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愿意活在无限月读下?

  [20200519·哲论]无限月读哲学刍议

  by 但愿

  本文总字数预计超过8万字 ,第一部分,总共22000字余。

  目录:

  ①痛苦与幸福:复写可能世界[时空间体]

  ②边缘与入口:天天如何逃离[限定月读]

  ③辉夜的驱使:从神树分离的[白绝僵尸]

  ④监控与注视:红月亮看着你[魔法电幕]

  ⑤作者的惋惜:怀旧的乌托邦[重回一体]

  本文所有的注释都会标记,笔者认为重要的部分会加粗,如果你遇到既加粗又是斜体,那么笔者认为这段话非常重要。

  无限月读想要开启,不充分条件是要神树开花(实际上辉夜开启无限月读的时候并不需要借助月亮,月亮只是扩大效果的增幅器),此时神树开花与月亮共鸣,所有的人都沐浴在红色的月光之下,黑夜如同白昼一般闪耀,此时光明便让人们陷入了失明的状态,不管你是否注视着光,当光照耀着你的时候,便是身中了无限月读。配图1:无限月读效果图

  陷入无限月读的人,会被神树包裹起来,变成一个茧,在茧房之中,会获得幸福的回忆。回忆的时间过长,就会变成白绝,最后成为辉夜的士兵。这些士兵会拥有一模一样的外形,完全听命于辉夜的指挥,辉夜便可以号召这支军队,用以反抗来自月球的同辈。配图2:火影忍者漫画678-1

  从岸本齐史构筑的无限月读的描述过程来看,与其他陷入到幸福状态的幻觉空间相比(如诺齐克的体验机器、普特南的缸中之脑、黑客帝国的矩阵等,下文会一一提及)(注释),具有以下特征:

  一、每一个人陷入无限月读世界,彼此之间的感受互不勾连。

  对应作品 《世界奇妙物语,2016年春 做梦机器》(链接1:优酷视频 )

  二、无限月读环境缔造的幻觉妄想大部分是内心希望发生的,而不是强制回忆痛苦的。

  反差作品《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反差幻术:月读

  三、无限月读的施术者,似乎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

  秽土转生也不需要施术者付出代价。反差作品《楚门的世界》《时代错乱》(Time Out of Joint,1959)《36小时谍报战》(36Hours)

  四、若非外部世界用强制能力将其破坏,陷入无限月读的人,最后一定会失去意识。

  反差作品 《美丽新世界》(信息)中提到的索玛(链接2:未名者:索麻畅想曲——评《美丽新世界》 ),则不是这样,当药效退去之后,会回到现实。

  五、被施放无限月读的人,没有选择权。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从无限月读中脱身,还会拥有无限月读里的记忆。

  反差作品《乐园追放》(-Expelled from Paradise-)。身处乐园和身处地球,只要是同一个人,记忆都不会断裂。

  这些特征和其他幻想空间的思想实验,形成了具有高度紧密联系的互文性,同时又缔造出了一个独特的思想实验。他们(无限月读与其他作品)之间相互映射,构筑出了一种乌托邦的可能性。无限月读与火影忍者中的其他设想,也形成了一种对于时空间体的论述。本文将通过作品内部的长程相关性,作品和作品之间的互文性,以及空间构筑与其他哲学思想实验的关联,进行一次综述,以及刍议。

  本文由5个主要部分组成。

  第1个部分主要讲知觉与感触。即构筑空间所需要的条件,如何营造这些知觉,以及为何营造出了幸福体验,人们还可以有理由不踏入这样的构筑空间之中。

  第2个部分主要讲构筑与逃离。笔者将借用天天逃离失败限定月读的过程,向大家分析如何构筑一个不被人发现的无限月读空间。以及如何构筑一个一定会被发现的幻想世界。

  第3个部分主要讲独立的意志。笔者将从白绝僵尸谈起,我们将会看到哲学僵尸、多人共用同一意识、神谕决定命运、独立意志何以可能等哲学问题。

  第4个部分主要讲监控与反监控。这里我们将从假设宇智波斑,成功实施无限月读后,他将如何维持这种状态的成本开始讲起。这个部分中我们将会看到边沁、福柯、奥威尔、赫胥黎、麦谢森、熊培云、胡咏等人对全景敞视监狱这一命题的演变。

  第5个部分主要讲解决分歧的可能性。无限月读是岸本其实给出的几种解决纷争可能性中的一种,他认为无限月读的本质是逃避。我们还会看到其他几种可能性以及社会学家鲍曼与哲学家齐泽克是如何评价的这些可能性的。

  由于无限月读牵扯到的哲学命题和作品过多,笔者援引的时候难免挂一漏万,文章论述篇幅过长,可能会出现一些描述错误,请大家多多以“啄木鸟之精神”批判捉虫,笔者在此深表感谢。

  无限月读虽然是幻术,但它的本质是缔造一个时/空/间/体。《火影忍者》中将其归类为幻术,并认为幻术的最高级别就是无限月读。并未将其归类为时空间忍术,而时空间忍术里的天之御中属于最高级别。配图3:天之御中设定书

  对于时空间体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以借助于拉康/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与海德格尔的“此在”(Dasein)进行。

  注释1:什么是哈贝马斯的「主体间」哲学?此在(Dasein)是海德格尔在他的巨著《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哲学概念。Dasein一词无法翻译成中文的术语,它由两部分组成:da(此时此地)和sein(存在、是)。为表达da与sein本身的关系,有时也译作“亲在”、“缘在”等等,“此在”是现在比较通用的译名。但当理解此在的时候,不能将da理解为此时此地,而是指通过对“存在”的领会而展开的存在方式。

  注释2:此在_百度百科

  简单的说是空间体包含了时间、空间和身体同时的介入。没有身体的介入,如何感知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位移,而身体本身又是肉身哲学(Philosophy in the Flesh 参考读物:肉身哲学 (豆瓣) )和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 参考读物:链接3 心灵哲学 (豆瓣) 参考知乎专栏:behind the mind )的一个重要讨论对象。

  从人的感知系统来看,人最直接感知到的部分是三个:时间的流动、空间的位移和身体的感触。《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乔治·莱考夫 马克·约翰逊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一书中就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隐喻都来自于这三个部分。配图4:《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57页配图5:《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58页

