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节庆典礼服饰礼仪详调

  “礼”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战国末期至西汉初年便有许多的儒家经典之作,如《周礼》、《礼记》等,记载着我国古代关于“礼 ”的繁多名目,“经礼三百 , 曲礼三千”。

  伴随着儒家礼乐文化的完善与发展,礼的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种节庆场合,与之相应的汉族礼服也逐渐成型,奠定了后代的汉族礼服的形态基础。

  礼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范。婚礼则规范着夫妇相处之道,并反映了华夏民族对夫妇、天地、阴阳、乾坤等关系的本质理解。夫妇之道正是汉式婚礼的核心义理。因此汉式婚礼绝不只是聚会、宴饮、取乐,更不可轻慢与亵渎,它是伦理哲学的一场庄重宣告。现代还原汉代婚礼_图片来自网络

  1.汉代婚礼的基本形态

  汉朝婚礼是华夏婚礼的原型,一般婚礼的整体结构分为三部分: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

  婚前礼的基本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问名 纳采后,问得女方之名,以便占卜成婚与否、吉凶如何。纳吉 问名之后,男方“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仪礼·士昏礼》)。男方问名后,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若得吉兆,派使者带雁到女家报喜,仪如纳釆。纳征 男方遣使者向女家纳聘以订婚。纳征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

  正婚礼的基本流程:亲迎、交拜礼、对席礼、沃盥礼、共牢合卺、合卺礼、解缨结发、执手礼。 亲迎 新夫亲往迎娶新妇。同牢合卺 “同牢”指新夫新妇共食一鼎所盛之肉。“合卺”指新夫新妇各执一合卺杯,相对饮酒。《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解缨结发 “解缨”指新夫亲手解下新妇头上许婚之缨。“结发”指各剪取新夫新妇一束头发,以红缨梳结在一起。

  婚后礼基本流程: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庙见成妇。妇见舅姑 妻称公公为“舅”,称婆婆为“姑”。成婚后的第二天清晨,新妇早起、沐浴,端着盛有枣、栗和腶修的竹器到公婆寝门外等待。“枣”取早起之意,“栗”取颤栗之意,“腶修”取振作之意。

  汉式婚礼是汉民族的传统婚礼,在婚礼进行时应当穿着形制正确的汉服。但可根据其不同时期的风格,选择相应的服饰颜色及款式。如汉周时期崇尚玄色及红色,风格的汉式婚礼可选择红黑配色的曲裾或衣裳。互联网公司360汉式周制集体婚礼_图片来自网络

  2.汉代河西一带的婚礼俗

  婚丧嫁娶是汉代礼制的重要内容。两汉时期, 嫁娶侈靡之风现象严重, 社会上嫁娶“奢纵无度”。《盐铁论·国病篇》中谈到汉代社会“葬死殚家, 遣女满车;富者欲过, 贫者欲及;富者空减, 贫者称贷”。《三辅黄图》卷4记长安中“闾里嫁娶, 尤尚财货”。汉代是大一统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这种婚嫁侈靡之风在边郡也存在。

  由“吏民嫁娶毋过令”反映出包括河西地区在内的整个汉代社会婚姻形式主要以聘娶婚为主。嫁娶遵守一定礼制:“男不自专娶, 女不自专嫁, 必由父母, 须媒妁何?远耻防淫佚也”。

  “嫁娶, 不择吉日, 不避岁、月, 触鬼逢神, 忌时相害。故发病生祸, 絓法入罪, 至于死亡, 殚家灭门, 皆不重慎, 犯触忌讳之所致也。”故当时嫁娶择日很讲究, 择日以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日书》为准。如河西水泉子《日书》简就有这方面的记载:甲辰乙巳 丙寅丁未 庚戌辛亥壬寅癸丑, ……取 (娶) 妇嫁女, 不吉。戊、丑、辰、未不可祠祀、取 (娶) 妇嫁女, 可以相约及逐捕人, 不可杀六畜, 大凶, 见人吉, 求妇许得。

  3.汉代开放的自由恋爱

  入汉之后,因天下统一,社会安定,生产发展 ,婚姻习俗也承旧习而开新风显得丰富多彩。

  与后代婚俗相比汉代的婚姻没有严格的礼法限制,男女在婚前婚后的交往比较随便。自由相爱成婚的夫妻比较普遍 ,尤其是女子可以自由择夫,而且盛行改嫁与再嫁之风,婚姻不太讲究门当户对和种族之别,两性间的禁忌观念也比较淡薄甚至还保留着“野合而婚”的遗俗。

