吸收生态伦理与环境伦理教育资源的精华,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教育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 

  随着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和环境危机的日益加深,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基于此,工程伦理教育作为一种伦理教育,在这方面无疑有优势,但应有所侧重,其重心应放在加强工程师的环保意识,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强化工程师的责任意识上,养成其为群体或人类共同福祉考量的思维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新世界观 

  (二)要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优化,而且需要社会人文环境的优化,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构建一种尊重自然、顾及后人、注重人文理性的全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虽然工程伦理教育本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学科,但在其实施教育过程中仍要始终注重贯彻科学性与人文性,培养工程师在未来的工程活动中不仅讲究设计、管理的科学性,还要注重工程活动的人文关怀,赋予工程活动以人文理性,这不仅有利于人类的安全与福祉,也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超越价值。 

  (三)要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理论研究 

  工程伦理教育的产生发展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事业,需要科学、完备的理论指导,理论好比指导我们冲锋陷阵的一面旗帜,只有科学的理论和充分的实践两个方面协调发展,达成和谐统一,工程伦理教育才能切实显示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去完成其历史使命。我们应深入系统地研究工程伦理教育理论,探讨工程伦理教育实践,构建工程伦理教育理论体系,并以此来推动和加快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提高工程伦理教育的质量,使工程伦理教育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四)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必须发扬“全球伙伴精神”,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一、要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国际型思维,向国际先进的工程伦理教育理念学习,勇于将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国际工程伦理教育之中,要主动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第二、要积极推进与国外理工科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大胆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经验,邀请国外教师讲学或授课,组织教师或学生到国外理工科院校考察和学习。要鼓励学科带头人加强与国外同行学术上的联系,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缩短与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差距。 

  综上,为了社会、经济、自然,实质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工程伦理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可持续发展视阈中值得关照的一个领域。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肖平.工程伦理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37-57. 

  可持续发展理论篇(4)

  F830A

  佟硕(1982-),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策性金融、金融发展理论;张磊(1981-),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发展理论;吕正日(1992-),男,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发展理论。

  现有的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在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层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构建了完整的金融发展理论框架,证明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但是已有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金融发展问题本身,没有对金融的本质属性问题、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的关系问题、金融效率以及金融体系生态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构建系统的社会科学分析体系,总体的研究状态还停留在量性金融的阶段。以白钦先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切入点,经过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建立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金融发展理论做出了创新性的完善和拓展。

  一、对金融资源属性的研究

  金融资源学说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对金融资源属性的揭示又是金融资源学说的逻辑起点。白钦先(1998)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经过对百年金融发展史的反思和对已有金融发展理论的再认识,对传统资源观进行了拓展,确认了非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赋予金融以资源属性的定位,提出了金融是一种资源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金融资源是最基本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了全新的金融观。为了清晰地界定金融资源属性,白钦先(1998)将金融资源属性概括和抽象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广义的货币资本或资金)、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金融组织和金融工具)和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各种金融因素构成的体制机制及相互影响产生的关系),三个层次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同时,白钦先对金融资源的特征展开了研究,启发性地揭示了金融资源的二重性特征,即金融资源是资源配置的机制,也是资源配置的对象。金融资源在受到配置的同时,也通过自身的传导机制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二重性之间是统一的。金融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枢纽和关键因素。白钦先对金融资源属性的认识,是一种对金融问题研究的全新视角,从本质上提升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层次,为研究金融发展问题建立了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将金融从单独的符号、服务、中介、工具、杠杆一类提升到人类社会一切资财之源的高度,提升到成为人类核心性资源,战略性资源的层面”。

  白钦先建立的金融资源学说,通过对金融资源属性的揭示,将狭义的金融观提升为广义的金融观,将对货币非中性的认识上升为对金融非中性的认识,从而使稀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与人类欲望无限需求的关系成为金融发展与经济研究之间重要的契合点,促使金融分析与经济分析有机结合。

