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的问题十篇

  乡村建设的问题篇1

  关键词:乡村规划;建设;问题

  农村建设现状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为了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加强对乡村的规划和建设,为农民营造出更加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生产功能,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根据我国近几年的乡村规划建设经验可知,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应该对社会服务系统、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变更加以重视。

  1安防系统构建问题

  安全是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的根本。在实际的建设工作中,安防系统的构建需要利用以下几种措施来实现:第一,标识设置措施。为了满足村民对居住空间的归属心理需求,可以在规划区、村小组的显眼位置增设标识。第二,民宅高度及空间的合理规划措施。在民宅规划建设工作中,既要满足村民的安全需求,也要满足其与其他村民的沟通交流需求、对陌生人的监控需求。因此,应该根据既有民宅高度合理计算出符合上述要求的高度。第三,安放装置应用措施。为了保证乡村的安全,可以将安保系统引入村民家中。例如,可以将安保系统设置于村委会中,并按照一定的距离在适当位置设置报警点。当民众遇到危险时,可以就近选择报警点,触动安保系统,向村委会发出警报,进而起到提升村落安全水平的作用。

  2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保护问题

  2.1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结合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经验可知,粗放型管理模式虽然能够为人们带来较多的经济效益。但其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产生的破坏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在乡村规划建设中,应该尽量减少民宅重修、路线规划等工作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设计师在设计乡村规划建设方案的过程中,应该将生态环境为基本参照依据,使得乡村规划与自然环境成分融为一体,为村民营造出更加自然、绿色的生活空间。

  2.2人文环境保护问题

  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乡村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人文环境。对于村民而言,他们已经对原本的人文环境形成了较大的依赖。因此,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应该注重对人文环境的保护。以减少变更为原则,将乡村规划与周围环境容为一体。这种处理方式的优势在于:村落原本的人文环境可以增强自身的特征。如果该村落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淳朴的人文环境可以作为一个宣传要点。

  3功能分区与线路规划问题

  3.1功能分区问题

  与城市规划工作不同,乡村的农业属性决定着其功能分区较为复杂。为了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类型,将村落划分为私人空间、农用空间、生活空间、半私人空间等多种。以生活空间为例,设计师应该合理利用村落已有的资源,在生活空间中规划出乡村公园、河流区域等公共性质的空间范畴。这种规划建设方式的应用能够为村民带来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

  3.2线路规划问题

  乡村规划建设中需要重视的线路规划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供电线路。供电线路的规划应该以满足村民的实际用电需求为目标。为了避免村民用电需求的增长引发供应不及时问题,在选用配电设备的过程中,应该在整个村落电能需求结果的基础上,留出一定的多余参数。第二,给水线路。为了保障水资源的正常应用,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应该分别以乡村、住户等多级结构为单位,为其配置主闸阀和分支闸阀,满足村民的实际用水需求。

  4服务环境营造问题

  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应该以为村民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为基本目标。在营造村落服务环境的过程中,可行的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垃圾清理规划措施。为了避免堆积的垃圾影响村容村貌,可以按照村落的规模,以一定数量的住户为单位,在村落中设置数量适宜的垃圾暂时存放点。规定每晚5点由专人负责清理垃圾,以此提升村落环境的清洁度。第二,车辆存放规划措施。为了改善村落的整体环境,可以分别根据民宅的特点应用不同的存放方式。如果民宅中本身设有地下室,则可以将自行车、汽车等车辆存放于地下空间中;如果村民的住房为半架空结构,则可以规定将车辆存放于架空区域。这种便捷的处理方式不仅满足了村民的实际使用习惯,还能够起到优化乡村环境空间的作用。除此之外,乡村中其他服务系统的设置同样应该遵循人性化原则,使得乡村规划建设能够有效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

  5结论

  结合我国以往的乡村规划建设经验可知,服务环境系统、线路规划、功能分区以及安防系统等部分很容易出现问题。为了给民众营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在实际的乡村规划建设工作中,设计师及规划人员应该遵循人性化原则,从村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优化村落风貌的同时,为村民带来更加便捷、温馨的居住体验。乡村规划建设的开展应该与城市规划统一起来,使得各个地区融为一体,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地理环境优势。

  作者:卢希峰 单位:山东省莱州市郭家店镇人民政府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

  【参考文献】

  [1]王彩萍.浅谈乡村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9):58.

  [2]姬文军.浅谈生态移民村庄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7):194.

  乡村建设的问题篇2

  关键词:乡村;经济建设;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这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我们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乡村经济发展之路。

  一、乡镇政府推进乡村经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为了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要求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特别是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并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二、优化乡村经济建设的环境资源

  建设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建设乡村经济必须建设一个适合乡村经济大发展的环境。建设的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氛围、法律制度、教育体系以及社会保障等维持性系统。建设资源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自然资源,要求进一步保护乡村土地与矿山资源,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为乡村发展提供初级资源;二是人才资源,要大力提升乡村人力资源水平,优化人才结构,防止人才流失等;三是信息资源,要充分构建乡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平台。优化乡村经济环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塑造注重通过精神文明推动经济建设、崇尚文明富裕的社会风气;二是要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保障环境,包括相关立法、救济等措施;三是要建立健全乡村经济建设的激励机制;四是塑造乡村崇尚建设投资与教育再投资的风气,特别是对于当地的部分人文资源,应当推行计划发展,而不应该纳入市场机制。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应当根据市场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行纳入计划体制,培养初级产品,锻造中高级成品,然后再让其进入市场自由配置。

