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播放量也挡不住原著粉的骂声,女主演技竟是全剧最“拉胯”?

  

  

  编辑丨钮祜禄阿米

  排版丨说书的李美人

  50亿播放量也挡不住原著粉的骂声,《雪中悍刀行》的改编算成功吗?

  2019年张若昀凭借《庆余年》的爆火,迅速登上了事业的新高度。

  这也导致由他出演的另一部同类型IP剧《雪中悍刀行》,期待值一度达到了顶峰。

  

  而且《雪中》的编剧和《庆余年》一样,这两部都是王倦老师的作品。

  可随着《雪中》的开播,网上的吐槽声却越来越大,没想到万众期待的它也被列入了“烂片”中。

  《雪中悍刀行》改编自烽火戏诸侯的同名小说。

  从朝堂到江湖,男主从不学无术的王府世子,逐渐蜕变成为一代江湖英雄。

  

  原著的情节有多精彩剧版就有多拉胯,很多人认为是白瞎了这本小说。

  要知道20册的原小说中,有19本在某瓣上的评分都在8分以上。

  如今剧版的评分竟然只有5.8分,这差别也太大了!

  

  随着IP剧改编的盛行,近几年不少男频系的大IP纷纷拍成了剧,几乎全被网友骂成了“毁原著”的烂剧。

  《庆余年》和《赘婿》也成了为数不多的改编成功的例子。

  正是因为他们的成功,不少人又将创作视线又回到了“大男主爽文”的设定上,想再蹭一蹭男频的热度。

  

  其实抛开原著不谈,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服化道的设计,《雪中》的规模无疑是大制作的古装武侠剧。

  因为开播自带热度,加上又是央8同步播出的剧,它收视率还是有一定保障的,同时期的网播量更是达到了几十亿。

  

  在男主“徐凤年”一角的选择上,剧方完全遵循了原著作者的建议,选择了张若昀出演,这一点书粉也相当满意。

  只是在人设的改编上,颠覆了原著粉的认知。

  小说里的徐凤年并不是一开始就掩盖锋芒,伪装成纨绔子弟的样子,而本就如此。

  

  书里提到,徐凤年游历回到北凉后,言行态度极其恶劣,不仅出口成脏,对待家人也远没有剧版那样纯粹,是一个实打实的“恶人”形象。

  正因如此,徐凤年后期挑起北凉重任改头换面,在江湖上肆意驰骋也会更加深入人心。

  

  强烈对比之下产生的人物反差总能让人心动。

  所以到了剧版,一改原著的人设,

  把徐凤年直接塑造成了心中有大义有家国的形象,跳过了成长蜕变的那一步,

  也让粉丝对剧版产生了抵触心理,突然就觉得没劲了起来。

  不仅仅是因为和原著人设出入太大,没有打戏的武侠剧也被观众频频吐槽!

  

  人设魔改打戏辣眼,为啥近几年的“男频IP”一个接一个的扑街?

  作为武侠小说,《雪中悍刀行》原著构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江湖,

  但剧版却将“武侠剧”最大的看点“打戏”拍成了这样!

  《雪中》导演宋晓飞曾是电影《一代宗师》的摄像。

  

  摄像出身的导演往往对镜头的要求极高,我们最熟悉的《知否》导演张开宙,就是从摄像一路成为导演的。

  看剧的时候能发现,对于打戏的拍摄导演运用了多种角度的景别来回切换,这也是《雪中》打戏唯一的一个优点了。

  

  现今的科技越来越发达,绝大多数的武侠片都选择用精美的特效来完成演员对角色的塑造。

  那些演员本人上场,真刀真枪近身拍出来的打戏少之又少。而我们观众想看的正是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的打戏。

  

  《雪中》开场第一集的一场武打戏迅速劝退了一众观众。

  张天爱饰演的白狐脸南宫仆射,她的设定虽然暂时还不是什么江湖高手,可这打戏多少有点草率了。

  