  二、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的研究

  从西方金融发展理论演进的过程看,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是理论研究的重点,由金融结构观向金融功能观的转变,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金融发展问题的关键。白钦先从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融资方式结构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功能)入手,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内,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比较银行学》中,白钦先首次提出了金融体制是由九大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框架,开始了有关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问题的研究。在金融结构研究方面,白钦先(1999)通过对世界一些主要国家金融业及其业务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观察到内生性自然演进过程的存在,即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间呈现出不平行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状态,其将这种状态高度概括为“金融倾斜”。在此基础上,白钦先(2003)通过对传统金融(直接融资)与新金融(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和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直接金融在绝对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逐渐接近甚至超过了间接金融,并将这种现象定义为“金融倾斜逆转”,认为这种逆转是重大而深刻的金融结构变迁。通过对金融结构的重新认识,白钦先指出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结构(特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变迁即金融发展”的观点是一种量性金融发展观,是一种忽视了金融发展内在实质性内容的片面金融发展观。通过对这种观点进行修正补充,白钦先(1998—2004)阐述了“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观,提出金融结构变迁并不必然就是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应该是质性发展与量性发展相统一的一种状态。

  在金融功能研究方面。白钦先(1998)明确指出金融研究的重点应该由金融结构观向金融功能观转变。他认为金融功能也是一种金融资源,属于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与金融结构相比,金融功能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稀缺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其更易于整体观察与把握,更少受人为干预,所以更难能,更难成,更难得,也就更稀缺(2006)。白钦先在关注金融功能问题的过程中,还深刻地揭示了金融正功能与负功能的辩证存在问题。其认为,现有的研究对金融正功能的关注和研究较多,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受到比较广泛认同。但是,在关于金融负功能的研究方面,理论的深度还很欠缺。所以,结果是金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金融功能偏离正常运行状态,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白钦先、谭庆华(2006)系统地研究了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问题。他们对金融功能重新界定,提出了由基础功能(服务功能、中介功能)、核心功能(资源配置)、扩展功能(经济调节、风险规避)和衍生功能(风险交易、信息传递、公司治理、引导消费、区域协调、财富再分配等)构成的金融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功能的演进轨迹。他们认为金融功能的演进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而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会发生共存状态下交替重叠。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功能演进即是金融功能的扩张与提升,金融功能的扩张与提升即是金融发展。金融发展的功能观点实现了金融量性发展观与质性发展观的有机结合。

  白钦先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问题的系统阐述和深刻揭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触及到了金融及金融发展的本质性核心,对金融发展的实质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提出了评估金融发展的客观标准,使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的对象更加明确,层次更加清晰,理论基础更加坚实。

  三、对金融效率的研究

  随着白钦先对金融的资源属性的揭示和对金融功能观的阐述,金融效率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并成为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钦先(2001)对金融效率定义是金融资源在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以及金融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配置的协调度。金融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应该通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衡量,而这种效率应该实现量性发展与质性发展的统一。从静态来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既要实现金融各子系统的协调,也要达到金融与经济两个复杂系统的协调。从动态来说,金融配置效率既要实现时点上的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也要考虑发展过程中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影响关系。因此,白钦先,丁志杰(1998)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应该是金融整体效率与微观效率并重的发展。白钦先,沈军(2006)基于系统科学的视角,将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整合在金融系统内进行研究,提出了SFE框架。他们认为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金融问题的关键是以金融效率为切入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三者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金融结构通过金融功能这一纽带与金融效率发生作用,金融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环节是金融效率。在他们看来,已有的关于金融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金融个体或是诸如保险、银行、证券等局部的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方面,缺乏对不同金融市场互动影响、金融系统与经济系统、金融结构内部构成、要素配置机制及其效率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他们引入了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重点通过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简称CAS理论),按照“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思想,将金融系统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进行研究。

  通过在理论体系中引入金融效率因素,白钦先为金融发展问题建立现实的基础。将金融资源、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等问题与进行效率相关联,一方面为理论分析提供了现实的落脚点,另一方面也为评价和评估金融发展提供工具和方法,同时,为研究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了基准。