  三、突出乡村经济建设的本土化优势发展策略

  乡村经济建设普遍存在结构重复、对周边地方的模仿跟风问题等,只有少量地方具有自己的发展特色。这些导致的结果,一是缺乏竞争力,难以促进农业内部分工和现有技术深化发展;二是过多地供应导致产能过剩、市场供求失衡。这两者进一步增加了农业发展的机会成本,延缓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步伐。今后农村发展必须突出发展优势策略,总体上,必须调整现有资金与人力配置,区分并合理处置农村社会维持体系与发展体系间关系,鉴别现状,实现维持、救助与促进“三结合”。必须调整县域教育资源布局、提高当地人力资源水平并力争消化所培养人力资源之一部,解决当地脑力流失与技术不足之弊。必须筹措资金、谋好短、中、长三期企业生命周期与经营行业结构,集中实施适宜的“开放搞活,集中突破”战略;必须完善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技术、货物、资金的“小四通”,加速农村信息与知识的生发、传播与创新进程;严格控制资源使用标准、着实推行乡村居民区规划建设、废墟绿化与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等政策。

  第一,要突出人才专长优势,为当地发展自造人力资本。可以根据本地情况从各个高中、本地的职中、农技部门抽调或聘请部分老师及科研骨干,针对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初级农业专业技术教育,为农村当地培养实用人才。由于这些人才的技术适用于当地农业发展,所以,暂时的人才流失问题可以克服,而且由于这些技术是针对当地发展量身订作,因此,被别的地方模仿跟进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要开设乡村发明创新奖,建立当地农业技术生发激励机制。应当从农业发展经费中抽调部分资金,奖励当地农村居民在农业原材料生产、农产品加工等各个方面的任何创新,形成向农业深化、新化要效益的理念,塑造万民崇尚创新的技术农业经济风气。

  第三,要考察市场、周边地域和当地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存在比较高的进入壁垒,可以防止新进竞争者,同时,可以增强顾客忠诚度。两外,在一个县市发展某一个农业特色环节,可以增加集群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增加创新能力和力度,可以进一步深化产业。

  四、结语

  建设乡村经济要在坚持中央精神和国家有关法律的前提下,“分区布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政府的指导作用,同时积极鼓励乡村经济的各自建设,在发挥各自优势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把整个乡村经济推向繁荣。

  参考文献:

  [1]郭永昌:乡村工业化与乡村经济勃兴[J].西北人口,2008,(1).

  [2]胡锦涛:全力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08,(Z1).

  乡村建设的问题篇3

  关键词:菏泽;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问题研究

  总的看,我市对新农村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进一步丰富,采取的措施更加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全力搞好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开工建设生态文明村237个,2011年底完成主体工程的达到111个,基本达到生态文明标准的村有26个。目前全市完成了村镇体系规划,今年初步建成的300个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村都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了规划设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关键,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有很多成功的模式。我市农村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178.06亿元,增长3.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 890元,增长23.9%。全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到117.22亿斤,实现了连续八年增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90家,比去年增加4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90亿元,同比增长11.2%。

  一、我市人口和地理位置基本情况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京九铁路与新欧亚大陆桥在此十字交汇,现在已成为我国纵连南北、横贯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虽然交通发展给人们出行和生活带来便利,但同时对社会管理也增加难度。我市人口91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1/10;土地总面积12 239平方公里,南北最长距离157公里,东西最宽距离140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8%。

  二、我市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有以下因素影响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对推进我市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还缺乏积极性、稳妥性;对示范村的培育力度不够,采取的形式,多种渠道培育试点村还需要加强。对基本达到生态文明标准的村,还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确保真正达到标准。对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村,还需抓紧做好“四通”、“五化”等工作,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争取农民早日入住。对开工建设的村,要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抓好工作建设质量,尽快建成生态文明村。

  (二)资金投入力度相对不够。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难点在于资金不足,要想深入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就必须切实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为此,在于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重点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土地金融政策,土地复垦政策,土地挂钩试点政策,开发区建设政策,农村住房改造政策,改水、改气、农村医院、学校、道路等方面的政策资金,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集中向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尤其是重点村镇倾斜,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确定的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如村村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网“四通”工程、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五化”等,相对达不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标准;所以,要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达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还需要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已建成的生态文明乡村,强化后续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日常保洁队伍,形成长效机制,还需要重视。

  (四)农村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虽然2011年9月份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但全市清理“粪堆、土堆、柴草堆、垃圾堆”等,相对达不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标准;对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农村“脏乱差”现象的根本改变还有一定距离。

  (五)工作督导调度力度相对不够,详细了解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村建设进展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还需加大工作力度,完成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六)个别地方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标准不高。如和潍坊寿光市,滨州博兴县、滨城区,德州平原县、齐河县等地相比,有不小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的认识。

  (七)农民对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自觉行动不够。同时,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制度规范广大农民群众的行为,农村文明风气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乡村两级干部有的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不闻不问,有的对发生的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持有推脱的态度,不积极进行处理和解决,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影响了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发展。

  三、加快我市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平稳较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建设的问题篇4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问题;措施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巩固农业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本质要求,也是维护全党工作大局,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们通过走访座谈、分析研究、全面思考,对当前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全县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一些群众还存在封建落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因此加强全乡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1 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乡风文明”建设主要也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等方面。它既有物质文明层面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又有精神文明层面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还有政治文明层面的“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质量。

  2 乡风文明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

  由于缺乏有力的组织和有效的机制,农村文化活动无法实施起来。在农村农村普遍存在着缺乏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设施设备不齐全的现在,因此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乡镇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有些农民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演出队得不到经费保障,更缺乏科学筹划和专业指导。

  2.2 农民缺少业余的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

  虽然农民收入有了一定的增加,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却得不到保证,农村文化生活整体上“投入少、活动少、渠道窄、形式旧”。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显得单调而贫乏。

  2.3 农村社会风气缺乏强有力的正确引导

  部分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产生错位,有“恨人富,愿人穷”现象。特别是部分青年农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致富思想、守法经营的美德比上一辈有所弱化。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少数地方存在“读书无用”的观念。

  3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乡风文明长效机制

  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及时总结乡风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常规程序,制定较为完备的指标体系,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3.2 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围绕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这个主题,扎实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以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组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利用村民学校、墙报、宣传栏等形式,组织农民群众学文化、学科技、学法律,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3.3 加大农村文化基本建设的力度

