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老师要求背诵《弟子规》,家长质疑:这是精神鸦片

  在网上看到家长提问:

  儿子一年级,老师要求背诵《弟子规》,小孩死记硬背这样的“精神鸦片”有什么意义?

  父母对于传统经典能够有这样的认知,一方面源于我们小时候(甚至我们的父辈)根本没有接触过像《弟子规》这样的蒙学经典,另一方面源于大众对传统经典的误读。

  这不是谁一个人的问题。

  我一直以自己热爱传统文化为喜,近几个月来,尝试抱着谦逊的态度去接触国学,在相继了解了朱自清、章太炎等人对于国学的论述,以及反复读了徐健顺写的《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后,我惭愧地想哭。

  传统国学经典,被我们整整“误读了”一百多年。

  01国学教育的现状

  前几天,我听了一个国学讲座,老师说现在接触传统国学经典的家长有两种:

  第一种是别人说好,然后去学。

  这种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止学国学如此,学习其他东西也是这样,只要是别人说好的他们就说好,同样,只要是别人说差的他们也说差。

  在现在很多父母当中,抱有这种思想的家长占很大一部分比例。

  第二种是自己觉得好、又不得其法。

  这种家长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同时热衷于传统文化,因为他自己喜欢,所以想把最好的国学传递给下一代。但是,这类家长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因为他自己从小没有系统接触过国学,所以不知从哪里入手、也不知道该如何给孩子教国学?

  相比前一种,对传统经典持“认可态度”的这部分家长们这种谦卑、求知的心态,正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缺乏的。

  实话讲,从小到大,我对于传统文化都是抵触的,因为以前别人灌输给我的总是传统是糟粕、是封建残余,尤其是一想起《弟子规》这些,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埋儿奉母”的景象。

  然而,可悲的是,我所有对《弟子规》的认知,局限于我从未读过它。

  身边,像我这样的家长应该不在少数。

  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我们没有接触过一个东西,却硬要给它扣上一个“糟粕”的罪名。

  02从幼学启蒙经典说开去

  我从孕期开始,听过一些《诗经》的音频、默记过一些唐诗,有了孩子后,继续陪孩子读唐诗,那时,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仅限于此。

  直到一年前,我接触到一个国学老师,她推荐说幼儿国学启蒙从“三百千千”入手。

  三:《三字经》——综合性蒙童读物;百:《百家姓》——了解中华姓氏文化;千:《千字文》——1000个不二字,规范字形和识读文字的教本;千:《千家诗》——以广大少年为对象的诗歌选本。

  “三百千千”,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字经》,《百家姓》也听过,但是当时我有个疑问:

  死记硬背古代姓氏有什么用处呢?

  后来我看到资料上说,古代人学习《百家姓》是为了方便日用。

  为什么?

  因为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一个读书人,如果能分清单姓和复姓,是修养和礼貌的表现。为了日常中不叫错别人的姓氏,这便是古人学习《百家姓》的意义,而对于幼童来说,这种文化上的浸润要从小开始、越早越好。

  中国人自古以来特别重视孩童的蒙养教育,明人沈鲤《义学约》说:

  “蒙养极大事,亦最难事。盖终身事业以此为根本,而混沌初开,非可以旦夕取效者。”

  这当中,《弟子规》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下面我们单独说一下。

  03《弟子规》的价值

  我们很多人都熟读《论语》,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弟子规》开篇便是这几句: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总叙见《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除了总叙外,《弟子规》全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为什么我要在这里重复这三段话?

  只有一个意思:

  如果家长质疑《弟子规》是“精神鸦片”,那么请问《论语》是什么?

  中国人向来重视孩童礼仪行止的教育,《论语》中强调了“学礼”的重要性,对于“弟子”的教养,也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价值取向,比如“有事弟子服其劳”。

  到清代,有个叫李毓秀的人,以《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章为纲,“采择礼经中之《曲礼》、《幼仪》,参以近礼,斟酌古今,择其可通行者,编成一书”,就是今天的《弟子规》。

  《弟子规》作为一部以伦理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蒙童读本,一经问世,便风行海内,编者李毓秀(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也因此入祀绛州先贤祠。

  04写给父母的话

  一位给孩子读《弟子规》的父亲这样分享:

  爸爸喝完酒,孩子对他说:“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弟子规》中除了教会孩子“正身”,对生活细节也有具体地阐明,比如:

  穿衣服: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冠必正,纽必结,袜和履,俱紧切。

  孝敬父母: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中关于“孝敬父母”的部分,常常被很多人诟病、认为这是“愚孝”、现代社会开明,即使是父母和子女,也要求平等和尊重,没有学习这些传统糟粕的必要。

  但是,我曾听过一个国学老师说:“孝,是一个人内心最根本的善念。”

  试想:一个人如果连父母的话都不听,他还会听谁的话?如果连父母都不敬重,他还会尊重谁?

  上面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弟子规》有多好,而只想说明一点:

  《弟子规》好不好,读了才知道,如果仅仅是道听途说,你凭什么说它是“精神鸦片”?

  最后,如果父母能够真正读了《弟子规》之后再做评判,这至少可以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要轻易下结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不仅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做人亦如此!

  ——感谢阅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