  四、对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问题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白钦先(1998)提出了建立金融可持续发展观的问题。其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遵循金融自身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兼顾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建立与健全金融体制,发展与完善金融机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质性金融与量性金融的良性协调发展,达到经济与金融在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白钦先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这是中国的问题,更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影响世界各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与的战略问题。白钦先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涉及经济资源观、金融资源论与可持续发展三大领域。他利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对1998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进行了有力的解释。指出由金融危机衍生出的金融理论的危机问题,解释了亚洲一些国家在金融发展过程中,没有按照自身所拥有的金融资源属性,不合理配置,导致了金融的负功能超过了正功能,导致了泡沫的积累和金融系统的超负荷运转,最终危机爆发。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这种不可持续的金融发展战略必须得到摒弃。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白钦先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其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量和质统一的发展;二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相对稳定发展与跳跃性发展并存的发展;三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金融整体效率与微观效率并重的发展。白钦先(2003)将这一战略是应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挑战,保持国别和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性战略对策。

  白钦先教授建立的以金融资源理论为核心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理论方面,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金融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通过全新的视角审视金融发展问题,为金融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使得关于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不再只局限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方面,在金融发展的估计与测度时,更应该从是否实现人本关怀、人文精神、人性启发的角度,对金融发展进行评价。在现实方面,一个国家在构建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功能,通过金融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必须要理解本国金融资源的分配状况,针对这种客观存在,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既要避免开发不足造成的浪费,更要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掠夺性使用。因此,在金融资源利用上,也要关注金融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保持,实现建设友好型金融生态环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钦先比较银行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2]白钦先建立面向21世纪的金融可持续发展观[J]城市金融论坛,1998(8)

  [3]白钦先论金融可持续发展国际金融研究,1999(4)

  [4]白钦先等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白钦先百年金融的历史性变迁[J]国际金融研究,200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篇(5)

  [中图分类号] F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0-0130-02

  [作者简介] 陈明坤,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实践。(江西 南昌 330013)

  受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经济全球化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当今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处在这种时代大环境中,可持续发展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对可持续发展成本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问题正式列入重要议程,并且提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观点。目前,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成本研究也仅仅停留在环保成本的研究,而对受社会人文环境影响的人文成本却未受到重视。笔者试图从广义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成本问题,并命名为“可持续发展成本”。

  一、可持续发展成本的理论成因

  “发展”永远是人类社会不变的主题,创新则是“发展”不竭的动力。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人类经过实践摸索和理性反思后在认识上的一次突破,也是人类思维方式和观念更新的一种表征。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人类共同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即是通过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活动去协调和解决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的矛盾,使人类社会系统与地球及其周围的自然系统保持和谐、均衡、共生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层次性。根据可持续发展所考虑的主体不同,可持续发展可分为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次。微观可持续发展指局部、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如企业、乡镇等;中观可持续发展指区域、行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或省市、集团企业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宏观可持续发展是指国家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也可延伸为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针对性。可持续发展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而是针对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如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等提出的,这些因素将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会计围绕这些因素的变动情况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反映和控制。

  (三)目的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和创新。发展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导向,创新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可持续发展会计的目标就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从价值方面反映和控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代价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多少好处,以评价宏观、区域或局部社会经济绩效,为经济决策服务。

  笔者认为,由于环境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等,因此,生产经营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变化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有收益也有代价,衡量代价的指标如自然生态成本、人文生态成本等都属环境成本的范畴,通过对它们的反映和控制,从而达到减低环保成本或发展成本的目的。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成本要研究的范围。

  二、可持续发展成本的一般理论问题

  可持续发展成本有自身的特点,以下介绍可持续发展成本的一般理论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成本的研究对象。可持续发展成本作为成本的一个特殊门类,其研究对象有如下特点:

  1.成本主体。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成本主体是不同的。从微观角度看,成本的主体是企业、乡镇等个体;从中观角度上看,成本的主体是企业集团、省市、行业等;从宏观角度上看,成本的主体是国家整体经济。

  2.成本分期。可持续发展成本与其它成本不同,根据管理上的需要其成本分期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种,反映和控制当期可持续发展成本,并提供相应的财务报告。

  3.成本对象。成本归集的对象是某投资项目、开发项目、生产项目等,将可持续发展成本列入项目成本,作为决策方案的组成部分,实施科学发展。

  4.成本计量。可持续发展的代价也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可分为直接成本计量和间接成本计量等。间接成本通过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项目直接成本。

