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混合动力汽车使用什么类型的电机?

  大多数混合动力汽车使用什么类型的电机?

  1.异步电机

  2.永磁无刷电机

  3.开关磁阻电机

  4.直流电机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主要分为哪些类别?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主要分为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永磁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四类,各有特点和优点:直流电机是入门级电动汽车;异步电机更容易实现动能回收;永磁同步电机在噪声和控制精度方面更好;开关磁阻电机结构简单。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满足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要求的车辆。电动汽车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主要技术

  清洁新能源机动车的研发方向与技术相一致:电池、电机、电气控制三个技术核心,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三个研发对象。

  1.发动机:HEV四冲程内燃机(包括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二冲程内燃机(包括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转子发动机、燃气轮机和斯特林发动机可广泛使用。一般来说,转子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燃烧效率高,排放清洁。不同的发动机可以形成不同的发动机HEV。

  2.电动机:HEV可采用直流电机、交流感应电机、永磁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HEV随着直流电机的发展,直流电机很少使用。大多数采用感应电机和永磁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的应用也受到重视,特种电机也可以用作HEV驱动电机可以由不同的电机组成HEV。

  3.电池:HEV各种电池、燃料电池、储能器和超级电容器可用作"电池",作为一般电池HEV辅助能源,只有在HEV使用永电机启动发动机或电机辅助驱动

  

  。

  中国实施的电动汽车电池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水平参照国外标准编号的实施日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标准1电动道路车辆铅酸电池GB/T.1-JEVS-94、

  JEVS-94、

  JEVS-94、

  SAEJ-09-01

  2电动道路车辆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GB/T.2--09-01

  实施3电动道路车辆锂离子电池GB/T.1--09-01

  实施4电动道路车辆锌空气电池GB/T.2--09-01

  注:及时修订发布的四项标准,提高电池容量、能量密度、寿命等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提高相应的性能要求。

  信息来源:中国电动汽车信息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能源存储器、能源或能量转换器。一般来说,流行的方法是配备内燃机和高性能、合理价格的电池,以串联或并联驱动。有三种工作方式:一是发动机传动驱动;二是利用发动机发电,进入发动机驱动模式;发动机停机时,只有电池供电,发电机驱动,根据路况和驾驶要求采用驾驶模式。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大降低发动机的排量。例如,过去使用3升机,现在使用1.6升;由于电机作为辅助驱动,可以实现能量回收,提高燃料经济性;发动机转速可以稳定调整到最佳转速状态,排放污染可以大大降低;像普通汽车一样,没有必要设置新的加油站。但也有缺点,主要是增加了动力源,配置复杂,增加了占用空间和重量,但仍然划算,利弊少,发展迅速。

  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驱动方案也多种多样,不断改进和更新。同时,增加能量存储装置、飞轮、超级电容器、永磁发电机和电机集成电机、微处理器控制电路装置、无级变速器等新设备(CVT)等。同时,内燃机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在柴油机上,采用了共轨供油系统,小型化了柴油机,减少了颗粒(PM)和氮氧化物(NOX)大大提高了排放、提高热效率、提高低温排放污染等措施的性能。据中国国家电动汽车专家组组长黄家腾介绍,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一直是制约电动汽车大规模进入市场的关键因素。我国在电动汽车设计、驱动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高性能动力电池的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某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高性能电池方面,深圳雷天绿色电源公司开发的锂离子电池续航里程300公里,最高速度120公里,充电次数1000多次,单车电池成本约4万元;深圳中兴汽车制造公司开发的超纳米碳纤素电池容量是普通铅酸电池的11倍。当能量比功率达到每公斤1000瓦时,充电只需10分钟,使用寿命超过10年,价格是锂电池的一半,体积是锂电池的三分之一,都显示出明显的商业前景。

  此外,东风汽车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研究所联合开发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清华大学等单位开发的新电池材料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电机和电气控制系统方面,华中科技大学开发的全数字开关磁阻电机、中国船舶712所开发的永磁无刷电机、中国科学院北京三环通用电气公司开发的电动汽车专用7.5千瓦轮毂电机、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EV九六至十六点八千瓦多态轮毂电机是我国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技术的重大突破。

  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教授认为,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汽车工业的巨大惯性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负担要轻得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也要强得多。

  他说,中国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只有8年左右,在某些领域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