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专家研判“十四五”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

  

  5月14日,在202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安铁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宏、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四位行业专家对当前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对汽车产业转型方向和特征进行了剖析,对汽车企业应对新形势新变革提出了建议,对未来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已经了预判,对汽车商业模式的变革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小编现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精彩观点摘要:

  “网联化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和优势,相关监管政策有助于汽车网联化规范管理,为产品质量与安全提供保障。”——安铁成

  “要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把汽车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这将实现企业新的增长点,应该特别关注一个新的概念‘数字零部件’。”——闫建来

  “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汽车保有量依然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我们对于2025年,汽车产销规模达到3000万辆保持乐观态度。”——刘宏

  “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由过去的利己商业模式变为利他商业模式,你不成就合作方,不成就用户,就无法成就自己。”——辛宁

  安铁成:“十四五”汽车产业向上发展十分关键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安铁成)

  在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必须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低碳作为指引方向之一,挖掘产业向上发展的新动力。“十四五”期间,助推汽车产业向上发展十分关键。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产业管理政策更加务实开放,行业监管体系持续完善,政策标准法规协同进一步增强,新时期政策的制定将引导产业发展实现全新突破。面对新发展阶段的一系列变化与趋势,深度剖析汽车产业向上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探索实施路径,才能有效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从稳固提升基础能力的角度来看,汽车产业链具有链条长、覆盖面广的特点,虽然整车和零部件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但我国汽车产业链仍然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的问题,一些关键环节有“卡脖子”风险。在新的发展格局下,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强链补链。

  从产业转型的角度来看,数字化浪潮正在重新塑造商业模式和产品应用方式,加速产业格局变化。要充分发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低碳化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和相应部署,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开放合作等领域如何实现突破升级,促进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将受到广泛关注。

  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政策驱动为主转变为市场驱动为主的趋势愈发明显。在这样的趋势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何保持稳定增长需要深入思考,产品能否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成为关键。需要着力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使用安全、配套设施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2025年前,传统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的试验工况将发生变化,从而汽车产品节能技术方案也将产生变化,做好节能技术应对与升级对于促进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支撑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网联化与智能化方面:近年来,自动驾驶已进入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新发展阶段,企业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应用需求明显增强,这对政策法规及技术发展带来了推动作用。我国将持续推进自动驾驶政策法规体系建设,鼓励和规范自动驾驶运营,企业也会积累更多实践经验。

  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加速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为各类企业进入汽车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科技企业纷纷入局,未来也还将有更多的科技企业加入造车之列。传统汽车企业加快跨界融合,发力产品布局与生态构建。

  汽车智能化是多领域交叉与融合发展的结果,产业融合、协同创新是智能汽车发展的关键。智能汽车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将满足消费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也是赋能品牌升级的重要举措。

  网联化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和优势,相关监管政策有助于汽车网联化规范管理,为产品质量与安全提供保障。在生态构建方面,网联化道路建设积极推进,5G商业规模不断扩大,车载终端装配率日益提升,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协同创新。

  闫建来:要像重视零部件一样重视数字化建设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

  今年上海车展给我极大震动,可以用三个“势不可挡”来描述。第一个,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发展方向势不可挡。没有别的东西了,无须解释;第二个,造车新势力势不可挡,包括零部件供应商,这些新势力已经成为全球的头部企业。这就使我对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第三个,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势不可挡,新旧势力更迭正在加快。

  这三个“势不可挡”说明了哪些问题?我想是两个基本共识。第一个共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第二,以前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汽车行业自主发展。现在,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转变为以汽车为载体,大量融入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形成融合性发展的趋势。汽车产业开始敞开胸怀,拥抱全社会了,这个也成为了汽车产业发展的高度共识。不是自己玩了,大家一起玩。这是上海展的两大共识结论。应对变革,我认为汽车产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加强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攻关,重视产业链融合创新。当前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普及,智能网联技术应用也在提速,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等技术领域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整体性能在显著提升。特别是消费者接受的程度逐渐提升,非常好的一件事。在智能网联方面,我国的5G技术走在世界前沿,网联化的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方面保持国际领先地位。自动驾驶技术与世界的前沿基本保持同步,已经初步形成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先发优势,应该进一步加大投入,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芯片、传感器、感知系统、燃料电池、计算构架和平台等关键技术领域依然处于比较薄弱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探索技术升级路径,实现“卡脖子”领域的突破。汽车作为各类先进技术的综合性应用载体,汽车产业与交通、信息、能源、城市建设关联度越来越紧密,融合程度也越渐加深,产业链已经从纵向垂直链条向横向生态圈转变,未来融合创新将成为汽车产业拓展的发展空间,汽车创新与升级提升将是汽车产业综合实现的关键。

