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只把俄罗斯的威胁排在第二位?

  2022年,美国在新版《国家安全战略》的第三部分“全球优先事项”中,很明确地把中、俄两国对美国的挑战做了区分:

  美国将优先考虑针对中国的持久性竞争优势,同时制约俄罗斯。

  在这个报告里,美国把俄罗斯定义为“非常危险的国家”,因为他们对“国际秩序”有“持续威胁”;

  而对于中国,美国认为:这是唯一一个“既有能力,也有意图”重塑世界秩序的国家。

  所以,在美国眼里,俄罗斯是美国的“严重威胁”;中国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和最大地缘政治挑战”。

  基于此,美国强调:今后的十年是“决定性的十年”,美国将穷尽一切手段和方式维护美国在世界的“领导者”地位。

  而这个“领导者”地位的核心是什么呢?美国人也很实在地从两方面说清楚了:

  1、在全球经济、关键技术、网络安全等领域的规则和标准制定;

  2、在数字资产、半导体、人工智能、5G、基础设施及网络复原力、太空等方面的全球影响力。

  实际上,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把俄罗斯的威胁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既有能力也有意愿重塑秩序”的中国。

  既然俄罗斯是第二位的威胁,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挑起“俄乌战争”与俄罗斯对抗,而不是把俄罗斯问题放一放,先解决排在第一位的威胁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真正的大国之争,都是“未来制高点”的争夺,决不是简单的赚多赚少、打来打去。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一个人的发展很相似。马洛斯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生存需求”,就是要有基本的生存保障。

  简单讲就是有饭吃、有衣穿,这样才能活下去;不至于挨饿受冻,活不下去。

  第二层次是“安全需求”,这是在“活下去”为前提才有的需求;如果连活下去都成问题,还谈什么“安全”。

  安全分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这是递进的关系。

  前几天我到医院种牙,一副很不怕的样子,让医生发笑。

  我问医生为什么笑,医生告诉我:有钱人都怕看牙,因为他们“惜命”,表现就是“怕疼、没有安全感”;没什么钱的人一般很大胆,不怕疼。

  原来我是个没钱人,可怜啊。

  古语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也是这个意思;因为有钱人才有鞋穿,他们的追求层次比没鞋穿的人要高。

  

  第三层次是“社会需求”,实际上这就是在有饭吃、有安全感的时候,人就要有一种社会角色,给自己一个“社会定位”。

  现在很多有钱的大老板都喜欢搞个不拿工资的“政协委员”当当,也是如此;他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社会角色”。

  实事求是讲,美国现在发展阶段已经很高了,他们放开了“个人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因为他们已经实现了“生存无忧,安全无虑”。这一点不讨论,也不是几句话说得清楚分。

  第四层次是“被尊重的需求”,也就是个人的尊严要得到外界的承认和认可。有钱有势了,就要有名,自古如此。

  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追求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外如此。在国家层面,做到“命运共同体”,也是如此吧。

  

  人在追求不同层次的过程中,是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在不断改变赛道、走向更高层次的过程。

  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这样。原始社会,为了活下去,人类只能不断迁徙、逃跑、争斗,一切以活下去、活得好点为目标。

  原始部落之间为了一块好点的狩猎地可以打起来,而那传说中的“流淌着牛奶和蜜的地方”会成为整个民族的追求。

  当活下去不是问题的时候,人类就有了更高的追求,要想办法让自己活得更舒适、更安全。所以这个时期的人类社会按照血统、部落,组成国家。

  国家间有明确的界线,互相不能侵犯,否则就可能开战;“陆权”在那个时代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人类还不能征服海洋,另一方面,人类的贸易通道全部依赖陆上。

  国家间也互通有无,进行贸易,所以这个时期,如果哪个国家的商品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他就在贸易中处于优势。

  

  比如当年的中国,瓷器、丝绸是特产,别的国家没有,也不会生产,所以那时的汉唐帝国,就是世界中心。

  工业革命兴起后,人类生产力极大提高,生产资料的缺乏和商品市场的有限,限制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所以,工业革命后的结果就是“殖民地”出现。

  先发展起来的国家为了抢夺更多的生产资料,占有更大的市场,他们依仗武力对外征服,抢占一个个殖民地,把这里建设成为自己工业化所需要的原料来源地和商品倾销地。

  “海权论”就是这时候兴起的,提出这个理论的是美国人马汉。他总结了欧洲殖民主义国家发展模式,得出“谁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世界”的结论。

  马汉的理论指导了美国随后几百年的国家建设,直到今天,世界上所有的重要海峡、水道,都被美国控制。

  二战后的世界是美国主导的,这时候,“殖民主义”已经不符合人类发展,美国也是从英国殖民地发展起来的。

  

  现在的美国虽然不是殖民主义国家,但他们通过“军事霸权”,维护自己的“美元霸权”,在世界贸易中处于超然的主导地位。

  实际上,美国现在实行的是一种新的、隐蔽的“殖民主义”,他们控制着世界上很多国家,导致现在世界上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没有几个。

  在美国建立的所谓“秩序”中,从来没有“平等”二字。“美国第一、美国优先”是美国和外界打交道的前提。

  随着人类工业化的普及,工业时代建立的殖民体系以及美国建立的霸权体系都进行不下去了;因为这个体系的基础是“工业”,当所有国家都工业化了,这个体系就没有存在的基础。

  下一个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支柱是什么呢?明显的,是“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强大的征服太空的能力”。

  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是现在工业化前沿,这些技术不是任何国家都掌握的。5G、6G不断前进,没有这方面技术的国家将在很长时间处于落后地位。

  