  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的,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完备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3.4 加大村容村貌改造的力度,促进村容整洁

  改变乡村面貌,实现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大项目区植树造林的力度,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发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大力推广生态种养新模式和秸秆还田等资源循环利用新技术。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带动农民美化生产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3.5 搞好试点,培养典型

  乡村建设的问题篇5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关键问题

  一、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分布于农村的资源为依托,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集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农村村容村貌、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就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乡村旅游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

  二、把握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村旅游与这20字方针的关系,就是乡村旅游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1.发展乡村旅游,重在发展乡村生产力

  发展乡村旅游,根本在于提高农村生产力,这既是乡村旅游的最终目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观光休闲的关键所在。只有农村生产力得到较大提高,农业科普知识更加发达,农业生产方式更加科学,生产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农产品中的科技含量更高的情况下,农村才能建设成为城市人眼中的“亮点”和向往的地方,才能吸引城里人去享受城市享受不到的、学习城市学不到的东西,这样乡村旅游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全面确立乡村旅游与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耦合点,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分工分业,延伸乡村旅游相关的产业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乡村旅游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2.发展乡村旅游,重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是要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缩小城乡差距。这个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文化、素质、社会福利等方面,从而减少农民和市民的显著差距,减少城市人对农村人的歧视,使城市人更加适应和热爱农村。因此,要将农民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建设的主体、服务的主体,同时,也要使之成为利益主体、发展成果享受的主体。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要始终坚持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宗旨,鼓励广大农民直接或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民的素质提高、居住环境改善、社会保障等长远利益紧密结合;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村的精神文明提升相结合,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3.发展乡村旅游,重在实现乡风文明

  发展乡村旅游,重在实现乡风文明,主要体现在通过乡村旅游,挖掘和保护传统农村文化以及吸纳现代文明两方面。一是要深入挖掘和宣扬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让这些乡村传统文化为世人所知、为城市人所向往,变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二是通过乡村旅游吸纳现代文明,提升乡村文化。外来旅游者对村民具有直接影响,他们身上现代文明的气息会给当地人以很深的影响,带来了新的观念、生活习惯和信息,从而缩小农村文化、习惯与城市的差异,实现乡风文明。

  4.发展乡村旅游,重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交通、通讯、饮用水等基础设施相当落后,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出行极为不便。从2006年起,国家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了农村,旅游地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应以乡村旅游建设为载体,对那些有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乡村加快进行交通、通信、供电、饮水、卫生、居住等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将乡村旅游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将乡村旅游与项目开发、创建农民新村相结合,通过对公共设施、农民新村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投入,增强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改善农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同时,还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并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形成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投资格局。

  5.发展乡村旅游,重在推进农村政治文明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农村建设工程,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多个方面,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还重在推进农村政治文明。这就需要强调社区参与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性。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农民的参与,农民为了改变自身的生活面貌也会对发展乡村旅游表现了极大的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乡村旅游的开展,从乡村旅游中尝到“甜头”的农民会不满足于开发初期的仅仅只是按照政府的文件来办事,会要求参与政府的决策或者至少要求政府主导部门在决策时考虑他们的想法和利益诉求,这样他们参与当地旅游决策所需要的经济条件和思想准备都具备,农民就成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真正主体,从而提高了乡村地区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完善了乡村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管理民主的目标。

  参考文献:

  乡村建设的问题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问题;对策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

  新农村的乡风文明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精神文化建设。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坚持突出科学发展观,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唱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确保新农村文化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农村的乡风文明是一种具有先进品格的文化。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看,乡风文明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演进过程。乡风文明反映了人们自身的现代化的要求,是人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得到相对满足的体现,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它反映了时代的精神特征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从文化结构的影响来看,乡风文明是特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状况的综合反映是特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互作用的产物。从社会管理的层面来看: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如经济体制、政治环境、法制建设科技教育、思想道德、文化娱乐、生活方式、资源利用、生活环境、计划生育、婚庆丧礼、国家、集体与个人关系、邻里关系等。“乡风文明”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蓬勃发展,适应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在这里“乡风文明”是软件,“村容整洁”是硬件。良好文明的乡风,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社会风气堪忧,难以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记忆深处传统的当地村民勤劳、节俭、善良、纯朴、厚道、诚信,具有我国农民的传统美德。然而,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人把“一切向钱看”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处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认为过好自己就行,自己和他人没有什么关系,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严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极端利己主义逐渐在农村蔓延开来。另外,一部分农民道德意识滑坡、精神生活空虚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着乡村良好风气的形成。目前农村的社会风气着实让人担忧:“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较普遍,邻里之间缺乏信任,不赡养、打骂父母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活动也开始在农村蔓延。

  乡村建设的问题篇7

  关键词:传播媒介 乡村文化 对农传播 文化宣传

  一、 当前温泉镇对农传播的主要问题

  对于温泉镇党、政来说,对农传播的主要职能是宣传和落实当前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其宣传形式单一,宣传资料与基层群众需求差距大。当前的宣传形式几乎都是自上而下的开报告会、座谈会、专家讲课、宣讲等。

  同时,基层文化阵地使用率不高。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基层文化宣传却始终呈现“文艺队伍年年岁岁人相似,文艺作品岁岁年年产不出”的现象,用老百姓的话说“嘴一张就知道唱什么歌,脚一抬就知道跳什么舞”。真正符合老百姓需求的却少之又少,在现在的农村大部分是留守的老人、少年和儿童,而针对他们的宣传几乎没有。

  由于资金、人员等各种原因,基层宣传媒体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

  1、报道资源匮乏、浪费

  作为最底层的宣传单位,基层媒体的绝大部分新闻来源于本县,且大多是对县级领导的日常工作,县委、县政府的行为举措或会议精神的跟踪报道。新闻来源渠道较窄,新闻事件较少,接新闻事件影响力较少,导致基层媒体的可报道资源相对匮乏。

