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熟知的蛇到底有多大?世界上最大的蛇是否超出了你的预料?
导语:蛇作为世界上种群大、分布广的生物之一,随处可见它的踪迹,当然不包括极寒的南北极地区,毕竟蛇是变温动物其中的一员。数量如此之多,分布如此之广泛的蛇,“蛇中之王”想必也特别引人注目。
那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蛇的数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的蛇达到了3425种,其中有毒蛇六百余种,而对人有致命危险的主要毒蛇有195种。
我国也是蛇种类分布较多的国家,蛇的种类有241种。在我国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的蛇集中于长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现有蛇类174种,有毒的占48种,其中陆地常见的主要毒蛇有十种,海生毒蛇十余种。

不过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人类的大肆捕杀,蛇的整体数量正在慢慢减少。其实蛇不仅仅只是我们想象中的“毒物”,它对于我们人类也是有益的,比如它可以防鼠害,减少对农作物的破坏,对我们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好处。
而且蛇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蛇和食物链中的其他动物相互制约,以食物链的形式传递信息,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我们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员,也要努力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不要过渡捕杀蛇和其他动物,以至于破坏了食物链,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究一下世界上最大的蛇到底是谁呢?其实对于世界上最大的蛇,并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数据记录,不过有三种蛇的呼声比较大。
第一种蛇是亚马逊森蚺。亚马逊森蚺是南美洲独有的一种大型蛇类,主要以龟类、水豚、水鸟以及凯门鳄为食,主要栖息地是热带雨林、河流以及沼泽地。
它们有着水陆两栖的习性,既可以在陆地上滑行,也可以缠绕着爬树,又能够在水中游动,因此它又被称为亚马逊水蚺,也可以叫作绿水蚺、绿森蚺。

它身材粗壮,最长可达10米以上,重达225公斤以上。亚马逊森蚺的口腔里长着上百根锋利的牙齿,活动性较高,而且每根都是向内倾斜,类似于“倒钩”,极具攻击性。它的的上下颌开闭程度较大,可达到180度,甚至可以生吞下猎物。
如果猎物被它咬住根本挣脱不开,它的咬合力甚至比霸王龙更胜一筹。所以成年的亚马逊森蚺是没有天敌的,它站在了南美洲食物链的最顶端。

第二种蛇是网纹蟒。网纹蟒大量分布于东南亚国家,它通常生活在热带雨林、林地和草原上,白天缠绕在树上休息,夜间出来捕食和活动,与猫头鹰的生活习性有些相似。
不过最近因为有些美国人在家圈养网纹蟒然后释放,导致它在美国泛滥成灾,美国也制订了可以捕杀网纹蟒的法律法规,使捕杀它成为一种合法的行为,网纹蟒的数量也随之减少。虽然对网纹蟒的泛滥起到了一定的限制,却也对它的生存增加了更大的威胁。

网纹蟒的特征特别明显,它的两眼特别狭长,一直延伸到嘴角、身体的背部呈现为灰褐色或黄褐色、有钻石型黑褐色或浅灰色的网状斑花纹。它一般约8-9米,最长可达12米以上。
在印度尼西亚人们曾经捕获过一条长14.85米的巨蟒,它属于东南亚本地物种网纹蟒,可以算是发现的非常长的网纹蟒了。
最后一种蛇是泰坦蟒。泰坦蟒是一种早在近5800万年前就已灭绝的蚺蛇,生活在哥伦比亚北部的热带雨林里。它身体长达9~15米,重约1.135吨。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其种族灭绝的主要因素,当然也有其他原因,毕竟当初的时代我们并没有亲眼所见。

在对泰坦蟒的化石进行分析后,数据显示它曾称霸地球几百万年,身长可能超过15米。泰坦蟒具有极强的攻击性,能以自己巨大的身体缠绕猎物致死,在当时的时代是亚马孙丛林里最危险的生物之一。
这三种蛇都属于无毒蛇,虽然不能用毒毒死猎物,但它们凭借着自己巨大的体型依旧可以“称霸一方”,不过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一般都是体型较小的蛇,而且蛇不会平白无故的攻击人类,所以我们也要和它们和平相处,维护大自然的物种平衡。

总结:亚马逊森蚺、网纹蟒、泰坦蟒可以算作是主流的最大的蛇,但是具体的数据比较并没有得出肯定的答案,这三种蛇谁更长一点,比较具有争议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