  (二)可持续发展成本的效益评价原则。可持续发展成本的任务是揭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成本与效益问题,即成本与效益孰高的原则问题。所谓可持续发展成本是指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代价以及放弃另一种发展方式所付出的代价,所谓可持续发展效益是指选择另一种发展方式而得到的一种发展方式代价的减少或效益的增加。效益大于成本才是可持续发展成本所应遵循的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成本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成本的目标在于向决策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成本管理信息,可持续发展成本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强调可持续发展成本信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比较,从中找出差异成本并加以控制,从而提高成本主体的经济效益。

  三、可持续发展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成本是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环境遭到破坏而产生的环境成本,包括人为破坏资源而付出的代价;或因环境差异而产生的差异成本,包括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差异损失;通过这方面成本的研究,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可持续发展成本或称发展成本由自然生态成本、人文生态成本等组成的,分别研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差异成本,以期取得最佳的发展效益。

  (一)自然生态成本。自然生态成本是可持续发展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核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本问题。

  1.自然资源成本。加强对资源的成本核算,是变自然资源的计划配置为市场配置的必要手段。自然资源按其是否可以再生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也称为可耗竭资源,尽管有些是可以回收的资源,如金属资源,但可回收的资源依靠回收利用而得到补充的数量是很低的,所以可耗竭资源是无法逃脱被耗竭的厄运。可再生资源是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其可持续性有些受人类利用方式的影响,即能否合理开发利用,如果能合理开发利用,则资源可以恢复、更新、再生,甚至不断增长;否则,蕴藏量不断减少,以至耗竭,如森林资源;有些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太阳能。为了改革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现状,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将所有可耗竭自然资源和其可持续性受人类利用方式影响的可再生自然资源纳入自然资源成本核算体系。

  2.环境保护成本。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密切关系。据有关专家对各种污染物来源所作的分析,目前自然环境所接受的污染物中有80%来自企业,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对此,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的教育使公众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各种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约束。环境问题使企业成本增加,环境风险增大。主要表现在:①预防性法律法规大量增加,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②对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原材料实施限制使用和禁止使用,直接对企业生产成本产生影响;③国家对企业环保责任的范围将做出扩大性规定,对企业的环保责任追究已不再停留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废弃物排放,而是扩大到产品使用过程的环保污染(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和使用后回收利用等方面。因此,加强环境成本的核算和控制势在必行。

  (二)人文生态成本。笔者认为环境成本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以上所述的成本内容属狭义的环境成本,即是基于自然环境一旦遭到破坏的成本问题,是学术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是环境的客观的、外在的一面;广义的环境成本还应包括基于人文环境一旦遭到破坏的成本问题,如行业垄断问题和问题等并由此产生的人文生态成本就属于此类,它有别于自然生态成本问题,但却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环境问题,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成本。由此可见,对环境的研究仅从狭义的角度去衡量,无助于全面、彻底地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

  阿期德的文化模式指出,一个国家社会文化特征主要从以下4个因素反映:①个人主义相对集体主义,②权力距离大小,③对不明朗因素反映的强弱,④阳刚相对阴柔。笔者认为,阿期德的文化模式虽然只是研究人文环境的某一方面,但对人文生态成本的研究却很有借鉴意义。在阿期德的文化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笔者提出人文生态成本的部分内容如下:

  1.制度成本。研究制度成本,主要目的是对国家或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公正和不公平的现象,通过以价值形式进行反映,以价值工程比较分析,找出由于制度不够创新而引起的社会经济效率的浪费,以及不公正及不公平现象等诱发的社会经济代价,这些隐形成本就是制度成本的一部分,必须通过国家或社会的制度创新来解决。制度成本与制度效益的比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观念成本。研究观念成本,主要目的是对因公民的思维、道德、信用和价值观而产生的观念差异,因观念差异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代价以及为此所进行观念创新的投资,即形成观念成本。与观念创新后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对比,所形成的观念效益为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郭培章.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可持续发展理论篇(6)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力的进步,自然环境被不可避免的开采、改造甚至是破坏。随着人类发展对自然能源的不断索取,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不断的被激化。且随着污染的逐步严重,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在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则成为平衡水资源的重要方式,如何平衡好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关系,为此,我国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可持续发展,能够在发展和环境之间选择一条更为平衡的发展道路。水利的规划和实践,也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发展的指导内容。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我国水利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思路进行研究,并将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阐释,现报告如下。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指人类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活动,需要在满足目前的需求的同时,不破坏未来人类的发展需求的能力。而我国作为资源利用量最大的的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大,对环境的影响大,对环境的破坏也大。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则成为我国当前环境与发展之间的重要矛盾。我国将可持续发展概括为四点:首先,可持续发展不是限制发展和反对发展,相反的,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力求将发展的方法转变为减少消耗、避免浪费以及减少环境压力的方法;其次,在发展的同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放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上;再次,可持续发展将发展的资源、环境作为基础,确保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向协调;最后可持续发展则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向适宜,做到有法可依、全社会参与。