  腰间的佩刀丝纹未动,单靠内力就把几个西楚兵打的落花流水,

  或许这样更能体现她的厉害,但之后的第二回合几乎全靠切景别,以及全剧惯用的升格拍摄来完成。

  

  这感觉就像是一挥手威亚随便一吊,敌人轻轻松松就被打的落花流水。

  总之是演员演的不过瘾,我们看的也不过瘾。

  尽管如此,还是有部分粉丝认为《雪中》的原著本身就是和金庸武侠类型的武侠小说完全相反的两种风格。

  

  没有精彩绝伦的招式对决,有的只是高手之间境界品级的斗争。

  可无论是李淳罡的一剑仙人跪,还是两袖青蛇,它们在原著中的气势与威力,绝不是剧版里随意两个特效就能打发的。

  

  更可气的是,徐凤年第二次游历途中,李淳罡和曹长卿对战的那一场戏,上一秒还在准备出招,下一秒竟然就打完了!

  所有的过程全都化作了一片被打的乱七八糟的废墟。

  

  反而是到了徐凤年被传大黄庭的片段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填充特效。

  真是该有的时候没有,不该有的时候一抓一大把。

  但不可否认的是,张若昀和徐凤年真的很贴脸。

  其实也不单是主演的选角合适,其他配角的演员选定同样也是剧版的精彩之处。

  

  女主演技竟成全剧最拉胯?

  全员选角完美唯独她被群嘲,同样一个女演员为啥到了《雪中》就不行了?

  张若昀作为被原著作者亲自选中的男主,同样也是粉丝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此前因为《庆余年》的大火,给张若昀贴上了“男频IP剧”的标签。

  

  尽管前期有很多人质疑这一选角,但随着《雪中》的开播,大家逐渐认可了张若昀版的“徐凤年”。

  除此之外,剧中出场的一众老戏骨也赚足了我们的眼泪。

  从第一集开始就陪着徐凤年的老黄,最终永远留在了武帝城头,离开了他守了半辈子的少爷。

  

  还有刘佩琦老师出演的徐凤年老师李义山,原著将他比作是“最强大脑”,是以天下为棋局的盖世军师,算无遗策。

  他和《雪中》的其他江湖高手不同,他不会武功却能稳坐北凉军师,让天下人闻风丧胆。

  

  这样的神仙人物果然一出场就自带强大气场,

  虽然他的镜头全是在“听潮亭”下棋的画面,但仍然能给人营造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不愧是老戏骨啊!

  因为原著是“男频”主题的爽文,所以不管怎么改怎么拍,

  

  原著中那些“风花雪月”肯定是要删减滴~秉承着只有一位女主一位官配的原则,剧版第一季将小说里原本戏份不多的亡国公主姜泥改成了女主。

  尽管对剧情和戏份做了调整,但姜泥依旧是亡国公主的设定,她之后拜师练剑、以一把大凉龙雀威震四方的戏并没有删减。

  

  这就意味姜泥仍然是性格孤傲的清冷美人,作为美人榜的top3,是路人看了都会瞬间迷上的程度。

  姜泥在原著中最令徐凤年着迷的,就是笑起来甜甜的酒窝。

  光是这一点,选角就和小说差了十万八千里。

  

  她身负血海深仇,怎么看都不像剧中那个和徐凤年打打闹闹,没有一点报仇念头的“姜泥”。

  其实李庚希的长相偏孩子气,加上年龄还小,

  之前饰演一些现代剧中的学霸少女、大学生之类的角色都很贴脸,在古装扮相上总觉得差了点意思。这才引发了观众的群嘲。

  

  而且她的演技此前从未被质疑过,《小欢喜》中的乔英子、《二十不惑》的罗艳都是大爆款,

  尤其是对于哭戏的爆发力,根本没有人会觉着李庚希演技不好。

  所以为角色选定演员,流量人气不该是重点,演技和适配度才是成就人物的关键。