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特点分析6篇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特点分析6篇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特点分析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作为一位十六岁的大孩子,在一个物欲横流、虚伪冷酷的世界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特点分析6篇,供大家参考。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特点分析6篇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作为一位十六岁的大孩子,在一个物欲横流、虚伪冷酷的世界中,性格既有叛逆和怯弱的一面,又有善良和童真的一面。他看透成人的“假模假式”,但自己的追寻却一次次的失败。本文阐述了内心充满矛盾的霍尔顿在物质条件丰富精神生活空虚匮乏下所表现出的双面性格。

  标签: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双重性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现代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发表于1951年,是塞林格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全书以出身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16岁中学生霍尔顿·考尔德的口吻叙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塞林格运用现实主义笔触生动细致地描绘了青春期少年的苦闷彷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塑造了美国当代文学中最早的反英雄形象之一。为了更好地解读这部伟大的小说,本文尝试着分析霍尔顿性格中相互矛盾的特点。

  一、霍尔顿的叛逆和怯弱

  要分析霍尔顿的性格就必须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联系。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高度繁荣,物质文化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导潮流。人们因为盲目的追求物质上的成功而丧失了原有的精神追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统治集团对外实施冷战政策,对内实行法西斯式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政策。在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的思想统治下,人民民主权利遭到严重的威胁,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于是,许多青年便摆脱了崇高信仰,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只想勉勉强强混日子,追求麻醉、安慰和娱乐”——“吃饭、喝酒、聊天、跳舞、打架、恋爱、睡觉”[1],沉浸在“垮掉的一代”所津津乐道的生活方式中。霍尔顿代表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城市青年的苦闷和彷徨,在他身上凝聚着“垮掉的一代”的许多特征。

  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形象更多的是灰色基调,在霍尔顿身上表现出种种的叛逆行为。他厌恶学校,厌弃读书,自暴自弃,四次被学校开除,并混迹于酒吧、舞厅、电影院、夜总会之间。尤其是他头上戴的那顶红色猎人帽,他将帽子反戴,鸭舌放到脑后,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用传统的眼光看,如果一个人,尤其是男子,反戴帽子,人们会认为他流里流气,十有八九是个流氓。这顶红色猎人帽在沉闷的50年代就好似一面鲜红的旗帜,昭示着霍尔顿内心的骚动。

  霍尔顿性格上胆小怯弱,有人从霍尔顿的房间里偷走了他的骆驼毛大衣,连同一副毛皮里子的手套。即使霍尔顿知道小偷是谁,也不会采取行动。正如他自己承认的那样:“我是那种胆小鬼。我尽可能不表现出来,可我骨子里真的是个胆小鬼”。[2]勇敢坚强的霍尔顿只存在他的幻想之中,我“心里想着应该在那家伙的下巴颏上揍上那么一拳——打落他的混账下巴颏儿”[2]。当霍尔顿面对丑陋的世界,胆小怯弱的他虽有心改变现状,却缺乏足够的勇气抗衡到底。离开潘西中学的晚上,沮丧绝望的他使足了全身力气,把对学校的愤恨化为一腔怒吼“好好

  睡吧,你们这些窝囊废”。[2]在语言上,他满口粗话,开口“她妈的”“婊子养的”,闭口“假模假式”“混账”“杂种”,提到别人时还在名字前面加一个“老”字。

  霍尔顿并不是一个勇敢的彻底地反抗社会批判社会的人物形象。霍尔顿眼中的社会是虚伪、丑陋、肮脏的社会,身处尴尬的丑陋世界,他时时感到一种进退两难的迷惘。他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去对抗社会中的阴暗面,于是他萌生了从现实中逃离出去的想法,逃离现实成为他在崩溃边缘保护自己的最后一举。他逃避现代文明,逃避一个卑劣的世界,逃避一个冷漠疏远的社会。他千方百计要逃离他所置身其间的丑陋世界,去山林做一个与世隔绝的又聋又哑的人,用自己挣的钱造一座小屋,终身住在里面,再找一个同他一样又聋又哑的美丽姑娘结婚。

  二、霍尔顿的善良和童真

  在霍尔顿身上凝聚着“垮掉的一代”的许多特征,但他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垮掉的一代”,至少他的精神还没有完全的堕落。塞林格在向读者展示一个不肯读书,不求上进,玩世不恭的霍尔顿的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他的另一个面——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

  霍尔顿当是一个有良心、有爱心的人。他不仅爱父母弟妹,也爱学校老师同学以及爱所有人。他内心里一直敬佩并深深怀念死去的弟弟艾里,把他视为自己的骄傲,甚至精神支柱。母亲身体一直不很好,“她的精神很衰弱。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不愿让她知道我给开除的事”。所以他才选择在纽约闲逛,晚点让家人知道,多少减轻点父母的伤心。妹妹菲比是他的最爱,他在自己失意时还不忘给菲比买她喜欢的唱片,当唱片不小心掉地摔碎时,“我心里真是难过得要命”,回到纽约他最想见的人就是妹妹菲比。他下定决心鼓足勇气要到美国西部,去过一种宁静无人打扰的生活,由于妹妹执意要一同去,为了妹妹的前途、人生幸福,他决然放弃了出走计划,答应妹妹回到家里。他有极强的同情心,对身边毫不相干的弱者十分关心,他虽然挥霍无度,但在纽约中央火车站他主动而慷慨地向两位修女捐了十元钱,与两位修女闲聊,“她们两个都只吃烤面包片和咖啡当早点。我一见,心里就沮丧起来。我最讨厌自己吃着咸肉蛋什么的。别人只吃烤面包和咖啡。”[2]他甚至后悔只捐了十元钱。看到几个小孩在溜冰,他帮助小女孩系紧她的四轮溜冰鞋。经过体育场,两个小孩玩跷跷板,帮他们平衡。他为两名参观木乃伊陈列展的孩子充当导游。同情弱小者,帮助弱小者,是同样瘦弱的霍尔顿给予了读者的最深切的感受。

  尽管霍尔顿本人还是一个从儿童向成年的过渡期的青少年,他却尝试着保护纯真的孩子。一个人越在意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缺少关爱的霍尔顿出于对弱小的、成长中的生命的热爱、担忧,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关爱他们,守护他们。[3]他的童心使他极力维护美好的事物,比如,他去他妹妹菲比的学校时,看到墙上写了“X你”的下流字眼,他非常气愤,希望亲手把写这字的人杀掉。他不是第一个看见这两个字的人,可只有他如此的愤怒并试着擦去这两个字,他认识到环境的肮脏和猥亵能污染任何一块洁净的土地,从而产生了要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强烈愿望。[4]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2]由此可以看出童心未泯的他如此热心地保护着纯真的儿童世界。