  在中国古代丧葬史上,汉代的丧葬礼俗颇为突出,它是在秦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而形成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传统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内。当然,汉代丧葬礼俗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并对当今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丧葬礼俗也属于古代礼制范畴。《荀子·礼论》说:“礼者, 谨予治生死者也。”从汉简来看, 汉代的丧礼内容丰富而具体, 包括了奔丧、居丧、赙赗、葬日等诸多礼仪。《美人心计》刘盈假死后聂慎儿不得不殉葬刘盈假死后,吕雉为了让大家相信刘盈是真的死了,要为他举办一场真正的葬礼,刘盈的嫔妃无所出的都要给刘盈殉葬,聂慎儿已经贵为夫人自然就在殉葬之列了。

  1.汉代丧葬礼俗形成的历史背景“灵魂不灭”的观念影响

  汉代人相信人死灵魂永存,还会在另一个世界像活人一样继续生活,因此注重把死人当作生人看待;汉人也相信“人死为贵,有知”,可降福生者,亦可祸害生者,那么为求死者对生者的保佑,祭祀就成了一种经常性活动。

  汉代统治阶级提倡以“孝”治天下的影响

  汉初,思想家受《孝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观念的影响,从理论上把孝从家庭道德观念向社会道德观念推进,用孝的内容,解释忠的意义,使忠孝合一。这就是汉代统治阶级以“孝”治天下找到了理论基础。在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下,“孝”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表现在丧葬礼俗上就是厚葬成风和居丧之礼。灵魂不灭的观念_图片来自网络

  2.汉代河西边郡的丧葬礼俗奔丧礼俗

  两汉时期的人们若遭亲丧, 远在外地的亲人须回家奔丧。

  《礼记·奔丧》:“遂行, 日行百里, 不以夜行。唯父母之丧, 见星而行, 见星而舍。”汉初规定, “大臣有宁告之科”。即臣子遭丧后可向朝廷告丧假。《汉书·哀帝纪》:“前博士弟子父母死, 予宁三年。”颜师古注曰:“宁, 谓处家持丧服也。”

  因丧而休假制度亦见于河西边塞吏卒中, 如居延汉简载:“愿以令取宁唯府告甲渠候官予宁敢言之,不幸死愿以令取宁唯府报敢言之。”以上简文中的“予宁”、“取宁”都是屯戍吏卒遭亲丧后, 屯戍单位给予吏卒的丧假批复。“甲渠候长顿以令取宁即日遣书到日尽遣如律令。”此简说明甲渠候长上报的“取宁”报告获得上级同意, 上级部门向下级部门下发通知, 令其立即回家奔丧。

  从中看到汉代社会对人间亲情的重视, 体现了一种浓重的人道主义关怀。

  沮丧与守丧期限

  边塞吏卒家中有丧, 可“以令取宁”, 那么他们的丧假有多长?张家山汉简《奏谳书》记载了汉代官吏“归宁”的时间。律曰:诸有县官事, 而父母若妻死者, 归宁卅日;大父母、同产十五日。

  由此简看出:对“诸有县官事”者, 在“父母若妻死”后只准“归宁卅日”, “大父母、同产”死后只准服丧“十五日”。《礼记》:“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 三月而葬。”《后汉书·陈忠传》载汉宣帝诏书云:“孝宣皇帝旧令, 人从军屯及给事县官者, 大父母死未满三月, 皆勿徭, 令得葬送。”依《礼记》和宣帝的“旧令”, 汉代吏卒的丧假为三个月。

  赙赗礼俗

  汉代的丧事由主丧之家和邻居、亲友共同合作完成。

  合作方法有到丧家干相关体力活的, 也有为死者赠送金钱、衣裳、车马、棺椁、布帛等物品的, 这种物质上的赠与称为赙赗之礼。

  《白虎通》曰:“赙赗者, 何谓也?赙者, 助也;赗者, 覆也。所以相佐给不足也。”赙赗可分私赙和法赙两种。私赙为私人之间以财物助丧事, 是丧家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所赠之物。如东汉张禹之父汲令张况卒, “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法赙是由政府赠予死者的物品。《汉书·何并传》:“疾病, 召丞掾作先令书, 曰:‘告子恢, 吾生素餐日久, 死虽当得法赙, 勿受。’”如淳曰:“公令, 吏死官, 得法赙。”汉政府有令, 从军吏卒死后也会得到政府的法赙。

  择日而葬礼俗

  《论语·为政》:“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依汉代礼制, 人死皆归葬, 死人在何时葬在汉代有很大的讲究。敦煌悬泉汉简《日书·死》在葬日选择上, 有严格规定:辰不可穿。穿, 不出三月有五丧。

  说明汉代择日而葬的礼俗通行于河西地区。

  哭丧礼俗

  哭泣为生者对逝者哀思的表达, 称为哭丧。

  这种哭泣是有讲究的, 敦煌悬泉汉简《日书·死》在哭泣时日上有规定:辰死者“勿以哭泣, 以哭泣, 不出三月复哭”。午死者“午勿以哭……亥死者“夏三月寅, 不可以哭泣, 不出三月复哭。