  对于同一事件的重复报道还会造成报道过程中人力、物力、资金方面的浪费。而在基层媒体的日常新闻报道中,新闻资源的浪费也非常的明显。

  新闻资源的浪费,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缺乏新闻敏感性,导致宣传不到位。有些新闻线索可能并没有多大的新闻价值,却给报道了,而有些线索确实值得报道,但记者没有发现其新闻价值,没有得到报道,这就是对新闻资源的浪费。

  2、资金方面的匮乏

  以温泉镇来说,地处江苏与山东交界,是该县的农业大镇,但由于工业发展落后、农业投入不足,导致该乡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缓慢,客观上导致文化宣传方面的投入不足,相对落后。资金投入的不足,加上农村基层组织仍然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不愿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见不到回报的文化建设上来,更重要的一点是,近年来,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用于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使文化阵地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其使用率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使基层媒体难以对日常报道提供足够的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影响媒体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媒体为扩大收入,有可能会加大广告的投放量,从而放松对广告的监管,导致基层媒体走上虚假、低谷广告增多的道路。

  二、改进温泉镇对农传播,提高温泉镇文化建设的建议

  1、深入调研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对农媒介宣传工作新模式

  媒体宣传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关注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欲所求,要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选取教育素材,用老百姓的日常话语表达,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吸引人们。一方面在党的方针政策、惠民措施的宣传上,探索改进单一的灌输式宣讲的方式,应努力将宣讲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段子、表演剧等形式,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另一方面在宣传资料的编印上,应结合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编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且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宣传品,如挂历、口袋书、折页,还可将需要宣传的内容制作成音像制品,多种语言解说,满足不同民族群众的需求。同时还应考虑建立一支基层宣讲员队伍,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体现发展的变化。

  2、加大对基层宣传媒介的经费投入

  当前,各级财政对基层媒体宣传工作的经费投入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是不成比例的,应加大对文化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对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广场、图书阅览室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虽然这些能够提升人们精神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设施设在基层的数量不算太少,而真正发挥作用,满足人民需求的却不多,据本人对温泉镇18个行政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调查显示,现在每个村都配有健身器材设施,大多都被设在离居民居住的地方较远,有的甚至就设在村部,成为了一些村干部的专用锻炼设施,老百姓基本享受不到这些设施带来的益处,久而久之也增加了不少民愤。因此,上级配备下来的资金、设施应设有专门人员来管理、督查。

  同时,像一些活动的必要经费也应该予以保障。对于乡镇宣传工作者来说,待遇低,不受重视,有时还会听到一些不公正的言语评价,保障其工作的必要经费,可以减少宣传工作者顾虑,更好的投入工作。

  五、 结语

  搞好基层宣传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作者单位:东海县温泉镇文化站)

  参考文献:

  [1] 《传媒·语言·社会》,俞香顺 著,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2] 《大众文化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金民卿 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3] 《理解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 著,王晓珏、宋伟杰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4] 《新闻报道与写作》,[美]梅尔文·门彻 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5] 《数字传媒概要》,闵大洪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版No.3)/新媒体蓝皮书》,尹韵公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乡村建设的问题篇8

  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对中国乡村社会改革、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指导,针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提出了新的政策指导。作为与“三农”密不可分的一项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要在涉农政策的指导下进行改革、创新和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河南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且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将河南省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从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实现两者统筹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统筹发展现状

  (一)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带动力不足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把农村建设成为政治民主、文化丰富、经济繁荣、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此项措施也必然会带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但目前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建设资金缺乏、存在“等靠要”思想等问题。此外,新农村的建设和布局缺乏长远的规划方案引导支撑和相关专业人才的创新支持,原始乡村景观遭受人为破坏现象的日益严重造成农村“乡村性”吸引力缺失。以上问题造成了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综合带动力不足,乃至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亟需加强

  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与第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协调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旨在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题、以城市市民为客源,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河南省旅游局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乡村旅游取得快速发展,但由于政策、经济、技术、历史等一系列原因,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宣传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等问题,这些造成了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二、河南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统筹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性”之间存在矛盾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笔直的“村村通”公路、整齐划一的楼房,给农村带来崭新的面貌,但这种千村一面的建设致使原来乡村的乡土气息消失殆尽。部分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改变了传统的乡村社会文化,使得乡村文化被城市所同化;农村生活节奏加快,商业气息浓厚……例如河南赊店镇等古镇已逐渐失其古韵,传统的风俗习惯也因此受到影响。综上,河南省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地区的“乡村性”造成巨大冲击,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性”之间存在的矛盾难以从根本上消除。

  (二)乡村旅游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定位

  从空间分布上看,乡村旅游主要有三种类型区:景区边缘地区型、都市郊区型和老少边贫地区型;从距离分布上看,乡村旅游地在大、中城市周围分布,在100公里范围之内,总体上呈距离衰减趋势。河南省乡村旅游近年来在全省可谓遍地开花,部分地区忽视本地实际情况,在缺乏相应的客源市场调查和合理规划的情况下即投入乡村旅游的无序开发,且发展模式和旅游活动内容趋同。模糊的市场定位和盲目的竞争,造成了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下、旅游产品开发潜力不足的局面。

  (三)乡村旅游发展创新意识不强

  近年来,河南省乡村旅游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来说发展水平还较低,缺乏创新。目前,河南省共有部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部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3个、规模以上休闲农庄672家、农家乐12784家,51.4万农民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活动。河南省虽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注意到要通过丰富发展内涵和活动形式来优化乡村旅游的创新模式,但仍存在旅游产品缺乏乡土内涵和相关旅游产品互补性欠缺的问题。河南省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乡土文化十分丰富,但缺乏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同时,河南省乡村旅游未能与山水之旅、古镇之旅、寻根之旅等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很好的结合,反而造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开展河南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加强,但受历史和其他因素制约还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河南省基础设施状况仍不能满足发展乡村旅游的要求。其中以下问题最为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力、物力、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平均数量少、质量差;只注重建设缺乏管理和维护,基础设施损坏情况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一些农村地区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条件,但由于基础设施的限制使城市游客只能“望景兴叹”。