  在霍尔顿反叛和怯弱的背后,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真挚而纯洁的童心。虽然故事的结尾是他去了精神病院,但是霍尔顿探索的失败丝毫不能抹杀他真实善良的耀眼光芒。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位精神净土的守望者和精神家园的追寻者的形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霍尔顿的性格中的矛盾不难理解。战后的美国是一个物欲横流、虚伪冷酷的世界。在这个到处充斥着伪装、物欲,浮躁,人人不安分,却还“假模假式”地装出真诚给人看的社会[3],霍尔顿要始终守住自己的美好理想,就难免会碰得头破血流。霍尔顿看透了这一切,因此,他拒绝社会为他安排的一切,他逃离学校、逃离家庭、甚至想要逃离社会去寻找一种更真实、更富有人性的生活。霍尔顿追求理想寻找理解,同时还要作一名勇敢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为一个不愿同他所生存的社会同流合污的青少年进行反抗来拯救他人。[5]

  文学与生命意识不仅属于历史和现实,也属于将来。生命意识是文学的永恒主题,缺乏了对其的观照,

  作家将失却伟大,作品也失却经典。[6]《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主人公霍尔顿的理想幻灭,他的孤寂、痛苦和迷惘以及最后从幻梦中自我解脱回归现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塞林格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对人生和人类共同的生存现状的严肃关注:人生的精华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谐与相互理解。塞林格希冀通过人类的纯朴天性来拯救千疮百孔的美国现代文明,挽救日益堕落的人性和道德。

  参考文献

  [1]文楚安.“垮掉的一代”及其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364.

  [2]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

  [3]陈曦.《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外表的玩世不恭与内心的善良博爱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0(07).

  [4]李晶.一个流浪少年的内心世界──《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辨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S1).

  [5]赵亮.解读孤独的寻梦者──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J].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学报.2004(02).

  [6]南帆,刘小新.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性格及其形成的原因分析

  站专年姓学

  点:业:

  上海

  英语春

  级:10

  名:史译号:z10100004025

  指导老师:张琳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性格及其形成的原因分析摘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一个律师家庭出身的中学生霍尔顿在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由于害怕父母的责备而浪迹于纽约三天两夜的经理和感受,反映了五十年代美国青少年精神上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主人公霍尔顿看透了周围世界的虚假,他试图超越这个虚假的社会,努力去寻求真诚与友爱.作者把他放入了一个两难的处境:反抗,目光敏锐的霍尔顿知道是无用的;妥协,爱好真实的他无法接受。他用消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虚假社会的愤怒,同时向往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挽救孩子的纯真。他的性格和行动使得自己带入孤独与绝望,无路可走。在小说结尾,霍尔顿经历矛盾、抗争,最终回到社会。尽管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精神崩溃,但他最终认清了人生成长的历程,适应了社会。本文将通过各种对小说中各种象征物及情节的分析来阐述霍尔顿的三大个性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孺弱,正直,善良,叛逆

  目录

  引言..........................................................................................................................................................1一、霍尔顿的个性特征.................................................................................................................1

  1、霍尔顿的懦弱,消极被动和不愿面对现实...............................................................................22、霍尔顿的正直,善良和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错误!未定义书签。3、霍尔顿对自然,纯真和永恒的热爱和执著.............................................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霍尔顿性格的形成原因....................................................................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形成霍尔顿悲剧的原因..............................................................................................................5

  1、战后庸俗、虚伪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52、错误的教育导向...............................................................................................................................63、软弱、胆小的个性特征..................................................................................................................7

  结束语.....................................................................................................................................................7参考文献...............................................................................................................................................8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一个律师家庭出身的中学生霍尔顿在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由于害怕父母的责备而浪迹于纽约三天两夜的经理和感受,反映了五十年代美国青少年精神上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主人公霍尔顿看透了周围世界的虚假,他试图超越这个虚假的社会,努力去寻求真诚与友爱.作者把他放入了一个两难的处境:反抗,目光敏锐的霍尔顿知道是无用的;妥协,爱好真实的他无法接受。他用消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虚假社会的愤怒,同时向往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挽救孩子的纯真。他的性格和行动使得自己带入孤独与绝望,无路可走。在小说结尾,霍尔顿经历矛盾、抗争,最终回到社会。尽管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精神崩溃,但他最终认清了人生成长的历程,适应了社会。本文将通过各种对小说中各种象征物及情节的分析来阐述霍尔顿的三大个性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一、霍尔顿的个性特征1.霍尔顿的懦弱,消极被动和不愿面对现实霍尔顿的懦弱体现在他的社会交往的失败。他不被同学,老师,甚至家人理解,甚至有时还倍受欺凌。不管是老毛里斯向他勒索,还是斯特阿拉德对他拳脚相加,他都没有过多的反抗,每次都以受伤告终。他感觉到自己很弱小,无法击败一些邪恶分子,所以多次想象着自己会中子弹死掉,以死来逃避这一切。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想象而已,他没有勇气选择这条路以显示自己的现实的反抗。另外,小说中几处提到霍尔顿想打电话给琴,却迟迟没有行动。他无法与琴谈话,因为在他心中,琴是个纯真,完美的女子,是他很在乎的人。而他很气愤琴有可能已经被斯德阿拉特带坏了,他不愿听到,看到这一点,而由于他懦弱和逃避现实的性格,他并没有选择面对和解决这一切,只是把所有的怨气都积压在心头。他甚至经常在不开心时戴上颇具象征意义的红色猎人帽。它的外观独特,强调了霍尔顿强烈的个性和他不愿接触社会的性格。通过幻想逃避现实的个性在霍尔顿玩抚他的红色猎人帽时得以继续。当阿克莱打断了他的阅读而质问他有关丢失的击剑器材时,他非常恼怒,并用帽子盖住了脸。他假装双目失明,大声呼唤着母亲,请她伸出救援之手。可以看到,霍尔顿已被套住,并陷入他自己假想的游戏当中。读书的时候,他把帽子的鸭舌转到脑后,算是强调了他的个性。因此,那顶帽子也就变成了他在阅读时所走进的幻想世界的一部分,同时暗示着他个人对友谊的“追猎”和寻找。这种友谊可以指与书的友谊,也可以指与真正的人的友谊。那顶猎人帽代表了他对生活中的许多令人不快的方面的消极抵抗和逃避。更进一步说,它同时象征了他对生活的求索和生活对他的纠缠。霍尔顿是在同学们排斥他的时候把帽子买

  下的;并且,每当他想避开不愉快的事情时都会把他戴上。霍尔顿并不在乎戴上帽子后别人怎么看待他,他认为别人都是些伪君子。小说高潮,当霍尔顿屡屡受挫,觉得自己无力反抗时,他甚至想到要放弃一切理想,逃到西部,过着隐居的生活。