  丧葬礼俗的等级性

  辨衣裳, 审棺椁之厚, 营丘龙之大小高卑薄厚度, 贵贱之等级。

  “辨衣裳”指辨别死人装殓衣裳之多少;“审棺椁之厚”, 指审查死者生前官品爵位, 从而决定其死后棺椁的度;“龙”通“垄”。“丘龙”在此处代指“坟丘”。“营丘龙之大小”, 是说人葬后, 要起坟丘, 坟丘的大小要依据死者生前的品级来制定;所有丧器的“高卑薄厚度”皆有“贵贱等级”。

  “礼者, 所以守尊卑之经, 强弱之称者也”。由此枚简说明河西地区的一切丧葬礼俗都具有等级性。3D技术重现长沙马王堆汉墓_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礼记[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陈立.白虎通疏证[M].中华书局, 1994.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5]黄晖, 刘盼遂.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90.

  [6]张存亮, 吴荭.水泉子汉简初识[J].文物, 2009, (10)

  [7]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1.

  [8]阎振益, 钟夏.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0.

  汉代,中国主要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已基本定型。

  一方面,一些历史人物如屈原、介子推等成为某些节日的纪念人物,取代了原始崇拜和信仰,增强了节俗的人情味和真实感;另一方面,在节俗自身的发展中,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俗,一些礼俗变为风俗,风俗和礼俗融为一体,被人们约定俗成地接受并沿袭下来。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首先,汉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促进了各地区风俗的融合。先秦时期的荆楚文化圈、巴蜀文化圈、吴越文化圈、齐鲁文化圈、秦文化圈等,到汉代逐渐融为一体,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对节日风俗的统一起了重要促进作用。其次,汉代节日定型与当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太初历”确立了以建寅月为岁首,打破了先秦时代的原始崇拜信仰,为节日风俗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此外,汉代儒家独尊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节日风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许多节日礼俗大多可以在汉代找到它的源头。

  汉代的节庆内容礼俗主要有神秘化和伦理化的特征。

  1.除夕

  除夕来自古代的“大傩”[nuó]风俗。

  除夕来自先秦时期的逐除的习俗。先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要举行“大傩nuo”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腊月三十,也可能是腊月二十九,但不论如何,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汉魏时期,大傩的日期已经被确定在腊日(腊八的祖先)的当日或前一天了。范晔《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记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所谓“先腊一日”,就是指腊祭的前一天了。

  傩祭是中国民间一种旨在驱鬼逐瘟的跳神迷信。古代人面对疫病时往往无能为力,只好想象疫病由鬼怪造成,寄希望于迷信仪式来保佑平安。

  这个傩祭,便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种形式。在傩祭时,人们会戴上奇怪的面具(有的地方以化妆代替面具),跳着特定的傩舞,奋力驱赶想象中的瘟神。这种傩舞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叫傩戏的传统戏剧,在明代以后一度几乎流遍全国。而这种祭祀后来也被称为“逐除”。

  大傩当日还会举行名为磔禳[zhé ráng]的祭祀。

  “磔”是古代一种把母鸡或其它动物分尸的血腥祭祀。古人认为这样可以吓跑山魈或其它妖怪,消灾免难。而所谓“旁磔”,据东汉学者郑玄的说法,是指在城市的东西南北四个门边上分别杀动物分尸。而把土制的牛送出城市被认为能抵抗“寒邪”。这么一套做下来,他们就觉得能身体健康了。

  而“禳”,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祀典》说:“犬者,金畜;禳者,却也。抑金使不害春之时所生,令万物遂成其性。”又说:“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是说狗在五行里属“金”,而春天属“木”,五行学说认为金克木,所以要杀掉狗来避免它拦住春天的脚步。傩舞_图片来自网络

  除夕其他节俗:

  爆竹

  古人的大傩经常称为“腊除夕”或“除夕”,活动在晚上进行,火把也就必不可少了。东汉学者高诱注《吕氏春秋》说汉朝人敲鼓逐疫:“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以竹子作为火把的燃料,它在燃烧时就会发出“啪啪啪”的爆裂声。而声音和火光,正可以用来吓唬瘟神。于是古人开始特意地焚烧竹子。

  挂门神

  已知最早的门神大概是老虎。东汉大学者王充的《论衡》卷十二《谢短篇第三十六》记载当时的民俗称:“岁终逐疫……画虎于门阑。”《风俗通记》也说:“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可见画虎成为了傩日的传统。

  最晚到汉代,门神已经拥有了人格化的形象。班固《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记载广川王刘去“其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绔长剑”,可能就是一种早期的武士门神。之后,各式门神就越来越多。