  (五)社区居民参与度不足,农民主体意识淡薄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既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又应该是乡村旅游的实施者。然而,在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居民参与度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民自身的思想和素质局限性,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现阶段我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含初中文化程度)占80%以上。另一方面,因为部分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未考虑农民的需要,违背了农民的意愿,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未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融入到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中去。

  (六)政府调控和指导作用较弱

  河南省为了规范和提升乡村旅游的建设水平,虽制定并出台了一些对乡村游经营者的基本要求与星级评定等地方标准,但具体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仍不完善,政府对投资乡村旅游的优惠和资助政策尚不够明确,因此这些标准也未得到较好执行。目前,乡村旅游的开展形式整体是农家乐、农庄、观光园等,且大多是独立经营。因此,缺乏政府的调控和指导。同时,各乡村旅游地之间是竞争关关系,造成信息沟通不畅,缺乏互动和互助。

  三、促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

  河南省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坚持两者统筹兼顾,做到全面协调发展。保持乡村性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对城市游客的核心吸引力。新农村建设在引入现代社会元素的同时还要保持农村地区的乡村性,保持农村的乡村性并非是完全保持农村现状一成不变,而是要坚持适度原则,城市化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但要防止过度城市化。同时,要因地制宜,对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秀美的田园风光、淳朴的民风、厚重的乡土文化等地区要尽量保持其原貌,并适当开发乡村旅游,做到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统筹协调发展。

  (二)统一科学规划,实施整体布局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要实现协调发展,首先要从最初的整体规划和布局着手。在制定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时,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 全盘考虑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新民居时要体现当地民居特色,做到与当地生态环境和地域景观相协调,保护农村的乡村性不受破坏,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基础。杨振之在乡村旅游的规划中提出原乡规划,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以自然、居民和乡土为本,保持好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为游客提供本色的自然和生活体验,原乡规划的目的是通过规划来保护好乡村,保护好乡村意象。河南省在做乡村旅游规划时要借鉴原乡规划,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三)创新发展模式,挖掘产品内涵

  创新发展模式和进一步深入挖掘产品内涵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应匹配于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河南省乡村旅游不能只停留在以“农家乐”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上,而应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创新发展模式,借鉴成功经验,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河南省是文化大省,厚重的文化根植于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要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将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寻根文化等原乡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中,增强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四)强化宣传力度,拓展客源市场

  河南省乡村旅游应加强宣传力度,一是充分利用杂志、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和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扩大影响;二是积极举办各种特色的乡村旅游峰会和节庆活动树立河南省旅游形象;三是借助旅行社整合本省地质地貌类、历史古迹、文学艺术、民间习俗等突出的旅游资源,设计出有本省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扩大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构建自己的品牌,走品牌发展之路。目前,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是省内的一些大中城市,总体客源市场较小,应积极加强区域合作,加大境外客源市场的招徕工作,扩大乡村旅游客源市场。

  (五)深化社区参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河南省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中要深化社区居民参与程度,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惠农、富农,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与当地居民息息相关。要深化社区参与还要不断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其自身科学文化水平,逐步让其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开发、管理、经营中。只有让农民体会到他们是在做自己的事,建设自己家园,才能充分调动其主动性,让他们广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上来。

  (六)加大政策扶持,发挥政府作用

  乡村建设的问题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三农”问题;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9-4769-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19.068

  the Influences of Rural Tourism Economy on the Three Rural Issues

  YE Yan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Ningx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Rural tourism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 the effects of rural tourism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were discussed. Some advices were put forward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three rural problems; impact

  1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背景,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融合乡土民情、礼仪风俗等乡村文化,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满足游客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多项需求的旅游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休假制度的改变,现代乡村旅游的动机已经不仅是探亲休假,人们对农村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的好奇和向往,增大了乡村旅游的需求。加之政府、旅行社等外部媒介的宣传和引导,现代乡村旅游已经完全区别于传统的乡村旅游。现代乡村旅游对于无论是农业结果的转型,新农村的建设还是增加农民就业、收入等问题都有显著影响。促进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手段之一。

  1.1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史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在关注城市旅游的同时开始推动乡村旅游。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1999年则是国家旅游局定义的“生态旅游年”,全国各地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为口号开展乡村生态旅游,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新的契机。200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国乡村旅游年”,大力倡导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各种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从2004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开始对全国的农业旅游示范点进行评选,到2006年国家旅游局最新数据为359个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旅游示范点个数超过5个(包含5个)的省、直辖市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而具体的旅游示范点类型则如图1所示。

  1.2 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于旅游业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现阶段还不成熟,仍存在许多问题。

  1)经营缺乏规范化。虽然现在积极倡导乡村旅游的发展,但现行的旅游法规中缺乏对乡村旅游景区、经营范围等的规定,而景点的经营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时间较短,也缺乏经营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没有规章制度使得乡村旅游难于管理,不利于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

  2)缺乏特色化。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乡村旅游景区的类型较多,多达8种,但是其实质游玩项目却大同小异,大多娱乐项目为农家乐、农家饭、打牌、唱歌,缺乏特色,可复制性强。现行的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盲目性,在没有认真分析自身特色的情况下,盲目复制、重复建设、相互竞争,造成效率低下。同时,由于大量乡村旅游项目雷同,难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3)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乡村旅游以乡村性作为吸引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需要改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难以适应落后的生活设施。因此,乡村旅游景区的建设在保证其特色化的基础上,一定要体现舒适、便捷。现行的景区公共设施往往不够完善,例如道路、停车场都较简陋;住宿设施,例如旅店、餐厅条件较差;软件设施,通信、卫生等也缺乏保证。这些基础设施的简陋造成乡村旅游成为一次性,难以形成回头客和二次消费[1]。

  4)重开发轻保护。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由于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缺乏对乡村资源的保护,农村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容易陷入只顾眼前利益,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的困局。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合理控制开发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丞待解决的问题。