  无论霍尔顿遇到什么违背他意愿的事情,他总是以逃避或不屑一顾的方式来对待,从来没有想过要积极的处理任何问题。霍尔顿因4门功课不及格而被学校开除,其实,他早已厌倦了潘西中学那种虚假,僵化的教育模式,是他自愿的逃离。他多次讲到“我周围全都是伪君子”,“没有见过任何优秀的,有脑子的人”。他不屑于“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更看不惯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另外,他的口头表达课不及格,是因为他违反了“口头表达”不能离题的规则。而他一点也不为之懊恼,因为他喜欢离题。“离题了倒更有趣。”他认为谈话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通过发现,谈话自然而然的会谈到爱和有人情味的话题上来:“不过我的意思是说,很多时候你简直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除非你先谈起一些并不太感兴趣的事情。”在他看来,学校制定的种种规则都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对个性的一种压抑。而老师和同学也似乎漠视在他看来能触人心弦的感人事物。他的同学理查.金拉斯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理查很容易紧张,有一次他做一个关于农庄的口头表达,中间他突然从农庄转到他舅舅怎样不愿意看到他身上绑着支架。班上同学不但不体贴他紧张的情绪,反而还都冲着他喊“离题了!”。霍尔顿对亲情的话题很感兴趣:“只要是有人跟你谈起他舅舅,这就很有意思。”很明显,资本主义的教育信条让霍尔顿感到十分失望,他无法接受。2.霍尔顿的正直,善良和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通常,10多岁的青少年都被认为是处于困惑的,自我矛盾的状态。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中,霍尔顿的人物性格是了美国当时青少年性格的典型代表,只是他是个极端的例子。与其他青少年一样,霍尔顿讨厌这个浮华的社会——只有金钱,名利,地位似乎才是最重要的,然而这一切对于他来说都太虚假。他能看穿虚假表象下隐藏的丑陋。他认为同学都是伪君子因为他们读书只是为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提供必要条件。而霍尔顿则更加热爱生命,他“宁可买一匹混帐的马。”因为“马至少是动物。”在他心中,读书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加高尚的目标,而不是沉溺于物质的享受。当菲必问霍尔顿最喜欢的东西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修女和他的同学詹姆士。修女们并未成为实利主义这一错误哲学的受害者,她们代表着一种自我牺牲的尺度,而这种自我牺牲远远超过了被霍尔顿认为是基于自我放纵的“社会慈善事业”的范畴。在

  他看来,一种慈善行为只有在施善者放弃了自己所珍视的某种东西且得不到任何回报时才配被称之为善举。例如,奥森贝格捐款给潘西中学的举动便不是慈善行为。他的名字因为留在了公寓楼上而将永远流传,或者不如说在他看来是这样。因此,他不过是在做一笔不折不扣的买卖而已。那慈善举动的背后的利己主义摧毁了这一行为本身的价值,使之降低为一种自我满足之举。相比之下,霍尔顿对修女崇高的思想境界表现出深深的敬仰。另外,霍尔顿对同学詹姆士表示出真心同情。瘦弱的詹姆士不肯收回实话,被同学欺负而被逼得跳楼,迫害他的同学并没有进监牢,只是被开除出学校。而他摔死后,人们甚至都不敢走进他,这也反映了人们对正义的麻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间的冷漠,霍尔盾对这一切感到无奈。这一切都反映出霍尔顿的正直,他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而不随波逐流,不同于大多数的势力者。霍尔顿想改变这一切却没有能力,这也是他痛苦,逃避,不合群的主要原因之一。霍尔顿虽然是富家子弟,却一点也不势力,非常同情和乐意帮助弱者,把对人的关心永远放在第一位。例如,他移动自己的高档手提箱好让同学不产生自卑感;另外,当他和修女一起吃早餐时,他说自己感到沮丧因为讨厌自己吃者咸肉和鸡蛋而别人却只吃烤面包片和咖啡。在他自身非常拮据的情况下,捐了十块钱给,她们走后霍尔顿觉得很忐忑不安,后悔只捐了十块钱给她们。他说,“他妈的金钱,到头来它总让你难过得要命。”在霍尔顿看来,钱是对真爱的阻碍。3.霍尔顿对自然,纯真和永恒的热爱和执著

  霍尔顿喜欢博物馆,喜欢那里的气味,遥远,古朴和永恒。博物馆是个神殿,是他过去的常去之地也是他的精神寄托之一,美好的回忆让他感到无比温暖。塞林格在描写博物馆里各种陈列品从无变化这一令人宽慰的事实而霍尔顿对菲必和自己每次去都有所不同感到不愉快时,进一步阐述了对霍尔顿对稳固不变的向往。变化,或者说是易变性,是一种客观事实。生活在继续,霍尔顿却无法接受自己和菲必都已经长大这一现实:“有的事物应该保持老样子。你应该把它们搁进大玻璃柜里,别去动它们,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不过这照样是件很糟糕的事。”喜欢打雪仗。不难看出他喜欢一切自然,稳固不变的东西。当妹妹骑木马时,霍尔顿很喜欢那里的音乐:“木马转台就是这一点好,它们奏来奏去总是那几个老曲子。”木马转台是孩子们骑的,它象征着童年的纯真。霍尔盾让妹妹骑木马,表明他希望妹妹能够将童年的纯真不断延续下去,不要受自己的麻烦事的影响。当然,他最喜欢的是孩子和童真的世界。死去的弟弟艾里,

  活着的小精灵菲必和幻想中那麦田里的孩子,构成了他爱的风景线。当他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他经常会想到艾里或是叫着他的名字,因为这能使他得到安慰。他还关爱一切自然,弱小的生命,多次思索和询问中央公园浅水湖鸭子冬天的去向,隐含着他对无辜的,成长中的生命的担忧,这也与结尾处他想成为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形成对应。麦田里的孩子们象征着纯真和自由,当他们长大染上社会一些不正之风时,霍尔顿想拯救他们。这体现了霍尔顿强烈的道德感。事实上,他周围的人都已长大成熟,而霍尔顿却不愿接受现实,并想竭力的阻止这种过程甚至想逆转它,其实是在跟自然规律作斗争,加上他的懦弱,这注定了他的努力要以失败告终。值得一提的是,霍尔顿最终还是意识到自己失败了,无法成为守望者。当他去给他妹妹留便条时,发现了墙上的脏话,便将其擦掉,而当他发现有的脏话是用刀刻的,根本无法擦掉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完全破灭了。分析起来,是一名刻脏话的小孩和他妹妹对他逃离现实的挑战使他回到了现实中。当他告诉妹妹不能逃走时,他也意识到自己也不能逃走,因为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完美的地方。小说最后提到“所有的孩子都想抓住那只金圈儿,菲必也一样,我很怕她会丛那匹马上掉下来,可我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孩子们的问题是,如果他们想伸手去抓金圈儿,你就得让他们抓去,最好什么也别说。他们要是摔下来,可别说什么话去阻拦他们,那是不好的。”这时,霍尔顿意识到成为一名“守望者”不现实。金圈儿其实并非金的,而是镀铜的铁。作者用“金圈”来比喻和讽刺外表套着光环,内在却很腐朽的社会。霍尔顿理解到他无力不让小孩堕入尘埃,要变质的终究还是要变。而这种意识也导致了他最终的崩溃。二、霍尔顿性格的形成原因妹妹菲必的纯真和弟弟艾里的完美成为了霍尔顿心中的标榜,在他心中,任何人都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而家庭的不温暖,老师和同学的势力和不理解则使他感到绝望。被父母寄予很大希望的霍尔顿接二连三地遭学校开除,但他的父母从未细探其原委,更没有给予正确的教育与指导。一句话,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进入霍尔顿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的困惑与烦恼,他们只会因“被开除”这个结果“气得流泪”,甚至“要他的命”。对爱的渴望和生活中缺乏爱的现实使得他生活在极度的痛苦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霍尔顿对生活的失控使得他选择逃避。大部分的时候他都充当着一个非常可怜的角色,无法融入社会。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是势