  时空间体与时空间忍术的区别,就在于你的身体是否进入时空之中。时空间忍术,还可以进行二次分离,将其分离为没有时间的空间和没有空间的时间。

  卡卡西的神威,就是制造了一个没有时间的空间(或曰与带土共享同一个时空间),而该空间本质上因为没有身体的介入,所以没有也自然不会拥有幻觉,在这个空间中只会拥有不属于任何身体感知的大量异物。有谁还记得代表神威空间的独特标记物品是什么?配图6:阵之书-神威资料

  同样的,天之御中这是更高维度上的没有时间的空间,它代表着诸多空间的强烈分离,在该(复数个)空间中只有沙漠、丛林、火焰、寒冰或超重力。大筒木一族开启天之御中,不需要任何过渡性的媒介,如同开启一个任意门,从木叶直接跳转到风隐村。与此相似的是黄泉比良坂和天送之术。

  二代目火影的飞雷神之术(以及波风水门的瞬身之术),就是没有空间的时间。他们并没有缔造出全新的空间,只是通过标记的方式交换了所处的位置。标记不会形成场所,同样会将时间进行无限的压缩。不管是千手扉间,还是波风水门,都能够控制飞雷神之术的标记替换的时间长短。卡卡西也是通过神威虚化的时间长短,发现了宇智波带土就是面具男。配图7:者之书-神威资料

  宇智波斑的轮墓·边狱被归类到了时空间忍术,然而事实上他与诸多分身术没有区别(尽管在表述中说明,轮墓斑是来自于轮墓世界),而分身术从哲学上看是身体忍术。与分身术有关的各种忍术创造了新的空间和时间吗?并没有,这些忍术只创造出了新的身体。配图8:轮墓·边狱-资料

  同样的通灵之术与空间传送口,不能够简单的认定为时空间,它们更应该属于时空间体。通灵兽所在的世界是一个拥有各种各样物品,生物系统的世界,唯一需要斟酌的就是,这个世界是否可以透过火影忍者所在的地图找到。配图9:火影忍者地图 图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70093/answer/242361957

  目前已知的秘境包括但不限于龙地洞、湿骨林、妙木山等多处。

  如果通灵兽所在的世界是可以通过徒步迁徙或者其他交通手段抵达的,那么它就应该被纳入到《火影忍者》的世界地图序列中。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中,除了人类的生活描述场景之外,还需要和一个拥有隔离人类之外的其他的生物共处的环境。可以借助漫画作品推测出来的位置,笔者援引的资料可以得出不在五大国的势力范围内,更多则像是在国与国之间的边缘夹缝的位置中。妙木山最有用的具体信息出现在409话,深作仙人提及妙木山靠走需要一个月才能到,并且不知道秘密通道的话还是白搭。而龙地洞的线索出现在《博人传》72-74集博人和佐良娜先是在晚上使用忍者跑,并在第二天白天到达了大蛇丸基地。

  (注释3:

  @锦曦日

  的回答:火影忍者中,妙木山,湿骨林,龙地洞都在什么位置?)

  然而如果通灵兽所在的世界只能够通过通灵、召唤、开启入口的方式抵达,那么地图将如何绘制?这些通灵兽所在的空间里,通灵兽们似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王维的《桃源行》似乎能够非常好的描述这几个神秘的仙境。初因避地去人间,更问神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常时只记入山深,清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注释4:桃源行原文、翻译及赏析_王维古诗_古诗文网 )

  可是这些仙境,为什么能够变成充满战争的火影忍者世界观里的桃源村呢?至少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这些仙境里所存在着的可能的斗争与统治,他们的故事又将如何展开?他们是否会受到无限月读光芒照射的影响?北美敌托邦小说深层次地应和着这种思想,其文本中的自然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自然(牧歌式自然)、第二自然(人工自然及毒性自然)和第三自然(作为媒介客体的自然)。三层次自然的尖锐对立体现出作者对新型科学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的思考。

  (注释5:论文 论北美敌托邦小说的自然描写的生态划分 谭言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2012年3期149页)

  明显的,三大秘境正成为着第一自然(牧歌式自然),最多只会成为战乱忍者世界的对应物,而不会介入其中。

  在火影忍者手游中,这些仙境成为了不断挑战和刷碎片的地方。鲍德里亚在《拟象与仿真》里提到拟象论,让秘境似乎成为了一个消费主义语境下的注脚。配图10:手游里的妙木山作为刷关地图展开

  这就像《火影忍者》的地图永远无法绘制出,可能与他同样广袤的神威空间、黄泉比良坂一样。更不要说它遵循了“天圆地方”的地图绘制的方式,不管在任何一个地图版本的位置上,都没有办法将它整合为一个山体、球体,也没有办法将它整合为星球的联系。

  无限月读引导出来的幻像,也并不在地图所描述的范围之中。而像限定月读这样制造出来的一个平行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的人们的生活是否会一如往常,还是只是制造出来进行模仿?他们是否如同王阳明所说的,你一见此花,此花便盛开,你不见此花,此花便寂灭。“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注释6:《传习录(下)钱德洪录》,叶圣陶点校,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第233页)

