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史上最贵世界杯,中国企业竟成为最大“金主”

  原标题:史上最贵世界杯,中国企业竟成为最大“金主”

  史上最贵世界杯,中国企业成最大“财主”为品牌知名度而战。

  尽管中国男足在世界杯上失利,但这届世界杯从场地、环境、球迷、裁判等方面还是有很多中国元素的。

  本届世界杯,中国企业首次作为设计施工总承包方参与世界杯主场馆建设。该体育场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北15公里处,可容纳9.2万名观众,将举办2022年世界杯半决赛、决赛和闭幕式等重要赛事。

  受疫情影响,本届世界杯场馆观众人数较历届俄罗斯世界杯有所减少。不过,这场顶级赛事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也是我们国产品牌提升知名度的好机会。

  英国研究公司GlobalData的数据显示,本届世界杯中国企业的赞助数量再创新高。万达、蒙牛、海信、vivo为本届世界杯赞助了13.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超过了美国企业的11亿美元,成为头号“捐助者”。

  有网友吐槽我们这回才是真正的“金牌冠军”。不过,也有人怀疑,花了这么多钱能不能拿回来?

  赞助世界杯是好事吗?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本届世界杯的中国赞助商有四家,分别是万达、海信、蒙牛和vivo。其中,万达是国际足联的合作伙伴,其他3家企业都是世界杯的官方赞助商。

  今年卡塔尔世界杯,中国官方赞助商的赞助额达13.95亿美元。相比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国企业的赞助金额约为8亿美元。

  这背后不仅有中国企业雄厚的财力,还有本届世界杯的大背景。中国的影响力尤其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

  笔者认为,中国企业之所以大手笔赞助卡塔尔世界杯,是想通过世界杯向全球球迷展示其品牌的号召力。对于这些有实力的大公司来说,不仅要提高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还要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不要低估企业品牌知名度的作用。笔者发现,历届世界杯的赞助商都是世界上“有名”的大公司,比如可口可乐、阿迪达斯、现代等等。

  奥运赞助能为企业品牌带来多少价值?韩国三星就是最好的答案。过去,韩国三星也是从廉价制造起家,靠赞助奥运会升为全球品牌。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成就了三星的成功典范,三星更是与奥运超级体育IP结下了不解之缘。事实上,在汉城奥运会之前,韩国正面临经济危机,三星集团负债高达170亿美元。不过,成为汉城奥运会的本土赞助商,让三星一举翻盘。

  品牌知名度的大幅提升,不仅增加了三星的营收,还借助汉城奥运会改变了其相对低端、本土化的品牌形象,大大提升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这个经典的商业案例,世界上更多的跨国商业集团明白了推广著名体育赛事的任务。

  此外,笔者认为,本届卡塔尔世界杯的品牌推广效果将超过历届。

  这恐怕也是中国企业大手笔砸钱的原因之一。

  这届世界杯一定很抢眼。卡塔尔世界杯将是继2002年韩日世界杯之后,世界杯首次在中东地区举办,也是第二次在亚洲举办。

  加上卡塔尔政府为世界杯投入了2200亿美元,本届世界杯被认为是C罗的最后一届世界杯,而梅西已经宣布这将是他的最后一届世界杯。综上所述,中国企业怎能放过这样一个提升品牌知名度的绝佳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这届世界杯能有多少宣传呢?笔者引用海信负责人的话来回答。

  据《证券日报》报道,上述海信集团高管介绍,国际顶级赛事将为国外客户和消费者解决“谁是海信”的澄清问题。2016年至2021年,海信全球知名度从37%提升至59%,海外营收从196亿元提升至725亿元,海外营收占比从不足20%提升至41%。自主品牌的份额更高。80%以上。

  结尾

  本届世界杯还有不少不容忽视的“中国力量”。据中国基金报数据显示,义乌占据了整个世界杯相关产品近70%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基本上每一个能想到的卡塔尔世界杯相关产品都是义乌制造的。白岩松曾在2018年开玩笑说:“俄罗斯世界杯中国没去,除了足球队,其他基本都去了。”显然,4年后,同样的一幕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