  利的伪君子,连他起初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而这位老师对他说“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原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老师的谆谆教导却是一条渗透着浓厚利己主义和功利主色彩的资本主义信条,这令霍尔顿感到非常困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霍尔顿不能找到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理想。他之所以孤独,消极,就是因为他不愿意象大部分人那样卑贱的活着,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自然,他也无法好好读书,他的不用功表面是颓废,沉沦,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的最无情的揭露.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想逃离这个噩梦般的现实世界,到偏远的小山村去,但要真正这样做是不可能的。他最讨厌看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中消磨时间;他讨厌爱慕虚荣而又毫无主见的女友却又迷恋她的美色;他看不惯这个世道,却无法改变;他甚至痛恨自己,却没有参照的标准来改正自身缺点(亦或是说没有毅力),这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注定了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中,霍尔顿想用消极的方式来逃避矛盾和痛苦,而一切想法的落空导致了他最后的精神崩溃。三.形成霍尔顿悲剧的原因1.战后庸俗、虚伪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众所周知,由于在世界大战中发了大笔横财,战后的美国物质生产飞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实利主义风气到处蔓延,人们在崇尚金钱、贪图享乐、唯利是图,变得越来越庸俗、自私、势利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越来越贫乏、空虚。对物质的无止尽的追求取代了人们一切的精神活动,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而真正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则比登天还难,因为人们对此没有丝毫兴趣。被父母寄予很大希望的霍尔顿接二连三地遭学校开除,但他的父母从未细探其原委,更没有给予正确的教育与指导。一句话,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进入霍尔顿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的困惑与烦恼,他们只会因“被开除”这个结果“气得流泪”,甚至“要他的命”。希望与父母沟通、渴望得到亲人的理解尚且困难,霍尔顿与其他人建立交流的幻想更不可能成为现实。请看霍尔顿在纽约游荡的短短几十小时,他坐地铁、乘出租,马不停蹄地出入各种场合,其目的就是想实现与他人的交流,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结果,于是,他认识到:在现实社会中,真正理智的交流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对什么都不注意”,“别人从来不相信你”,“你说话时他根本不听”。对于渴望交流与理解的霍尔顿来说,这样的现实无疑会带给他更大的精神打击。

  真正的交流与沟通之所以如此困难,在霍尔顿看来主要是因为虚伪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拜物主义占据了每个人的心灵。他直觉地意识到虚伪的无处不在,“假模假式”这个词经常出现在他的语言里,他本能地反对“假模假式”的一切,鄙视这个受物欲控制的世界。因为膨胀的物欲会压抑人的本性,促使人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财富,最终将人变成物的附庸,而人一旦成为物的附庸,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就无从谈起。霍尔顿看透了这一切,因此,他拒绝社会为他安排的一切,他想寻找一种更真实、更富有人性的生活,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诸如汽车、房子这些“物”为中心的生活。然而,战后的美国是一个物欲横流、虚伪冷酷的世界。霍尔顿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要始终守住自己的美好理想,就难免会碰得头破血流。现实迫使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霍尔顿的不幸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造成的。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2.错误的教育导向霍尔顿就读的潘西学校在“教育界声望挺高的”,它理应为学生健康地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上流行的种种不良风气在这里也很盛行。因此,霍尔顿的四周“全都是伪君子”。读书、求学问也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的凯迪拉克”,学生们“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很显然,这样的学校不是霍尔顿的理想所在,他瞧不起那些伪君子式的师长,也厌恶那些同流合污的同学,他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当然,这里也不可能有真正认识并理解他的叛逆性格的人,他的室友———斯特拉德莱塔对他的训斥:“要你干的事他妈的没一样是好好照着干的”就说明了这一点。我国有句古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那么霍尔顿从他的老师那得到的是怎样的教育?这可以从安东里尼身上窥见一斑。安东里尼是霍尔顿在纽约寻求交流的尝试一个接一个地失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曾是霍尔顿的老师,而且是“这辈子有过的最好老师”。因为,他曾用自己勇敢正义的行为赢得过霍尔顿的尊敬。因此,霍尔顿在遭受一连串失败的打击之后,满怀希望地来到安东里尼的公寓,幻想能从他身上寻找到理解与安慰,但这位在学生心目中留有美好印象的老师此时却这样告诫他的学生:“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安东里尼也明确地意识到霍尔顿“将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为了某种微不足道的事业英勇死去”。很显然,在他的心目中,霍尔顿是“不成熟”的,而他自己才是“成熟”男人的象征:浑浑噩噩,无所追求。安东里尼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由他所处的现实社会

  孕育出来的,符合客观现实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他对霍尔顿的这番忠告,从成人世界的立场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不能解除少年霍尔顿心中的困惑。他之所以孤独、痛苦,就是不愿象多数人那样“卑贱”地活着,而他最最尊敬最值得信赖的老师竟又这样教育他,他感到非常地困惑,非常地失望,尤其是当他在睡梦中惊醒,发现这位师长有可能是同性恋者时,他立即寻找借口逃也似的离开了安东里尼的家,偶像在顷刻间轰然倒塌后,他所有的希望也全都破灭,这个世界带给他的只有彻底的绝望。3.软弱、胆小的个性特征霍尔顿是个懦弱、胆小的人,这一点他自己也承认。他常说他胆子小。正因如此,在平时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他总是克制自己,害怕与别人发生争执。即使是他的室友———极端自私自利、寡廉鲜耻的斯特拉德莱塔公然与他的女友约会,并且让他代写作业,他虽然痛苦万分,“简直希望自己已经死了”,但却没有胆量与勇气惩罚对方。每当他遇到不如意事的时候,他都会想到死。“我简直不想活了”,“我真想自杀———从窗口跳出去”,但这些都是想象而已,他没有勇气选择这条道路以表示自己对现存一切的反抗。软弱无能的他注定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者,当他在遭遇到一系列挫折与打击,发现自己理想中的世界并不存在后,他放弃了幻想,不再与“假模假式”的社会进行抗争,而是与之相妥协,甚至于自己也变得“假模假式”起来,因为他意识到“你要是想在这世界上活下去”,就得撒谎、说假话。由此可见,为了不被这个病态的社会所吞噬,有理想但没有力量反抗社会,更没有力量改造社会的霍尔顿只能作出这样的选择,尽管这种选择很无奈、很痛苦。否则,他将会在精神病院终其一生。塞林格用这种办法暂时解救了他书中的主人公,表明了他同主人公一样的人生选择,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与主人公同样的个性特征: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时,缺乏抗争的勇气,走与现实相妥协的道路。综上所述,霍尔顿是塞林格塑造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反英雄形象,他懦弱,胆小,看淡物质享受和名利,追求纯真,善良和人间真爱的个性特征被赛林格用各种象征物如红色猎人帽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二战后美国社会物欲横流,虚伪冷酷,学校功利和利己主义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不温暖,艾里和菲必的完美与其他人形成的鲜明对比使得霍尔顿看透了这个虚假的社会,也是他的个性形成原因。因此,他拒绝社会为他安排的一切,他想寻找一种更真实、更富有人性的生活,一种以“纯真”为中心而不“虚伪”为中心的生活,并要当一名守望者,让纯洁的孩子们免受污染。

