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偷师我国榫卯技术,以“大木匠”的名义申遗成功,建筑学家齐莹:该引起惊慌的是我
韩国又将来自我国的榫卯技术当成是他们的,并且还以“大木匠”的名义成功申遗了。这一消息传回国内,又一次引起了网友们的众怒。韩国这样拿着我们的东西当成是他们的去申遗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针对这次的榫卯技术申遗,我国的著名建筑学家齐莹表示:韩国只是学到点皮毛,没必要惊慌,更应该值得我们担心的是,我们的年轻人们正在遗忘历史!
榫卯技术一直都是我国古代建筑登峰造极的象征,比如故宫里的使用榫卯节点的古老建筑类型就非常丰富,太和殿前的那个檐柱-额枋燕尾榫节点;还有军机处前的那个檐柱-抱头梁馒头榫节点;古华轩转角位置的箍头榫节点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建筑工匠的智慧体现。
榫卯结构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古建筑的“核心技术”。在古代以木头为主要原料的建筑物中,榫卯连接非常有利于我们古建筑的营造,还有着优秀的抗震能力。在发生地面震动的时候,榫头与卯口两者之间会产生出相对转动的复位循环,能够耗尽地震产生的能量,从而减少地震带来的破坏。
将中韩两国技术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我国申报的是我们传统的“木结构营造技艺”,里面涉及的内容广泛,不仅包括了木结构建筑的设计,还有包括了完整的知识理论和实践证明,建筑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像宗教建筑、传统居民建筑、宫廷建筑等等。
而韩国的“大木匠”,则是对两处古建石窟庵为代表的修缮和营造技艺进行申报。说白了,韩国申报的只是我国某个地区的营造技艺,只能算得上我们精深技术中的一点皮毛。
所以齐莹才说自己担心的并不是被韩国“抄袭模仿”,而是担心我们当代的年轻人,整天沉沦在明星网红直播当中,只关心游戏,对于我们的古代历史“一问三不知”。我们无法想象,对历史认知极度缺乏的下一代人才在面对西方质疑的时候,会如何去守护老一辈用心血换回来的江山?
正如当初金一南将军所说的:当代年轻人缺乏阳刚之气,历史不能遗忘,要不然就看不到未来!
在浮躁的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每天都面对各种诱惑吸引,这使得他们对于枯燥的历史科目更是毫无兴趣,面对历史上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大量的英雄事迹,家长无法教导,老师也是用着“死记硬背”的方法教导。这样一来确实让孩子们很难对历史知识产生兴趣。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事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个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