  第二,优化节能与新能源技术,如何在碳中和的情况下确保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企业和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在牵头开展汽车产业碳中和路线图研究,希望大家进一步关注。

  第三,要重视数字化技术对于汽车产业的驱动作用,助力产业升级。搭建数字化平台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智能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未来竞争将演变成以数据构建为核心的新型能力建设,大数据应用将贯穿到汽车的从投入产出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要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把汽车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这将实现企业新的增长点。特别是企业应该关注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新的概念用我的话说叫“数字零部件”。数字不是构架,它应该像零部件一样去重视,特别是当汽车成为人最大的移动平台终端的时候,很多APP实际上是一种数字的零部件,离不开它了,所以我们要像重视硬零部件一样重视数字化建设。

  刘宏:对2025年汽车产销3000万辆持乐观态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宏)

  2021年1-4月,我国汽车销量共计874.8万辆,同比增长51.8%,目前市场处于稳定恢复发展阶段。2021年是“十四五”开启之年,汽车产业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起点上,把脉产业发展趋势尤为重要。

  在新形势下,我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产业变革调整要以创新驱动为关键抓手。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宏观政策方向、新一轮科技革命都对汽车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产业结构面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快速调整,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都将面临重构,产品形式和生产方式将迎来深度变革。坚持创新驱动,汽车产业才能迎来全新的增长空间。企业要提前做好布局,及时评判新生态所带来的颠覆性影响,适时做好战略调整,有效整合资源,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

  二、保持信心推动汽车市场稳健发展。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稳定增加汽车消费。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汽车保有量依然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我们对于2025年,汽车产销规模达到3000万辆保持乐观态度。以需求为导向的品牌塑造和产品升级才是推动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在汽车后市场领域,国家将积极发展汽车养护、维修、保险、租赁等产业,畅通新车、二手车、报废汽车的流通循环,为后市场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同时,希望业界同仁携手并进,树立危机意识,在固链、补链、强链等领域充分协作,为汽车市场持续稳定增长贡献力量。

  三、以开放竞争促进企业加快转型。

  随着国内政策放宽对外资企业准入的限制,汽车市场优胜劣汰竞争加剧,但也逐步提升了自主品牌转型升级的可塑性。传统汽车企业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加快了智能化、网联化的探索步伐,造车新势力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销量不断攀升,销售模式创新和线下服务体验升级正在逐步贴合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总体来看,竞争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同时也助力市场结构趋向合理。

  辛宁:汽车品牌不成就用户,就无法成就自己

  

  (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

  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数字化应用推动管理和产品提升。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正式拉开序幕。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让汽车从单一的交通工具变成一个智慧空间,硬件和软件升级将共同推动汽车性能提升和功能无限延伸。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利用好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管理和产品研发中应用大数据分析、研发、生产、制造,能够使管理流程更加便捷,产品功能更加贴近用户需求。

  二、用户需求变化推动商业模式不断升级。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品牌升级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基础。传统的汽车产业是以产品为中心,到万物互联时代,才使多年提出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得以实现。所以说,产品的个性化、多元化能够极大地改善用户出行体验,为市场开辟出崭新的拓展空间。特别是新一代消费群体对于产品的附加功能需求愈发强烈,用户现在已经成为汽车企业的重要资产。在此背景下,汽车企业要对自身的商业模式加以解构和重构,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定位,重新梳理品牌和产品的顶层设计逻辑。更多地满足用户在精神层面的欲望,重视用户关系的连接以及服务模式的创新。

  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商业模式的创新首先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由过去的利己商业模式变为利他商业模式,你不成就合作方,不成就用户,就无法成就自己。

  第二,品牌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品牌是企业的,将来的品牌是用户的。为什么呢?过去我们的品牌,企业在讲的过程中都是占领用户的心智,将来用户接受你,是在使用你产品的过程中怎么实现自我的价值,由企业转为了用户,可能才能对你的产品得到一个更好地体验。

  第三,我们的营销渠道,营销的模式要变。过去营销靠什么?是靠声量砸出来的,现在大家再做做看看,声量起作用,但是已经不是主要作用。靠什么?靠企业和用户的强连接、强沟通能力来塑造未来的品牌模式。

  三、练好内功以形成安全可控的汽车产业链。

  构筑安全稳定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是建设汽车强国的必要基础。目前,从我国汽车工业的先进技术研发来看,部分关键核心零部件仍需依赖进口,影响着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挑战下,国内汽车产业更应该增强产业链的韧性。提升应对外部变化的能力。长远来看,更应该从自身抓起,尽早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练好内功的同时加大对外开放与协作的力度,取长补短,自主攻关,助力我国汽车产业向上发展。

  今年开始,我们已经进入了“十四五”时期,这个时期是世界未有之大变局时期。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万物互联时代将推动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