  参考文献:

  1)J.D.Salinger.《TheCatcherintheRye》.1951.BrownandCompany2)J.D.Salinger.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1997,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Glennon.L余吉孝译《秩序的游戏》,2008,中国友谊出版公司4)王立宏.《霍尔顿:一位震撼人心的悲剧人物》.2006北京北京外国语出版社5)黄安年.《麦卡锡主义》,2009,北京,商务印书馆6)刘绪贻.《战后美国史》,2002,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执着于真实、善良的问题少年,在被学校开除后,经过几天几夜的流浪,他对人生、社会有了新的理解。最终,善良、大爱让他重新返回社会,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霍尔顿;守望者;精神家园

  《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了发人深思的故事。出身于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德由于厌学而第四次被学校开除,他提前离校,来到纽约。想在自己被开除的通知到父母手中之前,在纽约逍遥几天,而后再回家面对父母的斥责、教育。然而,经历了在纽约一天两夜的无聊、困顿乃至身心受辱的可怕境遇之后,霍尔顿不仅对学校、对老师、对纽约甚至对一切都感到极度厌倦和失望,他打算和妹妹菲苾道别,然后出走遥远的美国西部。由于菲苾的机智、真情劝阻,霍尔顿遂放弃出走计划,回到家中,之后被父母送至疗养院,接受精神分析大夫的治疗。这以后他明晓了社会的复杂,人需要有辨别,为了生存有时要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人不能太袒露思想,但是可以坚守思想、坚持本性,于是他回归了学校。论文将通过对小说情节的分析来阐述霍尔顿的个性特征,揭示霍尔顿性格形成的土壤。

  一、外表玩世不恭、缺少进取心

  霍尔顿的玩世不恭、缺少进取心体现在他反正统的语言、奇异的穿着打扮、古怪的行为举止上,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嘲讽、批判等等上面。霍尔顿在大冬天里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猎人帽,将鸭舌转到脑后;张口“他妈的”“婊子养的”,闭口“假模假式”“混账”“杂种”;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和女人搂搂抱抱,甚至还找妓女,简直是个糟糕透顶的“坏孩子”,他想到偏远的地方,“随便找个工作做”,“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终身住在里面”。霍尔顿眼中的社会是虚伪、丑恶、肮脏的社会,他痛恨那种“装出来”的“伪君子”式的假模假样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他找不到人生的理想、目标,他也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尽管他也试着

  寻找他所渴望的真正美好的事物与有意义的生命,从而能够使他的贫乏、空虚的精神世界在现实中获得新的支撑,但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时,他的精神不是获得支撑,而是遭受更大的打击,从而更加失望。他不仅无法认同这个社会,而且企图逃避这个社会。于是,霍尔顿这个“不正常”的“异类”成了世人眼中的“坏孩子”,他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缺少进取心,是父母、社会、成人眼中的“问题青年”。

  二、内心善良、正直、博爱

  1.爱父母,尤其爱弟妹

  一个人是否有爱心,首先看他是否爱家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连一奶同胞都不爱,那他当是一个丑陋的、没有良心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霍尔顿当是一个有良心、有爱心的人。他内心里一直敬佩并深深怀念死去的弟弟艾里,把他视为自己的骄傲,甚至精神支柱。母亲身体一直不很好,“她的精神很衰弱。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不愿让她知道我给开除的事”。所以他才选择在纽约闲逛,以其晚点叫家人知道,多少减轻点父母的伤心。妹妹菲苾是他的最爱,他在自己失意时还不忘给菲苾买她喜欢的唱片,当唱片不小心掉地摔碎时,“我心里真是难过得要命”,回到纽约他最想见的人就是妹妹菲苾。他下定决心鼓足勇气要到美国西部,去过一种宁静无人打扰的生活,由于妹妹执意要一同去,为了妹妹的前途、人生幸福,他决然放弃了出走计划,答应妹妹回到家里。面包片和咖啡当早点。我一见,心里就沮丧起来。我最讨厌自己吃着咸肉蛋什么的。别人只吃烤面包片和咖啡。”他捐给她们十元钱。看到几个小孩在溜冰,他帮助小女孩系紧她的四轮溜冰鞋。经过体育场,两个小孩玩跷跷板,帮他们平衡。他为两名参观木乃伊陈列展的孩子充当导游。他内心苦闷,怀着一种担忧到中央公园,想看看湖里的鸭子冬天里怎么样了。帮助弱小者,同情弱小者,同情弱小的动物,是同样瘦弱的霍尔顿给予我们的最深切的感受,甚至叫人想到了同类相怜。一个人越在意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缺少关爱的霍尔顿出于对弱小的、成长中的生命的热爱、担忧,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关爱他们,守护他们。因而他有了这样的想法:“有那

  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这是一种博爱,一种霍尔顿式的博爱。爱自己的弟弟妹妹,爱所有幼小的生命,爱成千上万个小孩子。

  三、霍尔顿性格的土壤

  人的成长要受三方面的影响:社会、家庭、学校。《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写作背景是二战后五十年代初。美国由于在世界大战中发了大笔横财,战后的生产飞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实利主义风气到处蔓延,人们在崇尚金钱、贪图享乐、唯利是图,变得越来越庸俗、自私、势利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越来越贫乏、空虚。对物质的无止尽的追求取代了人们一切的精神活动,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而真正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则比登天还难,因为人们对此没有丝毫兴趣。被父母寄予很大希望的霍尔顿接二连三地遭学校开除,但他的父母从未细探其原委,更没有给予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一句话,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进入霍尔顿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的困惑与烦恼,他们只会因“被开除”这个结果“气得流泪”,甚至“要他的命”。希望与父母沟通、渴望得到亲人的理解尚且困难,霍尔顿与其他人建立交流的幻想更不可能成为现实。请看霍尔顿在纽约游荡的短短几十小时,他坐地铁、乘出租,马不停蹄地出入各种场合,其目的就是想实现与他人的交流,唤起自己生活的勇气,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结果。于是,他认识到:在现实社会中,真正理智的交流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对什么都不注意”,“别人从来不相信你”,“你说话时他根本不听”。对于渴望交流与理解的霍尔顿来说,这样的现实无疑会带给他大的精神打击。学校是育人的场所,霍尔顿就读的潘西学校在“教育界声望挺高的”,它理应为学生健康地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上流行的种种不良风气在这里也很盛行。因此,霍尔顿的四周“全都是伪君子”。读书、求学问也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账