  挂桃木驱邪

  东汉蔡邕所著《独断》上说:“岁竟十二月,从百隶及童儿而时傩,以索宫中,驱疫鬼也……已而立桃人、苇索、儋牙虎、神荼、郁垒以执之。”这里的桃人,通常是用桃树枝,也即“桃梗”削成的。后来,人们就也以“桃梗”来代指桃人。门神_图片来自网络

  2.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为一岁之首,在汉代就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良辰佳节。

  元旦也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在这天不仅要要、举行贺礼、祭祖、拜年、大扫除、吃团圆饭等活动,还要饮椒柏酒。

  椒柏酒,是用椒实和柏叶酿制的酒。东汉崔寔撰《四民月会》云:元旦“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宋刘颁撰《汉官仪》载:“正旦以柏叶酒上寿。”据说饮椒柏酒,能蠲除百病。这天,皇帝也要大宴群臣,庆贺新春佳节。

  3.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元宵节是相对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而言的。它起源于汉代。汉武帝相信神仙方术,对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非常崇拜,不仅春秋设坛祭祀,而且以正月十五最隆重。

  这一天,从黄昏祭祀,灯火通宵达旦,人们饮酒庆祝。

  自此以后,正月十五张灯结彩闹元宵在民间也逐步流行起来。闹花灯_图片来自网络

  4.三月三上巳节

  先秦时社会上就有“祓除衅浴”、“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等习俗。

  西汉初仍承其旧,保留了上巳祓除不祥的神秘色彩,如“武帝祓,霸上还”、“三月祓还过轵道”。

  东汉时期的上巳节,“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张乐于流水,如此终岁焉”。

  5.四月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寒食节中的禁火寒食之俗,在汉代人看来,它与龙忌之禁有关。

  史载,“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为了维持这种禁忌习俗,“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乃至信徒中出现“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之类非正常死亡,从而为寒食节俗的神秘化解释“添油加醋”。寒食节_图片来自网络

  6.四月清明节

  清明本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注入了祭墓、扫墓一系列活动,于是形成了清明节日。

  据《周礼.春宫.冢人》记载:凡祭墓为尸(神主)。”《礼记.檀弓》记载颜渊与子路的对话,曾提到哭墓,展墓、式墓,前两者是祭墓、扫墓,而式即是轼。轼墓就是凭借车前的横木向坟墓行礼,这是经过别人墓地的礼仪。

  《汉官仪》云“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陵侧,汉因而改不改,诸陵寝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这是皇家奠祭的礼制,老百姓不可遵行,而只能选择在阳光明媚的清明节气来祭奠墓葬、扫墓。

  于是清明节就成为后来祭祖、扫墓的节日,也就是后来的鬼节之一了。清明节_图片来自网络

  7.五月五端午节

  在汉代会稽郡上虞县,当地民众将伍子胥神奉为水神,作为五月五节俗的迎祭对象。

  东汉的邯郸淳《曹娥碑》记载曹娥父(曹盱)“能抚节案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此处伍君即曾为吴相的楚人伍子胥;又据史载:“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泝涛婆娑迎神。”《会稽典录》载:“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弦歌,为巫。五月五日,於县溯江涛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尸骸。”

  两种史料对照来看,曹娥父五月五日所迎伍子胥实为“婆娑神”即水神的化身。

  8.六月夏至节

  官方的活动有“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代以所尚为饰。……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禁举大火,止炭鼓铸,消石冶皆绝止”。

  民间习俗有“著五彩,辟兵”,或“赐五色续命丝,……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荐麦、鱼于祖祢。厥明祠冢。前期一日,馔具、齐、扫涤,如荐韭卵”,等等。

  二者活动的差异之处一目了然,但异中有同,如以朱索或五色之物避忌。

  9.七月初七 七夕节

  七夕节最早的渊源在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小雅》中就有关于织女星和牵牛星的记载。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拜牵牛星、织女星,直到徐州人刘邦开创的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一个节日。

  在西汉宫廷,宫女们过七夕主要是乞巧,通过展示刺绣、针线等手艺绝活彰显自己的聪明才智。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七夕夜,女子手持五彩丝线,向着月光比赛穿七孔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

  七夕节流传到民间以后,被加入了诸如爱情美满、家庭和顺等愿望,以后越来越丰富,最终变成青年男女表达情感的节日。汉女穿七孔针_图片来自网络

  10.七月半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也称施孤、鬼节、斋孤或地官节,为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民间有祭祖、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闹花灯(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猜灯谜的习俗。

  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11.九月九重阳节

  《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重阳时节的大型饮宴活动,其实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祭祀宴饮发展而来。

  12.腊日

  在先秦时期,腊祭以祭祀先祖和五祀为主,如在周代“(孟冬)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

  不过,较之先秦,两汉节日的人文伦理因素体现得更为充分,重视迎祭家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如腊日“荐稻雁”、“腊先祖、五祀”;次日向“进酒降神”、“又祀”;“后三日祀冢”。

