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第一师52团3营部1985年靠矛山战斗参战官兵名单
供稿:利主贤
1985年2月遵照广州军区司令部(1985)6号命令,炮兵第52团三营部在团编成内,第二次参加广西边境靠矛山地区对越炮击作战。
2月8日我团从广东英德驻地的大坑口火车站乘军列,于11日到达广西边境的崇左市上石火车站,车炮卸载后向边境方向摩托化急行军。
铁路军运向战区开进
随着战斗队形的展开,设在12号界碑的观察所,在营长邓福顺、副教导员李志良的带领下,迅速对预定的目标区域进行观察,并及时向群指报告敌情。为保证对越军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有效炮击,教导员李年生、副营长余振钦、刘定康带领的炮阵地人员,推进到距边境线仅几百米的龙州县下冻地区拱天岭构筑简易发射阵地。
营部作为保障分队,架设了炮阵地、观察所及群指的有线通讯、电台、接力通讯,并确保畅通。2月14日接到炮击指令后,全营集中火力对越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急袭,达到预定效果后,炮阵地因距边境线太近而迅速撤离,到距下冻镇不远的水口河边地域待命,观察所继续维持对敌情的观察。
3月下旬营部随炮连一起撤离战区并安全、顺利返回营区,战后3人因表现突出荣立三等战功,多人受嘉奖。
左起:副营长余振钦、副教导员李志良、营长邓福顺、教导员李年生
营部13人
![]()
副营长刘定康(右)在前往广西战区途中留影
侦察排11人
![]()
通讯排23人
![]()
无线接力班9人
![]()
三营部接力机班参战人员在观察所
后勤16人
![]()
![]()
供稿者简介:
利主贤,1980年11月入伍,1984年1月入党,历任炮兵52团三营部战士、班长、接力技师,41军炮旅接力技师,桂林陆军学院学员,炮兵旅指导员、旅教导队教员、五营管理员,上尉军衔。先后参加1984、1985、1986年对越炮击战,1994年8月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