  的凯迪拉克”,学生们“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很显然,这样的学校不是霍尔顿的理想所在,他瞧不起那些伪君子式的师长,也厌恶那些同流合污的同学,他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当然,这里也不可能有真正认识并理解他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霍尔顿在遭受一连串失败的打击之后,他孤独、苦闷、彷徨,他满怀希望地来到安东里尼的公寓,幻想能从他身上寻找到理解与安慰,但这位在学生心目中留有美好印象的老师此时却这样告诫他的学生“: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他对霍尔顿的这番忠告,从成人世界的立场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不能解除少年霍尔顿心中的困惑。他之所以孤独、痛苦,就是不愿像多数人那样“卑贱”地活着,而他最最尊敬、最值得信赖的老师竟又这样教育他,他感到非常地困惑、非常地失望,尤其是当他在睡梦中惊醒,发现这位师长有可能是同性恋者时,他立即寻找借口逃也似的离开了安东里尼的家,偶像在顷刻间轰然倒塌后,他所有的希望也全都破灭,这个世界带给他的只有彻底的绝望。“守望”是类天真无邪的美好品质,是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存时、无能为力的本能的表现,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守望自己的理想,守望人类的纯真善良。这守望是何其崇高和神圣。在霍尔顿心目中,去守望孩子比考出好成绩做个好孩子更有意义。他要守护那些时刻面临危险的孩子,以免他们被成人世界虚伪恶习玷污。去麦田守望,暗含着他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拒绝,表达了他不愿与丑陋的“成人世界”同流合污,把保护所有纯洁儿童不受世俗丑恶所侵害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是一种善良而美好的愿望。霍尔顿希冀通过人类的纯朴天性来拯救千疮百孔的美国现代文明,挽救日益堕落的人性和道德。罗素认为,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在

  世界上是最需要的。霍尔顿的善良、正直、博爱、大爱是当时美国污浊、颓废社会的一缕阳光。霍尔顿用善良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和人类的纯真善良。

  参考文献:

  [1]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施威荣,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刘伯香.叛逆的受害者:霍尔顿[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9).

  《麦田里的守望者》人物特色解析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说话口吻,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从主人公这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荒芜的社会风气,道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本文通过对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性格特色多角度的分析来唤起大家深层次的思考,即在美国当时社会状态下正在成长的一代青少年该如何认识并适应自己周围的世界以及如何追寻自己的理想并使之得以实现而不破灭。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特色解析一、引言《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美国的五十年代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二战的阴云尚未散去,冷战硝烟又起。一方面科技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们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无力改变的社会大背景下,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于是,“垮掉的一代”出现了,霍尔顿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性格鲜明而又典型,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二、霍尔顿人物性格特色解析

  1.五十年代美国社会旗帜鲜明的呐喊者——“堂吉珂德式”的斗士

  鲁迅先生曾有一个经典的譬喻,在一个封闭的铁屋里,深夜中危险已至,四处都是沉睡的横七竖八的人,一个人碰巧醒着,他应不应该呐喊?从众的做法应该是和众人一样睡过去,因为呐喊者不一定可以因为自己呐喊而使众人脱险,因为铁屋牢不可破;呐喊者在深夜中的呐喊也注定是孤独的。鲁迅先生在苦难深重的中国选择了呐喊。美国作家塞林格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那是以笔作剑的人都会做出的——呐喊!呐喊什么?呐喊着提醒战后的美国社会物质追求和循规蹈矩千篇一律的中产阶级生活对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忽视,塞林格一反五十年代卫道士的叙述风格,塑造了大放厥词,满嘴污言秽语,只有十六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整日穿着风雨衣,戴着鸭舌帽,游游荡荡、逃学、召妓、外表恶俗的少年霍尔顿形象(内心却是善良内省的),通过第一人称,以霍尔顿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也以霍尔顿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用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呐喊出一个美国知识分子的思考,和应该如何在美国社会当时的状态下生活的思索和审视。

  2.美国社会中典型的充满了理想的具有英雄特色的反英雄形象美国的五十年代青年价值观念是“好好读书,出人头地”,注重物质享受。他们所着重关注的是经济上的保障,生活上的福利及优惠,因此这一代往往被称为“沉默的一代”。

  在塞林格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一样的少年,充满了理想的具有英雄特色的反英雄形象。表面上霍尔顿是个玩世不恭的坏孩子,但实际上他却有颗纯净善良的心。霍尔顿说,他想象着在一大片麦田里,几千几万个小孩子在游戏,周围除了他没有一个大人。他就站在麦田边上的悬崖旁守望着,看哪个孩子朝悬崖奔过来就捉住他,不让他掉下悬崖。这是他的一个美好幻想,也是他美好心灵的见证,他希望那些快乐的孩子不要跌入悬崖,而是永远快乐的奔跑,而那麦田似乎象征着物质世界,他希望生活在充满物质主义精神世界的孩子不要迷失自我,走向悬崖。相对于他那两个糊涂的室友,霍尔顿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而他厌恶这一切,因为厌恶,处于青春期的他就越发的那样做,似乎是一种反抗。

  3.精神上的孤独者和理想的守望者霍尔顿是一个精神上的孤独者,他并不甘心沉默在物质世界中,他不接受父辈的价值观,厌恶一般的社会习俗,对周围的虚伪作假的行为极端鄙视。他对什么人都看不惯,在潘西中学以及纽约没有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排斥他人使他自觉地走到了社会的对立面,厌恶成人圈子,把纯洁的妹妹及修女当成可信任的人;他的各种离经叛道的行为体现了反文化、反社会的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霍尔顿采取了逃避的方法,这种逃离的情节在很多反映青少年的作品中都有应用,可在本文中却又利用了少年的逃离情结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对抗中产生的孤独无力,个人最终不可逃出社会的必然也只能是以霍尔顿躺在病床上接受继续上学另找一个学校为结局,尽管文

  章最后也表达了不情愿,但正表明了个人在社会中反抗与妥协相交织的必然状态。从这个角度讲,本书对于已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而讲更像一个成人童话,回归社会的结局恰恰反映了孤独者反抗社会所必然具备的消极性与缺乏战斗力。