  《列女传》记述了汉代的一位寡妇“腊日,休家作者,岁祀礼事毕”,担心娘家“多幼稚,岁时礼不理”,和诸子一道“往监之”,督导家人祀祖等岁祀礼事,时人对腊日的重视程度之高,以至于有的穷人无力置办腊祭,竟不惜偷窃祭祖,“腊日,奴窃祭其先人”。

  腊日时也是当时人亲情团圆的重要节日,腊日时的举族聚会宴乐,“正腊宴会,同列十余人,皆美服盛饰,语言闲适”,“进酒尊长,及修剌贺君、师、耆老,如正日”;“讲好和礼,以笃恩纪”。

  腊日时既有官方“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亦有民间杀牛宰羊,斋馔扫涤,遍祭神祖,修刺贺君师耆老,延请宗族乡党婚姻宾旅。

  当时某些施行仁政的循吏还会在腊日给囚犯们放假,让他们回家过节,如《陈留耆旧传》中载,虞延在出任淄阳县令时,“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囚各归家。”

  13.其他祭祖活动举行的日期

  正日,家长“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前期三日,家长及执事,皆致斋焉。

  及祀日,进酒降神毕”;

  正月上丁祭祖神;

  二月祠太社之日“荐韭卵于祖祢”,次日祀冢;

  五月夏至“荐麦鱼于祖祢”,次日祠冢墓祭;

  六月初伏“荐麦瓜于祖祢”;

  八月祠太社之日“荐黍豚于祖祢”,次日祀冢;

  冬至日“荐黍羔、先荐玄冥于井,以及祖祢”等。

  14.正日

  正日,也即节日当天。

  人们还会聚会宴饮,向尊长敬酒祝寿,“乃家室尊卑,无小无大,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谒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父友、友亲、乡党耆老”。

  1.东汉五郊迎气祭祀

  五郊迎气祭祀是国家重要的祭祀活动,对参加者的车、骑、服饰有严格要求。

  《后汉书》卷二《明帝纪》:“是岁,始迎气于五郊。”五郊迎气祭祀是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及力求前十八天分别对青、赤、白、黑、黄帝的祭祀。这一祭祀时表现国家顺应时气的礼仪活动,具有完备的仪式规定,且与国家的施政方略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祭祀举行前,参加祭祀者必须斋戒,并且有“夕牲”的规定。

  在祭祀举行时,“皆以昼漏十四刻初纳,夜漏未尽七刻初纳进熟献,送神,还,有司告事毕。“”进熟献”和“送神”都是重要环节。

  祭祀开始后还要始终伴随乐、舞表演。《后汉书》卷二《明帝纪》李贤注引《续汉书》:“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服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服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先立秋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兆,祭黄帝后土,车服皆黄,歌《朱明》,八佾舞《云翘》、《育命》之舞。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服皆白,歌《白藏》,八佾舞《育命》之舞。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车服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

  同时也能在其中看出,五郊迎气祭祀活动对参加者的车、骑、服饰有严格要求。不过这种规定只限于主祭的皇帝和参加祭祀仪式的官员的范围。

  另外,此祭祀活动参加者的祭服样式与郊天、郊地、明堂祭祀不同。《续汉书·舆服志下》:“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初,高祖微时,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楚冠制也。民谓之鹊尾冠,非也。祀宗庙诸祀则冠之。皆服袀玄,绛缘领袖为中衣,绛裤袜,示其赤心奉神也。五郊,衣帻裤袜各如其色。此冠高祖所造,故以为祭服,尊敬之至也。”五郊祭祀者所戴长冠与所穿祭服都是和宗庙祭祀一样的。

  东汉国家对祭服的规定是以宗庙祭祀为界限,划分为两个等次,即东汉南郊、北郊和明堂祭祀的服饰为一等次,二宗庙祭祀以下的祭祀为另一等次。

  《续汉书·舆服志下》:“天子、三公、九卿、特进侯、侍祠侯,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七章,皆备五采,大佩,赤舄絇履,以承大祭。百官执事者,冠长冠,皆祗服。五岳、四渎、山川、宗庙、社稷诸沾秩祠,皆袀玄长冠,五郊各如方色云。百官不执事,各服常冠袀玄以从。”又《续汉书·舆服志下》:“宗庙以下,祠祀皆冠长冠,皂缯袍单衣,绛缘领袖中衣,绛裤袜,五郊各从其色焉。”

  由此可见五郊迎气祭祀活动在国家礼仪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张鹤泉.东汉五郊迎气祭祀考[J].人文杂志,2011(3):112-119.