  我们似乎认为对于自我身体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应该是统一的,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这里笔者借用《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第10章[你以为什么对你重要什么就真的对你重要吗?身心灵独木桥]的试验即可看出,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并不处在统一连续上。这个游戏测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火影忍者》中对于时间空间和身体的认知。第一回合:传送装置的选择你被选去火星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件事上你没得选必须去,但你可以选择到达目的地的方式。一选择传送带,你将走进地球上的一个扫描器,它会破坏你的大脑和身体,同时记录下你所有细胞的准确状态,三分钟之后信息会到达目的地,在火星会创造出一个和你完全一样的新的身体,事实上和原来的你没有任何区别。二是选择搭太空飞船去,这种方式比较危险,飞船途中失事的可能性是50%,你可能因此而死,但是如果飞船成功抵达,你的身体和大脑不会有任何程度的损伤。第二回合:记忆的选择传送装置和太空飞船都成功了,没有任何的麻烦,但是火星上危机四伏,有两种奇怪的病毒入侵了这颗星球。第1种病毒会破坏你的身体,幸运的是医学有了高超的发展,很简单就可以装上人造的四肢和器官,你被这种病毒折磨的不轻,现在你几乎整个身体都是人造部分了。第2种病毒依然存在,它并不攻击大脑,而是把你的神经通道搞乱,导致记忆的丧失,还有性格的改变。 现在你已经感染了这种病毒,医生对付这种病毒的办法就是用先进的芯片替代你被侵害的大脑部分,你的病情很严重,几乎整个大脑都必须换成芯片,不过试验表明这么做一定能够完整保住你的记忆个性,未来规划和信仰等,并且能够让你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要是不这样你就得向这种病毒屈服,后果就是记忆的丧失与性格的转变,你必须选出你认为最能保证自己活命的决定,你选择换上芯片大脑还是随病毒肆虐?第三回合:再生的选择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家已经能够修复所有的伤害,选择了芯片,大脑的人还给你有机的大脑选择了成为病毒受害者的人,人格也能够稳定下来。但是科学进步,还有一项惊人的发现,所有人类身上的非物质部分姑且称之为灵魂,他确实会在人死后离开肉体,进入新生的动物或者婴儿体内,当然他不带着任何的记忆,否则我们早就知道轮回转世了,有人认为灵魂决定一个人的性格是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先天遗传与后天教养的影响非常大,灵魂的影响相对较小。到目前为止,尽管你有着离奇的过去与古怪的转变,你的灵魂还与你同在。如果灵魂被保存在冰点以下,超过一周就会死去。这是你要做出的最后一个选择,目前你病入膏肓,但是科学家已经快要找到治疗这种疾病的解药了,更进一步的说,他们还发展出一种技术,让人类进入冬眠的冷冻状态,接受冷冻的人日后可以带着完好无损的记忆与性格重新苏醒。第1种选择是任病毒发展,你将死于目前的疾病,你的灵魂将继续存在,但是你的灵魂将不再保存你的记忆,意图,欲望等。第2种选择是进入深度的冰冻,日后再解冻进行治疗,这种选择将摧毁你的灵魂,并且只有30%的成功率。 活下来还是死亡并不重要,在这个在线的版本测试中,有大约60%的参与者活了下来,另外40%的人不幸丧生。而活下来的部分,你最后做出的选择,只能够在心智、灵魂和肉体中选择一个。

  (注释7:《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英]朱利安·巴吉尼,杰里米·斯唐鲁姆 2012年3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62-166)

  试验结束后,这本书写到在哲学史上有三种因素被认为是自我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个游戏正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第1个是肉体的连续性,第2个是心智的连续性,第3个是灵魂的连续性。配图11:《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166页

  果壳网在文章《科技如何改变了 火影忍者 的世界?》(链接4:科技如何改变了《火影忍者》的世界?| 果壳 科技有意思 )中也提到了如何判断身体、查克拉、忍术、继承和储存的关系。(注释)我们似乎可以把火影忍者中的诸多人物重新一一对应到身心灵独木桥的实验中。从这种关系的演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对抗神秘力量(如查克拉)的可能性,“蛇叔掌握核心科技”、“我的父母是一个人”在拥有两性繁殖的忍者世界中是难以想象的,这也是为什么动画作品将大筒木辉夜和地球上的男人进行结合的原因。大筒木辉夜在漫画中可以说是无性繁殖的代表,在世界各地的早期神话里,有诸多女性怀上子嗣也是经由无性繁殖而产生的。希腊神话则刚好相反,没有两性的行为就无法产生孩子。1、轮回眼和木遁是神树/十尾的能力,辉夜吃了神树果后获得。2、辉夜产子的时候能力分离。六道继承神树能力,六道兄弟继承母亲原本的能力。3、六道俩儿子再次分离神树的能力,其中轮回眼退化为写轮眼,所以斑要获得柱间细胞才能开轮回眼。再考虑到各民族神话中均有女性无性生殖的故事,岸本取材过的西游记中有饮子母河水怀孕的女儿国。因此最终的结论就是辉夜没有老公,她是吃了果实怀孕的。

  (注释8:

  @白露横江

  的答案:火影中大筒木辉夜的老公是谁?)

  这些世界各地的早期“造人”神话中,其神灵仿若一个禁欲的存在,已或是仿若一个乱伦的存在。

  本文的重点并不在身体哲学上,但笔者需要强调的是,一个没有记忆(或记忆保存缺失的人,如《记忆碎片》)的人在理论上,是不会受到月读、限定月读、无限月读的伤害。事实上白绝,也并没有受到无限月读的影响,被神树包裹进去成为茧房。因为白绝是无限月读的结果,而不是无限月读的对象。

  我们当然可以认为白绝是失去了意识与查克拉的士兵。但是从哲学层面上讲,阅读的前提条件是,这个人要有所经历,并且在脑海中能够保存这些记忆;才会有接下来的篡改记忆,形成幸福回忆的步骤。

  在身体哲学的层面上,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秽土转生。

  按照火影忍者的分类法,秽土转生属于通灵术,通灵术又属于时空间忍术。所以我对通灵术的判断也与秽土转生相似。你是否能够绘制出秽土界的地图,那些身处秽土界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模样?卡卡西似乎得以窥见一二,不管是他见到了自己的父亲,还是见到了已经去世的带土和琳。配图12:火影忍者漫画688-3

  这里也是岸本齐史被[再次]诟病的地方,秽土转生似乎已经足够的[耍无赖],宇智波带土在死后还能够在秽土界与琳一起,将力量赋予卡卡西。值得一提的是秽土转生的死者,他们的模样是死亡之时的[完整模样],而关于秽土转生的详细设定和描述,可以参考这份专业性极强的文章。

  链接5:

  @锦曦日

  的专栏文章《锦曦日:详谈火影忍术——秽土转生》

  在这份文章之余,我们还有一些疑问需要解答。那些被束缚的普通忍者(似乎白绝无法秽土转生)祭品:只有祭品的体质(与实力)越接近转生者生前,精度才能提升到最大。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第一次秽土转生的时候初代二代实力弱的原因,祭品是大蛇丸的两个下忍属下,无特殊体质,且实力低微。