  2 乡村旅游经济与“三农”的关系

  2.1 “三农”问题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它是农业问题向工业问题转型的必然问题,对于农业大国的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三农”问题具体指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的问题,三者相互关联但又各有侧重[2]。

  1)农业问题。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我国的农业发展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经济并且科技技术也相对落后。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西方发达国家集约型的农业,中国农业面临着严重的冲击。我国农业还存在着购销体制不畅通问题,“产-供-销”的购销链条建立还不完善,使得农产品的供给渠道、运输成本存在很大问题。

  2)农村问题。农村存在着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户籍制度把农村和城市人为的分开,造成了农村和城市在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巨大差距。户籍问题存在已久,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涉及到改革后合理安置解放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形成移民潮对社会治安管理的影响诸多问题。因此,要合理控制城市化的进程。现阶段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着很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政府的目标,但是如何引导企业到农村进行投资还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

  3)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改善。物质文明主要指为农民增收,为其增加物质财富。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负担较重,使得农民收入低下。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农村发展缺乏新鲜活力,使农村发展状况进一步恶化。农民的精神文明主要指文化素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据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仅仅是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还非常有限。对农民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专业技术的培训以及举办文化活动都能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时给农民创收。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2.2 乡村旅游经济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乡村旅游以农村为活动范围,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必然会对“三农”产生影响。对于乡村旅游与“三农”的关系,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邵琪伟认为乡村旅游能促进“三农”的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陈海鹰等分析和探讨了通过乡村旅游促进“三农”发展的途径和方法;郭涛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研究乡村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总的来说,乡村旅游与“三农”问题关系密切,乡村旅游对“三农”影响重大,具体概括为:乡村旅游有利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加快了新农村的建设;乡村旅游对于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很大提高。同时,乡村旅游必须合理统筹规划和管理,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3]。

  3 乡村旅游经济对“三农”的影响力分析

  第二部分讨论了乡村旅游与“三农”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本部分从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具体讨论了乡村旅游经济对“三农”的影响力,图2描述了乡村旅游对“三农”的影响方面。

  3.1 乡村旅游经济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乡村旅游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对于农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能很好地促进农业的转型和升级。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在传统意义上与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相互分离,但是乡村旅游把两种产业很好的结合起来。乡村旅游的背景为农村,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存在诸多消费,带动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使农村传统的只依靠农业变得产业多元化。乡村旅游经济与农村紧密相连,其发展推动了和丰富了农民的就业,引导农民以旅游依托发展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使我国的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转型。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和升级,保证了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例如我国首批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之一的襄樊锦绣园高新农业观光园,该示范园占地面积70 000 km2,于1999年6月开始建设,11月投入生产运营,已建成从法国引进的自控温室7 200 m2,单拱钢架大棚20栋,面积9 600 km2,三连栋钢架大棚10个,面积7 200 km2,高效节能日光温室5栋,面积3 600 km2,植物组培大楼一栋,面积1 200 km2,已完成投资800万元,已形成500 t绿色蔬菜,100万株种苗的生产能力,“绿波”品牌无公害绿色保健蔬菜俏销市场。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该地区的农业由传统形式转向发展自己特色的无公害绿色蔬菜,更具市场前景、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

  2)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带动农副产品的销售,增加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乡村旅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旅游离不开衣食住行,旅行过程中的吃、喝、玩、乐都拉动了当地的内需。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更多的消费者接触到农产品,增加了消费农产品的机会,为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机遇。更为重要的是借助自然人文风光的吸引,给当地做出了很好的宣传,起到了广泛的广告作用,有利于农副产品的对外销售。现在很多乡村旅游地由公司牵头,农民负责生产,公司负责销售。这一形式降低了农民由于产品销售不出去造成的风险,同时集体销售产生规模经济、减少流通环节使销售成本效率更高,为农民谋求了更大的利益。

  3.2 乡村旅游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乡村旅游以农村为背景,其发展必然会对农村产生影响,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产生影响:

  1)乡村旅游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建立农业观光旅游点就必不可少要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我国农村大多在较偏远的山区,道路交通的不畅更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导致农村基础建设落后、卫生条件较差。旅游作为服务行业,其目的是满足顾客需求,农村的卫生安全、服务水平、人文风光等方面一直是游客特别关注的,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的初期,必然会投资大量资金去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的拉动,促使了投资商去改造农村的道路交通、住宿环境、通讯设施、游玩场所,同时改善了农村的电力、水利和卫生状况,这些不仅是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服务,也让农村居民接触到现代化的发展、享受到现代化生活,加速了农村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以湖南省的怀化市中方县荆坪古文化村为例,中方县政府投资1.2亿元对“湘西最美顾村”的荆坪顾村进行整体旅游规划,不仅对古遗址、古建筑进行了维修,也扩建了景区道路、停车场等设施,处理了水电供给、通讯设施的问题。现在如果去该村游玩,会发现当地居民家中家电设施一应俱全,电话、网络通讯畅通无阻,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缩短了城乡差距。

  2)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农村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乡村旅游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观看、接近农村的自然环境,有助于人们了解自然,树立环保意识。乡村旅游主要以观光为主,其中消耗的也主要是非自然环境资源,因此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消耗较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3)乡村旅游经济给农村发展的引资带来更多机会。发展乡村旅游,给外界提供了一个认识农村的平台,做出了很好的广告宣传。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让外界看到了农村的巨大市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农村进行投资,给农村的发展引进更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乡村旅游扩宽了投资商的投资渠道,对投资商和农村发展建设都是有利的。