  2.天子即位

  天子即位主要有读策文,授国玺,新帝授剑三个主要的环节组成。

  《续汉书·礼仪志(下)》对“皇帝即位”内容有详细记载。该书在“大丧”条中从“不豫”(皇帝生病)开始,到“登遐”(皇帝去世)之后,说得极为详细。

  皇帝即位是以先帝驾崩为前提的。

  皇帝驾崩后,百官都穿白单衣、白帻,不戴冠,还要加强城门、宫门的警备,再进行沐浴、饭晗、盘冰、小敛、大敛等礼仪。接着把皇帝遗体纳入棺柩内,安置于正殿的两楹之间,皇后、太子、皇子、诸侯王、列侯、三公及以下的群臣、贵人、公主、宗室妇女等举行哭临的礼仪,然后太子即位开始了。

  《续汉书·礼仪志(下)》载:三公奏《尚书·顾命》,太子即日即天子位于柩前,请太子即皇帝位,皇后为皇太后。奏可。群臣皆出,吉服入会如仪。太尉升自阼阶。当柩御坐北面稽首,读策毕,以传国玉玺绶东面跪授皇太子,即皇帝位。中黄门掌兵以玉具、随侯珠、斩蛇宝剑授太尉,告令群臣,群臣皆伏称万岁。或大赦天下。遣使者诏开城门、宫门,罢屯卫兵。群臣百官罢,人成丧服如礼。兵官戎。三公、太常如礼。

  由此可见,首先,“三公奏”拉开“皇帝即位”的序幕,三公奏得到答复“可”后,“皇帝即位”开始了。

  群臣脱去丧服,穿上吉服参加即位典礼,此刻开始由凶礼转变为嘉礼。

  由此也展开了皇帝即位的正式程序,太尉登场由阼阶登上殿中,对安置在那里的先帝灵柩北面礼拜,接着奉读策文。

  奉读策命后,太尉向东面把传国玉玺和绶跪授给皇太子,皇太子成为皇帝。

  至此,皇帝即位的两个主要程序策命与授玺礼完成。

  皇帝即位后,把具有神圣意义的汉室重宝斩蛇剑等宝物授给代表百官的太尉,并且告令群臣,意在对群臣的劝勉。这一切完成后,群臣向新皇帝表示祝贺,伏拜高呼万岁。新皇帝发布的第一个诏令,往往是大赦天下。

  主要礼仪及辅助礼仪结束后,解除城门、宫门警备。脱去吉服,再着丧服,即位礼仪告一段落,这和《尚书·顾命》的后篇《康王之诰》篇最后“王,释冕反穿丧服”又相对应,皇帝即位的嘉礼暂告结束,群臣再次参加先帝大丧的凶礼。

  内容来源 搜狐网《两汉皇帝即位礼仪研究》

  3.分封诸侯王/列侯

  汉代的分封制度包括分封诸侯王和列侯, 分封环节主要包括授予茅土、读册和授予玺印。

  《通典》 卷三一 《职官十三》: “汉兴, 设爵二等,曰王,曰侯。皇子而封为王者,其实古诸侯也,故谓之 ‘诸侯王’,王子 封为侯者,谓之 ‘诸侯’,群臣异姓以功封者,谓之 ‘彻侯’。”杜佑所言汉代的分封制大体不错。

  汉代实行分封制,分封诸侯王时需举行一定的仪式,以突出君权,明确受封诸侯王的权利与义务,而该仪式就是册命诸侯王礼仪。汉代的分封制与周代的分封制相比,虽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汉代册命诸侯王礼仪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授予茅土

  在册命仪式中勘验地图,确定封地区域、国名使封疆得到体现,那么诸侯王对土地的拥有自然也应在册命诸侯王仪式中有其体现仪节,这就是汉代册立诸侯王礼仪中 的授予茅土立社仪式。

  《史记·三王世家》载 《三王策》: “小子闳,受兹青社!” “小 子旦,受兹玄社!”“小子胥,受兹赤社!”褚少孙曰: “所谓 ‘受此土’者,诸侯王 始封必受土于天子之社,归应之以为国社,以岁时祠之。” 王莽在册命诸侯中也有授予茅土的仪节,《汉书·王莽传下》:“更授诸侯茅土于明堂”。

  读册和授玺印

  读册与授玺是册立诸侯王礼仪的主要仪节。

  《续汉书·礼仪志中》较为完整、清晰地保留了册命诸侯王礼仪中的读册与授玺印环节。百官会,位定,谒者引光禄勋前。谒者引当拜 [者] 前,当坐伏殿下。光 禄勋前,一拜,举手曰: “制诏其以某为某。” 读策书毕,谒者称臣某再拜。尚 书郎以玺印绶付侍御史。侍御史前,东面立,授玺印绶。王公再拜顿首三 (下)。赞谒者曰: “某王臣某新封,某公某初 [除],谢。”中谒者报谨谢。赞者 立曰: “(谢) 皇帝为公兴。”(皆冠) [重坐,受策者拜]谢,起就位。供赐礼毕,罢。

  参考文献 李俊芳.汉代册命诸侯王礼仪研究[J].中国史研究,2008(3):89-104.