  2我国水利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水利发展,已经由单纯的水利发展成功的转向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发展,并以及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持续发展并未完全的融入到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和开发当中,水利规划、建设以及管理都未完全实施可持续发展。使得我国当前的水利发展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征兆和现象。使得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低,出现浪费现象。其中主要现象为北方河流出现断流情况,特别是华北地区,出现大面积的漏斗、湖泊干枯以及萎缩现象,而部分地区则出现绿洲消失、植被减少、土壤沙化等问题。而草场退化、沙尘暴、虫害等环境问题,则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而造成的。除了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够以及保护不当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森林大面积砍伐、偷盗、坡地垦荒等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都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围湖造田、开垦湿地等活动,则严重的损害了水资源。中央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退湖还田以及建设秀美山川等决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进行科学的指导。但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施。其中对水资源周边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对水资源周边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的规划、以及对水资源周边的人类活动对环境以及水资源的影响等。都是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

  3面向可持续水利规划的规划思路

  (1)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思路以及研究过程。对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思路,在规划和研究过程中,需要经过以下的过程:首先,要根据水源地周围以及其流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水利的规划,内容主要有水利规划的依据、水利规划的具体任务、水利规划的目标以及水利规划的指导思想,并将这些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其次,要对水源地周围的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地区的未来经济发展进行预测与分析,做出预测模型,将未来经济发展与水利工程的关系进行预测和分析;最后,在对水源地以及其周围的流域进行用水量以及可供水资源进行建模,并将其作为水利规划的基础建模。(2)规划水资源。对水资源以及其流域进行系统和科学的分析后,就需要对水资源进行规划,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合理的安排和利用水资源,而规划的方法和手段,则要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做到对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保证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和科学的规划。为此,水资源的规划与定量,都与社会经济、人类发展、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处于非常复杂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中。在对水资源进行规划时,要将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和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合系统耦合模型的建立,使水利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

  4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中的关键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首先,要对水源以及其流域的水文、生态以及社会经济等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其次,要对不同的水源地跟据不同的定量方法进行定量,特别是湖泊以及盆地地形,都要进行不同的水源定量,而定量的依据,则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源地以及其周围经济结构的调整;(2)湖泊等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3)上游的灌区的发展规模以及饮水量的大小。结语综上所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与实践,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国的国家、技术人员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成,通过实施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与实践,能够做到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做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者:陈佼 单位:重庆市巴南区水务局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理论篇(7)

  中图分类号:TD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251-01

  现如今交通运输已经成为社会大系统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发展越来越快,人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也随着越来越大: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资源存量的相对短缺、运输耗费的不断增加等问题暴露也越来越严重。因此,21世纪的交通运输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发展,使运输资源资源在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1、交通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

  由于经济、政治、地域的不同,可持续发展有一些理解和解释上的差异。中国的观点是以社会进步为目的,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强调社会、经济、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摆脱贫困,促进实现控制人口增长与保护自然的目的。

  1.1 运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在:满足劳动力资源转移的需要,以合理的运输网络布局和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达到人口有序移动的目的;使商品和信息更方便的流通;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发展的公平性,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对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促进作用;还可以有效解决自然资源、劳动力、生产设施等生产要素相分离的矛盾[1]。

  1.2 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应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前提

  土地、水资源、木材、刚才、水泥等等建筑材料以及石油产品和煤等能源都是交通运输中需要使用的资源,有的是不可再生资源,甚至有些资源需求量极大。所以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可持续。

  1.3 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应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为约束条件

