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产值接近美国一半的苏联,人民衣食住行跟今天中国相比如何?

  原标题:人均产值接近美国一半的苏联,人民衣食住行跟今天中国相比如何?

  在20世纪70年代,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差距是最小的时候,苏联国民收入占美国的比重已经从1950 年的 31%上升到 1975 年的 67%。(2019年中国GDP占美国比重是67%)

  由于苏联人口比美国多,所以人均产值要低一些,1977年苏联计算其人均产值约为美国的56%。(2019:中国约为美国的16%)

  但好景不长,在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陡然下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经济进一步混乱,最终苏联竟然走向了末日。

  今天先不谈政治,我们先看看当时苏联人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

  苏联人开什么车?

  拉达牌轿车-苏联骄傲

  80年代,莫斯科等大城市中汽车开始初步普及,私人拥有的汽车约850万辆(人口约2.84亿)。一千人拥有汽车约30辆。(2019年中国每千人约有汽车173辆)

  束缚苏联人们买车的最大问题,却不是没钱。

  一般的国产汽车,苏联人也买得起,比如最便宜的”扎波罗日人“汽车,售价3500卢布,当时的苏联人平均月工资约200卢布不到,攒个两年钱差不多够了。(质量极差,据说坐4个人发动机就启动不了)

  苏联的王牌汽车品牌是拉达牌,曾经出口欧洲,在苏联上至官员下至普通市民,无人不以拥有一辆拉达汽车为荣。但这不是有钱买得到的,因为拉达汽车的生产不足,需要排队,1985年时,买一辆拉达汽车需要排队8年,假设有人在1985年订购了,那么等到他拿到车已经到1993年,苏联都解体了。

  苏联人吃什么?

  上图是一顿典型的苏联工人工作餐,售价0.4卢布,考虑到平均月工资180卢布不算贵,但味道就乏善可诚了。

  类似火腿肠那样加了大量面粉的肉丸,肯定比你今天在宜家吃到的瑞典肉丸差。

  偷工减料的土豆泥(原来应该加牛奶,却只给了水)

  蔬菜沙拉

  杂拌汤:加了一些香肠和腌黄瓜的“咸汤”

  这种东西肯定单调了点但也不算太差。毕竟就整个苏联而言,人均年肉类消费量在70年代末就达到了60公斤(约为美国一半)。一年吃60公斤肉听起来不算什么,但中国也是2016年以后才达到这种水平。

  再就是东欧特色大列巴了,苏联的食物供应除了解体前那几年外,一般还算充足,但是却谈不上美味,因为苏联没有私营餐厅,国营餐厅的服务质量我们可以参考今天的大学食堂:也许食物分量是有,但要做得美味却是不容易的。

  也许唯一的例外是苏联冰淇淋,与现在注重包装与口味搭配的各种花式冰淇淋相比,苏联人做的冰淇淋太过于简单,不过这种纯粹的口感,也是现代人所怀念的。其美味程度即使在今天,中国的中产阶级也对此非常喜爱,不过苏联时期,除了莫斯科等大城市外,一般苏联人其实很很难买到冰淇淋。

  总的来说,就营养问题而言,80年代初的苏联人的营养充足,比起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毫不逊色,在个别指标如牛奶等方面甚至有所超出。而中国的蔬菜水果等消费量又高于苏联。

  苏联人住得怎么样?

  苏联借鉴了法国“廉价社会住宅“的政策,设计了一种五层的廉价住房,被称为”赫鲁晓夫楼“。在今天的中国城市,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这样的老旧建筑。

  在那个年代,苏联人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9平方米。而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大概很多住房在三线以下空着),所以从人居情况看苏联似乎很落后。

  但其实赫鲁晓夫楼在当时来说已经算很不错,在此之前,中国和苏联的普通市民住的是什么样呢?

  济南二七新村

  建国初期济南的二七新村,按户均使用面积20平米修建,最终建成后可居住1150户居民,配备了小学,幼儿园,邮局,银行,商店,但厕所却是公用的。

  相比之下,有独立卫浴的赫鲁晓夫楼算是刚刚踏入了现代门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