  3.3 乡村旅游经济对农民的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给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创业机会,同时让农民更多的接触到新的思想和技术,对农民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1)乡村旅游经济给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产生,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好地解决了农民就业的问题。旅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景区的各种服务人员都会从当地招聘,能解决大量农民就业问题。同时农民还可以以乡村旅游景点为核心,向四周进行产业扩散,根据旅游的整体产业链来给游客提供围绕旅游的配套服务,拥有广泛的创业机会。农民以自己剩余的生产、生活资料为资本进行经营,这种经营方式通常不需要投资门槛、资金投入较低,所承担的风险也较小。这种方式农民既作为所有者又作为经营者,把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经营服务,能做到直接受益,而不是传统的一次性收到旅游开发商占用土地的补偿。由农民依据乡村旅游项目自主创业更具灵活性,能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相较于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这种方式无论是对农民还是农村整体的发展都更加有力。

  2)乡村旅游的发展极高了农民的素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村与城市的交流,使农民接触到新的思想理念、新的科技,对他们思想的转变起到重大影响。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培养和提升了农民的技能。现在很多的乡村旅游项目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吸引力,对村民进行了各种培训,使农民了解和学习新技术、新技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能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旅游景区配套设施的建立,使得运动、休闲场所在农村大量建设,这些场所给村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使得整个农村的生活人文风气积极向上,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4]。

  4 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措施

  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正确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其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1)政府统筹规划,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关乎农业、农村、农民的民生大计,政府责无旁贷,而且涉及诸多方面,必须由政府牵头。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三农”问题有很大的积极影响,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壮大培养良好的环境。

  2)结合地方特色,创造自己的独特性。乡村旅游主要是以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为主,如果没有鲜明的特色很容易被其他项目模仿,造成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不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规划应该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当地的各种资源后,把这些自然风光、风俗习惯、文化底蕴等各种特色资源整合起来,并在配套的游玩项目和旅行过程中涉及的衣食住行上融合地方特色,使整个旅游过程变得独一无二,打造成地方品牌。

  3)进行人才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人才是发展乡村旅游至关重要的因素,要想长久持续的发展乡村旅游,初期必须对农民进行基本的上岗前培训,评估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这样可保证旅游的服务质量;后期还应对农民提供持续的培训,思想素质的培训、技能的培训都是必不可少的。旅游开发商对农民进行培训不仅提高了农民技能、素质,还提升了服务质量,是一个利于农民创收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的举措。

  4)增强环保意识,节约农村资源。乡村旅游的根本是观光农村的自然人文景色,所以保护好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该给开发商和农民树立环保意识,让他们节约农村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维持资源的可持续性,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发展。节约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所提倡的,在建设新农村中涉及的房屋、基础设施建设都倡导着节约的思想。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以环保为宗旨,兼顾全局、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小结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经济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都有重大积极影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政府、开发商、农民各方面的努力。但是,只要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意义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我国乡村旅游必将健康持续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我国农业的升级转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为农民创收和提升农民素质,从各方面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郭 文.发展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的助推剂[J].商场现代化,2007,6(3):375-376.

  [2] 林邵贵.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及对策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6(3):51-53.

  乡村建设的问题篇10

  【关键词】梁漱溟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31-02

  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是一种极具时代特征和个人特色的理论。他不仅是一位坐而论道的思想家,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社会活动家,尤其是他对自己乡村建设理论进行了多年的实践。乡村建设运动就是他精心设计的以儒学为指导思想的复兴民族、建设国家、解决中国问题的整套政治方案。本文探讨的就是梁漱溟山东乡村教育实验活动。

  一 梁漱溟乡村教育实验的缘起

  1.国内乡村运动的促使

  20世纪初,国内社会激烈动荡,洋务救国与实业救国的破产使教育救国的呼声绵延不断。一大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企图以教育为手段通过改造乡村来救济中国,其中较为有名的有: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陶行知的晓庄生活教育、黄炎培的徐公桥职业教育以及高阳、俞庆堂的无锡民众教育等。他们对教育的重视、对农村的重视,使梁漱溟深受启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的影响,也促使梁漱溟决定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的高涨,尤其是农民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热情和巨大力量,使梁漱溟对农民和农村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了农民和农村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这些认识使梁漱溟相信乡村建设是解决中国问题、实现民族自救的唯一途径。

  2.西方乡村教育运动的启发

  19世纪以后,国外兴起的乡村改进的思潮,直接影响了梁漱溟在山东的乡村建设实践。影响较大的首推丹麦。丹麦的乡村改造是通过民众教育,主要是农民教育实现的。以格龙维、柯尔德、施洛特为代表的丹麦教育家,提倡民众高等教育,推进乡村社会的改进与合作事业的发展。他们通过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教育,激发青年农民的心理与情绪,唤起民族精神的觉醒,进而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民众教育使颓废的丹麦人平添了无限活力,促成了丹麦乡村社会的进步、农业的发展、经济与政治的成功,乃至整个丹麦民族的繁荣与强盛。丹麦教育的成功使梁漱溟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希望。

  美国的乡村运动也引起了梁漱溟的注意。美国自19世纪产业革命推进之后,乡村运动即已酝酿。1909年罗斯福总统召集了“乡村生活会议”,发动了乡村生活改进运动,设立了乡村生活改进委员会,统理乡村生活的改进。与此呼应,教育界提出乡村教育议案,主张乡村教育“以保留儿童与成人居乡”“以预备农业生活”“以养成公民的农民”为目标,使乡村学校成为乡村社会的中心。既教授一般文化知识,也教授包括有关农业和乡村生活的种种知识,同时还注意教授“增广见识的文化”,使乡村人民成为“机警的、爱国的、思想高尚且又安于陇亩”的公民。美国的乡村运动,特别是其教育思想,给了梁漱溟许多启发,取得的成就,坚定了梁漱溟从事乡村建设的决心。

  二 梁漱溟乡村社会反思与教育构想

  1.乡村社会反思

  乡村社会反思要从农村社会的现实出发,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梁漱溟根据他对中国社会问题的特殊认识,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调与重建理论”。他认为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和“调和持中”的特殊社会。在西方文化进入以后,中国的传统社会组织结构被破坏了,陷入了一种“旧辙已破,新轨未立”的境地:文化失调,社会陷入一片混乱状态,社会问题丛生。这种文化失调,便是西方“都市文明”对中国“乡村文明”的冲击。