  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相得益彰的,交通运输是利国利民、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在运营阶段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所需资金和技术保障提供了经济支持。然而交通运输对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破坏。所以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应控制一下这些问题:(1)各种运输方式的废弃物排放,如汽车尾气及铅污染、船舶的生活垃圾及油污染,噪声等。据有关数据反映,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公路的单位污染强度最重。因此应该大力控制和治理公路运输的废弃物排放。(2)噪声污染。通过对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噪声强度的对比研究发现,噪声强度最大的为公路,其次是飞机。噪声污染会影响人体健康,对建筑材料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在以后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中须建造隔音墙等类似作用的保护措施[2]。

  2、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

  交通运输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产业,因此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它的广泛社会影响,尤其是铁路运输具有普遍服务的功能,交通运输的发展,经济是基础,社会可持续性是目的,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而不顾巨大的社会效益。

  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交通运输工具增多和路线延长,但会导致噪音、空气污染、滥占土地等环境问题,因此在坚持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对环境造成发面影响,只有发展才能生存,没有生存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是建通运输发展的核心目标,这种发展是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的前提下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的作用是相互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条件,从而表现出发展的共同性和公平性。目前有两个途径达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是交通运输与系统外部环境即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互动关系;二是交通运输与系统内部即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和协调。交通运输方式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即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发展和协调促进了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加速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利用效率[3]。本文将着重讨论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3、交通运输与外部要素的相互作用

  3.1 交通运输与社会

  交通运输社会的影响表现在生活、国防、政治、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完善的交通运输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们的出行需求得到满足,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巩固人民民主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56个民族之间实现科技文化交流,改变了原本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状态。还有促进了国际之间的沟通交流,巩固国防,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加快区域和全球一体化进程,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4]。

  3.2 交通运输与经济

  在社会经济系统中,交通运输业是最基础的子系统,其包括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托运等,是其他各子系统得以有效运转的主要承载体,作为纽带和桥梁将各产业、各地区、各部分联系起来,是使国民经济大系统充满生机和活力、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社会经济各方面对交通运输的依赖性随着社会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达越来越明显。交通运输会改变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方式,具体表现在拓宽市场空间领域、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加快资金的周转率、影响国民经济布局等方面。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交通运输业通过三种影响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1)前向效益,诱导物流新工艺、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新装备工具的出现(2)旁侧效应,指的是运输业对所在地区商业、供销、粮食、外贸等行业及地区经济的所有行业的供应、生产、销售中的物流活动的影响;(3)后向效应,表现在对某些供给资料部门的影响[5]。

  4、结论

  交通运输科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可持续发展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资源及环境等方面,内部影响体现在交通运输方式的配置与优化。外部影响与内部影响相互作用决定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与实现程度。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是是交通与社会、经济、资金和环境相互协调,使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内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其选择与配置是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地应结合各地的特征,建造合适的交通运输体系,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智伟.浅析交通运输管理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3:186.

  [2] 朱超,崔敏,高永亮,廖娟.交通运输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J].综合运输,2015,02:50-53+59.

  可持续发展理论篇(8)

  一、财务分层理论的演变过程

  (一)财务分层理论的二层次说阶段1988年郭复初教授发表了《社会主义财务的三个层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财务体系包括国家财务、部门财务和企业财务三个层次,首开财务分层理论的先河。虽然市场经济下部门财务已无存在的必要,但其提出的国家财务和企业财务是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的雏形,是财务分层理论的起源。之后于胜道教授于1995年明确提出所有者财务理论,并根据现代企业制度两权分离的实际,将财务分成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同时,他还重点阐明了所有者财务存在的意义以及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的区别。此后,干胜道教授在随后的系列论文《试论创建所有者财务学》、《对所有者财务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和专著《所有者财务论》中形成了关于所有者财务的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标志着财务分层理论的初步形成。

  (二)财务分层理论的三层次说阶段1997年,汤谷良教授发表了《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一文。该文吸收了西方财务理论中的相关内容,丰富了财务分层理论。至此,财务分层理论就发展到“三层次说阶段”――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汤谷良同时指出,在以上三个层次的财务管理中,经营者财务是最主要的。其理由是:“所有者财务在企业以法人形式存在以后主要是一种监控机制,而不是一种决策机制;财务经理的财务是注重日常财务管理,是经营者财务的操作性财务;经营者财务是企业财务的精髓。经营者具有财务自,有权独立进行财务活动,包括资金筹集、投资、使用、分配和偿还的自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的自”。赵德武教授(1998年)提出了另一种“三层次说”,指出财务问题包括债权人财务、出资者财务和企业财务。伍中信教授(2005)赞成汤谷良教授关于财务分层理论的有关观点,并进行了一定的发展,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财权分割理论,以弥补财务分层理论的不足。

