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汽车:大器晚成势头猛

  魏章官

  福州高盖山

  福建汽车工业历经5年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从困境中走出来,目前已在闽东南战线上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突破,基本形成福建汽车工业格局。

  去年一年,生产与经营成效最大。全省共生产汽车9279辆,比上年增长47%;改装车5498 台,比增12.6%;产摩托车8.26万台,比增 15%;产农用车3.63万台,下降5%;全省汽车工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60多亿元,比增21%;产品销售收入70多亿元,比增16%;实现利润总额1.5亿元,增盈8300 多万元,比增124%。

  业内人士说,去年全国年产汽车上万辆的只有13 家,福建成了“十三太保”,这是个历史性的突破。

  生产汽车是福建做了已久的美梦。“文革”期间福建好不容易组装出“福建”牌汽车,当时驶过新建的闽江二桥,人们是何等的自豪!

  时间忽忽已去20年,到了 20世纪最后几年,福建才开始圆了海峡两岸合作发展民族汽车工业之梦,有了闽台合作的硕果,于去年国庆前夕建成东南汽车公司—期工程6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和30家与之成龙配套的台湾协力厂,给福建汽车工业增添了 20亿元固定资产,使闽东南初步形成以东南汽车为龙头、以福州汽车厂和厦门汽车公司为骨干的中高档乘用车生产基地。如果东南汽车整个工程竣工,将能生产整车30万辆,成为面向全国的汽车生产重要省份和出口创汇基地。

  行家们评价说:“福建汽车工业是大器晚成,起步虽晚,但起点高,势头猛,其发展速度在国内汽车界名列前茅”。

  这是闽台优势互补的结果。台湾汽车产销已饱和,而祖国大陆汽车市场广阔,轿车市场潜力很大,台商很想来闽求发展。福建政策措施优惠,地价和劳务等都便宜,台商来闽投资兴业可得到更多利益。

  两地文化传统又一样,双方在合作中容易沟通,做到配合默契。不像与外国厂商合作那样,对一些问题的说法与做法,往往互不理解。台商来闽办厂,就像在自家门前办厂一样便利,把订单拿过来做就是了。

  我们知道,台湾整车生产与管理经验丰富,设备先进,零部件生产企业发达,闽台合作可以把福建汽车业提到一个新档次。

  东南汽车公司设厂于福州郊县闽侯县青口镇。行家说,东南汽车虽是1990年代末期的合作项目,但其设备比台湾目前的设备水平还高。这是因为台湾的汽车企业不少设备是老设备改造过来的,而东南公司的设备全新,能实行滚动性生产,可产多种车型,不像东北那家汽车大厂,对屁股不好看的车型,换个新的车屁股居然搞了10年。东南公司换一个车型生产,只用3分钟时间,只要换个模具就成了。

  凡此种种,福建省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效益。去年东南汽车销售收入8.2亿元,比增64.7%;实现利润6035万元,比增190:1%;整车产量达5300辆,比增近一倍,在全国同类型车60多家企业中排名从1996年的第25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10位,去年又上升到第8位;今年随着新厂区的建成投产和新的系列车型的推出,产销量可增长2倍以上。

  世界已进人新一轮大型公司时代,汽车工业发展已由“量的赶超”过度到“质的赶超”。有人担心,加入WTO后,我国及福建省的汽车工业会不会面临“灭顶之灾”。

  行家对记者分析说,只要抢抓机遇,开拓选取,就能度过难关。这是因为,我国汽车工业通过近4年多的低速运行和结构合理调整,已出现较好发展势头,某些领域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和旅游业的发展,大中型客车将继续大幅增长,轻型客车的中高档产品也将看好。

  况且,加入WTO后,还有一个准备阶段和过渡期,汽车市场开放也是个渐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国汽车工业将加速结构调整优化。

  对福建来说,汽车工业总体投入不多,历史包袱不重,轻装上阵,易于进行适应性结构调整,建立福建汽车工业完整的体系,不断提高生产、管理、销售能力,使之具有大型汽车基地生产能力和地区性支柱行业特色,创造具备与国内外厂商合资合作的条件,掌握竞争的主动权。特别是闽台合作发展汽车业,更能提高国际竞争力,用自己的产品替代进口。

  (2000年3月30日福建日报,2021年10月16日核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