  人类下一个发展的方向在太空,因为人类生存的世界已经被开发完毕,在“陆权时代”,能够航海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是不可想象的;航海带来的大发现是“空前的”成就。

  海权时代,人类不明白太空是什么回事,搞不清月亮是一堆岩石还是一团气体。所以,能够进入太空、登上月球的国家就是当然的领袖,如同能够航海的国家是大航海时代的公认霸主一样。

  现在的太空竞争,就局限在几个国家,美国当年之所以排斥大国,也是这个考虑:我们不是一路人,不带你玩,你以后只能当下级的下级。

  现在很多国家自己没有航天技术,愿意出钱也要送几个人到太空,就是想在太空方面不被落下;起码我也有人进入太空,如同大航海时代,起码我也有几个水手跟着探险。

  美国对华为的打压非常无耻,但他们不管,就是因为华为在数字化方面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对中兴的打压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能让大国在将来的世界处于领先位置。

  

  沃尔夫条款

  实际上,大国很多企业美国是喜欢的,比如联想、京东、阿里巴巴等等。你们好好玩,没关系,因为你们不能威胁美国的领先地位,还要不断给美国交钱。

  现在,数字技术的较量已经进入白热化,美国断了所有可以帮助大国提升技术的道路,要想搞,你就不能用美国的技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给出“危害国家安全”有他们自己的道理:美国以“世界霸权”立国,所有可能危及到美国霸权的,都是“危害美国国家安全”。

  只是美国对一个企业,动用国家力量,动用盟友关系,也太不顾脸面了;但这也符合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特点,他们本就是海盗出生,不管手段,只问结果。

  对华为的打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美国在投石问路:大国到底有多少本事,能不能自己突破。

  如果华为就此倒下,也说明大国在将来的数字化竞争中不堪一击。

  

  孟晚舟事件的指标性意义

  可以这么说,美国打压华为时,继续使用华为、挺华为的国家,都是值得信赖与交往的国家;那些跟在美国后面禁止华为的国家,都是选择了立场的国家。

  同样的,在网上不断胡说八道的人,要么是真的不懂,要么就是美国的“暗桩”;“不是蠢就是坏”。

  在太空竞争方面就不多说了,现在的美国已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那个NASA主官天天胡说八道,连“占领月球,宣示月球主权”的事都想了出来,可见他们有多焦虑。

  所有的竞争都要物质条件的:稳定的地缘安全、垄断的先进制造。

  美国现在做的就是这些事:稳定欧洲局势、拉拢亚洲圈子、守住技术优势、抱紧先进工业。

  稳定欧洲局势,不是不让欧洲乱,而是要让欧洲乱得有利于美国。怎么样有利于美国呢?削弱俄罗斯的力量有利于美国、打乱欧洲发展步伐也有利于美国。

  

  因为俄罗斯是美国的“严重威胁”,当俄罗斯不断被削弱,这是有利美国战略的。在美国的想法中,俄罗斯最好在分裂一次,那样,这个威胁就消除了。

  欧洲团结在一起,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都不比美国差,他们毕竟是最先进入工业化的国家。所以,让欧洲变弱,是有利于美国的。

  “俄乌战争”如期爆发,不管将来战局如何,俄罗斯变弱是个不争的事实;至于乌克兰,只要能拖垮俄罗斯,哪怕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也值得。

  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一直鼓励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这反映了美国邪恶的对乌克兰政策:美国只有一个目标——对俄罗斯造成最大的伤害,乌克兰整个国家都死去是值得的。

  当俄乌战争发生以后,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各国政局不稳,那些欧洲大企业要想办法活下去,这时候美国推出《2022年美国创造制造业机会和技术卓越与经济实力法》。

  

  这所谓的《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其实就是一个用国家力量支持企业的法案,它违背美国一直鼓吹的“自由贸易”原则,用国家补贴的形式支持企业发展。

  在欧洲活不下去,到美国不但能活下去,还有高额补贴,欧洲先进制造业纷纷到美国建厂;在数字化方面,亚洲的台积电、三星等等都往美国跑。

  一系列的组合拳,打得欧洲晕头转向,打得大国的5G代表性企业华为束手束脚。没办法,在技术方面,美国的确处在领先地位。

  这些事情搞好了,美国才能更好地与大国“竞争”。所以,俄罗斯的威胁虽然在第二位,但美国挑起“俄乌战争”,其实就是和大国竞争的一方面。

  美国既然以十年为期,展开“竞争”,并且,服务于竞争的“俄乌战争”已经打成这个样子;可以预期,美国人认为自己占据了优势。

  

  因为一系列技术禁令,华为自己设计的芯片已经没法生产了;也就是说:你能想到办法,但没法做到。这也说明我们以前在很多方面不平衡。

  比如设计软件,本来自己有,结果放弃了,买了美国的,现在美国禁止你用;

  再比如所谓的“光刻机”,本来大国曾经在“蚀刻技术”方面是领先的,结果放弃了。

  什么“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等等,让今天的大国突然停在某一个位置,在等一些技术突破。虽然美国在这些竞争中国家不讲道德、手段没有下限,但也反映我们以前在技术方面布局不够。

  

  总结一下:

  1、美国把俄罗斯放在威胁的第二位不假,但俄乌战争其实也关系到“大国竞争”;

  2、美国并不打压联想那样的企业,因为他们没有核心技术,是打工的;

  3、人类正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期,大国的竞争,就是在争将来的位置;

  4、今后十年,如果华为中兴等企业变得强大,大国可以自豪地宣布自己获胜;

  5、如果今后十年,联想越干越大,华为、中兴不温不火,只能说竞争激烈,难分胜负;

  6、如果今后十年内,华为倒闭了、解体了、卖掉了,而大国并没有替代它的强大企业出现,说明······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