  (三)财务分层理论的五层次说阶段李心合教授(2003年)指出财务体系应当包括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外部利益相关者财务,包括出资者(或股东)财务、债权人财务和政府财务。出资者财务具体包括终极出资者财务和中间出资者财务;债权人财务主要指银行作为企业债权人的财务,其涉及的财务问题主要包括:银行对企业的信用分析和资信评估制度、限制企业负债期限和债务资金的用途、抵押和担保制度、对企业及其经营者财务行为的约束制度、银行介入公司财务治理的制度以及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财务和解及清算重组制度等;政府财务指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制定“公共财务规则”,以界定公司财务行为边界、方式和后果。第二层次为经营者财务(或受托管理人财务)。经营者财务内含董事会和总经理两个具体层次。经营者财务是拥有实际控制权的财务层次,其财务对象是公司的全部资产,目标是使其控制下的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并公平地协调各种财务利益关系。第三层次为职能部门财务(或财务经理的财务)。由于分权制的存在,企业内部下设很多职能部门,对应到财务方面则要设立财务部门。就职能部门财务而言,它是经营者财务的职能化和具体化,在性质上是从属于经营者财务的操作性财务。第四层次为分部财务。在一个实行授权制的层级制企业里,分部或责任中心实际上构成内部相对独立的理财层次,因为分部或责任中心一般都有其相对独立的财务活动,由此形成了财务的第四个层次。第五层次为员工财务。李心合教授认为,除了公司层面的财务决策控制权分享和收益分享制度外,财务公开制度、公司财务运作层面上的财务责任或责任会计管理制度以及在员工个人层面上的合理化建议制度等,都是员工参与公司财务治理与管理的重要机制和方式。因此,公司财务应当包括员工财务在内,员工财务同其他财务共同组成财务分层理论等方面。

  二、财务分层理论的分歧

  (一)二、三层次说的理论依据――委托理论在有关财务分层理论的研究中,二、三层次说和五层次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前者主要是根据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来发展财务学,主要代表人物为伍中信、干胜道、汤谷良等绝大多数学者。伍中信教授(2005年)运用经济学理论对财务分层理论的依据进行了深刻剖析,认为两权分离是财务分层理论的理论来源,而委托理论则是财务分层管理的理论基础,财务分层理论是完全可以置于委托这一理论框架中进行分析的。因为,企业的所有者是否将某些财权以及将哪些财权让渡给其他理财主体,归根结底是要将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和权衡。如果某一财务事项因委托而产生的收益大于其成本,则所有者会让渡该财务事项的处理权。由此就为财务分层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学基础。

  (二)五层次说的理论依据――利益相关者财务与二、三层次说不同的是,五层次说的提出者李心合教授则考虑到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融合,并在二者的基础上开创性的提出了“利益相关者财务”作为财务分层理论的理论基础。具体来说,李心合教授提出的利益相关者财务是吸取了共同所有权理论、托管责任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精华并结合财务学自身的特点而产生的。

  (1)共同所有权理论。“共同所有权理论”最早是由弗里曼(Freeman)、多纳德逊(Donaldson)、布莱尔(Blair),米切尔(Mitchell)等为代表的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共同所有权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集合,而这组契约并不仅仅包括股东和经营者,还应包括债权人、员工、政府、社会公众、供应商和顾客等。影响企业治理的专业化投资中的任何一方,都要求参加企业分配,即股东获得红利和股息,债权人获得利息,经营者和员工获得工资和报酬,供应商与客户从与公司的交易中获得利益,政府从企业收税。

