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销量超13万辆!比亚迪的当务之急,是扩充产能狂造车?

  比亚迪公布了6月销量数据,共销售134036辆新车,同比增长233.44%。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4.14万辆,同比增长315%。与此同时,成功超越特斯拉,成为上半年全球销冠。但了解行业的大概都知道,这并非比亚迪的真实水平。

  比亚迪有九个生产基地,其中深圳、西安和长沙属于老厂,其余则为近年来新建的工厂。有些新厂已经投产,有些则还在建造中,比亚迪目前并未完全释放产能,导致未交付订单堆积如山。早前比亚迪高管透露,排期订单量高达60万。而因为没能按期交车,比亚迪宋Pro新能源遭遇大批消费者投诉,不幸登上某网站6月份投诉榜单,投诉量仅次于宝马X3。

  所以,比亚迪的当务之急,是加速建厂扩充产能?不完全是。

  扩大产能制造更多,如约交付赢得口碑,同时帮助品牌抢占市场。理论上讲,这的确是比亚迪的当务之急。但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它就不该只专注造车。

  比亚迪销量没得说,新能源领域的老大,但高端产品占比依然十分有限。从目前销量数据来看,主力销售车型是宋和秦,主攻市场是10元-20万元。也就是说,比亚迪的单车均价,大概率是低于“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这无疑是对比亚迪沉淀十几年的品牌影响力,狠狠甩了一巴掌。固然这里面有多种因素影响,但绝不是比亚迪想要的结果。

  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销冠,不能老是被后辈压着,比亚迪需要实现品牌升级,这就必然要搞智能化了。

  “蔚小理”能月销上万辆,且能成功上市,靠的就是出众的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赋予了新能源汽车更高级的驾乘体验,而大多数消费者恰好愿意为新鲜事物掏钱买单,所以尽管“蔚小理”成立也才几年,车子都已能轻松卖到豪华燃油车价格。名不见经传的小康汽车,联手华为后一炮而红。昨天刚发布的问界M7,预售4小时订单破2万,华为智能技术功不可没。

  更重要的是,智能化技术能影响消费者心智。几乎不投放任何广告,还老是根据成本波动随意调价,一年调七八次都不足为奇,并且每次调价都是万元起步。但就因为特斯拉是智能化技术的开拓者,被不少消费者视为新能源领域的“开山鼻祖”,十分认可它的品牌豪华度。所以尽管特斯拉“喜怒无常”,车子依旧卖得红红火火。

  比亚迪心里也明白,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但自己就是做不好。知道自己没什么智能化技术底子,于是没有选择像特斯拉那般完全自研,而是选择与外部合作,采购了英伟达智能化解决方案。结果呢?智能座舱系统DiLink,迭代到4.0版本,系统还无法完全与车辆架构完全打通,仅提供安卓平板功能。甚至有消费者反馈,这套系统还得去4S店才能实现远程OTA升级。

  比亚迪的辅助驾驶系统DiPilot,2020年上市至今未曾迭代。DiPilot具备自动紧急制动辅助、自适应巡航和交通拥堵辅助功能,其实也就是一个标准的L2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功能丰富度远低于头部造车新势力。比亚迪正在寻求更灵活的合作方式,已与百度、Momenta及地平线公司开展深入研发合作,不过目前还没有看到任何颠覆性成果。

  比亚迪这波广撒网、强结盟的操作,看似像万无一失的上上之策。然而,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核心技术,很难靠单纯的合作模式建立起来。前几天,集度汽车发生股权变更,百度关联公司持股比例上升至100%。虽然吉利宣称并未退出集度,但考虑已成功收购手机厂商魅族,它与百度的合作大概率戛然而止。

  比亚迪很难像小康汽车那般,完全放手让华为操盘智能系统,也没办法像吉利那样,收购手机厂商转攻智能系统。全栈自研自动驾驶,似乎成了比亚迪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必经之路。当然,这取决于比亚迪的野心、王传福的心气。

  总之,比亚迪已经在智能化道路上落后,当下若只是再沉迷于利益数据,未来恐是命运多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