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方案(2023
一、制定背景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六稳”“六保”之首,是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近年来出台一系列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文件:2019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残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 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2022年3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国办发〔2022〕6号);2022年9月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方案(2022—2025年)》(浙政办发〔2022〕59号),都对促进残疾人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提出明确要求。
二、制定依据
(一)《 关于进一步促进杭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杭残联〔2018〕94号)
(二)《 杭州市残疾人事业发展“ 十四五” 规划》(杭残联〔2021〕 28号)
(三)《关于在新时代建设“重要窗口”中加快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市委发〔2021〕6号)
(四)《关于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制度的通知》(杭残联〔2022〕1号)
(五)《杭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杭残联教就〔2022〕3号)
(六)《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国办发〔2022〕6号)
(七)《浙江省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方案(2022—2025年)》(浙政办发〔2022〕59号)
(八)《浙江省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浙残联发〔2022〕33号)
(九)《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高质量就业的意见》(杭政函〔2022〕81号)
三、主要内容
《方案》采取“一五五”的框架结构,即:一套指标体系、五大重点措施和五项保障措施。
(一)构建一套指标体系
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
2025年目标值
1
劳动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
≥65%
2
大学以上残疾人就业率
≥70%
3
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
100%
4
残疾人单位就业占比
≥60%
5
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总体培训率
≥40%
6
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培训就业或创业率
≥45%
7
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率
100%
8
区、县(市)规范化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创业帮扶)基地覆盖率
100%
9
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
≥5300
10
新增残疾人公益性岗位
≥300
11
组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人次
≥9000
12
培育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家数
≥40
(二)制定五大重点措施
一是构建示范引领的就业环境。通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重点支持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烟草专卖点、彩票经营网点、邮政报刊亭优先保障残疾人就业来构建示范引领的就业环境。
二是强化人岗相适的就业能力。构建残联自主培训、社会化培训和企业岗位培训等多元供给的培训机制,促进残疾人强素赋能,大力推进技能人才培养,鼓励工匠评选,弘扬工匠精神。
三是创造渠道多元的就业机会。通过构建主体多元化、项目品牌化、保障制度化的社会协同助残共富行动,鼓励残疾人新业态就业,为残疾人创业提供场地(所)租赁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社会保险费补贴、创担保业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推进文化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助残项目建设,加大农村残疾人创业扶持力度,拓宽盲人就业渠道,创造渠道多元的就业机会。
四是优化梯度合理的就业结构。构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制度、按比例就业岗位补贴制度和超比例奖励制度,进一步调动各类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开展盲人医疗机构运营管理规范化行动,促进盲人更高质量就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残疾人之家辅助性就业体系。
五是打造更专更智的就业服务。运用残疾人高质量就业评价体系,加强对残疾人就业创业环境的检测和评价。应用《残疾人就业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指导各类助残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开展就业服务。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四个一”活动,建立“三个百分百”目标管理机制,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机制。强化数智应用,持续优化“残疾职工申报”“用人单位残疾人就业补贴”“我要就业”“我要培训”应用场景,为用工单位与残疾人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智慧服务。
(三)明确五项保障措施
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资金保障、营造宣传氛围和落实监测评估五个方面有效保障《方案》顺利实施。
四、解读机关、解读人及政策咨询电话
解读机关: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解读人:李伟君
政策咨询电话:8797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