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可怜,她们比王昭君更可怜,为什么没人同情她们?

  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女人经常被当作礼物,通过和亲的方式“换取”和平。很多名垂青史的皇帝,早年间实力不足,也都实行过和亲。而最出名的和亲,相信大家都会想到是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

  公元前33年,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进京觐汉天子,诚意满满的对汉称臣。大殿之上,单于向汉元帝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西汉王朝的女婿,两国之间,由此建立和亲关系。

  早在西汉初期,和亲就成了一种非常常见的政治手段。汉高祖刘邦,就因为“白登之围”,不得不与匈奴部落和亲,刘邦的这段和亲,其实是非常屈辱的。汉元帝年间,匈奴的军事实力败下了阵,此时的他们,需要反过来,看西汉的脸色了。

  呼韩邪单于此次前来和亲,并且以女婿的身份自居,为的就是两国之间交好。面对他的主动,汉元帝不好推却,选中了可怜的王昭君做和亲公主。于是,美丽的王昭君离开了繁华的长安,一路黄沙滚滚,来到寂寥的大漠,嫁给了一个陌生的男人,婚姻悲剧从此开始。

  (汉元帝)

  实际上,王昭君的身份并非公主,反而出生于一个平民之家,仅仅是汉元帝的宫女。既然仅仅是一个宫女,汉朝不会重视她,匈奴也不会特别重视,因此,王昭君的地位很低。不过,王昭君受得了地位低,也受得了背井离乡、塞外寒苦,王昭君最受不了的,是丈夫死后,她还要嫁给丈夫的儿子!甚至孙子。

  古代匈奴有一种非常野蛮的习俗,这种习俗就是收继婚制度。在此规定之下,女人嫁给男人为妻,男人去世后,女人必须嫁给他的兄弟,或者嫁给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这样的习俗,一直存在于游牧民族内部,当地人习以为常,中原人却难以接受。

  (王昭君)

  王昭君出生于西汉,自小深受中原文化影响。远嫁匈奴的她,无论接不接受继婚制度,都得遵守。呼韩邪单于死后,他的儿子复株累若鞮被选中做首领,王昭君复嫁给了复株累若鞮,也就是嫁给了丈夫的儿子。婚后两人共同生活了11年,王昭君还为他生下了两个女儿。11年后,复株累若鞮死后,王昭君又嫁给了呼韩邪的亲孙子……

  这可真是陷入了万丈深渊啊!

  所以,2000以来,同情王昭君的人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大人物,比如李白、杜甫等大诗人。李白的诗《王昭君》就表达了他对王昭君的深深同情。

  《王昭君》(李白)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王昭君)

  然而,王昭君的遭遇绝非个案,不仅在汉朝,就是在匈奴,也大量存在她这样的“苦命人”。

  如果以王昭君的视角看,或者说以中原人的视角看,有一个群体比王昭君更可怜,这一群体便是匈奴女子。试想想,所有的匈奴女子,不是和王昭君一样的遭遇吗?对她们来说,婚姻与爱情就是扯淡,她们只是草原上的生育工具而已。

  为什么没有人同情他们?我们要不要同情她们呢?

  其实,这要求我们全面地看待草原上的收继婚制度。

  收继婚制度并非匈奴所独有,据《左传》记载,在我国中原地区的春秋时期就有了这种制度,后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儒家思想的传播,纲常伦理观念的盛行,此制度逐渐淡出中原王国。不过,匈奴人仍然采用此制度,并且发扬光大了。

  (王昭君)

  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这是匈奴妇女自身的一种需要。也就是说,匈奴妇女们不仅不恨这种制度,还很依赖这种制度。因为,匈奴乃游牧部落,四处游走,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造成很多人死亡,因此妇女们丧偶是常有的事。而在游牧部落,一个女人一旦丧偶,便难以生存,她们迫切需要部落和本家族的保护,那么部落和家族会如何保护她们呢?

  部落和本家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一般不主张一个女人改嫁,一旦改嫁,女人会带走许多财产,并且会泄露本部落的一些机密。所以为了财产和保密,部落和本家族会实行收继婚制度,让这些女人嫁给自己人。这就有了先嫁父亲再嫁儿子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对于匈奴妇女们来说,她们并不感到痛苦,也不需要我们的同情。

  至于这种婚姻制度造成的人伦混乱,匈奴人是不太在乎的,因为对人伦的无比重视是中原人的思想,是儒家的核心。生在草原、长在草原的匈奴人信奉的是强权和拳头,对伦理纲常的界线很模糊。当初,匈奴人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弑父而成老大,此种行为是大逆不道,可是匈奴人却不以为然。这足可证明他们对纲常伦理的不太重视。

  (王昭君)

  王昭君痛苦的根源,来自于中原与边疆政权经济、文化的不同,不能单纯怪匈奴人,也不能单纯怪西汉的和亲政策,只能怪两种文化融合得太慢。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