  三、结语《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反映年轻人走向成熟的成长小说。相对而言,霍尔顿是成长小说中一个不同寻常的主人公,因为他的主要目的是抗拒走向成熟。他对历史自然博物馆的评论表明他害怕变化和复杂。他希望所有的事物都简单易懂,永远地一成不变,就像陈列在博物馆里的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的木乃伊那样。他害怕是因为他对批评过别人的那些罪恶感到不安,同时也因为他对周围事物不理解。然而,他拒绝承认这种害怕,霍尔顿不仅不承认成年人世界使他感到害怕和神秘,还自认为成年人社会是一个肤浅、虚伪(假模假式)的世界,而儿童则是天真的、好奇的和诚实的。在他关于这两个世界的幻想中,最能体现他思想的莫过于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是当代文学中典型的反叛的受伤者。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时代背景下,他之所以受伤并不是因为自己的不成熟,作者正是用少年的这一形象生动而真实地表达了反英雄形象在美国社会大背景下灵魂精神世界的不得舒展,其理想虽有着冰清玉洁式的美感却只能是少年的呓语,绝望的呼喊,不可实现。霍尔顿非常真诚,痛恨虚伪,崇尚纯真和稚嫩。但当这个人物在长大时,逐渐被社会腐蚀。实

  际上,他不是在长大,而是在腐蚀下去。塞林格创造了一个现代美国社会的模式:傲慢、求全、自我陶醉。

  参考文献:[1]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2]文楚安,“垮掉的一代”及其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钢教育培训中心外语系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人物性格分析

  作者:谢敬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4期

  谢敬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

  【摘要】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小说家,他在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形象地刻画了叛逆的反英雄少年霍尔顿。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霍尔顿这一形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二战后美国青少年在丰富的物质世界和贫乏的精神世界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在霍尔顿身上体现的十分明显。本文从其背景、语言描写、侧面描写等方面对霍尔顿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反英雄;假模假式;孤独

  1写作背景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在1916年1月出生美国纽约,他在新汉普郡长大,之后上过三所大学却未曾获得学位。早在他15岁的时候就开始写作。当他21岁的时候,他的第一篇文章得到了发表。《麦田里的守望者》完成于1951年。

  2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分析

  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基本背景:

  (1)基本情况

  霍尔顿是个仅有16岁的中学生,他因为学习成绩太差而刚刚被潘西中学开除。尽管他很聪明并且十分敏感,但是他的口气却显得愤世嫉俗,而又疲惫不堪。由于对周围世界的虚伪和丑陋难以忍受,他甚至企图用一种玩世不恭来保护自己,以免自己痛苦和失望。然而,他对周围人们的一系列批评也同样体现在他的身上。他也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烦躁不安,有时候还会表现得很“假模假式”、刻薄和肤浅。

  (2)名字的寓意

  “Caul”指的是婴儿出生时包在头上的一层胎膜。因此,霍尔顿的名字中的“Caul”也许象征着儿童期的盲目,或者说他们往往不能看到成人世界的复杂性。霍尔顿的全名可以念成“Hold-on-Caul-field”,即他想抓住他认为真实的事物,而这恰恰是他的盲点所在。

  (3)生活背景

  家庭背景:对于霍尔顿几次被开除的事实,他的父亲从不会尝试着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并帮助他找出原因解决问题。相反,他对待霍尔顿的态度是十分粗鲁的。霍尔顿的妈妈一直没有从小儿子艾里之死的悲痛中走出来,对于霍尔顿更是平淡而冷漠。父母的冷漠态度让霍尔顿不敢回家向他们诉说,当然他也没有勇气在父母那里获得帮助与安慰。这些就向我们暗示着霍尔顿的父母没有给他的生活以及精神世界以指导和帮助。霍尔顿的父亲是一位很成功的律师,他理所当然地把霍尔顿送到最好的学校读书为了在他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是他却完全忽视了对霍尔顿在精神上的关心。霍尔顿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在最好的学校读书,但是

  他却一点都不开心。他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是敌视的,包括同学、老师、一切的一切。他觉得他的同学都是愚蠢的,老师们说的话都是谬误。最后,霍尔顿由于考试失败而被潘西中学开除。

  学校背景:霍尔顿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在最好的学校读书,但是他却一点都不开心。他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是敌视的,包括同学、老师、一切的一切。他看不惯室友斯特拉雷德的一举一动,也十分讨厌同学阿克利,甚至连阿克利坐在他的椅子上也觉得不舒服。他觉得他的同学都是愚蠢的,老师们说的话都是谬误。然而,他却不讨厌他的语文老师安多里尼,这或许也是他学习的所有科目里语文是从未挂科的原因。可最后,霍尔顿还是由于其他所有科目考试失败而被潘西中学开除。

  社会背景:在纽约这样一个热闹、繁华的城市,一个以成功和金钱为中心的城市,对于霍尔顿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霍尔顿却想要逃离它。他觉得没有一个地方适合他。即便是这么大的世界,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地。因此,他觉得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才真正的适合他。

  3对于霍尔顿的语言描写

  (1)“不过博物馆里最好的一点是一切东西总呆在原来的地方不动。谁也不挪移一下位置……谁也不会改变样儿。唯一变样的东西只是你自己。”

  这一段引自第16章,霍尔顿在解释着他为什么喜欢自然历史博物馆。在他与萨利约会前,为了消磨时间,霍尔顿决定从中央公园步行去自然历史博物馆。在路上,他回想着随学校去博物馆参观的细节。霍尔顿已经显示出了他的恐惧,而且他不知道该如何对付冲突、混乱和变化。博物馆呈现给他的是他能够理解的生活景象:这是一个凝固了的、寂静的、永不改变的世界。霍尔顿可以对陈列窗里的爱斯基摩人进行思考、评判,但爱斯基摩人却永远也不能反过来评判他。每次回到这里,他都变了模样,而博物馆里面的一切展品都始终如一,这这使他不安。那些展品代表的是霍尔顿渴望生活于其中的简单、理想化、甚至可以被驾驭的生活景象。

  在最后一句,霍尔顿用的是第二人称的“你”,而不是第一人称的“我”,这一点很重要。这仿佛是霍尔顿在努力地使自己远离那不可避免的变化过程。然而,这种幻想的不可能性正是霍尔顿境遇的悲剧所在。当他真的到了自然历史博物馆,他却决定不进去,因为那将使他脆弱的幻想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相撞时受到冲击。他希望生活就像是博物馆里面的陈列柜一样凝固不动。

  (2)“我会站在悬崖边上,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抓住每一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的意思是不管那些孩子们从哪个方向跑过来,我都要抓住他们。我一整天就是干这样的事,就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段话是可以说是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霍尔顿在回答妹妹菲比离开的要做什么。霍尔顿把听到的歌词融入了自己的幻想,他想要成为他幻想中的人,充当着纯真的保护神。然而,这恰恰也表明了霍尔顿喜欢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逃避真实的世界。而当霍尔顿承认这样的观点有点不切合实际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找不到一个可行的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幻想反映出了他的纯真以及他对纯真无暇的青春的向往,当然还有他要保护那种精神的渴望;这也代表了他与现实的极度脱节和他的世界观的幼稚