  (注释9:与链接5一致)

  是否会写出这样的物语:

  你在一个地方生活了10年,突然有一日你过去的记忆、性格和经历全部消失了,你变成了另一个人。那么你,还是你吗?你在成为别人的秽土转生者的那段时间里,那些记忆是否属于你自己,还是说你认为这就像是一场梦?何为罪孽深重?秽土转生让一个原本无辜的人承担了他可不属于自己的重任。

  而那些历史的画卷,那些英雄的史诗被记录下来之后,这个人会被记载下来吗?他也曾经是这个英雄的肉身容器。

  你这个英雄的肉身容器啊,是否需要《人生删除事务所》的帮助呢?配图13:人生删除事务所-台词截图

  如果你可以选择秽土转生与进入无限月读,你会做出怎样的判断?如果秽土转生出来的人意识不会被控制,你不会衰老,但是你的身体承受能力非常脆弱,你是否愿意一直保持这个状态?如果你是被秽土转生的人,你必然会被人控制,你又不想被人控制,你希望被解除秽土转生还是被封印?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被迫秽土转生,和被迫无限月读,你认为哪一个更难以接受?

  你的选择,你的判断以及你的理由,又可以回到身体哲学的流派之中,[心灵哲学][自体心理学][心理还原主义]……总有一种哲学流派,他们提出的设想理论,与你心灵相契。

  如果我们将火影忍者的这些与身体、时间和空间相关联的忍术设置,编撰成书(你所看到的该文就是该书的一部分),透过哲学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我们或许能够写出如《黑客帝国与哲学》《复仇者联盟与哲学》这样的著作,而岸本齐史及其《火影忍者》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化,也完全担当得起。

  (链接6:黑客帝国与哲学 (豆瓣) 《复仇者联盟》与哲学 (豆瓣) )

  笔者曾于2013年看到了一篇硕士毕业论文,谈的就是火影忍者。配图14:知网搜索“火影忍者”硕士毕业论文

  不管是月读、限定月读还是无限月读,都是缔造了一个(不在地图上的)时空间体,尽管都可以被称之为“月读空间”。前文也详细论述过,借由被施术者的情感和记忆拼贴、戏仿而成的,带有强烈身体特质的空间,都有身体的介入。

  无限月读更多可能缔造的是一个偏向于内心向往的世界,不管是幸福的,还是期待的。从火影忍者疾风传第647到670集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天天和香菱以外,几乎都是某一个幸福的截面。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被神树束缚着的个体,他们的眼神中宛若被植入了轮回眼。这个场景几乎可以成为《黑客帝国》里突破矩阵幻想而存在的致敬,但远比矩阵来的更为悲凉。所谓的《火影忍者疾风传》“无限月读篇”,它的时间跨度有多大呢?从第647集 去往梦中世界 开始到第670集 劲敌 结束这是什么概念?第647集的首播日期是2015年9月3日,第670集的首播日期是2016年2月25日。你以为就这样结束了吗?并没有无限月读篇后从第671集到第678集是小说改编的动画《鼬真传》(2016年3月3日至2016年4月28日)《鼬真传》之后“插播”了几段漫画原作剧情,然后就是大筒木起源篇,直到2016年7月21日的第688集 继承者 结束。这一整段动画原创持续了将近一年而这个时候漫画早已经完结了小两年的时间(《火影忍者》漫画于2014年11月10日完结)

  (注释10:

  @锦曦日

  的回答:如何评价动画 火影忍者疾风传 关于无限月读的篇章?)

  一则没有任何人能够从内部突破无限月读的约束。哪怕如同像天天这样高度怀疑的人也会被以介入[千层套路]的方式诱导其中(这是动画的原创剧情,严格意义上讲天天受到的并不是无限月读,而是限定月读)。二则在无限月读的约束中,每一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都是认知协调的。与此付出的代价就是他们彼此之间各不相通,宛若全景敞视监狱里被隔离起来的无法交流沟通,进而反抗灯塔的犯人。黑客帝国里的尼奥,正是因为身处所有人都存在的另一个虚拟空间中,才能发现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亦才能和其他可能发现不合理之处的人形成共鸣。当然这部分并不是本节需要详细阐释的内容,关于监控和监狱的展开,请看第4部分。配图15:边沁描绘的圆形监狱

  我们从上一级内容中可以得知,当一个人拥有回忆的时候他便同时拥有了痛苦和幸福的可能,以及他的期待。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些对于过往记忆的描述,将其既成的历史重塑为一种控制人的幻觉空间呢?

  《火影忍者》提供的是一种非科学的方式,即借用精神药物和神秘学的内容来完成,所以科学上可能存在的计算机模拟造成的失真问题,回避掉了。

  从完成的结果来看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导向痛苦、仇恨、伤害、遗憾的,一种是导向期待、幸福、满足、快乐的。

  前者的结果更多是月读,它是基于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前提下,根植于人心中想要弥补的部分而成的。月读,在漫画作品中造成的后果几乎可以认为是,被施术者会造成莫大的伤害。

  卡卡西就曾经反复经受痛苦的场景三个月,佐助也受到这样的灭族记忆伤害反复进行。配图16:黑白绝的回应配图17:被施术者的困境配图18:卡卡西的月读幻境鼬的视觉系幻术月读让视觉对手卡卡西躺在床上将近半个月,最后还是纲手妙手回春。鼬的视觉系幻术月读让双勾玉佐助躺在床上将近半个月,最后也是纲手救醒的。

  (注释11:与配图16/17/18 来自同一个注释

  @暗红色的丹阳

  的回答:火影中最被低估的忍术或者秘术是哪一个?)

  身处月读伤害的忍者,现实世界的时间流动可能只有一瞬,但精神上的时间却被拉得很长。同样的,这些忍者并不认为月读缔造的幻觉空间是真实的,因为伤害以重复的方式呈现,这种重复就自然地形成了不真实性。

  月读伤害的严重时空滞后性颇似“天上一天,地下一年”(链接7:豆涯理科:【科学怪谈】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现实真相 )的描述,这种场景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比比皆是,在日本动画《数码宝贝大冒险》中也出现了其换算。配图19:完全不会读空气的城户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月读造成的精神伤害是建立在人们对于自己的过去,所抱有的强烈遗憾上而生存的。如果你的过去并无任何遗憾,你可能只是做了一趟超真实的恐怖直通车。当然在一个战乱纷争的火影世界里,所有的忍者都会有遗憾,或是不能拯救同伴的生命,或是无法捍卫自己的土地,或是在战争过程中的失败,不一而足。每一个人都拥有着执念,每一个人都很难破除我执。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的证据证明,倘若你的人生圆满无比,你是否会受到更强烈的月读伤害呢?