  (2)托管责任理论。2001年,美国学者约翰?凯从托管而非所有权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托管责任理论”。约翰,凯认为,所有权概念是不适用于公司的,没有谁能够拥有公司,公司应当是“有自己个性、特点和激情的机构”,是一种社会组织,拥有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是公司资产的受托管理人,而不是股东的人,“受托管理人的职责是保持公司的资产,并公正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并为了促进公司利益的发展,有权在任何情况下以他认为合适的方式采取行动。”按照约翰,凯的托管责任理论的观点,公司受托管理人所关注的“是利害相关者群体――投资者、雇员、供应商、顾客和管理者等的广泛利益,而不是仅只关注其中某一类”。

  (3)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在管理学上,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通常是指“公司董事作为公司各类利

  害关系人的信托受托人,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履行公司在社会中的应有角色”。该定义包括两项基本原则:利他主义原则和受托管理原则。公司社会责任一词内含公司股东以外的其他利害相关者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以及整体社会的利益,因此是对单纯的股东利益导向的公司财务模式的重大挑战。

  由于财务分层理论的提出者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导致了在财务分层上的重大区别。从财务分层理论的发展阶段而言,二层次说和三层次说基于委托理论,认为所谓的分层就应该是具有委托关系的分层,是具有产权关系的上下级之间的分层。其主要代表人物伍中信教授虽然也认识到了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但认为不应把除股东、经营者和财务经理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纳入到财务分层理论体系之中,并强调指出,其他利益相关者是财务主体之外的主体,所掌握的财权不属于分层的范畴,是一种平行的主体。同时,伍中信教授还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财权分割的概念,对财务分层理论进行了推进。而五层次说主要依据的是共同所有权理论、托管责任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认为财务分层应当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经营者、财务经理、企业员工等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内,这些利益相关者同股东和经营者一样,均从属于同一财务主体。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财务分层理论的客观要求

  (一)和谐社会思想的引入在目前的财务学界,西方现代财务理论仍占据主流地位。西方现代财务理论由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Miller&Modigliani的资本结构理论、Sharpe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Fmna的有效市场假说以及Black&Sc-holes的期权定价理论组成。其中1959年最早提出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理论。但是,中国关于财务理论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建国初期,中国财务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引进原苏联的财务管理理论。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将企业理财活动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就是从这一阶段开始,中国在吸收西方先进财务理论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很多具有自身特色的财务理论,财务分层理论就是其中之一。在新的时期为了更深刻的体现中国特色,财务分层理论必须契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的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如《尚书?尧典》提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周礼?春官》提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这些都体现出了古人对和谐的重视。而后来的《易传》和《中庸》对和谐思想的认识更深了一个层次。《易传》提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中庸》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儒家经典中的和谐思想也得到了后人的传承和发扬。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005年2月,主席又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的财务分层理论的发展也必须契合大的时代背景,把和谐思想充分地纳入到企业微观层面。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引入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1980年由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出版的文件《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中第一次出现的。该文件第一次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术语提出,指出:“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对地球的关心,除非地球上的土壤和生产力得到保护,否则人类的未来是危险的”。1987年2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日本东京召开第八次委员会,会议通过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即布伦特兰报告)。该报告首次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国际社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是第一份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行动计划,从政治平等、消除贫困、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生产和消费方式、科学立法、国际贸易、公众参与能力建设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活动和手段。这些决议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而中国政府更是积极响应,并率先于1994年3月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至此,可持续发展便成为了中国的一项发展战略。而可持续发展也从最早关注自然属性发展到关注其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一点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因此,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引入财务分层理论中。

  可持续发展理论篇(9)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上至大气圈对流层的顶部,下至岩石圈的表层,介予大气、陆地、水域的交合面,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智慧圈五大圈层所构成,是融和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在高中课程的体现

  地理课程具体反映了缝理教学内容,也是对地理教学内容作是的安排和设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包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影响,对自然灾害防范教育,各地的文化习俗、宗教,经济差异,国际合作,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等内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包括地形、气候、气温、降水等自然地理要素,工农业生产及其分布地区,海陆分布特点、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等内容,这些内容虽然不是直接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但却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础。

  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要求“让学生认识刭环境变化的规律,认识环境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能分析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了解影响自然环境变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以及环境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了解和认识个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他地方的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一要求也充分反映了有关自然、人文以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内容在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相互协调的重要性。所以通常高中地理课程所设立的环境知识都体现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环境主题”要求。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素材,尤其是高中地理教材。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内容标准中直接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共22项,占内容标准的20.95%,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理教育的理念,也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