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钟情”与“情人眼里出西施”

  1

  一见钟情”与“情人眼里出西施”

  我们都知道,作为形容词,“美”的最一般的意思是指“美丽、漂亮”,而“好”,跟“坏”相对,指“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在现实生活中,“美”和“好”这两个形容词经常同时出现,或者干脆一起组合成“美好”这一形容词,而且,这两个形容词经常可互相替代,在意义内涵上包括了对方,尤其是说“美”的时候,往往更多涉及“好”的意思。例如,我们经常说到“一见钟情”和“情人眼里出西施”,前者涉及到的美是现象学意义上的美,而后者所说的“西施”之美,则更多地是指向“好”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让我们先看看“美”和“好”的源初意义吧。按照《说文解字今释》:“美:甘也。从羊,从大。”“好:美也。从女子。”也就是说,羊大为“美”,指味道好,女子为“好”,指女色美。因此可以说,“美”和“好”原都与欲有关,前者与食有关,后者与色(性)有关。通过对一系列与美有关的汉字在中国古文中的应用的考证来研究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他得出结论:“通过以上的考证,对中国人原初的美意识的本质或内容,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主要是某种对象所给与的肉体的、官能的愉乐感。” “要而言之,所谓中国古代人们的美的对象,可以说最初主要是在感觉的、官能的生活方面能使他们感到生存的价值、使他们充满活力的事物。”只是到了后来,“美”和“好”的意思慢慢有了改变,“美”用来指“美丽、漂亮”,“好”趋向于伦理学方面的善,指“善良”。但是,“美”还是经常跟“好”搅在一起,“美”的含义也分化为两个发展方向,一是趋向于重视真,一是趋向于强调善(好)。前者追寻所谓纯粹的美,注重对象的形式、自然属性,偏重客观、绝对性;后者联系善(好)来谈美,注重对象的内容、社会属性,偏重主观、相对性。

  一见钟情”与“情人眼里出西施”

  “一见钟情”,就是一见面就被对方的美所吸引、征服,立即产生了爱情。这种情况下,对象的美是直观到的、直觉到的、外在的,仅仅是容貌的,多是自然的仪表的美。因为你对对象并不了解,也没有考虑对方是否有很多缺点,是否心地善良,是否体贴人关心人。家庭背景、学识素养、职业薪水、思想品行,所有这些,你都没有考虑,也来不及考虑,而你就觉得对方很美,这种美与内在的心灵美没多大关系,也就是说,是比较纯粹的“美不美”的问题,而与“好不好”没有多少关系。

  实际上,在考虑人的美时,完全与善无关、不涉及“好不好”的美是几乎没有的。“一见钟情”式的恋爱婚姻往往不能长久,就是因为作为一种社会美的人的美,善(好)是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也就是说心灵美往往比外表美更重要。在选美大赛中,不仅要看外表,还要看才艺,还要知识竞赛,要回答一些问题。在情人眼里,对方似乎样样都好,好像没有缺点,即使有也似乎可以忽略不计,好像越看越顺眼,越看越美。这是日久生情,因爱而美,这种美趋向于内在的心灵的美,而淡化了外表的美在总体中的分量,更多地关心的不是纯粹的外在的“美”,而是内在的“好”,也就是把“美不美”的问题更多地转化成了“好不好”的问题,只不过还用“美”这个范畴来表达而已。“一见钟情”是因美而爱,这里的美与好联系不是那么明显,比较近似于现象学所说的直观到的美,但是它也是多少积淀了“好”的标准在里面,与欣赏主体的观念、目的、欲望等有关。

  一见钟情”与“情人眼里出西施”

  正因为我们常说的“美”往往内在地包含了“好”的成分,所以一个人要变得美,光注意化妆整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素养。判断一个人美不美,人们很在乎气质,而气质实际上包含了许多“好”的因素。实际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美”不仅有“美丽;好看”的意思,还有“令人满意的;好”的意思。我们说有些人“漂亮而不美”,就是说其虚有其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乍一看挺好看,一交往就令人烦,并不觉得其美。而有些人并不漂亮,却很“耐看”,越“看”越美。这实际上就是“好”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