  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月读效果高度接近于PTSD症状,根据文章《痛苦、恐惧与拯救:游戏内外的PTSD漫谈》(链接8:痛苦、恐惧与拯救:游戏内外的PTSD漫谈 | 机核 GCORES)的描述,PTSD除了抑郁与躁狂外,还有以下这些体验(有删减):闪回:瞬间回忆创伤情景,但不一定是创伤时回忆,也可能是直接激活了情绪。 痛苦想象:认为他人对自己有莫大敌意外,可能随时杀死自己(或处于其他恐怖状态),认定自己处于极度不安全的状态当中;或突然觉得要杀死周边所有的人(事后又非常自责,加深了抑郁和自我否定的症状);或认为自己毫无用处,用尽一切可以设想否定自我价值;过往痛苦记忆的加深;这些症状与闪回通常同时发生,或者通过自我编写故事的方式呈现。 分离症状:大脑内总有另外一个声音在命令自己或对自己咆哮(这些声音既像自己又不是自己)这些咆哮与命令通常又与闪回和痛苦想象相关。 幻觉:包括幻视和幻听,症状发作时可伴随着闪回,痛苦回忆,分离症。 不现实感:当PTSD症状集中发作时候,患者能明显得感知到周边的一切都不现实。 躯体症状:在PTSD症状发作时会心悸,心动过速,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头痛等症状叠加出现; 睡眠障碍:这实际上也是焦虑症的一种典型障碍,包括噩梦(儿童PTSD中通常包括对相关事件的反复体验,成人则各种各样,但都少不了恐惧和焦虑);以及难以入睡和早醒性失眠; 记忆麻木:这种症状几乎在所有PTSD患者身上几乎都有所体现,有些患者是真的会把痛苦记忆以及相关记忆全部屏蔽(或隐藏到自己为自己编织的故事当中)即使医生看过患者的履历也难以唤起患者回忆相关事件,即便患者能支支吾吾说出一些经历,通常也包含着强烈的负面情绪,有可能直接的拒绝治疗。 投射:将不可发泄的情感投注到其他地方上去; 学习能力:PTSD患者的学习能力和动机相比一般人更高,尤其是哪些长期处于PTSD症状下的人来说,但他们学习的动机并非求知,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自己认知上的“求生”,同时他们也想搞清楚自己为什么如此痛苦,给自己一个合理性解释。 这些体验有可能会同时发生:PTSD患者在发病时,意识基本上都是清醒的,他们明确的意识到自己被什么情绪和想象操控,但根本无法控制。在日常,PTSD患者也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抑制情绪上的冲动。

  (注释12:与链接8一致)

  按照DSM-Ⅳ-TR对PTSD的诊断标准,则能更好的看出其相似性:(链接9:PTSD诊断标准(DSM-5与DSM-Ⅳ对照版) DSM-IV-TR 整理版 - 百度文库 )

  以宇智波鼬给鸣人的短暂月读为例(链接10: 火影忍者:鸣人中了宇智波鼬的月读_腾讯视频 ):

  鸣人身上分别出现了强烈的:闪回(未能拯救同伴、未能满足老师期望、未能对同类我爱罗感同身受)痛苦想象、分离症状、不现实感(明明知道是幻术,却依然无法反抗幻术带来的强烈精神创伤,继而泪流满面)和躯体症状(在外人看来,鸣人没有任何动弹)。

  而所谓“黑暗鸣人”的出现与和解,以及九尾投射在临床心理学上的表现来看,九尾可以被认为是强烈的精神能量,可以让人在特殊环境下爆发出更强的力量,黑暗鸣人意味着特殊环境(不一定是创伤,还有童年阴影、原生家庭等影响)积郁而成的负面Tupla(幻人)的总集(类似于《数码宝贝第一部》里最后的启示录兽),这种负面Tupla无法通过“影分身之术”召唤出来(相当于一直被压抑的本我)。配图20:黑暗鸣人来自原生家庭和童年阴影

  而接受到鼬月读的卡卡西的症状,则变本加厉,出现了大量的“意识基本清醒,却无法控制”的轮回痛苦(被刺三天三夜)。患PTSD的人并不能单纯的被定义为意志不够坚强(这也是所有心理疾病患者所遭受的最广泛的误解)。

  强迫人们一遍又一遍的观看相同的重复的画面,以期待形成接受者戒断反应,可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不管是脱敏疗法,还是正视过去,都需要在专业的医疗建议下进行:药物治疗是为配合PTSD的主要治疗手段(也就是脱敏疗法(CPD)而进行的,治疗遵循以下流程:药物治疗→快速眼动疗法(EMDE)→认知与行为学习→让患者正视过去。

  (注释13:痛苦、恐惧与拯救:游戏内外的PTSD漫谈 | 机核 GCORES )

  如果不是有耶鲁卡数年如一日的“强烈共情”,鸣人黑化的概率会大幅度增加,最可能变成作为同龄人的我爱罗。但这并不能说明鸣人、我爱罗等人意志不够坚强,想要化解月读/PTSD的效果,最好的办法还是“朋辈教育”(Peer education)的相互救赎。有不止一位评论者在回忆文字中谈到,《水果篮子》的剧情和人物塑造影响了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本来应该在家庭生活中完成的第一课,是在赏玩动漫的“自我教育”中完成的。......胜在人物刻画出色且充满令人惊异的忧伤,就像做了一个“甜美、忧郁的梦”。而对中国读者,尤其是2007年前后的读者来说,他们从人物和去父母化的生活方式中,感受到的更多。......在这些作品中,总至少有一个情感极度过剩的人类(或者一个情感的追寻者),在一对一、一对多的关系中作为搅局者无条件地给予爱和关注。家庭是缺位的,社会关系是戏谑和不真实的,带有昭和韵味的回忆式的双胞胎与少女的爱,类比Sid和Nancy的抱团取暖,以及生肖大家庭的集体生活,都体现出了过剩的自我意识消耗之后,带有强烈自我反省的,渴望拥抱情感和通过异想来破解日常生活困局的集体无意识。这种意识恰好契合了2007年前后,开始无意识地感受到原生家庭问题的一代85后的心理需要——逃离家庭和渴望爱情。

