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府除夕宴,男人有11个,最重要4人不见,不祥之兆

  《红楼梦》五十三回,贾府过年,在这个团聚的除夕家宴上,在座的男人有:贾珍、贾琏、贾环、贾琮、贾蓉、贾芹、贾芸、贾菱、贾菖。加上和女眷们一起坐的宝玉和贾菌,一共11个人。

  这次除夕家宴,是族人宁府祭祖之后到荣国府向老祖宗贾母行礼,然后入席的。祭祖,当然是族中男女老幼统统参加的,人数众多,原文描述道:

  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槛外方是贾敬贾赦。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众人)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得无一隙空地。

  毕竟贾家是大家族,京城居住的也有八房之多,祭祖中出现的贾家爷们儿有一些名字列出,但不如秦可卿大丧时列出的齐全。足有几十人之多。可是到了荣国府的除夕家宴上,就只出现了上述11人。其实贾母还是派人去请了的,但众人这样那样的理由均不来。到场的这些人,宁荣两府的公子不算,贾芹、贾芸、贾菖、贾菱均是在凤姐手下当差的,很有应景不得不来之感。代表着团圆的家族除夕宴,就这么不和谐的开始了。

  不管怎么说,家族人多,人家小家庭单独过节无可厚非,只是,这次的除夕宴上,还有更不和谐的音符,就是贾府里最重要的四个男性主子都不在场,不由得给人以不详的感觉。

  第一个是贾敬。

  贾敬平时对家事不管不问,一心炼丹修行。可是过年他是回家的,这次祭祖是贾敬主祭的,向贾母行礼也是贾敬带着众兄弟子侄进行的。证明他对祖先和家中长辈,贾敬是带有敬畏之心的,贾敬是进士出身,封建社会知识分子骨子里的伦理在看破红尘的贾敬这里还是得以完整保留的。可是到了除夕宴席时,贾敬就去了家里为她准备的净室,不参与这等骨肉团聚之举了。

  这就像今天的人们,明明长辈在,却不参加年夜饭,何等的怪异?可是荣国府的夜宴显然开得很欢快,大家似乎很习惯贾敬的这一奇怪之举。

  第二个是贾赦。

  贾赦是贾母的长子,也是荣国公爵位的继承人,除夕家宴,有一万个理由陪侍母亲、教导侄子,最起码要敬母亲酒的,可是他也是行完了礼,直接告辞了,贾母的反应一样的奇怪,知道他在这里不方便,随他去了。

  过年吃年夜饭,都是至亲骨肉,贾赦哪里来的底气就这么告辞而去了呢?又有什么是不方便的呢?其实哪里是不方便,分明是我自己不想在这里,而你也不愿我在这里。大家心照不宣而已,可是大过年的,古人比今天还要重视团圆的意义,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第三个是贾政。

  贾政这次不在家有情可原,因为他被朝廷放了外任官,算是理由最充分的缺席吧。

  第四个是贾兰。

  贾兰是荣国府的贾政一脉的长房长孙,既然贾政是荣国府的实际控制人,按封建社会宗法制度,贾兰才是荣国府将来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可是这个年从开始到最后,我们始终找不到贾兰的身影,当然,除夕家宴上也不例外。

  以贾兰特殊的身份,逢大节,按说他应该是最受重视的那一个,可事实恰恰相反,最被众人忽视的,恰恰是这位长房长孙。熟悉《红楼梦》的读者应该有印象,在二十二回宝玉悟禅机贾政悲谶语一回,同样是被大家忽略,但爷爷贾政在,一眼就发现自己的孙子不在场,马上问为什么不见兰哥儿,又派人去请。这次贾政不在,也许是有人发现了也不想多嘴,也许就是众人压根就把贾兰忘了。

  如此重大的除夕家宴,这四个最应该出现在宴席上的人缺席了,这绝不是巧合或偶然,而是曹公的故意,这四个人的缺席,透露出贾府的四大危机:

  一、用贾敬的缺席告诉读者,贾府正在走向死亡,而且没有任何的希望。

  贾敬的哥哥贾敷八岁就死了,贾敬是宁国府事实上的长子,也是第二代宁国公贾代化唯一成年的儿子,他是宁国公爵位的唯一继承人,可是他竟然考中了进士。这标志着贾府从武荫世家向书香之族转型的重大转折。可是不知发生了什么大变故,贾敬不再留恋俗世了却红尘了。而且就算回家过年,也不再参加任何的俗世中事。这看起来是一个人的选择,实际上,这代表着贾府家族转型的失败,箕裘颓堕皆从敬,可见,贾敬实际上是贾府的一个符号化的人物。贾府众纨绔子弟也从事实上证明,贾府基本上不可能在文化上有所建树,从科举出仕更是不可能。

  贾敬绝对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他也不是一个糊涂人,要知道,明清时期考中进士有多么的难,绝对是读书人里出类拔萃的人物,所以,几乎可以断定,贾敬是一个悲情人物。尽管我们不清晰他悲在哪里,但他身上的标签预示家族败落,不可能有一丝的希望。

  二、用贾赦的缺席告诉读者,贾府早已内部分裂。

  母子俩竟然不在一起过除夕,尤其是在另一个儿子还不在的情况下。也就是说,这个除夕晚饭,两个儿子都没有陪侍在贾母身边,贾政是公务在外,贾赦可是在家呢,母子俩相看两厌,这个矛盾积累得够深,基本也可以看做是不可调和。

  不用猜测,贾赦作为荣国府贾代善的长子,理应继承爵位,承袭家业田产,看起来这样的礼法规矩对次子们不公平,可是对于一个家族继续保证政治影响力和财产的完整上意义重大,分家看起来公平,却拆散了家族的整体力量。可是荣国府打破了这样格局,长子继承爵位,次子继承家业,实行了政治和经济的分家,这对于贾赦当然是不能够接受的,这种分配不知是不是在贾代善死后完成的,总之,荣国府在第三代,打破了宗法制度,原因或许是因为贾母偏爱小儿子贾政,或许是贾赦犯了严重不可饶恕的错误,或许是贾政之妻王夫人娘家力量的强大,总之,荣国府在传承问题上一定是有问题的。这导致了荣国府事实上的分裂,大房和二房的矛盾不可调和。内部分裂曹雪芹借探春之口说出了它的危害性:

  可知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家族的覆亡,不能不说,内部分裂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三、用贾政的缺席告诉读者,他这个荣国府实际控制人的不称职。

  贾政不在家,为啥还要给他扣上一顶不称职的帽子呢?贾政是一家之长,可是从头至尾,看不见贾政干一件正经事,他每次出现,不是和他豢养的清客相公们酸文假醋,就是故作深沉,板着脸吓唬晚辈们。一言不合差点把儿子打死。元妃省亲完毕,和尚道士们其实没有什么用了,王熙凤三言两语就说通他留在家庙将这些人养起来,目的只为给贾芹找个差事做,一年仅此一项就要花一千多两银子。这些个问题、漏洞和弊端他看不到,弄不清。

  管家包括教育子弟上,我们看不见家政有任何的作为,哪怕是自己独立的想法。这一次他缺席了,实际上,他缺席和不缺席并没有什么差别,这很可能是曹公的刻意为之。

  四、用贾兰的缺席告诉读者,贾府纲常的乱套,家族不会有希望。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荣国府第三代破坏了宗法传承制度,到了第四、第五代,这个问题更加的严峻了。贾宝玉不过是贾政的次子,他的哥哥贾珠死了,可是贾珠有儿子贾兰,这才是根红苗正的嫡长孙,可是贾兰显然在存在感上不可能和他的叔叔贾宝玉争锋,贾宝玉被整个家族捧成了活龙、凤凰,光芒耀眼到闪瞎众人的眼,贾兰就显得暗淡多了,沦落到和庶出的三叔贾环同一个朋友圈。

  贾政的上位,贾宝玉的上位,给出了非常恶劣的示范效应,原来次子是可以做非分之想的,于是就有了赵姨娘要魇魔害死宝玉、贾环就能继承荣国府家业的幻想。在她的思考里,完全忘记了还有贾兰这个真正有资格的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念头,甚至宝玉差点被害死,说到底是荣国府在传承这个问题上得了大病,治不好了。

  违背了基本规则,乱套了纲常,整个家族就失去了正统的力量,只会累积矛盾,不可能会有任何的希望。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研读《红楼梦》里的真故事。

  参考原著:甲戌本、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通行本《红楼梦》

  图片来源:清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