  4.“冠礼”和“笄礼”

  “冠礼”与“笄礼”是我国古代汉民族实行最为普遍的“成人礼”形式,《淮南子 · 齐俗训篇》说: “中国冠笄,越人劗发。”男子二十行“冠礼”,女子十五行“笄礼” 。

  据《仪礼·士冠礼》记载,起始于周朝的“冠礼”,其仪式非常讲究,仪式过程繁琐复杂。大致包括:挑选吉日,邀请冠礼主持的大宾,授冠礼,取字等几个主要环节。

  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称为“伯某甫”( 伯、仲、 叔、季,视排行而定) 。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 帛五匹、鹿皮两张) 作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 野雉等) 拜见乡大夫等。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1]

  从周朝“冠礼”的整个过程来看,为受冠者分别加冠“缁布冠”、“皮弁”、“爵弁”等三加之礼仪,分别具有不同的寓意:

  初加“缁布冠”,寓意“尊古尚朴、德行端周”,提醒穿着者要注重内在的 德行修为,行为上必须端正规矩;

  再加“皮弁”,寓意“兵者,国之重也”,暗示受冠者可以参加政治和军事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三加“爵弁”,寓意“参与祭祀、谓为成人”,是对受冠者在家族中身份和地位的认可。

  周朝之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礼崩乐坏,“冠礼”名存实亡,仪式简单随意,“不复周代冠礼之义”。

  至汉朝,汉武帝重儒学,崇尚礼学,“冠礼”在沿袭周朝“冠礼”的基础上又有了变化。

  《后汉书 ·礼仪志》明确提出“乘舆初加缁布进贤,次爵弁,次武弁,次通天。冠讫,皆于高祖庙如礼谒。王公以下,初加进,贤而已。”[2]

  可以看出,汉朝对天子冠礼四加,分别加冠“贤冠”、“爵弁”、“武弁”、“通天冠”,对王公冠礼一加,即王公以下加冠“贤冠”。

  与周朝“冠礼”相类似,汉朝对天子的四次加冠也分别具有不同的寓意。

  一加“ 贤冠 ”寓意天子要重文采德行;

  二加“爵弁”寓意天子拥有祭祀的权力,可以掌控江山,天子身份得以肯定;

  三加“武弁”寓 意天子拥有兵权;

  四加“通天冠”则寓意皇权的至高无上。 冠的样式_图片来自网络

  冠者,礼之始也”,[3]从“冠礼”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冠礼”是由氏族社会盛行的“成丁礼 ”演变而来,在周朝开始出现一直到汉朝,“冠礼”均强调这种仪式对成年男女的教育功能。

  “笄礼”是我国古代汉民族女孩的“成人礼”,俗称“上头”、“上头礼”,即古代女子到了一定的年龄(《礼记·内则》中记载为 15 岁,最迟20岁。

  《礼记·曲礼》记载为女孩许嫁之后),会将女孩分于两侧呈“丱”形的儿童发髻汇成一束挽作成人发髻,然后插上笄,一般通过仪式进行,而这种标志女孩成人的仪式就是“笄礼”。

  尽管有大量的文字记载证实了我国古代“笄礼”的存在,但由于古代社会女子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不高,因此,关于女子 “笄礼”的仪式细节等详细内容并没有太多记载,目前可查的记载多集中于周朝和宋朝对“笄礼”的相关记载。

  同“冠礼”一样,古代女子的“笄礼”内涵丰富,喻示着行“笄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的“孺子”转变为能履践孝、悌、忠、顺德行的、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的人。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EB/OL]. http://baike.baidu.com/ link? url = 5cJj2Pc5s _ 09vrGiVjrYecoSmtI2tVY988 fE8U2Pc3BXKnl - 0coJZCymouRGrjaT

  [2]《后汉书·礼仪志》: 中华书局,1962: 3210.

  [3]陈戍国点校. 周礼·仪礼·礼记[M]. 长沙: 岳麓书社,2006: 239 - 449.

  | 彩 蛋 |

  汉代贵族礼服及服色

  秦汉时代,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统治时间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汉代服饰的职别等级,主要是通过冠帽及佩绶来体现的,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冠帽。因此,冠制特别复杂,有16种之多。

  汉代的鞋履也有严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xi 重木底鞋:古时最尊贵的鞋,多为帝王大臣穿)、朝服穿率、出门穿屐。妇女出嫁,应穿木屐,还需在屐上画上彩画,系上五彩的带子。