  (注释14:《水果篮子》新动画开播,能否凭借回忆再下一城 )

  配图21:关于朋辈教育的别的硕士论文配图22:我自己夹带的私货-2019年写了一个心理学与朋辈教育的论文

  前文中提到,如果一个忍者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在前火影七代目时代里,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除非你生活在三大秘境中),譬如你是于博人传时期出生的同龄人,有大概率不会中月读。

  可是这是确凿无疑的吗?既然没有痛苦记忆,创造一份不就好了吗?《世界奇妙物语:拘役30天》(链接11:世界奇妙物语《拘役30天》_土豆视频 )描述的场景,就颇似将时间无限拉长的月读体验。配图23:《拘役30天》剧照

  目前比较显著效果的创造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重复的痛苦刺激进行打造,使之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臭名昭著的小阿尔伯特试验就是如此。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博士在1920年进行的,作为心理学的行为主义认为人的恐惧本质上是一种后天的学习行为。小阿尔伯特实验本质上是巴甫洛夫实验在人的身上的应用。当这个不满一岁的小孩子表现出天然的对毛茸茸的小动物的好感的时候,华生博士会在他的背后用锤子敲打铁棒,几次试验之后,即使是一张圣诞老人带着胡须的脸也会让小阿尔伯特表现出彻底的恐惧。小阿尔伯特是这个孩子的化名,而这个可怜的孩子受到的唯一的保护也仅限于此。他在五岁那年夭折,没有人知道这次残忍的实验究竟是否给他带来了永久的创伤。毫无疑问,这一次几乎完全没有规矩,但最重要的是它引起的强烈的实验伦理讨论。

  (注释15:来自机核网的文章:如果有人邀请你参加以下四种心理实验,请告诉他:去TMD )

  在这个试验下的心理学家获得了大量的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验数据,但是(当时)没有人关心小阿尔伯特的未来到底是怎样的。毕竟这个事件发生在心理学和精神科学研究的蛮荒时期。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依然还诞生了斯坦福大学实验和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似乎《纽伦堡法典》的规定,人体试验的知情同意原则和有力无伤原则必须适用于心理试验变得没有意义。

  这种强烈的非人道的心理实验,引发了公众和其他学者的严重反抗,从而促使了1974年《贝尔蒙特报告》公约的缔结与更新,将“尊重人、仁慈和公正”等原则写进心理实验之中,并且催生了伦理审查委员会。这也是为什么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会带来如此强烈的争议和反抗的原因。可是要想促进科学的不断发展,就有可能会不断挑战人们的伦理,而伦理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著名的反乌托邦作品《美丽新世界》中就有和小阿尔伯特实验相类似的教育模式。在婴儿们心里花朵跟巨大的噪声的匹配,花朵跟电击的匹配已经熔融、结合到了一起。像这样的或类似的课程接连进行两百次之后,两者之间就建立了无法分离的关系。这种人造的联系木是自然所能够拆散的。......“这不太像水滴,虽然水的确能够滴穿最坚硬的花岗岩;要说嘛,倒是橡滴滴的封蜡,一滴一滴落下,粘住,结壳,跟滴落的地方结合在一起,最后把岩石变成了个红疙瘩。

  (注释16: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第二章内容)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发条橙》的影子,也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的电击疗法,对于人带来的强烈的精神损害。被电击疗法之后的青少年,他们是真的心悦诚服的觉得自己已经变得更好吗?

  不,他们是恐惧。配图24:发条橙 剧照厌恶疗法,又被称作对抗性发射疗法,通常用于矫正和消除一些不良行为,例如酒瘾等等。当患者出现习惯性不良行为时,就给予患者一些惩罚刺激,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式的痛苦,以此杜绝各种成瘾症状或不良行为。......在《发条橙》中,主角阿历克斯正是被使用这种来矫正他的暴力倾向:医生为期注射会引起恶心等不适反应的药物,然后强制他观看各种暴力场景,久而久之,阿历克斯哪怕稍微动了暴力的念头,也会自发地恶心、干呕和眩晕,从此与暴力隔绝,也因此丧失了面对暴力还击的能力。

  (注释17:配图24 也来自该注释 为了治疗心理疾病,人们用过以下几种惨无人道的疗法 )

  在这个强烈的刺激的模式之下,后来的通过精神药物(借用索玛)缔造愉悦幻觉的行为仿佛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这种讽刺与《火影忍者》的月读系列剧情,形成了绝妙的对称:

  通过月读制造痛苦,通过限定月读制造平行世界,通过无限月读制造幸福的空间。通过强烈的恐惧制造痛苦,通过基因分离克隆(待查)制造互不相通的平行世界(等级格差),通过精神药物制造美妙幻景。

  另一种则是通过塑造具有高度共情特性的文艺作品,让人们感同身受。

  在文章《《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同理心下的进化与救赎》(链接12:《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同理心下的进化与救赎 | 机核 GCORES )里面就谈到为什么杀掉仿生人会让人感到痛心,那是因为人具有强烈的共情心态。在文艺作品中通过转换视角的方式,会让读者带入到不同的角色,展开与他拥有的同理心。这种同理心的向外覆盖也是驱使动物保护条例和河流植物等非生命保护条例不断铺开的原因之一。