  4对于霍尔顿的侧面描写(象征)

  4.1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文本部小说的标题,它出现在第16章,那是霍尔顿非常欣赏的、一个不在人行道上而是在马路上行走的小男孩唱的罗伯特·彭斯诗词“相遇在麦田”中的一句。在第22章里,当妹妹

  菲比询问霍尔顿的生活打算时,他用了诗中的意象“麦田里的守望者”做了回答。霍尔顿想象着有一块悬崖边上的麦田,孩子们在那儿玩耍、嬉戏、他说他愿意去保护那些孩子们,如果他们往悬崖边奔来,他就会奖他们“捉住”。菲比还指出他听错了词,他认为是“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但实际上是“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作者:王立宏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7期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性格。他与很多进步青年一样,思想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行为却十分滞后,渴望满足精神需求,但是却一直沉浸在现实世界中,难以融于这个世界,周遭的人也无法理解他们,他们希望能够充实自己的灵魂,但是却放不下已有的物质生活。虽然霍尔顿进行了反抗,但是反抗并不彻底,他的反抗没有针对性与目的性。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性格分析

  引言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用细腻的笔法为读者刻画出了主人公复杂而又矛盾的性格。当然,这一描写方式并非是塞林格创造,早在上世纪初期,海明威等作家就创作出了一大批关于战争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作品,这类小说的重点就是描写战争对青少年造成的伤害。与海明威的作品不同,虽然《麦田里的守望者》反映的也是战争对青少年的影响,但更加注重主人公性格中叛逆与反抗精神的描写。下面,就针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性格进行深入地分析。

  一、霍尔顿的正面性格

  (一)正直

  作为同时期青少年的代表人物,霍尔顿憎恨社会的浮华,他认为社会地位、名利金钱都是虚幻的,很多人光鲜的外表下藏着的却是一颗丑陋的内心。与其他学生不同的是,霍尔顿认为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而不是追求物质享受,他的很多同学却将读书当做追求物质的敲门砖。

  此外,霍尔顿还认为,慈善是一种伟大的事业,慈善家不应该寻求回报,他对那些寻求回报的慈善家十分反感,与之相比,霍尔顿更喜欢那些纯真、道德高尚的修女。

  (二)善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霍尔顿淘气、叛逆,但他依然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他的家庭很富有,但他从来没有因此而产生优越感,反之,他热心善良,乐于助人。他的父母并不喜欢他,家庭也不温暖,但霍尔顿依然十分地尊敬与喜爱自己的父母,当霍尔顿想到自己被学校开除以及母亲去冰鞋店的事情后,就会非常地难过。

  在霍尔顿逃离学校后,他发现周围的人不理解自己,他很难融入周围的环境,这令他十分悲伤和绝望,在流浪一天之后,他会偷偷地溜回家看望妹妹。霍尔顿认为妹妹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慰藉,当周围的人不理解他时,只有妹妹能够与他交流。因此他逐渐将对母亲的爱转移到了妹妹身上。可以看出,虽然霍尔顿的经历很悲惨,但是依然是一个体贴、善良的人。

  二、霍尔顿的负面性格

  (一)叛逆

  虽然霍尔顿的出身很好,但他与自己父母的关系并不好,他的家庭能够给予他的关爱也仅仅是金钱,这就导致霍尔顿养成了一种怪异的性格。他没有对象可以倾诉,即使自己被学校开除,他也没有与父母就此进行交流,他认为,如果父母知道自己被学校开除,一定会杀了自己。为了逃离父母的责骂,霍尔顿选择逃避这个世界。在学校里,霍尔顿对学习没有兴趣,他厌恶学校的琐事,讨厌装腔作势的校长,他没有一个真正的好朋友,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很虚伪,他渴望逃离这个世界,希望能够远离这些趋炎附势的小人。

  (二)愤世嫉俗

  霍尔顿是一个愤世嫉俗的年轻人,导致他养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发现自己最喜爱的老师居然是一个同性恋者,他开始明白很多表面仁义道德的人其实都是小人和骗子。慢慢地,霍尔顿开始不相信这个世界,他认为这个世界到处都是谎言和伪善。

  (三)消极与懦弱

  霍尔顿在学校时,他的同学老师都不理解他,在家里,他也得不到应有的关爱。他常常被打骂、欺负,别人欺负他时他很少抵抗。对于自己中意的对象,霍尔顿连电话都不敢打,为了逃避自己喜欢的女孩和情敌,霍尔顿选择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他的周围有太多虚伪的人,面对这个世界,霍尔顿并没有奋起抗争,而是选择以消极与懦弱的态度对待,这正是他性格中软弱的一面。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败之后,霍尔顿想到自杀,他想彻底离开这个世界,这个虚伪的世界令他失去了面对生活、面对社会的勇气,也没有应对挫折的信心与勇气,这正是霍尔顿性格之中最大的缺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霍尔顿形成双重性格的原因分析

  可以看出,霍尔顿的性格十分怪异,一方面,他善良、正直,另一方面他消极、懦弱,又愤世嫉俗。他有着崇高的理想,渴望去保护妹妹,保护天真的孩童,但却困难重重。综合作者的描写与当时的社会状态,导致霍尔顿形成双重性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异化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于霍尔顿性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当时的社会,很多人都失去了应有的归属感,社会环境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霍尔顿成长的阶段中,本来应该天真浪漫的少年,却看到了人世间最丑陋的一面,这给他的成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这一层面来看,异化的社会环境对这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给他们的精神以及灵魂都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二)畸形的教育

  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二战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人们的灵魂与精神逐渐腐败。学校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开始成为资本主义宣传伪善作风与物质主义的重要场所,霍尔顿的学校就是一个典型。虽然教师对学生始终在进行孜孜不倦的教诲,但是却完全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看出,当时的教育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已经完全变质。

  (三)家庭温暖的缺失

  霍尔顿的父母除了给予他足够的金钱外并没有给他应有的关爱,在他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父母的责骂,他根本不敢向自己的父母求助,因此,他选择逃离这个世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因素就是霍尔顿长期以来都得不到来自家庭的关爱。

  (四)异化的人际关系

  在二战结束之后,人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危机,虽然当时人们的生活很富足,但人们的精神却极为空虚,霍尔顿正是这种异化人际关系的受害者,他的生活中充满了挫折与困难,他不敢和其他人交流沟通,他孤独、悲伤、心理压抑,还常常被周围的人玩弄、欺骗和驱逐。因此,他希望可以远离这个社会,远离这个世界,他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总之,当时人际关系的异化是导致霍尔顿形成这种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