  汉朝的祭祀礼服,承袭了秦代的废除「六冕」,是以一种冕服为祭天地明堂之礼服的办法。

  冕冠服:为最尊贵的祭祀礼服,是天子及三公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时穿着。

  长冠服:为夫子和执事百官,用在祭宗庙及各种小祀,如五岳、四渎、山川、社稷等典礼穿者。

  皮弁冠服:此种冠服为大射礼时,执事者穿着,衣裳为缁麻衣,皂领袖、素裳。

  委貌冠服:相当于周代的冠弁服。为公卿诸侯大夫行大射礼于辟雍的时候穿着。冕冠服_图源见水印

  射礼,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礼仪,从先秦时期到宋明时期,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大射礼还是民间主导的乡射礼,一直延续,生生不息。《礼记·射义》载,“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

  古代射礼共有四种,分别为大射、宾射、燕射、乡射。

  《毛诗注疏》曰,“大射者,将祭择士于射官。宾射者,谓诸侯来朝,与之射于朝。燕射者,因燕宾客,即与射于寝。此三者,其处不同,其侯亦别。……三者别文,皮侯即大射也;五采之侯,宾射也;兽侯,燕射也。不言乡射者,乡射是州长与其民射于州序之礼,天子诸侯无之,故不言也。”侯,即箭靶,不同形式的射礼有不同的意义,其举办地点、参礼人员、礼仪流程、服饰用具的规格等亦各有所区别。其中最常见的射礼便是民间的乡射礼。

  大射礼为四种古射礼之一,大射礼是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礼仪。周代射礼之制颇为周祥。两汉以后,射礼逐渐简化。 唐开元年间,新定仪式,将大射礼列为军礼。唐玄宗一朝举行大射礼颇多。宋太宗淳化五年,诏定其礼,礼部官以旧礼过于繁琐,依唐时礼仪多有修订,但使用不多。苏洵《太常因革礼》中将其再次列为嘉礼,《政和五礼新仪》中亦因之。)

  冠:冠是服饰的一部分。《释名.释器》云:“冠,贯也,可以韬发也。”

  第一种长冠。

  所谓“长冠”,本作刘氏冠,乃刘邦徽时所制,材料用竹皮,仿楚冠制成。《后汉书.舆服志》:“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 ...民谓之鹊尾冠,非也。祀宗庙诸祀则冠之... ...此冠高祖所造,故以为祭服,尊敬之至也。”至汉八年(前199年)刘邦下令:“爵非公乘以上。毋的冠刘氏冠。”即有军功爵八级以上的人才有资格戴刘氏冠,一般人是不允许戴了。这种冠的主要特点是头顶冠上有向后上方伸出的似鹊尾的长板,所以杜佑在《通典》中又云:“后人谓之鹊尾冠也”。长冠_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种爵弁(biàn)

  《后汉书.舆服志》云:“爵弁,一名冕。广八寸,长尺二寸,如爵形,前小后大,缯其上似爵头色,又收持笄,所谓夏收殷朂者也。”所以爵弁似不为楚冠,可能是效法中原服饰之结果。这种冠的特点除冠的两侧各有缨,交结后有緌外,其形制为一端高一端低,恰如爵形。

  另外,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1号墓中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中的男子头戴一高冠,是切云冠。冠盖住发髻,两侧各有一缨于颔下交结留緌,冠顶上伸出一曲状物。这种冠在中原地区出土文物中所未见。这种冠的制形为高5寸,“以纚为展甬,铁柱卷”。爵弁_图片来自网络

  朝服:自秦开始以袍作为朝服,汉代从皇帝至贱更小吏亦以袍作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过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称。汉代的朝服,服色是随着五时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衬以告缘领袖的中衣。

  汉代横跨两朝四百年,汉朝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很多,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西汉皇后赵飞燕的传说)。

  女装款式丰富,从现有文物来看,最流行的式样有如下款式:

  庙服:相当于周代的禕(yī)衣,是女子礼服中,地位最尊贵的一种。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庙服,皇后之谒庙服,其服色是皂下(贾谊《陈政事疏》说:“且帝之身,自衣皂绨,且富民墙屋被文绣。”可见在汉代“皂”是尊贵之色)。

  蚕服:相当于周代约鞠(jū)衣。每年三月,皇后帅领公卿诸侯夫人亲蚕礼时穿着。

  (鞠衣,是古代王后六服之一,九嫔及卿妻亦服之。为王后率领命妇祭蚕神告桑的礼服,亦为诸侯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色如桑叶始生,又谓黄桑服,春时服之。

  《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汉郑玄注:“鞠衣,黄桑服也,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礼·月令》季春之月:“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参阅清俞樾《茶香室经说·荐鞠衣》。)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

  中华民族的礼俗观念在汉代便已初具雏形,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发展到近代,汉代传统民族服饰却逐渐被人们遗忘。

  随着最近几年国风运动的兴起,汉服与礼制终于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借此潮流,编者对汉代礼俗服饰进行了盘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契机,了解汉代文化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