  游研社曾经发过文章《大哥哥这类缺德梗是如何泛滥的》(链接13:「大哥哥」这类「缺德梗」是如何泛滥的?),里面提及钢之炼金术师所遇到的关于妮娜的“大哥哥”场景给人带来的强烈的伤心。如果你以为玩家们的态度会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如果说活动公布时的局面还只是“有所争议”,那么这一回评论区里的反应则激烈得多:数千条留言近乎是一边倒的反对修改。众多玩家纷纷表示就是要把妮娜拿来做合成素材才是对原作的还原,怒喷游戏官方朝三暮四,并且嘲讽不能接受这种做法的人们是分不清现实与虚拟的玻璃心动漫迷。......但是针对虚构人物的缺德笑话却情况特殊。既然并没有真实具体的人受到伤害和遭到取笑,那么便很难构成道德问题,也就没有理由去禁止,反倒是反对的人会被质疑缺乏幽默感。这或许是这类缺德梗愈发泛滥的原因。......有人对这些缺德梗喜闻乐见,但也有很多人难以接受。如今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我们时常能见到反感这些梗的人们和喜欢刷这些梗的群体爆发冲突,通常前者会谴责对方是缺乏同情心的恶俗小鬼,而后者则取笑对方是分不清虚构与现实的粉圈玻璃心。正如这一次《神魔之塔》所引起的风波。

  (注释18:与链接13一致)

  这样的争论实在是太多,不管是面对天津饭还是面对败犬。火影忍者当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如果要选择意难平的第1名,我想宁次的死会有很多的人深有共鸣。如果火影忍者的手游利用宁次的死,当做[素材]来激发雏田的潜力,我们不难想象会发生怎样的剧烈的反馈。

  动画学术趴文章《对虚构的纸片人真情实感了,是我脑袋有问题吗?》,谈到了虚构悖论与其解释的三种可能性:纵观文学理论史,我们主要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虚构就是虚假,虚构的事物不存在,那些喜欢虚构作品的人都是在逃避现实、沉迷幻觉。第二种对虚构悖论的解释为,虚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话听起来颇为耳熟了吧,其代表的思想在文艺理论里更是鼎鼎有名: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贯穿整个文学艺术发展史的“摹仿论(mimesis)”,其核心观点是虚构作品是仿照现实的样子。第三种解释出现了,那就是将虚构当作与现实不同的“另一个世界”,在当今的理论中被称作“可能世界”。

  (注释19:动画学术趴:对虚构的“纸片人”真情实感了,是我脑袋有问题吗? )

  其中第3种可能性更接近于我们想要的虚构作品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同时也更接近于限定月读所塑造的平行世界。艾布拉姆斯所著的文学理论专著《镜与灯》则更好的展开了这些关系。配图25:镜与灯 书封面

  如果觉得这本书过难,还可以参考《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与《文艺学美学方法论批评》作为辅助读物。配图26: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 部分页面

  与此相关的还有屋顶现视研的文章《虚构与真之间的张力——如何在虚构的故事里寻求真实感》,不过该文是从语言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展开的。(链接14:虚构与真之间的张力——如何在虚构的故事里寻求真实感 )

  这也是所有文艺作品和现实世界关联中,必须要面对的困境。这种困境甚至会推广到电子游戏,是否真的可以让孩子在现实中更具有暴力?有恋童倾向的人通过观看,没有真人的儿童制品,是否真的可以缓解其焦虑?这个论断单从逻辑上来说,是一种合理的推测。但这也仅仅是客观现实的一种可能性。人们对待虚拟儿童色情制品的态度始终是游移不定的。除了前文所说的:对于如何界定虚拟影像制品是否含有儿童色情成分的问题,存在巨大争议之外,对于客观存在的恋童障碍者来说,虚拟儿童色情制品的存在是否能导向一种可能——即降低他们对真实儿童进行侵害的犯罪可能性呢?

  (注释20:

  @动画学术趴

  的文章动画学术趴:从N号房到鲍毓明,各国是怎样对待儿童色情制品的?)

  不管是通过现实的,具有剧烈伤害的心理实验,还是经由文艺作品给人缔造的痛苦,都可以让忍者在没有任何痛苦回忆的前提下被痛苦缠绕。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认为,人们更有可能毁于热爱的事物,而不是憎恨的事物。然而事实上真正的让人们的精神摧毁的东西往往是恐惧,以及由恐惧诞生的无能狂怒与群体亢奋,而不是热爱。《1984》里描述的三分钟仇恨(注释),会让人感染其中,那么那些挥舞着的姿态和动作,那些被情感所控制的愤怒,是憎恨吗?还是莫名的欢喜?同样是在这部作品里,奥威尔描述了小孩子热衷于举报自己的父母,将它所处的环境变得越来越人人自危,这是憎恨呢,还是热爱呢?不,我可以断定生存在这地球表面上的每一个人,全都是精神上的残废者,或扭曲、偏激、自大、自卑,或者智慧或情欲过多、不足。这地球上根本充斥着所谓精神残废,甚至还拥挤不堪,呈现客满状态。

  (注释21:梦野久作《脑髓地狱》)

  与痛苦相对应的,当然就是快乐与幸福。快乐与幸福的获得,也伴随着“逐渐的切身体验或骤然地降临”、“何者更具有真实性”和“让人们意识到真实是更邪恶的还是更正义的”这几种别的命题,进而讨论。

  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如果可以选择,当然是不愿意进入月读世界,而想进入无限月读的世界,尽管这两个世界都不是真实的世界。但是如果不是这样的两难困境,问你是否愿意踏入到无限月读的,充满着幸福和幻境的世界里,你一定会斟酌和犹豫。

  在人类的哲学命题中,有相当多的思想实验是就此一步一步延展开来的。笔者将用4个思想实验的条件变化,来进行与无限月读的对比描述。(笔者假设提及的思想试验基本信息,读者都已知道)

  实验1:洞穴之喻(柏拉图 公元前375)配图27:洞穴之喻 某卡通配图

  在这个思想实验中,柏拉图认为经验世界的东西,既不真实也不完美,而且也不永恒,他们只不过是投射在洞穴的墙壁上的阴影而已。而洞穴之外的世界有着完美不变的实体,他们由“型相”组成。凌驾于所有型向之上的便是善的型相,那就是太阳。那个逃出动局的人仰望太阳的时候或会感到一些晕眩,因为他长期生活于黑暗的洞穴之中,但晕眩的时期过去以后,他便能够沐浴到太阳所照射的光芒。

