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的焦虑与反抗

  一个国家有千千万万人口,大家的利益是不一样的,简化分析的话,可以按阶级差别来讨论。大致可以分为顶层、中层和底层。

  古时候,顶层是皇族、中层是士绅阶级、底层是农民。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皇族只能选择联合士绅阶级,去狠狠地剥削占人口最大比重的农民,导致农民一直在温饱线附近过活。

  王朝早期,王族和士绅的数量不多,农民还过得不错。王朝晚期,王族和士绅的数量膨胀起来,而受制于生产力水平,耕地数量和粮食产量却是有限的。农民被剥削得更狠,越来越接近温饱线。

  这时候如果来个天灾人祸或是外敌入侵,农民就会落入温饱线以下,不得不揭竿起义,推倒重来。

  到了如今的时代,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社会来临以后,粮食产量突破了瓶颈,世界粮食市场逐步形成。在工业国家,饿死人的事情不再出现,农民不再会因为饿肚子而揭竿起义了。

  但是,这个时候顶层不再愿意使劲剥削底层了。因为十个农民整天没日没夜地干活产值也不会超过一个工程师敲一个小时键盘。这时候再去使劲剥削底层,既没效益又很危险。

  更好的方法是去使劲剥削中产阶级。被剥削的中产阶级是无法反抗的,因为他们只有联合底层才能造反。

  但是,顶层早已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把剥削中产阶级得来的钱分一部分给底层,让底层依靠自己才能活着,这样就形成了顶层联合底层来剥削中产阶级的局面。

  很多中产阶级目光短浅,意识不到这个局面,但即使他们发现了这一点也无济于事。

  因为整个世界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是如此,只是有些国家吃相好看,有些国家吃相难看而已。

  一小部分中产阶级选择了移民到更好的国家,情况有所改善。毕竟这些国家有一块名为民主的遮羞布,还会大力宣传自己是枣核型的中产阶级国家。

  但是,大部分中产阶级难离故土,不得不挨宰。他们有什么办法呢?自己头悬梁锥刺股辛辛苦苦读完大学,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绝大部分收入贡献给了房子和子女的教育。

  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发现,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还算可以的收入,本来是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的。

  只要他们减少对子女的投入。其实,不考虑子女教育的话,是不需要买天价的房子、天价的补习班的。

  大部分中产阶级理性地选择了减少生育子女的数量,甚至选择只生一个孩子,用省下来的钱来培养唯一的孩子,期望孩子能突破阶级限制,进入更高的层级。

  一小部分中产阶级甚至选择丁克甚至不婚,来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这样一来,孩子越来越少,作为社会财富源泉的中产阶级的数量逐渐萎缩。少子化叠加老龄化,整个社会开始缓慢的崩塌。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从西方到东方,从欧美到日韩,普遍而坚定的经济衰退。

  以前的农民阶级通过两败俱伤的方式来告诫顶层不要竭泽而渔,今天的中产阶级也不得不继续走这样一条悲哀而无奈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