  要解决这种文化上的失调,就要构建新的社会组织。梁漱溟试图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社会组织,并吸收西洋物质文化的长处,用教育的手段普及文化知识,引进科学技术,走一条从农村引发工业,以乡村为本而繁荣都市的道路。他认为“若能走这条道路,则乡村必得救,中国必得救”。而实现构想的依靠力量在于知识分子和乡村居民的结合,即走乡村运动。

  2.乡村教育构想

  梁漱溟认为,解决中国文化失调必须依靠乡村建设。而乡村建设依赖于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是以乡村建设为目标。因此,乡村建设必须依靠和倚重乡村教育,使教育在乡村建设中居于领导地位。梁漱溟认为,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以此恢复伦理本位的社会礼俗和秩序,建设起符合中国社会要求的社会礼俗和秩序,乡村建设才有希望,中国才有希望。因此,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是以组织乡农学校为出发点,培训乡村领袖、成年农民和学生。在他看来,一旦乡村学校真正发生作用,乡村多数人的注意力与活动力均得到开发,新政治习惯培养成功而完成县自治,研究试验县就算大功告成了,即可将之普及。

  三 梁漱溟乡村教育实验的内容

  1.乡村教育组织形式

  根据当时中国乡村的实际状况,梁漱溟的教育实验主要是通过乡农学校的组织机构展开的。他在《告别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中指出:乡农学校一面为社会教育民众训练机关,一面又是下级行政机关,也就是政教合一的农村基层组织。梁漱溟认为只有通过乡农学校的形式,把乡村组织起来开展自救,才能解决中国乡村存在的种种问题,故乡农学校既是教育机关,又是梁漱溟实行“乡村建设”的组织形式。

  乡农学校按入学的范围划分,有村学、乡学,村学是乡学的基础,乡学是村学的上层。按学业程度划分有普通部、高级部。按年龄划分有儿童部、少年部、成人部、耆老部。按性别划分还有妇女部。它既是社会教育机构,又是学校教育机构,不仅要担负社会教育的任务,还要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

  2.乡村教育课程设置

  村学与乡学均有校舍、教师和一定的课程,这与普通的学校无异,所不同的是村学与乡学依教育对象的不同将学众分成四个部分施教。

  第一,成人教育部。农闲时上课,所有男性成人均须参加。授课时间为每晚7~9时。课程有公民学(故事、时事和“精神训练”等)、识字、基础知识、唱歌、武术等。课程设置以“因时因地制宜”为原则。1935年后规定16~30岁的成年男子须参加为期7周的集中学习。

  第二,妇女教育部。一般为下午开课,以妇女为教育对象,课程基本与男性成人教育相同,同时还增加了育婴及家政等内容。

  第三,儿童教育部。每天上课(妇女上课时只上半天),农忙时停课。课程有国语、算术、常识和公民等。以“适用”为原则,重视精神陶冶。

  第四,高级部。高级部课程以受过四五年以上教育的青年学生为主要对象,目的是为了培养乡村建设干部,课程以历史、地理和农村问题为重。

  梁漱溟认为,乡农学校是广义的,学校式与社会式结合,从日常工作入手,其课程可分为“恒常”与“特殊”两大类。前者是各校共有的课程,包括识字、唱歌等普通课程和精神讲话;后者是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需要而设置的课程。无论哪种课程,都强调服务于乡村建设,密切结合乡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3.乡村教育课程内容

  梁漱溟在邹平设立的乡学、村学,既是教育机关,又是行政机构,是所谓“政教合一”“以教统政”的组织。乡村教育较广泛,侧重于农村社会的实际,主要包括伦理、风俗、职业培训、技术传授、军事训练等内容:(1)村学、乡学设儿童公学处、小学部、职业训练部,因陋就简、随处施教,注重对合作社职员、社员冬春训练蚕业、机织传习等;(2)推行各项改良措施,如禁缠足、戒早婚及买卖婚姻、禁烟、戒游堕、戒斗殴、农业改良、造林、修路、讲卫生等;(3)扶助农民组织生产、消费、运销、信用各种合作社,以办生产、运销社为主,把合作社作为从经济上组织农民的主要手段,辅以技术指导、良种推广,推动合作组织普遍发展;(4)办理乡村自卫,自卫组织名为“联庄会”,办理联庄会训练班,维护治安,防护青苗。

  同时梁漱溟还认识到,乡村教育应以人生行谊教育为立足点,着重激发人们向上欲求的人生态度,然后发达其他知识技能。因此,梁漱溟十分重视精神陶冶,在针对农民的教育中开设了“精神陶冶”的课程,并且把精神陶冶的内容定为三个方面:“合理的人生态度与修养方法的指点,人生实际问题的讨论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析。”三者都以民族精神为核心,宣扬中国文化的根本,即人类的理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目的在于使学生更明确地认识其如何为人的至德的道理。

  四 梁漱溟乡村教育实验的评价与反思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实验作为一种开拓性的尝试性的教育实验活动,建立在梁漱溟对当时中国农村问题深刻剖析的基础之上,并力图找到一条解决的途径,是对中国教育问题的积极探索。同时,也是他自己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的具体运用,试图通过教育来开出乡村建设的新风气,造成乡村建设的新潮流,挽救数十年来乡村破坏,从而促进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借以解决中国文化的复兴与中国民族的自救问题。因此梁漱溟在邹平的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教育改革视角,实现了从城市向乡村的转移,是一种进步。但是,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主张以社会改良取代社会革命,其本质是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这场乡村建设运动根本不触动封建势力,不涉及土地问题,而是要在恢复“伦理本位”社会的基础上,由知识分子领导,依靠封建军阀官僚的支持,通过乡村教育来解决乡村建设问题,这就注定它不可能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但这些毕竟如实地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乡村教育的见解。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梁漱溟.梁漱溟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