  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叫实在论者,他们相信红或者高或者数字这些“共相”无关于个别的事物,概念就是理念的最高状态。(与此相对应的是唯名论者,他们认为理念只是名称或者标签,用以呼唤这个物体,强调这些特殊物体和特殊物体之间的家族相似性)配图28:《人人需要知道的50种哲学思想》第8页

  概念成为了所有实在物的最高状态,这样的文艺作品,会将人带入一个充满着“亘古不变”幻像的世界中:比如《纳尼亚传奇》的最后一本《最后一战》的结尾;比如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描述的“概念城市”;比如《索罗里斯星》里呈现出的那些已经死亡的人的行为的复现。比如,如果所有的查克拉来源于一人,那么那些关于不同属性的生克分类就变得毫无意义,那么所有的查克拉都应该归大筒木辉夜所有。

  从这个意义上说,辉夜所践行的正是柏拉图的理念:世间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子嗣,世间所有的查克拉都应该回到我的身上,我照耀了所有的世界,我的光芒可以营造无限月读。营造无限月读并不是将人们拖入虚幻之中,而是将每一个单独的个体包裹在神树里,在那短暂的一瞬过完他永恒的一生。配图29:火影忍者681-7

  实验2:体验机/经验机器/终极体验机(诺齐克 1974)

  如果你还记得我们之前谈过的身体哲学的三个部分(身体、心智、灵魂)的话,毋庸置疑的,当你进入到了终极体验机里,你的身体的部分就失去了连续性。尽管这个思想实验是由诺齐克提出的,但他提出这个思想实验的核心目的是反对享乐主义(英文,不要从字面意义去理解),所以他提出了反对的理由。

  在《终极体验机与享乐主义》一文中,作者总结了诺齐克,认为三个不会进入的理由:第一,我们希望真正的去做某件事情,而不仅仅是拥有做了某件事情的体验。第二,我们希望自己以真正的某种特定方式存在,而不仅仅是拥有成为某种存在的体验。(详情举例请看链接)第三,在体验机中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的深度是有限的,因为体验机中的世界的深度,被体验机的制造者对于世界的理解所限制。

  (注释22:NeoOdyssey 终极体验机与享乐主义 )

  当然前2点理由会被更为魔性的思想实验所质疑,这也正好是诺齐克提到的另外两种仪器,变身机器和效果机器。(反正都是开脑洞,更加魔性又如何?)诺齐克在书中甚至标记了一个疏漏,略去像如果所有人都进入机器生活,谁将照管机器的问题。配图30:诺奇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43页 1991年9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是的,这个标记便可以让宇智波斑可以回应,当所有的人都进入无限月读之后,他将何去何从的问题。因为他必须活着来维系无限月读,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做美梦,只有斑不能,他图什么?图的就是他儿时与柱间定下的约定。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荒莽的大地上,所有人都在梦中体验自己的美好人生,只有斑一个人孤独的坐在那里,但他一点都不后悔,因为他的梦想实现了,哪怕代价是永生在孤独中,又如何?柱间啊,我与你当年的梦想,我真的做到了!是不是觉得很悲壮?

  (注释23:

  @IMBA丶小路

  的回答火影忍者中为什么抵制无限月读?)

  于是该文的作者进一步的提出,假设真的有效果机器和变身机器的存在,你知道你可以免费使用,而其他人无法使用它,因此他们所带来的美好结果也不会失去稀缺性,那么从纯粹道德上有什么理由阻止我们按下按钮呢?

  诺齐克最后给出的理由是,如果使用这些机器,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是这两台机器在替我们过我们的人生,拥有这两台机器的人似乎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就想万能的神灵必须存在于时间之外,如果无所不能,所有一切都只有一个按钮治疗,那么做什么都不能打发时间。那么,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大筒木辉夜只能被封印而不能被消灭,因为从诺齐克的思想出发,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辉夜就是神本身,所以也就不存在被消灭的选项,而是将无限月读的机器封印起来。配图31:鸣人佐助小樱“封印”辉夜,而不是“消灭”辉夜

  我认为第3点理由还可以继续向前推进论证:倘若真的陷入了无限月读之中,请问神树或大筒木辉夜,知道逆后宫之术吗?又知道雷门电车吗?他们知道可以用PSP玩在线手游吗?他们知道有科学忍具可以储存忍术(而不是查克拉)吗?后面几个问题我们不知道,但是从漫画的描述来看,辉夜明显是不知道逆后宫之术,虽然没有造成实质伤害,却着实展现出了她的知识盲区。配图32:鸣人的逆后宫之术

  也就是说,这个看起来无限幸福的世界,除了受限于制造者本身的认知以外,同时还受限于被施术者的既有生活经验。

  关于没有理由不接入,终极享乐体验机的文章,可以看这个链接(链接15:NARROW HEDONISM,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 DeepDyve )。

  在《告别功利,人人需要知道的50种哲学思想》中,他的描述改变了,变成:你(是否)应该终身接通,这架机器是先计划好自己的生命体验。也就是说从幸福被置换为体验。我想这种改变应该是基于金里卡在《当代政治哲学》中对诺齐克的思路的一个补充而进行的::假如快乐就是我们的最大利益,我们就会愿意欲被关进机器里度过终生,我们不停的服药,除了快乐什么也感受不到,显然很少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因为这种生活不仅不是最好的生活,他甚至几乎都不能算作是生活。

  (注释24:金里卡 《当代政治哲学》2004年 上海三联书店 26页)

  那么如果不是快乐,而是你规划的生命体验呢,这些生命体验包括了林林总总的感受呢?如果这个终极体验,其实你想进就能进,想退出就能退出的呢。

  知乎问题“未来人类是否会用多巴胺取代所有娱乐活动”(链接16:未来人类是否会用多巴胺取代所有娱乐活动? ),下列有很多专业的与神经科学有关的回答,当然这和无限月读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多巴胺并不是营造快乐,而是奖赏,既然是奖赏,就会出现奖赏的回路。

  如果是一个让人幸福的生活的世界,在这个程度上更大可能接近于宗教所说的天堂,或者是黑镜第3季第4集《圣朱尼佩洛》。当然不管是天堂还是圣朱尼佩洛,他们都是一个多人在线的幸福世界,而不是单人在线的空间。

PC端 手机端

Copyright © 2014-2024 265学校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